房室结隐匿性快径路PPT课件.ppt_第1页
房室结隐匿性快径路PPT课件.ppt_第2页
房室结隐匿性快径路PPT课件.ppt_第3页
房室结隐匿性快径路PPT课件.ppt_第4页
房室结隐匿性快径路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房室结隐匿性快径路 一 概述 1 隐匿性旁路与隐匿性预激综合征房室旁路前向传导发生阻滞时 而又保留逆向传导功能 体表心电图无预激综合征表现 这样旁路则称为隐匿性旁路 LatentTract 但这种旁路可作为房室折返性环形运动心动过速的逆传支 从而形成顺传型房室折返性性心动过速 O AVRT 这种心动过速的QRS的窄型的 即不能显现预激综合征的QRS 此称为隐匿性预激综合征 LatentPreexcitation 还有一种旁路虽有前向传导能力 但在常规体表心电图上无预激QRS表现 如果经人工调博 可以诱发呈现预激波 此称为 潜在性预激综合征 occultPreexcitation 形成这种旁路的常见原因是 旁路前向传导慢于正路 旁路远离窦房结 旁路细窄 正路宽粗 传导电阻失衡等 心电图上表现为 旁路单项阻滞 的现象 这种旁路又称为 潜在性旁路 occultTatent 2 在房室结内双径路或多径路传导时 由于快径路的前向传导不应期比慢径路前向传导不应期长 当心房频率增快到一定程度时 快径路则发生前向传导阻滞 此时激动只能循慢径路下传 但在心室作程序刺激时 可以循快径路逆传夺获心房 提示房室结快径路存在 单向阻滞 在病理情况下 房室结快径路存在递减性传导 亦可引起 单向阻滞 3 上述房室旁路以及房室结快路径 单向阻滞 电生理特征与旁路具有相似之处 现对照隐匿性或潜在性预激综合征的命名原则 采取 概念移植 的手法 把房室结前向传导功能阻滞而仍具备逆向传导功能的快路径命名为 房室结隐匿性快径路 或命名为 房室结潜在性快径路 二 图例选读 图1患者男性 32岁 胸闷原因待查 拟诊病毒性心肌炎 图示 导联连续记录 窦性心律 P P间期稍不齐 心率为71 75次 分 上行末到下行末的梯形图示房室传导呈二度 型表现 文氏周期第一个P R间期皆为0 30s 提示房室结慢路径下传 而快路径前传受阻 房室结隐匿性快路径 文氏周期中各P R传导皆由房室结慢路径文氏传导完成 P R间期逆增 当P R间期达0 32 0 34s时 则由快径路逆向折返而夺获心房形成窦性反复搏动而结束一个文氏周期 本例心房夺获的心房回波为正向型 图2患者女性 45岁 反复心悸一年余 拒绝住院 未能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图1为常规三个标准导联和V1导联 同次非同步记录 现以V1导联结合梯形解读如下 窦P因房室结快径路前向阻滞 循慢径路下传 冲动再经快径路逆传心房 如此反复房室折返1 3次 在连续3次折返时 慢径路传导呈文氏周期样表现 0 30 0 36 0 42s 构成慢径路前传的文氏周期 而快径路逆传的时间恒定为0 14s 房室折返终止后有一长的代偿间歇 恢复窦性心律后 P波下传心室形成左束支阻滞型QRS4相CLBBB V1的R5可能为3相ILBBB 导联的正常形态QRS的T波倒置可能是 电张性调整 所致 图3患者男性 82岁 冠心病 窦房结功能障碍 图示 导联 窦性心律 心率为100次 分 P R间期皆为0 28s 而第1 2 3 8和9个窦性QRS波群后皆紧随一个逆行P波 从而形成窦性反复搏动 并分别干扰掉下一次窦性冲动下传心房 导致窦房交界区干扰现象发生 反复搏动的P P间距恰好是窦性周期的2倍 故这是完全性窦房干扰现象 本例 交 房夺获 间期仅有0 08s 推测交 房区无快慢径路共同通道 R P间期如此之短是循快径路直接传入心房的 本例窦性P R间期延长0 28s 提示房室结快径路前向阻滞 而逆向传导能力尚存在 图4临床资料缺欠 本图基本心率为窦性 频率68 79次 分 窦P有切迹 但时限电压皆为正常 P R间期恒定为0 28s R1 4 10发生了窦性反复搏动 且R1 4形成了 心房 心室双回波 心房回波的R P间期为0 16s 本图窦性P R间期延长至0 28s 似乎为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但当发生窦性反复搏动时R P 间期仅为0 16s 故考虑房室结存在双径路 快径路前传受阻 但发生反复搏动时 快径路具有逆传功能而夺获心房 符合 隐匿性房室结快径路 的图形特点 发生 房室双回波 时 心室回波P R间期为0 32s 说明本图房室结慢径路传导是文氏型传导 姜永梅供图 图5患者男性 26岁 平素健康 体检时发现心律不齐 图示 导联 窦性心律 心率约为100次 分 房室结内呈双径路传导 例如R3 R7为一个文氏型房室传导周期 文氏周期第一个P波下传时 由于快径路前向传导受阻 从而只能循慢径路下传 此后P R间期递增 0 30s 0 38s 0 40s 0 42s 0 46s 直至R7发生交 房隐匿性折返 在房室交界区近端干扰了一个窦性P波下传心室 从而结束了慢径路文氏下传的周期 P R2 P 以及P R8 P 等皆循快径路逆向传导而夺获心房的 为此本图的诊断 窦性心律 房室结内双径路传导 隐匿性快快径路 慢径路呈文氏型前向传导 窦性反复搏动结束文氏房室传导周期 图6临床资料缺如图示V1和V3导联为同次非同步记录 基本心律为窦性 间歇的反复发作慢 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多数伴有3位相右束支阻滞 或右束支蝉联现象 每阵心动过速发作开始时 窦性P R间期皆为0 24s 即逆行交 房折返 循快径路 都在0 08s左右 本图提示房室结快径路前向传导功能障碍 而仍存在逆向交 房传导功能 拟诊 隐匿性房室结快径路 短阵性心动过速时P R间期进行性缩短 例如V3的R4 R8各周期为0 52s 0 40s 0 48s 0 36s 此现象说明心动过速时慢径路前传导速度递减 为慢径路的文氏现象 三 讨论 1 本文第1 2 5 6图例皆为文氏周期的第一个心搏的P R间期呈对称性固定性延长 此现象传导的解释有 1 多平面的房室传导阻滞 即房室交搏区双层阻滞 上层为一度阻滞 下层为二度 型阻滞 2 房室交搏区隐匿性传导 即文氏周期中漏传的P波实际上已传至交搏区一定深度 并产生新的反拗期 导致此后的文氏周期的第一个心搏P R间期延长 3 交接区隐匿性折返 即文氏周期中漏传的P波激动在房室交接区通过快径路向心房方向折返 虽未进入心房 但使交接区产生新的反拗期 致使下一个文氏周期第一个心搏P R延长 4 4位相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即两个文氏周期之间的长RP间期后 下一个文氏周期第一个P波下传处在房室结的4位相 造成P R延长 除上述4种情况外 尚应考虑到房室结快径路隐匿性前向阻滞 单向阻滞 的可能 2 在有P R间期和R P 间期动态变化体表心电图上 寻求 隐匿性快径路 的诊断线索 1 房室传导文氏周期第一个心搏的P R间期固定延长 即一度AVB 快径路前向阻滞 基础上合并二度 型AVB 慢径路前向文氏传导 2 显性的多径路房室传导图形中 最短的P R间期超过最高限度 可能已具备快径路交向阻滞 3 文氏型心房回波中 文氏周期的第一个P R间期固定延长 但心房回波的R P 间期小于或等于0 20s 可能激动循快径路逆转夺获心房 4 文氏周期中第一个P R间期固定延长 此后的P R间期递增时具有跳跃性延长 60ms 可能患者除存在隐匿性快径路 还有中 慢径路 多径路存在 5 一度AVB患者作心房调搏时 房室传导的文氏点明显后移 提示不应较长的快径路阻滞 而不应期较短的慢径路文氏点后移 6 电生理检查时 从心室端刺激 室房传导时间不延长 可能循房室结快径路逆传而夺获心房 但必须除外循旁路逆传心房 除外这种可能 目前尚有相当难度 7 房室结内双径路或多径路传导参与房室文氏传导的图形 其P R和R P 长短变化十分复杂 鉴别难度很大 必须认真对待 四 房室结隐匿性快径路与临床 房室结双径路和多径路传导在多数情况下 是心脏解剖组织学和电生理学正常现象 但也有不少比例的此类患者中会有病理性临床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