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06周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三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06周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三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06周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三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06周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三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三)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典例略,参考12月6日典例部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白云先生传方苞张怡字瑶星,初名鹿征,上元人也。父可大明季总兵登莱会毛文龙将卒反诱执巡抚孙元化可大死之事闻怡以诸生授锦衣卫千户。甲申,流贼陷京师。遇贼将不屈,械系将肆掠,其党或义而逸之,久之始归故里。其妻已前死,独身寄摄山僧舍,不入城市,乡人称白云先生。当是时,三楚、吴、越耆旧多立名义,以文术相高。惟吴中徐昭发、宣城沈眉生躬耕穷乡,虽贤士大夫不得一见其面,然尚有楮墨流传人间。先生则躬樵汲,口不言诗、书,学士词人无所求取,四方冠盖往来,日至兹山,而不知山中有是人也。先君子与余处士公佩岁时问起居。入其室,架上书数十百卷,皆所著经说及论述史事。请贰之,弗许,曰:“吾以尽吾年耳。已市二瓮,下棺则并藏焉。”卒年八十有八。平生亲故夙市良材,为具棺椁。疾将革,闻而泣曰:“昔先将军致命危城,无亲属视含殓,虽改葬,亲身之椑弗能易也。吾忍乎?”顾视从孙某,趣易棺,定附身衾衣,乃卒。时先君子适归皖桐,反则已渴葬矣。或曰:“书已入圹。”或曰:“经说有贰,尚存其家。”乾隆三年,诏修三礼,求遗书。其从孙某以书诣郡,太守命学官集诸生缮写,久之未就。先生之书,余心向之,而惧其无传也久矣,幸其家人自出之,而终不得一寓目焉。故并著于篇,俾乡之后进有所感发,守藏而传布之,毋使遂沉没也。(选自方苞集,有删改)【注】楮墨:纸和墨,借指诗文或书画。椑:古人的棺材有好几层,椑为最里层的棺。渴葬:古礼称未到葬期而提前埋葬为“渴葬”。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申”表年份,运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其中“甲”是天干,“申”是地支。B“三楚”指先秦时期楚国的疆域,秦汉时期楚国分为西楚、东楚、南楚。C“殓”和后文的“葬”在古代都是把棺木埋葬的意思,也称为“窆”。D“诸生”指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的生员,包括太学的生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久之始归故里/欲人之无惑也难矣B定附身衾衣,乃卒/臣乃敢上璧C反则已渴葬矣/置杯焉则胶D而终不得一寓目焉/夜缒而出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父可大明季总兵/登莱会毛文龙将卒反/诱执巡抚孙元化/可大死之事闻/怡以诸生授锦衣卫千户B父可大/明季总兵登莱/会毛文龙将卒反/诱执巡抚孙元化/可大死之/事闻/怡以诸生授锦衣卫千户C父可大/明季总兵登莱/会毛文龙将卒反/诱执巡抚孙元化/可大死之事闻/怡以诸生授锦衣卫千户D父可大明季总兵/登莱会毛文龙将卒反/诱执巡抚孙元化/可大死之/事闻/怡以诸生授锦衣卫千户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云先生的父亲因效忠而死,白云先生曾被流贼抓获,但他坚贞不屈,流贼将对其严刑拷打,贼人中有人赞赏他的气节,放他逃脱。B三楚、吴、越一带年高德劭的人大多追求声望,以诗文互争高低,而白云先生却隐居山中,很多达官贵人来找他,却始终找不到。C亲朋好友为白云先生做了好的棺材,但白云先生因父亲去世时丧事简单,要求换掉棺材,并且亲自定下敛尸的包被和寿衣。D朝廷下诏修订三礼,白云先生的著作被其侄孙送到府郡,太守命人抄写,虽很久没完成,但作者还是庆幸先生的著作被献了出来。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先君子与余处士公佩岁时问起居。(2)吾以尽吾年耳。已市二瓮,下棺则并藏焉。(3)或曰:“书已入圹。”或曰:“经说有贰,尚存其家。” 1C【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殓和后文的葬在古代都是把棺木埋葬的意思”错误,“殓”在古代指把尸体装入棺材。2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项,都是副词,才。C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承接,那么、就。D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修饰。3B抚孙元化而死”这件事,所以“之”和“事”之间应该断开。因此选B。4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很多达官贵人来找他,却始终找不到”曲解文意,原文中说“四方冠盖往来,日至兹山,而不知山中有是人也”,达官贵人不知山中有白云先生这个人,当然不会“来找他”。5(1)我已故的父亲和处士余公佩逢过年时都要到山中慰问他的生活情况。(2)我只是借写作来度过我的余生而已。我已经买了两个大瓮,死后下葬时要把这些著作一起埋葬。(3)有人说:“先生著的书已埋入墓穴了。”也有人说:“经说有副本,还保存在他家中。”【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注意关键字词以及文言句式的翻译。【参考译文】张怡字瑶星,原名鹿征,是上元人。父亲张可大,明末担任登、莱二府总兵。适逢毛文龙率领部下反叛,诱捕了巡抚孙元化,张可大殉难而死。事情奏报朝廷,张怡以诸生的身份被授予锦衣卫千户的官职。甲申年(明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的军队攻占北京。张怡遇到贼人的将领不屈服,被锁铐起来将要肆意用刑,他们的同党中有人赞赏张怡的节义而放他逃走了,很久之后张怡才回到故乡。他的妻子在这之前就死了,他独自一人寄居在摄山的佛寺里,从不到城市中去,乡人都称他为白云先生。当时,三楚、吴、越一带年高德劭的人大多追求声望,以诗文互争高低。只有苏州的徐昭发、宣城的沈眉生,在穷乡僻壤中以耕作为生,即使是贤德的士大夫造访也不得见他们一面,然而他们还是有诗文流传于人世的。白云先生则亲自打柴挑水,嘴里从不谈论诗书,学者诗人们也无从向他讨教,四方来往的官员,每天都有到此山游玩的,却不知道山中有他这样一位人物。我已故的父亲和处士余公佩逢过年时都要到山中慰问他的生活情况。走进他的屋中,看到书架上摆放着数十百卷书,都是他撰写的经说和史事评论。请求抄写副本,他不答应,说:“我只是借写作来度过我的余生而已。我已经买了两个大瓮,死后下葬时要把这些著作一起埋葬。”他去世时八十八岁。平生的亲朋好友早就买了好木材,为他做好了棺材。病重将死的时候,他听到此事哭着说:“过去先父在将要被攻破的城池之中效忠而死,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料理丧事,虽然后来改葬了,但贴身的内棺却无法更换了。我能忍心用这种好棺材吗?”回头看着他的侄孙张某,催着赶紧换棺材,并且亲自定下敛尸的包被和寿衣,才闭目而逝。当时先父正好回到安徽桐城,赶回来后他却已经提前下葬了。有人说:“先生著的书已埋入墓穴了。”也有人说:“经说有副本,还保存在他家中。”乾隆三年,皇帝下令修订三礼,搜求散失在民间的著作。白云先生的侄孙张某把书送到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