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1 绪论11.1 背景11.2智能相机与一般数字相机的比较21.3智能相机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31.4智能相机实现的技术基础41.5智能相机的数学模型41.6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42 智能相机系统概述52.1智能相机系统构成框图52.2数字信号处理器DM642介绍62.2.1 DM642的特点及内部结构62.2.2 DM642的主要特点及性能:72.2.3 DM642视频口72.2.4 DM642 EDMA82.2.5 DM642 Cache结构82.2.6 DM642 I2C模块82.2.7通用I/O端口GPIO92.2.8其他外设接口92.3 CCS IDE集成开发环境92.4 CPLD技术102.3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DSP/BIOS113 智能相机的硬件电路设计与实现123.1系统硬件组成概述123.2 DM642处理器单元123.2.1 VLIW(very long instruction word):123.2.2 大端(Big Endian)和小端(Little Endian):123.3电源电路模块133.3.1 系统所需电源种类133.3.2 电源电路类型143.3.3 电源监视和系统监视153.3.4 TMS320DM642供电方案设计153.4 存储器电路模块173.4.1 TMS320DM642的存储空间173.4.2 同步动态存储器:SDRAM183.4.3 异步存储器:FLASH193.5视频输入/输出模块203.5.1 DM642的VP口203.5.2 视频输入部分213.5.3 视频输出部分233.6 CPLD逻辑控制模块243.6.1 CPLD技术概述243.6.2 CPLD的逻辑功能243.6.3 CPLD电路模块的实现253.7 网络通信模块263.7.1 以太网模块263.7.2 网络接口简介263.8其他功能模块273.8.1 调试模块273.8.2 UART模块294 图像传感器与CCD图像采集单元314.1 CMOS图像传感器的发展与特性314.1.1 CMOS图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314.1.2 CMOS图像传感器的特性参数314.2 CCD图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特性324.2.1 CCD图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324.2.2 CCD图像传感器的特性参数324.3 CCD与CMOS的性能比较324.4 CCD数字相机的系统结构334.4.1 TVP5150芯片介绍334.4.2 CCD相机的电路设计345 智能相机的软件实现355.1 DSP 程序开发的流程355.2智能相机实现的数学模型355.2.1预处理算子355.2.2缺陷分割算子355.2.3缺陷特征提取算子365.2.4缺陷分类算子365.3智能相机的算法实现366 总结与展望37附录30参考文献42致谢441 绪论1.1 背景智能相机是指通过传感器(即图像摄取装置,分CMOS和CCD两种)将被摄取目标转换成图像信号,传送给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根据像素分布和亮度、颜色等信息,转变成数字化信号;图像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各种运算来抽取目标的特征,进而根据判别的结果来控制现场的设备动作。智能相机的特点是能够提高生产制造的柔性和自动化程度。在一些不适合于人工作业的危险工作环境或人类视觉难以满足要求的场合,如钢厂对钢板或钢带的检验,造纸厂对纸张的均匀度,亮度等质量标准进行检验,就常用智能相机来替代人类视觉;同时在大批量工业生产过程中,用人类视觉检查产品质量效率低且精度不高,用智能相机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而且智能相机易于实现信息集成,通过对生产线上产品的检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实时对生产线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并将结果反馈给控制系统,以随时对生产线进行调整。因此,智能相机是实现计算机集成制造的基础技术3。正是由于智能相机系统可以快速获取大量信息,而且易于自动处理,也易于同设计信息以及加工控制信息集成,因此,在现代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人们将智能相机广泛地用于工况监视、成品检验和质量控制等领域。在我国,这种应用也在逐渐被认知,带来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国内对于智能相机的需求将越来越多。但由于国内对智能相机研究刚刚起步,与国外的应用情况相比有一定差距。从组成结构来分类,典型的机器视觉系统可分为两大类:PC式或板卡式机器视觉系统(PCBased Vision System),以及嵌入式机器视觉系统,亦称“智能相机”(Smart Camera)或“视觉传感器”(Vision Sensor)。PC式视觉系统是一种基于个人计算机(PC)的视觉系统,一般由光源、光学镜头、CCD或CMOS相机、图像采集卡、图像处理软件以及一台PC机构成。基于PC的机器视觉应用系统尺寸较大、结构复杂,开发周期较长,但可达到理想的精度及速度,能实现较为复杂的系统功能。另一类是嵌入式视觉系统,嵌入式视觉系统具有易学、易用、易维护、易安装等特点,可在短期内构建出可靠而有效的机器视觉系统,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应用系统的开发速度5。从产品本身看,机器视觉会越来越趋于依靠PC技术,并且与数据采集等其他控制和测量的集成会更紧密。且基于嵌入式的产品将逐渐取代板卡式产品,这是一个不断增长的趋势。主要原因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嵌入式系统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其具备低功耗技术的特点得到人们的重视1。随着专用的数字处理芯片(DSP)和CPLD/FPGA的性能的不断提高,体积的不断减小,能耗的不断降低,使得智能相机的性能在不断增加的同时体积在不断的减小,使其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另外,嵌入式操作系统绝大部分是以C语言为基础的,因此使用C高级语言进行嵌入式系统开发是一项带有基础性的工作,使用高级语言的优点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开发周期,更主要的是开发出的产品可靠性高、可维护性好、便于不断完善和升级换代等。智能相机不但能够获取图像,同时还能够描述和分析它们所“看”到的图像,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检测,监视和运动分析等领域。随着对实时图像处理需求的不断增长,智能相机被集成到各种应用中以提供低费用,低能耗的系统,这些系统不但能够完成图像的处理和压缩,还能够运行大量的算法以便从视频流中提取有用的信息。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相机不但拥有自己的实时的操作系统,也开始向多内核,分布式的方向发展。总的来说,智能相机是由图像传感器,高速的图像处理器件和通讯器件所组成的一个嵌入式的设备。图像传感器一般采用CCD或COMS器件,图像处理器件一般选用专用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通讯器件随工作环境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通讯手段,近距离的可以采用串行口或并行口,远距离的可以通过以太网来交换数据。1.2智能相机与一般数字相机的比较智能相机与一般的数字相机有着很大的不同:虽然智能相机和数字相机的输入都是CCD或CMOS所产生的数字图像信号,但是智能相机输出的是对数字图像理解和分析的结果,并不是一幅数字图像;而数字相机输出的是一幅数字图像11。智能相机中图像处理算法例如预处理、边缘检测的目的是为了后续处理的方便,为特征提取等算法作准备;而数字相机的图像处理算法是为了提高输出图像的清晰度。在算法实现上智能相机主要准则是提高“机器”对图像“理解”的能力,而数字相机准则是满足人类视觉系统(HVS)对图像的质量评价。智能相机的目的是满足工业生产控制、质量控制等需要,是为工业生产服务的;而数字相机为了满足人们对图像获取、保存等需求,是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7。1.3智能相机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智能相机是利用光电成像技术形成的一种能从图像信号中实时地自动识别目标、提取目标的特征进而根据处理判别结果来控制现场设备动作的嵌入式机器视觉系统。显示模块图像摄取装置图像处理模块实时记录模块通信控制模块光学系统一般智能相机系统由六部分组成,光学系统、图像摄取装置、图像处理模块、通信控制模块、显示模块和实时记录模块构成,组成框图如图1-1所示13。图1-1智能相机组成框图智能相机的工作过程如下:光学系统为图像摄取装置(即图像传感器,分CMOS和CCD两种)提供清晰的图像,图像传感器把光学图像转变为全数字信号(即数字图像);图像处理模块对数字图像进行处理,根据像素分布和亮度、颜色等信息来抽取目标的特征并根据特征对处理的目标进行分类;通信控制模块根据处理结果给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来控制现场设备的动作,也可以接受外部控制信息;显示模块用来在调试时对处理结果进行评价,一般调试完毕就很少使用;记录设备可以记录工作信息,以提供一段时间内的统计信息2。1.4智能相机实现的技术基础所谓数字图像处理是指通过处理数字图像来识别图像中指定的目标,因此它必须完成下述工作:搜索图像中目标存在的区域;检测、识别并分割图像中的目标;提取目标特征;对目标进行分类。将上述各点综合起来可表述为:数字化的智能相机就是要实时地搜索、识别目标图像,确定其特征,并根据不同特征将不同的目标识别开来15。智能相机的实现涉及多种技术知识的融合,包括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信号分析、神经网络等多领域的知识,特别是复杂背景下对目标的检测、识别技术是一个对实时性和识别精度都有很高要求的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智能相机一直是机器视觉中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采用数字信号进行处理的先进性得到一致认同。1.5智能相机的数学模型预处理算子缺陷分割算子缺陷特征提取算子缺陷分类算子f(x,y,t,)图1.2智能相机的数学模型智能相机获得的图像信息通常为空域二维的图像f(x,y,t,),其中x,y分别为空域二维的坐标,t为获取图像对应的时刻,是系统工作的光谱的波长。如果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智能相机也可以在紫外或红外波段工作,本文在后续的讨论中把省略,其基本任务是在可见光条件下对目标进行识别处理6。1.6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嵌入式数字化的智能相机系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针对数字化的智能相机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框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嵌入式智能相机系统的硬件平台,并利用此平台进行产品缺陷检测的算法实现。2 智能相机系统概述2.1智能相机系统构成框图DM642SDRAM1TVP5150SDRAM2EMACEMIFRJ45PHYUARTMAX3243MAX3243RS232RS232CPLDSAA7105CPLDFLASHVP0智能相机的硬件组成框图如图2.1所示:图 2.1:系统硬件构成CMOS图像传感器或CCD+解码器TVP5150与数字信号处理器DM642的视频端口VPort构成系统的图像采集部分,图像采集模块与系统主板采用柔性电缆连接,在主板稳定后可通过单独设计图像采集模块来开发不同性能的产品。利用DM642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来完成各种算法处理、网络协议栈等功能,其中以太网媒体访问控制器EMAC和网络收发器LXT971A、变压器XFMR以及以太网接口RJ-45构成系统的网络传输部分3。FLASH存储器用于存储系统的BootLoader代码、主程序代码、相机的配置信息、IP地址、MAC地址以及工程信息等相关参数。SDRAM作为程序、数据存储器,为海量图像数据的处理提供足够的内存空间。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是:1)图像采集模块与系统主板分离设计,可以在不改变主板的情况下通过采用不同图像传感器来设计图像采集模块,推出满足不同应用需求的相机。2)CMOS图像传感器或TVP5150输出的图像数据可与DM642的VP端口直接链接,不需要单独设计接口时序。3)DM642的VP口有5120字节的FIFO,可以缓存采集到的图像数据,利用DM642的增强型DMA控制器(EDMA),可以在几乎不占用CPU的情况下将采集到的图像数据快速搬移到SDRAM中供算法处理。4)DM642集成了EMAC,TI还提供了高效率的TCP/IP协议栈NDK,外接以太网就可实现网络传输,通过网络实现对相机的运行控制。2.2数字信号处理器DM642介绍TMS320DM642是TI公司在2003推出的一款专门针对多媒体处理应用的高速DSP芯片。对于大型图像处理软件开发而言,除了高速的图像处理能力,还要求能在众多的任务之间进行合理的调度,否则就可能影响系统整体上的性能DM642可以加载TI自带的嵌入式操作系统DSP/BIOS,方便地实现任务调度、内存管理、中断管理等功能,从而大大提高系统的总体性能。2.2.1 DM642的特点及内部结构DM642基于C64x内核结构,最高主频达到了600MHz(指令周期1.67ns)在体系结构上采用了VLIW(Very Long Instruction Word)结构,内核中有8个独立的功能单元,64个32-bit通用寄存器,程序总线宽度为256bit,可以每个指令周期执行8条32位指令,最大峰值速度为4800MIPS,这些指令在2个数据通路(A和B)中的功能单元内执行,其中的指令打包技术,减小了代码容量;同时DM642还集成了丰富的片上外设和接口4。DM642高速的处理能力以及出色的对外接口能力,使得它在雷达声纳、医用仪器和图像处理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2.2.2 DM642的主要特点及性能: C64x内核,548脚BGA封装,高度集成化; 内核工作电压1.4V,I/O工作电压3.3V; 外部50MHz晶振输入经过倍频后内部工作时钟在600MHz,运算能力为4800MIPS,外部总线时钟为100MHz; 支持IEEE-1149.1(JTAG)边界扫描接口; 两级Cache结构。一级程序高速缓存L1P及一级数据高速缓存L1D,各自为16K Bytes;二级Cache为256K Bytes,缓存的分段和大小分配有很多种配置,可以将二级缓存全部作为外部内存的映射,其他配置方式既有直接映射,又有4路集合相关法的方式,一般用作视频数据缓存; 增强型DMA控制器(EDMA)。 I2C总线主/从模式接口,可以用该总线实现对视频解码器和CMOS图像传感器的参数设置。2.2.3 DM642视频口DM642有3个可配置的视频口(Video Port0、Video Port 1、Video Port2),其中视频口0和1也可设置为MCASP或SPDIF接口,视频口可以与CMOS图像传感器或视频编解码器无缝链接。每个端口都支持多种分辨率和多种视频模式(如8/10/16/20 bit RAW模式、8/10 bit ITU-R BT.656、8/10 Bit Y/C输入、TSI模式),既能工作于视频捕捉,又能工作于视频输出模式,但同一Video Port不能同时配置为采集与显示模式。捕捉模式时,每个视频口可采集2路8/10bit视频,显示模式,每个视频口可输出一路8/10/16/20bit视频流。每个视频口有5120 Bytes的FIFO,用于缓存采集得到的图像数据。利用DM642的EDMA,可以实现图像数据的高速搬移13。显示模式下,只支持一路输出(8 Bit RAW模式可支持2路同步输出)。在本系统中采用DM642的Video Port0来采集图像数据。2.2.4 DM642 EDMADM642的EDMA提供超过2Gbit/s的外部带宽,支持64路独立同步事件的触发传输,支持EDMA传输参数连接和传输通道的连接。DM642的64个EDMA通道,最高时钟达1/2 CPU CLK。EDMA的状态和控制寄存器映射在存储区,支持DMA的传送优先级控制,支持中断报告,支持外部设备DMA传输,支持对8 Bit、16 Bit和32 Bit数据的1维或2维传输,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读/写同步或帧/块同步。2.2.5 DM642 Cache结构为了让CPU能够高速访问存储器中的数据,需要解决CPU与存储器之间的带宽问题,因此存储器的结构设计很重要,而存储器体系结构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对存储器容量、速度以及成本要求之间的矛盾。片上存储器速度快,容量小,但是成本高;片外存储器容量大,成本低,但是访问速度慢。因此,产生了多级存储器体系结构。这一结构就是把存储器分为若干级别,寄存器离处理器最近,速度最快,容量最小;高速缓存(Cache)速度次之,容量较大;主存(Memory)离CPU最远,速度最慢,但容量可以很大13。2.2.6 DM642 I2C模块I2C总线(Inter IC BUS)是Philips公司开发的一种用于芯片间通讯的串行传输总线。它以两根连线(串行时钟线、串行数据线)实现了全双工同步数据传送可以极方便地构成多机系统和外围器件扩展系统。I2C总线采用了器件地址的硬件设置方法,通过软件寻址完全避免了器件的片选线寻址方法,从而使硬件系统具有简单灵活的扩展方法。根据I2C总线规范,总线传输中的所有状态都生成相对应的状态代码,系统中的主机能够按照这些状态码自动地进行总线管理,用户只要在程序中装入标准处理模块,根据数据操作要求完成对I2C总线的初始化启动I2C总线就能自动完成预先设定的数据传送操作7。DM642集成了I2C模块,可以通过配置寄存器使其工作在7bit地址(不包括读写控制位)标准I2C模式,10bit地址高速模式和无格式数据模式,而且可以自己控制I2C总线时钟频率。在本系统中就充分利用了DM642片上集成的I2C模块,来实现CMOS图像传感器或者TVP5150解码芯片的参数控制,省去了用GPIO模拟I2C的工作,提高了开发的效率。2.2.7通用I/O端口GPIODM642提供了16个通用I/O端口支持,其中部分GPIO管脚与芯片的其他功能模块复用。如果在GPEN寄存器将某个GPIO端口使能,用户可以在GPDIR寄存器中选择I/O方向,当配置成输出,用户能控制驱动输出状态;当配置成输入,用户可以读取到输入状态。在GPVAL寄存器中控制或读取管脚上的电平。GPIO内部还集成了一个边沿检测逻辑,可以在GPDH和GPDL寄存器中捕获输入管脚上电平的变换情况。此外,GPIO外设能够在直通模式和逻辑模式两种中断/事件生成模式下产生CPU中断及EDMA事件7。2.2.8其他外设接口DM642除了上述片上外设外,还提供了主机接口HPI、32 bit PCI总线接口和以太网MAC接口,这些接口复用相同的管脚。32-bit的HPI提供和多种工业标准的主处理器或PCI桥芯片相连。HPI能够运行在32-bit或16-bit模式下。此外HPI能作为从端口,使得主机设备能够通过它访问DSP。通过HPI主机设备能够访问DSP的整个内存空间,为用户的程序调试与优化提供了监控方法。32 bit的PCI和HPI端口复用管脚,PCI总线频率66MHz。2.3 CCS IDE集成开发环境本系统在开发时采用了TI的CCS集成开发环境,进行嵌入式软件开发,版本是CCS 2.20,为了支持DM642开发,还须安装2.20.18软件升级包,TI还提供了TCP/IP协议栈NDK,为网络功能开发提供了方便12。构建以DSP为核心的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随着DSP应用技术的深入发展,系统变得非常庞大复杂,迫切需要一个高效而且稳定的开发环境来方便用户的开发,从而降低用户开发的难度,提高开发调试的效率。CCS(Code Composer Studio)是TI开发的一个可视化的DSP集成开发环境,它是目前最为广泛的DSP开发软件之一。目前,所有的TI DSP都可以使用该软件工具来进行开发,在CCS环境中,不仅集成了常规的开发工具,如源代码编辑器、代码生成工具(编译器、链接器)及调试环境,还提供了DSP/BIOS开发工具。CCS已经成为TI DSP开发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工具。2.4 CPLD技术虽然DM642提供了丰富的接口信号,但在DM642IPP系统中由于扩展外设较多,不能满足所有外设的逻辑。了解了DM642和外设之间的粘和逻辑关系,本系统中采用一片CPLD来协调DM642和外设的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冲突。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是在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典型的PLD一个“与”门和一个“或门阵列组成积和的形式完成大量的组合逻辑功能CPLD器件可以实现速度特性较好的逻辑功能。但由于结构简单导致其只能实现规模较小的电路。20世纪80年代中期,Altera和Xilinx分别推出了类似于PAL结构的扩展型CPLD和与标准fJ阵列类似的FPGA,它们具有体系结构和逻辑单元灵活、集成度高以及适用范围宽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产品的原型设计和复杂电路系统中6。CPLD可分为:宏单元(Marocell),可编程连线(P脚和I/控制块)。其中,宏单元是PLD的基本结构,由它来实现基本的逻辑功能。可编程连线负责信号传递,连接所有的宏单元。l/O控制块负责输入/输出的电气特性控制,可以设定集电极开路输出、摆率控制、三态输出等。INPUT/GCLKl,INPUT/GCLRn,INPUT/OEl,INPUT/OE2是全局时钟,清零和输出使能信号,通过专用连线与PLD中每个宏单元相连,信号到每个宏单元的延时相同且延时最短。2.3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DSP/BIOS由于需要完成图像处理、网络等多个任务之间的合理调度,本系统在开发嵌入式软件时,利用了CCS提供的DSP/BIOS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来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DSP/BIOS嵌入式操作系统是一个可抢占式操作系统的内核,本身只占用极少的CPU资源。它提供底层的应用函数接口,可用于支持实时分析、任务管理、调度软件中断、周期函数和idle函数(后台运行函数)以及外部硬件中断与各种外设的管理。在DSP的程序开发过程中,DSP/BIOS工具可以帮助应用程序设计者更加容易的控制DSP的硬件资源,更加灵活地协调各个软件模块的执行,从而大大加快软件的开发和调试进度。使用DSP/BIOS开发DSP软件有两个重要特点。第一,所有与硬件有关的操作都必须借助DSP/BIOS本身提供的函数完成,开发者应避免直接控制硬件资源,如定时器、DMA控制器、串口、中断等。开发人员可以通过CCS提供的图形化工具在DSP/BIOS的配置文件中完成这些配置,也可以在代码中直接调用API(应用编程接口)完成动态设置。第二,带有DSP/BIOS功能的程序在运行时与前面的程序有所不同。在未使用DSP/BIOS开发工具的工程中,用户自己的程序完全控制DSP,软件按顺序依次执行,而在使用DSP/BIOS后,由DSP/BIOS程序控制DSP,用户的应用程序建立在DSP/BIOS的基础之上。应用程序也不再是简单的按编写次序顺序执行,而是在DSP/BIOS的调度下按任务、中断的优先级排队等待执行9。使用DSP/BIOS嵌入式操作系统开发的应用程序主要是通过调用一系列的DSP/BIOS实时库中的API函数来实现的。这些API函数是为在硬件目标的嵌入式程序中工作,包括在实时、I/O模块、软件中断管理、时钟管理等情况下捕捉信息所进行的操作。多任务程序在一个单独的处理器上运行是通过允许高优先级的任务抢占低优先级的任务来实现的,并且允许任务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包括暂停、通信及同步。DSP/BIOS内核支持具有不同优先级的多种类型的任务。每种任务类型具有不同的执行及抢先特点。3 智能相机的硬件电路设计与实现3.1系统硬件组成概述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主要指根据各个模块的功能选定主芯片及其外围电路。系统硬件电路组成框图如图2-1所示,DM642系统包括以下模块:TMS320DM642处理单元、电源模块、扩展存储器模块、视频输入/输出模块、CPLD模块、调试模块、网络模块以及其他功能模块。3.2 DM642处理器单元TMS320DM642是TI公司C6000系列的于2003年初推出的一款32-Bit定点处理器芯片,其核心是C6000系列中的C64x内核,主频可以达到600MHz,最高指令执行速度4800MIPS,采用VLIW架构设计,可以单周期并行执行8条32位指令5。3.2.1 VLIW(very long instruction word):VLIW体系结构是指由一个超长的指令字来驱动内部多个功能单元。每个指令字包含多个字段(指令),字段之间相互独立,各自控制一个功能单元,因此可以单周期发射多条指令,实现多条指令并行执行。3.2.2 大端(Big Endian)和小端(Little Endian):字长大于8位(16位、32位、或者64位)时,如TMS320DM642的字长是32位,即存储数据的操作是按字对齐的,在支持字节寻址的微处理器中,通常有两种数据排列方式:Little Endian排序:多字节数据中,字节从右向左排,高位地址对应数据的MSB;Big Endian排序:多字节数据中,字节从左向右排,高位地址对应数据的LSB。如表3.1从内存地址0x0000开始的数据:表3.1 所需存储的数据和地址地址数据0x00000x120x00010x340x00020xab0x00030xcd如果读取一个地址为0x0000的四个字节变量,若字节序为big-endian,则读出结果为0x1234abcd:若字节序位little-endian,则读出结果为0xcdab3412将0x1234abcd写入以Ox0000开始的内存中,对应big-endian和little-endian的结果如表3.2所示:表3.2 不同方式下的存储状态地址Big-endianLittle-endian0x00000x120xcd0x00010x340xab0x00020xab0x340x00030xcd0x123.3电源电路模块3.3.1 系统所需电源种类本系统中,外部输入电源为5V系统内部电源分为以下5类:(1)TMS320DM642 核心电压CVdd:+14V800mA I/0电压OVdd:+33v160mA 上电次序:CVdd上电后OVdd上电(2)TVP5150 数字接口电源:+3.3V 视频数字,模拟:+1.8V(3) SAA7105、CPLD、SDRAM和FLASH 数字/模拟:+3.3V(4) 其余器件 +3.3V3.3.2 电源电路类型直流转直流的电源可分为4类:(1)线性稳压器(LDO):线性稳压器在工业控制电路中应用广泛,外部只需加一电容滤波,具有简单且成本低的优点,但效率较低,电源芯片消耗功率较大。传统的线性稳压器如78xx系列的芯片要求输入电压要高于输出电压2V3V以上,但某些情况下,如5V转3.3V,输入与输出的压差为1.7v,不能满足条件。本系统选用了TI的双路输出芯片TPS767D318,其输入电压为5V,输出电压为3.3VA和1.8VA,分别给视频编码器SAA7105H和视频解码器TVP5150供电。(2) DC/DC控制器:DC/DC控制器可以产生大电流,且电源转化效率高,但占地大,而且由于需要在外电路匹配功率开关,目前多被DC/DC控制器+功率开关集成芯片取代。(3) DC/DC控制器+功率开关:如上所述,DC/DC控制器+功率开关器件效率高,且能产生较大的电流,而且外部只需加一电感和电容组成的滤波网络即可,使用方便,但成本相对较高。本系统采用TI的DC/DC转换芯片TPS54310为TMS320DM642的核心和I/O供电,输入电压3V-6V,输出电压0.9V到4.5V可调,输出电流最大3A。3.3.3 电源监视和系统监视为保证TMS320DM642芯片在电源未达到要求电平时不会发生失控,在系统中加入电源监测电路,其主要功能是监测电源电压,当不满足要求电平时,产生复位信号。系统选用TI的TPS3307监测TMS320DM642的电压,TPS3807具有监测电源电压的功能,同时支持上电复位,手动复位和看门狗电路。电源监测电路确保在系统加电过程中,DVdd和CVdd达到要求电平之前,DSP始终处于复位状态,并当电源电压降到门限值以下时,强制TMS320DM642进入复位状态。电源监控电路如图3.1所示:图3.1 系统电源监测电路3.3.4 TMS320DM642供电方案设计TMS320DM642需要两种电源,分别为CPU核心和周边I/0接口供电。周边I/0电压要求3.3v,CPU核心电压是1.4V。加电过程中,应保证内核电源(CVdd)先上电,最晚也应当与I/O电源(DVdd)一起上电。关闭电源时,先关闭DVdd,再关闭CVdd。其原因是:如果CPU内核供电,周边I/O没有供电,则没有输入/输出能力但对芯片没有损害;反之,周边I/0得到供电而CPU内核没有供电,则芯片缓冲/驱动部分的晶体管将处在未知状态下,非常危险。本系统采用双电源方案解决了上电次序问题,即利用一个电源驱动2个DC/DC模块,产生需要的CVdd和DVdd。当DC/DC芯片产生1.4V正常时,TPS54310的POWERGOOD引脚输出高电平,驱动另一片TPS54310的使能端EN,使其工作,保证了CVdd先上电,DVdd后上电13。电路原理如下图所示。图3.2 CVDD(1.4V)产生电路图3.3 VCC3.3(3.3V)产生电路图3.4 +1.8VA/+1.8V/+3.3VA产生电路3.4 存储器电路模块在图像处理系统中,由于需要处理的数据量非常大,仅靠片上的存储器来存储程序和代码远远不够,所以需要扩展外部存储器SDRAM,用于程序运行时存放代码和数据。同时,作为嵌入式系统,启动应具有上电自启动的功能,要求系统具有能断电记忆的存储器,用于存放系统程序以及全局变量,系统启动时通过EDMA将FLASH中的程序代码转移到程序员分配的内存中。TMS320DM642与外部存储器通过64位的EMIF实现。3.4.1 TMS320DM642的存储空间DM642的扩展存储器部分如图3-10所示,DM642通过EMIF访问外部存储器,EMIF由64位数据线,20位地址线,8位字节使能线,4根片选线和各类存储器读写控制信号组成。通过四个使能信号将lG空间分为4部分,并允许以8位,16位,32位和64位数据以同步或异步方式存取。四个使能信号分别是CE0、CEI、CE2、CE3。其中CE0对应64-Bit的SDR/6I,CEl对应8位的FLASHUART和CPLD,其中CPLD产生FLASH和UART的粘合逻辑并扩展I/0功能。CEl子空间被配置为8位异步存储器接口,分配给系统中的FLASH、UART、CPLD。其中,FLASH用于存储应用程序,当系统上电或者复位时,由于DM642的EDMA从FLASH中复制lK字节的程序到内存,作为一级BOOTLOADER由BOOTLOADER完成二次启动,完成用户程序的加载。鉴于应用程序的大小,Flash的大小为选为4Mbytes。同样由于外部地址线的限制,所以从CPLD中扩展出二位Flash页地址,以选中全部4M空间8。CPLD通过扩展寄存器的方式产生FLASH和UART的逻辑以及扩展I/0,CPLD的寄存器映射到CEl空间,实现统一寻址。CE2和CE3空间本系统未使用。3.4.2 同步动态存储器:SDRAMSDRAM即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其主要特点一是同步访问,读写操作需要时钟;二是动态存储,芯片需要定时刷新。动态存储技术中的同步技术使得芯片的读写速度从以往的60ns70ns减少到目前的的6ns7ns,提高了近10倍。在图像处理等需要大容存储器的应用场合,SDRAM可以提供很高的性价比。在本系统中,为了实现存储器需求容量大、存取速度快的目标,选用了两片MICRON公司生产的MT48LC4M32B2的SDRAM芯片,形成32M字节空间。SDRAM结构 地址复用技术:SDRAM的最大特点就是地址复用技术,MT48LC4M32B中A0All作为行地址,A0A7作为列地址 Bank(块):一般由2或4块存储体组成,本芯片中由4块bank组成,由BAO、BAI译码选中每个快,每块bank的大小为4096X25632Bit,即1MegX32-Bit Row(行):每块存储器由若干行和列组成,此芯片的行大小为4096 Column(列):如上所述,列的大小为25632 Page(页):用于缓冲一整行的存储单元称为页 SDRAM的基本操作 RowActive(行激活):选中SDRAM中某块中的某行,弗将其放入缓冲页中,为接下来的读/写访问做准备 PreCharge(预充):将缓冲页中的数据回写到对应的SDRAM中的某块某行,结束当前的读/写操作 Auto Refresh(自动刷新):64ms刷新一遍块,15.6us刷新一遍行,一次操作刷新一行,各Bank同时刷新 SelfRefresh(自主刷新):SDRAM片内自己提供时钟和刷新命令以维护其上的数据根据以上分析,DM642和SDRAM的接口原理图如图3.5所示图3.5 SDRAM与DSP接口电路3.4.3 异步存储器:FLASHFLASH存储器是非挥发性存储器带有断电记忆功能,以扇区方式在线电擦/写操作,替代EPROM,用于存放固化程序和重要参数。FLASH操作的特点:以扇区方式在线电擦除,以单字方式在线电写入,写入前必须擦除,擦除和写入以命令序列形式给出,读操作与SRAM相同,写入命令序列后,FLASH自动执行相应操作,直到完成,随后自动转为读状态,在完成相应操作前,读FLASH得到操作是否完成的状态信息,而非存储单元数据。本系统中采用的是AMD的AM29LV033C,其存取时间达到70ns5。AM29LV033C的引脚定义分别为: 地址线:A021 数据线:DQ07 片选:CE# 输出使能:OE# 写使能:WE# 复位引脚:RESET#,低电平有效 硬件加速引脚:ACC图3.6 FLASH与DSP的接口电路3.5视频输入/输出模块DM642IPP作为图像处理平台,充分利用了了DM642片上的视频端口系统扩展了两路视频输入(采集),一路视频输出(显示)。视频解码器选用TI的TVP5150,用于采集APL或NTSC制式的视频图像,并将其转化为DSP可处理的数字信号,视频编码芯片选用PHILIPS的SAA7l05H,它将DSP处理后的数字信号转化为PAL或NTSC制式的模拟信号,从监视器上显示出来。3.5.1 DM642的VP口TMS320DM642上集成了三个Video Port(简称VP),每个VP口由20根数据线、2个时钟信号输入VPxCLK0(输入)和VPxCLKl(输入输出)、3个控制信号VPxCTL02组成。时钟信号做为视频源的时钟信号输入,输出,控制信号作为视频源的同步信号输入/输出(行同步、帧同步、场同步、视频采集使能等)。每个视频口被分为A、B两个通道,VP0的A通道与McBSP0复用,VP1的A通道与McBSP1复用,VP0和VPl的B通道与McASP复用,VP2则为单功能引脚。每个视频口可被配置成为视频输入口或视频输出口,但是A、B两个通道只能同时被配置为输入口,或同时被配置为输出口,不能一个通道配置成输入口,另一个通道配置为输出口。VP0和VP1可配置为单通道视频输入/输出口McBSP或McASP,VP2可配置成双通道视频输入/输出口7。在本系统中,VP2口配置成为双通路的视频输入口,VP2CLK0和VP2CLKl分别作为2个视频源的输入时钟,而VP2CTL0和VP2CTLl分别作为两个视频源的采集使能信号输入端,VP2CTL2未用。VP0口的A通道配置成视频输出口,VPOCLKO作为输入时钟,VPOCLKl作为视频源输出时钟,而VPOCTL0和VPOCTLl分别作为输出视频的行、场同步信号,VPOCTL2未用。3.5.2 视频输入部分视频输入部分通过解码起芯片TVP5150来实现A/D转换。TVP5150是一款高性能视频解码器,可将NTSC、PAL视频信号转换成数字色差信号(YUV),支持两个符合视频(CVBS)或一个S端子输入。TVP5150具备了封装小(TQFP32脚封装)、功耗低的特点。因此,非常适用于便携式、嵌入式、高质量和高性能的视频产品。3.5.2.1 TVP5150视频输入视频解码器TVP5150可以接受2路复合视频信号(CVBS)输入或1路超级视频信号输入,输入电路如图3.7所示:图3.7 视频输入端口电路由于TVP5150视频信号输入范围为0.75Vpp,外部视频信号输入范围为1Vpp,因此在外部视频输入与TVP5150视频输入之间串接18欧姆和56欧姆电阻到地分压电阻网络,以达到TVPSl50所需要的输入电平。外部视频信号输入可以采用复合视频和S端子的形式,其接法如下:使用符合视频信号输入时,CVBS/Y1作为复合视频输入,CVBS/C1接模拟地;当使用S端子信号时,CVBS/Y1作为亮度分量Y和CVBS/C1作为色度分量C。3.5.2.2 TVP5150与TMS3200M642的连接系统采用最为简化的连接线路,如图3.8所示:将双方的IIC总线接口SCL和SDA互连,用于对TVP5150的配置,通过对TVP5150的Yout引脚拉高和拉低来实现不同的IIC地址,TVP5150的视频输出端口YoutO-7和TMS320DM642的VP2口相连。视频口只需要视频采样时钟和采样使能信号(控制采样开始)即可,TTP5150用系统时钟SCLK提供采样时钟,用可编程输出引脚GPCL提供采样使能。图3.8 解码器TVP5150应用电路3.5.3 视频输出部分本系统扩展了视频输出,用于本地回放和调试。视频输出部分由Philips公司的SAA7105实现。原理图如图3.9所示,系统采用VP0口作为视频输出口,由TVP5150产生VPOCLK0作为DM642输入时钟,DM642的输出时钟VPOCLKl为SAA7105提供输入时钟。SAA7105H支持IIC总线,DM642通过IIC总线配置SAA7105H的工作方式和视频格式。同时,VP0的A通道作为视频输出口,通过VPOCTL0、VPOCTLl为SAA7105提供视频时钟行/场同步信号。图3.9 视频输出接口电路3.6 CPLD逻辑控制模块3.6.1 CPLD技术概述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是从PAL和GAL器件发展出来的器件,相对而言规模大,结构复杂,属于大规模集成电路范围。是一种用户根据各自需要而自行构造逻辑功能的数字集成电路。其基本设计方法是借助集成开发软件平台,用原理图、硬件描述语言等方法,生成相应的目标文件,通过下载电缆(“在系统”编程)将代码传送到目标芯片中,实现设计的数字系统。3.6.2 CPLD的逻辑功能 FLASH的片选信号:FLASH_CS# UART的两个通道的选通信号:UART_CSA#,UART_CSB# UART的高电平复位信号:UART_RST DM642的外部中断信号:EXT_INT5,即UART两路中断产生DM642外部中断 配置寄存器部分: FLASH页地址寄存器,通过写入寄存器的值,来选中FLASH的空间; RS232配置寄存器,用来配置串口输出是RS232模式还是RS485模式以及异步通讯是在fast模式还是普通模式; 音频锁相环控制寄存器,通过写入不同的值,以产生AIC23的不同同步时钟频率; 看门狗使能,通过写此寄存器,来使电源监测芯片上的wDI引脚产生间隔脉冲,实现看门狗功能; 数字I/0寄存器:通过向此寄存器读/写,实现数字I/0功能,在管道焊缝识别系统中,用于连接PLC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和监测PLC产生相应动作。3.6.3 CPLD电路模块的实现CPLD电路模块的实现指依据CPLD要实现的逻辑功能,选择相应CPLD芯片,通过支持硬件描述语言的开发环境进行编程、仿真以及最终将程序烧写进CPLD,完成CPLD的逻辑和时序功能。为了实现上述功能,CPLD模块除了要将相应功能引脚引入引出外,还需要引入DM642的地址线和数据线,需要引入的地址线为:EA22,EA731,需要引入的数据线为ED70。本系统中选用的CPLD为EPM3256,它属于ALTERA公司主流CPLD MAX3000系列,具有很高的性价比。芯片具备多电压输入输出接口,可以根据需要配置接口与不同电压系统兼容。EPM3256集成了5000个可用门,最多161个可用I/O引脚。 EPM3256的采用简化了系统结构,降低了成本本,保证了系统的通用性和扩展性。本系统需要手动分配CPLD的引脚,以方便PCB板上的综台布线,即在用户限制文件中自定义引脚功能,CPLD模块的原理图如图3.10所示:图3.10 CPLD接口电路3.7 网络通信模块3.7.1 以太网模块TMS320DM642的网络接口由EMAC(10/100Mb/s EthemetMAC)与MDIO(Management Data Input/Output)两部分组成。其中EMAC为网络的数据通路,MDIO为EMAC的状态及控制接口。3.7.2 网络接口简介TMS320DM642的网络接口主要用于支持物理层的网络器件(PHY)与DSP的连接。其中EMAC控制PHY与DSP之间的数据包的交换,MDIO控制PHY的配置与状态的监测,主要功能有: 符合IEEE8023协议 支持介质无关接口(MII) 8个独立的发送和接收通路 同步的10/100Mbit的数据操作 广播及多帧的传送DM64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案版】小学二班级上册 球类活动2
- 2025年电气工程师中级面试实战指南及模拟题答案详解
- 2025年熔化焊接工艺考试宝典与模拟题集
- 2025年营养师中级考试指南与备考策略
- 2025年电子商务运营专家初级面试预测题与解析
- 2025年电子商务网络安全工程师面试秘籍与预测题
- 电力基础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高级考试试题集及答题技巧
- 2025年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招聘面试常见问题及答案
- 2025年山东省青岛李沧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 乳腺钼靶诊断分级标准
- (完整版)数字信号处理教案(东南大学)
- 三腔二囊管置入及护理课件
-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 广东省制药企业列表
- 北京市施工现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2020年版)(word精排版)
-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管理流程教材44课件
- 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分析
- 四川中小学生健康体检表
- 空压机验证方案(拟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