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公共识-气管切开病人的观察与护理ppt课件.pptx_第1页
专家公共识-气管切开病人的观察与护理ppt课件.pptx_第2页
专家公共识-气管切开病人的观察与护理ppt课件.pptx_第3页
专家公共识-气管切开病人的观察与护理ppt课件.pptx_第4页
专家公共识-气管切开病人的观察与护理ppt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气管切开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概念 气管切开术 traceotomy 系切开颈段气管 放入金属气管套管 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 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抢救危重症病人的急救手术 病人做了气管切开手术后可以经过套管进行呼吸 常见的气管切开方法 常规气管切开术 经皮气管切开术 环甲膜切开术 微创气管切开术 气管切开的部位 颈段气管约有7 8个气管环 一般在3 4环处切开 手术适应症 喉梗阻和颈部气管阻塞1 急性喉炎2 喉部 咽部的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3 邻近器官疾病压迫和影响喉部及气管而致呼吸困难4 与自身免疫及代谢系统有关的喉气管疾病5 喉 颈部外伤6 先天性疾病 如神经疾病 喉蹼等 手术适应症 各种原因造成的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1 颅脑外伤 药物中毒 重症肌无力等 出现昏迷 咳嗽反射消失或呼吸肌麻痹 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不能排出而引起下呼吸道阻塞 2 肺部感染性疾患或其他疾病合并肺部感染 特别是老年患者 3 心 胸及腹部手术病人一般情况差 咳嗽无力 不能排出呼吸道内分泌物者 手术适应症 各种原因所指的呼吸功能衰竭 血氧饱和度下降 二氧化碳潴留需行人工辅助呼吸者 保证手术前后的呼吸通畅 特殊气管异物不能经气管镜取出或病情危急 条件所致时 可进气管切开取出异物 常规气管切开的过程 物品准备气管切开包 吸引器 吸痰盘 站灯 无菌物品 操作步骤1 体位 仰卧位 肩下垫一软枕2 选择合适的套管 成年男子10号管 成年女子9号管 13 18岁用8号管 3 麻醉 一般采用局麻 4 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 分离气管前组织 5 切开气管 插入气管套管 6 处理创口 一般不缝合 给予纱布垫予套管与皮肤之间 常用的气管套管 气管切开对病人的影响 干扰正常的抵抗力抑制正常的咳嗽反射影响病人的语言交流 导致沟通障碍病人的不适感增强 病人的活动受到一定限制 人工气道的管理目标 维持人工气道的功能保持呼吸道的持续通畅预防可能引起的并发症 手术后的护理措施 手术后的观察与护理非常重要 如观察不到或护理措施不当 可引起严重的后果 环境要求 病室温暖 清洁 温度应在21 22 湿度在60 以上 定期通风换气 尽量减少探视人员 防止交叉感染 卧位与休息 麻醉清醒后取半卧位 抬高床头30 40度 若病情允许应经常更换体位 一般情况好的病人可下床活动 饮食与营养 指导病人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鼻饲病人做好鼻饲的护理 进食时应注意观察有无呛咳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理病人呼吸道分泌物 定时给病人拍背咳痰 病情允许可鼓励病人咳嗽 活动 常规备好吸痰器 及时吸痰 注意无菌操作 正确吸痰 根据分泌物的多少 定期清洗消毒内套管 一般4小时一次 气道分泌物的清除 吸痰 1 吸痰的目的清除大气道内分泌物 刺激小支气管 防止分泌物坠积 保持呼吸道通畅 减小气道阻力 防止分泌物干结 脱落而阻塞气道 留取痰标本 有利于痰液性质的观察和细菌培养 气道分泌物的清除 吸痰 2 吸痰的注意事项选择合适的吸痰管 吸痰管的外径应小于气管套管内径的1 2 吸引负压不超过6 65KPa 动作要轻稳 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 采用左右旋转上提式吸痰法 吸痰前后应给予高流量吸氧1 2分钟 注意观察心率 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注意观察痰液的量 颜色 性质及粘稠度等 注意无菌操作 吸引口咽部与吸引气管内的冲洗瓶应分开 吸痰顺序为 先吸口咽部 换管后再吸气管内 气道湿化的护理 1 湿化方式的选择管口覆盖湿纱布气道内间断推注湿化药物应用注射泵气道内持续滴注湿化药物雾化吸入温湿交换过滤器过滤湿化 人工鼻 气道湿化的护理 2 根据痰液粘稠度调整气道湿化 痰液如米汤样或泡沫样 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无痰液滞留 痰液较 粘稠 吸痰后有少量痰液滞留在玻璃接头内壁 易被水冲洗干净 痰液外观明显粘稠 呈黄色 玻璃接头内壁滞留大量痰液 且不易被水冲洗 气道湿化的护理 3 湿化效果评价湿化满意 分泌物稀薄 能顺利通过吸引管 导管内没有结痂 患者安静 呼吸道通畅 湿化不足 分泌物粘稠 有结痂或粘液块咳出 吸引困难 可有突然的呼吸困难 发绀加重 湿化过度 分泌物过分稀薄 咳嗽频繁 需要不断吸引 听诊肺部和气管内痰鸣音多 患者烦躁不安 发绀加重 内套管的清洁与消毒 1 清洁方法用生理盐水浸湿的棉球 清洁内套管 每4小时一次 如患者分泌物较多时 应2 3小时一次 2 消毒方法 每日2 3次 煮沸法 清洁内套管后 沸水煮沸30分钟 晾干后应用 浸泡法 清洁内套管后 放入75 酒精内浸泡30分钟 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后应用 更换敷料 保持伤口敷料的清洁干燥 如被血液或分泌物浸湿 应及时更换 更换时 先去除污染的敷料 碘伏消毒后 Y 型无菌纱布 覆盖切口 包扎固定 拔管的准备 先拭堵管24 48小时 观察病人呼吸情况 如发音正常 呼吸平稳 痰能自口中咳出 即可拔管 伤口以蝶形胶布拉紧 一般不缝合 1 出血加强巡视 重点观察病人伤口出血情况 气管切开术后 伤口及内套管内有少量的血性分泌物是正常的 一旦观察伤口及套管内不断渗血 咳出鲜血 应及时报告医生 及时处理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2 皮下气肿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 与气管前软组织分离过多 气管切口外短内长或皮肤切口缝合过紧有关 大多数于数日后可自行吸收 不需作特殊处理 发现病人出现皮下气肿 应及时报告医生 并做好记录 如皮下气肿的范围 有无发展趋势等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3 纵隔气肿和气胸气管切开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 可由于胸膜的直接损伤 空气经过软组织界面进入胸腔或纵隔 或肺大泡破裂造成 如果观察处理不及时 可在短时间内断送病人的生命 在临床的观察护理中 如病人出现进行性的呼吸困难加重 经检查导管通畅 分泌物少易抽吸 勿脑水肿时 应考虑纵膈气肿或气胸的发生 应及时报告医生 协助病人做胸透或拍胸片 尽快明确诊断 行胸膜腔穿刺 抽除气体 严重者可行闭式引流术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4 伤口感染为气管切开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可引起局部组织的破坏 也可引起大血管溃破出血 甚至还可引起下呼吸道的感染 导致病人死亡 术后应加强抗感染的治疗 这是防止伤口感染的主要措施 临床护理中应做好以下几点 遵医嘱合理应用抗生素 预防与控制感染 定时更换切口敷料 注意无菌操作 并注意观察 吸痰时注意无菌操作 预防感染 定时清洁消毒内套管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5 脱管脱管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是完全脱管 一种是皮内脱管 造成脱管的原因很多 如套管大小不合 皮下气肿 护理人员操作不慎 外套管系带过松等 脱管会直接危及病人生命 临床上应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脱管现象 及时采取救治措施 保证病人生命安全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脱管的症状吸痰时吸痰管不能深入套管远端 病人出现呼吸困难 烦躁 紫绀 不能平卧等症状 置棉絮于套管口 不随呼吸上下飘动 外套管明显向外移出 预防与救治措施保持系带的松紧适宜 以能插入1指为宜 死结固定 病人剧烈咳嗽时 指导病人手扶套管边缘 防止脱管 床边备好急救物品 气管切开护理盘中常备2把止血钳 一旦发生脱管 立即通知医生 应用止血钳打开病人切口 保持呼吸道通畅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6 气管食管瘘在喉源性呼吸困难时 由于气管内呈负压状态 气管后壁及食管前壁向气管腔内突出 切开气管前壁时可损伤到后壁 长期带管的病人 由于套管的慢性损伤又是也可损伤到气管后壁及食管 较小的 时间不长的瘘孔 有时可自行愈合 瘘口较大或时间较长 上皮已长入瘘口者 只能手术修补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7 拔管困难手术时 若节开部位过高 损伤环状软骨 术后可引起声门下狭窄 气管切口太小 置入气管套管时将管壁压入气管 术后感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