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十三五工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1页
六安市十三五工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2页
六安市十三五工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3页
六安市十三五工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4页
六安市十三五工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安市“十三五”工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六安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6年3月前 言第一节 规划依据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坚持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大力实施工业化核心战略、坚持绿色发展的总体要求,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十三五”规划的相关精神,结合我市工业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主要依据如下:b5E2RGbCAP1.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2020)2.国家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3.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4.国家“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5.中国制造 20256.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9.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10.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2015-20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11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13.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14.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15.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16.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3-2020)17.安徽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2011-2015)18.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19.安徽省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省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201521.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家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22.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意见23.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的若干意见24.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25.安徽省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计划26.合肥经济圈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7.六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28.六安市“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29.六安市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实施方案30.六安生态市建设规划(2005-2020)31.六安市工业绿色发展规划32.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省市其他专项规划及相关政策第二节 规划范围和期限1.区域范围:本次规划包括六安市“四县四区”,即霍邱县、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以及金安区、裕安区、叶集区、六安开发区。p1EanqFDPw2.规划重点:本次规划是以六安市现有工业主导产业为基础,根据发展现状和未来形势分析,对未来五年六安市工业主导产业进行科学定位和合理布局。DXDiTa9E3d3.规划期限:2016年-2020年未来五年规划期。目 录第一章 六安市工业发展现状和“十三五”形势分析01第一节 六安市工业发展现状01第二节 “十三五”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03第二章 “十三五”发展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06第一节 指导思想06第二节 主要目标06第三章 “十三五”发展重点07第一节 六大主导产业07(一)装备制造07(二)食品工业09(三)新能源产业10(四)生物产业11(五)电子信息12(六)新材料13第二节 四大重点工程14(一)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14(二)产业集群培育工程15(三)两化融合示范工程17(四)合六叶工程走廊暨金叶一体化建设工程18第四章 五大保障措施19一、强化工业核心战略19二、加大政策支持20三、破解要素瓶颈20四、优化发展平台22五、扩大有效投入2231 / 31第一章六安市工业发展现状和“十三五”形势分析第一节六安市工业发展现状“十二五”以来,六安市工业经济保持了较快发展态势,工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重大进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RTCrpUDGiT工业保持较快增长。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下行压力,市委、市政府高举工业化核心战略,各项经济指标实现了较快增长。至2015年底,全市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达17%,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3.5%,工业投资年均增速达15.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年均增长9%。2015年,全市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455亿元,占GDP的40%,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1079户,其中,产值过亿工业企业457户,10亿元企业19户,50亿元以上企业1户。5PCzVD7HxA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组织实施市重点项目“253工程”,深入推进千亿产业培育工程和百亿产业培育计划,打造铁矿采选及深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2个千亿产业和汽车零部件、机电家电、纺织服装、建材、能源5个百亿产业,2014年,七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326.7亿元,占总量的74.1%。2015年,全市工业化率为38.5%,较2010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89.5亿元,增长35.3%。 jLBHrnAILg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依托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4家省级创新型企业、19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到2015年,我市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108家,发明专利累计授权量达516件。一批技术含量较高的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成功,如博微长安岸对舰低空雷达、保威特梭重型剑杆织机、长江电工大型海缆加工设备、恒源机械水工环保设备、应流集团核电级关键阀门铸件、星瑞齿轮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CT)关键零部件等。xHAQX74J0X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高。通过着力打造园区承接平台,全力推动各省级以上开发区及工业集中区发展,我市产业集聚水平明显提升,“一轴、两翼、五大金三角”的格局基本形成,工业园区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达到68%,各类产业集聚区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涌现出一批特色产业集聚区,以应流集团为核心的铸造产业,以星瑞齿轮为核心的齿轮产业,以江淮电机为核心的电机产业,以迎驾集团为核心的食品酿造产业,以博微长安为核心的电子设备产业等初具规模。六安开发区装备制造、衡山工业园高新铸造、霍山开发区装备制造、舒城开发区童车童床等特色工业集中区获批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LDAYtRyKfE信息技术深化应用稳步推进。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节能减排、企业管理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两化融合示范区、示范企业建设初见成效,至2015年,我市共培育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1家、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区1个、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30家,“数字企业”、“智慧企业”1200户。在采矿冶金、农产品加工、汽车零部件、轻工纺织等重点行业典型企业中,企业资源计划(ERP)、研发管理系统(PLM)和供应链管理(SCM)应用普及率均达50%以上。Zzz6ZB2Ltk近年来,我市工业整体素质明显改善,总体实力跃上新台阶。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工业发展方式仍较为粗放,主要表现在:工业经济总量不大,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在全省仍处于中下游水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研发设计水平普遍较弱,研发投入强度较低;规模经济行业产业集中度偏低,企业不大不强、不专不精,中小企业发展活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空间布局与资源分布不协调,集群特色不明显、实力不强;传统行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这些矛盾和问题已严重制约工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业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在新常态下日益凸显,我市工业经济面临着“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多重压力。dvzfvkwMI1第二节“十三五”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期,是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中国工业经济将迈入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六安面临着做大总量和提升质量的双重压力,今后五年,我市工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但传统发展模式呈现诸多难题,我市工业经济要在“新常态”下寻求平稳较快发展,实现质与量的同步提升,机遇与挑战并存。rqyn14ZNXI机遇:1.城镇化趋势。六安正处于城镇化建设的加速期,“十三五”期间,我市城镇化率将超过48%,发展的容量很大,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必将催生新一轮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为工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EmxvxOtOco2.区域政策叠加。六安的区位和交通优势逐渐显现,享受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长江经济带、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皖北“四化”协调发展等多种政策叠加,发展空间广阔。SixE2yXPq53.资源环境优势。青山绿水是六安的宝贵财富,优质丰富的水资源、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丰富的特色中药材资源、林木资源以及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实现工业绿色发展的最大资本,将成为“十三五”时期六安招商引资和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一张重要名片。6ewMyirQFL4.发展工业的坚定决心。六安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工业发展,始终坚持工业化核心战略。新时期,六安高举绿色发展大旗,出台了一系列强工强企的政策措施,为“十三五”六安工业跨越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了保障。kavU42VRUs挑战:1.经济增速明显放缓。新常态下,全国进入经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六安工业经济增速明显放缓,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由2010年的29.3%下降至2015年的4.8%。六安仍处于工业化中期,从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看,还需要维持一段时间的中高速增长,才能保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顺利推进,“十三五”时期,做大经济规模,保证经济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是实现争先进位的前提。y6v3ALoS892.产业转型任务艰巨。传统行业比重过大、产业层次低,结构性矛盾放大,新的增长点尚未形成,农副产品加工、采矿冶金、轻工纺织、建材、能源等传统行业经营困难,资源消耗型经济难以为继,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M2ub6vSTnP3.传统比较优势逐步弱化。旧的优势逐步弱化,传统人口红利即将消失,土地、环境等硬约束加剧,与发达地区的成本优势逐渐缩小;新的比较优势尚未形成,技术、人才、资金等依然是短板,创新要素和集群效应不足,实现资源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转变的压力更大。0YujCfmUCw第二章“十三五”发展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十三五”时期,要继续坚持工业化核心战略,坚持科学发展、绿色发展,以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深化“互联网+”制造,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全面优化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布局结构和行业结构;把工业发展建立在创新驱动、集约高效、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圆满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eUts8ZQVRd第二节主要目标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要求,“十三五”时期六安工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是: 工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继续加快做大总量,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5%左右,经济规模进入全省第二梯队,工业化率达到45%左右,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户左右,建设亿元企业500户左右、十亿企业30-40户、百亿企业2-3户,培育上市公司10家左右。sQsAEJkW5T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做强主导产业,着力提高主导产业集中度,工业主导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80%以上;建成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等若干个百亿级的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8%。面向工业生产的相关服务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规模经济行业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中小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逐步建成“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龙头企业,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的良性企业梯队。GMsIasNXkA发展质量明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5%,重点骨干企业达到2.5%以上,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的孵化体系基本完善。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加一倍,新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明显增强,主要工业品质量标准达到全省先进水平。TIrRGchYzg第三章“十三五”发展重点第一节 六大主导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坚持优化存量和做大增量并举,重点发展装备制造、食品工业、新能源、生物、电子信息、新材料等六大主导产业,着力提高主导产业集中度,提升装备制造业的首位度。力争到2020年,六大主导产业占规模工业比重达到80%以上,装备制造业比重达25%以上。7EqZcWLZNX(一)装备制造重点发展核装备、航空设备等特种高端装备,以齿轮变速箱为主的汽车零部件以及改装车、专用车制造,以机器人设计、生产和集成应用为主的智能制造,电机、输变电设备,以及新能源客车制造。到2020年产值力争达700亿元。lzq7IGf02E高端装备制造。重点发展航空装备、核电装备及关键零部件铸造加工;高档数控机床以及机器人设计、生产和集成应用为主的智能制造;节能电机、水工环保设备、节能电工设备等节能环保设备。打造1-2个省级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或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zvpgeqJ1hk汽车及零部件。重点发展齿轮、轴承及汽车变速箱等传动系统;汽车压铸件、粉末冶金零部件等金属结构件;汽车电机、汽车电子、翻转锁止机构等汽车电器系统;改装车、叉车、农用车等专用车制造。建设成全国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基地。NrpoJac3v1新能源汽车。重点发展新能源客车、专用车等整车制造;新能源汽车专用齿轮、变速器、电机、锂电池等主要零部件生产;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车载充电机等充电设施。建设成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客车及专用车基地。1nowfTG4KI专栏1 装备制造业重点企业、项目1. 重点企业(简称):应流集团、星瑞齿轮、江淮永达、强大齿轮、振华变速箱、江淮电机、强力电机、微特电机、科皖铸造、吉晟科技、双龙机床、瑞普数控、安凯华夏、博微长安、冀东华夏、恒源机械、明都电气、正果电气、龙兴汽车零部件、忠福铸造、威玛叉车、维麦科斯、中植新能源汽车、青年汽车、亿诺新能源、速力洁电子等。2. 重点项目(简称):应流航空产业园、舒城机器人及模具产业园、江淮电机节能电机、恒源机械水工环保基地、永通专用车项目、星瑞齿轮三期(高端商用车变速器)、江淮永达二期、星瑞压铸中心、博微长安产业园、星瑞齿轮新能源汽车变速箱、中植新能源客车基地、青年新能源汽车项目等。(二)食品工业以六安市丰富优质的农副产品及水资源为基础,坚持“生态、高效、可持续”的绿色发展理念,重点发展粮食精深加工、精制茶、食用油、酒及水饮品、特色农产品加工等,引导企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提升产品附加值,更加注重质量品牌建设。到2020年产值力争达500亿元,打造为国家级绿色食品加工基地。fjnFLDa5Zo通过引进国内知名食品加工企业和培育壮大本地龙头企业,在大米加工、茶叶、食用油、白酒、啤酒、水饮品、畜禽加工、淡水水产加工等行业,以“生态、绿色、道地”为招牌,各打造1个全国知名品牌、1家行业龙头企业。tfnNhnE6e5专栏2 食品工业重点企业、项目1. 重点企业(简称):迎驾集团、天业集团、快乐蜂食品、茂源粮油、徽六瓜片、大团结、华银茶油、大别山科技、临水酒业、华润啤酒、怡宝水、新华畜牧、合益食品、禾粒源饮品、必斐艾食品、夏星食品、华园食品、西商食品等。2. 重点项目(简称):迎驾产业园、华润集团啤酒/水饮品双百万吨、舒城新马食品产业园、快乐蜂食品产业园二期、华园食品二期、大华山龙人矿泉水项目等。(三)新能源积极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打造六安经济的新增长点。借助金寨县创建全国首个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县的契机,大力发展光伏、风能、生物质能、抽水蓄能以及新能源设备制造、智能电网等新能源产业。到2020年产值力争达200亿元,建设成全国重要的新能源示范基地和新能源设备制造基地。HbmVN777sL重点发展光伏发电,多晶硅生产、硅片加工、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加工、光伏逆变器及控制器,以及光伏电站建设运营等光伏产业链;发展风能发电、生物质发电、垃圾发电、抽水蓄能发电;智能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制造等智能电网设备。V7l4jRB8Hs专栏3 新能源产业重点企业、项目1. 重点企业(简称):信义光伏、协鑫集团、东旭集团、恒瑞新能源、爱森能源、振兴光伏、凯迪生物质发电、海创垃圾发电、金秸能生物质、中变电(霍山)。2. 重点项目(简称):信义光伏电站、协鑫光伏组件、华西集团电池片生产项目、恒瑞新能源二期、协鑫新能源项目、光大热电联产、金寨抽水蓄能电站、华润光伏发电、迪凯特聚合物电池等。(四)生物产业以石斛、灵芝等特色中药材资源为重点,全面提升产业化水平,发展中药材种植、提取、加工为一体的生物医药,以及医疗设备、生物健康等生物产业。到2020年产值力争达150亿元。83lcPA59W9特色中药材加工。以石斛、灵芝、百合、茯苓等特色中药材为重点,推进本地精深加工,提升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石斛冲剂、粉剂、胶囊,灵芝含片、饮片、破壁灵芝孢子粉、天麻多糖等产品,积极向食品、化妆品、保健品等领域延伸。构建中药材基地-地理标志产品-知名品牌-知名企业的发展格局,将六安市建成石斛、灵芝的国内生产加工基地和交易中心。mZkklkzaaP生物健康。积极发展和培育医疗器械与数字健康设备,现代健康产品和服务等为一体的大健康产业。专栏4 生物产业重点企业、项目1. 重点企业(简称):康美来科技、乔康药业、德源堂生物科技、九仙尊石斛、回音必制药、安力肽生物科技、华源制药、科瑞达等。2. 重点项目(简称):圣农生物石斛深加工、锦华生物、中国供销金寨大别山农产品物流园、高桥湾石斛产业园、金寨中医药产业园等。(五)电子信息主动承接发达地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积极配套合肥国家级家电、电子基地发展需求,注重区域协作和集聚发展,支持向集成电路、新型平板显示、智能家电等产业领域拓展,到2020年产值力争达350亿元,建设成全省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AVktR43bpw重点发展计算机零部件及整机制造等计算机设备;印制电路板、集成电路为主的电子元器件;电光源、节能灯具、LED照明等照明器具;积极开拓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相关产品和服务。建设1-2个特色明显、集聚效应较强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ORjBnOwcEd专栏5 电子信息产业重点企业、项目1. 重点企业(简称):博微长安、胜利精密、凯旋电子、英力电子、将军磁业、鸿福晶体、天通电子、世林照明、振华光电、阳光照明、索伊电器、渠道网络、灵芯微电子、晶润电子、微创电子等。2. 重点项目(简称):博微长安产业园、杭埠电子产业园、阳光照明基地、中兴金寨战略性新兴产业园、中创信测、索伊电器二期等。(六)新材料重点发展铁基、钼基、硅基和磁性材料,构建以铁基材料、钼基材料、新型合金、工程塑料为主的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链,以硅基光伏及玻璃应用、光电子材料、铁氧体及磁性材料为主的电子功能材料产业链,以及新型建材、化工新材料、前言高端材料等产业。到2020年产值力争达400亿元。2MiJTy0dTT科学开发和高效利用霍邱铁矿、金寨钼矿资源,积极推进霍邱经济开发区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工程建设,打造“绿色矿山”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加强资源整合,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实现集约集聚发展,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打造采选-冶炼-钢铁加工-金属制品生产-尾矿综合利用等产业链结构。gIiSpiue7A专栏6 新材料产业重点企业、项目1. 重点企业(简称):中财管道、佑逸管业、国风建材、将军磁业、瀚海新材料、横店东磁、天通电子、爱森能源,长江精工、首矿大昌、五矿邯邢、金日盛矿业、金安矿业、开发矿业、金安不锈钢,捷通达化工、德天建材、科瑞达、海螺水泥、南方建材、高迪建材、中宝建材等。2. 重点项目(简称):中财管道二期、将军磁业三期、天通电子科技园、裕安循环经济产业园、首矿大昌300万吨钢铁、重新集铁矿、张庄铁矿、武钢霍邱工业园、五矿机械、金寨钼矿开发、金德信云母深加工、捷通达化工新材料产业园等。第二节 四大重点工程(一)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程引导企业加强技术改造与创新,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推动“互联网+制造”,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实施智能化和绿色化改造,建设智能车间、数字工厂,促进农副产品加工、机电家电、纺织服装、建材等传统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发展,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uEh0U1Yfmh农副产品加工。以规模化生产和质量效益为中心,以绿色、安全、优质为方向,重点发展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加强网络营销,打造本土品牌。强化基地建设,发展和壮大龙头企业,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由初级加工向高附加值精深加工转变,由传统加工向先进工艺技术转变,由家庭作坊式向标准化现代工厂转变,由资源消耗型向综合利用型转变。IAg9qLsgBX机电家电。按照合肥经济圈产业合作分工,瞄准合肥市机电家电产业,抓住区域细分市场,实现错位发展,大力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建设机电家电配套基地。积极发展汽车机电、电机及空调产品,大力发展节能电机和家电。WwghWvVhPE纺织服装。以培育优势骨干企业、培育品牌和产业链为目标,通过设备更新升级、技术引进、工艺优化,解决配套能力缺失、工艺设计落后、劳动力成本上升等瓶颈制约。有效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发展羽绒服装、家纺、童装、工业用纺织品等,强化提升纺织服装行业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运用“互联网+”推动研发、设计、生产、管理、销售等流程升级改造。asfpsfpi4k建材。通过大力推行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淘汰一批落后产能,进一步整合资源,提升产品品位和市场适应性,扶持水泥、钢结构、新型墙体材料行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以叶集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和裕安区循环化改造园区为重点,大力发展绿色新型建材。ooeyYZTjj1(二)产业集群培育工程以产业聚集为导向,培育壮大一批特色鲜明、结构优化、产业链完整、服务体系健全和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新优势和新增长点。重点培育六安电机、六安齿轮、衡山高端装备制造、杭埠电子信息、金寨生物健康、叶集家具制造等几大特色集群。BkeGuInkxI六安电机集群。以江淮电机为龙头,通过招商引资做大产业规模,集聚一批有实力、有特色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挥六安电机协会的协调作用,加强行业内企业的协作配套。到2020年,建成具有2-3家全国知名的电机龙头企业、100家以上中小配套企业、1个国家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行业技术中心的全国重要的电机生产基地,集群产值达到200亿元。PgdO0sRlMo六安齿轮集群。以星瑞齿轮、江淮永达为龙头,重点发展汽车齿轮、变速箱,以及各种规格的工程机械齿轮。到2020年,建成具有3-5家全国知名的齿轮加工龙头企业、200家左右中小配套企业、1个国家齿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行业技术中心的全国重要的齿轮生产基地,集群产值达到200亿元。3cdXwckm15衡山高端装备制造集群。以应流集团为龙头,推动铸造企业集聚发展,重点发展核电、航空等高端装备及铸造零部件。到2020年,建成具有2-3家全国知名的铸造、特钢、新材料龙头企业、50家左右中小配套企业、1个国家铸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行业技术中心的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集群产值达到400亿元。h8c52WOngM杭埠电子信息集群。以胜利精密为龙头,加大产业招商和以商招商力度,重点发展计算机零部件及整机制造等计算机设备,以及印制电路板、集成电路为主的电子元器件,打造合肥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配套基地。到2020年,建成具有2-3家全国知名的电子信息龙头企业、50家左右中小配套企业的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集群产值达到250亿元。v4bdyGious霍山/金寨生物健康集群。以霍山石斛、金寨灵芝、百合等特色中药材为基础,通过引进全国知名的生物制药企业、保健品企业、大健康概念企业,整合九仙尊石斛、康美来科技、衡济堂、乔康药业、德源堂生物科技等一批中药材提取加工企业,做大生物健康集群规模。到2020年,建成具有1-2家全国知名的生物健康企业、50家左右中小配套企业、1个国家级石斛/灵芝交易中心及研究中心,集群产值达到150亿元。J0bm4qMpJ9叶集家居制造集群。以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建设为契机,加快建设叶集中国中部家居产业园、叶集板材产业园,通过引进全国知名的板式家具生产企业,改造提升现有企业的工艺、技术和产品,重点发展生态板式家具、个性化定制家具、木地板、新型装饰板材以及智能家居、木材加工机械等。到2020年,建成具有3-5家全国知名的家具制造企业、200家左右中小配套企业的全国重要的家居生产基地和交易中心,集群产值达到200亿元。XVauA9grYP(三)两化融合示范工程大力发展“互联网+协同制造”,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促进工业产品研发设计、流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环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引导企业加大智能化改造,广泛开展“智能工厂”、“数字车间”、“数字企业”、“智慧企业”、“智慧园区”建设活动,重点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工程、装备智能化提升工程、产品升级和产品研发设计工程、企业管理体系贯标示范工程、两化融合支撑工程,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加快实现企业、产业、园区“点、线、面”的有机结合。到2020年,主要行业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达到70%,大中型企业资源计划(ERP)普及率达到80%以上;建成国家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5家、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50家、市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100家,建成智能制造示范工程50个,“数字企业”、“智慧企业”2000家,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区6家,支撑“数字六安智慧城市”的工业信息化体系基本建成。bR9C6TJscw(四)合六叶工业走廊暨金叶一体化建设工程按照绿色发展总体战略,大力推进合六叶工业走廊暨金叶一体化建设工程,打造六安工业经济的增长极、绿色工业的示范区、特色产业的集聚区。按照“一条主轴、两个组团、三个节点”的总体布局,坚持“错位发展、培育集群”的原则,挖掘比较优势,提高产业集聚和延长产业链,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以园区为主体,明确首位产业,对首位产业、主导产业集中度提出量化指标,重点围绕首位产业引进项目、壮大产业、拉长链条,把首位产业规模和产业链条长度作为衡量园区发展质量的重要依据。注重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兼顾自身发展与互补互助,提高产业关联度,打造特色工业集中区和产业配套区。pN9LBDdtrd力争在“十三五”末,合六叶工业走廊暨金叶一体化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左右,占全市比重提升至50%左右,区域内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25%以上,亿元企业达到350家,10亿元企业达到20家,培育1-2家百亿企业,3-5家上市企业,形成一批百亿级的产业集群,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工业化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制造业整体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取得明显突破,交通、能源、信息、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全面互联互通,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分工合作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DJ8T7nHuGT第四章 五大保障措施一、强化工业核心战略进一步充实市工业发展领导组,由市主要领导任组长,提升工业强市核心战略地位,把工业发展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目标的首位来抓,从指导思想、领导精力、发展氛围、具体措施等方面向工业集聚,向六大主导产业、四大重点工程聚焦。各县区政府(管委)要比照成立相应的领导组,集中精力抓工业发展,符合条件的县区要建立主导产业以及重点工程的专项推进小组,做强首位、做大特色。继续开展全市工业观摩、考评表彰等活动,树立标杆,营造比学赶超的积极氛围;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鼓励走出去,加强与发达地区和发展较快、特色鲜明地区的交流,学习借鉴好的做法与经验。进一步完善市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和项目机制,注重精准帮扶和解决实际问题。优化考核机制,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和指导性,更加注重发展质量与效益,提高工业经济运行指标、主导产业集聚度、工业投资质量、创新发展指标等在政府年度考核中的权重,强化考核结果在干部培养选拔中的运用。QF81D7bvUA二、加大政策支持进一步加大和完善支持工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积极争取中央和省财政加大对我市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建立工业专项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全市工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逐步扩展至10亿元,不断提高六大主导产业、四大重点工程投入比例,“十三五”时期原则上不得低于总投入的70%,并制定相应的资金使用绩效管理办法。建立风险投资机制,积极争取国家、省各类产业基金的政策倾斜;紧盯国家资金使用政策和重大发展战略,引入专业基金管理机构,积极组建我市相配套的产业发展基金,设立创业引导、产业投资、合六叶工业走廊建设等子基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提高使用效率。围绕六大主导产业、四大重点工程和“调转促”行动,制定切实可行的税收优惠政策。4B7a9QFw9h三、破解要素瓶颈全力突破工业发展的要素瓶颈。一是突破融资瓶颈。推动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全面落实“4321”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畅通银企信息传播渠道,有效降低放贷风险和融资成本,实现双赢局面,确保工业贷款增量高于上年、增速高于全市贷款平均水平。加大“税融通”推广力度,向依法诚信纳税的中小企业提供信用贷款。支持企业通过“新三板”、IPO和企业债券融资、股权融资,不断拓宽融资渠道,提升直接融资水平。有效解决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贷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