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野外实习报告范本.doc_第1页
庐山野外实习报告范本.doc_第2页
庐山野外实习报告范本.doc_第3页
庐山野外实习报告范本.doc_第4页
庐山野外实习报告范本.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 . .庐山野外实习报告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目录一、 实习目的3二、 实习时间3三、 实习地点3四、 实习路线3五、 实习内容3六、 报告正文31、庐山概况42、庐山的地质地貌53、庐山的土壤104、庐山的植被13七、实习总结与收获17一实习目的1将课堂理论知识运用于野外实践,通过野外实践加强对理论知识的了解与掌握。锻炼大家学中知行、行中知学的能力。2观测、分析庐山地质条件与特征;地貌类型、特征、成因;气候垂直分布规律及成因;植物、土壤垂直分布规律及成因等。从而加强大家对自然地理学理论的认识。3.培养大家野外实践的能力。二实习时间2012年9月16日-2012年9月20日三实习地点国家地质公园-江西庐山四实习路线19月16日:牯岭街月照松林庐山会议会址2. 9月17日:牯岭街庐山博物馆庐林湖、庐林大坝三宝树黄龙潭乌龙潭大天池龙首崖 3. 9月18日:牯岭街王家坡小天池4. 9月19日:牯岭街含鄱口庐山植物园五老峰59月20日:牯岭街飞来石如琴湖天桥锦绣谷仙人洞五.实习内容1、庐山构造地貌、流水地貌、冰川地貌等;2、庐山的土壤分布状况及规律;3、庐山的植被垂直分布状况及规律等。六.报告正文(一) 庐山概况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 东临鄱阳湖,北濒长江。又称匡山或匡庐 。地处东经1153011620,北纬29202950。气候上属亚热带东南季风区。地貌上属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缓,江河密布,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植物葱郁,土壤肥沃,为富饶的鱼米之乡。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庐山奇特瑰丽的山水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摄氏度。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高悬于长江中下游“热海”中的“凉岛”,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而且独特的自然条件适于本土植物的繁衍和南上北下植物的留住。植物资源丰富,区系复杂,自然分布和引种栽培的高等植物3400余种(不包括苔藓植物),是长江中下游山地植物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庐山土壤类型由山底到山顶依次为山地红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土壤腐殖质发育深厚,也为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二)庐山的地质地貌实习时间:17号-19号 实习地点:芦林湖、芦林大坝、黄龙潭、乌龙潭、庐山电站大坝、龙首崖、王家坡、五老峰、西谷、如琴湖、锦绣谷、仙人洞实习内容:实地观察庐山的冰川地貌、流水地貌和构造地貌,分析各类地貌的成因和区域地貌的发育历史。 实习目的:1、加强地质地貌学理论与野外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对各种地貌有更加理性的认识。2、观察、比较和分析各种地貌的特征、成因、发育情况等。庐山地质地貌概况:庐山是由断裂抬升而形成的断块山,山体平面形态呈肾形,由西南向东北方倾斜延伸,中部宽而向东北和西南渐收窄,20多公里,长最宽10 多公里, 主峰为大汉阳峰, 海拔 1473.8m, 高出四周平原约 1440m,属于中山类型。庐山主要受南北两断层莲山断层和温泉断层影响,东北西南向岭谷相间分布。下面是庐山的地质地貌图,由图中可以看出大月山是背斜;中谷及七里冲是向斜;西谷、大校场是次成谷,分别发育于虎背岭、大月山北斜的一翼;牯牛岭、女儿城、蚱蜢岭为次成山,虎背岭和五老峰是单斜山。大月山、中谷及七里冲是顺地貌,次成谷和次成山为逆地貌。 1、庐山的冰川地貌庐山具有突出价值的地质、地貌和独特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十亿年前,庐山地区是浅海,中生代燕山运动,使庐山在2500万年前形成了一座独特的地垒式断块山。这次实习我们分析的有王家坡U形谷、飞来石、芦林湖、含鄱口冰川刃脊。王家坡U型谷:位于小天池到长岭一带,它不仅是一个向斜谷,也是一个典型的冰蚀地貌,是第四纪冰川的产物。其主要证据有两点:第一,在常青园对面存在冰斗,其四壁陡峭,形似围椅。第二,王家坡谷底有大型鹅卵石,其为冰碛。王家坡河谷主要靠近西北坡,这主要是因为西北坡为向阳坡,冰川融化快,流水对西北坡侵蚀较大。但是现今有一些人士认为王家坡不单是冰川作用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内力作用的结果。如果有冰川作用,那也只是起到修饰作用。这些人士主要从三方面来质疑。其一,如果大月冰斗是真冰斗,但只有围椅状,并没有冰棱,它可能是崩塌作用形成的,冰川擦痕可能是山体滑坡造成的。其二,中谷上中下游地形差异巨大,不可能形成上宽下窄的谷底,并且下游也没有冰川遗迹。其三,从气温上来看王家坡气温为14-18,若是冰川气温则要达到-6。所以说,冰川也只是稍加修饰了地形。芦林湖:位于中谷谷地之上,在二三百万年前,庐山处于第四纪冰川期,当时芦林湖地区是庐山最大的屯积冰雪的谷地,是冰蚀作用形成的一个大冰窖。但是,近年来有学者提出芦林湖是一个构造呈现湖,并非冰川作用的产物。含鄱口冰川刃脊:含鄱岭冰川刃脊如刀刃状,其延长方向近东西,既不与岩层走向一致,又不与任何一组裂隙面下行。北侧为三逸乡冰窖、南侧为太乙村冰坡。刃脊长1250m,高约120m,海拔1100m。北端的梭子岗刃脊是其外延部分。飞来石:是指在U形谷中或山麓地带聚集的巨大冰川漂砾横置于其它冰川漂砾之上的现象。位于庐山西谷上部庐山中学附近的飞来石为重叠石,属于冰桌,又称为冰台。其下部的巨大漂砾长8.9m、宽6.1m、高4.5m,上部的巨大漂砾长5.6m、宽4.5m、高2.9m。由于它的岩性与周围的岩石性质大相径庭,因此可以断定它是从别处通过某种作用搬运而来,才故名为飞来石。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将其称为冰桌,认为是第四纪冰川遗迹。由于飞来石的底部为石英砂岩,其层里是岩石堆积而成的磨圆度较好,而顶部主要是石英片岩(变质岩),呈片麻状且有方向,表面有云母片;因两部分的岩性不同,可推测出两者形成的时间不同,又因在岩石上发现“丁”字擦痕和压抗这些冰川作用的关键证据。因冰川搬运能力相当的大,它能使上万吨的巨大岩石随冰川一起移动,因此能搬运300余吨的飞来石是不成问题的。但人们对此提出了很多疑问,其主要有三种观点:飞来石是泥石流搬运而来的呢,还是大月山发生山体崩塌搬运来的,还是第四纪冰川作用下遗留下来的。2、庐山的流水地貌发源于庐山的河流,主要是循软弱岩层和在地质构造发育,其流向主要是北东南西,其次是横切构造的而较新发育的河流。它们流向大都于上述流向垂直。河谷的形态十分特殊,这就是上游宽谷,下游为峡谷,两者之间出现裂点和瀑布。这里我们主要分析的是黄龙潭、乌龙潭、电站大坝、如琴湖、天桥、锦绣谷。黄龙潭:位于背斜的核部,岩层的岩性软弱,由于流水侵蚀作用,在岩性差异大的地方便形成了陡坎,还出现了许多的水平节理。乌龙潭:乌龙潭横切虎背岭,斜交核部,所以是地质构造的产物。流水沿节理侵蚀,在流水的下蚀作用下形成了乌龙潭。电站大坝:出现在更新世第二次地壳抬升发生时。当时河流溯源侵蚀至电站大坝为止,往下沟谷越来越深,深谷陡峻。如琴湖、天桥、锦绣谷:如琴湖为人工开凿的湖泊,在此处发生了河流袭夺。西谷原来由虎背岭南侧向西南流入石门涧,但在天桥附近被向西流的锦绣谷袭夺。花径风口段河谷是西谷自然延伸部分,谷内堆积物又与西谷相似,保持着棕红色、棕黄色砂砾层及棕红色网纹红土风化壳,在裂点(天桥)以上为宽谷(西谷),以下为峡谷,(锦绣谷)袭夺时代为晚更新世之后,原因是:裂点上溯不远,西谷内晚更新世形成的棕黄色堆积物所覆盖谷底未受明显破坏。锦绣谷是V型峡谷,谷坡陡峭或呈阶梯状纵比降大,多裂点和瀑布,在此谷发生河流侵蚀,天桥是其裂点。后来,天桥因为雷劈已被破坏,只留下残余部分。3、庐山的构造地貌庐山的地貌由构造(褶皱和断层)所控制的山脊主要有5列,由南向北,高度逐渐降低,山脊之间为谷地,主要有4列,山脊和谷地平行排列,而且均作北东南西走向。其中,褶皱构造主要有单面山、背斜山、向斜山等。如图:大月山背斜山:大月山背斜山受大月山背斜构造控制,走向北东南西,主要由石英岩组成,高1453米;虎背岭单面山:它是虎背岭倒转背斜背翼断馅厚残留的南翼,成为单斜层及单面山。五老峰单面山:它由五老峰背斜的北翼所成,其南翼因断层陷落于山南,平均高1358米。此次实习,我们主要分析的是芦林大坝、龙首崖、五老峰、仙人洞等地方。芦林大坝:芦林大坝高35m,是在第一次地壳抬升运动时由强烈的构造运动形成的。此时,河流沿着鄱阳湖向上侵蚀,直到芦林大坝。所以形成了现在的上宽下窄的地貌景观。龙首崖:在大天池附近,形似两块巨石,一块直立深不见底,一块卧其上,直插天池山腰。其是典型的断层崖地貌。仙人洞 :仙人洞是震旦纪砂岩中的一个潜蚀洞。砂岩层面平缓,有一组陡坎且有一条小断层,流水沿断层及裂面侵蚀崩塌成洞。仙人洞是倾俯的背斜,形状象右手手掌倒扣下来,五个手指都很明显。它形成的原因有可能是:中间是石英片岩,比较软,容易风化,再加上人为的加工,就形成了中间的洞穴。外围是石英砂岩,比较硬,不容易风化。(三)、庐山的土壤实习时间:9月17、18日实习地点:芦林大桥至三宝树途中、三宝树、小天池 实习内容:调查庐山的土壤概况,主要研究庐山土壤地带性分布;庐山非地带性土壤;庐山土壤的分布规律。实习目的:1)、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掌握土壤剖面的观测技术3)、认识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1)、庐山的土壤概况 庐山地区在气候上,基带属于中亚热带的北缘,这决定了本区山地土壤垂直地带谱的特征。本区受东亚季风环流的影响,具有鲜明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的特色,同时,山地随着海拔高度增加,水热状况存在着垂直差异,并具有明显的山地气候的特征。因此,就山地土壤垂直带谱的类型而言,庐山属于湿润型。(2)、庐山土壤垂直地带性分布庐山土壤的垂直结构类型比较简单,自山麓至山顶,依次分布着红壤和黄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如图所示)图一:庐山土壤垂直分布图1)、400(600)米以下的山麓及附近岗丘地区属中亚热带,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及草类,广泛分布着纬度地带性的红壤和黄壤,成土母质主要为花岗岩、片麻岩、石英砂岩等残积、残积-坡积物。2)、400(600)-800(900)米,气候湿润暖热,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及杉木等,发育着一种具有明显富铝化特征的山地黄壤;3)、海拔800(900)1100(1200)米,气候温暖湿润,植被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发育着具有山地黄壤性质,又具有山地棕壤特征的山地黄棕壤,二者母质大都为花岗岩、砂岩混合岩及第四纪沉积物。4)、海拔1100(1200)米以上的地区,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和灌丛,分布着山地棕壤,母质主要为砂岩、板岩的残积物,局部地区以风积物为主。5)、山顶由于气温低,风速大,木本植被少,多灌丛,草本植物生长茂盛,形成山地草甸土;局部洼地,排水不良,生长喜湿植物,形成山地沼泽土。(土壤调查表附后)土壤剖面形态观测记载表土壤剖面野外编号: 室内编号: 地点: 日期:土壤野外命名: 室内命名:简图层次深度(cm)干湿度颜色质地结构PH石灰反应剖面形态特性小结土壤剖面形态观测记载表土壤剖面野外编号: 室内编号: 地点: 日期:土壤野外命名: 室内命名:简图层次深度(cm)干湿度颜色质地结构PH石灰反应剖面形态特性小结(四)、庐山的植被实习时间:2012年9月16日19日 实习地点:日照松林、黄龙潭、王家坡、植物园实习内容:调查庐山的植物概况和分布规律,初步认识一些植被名称,学会采集植物的样方及压制植物标本。 实习目的:1)、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对不同植物的感性认识。2)、通过对植物群落地带性分布的分析,正确认识植物与环境间的关系。1)、庐山植物概况庐山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过渡类型,植被垂直分布比较明显。主要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分布于海拔700m以下,由于人类活动频繁,破坏十分严重,目前仅在秀峰寺、白鹿洞、观音桥、石门涧、碧云庵等地有小面积残存。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分布在海拔700一1000m。落叶阔叶林,分布在海拔1000m以上。海拔1300m以上,往往为次生灌丛和山地草甸所占据。庐山植物种类丰富,区系成分复杂。初步统计出,本区分布有野生维管束植物2004种,隶属于843属187科,其中获类植物39科84属255种,种子植物148科759属1 759种。2)、 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植被的分布,是受热量和雨量的影响庐山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在植被类型上是以亚热带植被类型为主,兼有温带植被类型,而在垂直分布上明显地反映出亚热带低山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庐山植被的垂直分布常绿阔叶林带:该植被带是南亚热带典型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在庐山南坡,东坡800m以下、北坡500 m 以下的坡谷均有分布、在电站、秀峰、白鹿洞、观音桥一带还残存着小块的常绿阔叶林、组成常绿阔叶林的建群种多为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的常绿树种如: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Thunb)Oerst)、小叶青冈(Cglauca argracilis(Rehb c Wils)Chert)、甜槠(Caseanopsis eyrei(champex heneh)Tutch)、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L )Pres)等。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带:该植被带为北亚热带地带性植被类型,在庐山海拔8001000 m处分布组成这一群落的优势种多为壳斗科、山茱萸科、金缕梅科、胡桃科、槭树科常见种有青冈栎(Cyclohalanopsis glauca(Thunb)Oerst)、小叶青冈(Cglauca Var.gracilis (Rehb& Wils)Chert)、甜槠(Caseanopsis eyrei(Champex Heneh)Tutch)、短柄泡树(Quercus glandulifera Warbrevipetiolata Nalcai)、灯台树(Comus conerolersa Nemsl)。落叶阔叶林带:该植被带为典型温带性植被,在庐山海拨11001300 m处均有分布组成这一植被的建群种为温带落叶阔叶树种,常见有:短柄泡树、化香树、青榨槭、茅栗、锥栗(Castanen henryi(Skan)Rehdec Wils、白檀(Symplocos paniculata(Thub)Miq)、湖北马鞍树(Maackia hupehensis Takeda)、青钱柳(Cyclocarya aHurus(Pata1)Lljinskaja)、石灰树(Sorhusfolgneri(Schneid)Rehd)、庐山椴(Tilia breuiradiata(Rend)Hu et Cheng)、鹅掌揪(Liriodendeaechinense(Hevns L)Sary)等。山地灌丛:灌丛群常分布在常绿阔叶林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带、落叶阏叶林分布范围内,在庐山从海拔200 m 到1300 m均有分布组成群落的优势种常有映山红(RhododendrmaSimMi Planch)、满山红(Rmariesii Hems1 ec Wils)、羊踯躅(Rmolle GDoh) 、桃木(Loropetalum chinense Oliv)、蜡瓣花(CorylopsisSiresis Hems L)、微毛拎(Eurya hebeclados LK Ling)山地草甸: 草甸植被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主要是禾本科和莎草科的植物组成群落的优势种或建群种例:野古草(Arundinella hlrea)、多种苔草(Carexspp)、芒(Miscanthus sinesisAnderess)、班茅(Saceharus arundlnacenm Rerz)亚热带针叶林:庐山的针叶林多为人工培育林,其分布的规律见图2亚热带竹林:在庐山分布的亚热带竹林主要是毛竹林和玉山竹林箬竹(lndocalamuslat- ifollus(Keng)Mc Clare)、刚竹(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SiebtZucc)、方竹(ChL- monobamhusa quadranguLaHs(Fenzi)Makino)等在山林、谷地有零星分布3)、庐山植物园庐山植物园占地300公顷,有3400余种植物,飞翠溢绿,郁郁葱葱。庐山植物园拥有裸子植物260余种,裸子植物丰富,被称为松、杉、桧、柏的活标本园,为中国之冠;庐山植物园已建成拥有300余种杜鹃花的国际友谊杜鹃园,杜鹃花种类繁多,这个是庐山植物园的两大特点。 庐山植物园辟有松柏园、国际友谊杜鹃园、温室区、草花区、树木区等。自1934年建立以来,从国内外相继引种3千余种植物,现已与世界上60多个园家近300个单位建立了种籽交换等关系,使庐山植物增添了许多外来成分,总数达到3000余种。 目前庐山植物中,首次在庐山发现或以庐山(牯岭)命名的主要植物便有30科40种之多,而国家重点保育的珍贵、稀有、濒危植物44科57属93种(包括引种部分)。其中,列为一级保护的5种,二级保护的36种,三级保护的52种。4)、标本的压制过程压制标本是学习植物地理学的重要实践过程。其主要过程是:在标本架上方几页吸水纸,将所采植物放置于纸上,并将一半叶子反放,再用吸水纸压好植物,困住标本架。5)、采用样方法搜集植物样方此次拿样方我们选择的是10*10m的范围,先用标杆标示所考察的地区,再用刚签定下所考察范围,用样发绳圈出调查区域。随后,同学们分组到所选区域内拿样方。(样方调查表附后)七、实习总结与收获此次为期五天的庐山野外实习总体上是一次较为顺利和成功的野外实践,成果丰硕。不论是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运用,还是我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都取得较大成绩。然而,此次实习也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现在,我结合自身的亲身经历对本次实习做一个实习小结。1、实习主要收获1)、对庐山的地貌、植被和土壤有了直观的认识,尤其是植被方面,认识了很多植被。2)、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培养了团结合作的品质,使得我们的班集体更加拥有凝聚力。3)、通过爬山锻炼了自己的毅力,发现人的潜能是可以被激发的。4)、能够与这么多师生一起游览庐山本身就是一大收获,这样的机会以后很难得了。5)“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登上五老峰更是开阔了我们的视野。2、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实习的建议1)由于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对专业知识理解较浮浅,在野外实习中并不能很好地加以利用。面对各种地貌、植被、土壤并不能较快且准确对其进行判断、分析和理解。关于这一方面,我认为在今后的实习中,应该先学好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基本功,并且要学会灵活运用所学专业知识。2)、由于本次一起实习的同学较多,老师讲解困难,我们学起来也困难,只有紧随老师的部分同学能很好地听到老师讲解的内容。对于这样的问题,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