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本名副其实的孝经一一品读孔子在《论语》中八次言孝.doc_第1页
《论语》是本名副其实的孝经一一品读孔子在《论语》中八次言孝.doc_第2页
《论语》是本名副其实的孝经一一品读孔子在《论语》中八次言孝.doc_第3页
《论语》是本名副其实的孝经一一品读孔子在《论语》中八次言孝.doc_第4页
《论语》是本名副其实的孝经一一品读孔子在《论语》中八次言孝.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是本名副其实的孝经一一品读孔子在论语中八次言孝第一次1.11(章、节,下同):如何才算是孝子【原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翻译】孔子说:“当他父亲活着时,要看他本人的志向;他父亲去世以后,就要考察他本人的具体行为了。如果他长期坚持父亲生前那些正确原则,就可以说是尽孝了”【解读】在本章中,孔子主要讲了孝顺父母的方法。为人子女者,必须尽孝,对于父母的优点应尽量多学习,遵从父亲的指导。当然了,应当有选择地学习和遵从,不能一味顺从,那是盲从。为人父者,也不一定事事皆对,做子女的也要懂得择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才是真正的孝。第二次25:不要违背礼节【原文】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翻译】孟懿子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疒不久,樊迟替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道,我对他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安葬他们,祭祀他们。”【解读】孔子极其重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但这里着重讲的是,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他主张,属于家庭伦理范畴的孝道不能越出作为政治伦理原则的“礼”的规定。可见,孝不是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制,依礼而行才是孝。第三次2.6:珍重自身就是孝,别再让父母为你操心【原文】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翻译】孟武伯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父母只为孩子的疾病担忧(而不担忧别的)”【解读】“父母唯其疾之忧”句意直解,是父母最担心子女的健康状况。扩大理解,则是对子女所有毛病心存担忧。据史载,孟武伯是孟懿子的长子,为人骄奢淫逸,有声色犬马等诸多切身之疾。孔子在此处的回答,意即为人子者若有诸多不义的行为,就是最大的不孝。他这是借孟武伯问孝之机,婉转地向他提出批评和教育。第四次2.8:孝敬父母要和颜悦色【原文】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翻译】子夏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侍奉父母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最难。遇到事情,由年轻人去做;有好吃好喝的,让老年人享受,难道这样就是孝吗?”【解读】 这里最重要的一个词是“色难”,其意思是指在侍奉父母的时候,想要长期保持着和颜悦色的状态很难。大家都知道,凡事都可以勉强,唯有面色不大容易伪装,因为人的神情是由心理决定的。只有对自己父母有着深切笃定的孝心,才会由衷地表现出愉说和婉的神色。所以说,若能在父母面前一直保持着和悦的神色,就能算作真孝顺了。第五次2.21:孝悌也是参与政治【原文】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翻译】有人问孔子说:“您为什么不当官参与政治呢?孔子说:“尚书中说:孝呀!只有孝顺父母,才能推广到友爱兄弟。并把孝悌的精神扩展、影响到政治上去这也是参与政治,为什么一定要当官才算参与政治呢?”【解读】孔子一直看重孝道价值,并把它提高到治国方略的地位,认为将友爱、孝顺之心延及社会事务之中,就是在完善政治。他指出,要是将家庭关系、朋友关系都处理好了,整个社会自然就会和谐,这也是参与政治的一种方式。在孔子眼中,孝亲也是为政,没有必要非去做官不可,政治是无处不在的。第六次4.18:学会劝说父母【原文】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翻译】孔子说:“侍奉父母,对他们的缺点商该委婉地劝止,如果自己的意见没有被采纳,仍然要对他们恭敬,不加违抗。只在心里忧愁而不怨恨。”【解读】在孔子看来,做子女的侍奉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过,做子女的对于父母的要求也不能一味地服从,否则就是愚孝。对的,我们当然要听,可是不对的地方,我们就得婉转地提出来,不过得注意下技巧,不能直言规劝。若是他们能够知错改错,自是再好不过。可是,他们若是一时难以接受,也不能强迫他们改变自己的观点,否则就是忤逆的表现。第七次4.19:父母在世的时候外出要慎重【原文】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翻译】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子女不远游外地;即使出远门,也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解读】孔子所处时代,交通闭塞,信息不畅,生为人子,自要孝敬父母,不可远游;三十亩地一犋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倘若子外出,就打破了家庭的生活秩序,最主要是打破了人伦秩序。长时间不在父母身边,何以为孝?这是大逆不道的事情,自然不可。第八次4.21:要记住父母的年龄和生日【原文】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翻译】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能不知道,一方面因其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因其年边而有所担忧。”【解读】要记住父母的年龄和生日,尽孝,最不能等待。为人子女者,大家可以在心里问一句,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他们今年有多大了?对于这个问题,恐怕不是每个人都能回答上来的。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