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双氧水分析操作规程.doc_第1页
新版双氧水分析操作规程.doc_第2页
新版双氧水分析操作规程.doc_第3页
新版双氧水分析操作规程.doc_第4页
新版双氧水分析操作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氧水分析操作规程产品简介:一、物理及化学性质 双氧水:化学名称过氧化氢,纯净的过氧化氢是无色透明液体,分子式:H2O2。分子量:34.01,可以按任何比例与水混合,形成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溶液是很稳定的物质,当接触到重金属及其盐类、灰尘、碱等杂质或接触光、热、粗糙的表面时,会分解为水和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剧烈分解时,由于压力的急剧增加,会导致爆炸。分解反应: H2O2H2O+1/2O2+98KJ/mol分解反应的速度和温度、浓度、PH值和杂质含量有密切关系,水温度、浓度、PH值和机杂质含量的增加都将加快其反应速度。因此应严格控制其生产控制指标来减少分解,以免发生爆炸等事故。过氧化氢是一种强氧化剂,但遇到更强的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氯气)时,则呈还原性。它的化学性质较活泼,可以参加分解、合成、取代、还原及氧化反应。过氧化氢还具有较弱的二元酸性质,与某些碱反应可以生成盐。二、毒性一般来说过氧化氢系非毒物质,但对皮肤有漂白及灼烧危害,皮肤受其侵蚀可引起发炎、起泡和针刺般的疼痛,重者长期不愈。过氧化氢蒸气能刺激眼、鼻、喉的粘膜,引起流泪、咳嗽等。皮肤接触后应立即用水冲洗,并严防进入眼中。过氧化氢在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在长期工作的地点不应高于0.0050.01mg/m。间断工作地点不应高于0.020.03mg/m。三、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的基本原理: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是以2-已基蒽醌为载体,以重芳烃及磷酸三辛脂为混合溶剂,配制成具有一定组成的溶液(简称工作液),将该溶液与氢气一起通入装有触媒的氢化塔内,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氢化反应,得到相应的2-已基氢蒽醌溶液(氢化液),该溶液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溶液中的氢蒽醌被氧化成原来的蒽醌,同时生成过氧化氢。利用过氧化氢再在水和工作液中溶解度的不同以及工作液和水的密度差,用水萃取含有过氧化氢的工作液(氧化液)得到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即双氧水。最后经重芳烃的净化处理及空气的吹扫,即得到低溶度的双氧水(27.5%)产品。经水萃取后的工作液(萃余液)经沉降除水,并用K2CO3中和其酸性后再送回系统继续循环使用。四、所用原料及作用重芳烃(AH): 溶解EAQ磷酸三辛酯(TOP): 溶解四氢2乙基蒽醌(H4EAQ),TOP含量高时,可使工作液与水的密度差减少,萃取效果不好,在H4EAQ完全溶解的前提下,适当增加芳烃量有利于提高萃取效果。活性氧化铝(Al2O3) : 再生蒽醌降解物失效时工作液中降解物增长快。硝酸铵(NH4NO3): 保护设备免遭腐蚀磷酸 (H3PO4): 调整系统酸度 碳酸钾(K2CO3) : 中和系统中的酸,使工作液呈碱性。五、主要生产控制指标序 号名 称分 析 项 目单 位控 制 指 标1氢 化氢 化 效 率g/L7.5-112氧 化氧 化 效 率g/L6.3-10.5氧 化 液 酸 度g/L0.0020.006尾 气 O2 含 量%63萃 取萃取液H2O2含量%27.528.5萃 取 液 酸 度g/L0.3-0.8萃余液H2O2含量g/L0.34后 处 理工 作 液 碱 度g/L0.005工作液H2O2含量g/L0.155工作液组分AHmL/L630EAQ+ H4EAQg/L130-190TOPmL/L210H2Og/L46浓 品一 次 剩 余 液H2O2 含 量g/L285-335二 次 剩 余 液H2O2 含 量g/L215塔 顶 冷 凝 液H2O2 含 量g/L3浓 品H2O2 含 量g/L605-660V1404E1105E1102T1101氢化塔V1103V1105AP1402AP1103T1201氧化塔V1202AP1204V1205T1301萃取塔T1302净化塔V1304V1305稀品计量槽V1302AP1301V1401AP1302T1401V1402V1403V1103-氢化液气液分离器 V1105-氢化液储槽V1202-氧化液气液分离器V1205-氧化液储槽V1304-稀品分离器V1302-萃余液分离器V1401-工作液计量槽T1401-干燥塔V1402-碱沉降器V1403-碱分离器V1404-循环工作液储槽E1105-工作液热交换器E1102-工作液预热器氢气芳烃纯水成品包装去浓缩工段氧化尾气空气中间控制分析一、氢化效率的测定1、分析方法 氧化萃取后氧化还原滴定2、适用范围根据被测物质在水相和在有机相中溶解度的不同,从而使被测物从其中一相中分离出来,再根据化学反应中所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和浓度求出被测物质含量。3、方法原理本法系根据2一乙基氢葸醌及四氢2一乙基氢葸醌氧化,得到相应的蒽醌及过氧化氢,用水将其中过氧化氢萃取出来,测其浓度,便知氢化液中氢蒽醌含量。4、仪器试剂4.1 分液漏斗: 500mL4.2 移液管: 5mL4.3 三角瓶: 300mL4.4 量筒: 25mL4.5 滴定管: 棕色50mL 4.6 气体分散管: 自制4.7 高锰酸钾: AR,C(15KMnO4)=01000molL4.8 硫酸: AR,配制成1:4(体积比)4.9 氧气: 工业品5、测定步骤由氢化固定床取出约20mL氢化液于小烧杯中,用移液管移取5mL于250mL分液漏斗中,再加入重芳烃lOmL,将气体分散管插入其分液漏斗中,通氧气氧化,颜色由深变为透明的亮黄色或桔黄色即表示氧化完全。用纯水将气体分散管上的溶液洗入分液漏斗中,并以纯水萃取其中的过氧化氢,每次约用20mL蒸馏水,静置分层,将下层水溶液放入三角瓶中,直至萃余液中无过氧化氢为止(一般需45次)。将20mL1:4的硫酸加入上述萃取液中,以0.lmolL高锰酸钾(15KMnO4)标准溶液滴定,直至溶液显微红色30s不褪色即为终点。6、结果计算按下式计算氢化效率:CV17/1000B=-1005式中:B-氢化效率gLC-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浓度molL(15KMnO4)V-滴定消耗高锰酸钾体积mL7、注意事项7.1 检查萃取是否完全的方法如下:向已滴定到终点的三角瓶中加入几滴萃取液,如瓶中的颜色未消失,则表示过氧化氢已萃取完全,如溶液颜色消失,则表示无过氧化氢存在。7.2 滴定终点的看法:当最后一滴高锰酸钾使溶液呈一片微红色,且产色30秒钟内不退色为终点。二、氧化液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1、分析方法萃取后氧化还原滴定分析2、适用范围根据被测物质在水相和在有机相中溶解度的不同,从而使被测物从其中一相中分离出来后,参与化学反应时,反应中有电子转移的物质。 3、方法原理在强酸性介质中,过氧化氢能还原MnO4-,并释放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2KMnO45H2O26H2SO4=2MnSO4K2SO48H2O5O2根据消耗高锰酸钾的体积,确定过氧化氢含量.4、仪器试剂4.1 分液漏斗: 500mL4.2 移液管: 5mL4.3 三角瓶: 250mL4.4 滴定管: 棕色50mL 4.5 量筒: 25mL4.6 高锰酸钾: AR,01molL标准溶液(15KMnO4)4.7 硫酸: AR,(1:4体积比)5、测定步骤用移液管吸取氧化液5mL于分液漏斗中每次用20ml蒸馏水萃取其中的过氧化氢,静置分层,将下层水溶液放入三角瓶中,继续萃取,直至萃取液中无过氧化氢(一般45次),将20mLl:4硫酸加入上述萃取液中,以01molL(15KMnO4)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显微红色30秒不褪色即为终点。6、结果计算 按下式计算氧化液中过氧化氢含量CV17/1000H2O2(g/L)=- 10005式中:C-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浓度molL(15KMnO4)V-滴定消耗高锰酸钾标准溶液体积mL7、注意事项7.1 检查萃取是否完全的方法如下:向已滴定到终点的三角瓶中加入几滴萃取液,如瓶中的颜色未消失,则表示过氧化氢已萃取完全,如溶液颜色消失,则表示无过氧化氢存在。7.2 滴定终点的看法:当最后一滴高锰酸钾使溶液呈一片微红色,且产色30秒内不褪色为终点。三、氧化液酸度的测定1、分析方法萃取后酸碱滴定分析2、适用范围根据被测物质在水相和在有机相中溶解度的不同,从而使被测物从其中一相中分离出来后,参与化学反应时,有离子互换反应的物质。 3、方法原理以甲基红亚甲基蓝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反应方程式为:H3PO4+3NaOH=Na3PO4+3H2O根据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其含量。4、仪器试剂 4.1 分液漏斗: 500mL4.2 量筒: 25mL、lOOmL4.3 三角瓶: 250mL 4.4 微量滴定管: 3mL4.5 氢氧化钠: AR,001molL标准溶液4.6 混合指示剂(甲基红一亚甲基兰混合指示剂): 将lOOmg亚甲基兰溶于 lOOmL蒸过的乙醇中,另将200mg甲基红溶于lOOmL蒸过的乙醇中,然后将两种溶液混合均匀。此种指示剂在酸性介质中呈紫色,在碱性介质中呈绿色。5、测定步骤以量筒取lOOmL氧化液,注入分液漏斗中,加入约20mL中性蒸馏水,进行萃取。静置分层,将下层溶液放入三角瓶中,反复萃取5次,向三角瓶中加入两滴混合指示剂,用0Ol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直至溶液中紫红色消失为终点。6、结果计算氧化液酸度(以磷酸计)按下式计算:CV98/1000A(g/L)=-1000100式中:A-氧化液酸度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V-滴定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mL98-磷酸分子量7、注意事项当萃取后三角瓶中的萃取液加入指示剂溶液呈无色或绿色时,表明氧化液酸度呈中性或碱性,此时应先检查脱盐水是否呈碱性。检查脱盐水的方法:用250mL三角瓶取100mL蒸馏水,加入2滴甲基红溴甲酚绿醇混合指示剂,用0.01mol/L盐酸标液滴至溶液呈酒红色为终点.记下消耗的盐酸标液的体积V0。当脱盐水呈碱性时,氧化液酸度的计算公式为:C(V+V0)98/1000A(g/L)=-10001008、氧化液酸度过高或过低对系统的影响:8.1 氧化液酸度过低或呈碱性时,降解物不断增多,同时双氧水大量分解,氧化率不断降低,严重时造成后系统爆炸。8.2 氧化液酸度过高时,加重后处理负担,磷酸和碳酸钾消耗高,产品中不挥发物含量高,影响产品质量。四、萃取液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方法一:1、分析方法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法2、适用范围化学反应中有电子转移的物质。3、方法原理在强酸性介质中,过氧化氢能还原MnO4-,并释放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2KMnO45H2O26H2SO4=2MnSO4K2SO48H2O5O2根据消耗高锰酸钾的体积,确定过氧化氢含量.4、仪器与试剂4.1 容量瓶: 100mL4.2 移液管: 2mL 5mL4.3 滴定管: 50mL,棕色4.4 量筒: 25mL4.5 高锰酸钾: AR,01molL标准溶液(15KMnO4)4.6 硫酸: AR(1:4体积比)5、测定步骤 以移液管吸取萃取液2ml,移入100mL容量瓶中,以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再吸取5mL稀释液于250mL三角瓶中。加入1:4硫酸20ml,以01molL(15KMnO4)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30秒不褪色即为终点。6、结果计算 萃取液中过氧化氢含量按下式计算:CV17/1000A(g/L)=-10002/1005式中:C高锰酸钾浓度molL(15KMnO4)V滴定消耗高锰酸钾溶液体积mLA萃取液中过氧化氢含量mL方法二:1、分析方法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法2、适用范围化学反应中有电子转移的物质。3、方法原理在强酸性介质中,过氧化氢能还原MnO4-,并释放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2KMnO45H2O26H+=2Mn2+8H2O5O2根据消耗高锰酸钾的体积,确定过氧化氢含量.4、仪器与试剂4.1 电子天平 精度为0.0002克4.2 滴瓶 25mL4.3 滴定管: 50mL,棕色4.4 量筒: 25mL4.5 高锰酸钾: AR 0.1molL标准溶液(15KMnO4)4.6 硫酸: AR 1:4(体积比)5、测定步骤 用滴瓶以减量法对双氧水产品称样:27.5%称取0.150.20g,50%称取0.100.12g,35%称取0.120.16g(精确至0.0002g)于250mL三角瓶中,加入1:4硫酸20mL,以01molL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微红色,30秒钟不褪色即为终点,记下滴定管体积V6、结果计算 萃取液中过氧化氢含量按下式计算:CV0.01701X%=100m式中:X-萃取液中过氧化氢含量C-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浓度 molL(15KMnO4)V-滴定消耗高锰酸钾标准溶液体积 mLm-称取的过氧化氢试样质量 g7、注意事项:7.1滴定时,要控制好滴定速度,特别是开始滴定时速度不宜太快,待反应开始后,由于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滴定速度方可加快。近终点时,为了便于观察终点颜色, 应放慢滴定速度.7.2因为空气中的还原性气体和灰尘都能与高锰酸钾缓慢作用,致使终点的粉红色不能持久,所以滴定溶液中出现微红色在30秒内不褪色,即可认为已到达终点五、萃取液中酸度的测定1、分析方法酸碱滴定分析法2、适用范围化学反应中有离子互换的物质。3、方法原理以甲基红亚甲基蓝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反应方程式为: H3PO43NaOH=Na3PO43H2O根据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其含量。4、仪器试剂4.1 移液管: 5mL4.2 三角瓶: 250mL4.3 微量滴定管: 5mL4.4 氢氧化钠: AR,001molL标准溶液4.5 混合指示剂: 甲基红一亚甲基兰混合指示剂(配制方法参见氧化液酸度的测定)。5、测定步骤以移液管取5mL萃取液,移入250mL三角瓶中,加入lOOmL中性水,再加入两滴甲基红亚甲基兰混合指示剂,以0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直至紫色消失即为终点。6、结果计算 萃取液酸度按下式计算: CV98/1000A(g/L)=-10005式中:A-萃取液酸度,gL(以磷酸计)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V-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六、萃余液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1、分析方法萃取后氧化还原滴定分析2、适用范围根据被测物质在水相和在有机相中溶解度的不同,从而使被测物从其中一相中分离出来后,参与化学反应时,反应中有电子转移的物质。3、方法原理在强酸性介质中,过氧化氢能还原MnO4-,并释放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2KMnO45H2O26H+=2Mn2+8H2O5O2根据消耗高锰酸钾的体积,确定过氧化氢含量.4、仪器试剂4.1 分液漏斗: 500mL4.2 三角瓶: 250mL4.3 滴定管: 棕色50mL 4.4 量筒: 25mL4.5 高锰酸钾: AR,01molL标准溶液(15KMnO4)4.6 硫酸: AR,(1:4体积比)5、测定步骤用量筒取萃余液25mL于分液漏斗中,每次用20ml蒸馏水萃取其中的过氧化氢,静置分层,将下层水溶液放入三角瓶中,继续萃取,直至萃取液中无过氧化氢(一般45次),将20mLl:4硫酸加入上述萃取液中,以01molL(15KMnO4)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显微红色30秒不褪色即为终点。6、结果计算萃余液中过氧化氢含量按下式计算:CV17/1000A(g/L)=-100025式中:C-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浓度molL(15KMnO4)V-滴定消耗高锰酸钾的体积mLA-萃余液中过氧化氢含量gL7、注意事项 同萃取液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七、工作液碱度的测定1、分析方法萃取后酸碱滴定分析2、适用范围根据被测物质在水相和在有机相中溶解度的不同,从而使被测物从其中一相中分离出来后,参与化学反应时,反应中有离子互换的物质。3、方法原理以甲基红溴甲酚绿为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反应方程式为:K2CO32HCl=2KClH2O根据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其含量。4、仪器试剂4.1 分液漏斗: 500mL4.2 量筒: 25mL,100mL4.3 三角瓶: 250mL4.4 微量滴定管: 5mL4.5 盐酸: AR,001molL标准溶液4.6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 三份0.1%溴甲酚绿醇溶液和一份0.2%甲基红醇溶液混合。此混合指示剂在酸性介质中呈酒红色,在碱性介质中呈绿色。5、测定步骤用量筒取lOOmL氧化铝床后工作液,注入分液漏斗中,加入20mL中性蒸馏水进行萃取,然后静置分层,将下层水溶液放入三角瓶中,如此反复萃取5次,在全部萃取液中加2滴混合指示剂,用001molL盐酸滴定,使溶液由绿色变为酒红色为终点。6、结果计算 工作液碱度按下式计算: CV138.2/2000X(g/L)= - 1000 100式中: X工作液碱度gL C盐酸溶液浓度molLV滴定消耗盐酸溶液的体积mL7、注意事项7.1当氧化液酸度过高或过低时,应先检查所用指示剂是否用错,所用标液是否过期,再检查所用蒸馏水的酸碱性(一般呈碱性)7.2 检查蒸馏水酸碱性的方法:用250mL三角瓶取100mL蒸馏水,加入2滴甲基红溴甲酚绿醇混合指示剂,用0.01mol/L盐酸标液滴至溶液呈酒红色为终点.记下所消耗的盐酸标液的体积V0。 C(V-V0)138.2/2000工作液碱度的计算公式为: A(g/L)=1000 1008、工作液碱度过高或过低对系统的影响8.1 工作液碱度过低时,会使工作液水份偏高,使触媒活性降低。8.2 工作液碱度太高时,进入氧化萃取工序后,易造成H2O2分解,严重时可发生爆炸。八、工作液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同萃余液中过氧化氢含量测定方法。九、浓品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方法一:1、分析方法滴定分析法2、适用范围反应中有电子转移的物质。3、方法原理在强酸性介质中,过氧化氢能还原MnO4-,并释放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2KMnO45H2O26H2SO4=2MnSO4K2SO48H2O5O2根据消耗高锰酸钾的体积,确定过氧化氢含量.4、仪器试剂4.1 移液管: 1mL 5mL4.2 容量瓶: 100mL4.3 三角瓶: 250 mL4.4 量筒: 25mL4.5 滴定管: 棕色50mL 、4.6 高锰酸钾: AR 0.1mo1/L(1/5KmnO4)标准溶液4.7 硫酸: AR 配成1:4溶液(体积比)5、测定步骤用移液管移取1mL浓品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后,用移液管取5mL稀释液于250mL三角瓶中,加入20mL1:4硫酸,用0.1mol/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且30秒不褪色为终点6、结果计算 浓品中过氧化氢含量的计算公式:X(g/L)=340CV式中:C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浓度 mol/LV所用高锰酸钾标液体积 mL方法二:1、分析方法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法。2、适用范围反应中有电子转移的物质。3、方法原理在强酸性介质中,过氧化氢能还原MnO4-,并释放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2KMnO45H2O26H+=2Mn2+8H2O5O2根据消耗高锰酸钾的体积,确定过氧化氢含量.4、仪器与试剂4.1 电子天平 精度为0.0002克4.2 滴瓶 25mL4.3 滴定管: 50mL,棕色4.4 量筒: 25mL4.5 高锰酸钾: AR 0.1molL标准溶液(15KMnO4)4.6 硫酸: AR 1:4(体积比)5、测定步骤 用滴瓶以减量法对双氧水产品称样: 50%称取0.100.12g (精确至0.0002g)于250mL三角瓶中,加入1:4硫酸20mL,以01molL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微红色,30秒钟不褪色即为终点,记下滴定管体积V6、结果计算 萃取液中过氧化氢含量按下式计算:CV0.01701X%=100m式中:X-萃取液中过氧化氢含量C-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浓度 molL(15KMnO4)V-滴定消耗高锰酸钾标准溶液体积 mLm-称取的过氧化氢试样质量 g7、注意事项7.1滴定时,要控制好滴定速度,特别是开始滴定时速度不宜太快,待反应开始后,由于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滴定速度方可加快。近终点时,为了便于观察终点颜色, 应放慢滴定速度.7.2因为空气中的还原性气体和灰尘都能与高锰酸钾缓慢作用,致使终点的粉红色不能持久,所以滴定溶液中出现微红色在30秒内不褪色,即可认为已到达终点十. 一次剩余液和二次剩余液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同浓品中过氧化氢含量测定方法十一. 塔顶冷凝液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1、分析方法滴定分析法。2、适用范围根据化学反应中所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和浓度来求出被测物质含量。3、方法原理在强酸性介质中,过氧化氢能还原MnO4-,并释放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2KMnO45H2O26H+=2Mn2+8H2O5O2根据消耗高锰酸钾的体积,确定过氧化氢含量.4、 仪器与试剂4.1 移液管: 5mL4.2 三角瓶: 250mL4.3 量筒: 25mL4.4 滴定管: 棕色 50mL4.5 高锰酸钾: AR C(1/5KMNO4)=0.1000mol/L4.6 硫酸 AR 配成1:4溶液(体积比)5、测定步骤用移液管移取5mL塔顶冷凝液于250mL三角瓶中,加入20mL1:4硫酸,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至溶液呈微红色且30秒不褪为终点.6、结果计算 塔顶冷凝液计算公式X(g/L)=3.4CV式中:X塔顶冷凝液中过氧化氢含量C、V-分别代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工作液组份的测定一、工作液水份的测定1、分析方法蒸馏法2、适用范围分离混合物3、方法原理利用化合物挥发性的差异进行分离4、仪器与试剂4.1 水份测定器4.2 移液管:100mL1磨口园底烧杯 2量管刻度01mL 3冷凝器4.3 烧瓶电炉5、测定步骤 用干燥的100mL移液管,取工作液注入水份测定器中,在烧瓶电炉上加热回流3小时,至量管内水份不再增加为止,冷却至室温,准确读取出水量。6、结果计算 工作液水份按下式计算: (Ba+C)1000水份(mLL)=- 100式中:B出水量mL a刻度管在B处的校正值mL C仪器校正值mL7、注意事项新仪器需测定仪器校正值,为此用校正过的移液管准确取15mL水,注入水份测定器内,再加入70mL无水二甲苯,置于烧瓶电炉上加热,回流3小时,冷却至室温,读取出水量,仪器校正值C=15-A士a式中:A出水量mL a刻度管再A处校正值mL 二、蒽醌含量的测定1、分析方法极谱分析法2、适用范围凡能在电极上被还原或被氧化的无机离子和有机化合物一般都可用极谱分析法测定。3、方法原理工作液中EAQ和H4EAQ在一定的电解质中,极谱波与其含量成正比,以此测定工作液中EAQ和H4EAQ的含量。4、仪器与试剂 4.1 JP303示波极谱仪4.2 氯化锂 分析纯 4.3 甲醇 分析纯 4.4 汞 分析纯 4.5 二乙基蒽醌(EAQ) 纯品4.6 四氢-2乙基蒽醌 纯品4.7 3mol/L LiCl溶液的配置: 称取LiClH2O 181g,用水稀释至1L,摇匀即可使用。4.8 标准溶液的配制: 分别准确称取200mg EAQ和H4EAQ纯品于小烧杯中,以与工作液相同比例(AH:TOP=3:1)的混合溶剂4mL溶解后分别置于50mL棕色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此标样1mL相当于50g/L的工作液。4.9 工作液的配制: 取1mL的工作液于25mL的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从中取出2mL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3mol/L LiCl溶液10mL,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5、测定方法将仪器JP-303打开,预热2h。把汞池升高,把电极插入溶液,进行测试。由于仪器受温度等影响,常出现标样与样品不符现象,这时可采用比较法测定。测定时要使标样的峰高尽可能接近样品的峰高,以减少误差。6、结果计算已知样品的浓度 已知样品的峰高-=-未知样品的浓度 未知样品的峰高 已知样品的浓度未知样品的峰高EAQ(g/L)=- 稀释倍数 已知样品的峰高 已知样品的浓度未知样品的峰高H4EAQ(g/L)=- 稀释倍数 已知样品的峰高7. 分析误差用JP-303极谱仪同时测定EAQ和H4EAQ的相对误差一般在0.5%左右。8. 注意事项8.1 如果仪器测试时极谱曲线呈一根直线而仪器自检正常,请检查电极引线是否插错、断线,毛细管是否在滴汞,滴汞电极和甘汞电极中是否有气泡阻断通路等。8.2 更换毛细管后,要在靠近滴汞电极处反复用力小心挤压输汞软管,务必排除滴汞电极不锈钢接头体中的全部气泡。8.3 测量时三支电极应置于电解池中部,不能与电解池壁相碰,以免影响测试的重现性。8.4 仪器工作时应避免外界的震动。8.5 测定分析完毕,把电极从电解池中提起,再关闭电源。不要在电极插在电解池的情况下开关电源。用蒸馏水多次冲洗毛细管等三个电极,用滤纸擦干水渍,让毛细管在空气中自由滴落几滴,并给甘汞电极戴上橡皮帽。三、溶剂组分的测定1、分析方法气相色谱分析法2、适用范围复杂得多组分混合物的分离分析3、方法原理色谱法是一种物理的(或物理化学的)分离分析方法。当两相(流动相和固定相)作相对运动时,混合组分随流动相流动并在两相中进行多次的分配平衡,从而达到完全的分离。检出和测量分离后的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4、仪器与试剂4.1 气相色谱仪 GC14B和CR8A处理机4.2 硅烷化101担体 4060目或6080目4.3 固定液 SE304.4 氢气 高纯氢99994.5 色谱的制备及其老化4.5.1色谱柱的填充取洁净的2m长( 4mm1)色谱柱用少量玻璃毛塞入一端,接真空泵抽真空,把漏斗置于开口端,加入固定相,并不断敲击或振荡将固定相填实,直至不能填充为止,此端同样塞好玻璃毛,这一支色谱柱就填充完毕。双气路色谱仪两根色谱柱要填装相同。4.5.2 色谱柱的老化将装填妥当的色谱柱接入系统并接通载气(N2),其流速为10一15m1min。在柱温270下老化15小时,以便把残存的溶剂及低沸点杂质除去,使记录仪基线平直。在老化温度下,也使固定液在载体表面有一个再分布的过程,从而涂得更加均匀牢固。注意:老化色谱柱时要和检测器断开,以免污染检测器;如使氢气老化色谱柱时,检测器温度不能低于柱温,柱温要控制在固定液的使用温度之下,否则固定液流失或分解,影响色谱柱的使用寿命。5、测定方法5.1 色谱仪及工作站控制条件5.1.1 柱温: 220 5.1.2 检测器(热导)温度:2405.1.3 汽化室温度: 3005.1.4 载气(H2)流速: 30mlmin5.1.5 电流: 150mA5.1.6 进样量: lul以上条件由键盘输入,基线稳定后,可进样分析。5.2 仪器的启动5.2.1 开载气开关阀,调节载气稳流阀,使载气流量调至需要值;5.2.2 开主机电源开关;5.2.3 由键盘输入设定柱炉(COL)、汽化室(INJ)及检测器温度(DET);5.2.4 打开加热开关;按面板上“起始”键;5.2.5 待温度稳定后,选择极性(DET4);输入电流值(CURR150);5.2.6 待仪器稳定后,调节面板上的调零旋钮,使输出电平接近零点;5.2.7 观察基线待线走直后即可进样; 5.2.8 分析完析,设入电流为零;5.2.9 关TCD面板开关“OFF”及加热开关;5.2.10 待TCD温度降至室温时,关闭载气源及主机电源。6、注意事项6.1 使用TCD作检测器时,必须切记先通载气,后通热导电流电源;长期停机后重新启动时,应先通载气15分钟以上,然后进行检测器通电,以保证铼钨丝不被氧化和破坏。6.2 TCD长期不用,须将进气口、出气口堵塞,保证铼钨丝不被氧化。6.3 样品与载气不含腐蚀性物质、机械杂质及其它污物。注意经常清洗进样器玻璃衬管,保持清洁。 6.4 换柱及每次重新开机前,需检查气路的气密性,以防漏气。6.5 热导放空应接至室外.6.6 分析完毕后,将TCD温度降至室温,关闭载气气源及主机电源。为防止灰尘进入,用罩子将仪器罩好。6.7 进样量要适中,过大,会导致分离度变小,保留值变化,峰高、峰面积与进样量不成线性关系,不能定量。过小,会因灵敏度不够而无法检出。6.8 进样时,应固定进针深度及位置,针头切勿碰着气化室内壁,进样速度尽可能快,一般小于0.1s,从注射器接触气化室密封垫算起,包括注射、拔针等动作都要快,而且平行测定中速度要一致。复合肥中间控制分析规程总氮含量测定方法一1、分析方法蒸馏后酸碱滴定2、适用范围化学反应中有离子互换的物质。3、分析原理将复合肥粉碎后取样用浓硫酸消化,使有机态氮转化为硫酸铵,再从碱性溶液中蒸馏氨,并吸收在过量硫酸标液中,在甲基红亚甲基兰指示剂存在下,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返滴定过量硫酸标液。(NH2)2COH2SO4H2O=(NH4)2SO4CO2(NH4)2SO42NaOHH2O=Na2SO42NH32NH3H2SO4=(NH4)2SO42NaOHH2SO4=Na2SO4H2O4、仪器与试剂4.1 500mL三角瓶、 300mL三角瓶、 1000mL烧瓶、 冷凝管、 50mL滴定管(2支)、125mL梨形玻璃漏斗、电炉4.2 浓硫酸、 4.3 甲基红亚甲基兰混合指示剂: 将lOOmg亚甲基兰溶于 lOOmL蒸过的乙醇中,另将200mg甲基红溶于lOOmL蒸过的乙醇中,然后将两种溶液混合均匀。此种指示剂在酸性介质中呈紫色,在碱性介质中呈绿色。4.4 广泛PH试纸4.5 400克升氢氧化钠溶液: 取400克氢氧化钠于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后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5、测定步骤准确称取复合肥粉碎样0.7000g左右于300ml三角瓶中,用少量蒸馏水冲洗瓶壁粘附的样品,加入浓硫酸8mL(使有基态氮转化为硫酸铵),在电炉上消化试样,当白烟腾空至三角瓶中间时取下,冷却至室温。用少量蒸馏水冲洗瓶壁,将溶液转移到1000mL烧瓶中,加入2粒玻璃珠(防爆沸),加水约300mL,插上装有梨形玻璃漏斗和玻璃管的橡胶塞,用滴定管取40.00mL0.5mol/L硫酸标液于500mL三角瓶中,加入45滴甲基红亚甲基兰混合指示剂,放于接受器下(接受器末段应插到硫酸标液中),在保证仪器所有连接部分密封良好的情况下,向玻璃漏斗中加入40mL400g/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浓硫酸并保持溶液呈碱性),漏斗中应存有几毫升蒸馏水,打开水管和电炉,加热蒸馏,当三角瓶中的馏出液在300mL左右时,用广泛PH试纸测定馏出液的PH值在7左右时,停止加热,用蒸馏水冲洗冷凝管并把冲洗液收集于三角瓶中,打开玻璃漏斗活塞,将三角瓶中溶液混匀,用0.5mol/LNaOH标液滴定至溶液成灰绿色为终点,记下消耗的氢氧化钠标液体积VNaOH6、结果计算:C(1/2H2SO4)V(1/2H2SO4)CNaOHVNaOH0.01401N%=100m式中:m复合肥粉碎样的质量(g)7、注意事项:7.1 如果结果偏低,首先检查仪器所有连接部分的气密性,如气密性较好,再检查所加、所用试剂、标液浓度是否合格。7.2 在加热同时必须打开冷却水(水管)。方法二1、分析方法甲醛法2、适用范围化学反应中有离子互换的物质。3、分析原理将复合肥粉碎样用浓硫酸消化,使尿素态氮转化为硫酸铵。用甲醛法测定复合肥中的总氮,溶液中存在的磷酸根离子产生严重干扰,使结果偏高。用氯化钙做沉淀剂,使磷酸根离子转化为磷酸钙沉淀。过滤沉淀以消除干扰。然后向滤液中加入甲醛,铵离子与甲醛作用生成等当量的酸,再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酸。 (NH2)2COH2SO4H2O=(NH4)2SO4CO23Ca2+2PO43-=Ca3(PO4)24NH4+6HCHO=4H+(CH2)6N46H2OH+OH-=H2O4、仪器与试剂4.1 三角瓶、 砂芯漏斗(G3200mL)、 负压球4.2 过滤装置: 取一500mL三角瓶,上加橡皮塞。在橡皮塞上打两个孔,装上砂芯漏斗和抽气导管。抽气导管的外端连上负压球。4.3 浓硫酸4.4 甲基红指示剂: 称取0.10克甲基红溶于60%乙醇,并用60%乙醇稀释至刻度4.5 酚酞麝香酚酞指示剂: 称取0.5克酚酞和0.5克麝香酚酞混合,溶于100毫升乙醇中4.6 25%甲醛溶液: 取700毫升36%的甲醛于1000毫升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加酚酞麝香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调至粉红色。4.7 50%氯化钙溶液: 取500克氯化钙于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后转移至1000毫升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4.8 400克/升氢氧化钠溶液: 取400克氢氧化钠于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后转移至1000毫升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5、测定步骤准确称取复合肥粉碎样0.5000克左右于300毫升三角瓶中,加浓硫酸5毫升。将三角瓶放到电炉上消化试样,当白烟腾空至三角瓶中间时取下,冷却至室温。向三角瓶中加蒸馏水约100毫升,加甲基红指示剂5滴,摇匀。用400克/升氢氧化钠中和至浅红色,加50%氯化钙35毫升,边加边摇,然后用0.5000mol/L的氢氧化钠将沉淀溶液滴至红色完全褪去,并过量10滴。用过滤装置过滤沉淀,并用蒸馏水洗涤沉淀三次,弃去沉淀。用0.5000mol/L硫酸标准溶液将滤液滴至橙色。加酚酞麝香酚酞指示剂15滴,加25%甲醛溶液20毫升,边加边摇,最后用0.5000mol/L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至粉红色为终点,记下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V。6、 结果计算CNaOHVNaOH14.01N%=1001000m 式中: 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m复合肥粉碎样的质量g有效磷含量的测定1、分析方法分光光度法2、适用范围有色溶液对光有选择性吸收的物质。3、分析原理试液中的正磷酸根离子在酸性介质中与钼酸盐及偏钒酸盐反应,生成稳定的黄色络合物,在波长420nm下,用1cm比色皿测定其吸光度。4、仪器与试剂4.1 250mL烧杯、 250mL容量瓶、 100mL平底烧瓶、 恒温振荡器、 15滤纸、 100mL烧杯、 75长颈漏斗4.2 偏钒酸铵4.3 钼酸铵4.4 显色剂的配制:溶液a溶解1.12g偏钒酸铵在200300mL水中,加入150mL硝酸。溶液b溶解50g钼酸铵在少量水中,此溶液为b。然后边搅拌溶液a,边逐滴加入溶液b,再加水稀释至1L。储存在棕色瓶中,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生成就不能使用。4.5 硝酸: 1+1溶液。4.6 37.5%EDTA溶液: 称取37.5克EDTA溶解在少量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后加水稀释至100mL5、测定步骤5.1 打开恒温振荡器, 将150mLEDTA预热至601。5.2 用减量法准确称取复合肥粉碎样10000g左右,至250mL洗净的容量瓶中,加入150mL60的EDTA,于601恒温振荡器中振荡15min(提取试样中的有效磷)。取出,冷却至室温;定容;干过滤,弃去初液50mL,吸取2mL滤液于100mL平底烧瓶中,向平底烧瓶中加4mL硝酸(1+1),加水约30mL,加玻璃珠2颗,煮沸5min(使试样中的非正磷酸转化为正磷酸),冷却至室温后,向100mL烧瓶中加20mL显色剂,定容,摇匀。同时做空白。显色20min,于420nm处用1cm进行比色,记下吸光值A。6、结果计算P2O5=KA/m式中: K曲线系数A吸光度m称样量7、注意事项7.1 显色剂在放置过程中如有沉淀生成需重新配制;7.2 加热煮沸时严禁溶液溅出、烧干钾含量的测定1、分析方法火焰光度法2、适用范围测定碱金属元素K、Na3、分析原理:以火焰作为激发光源,将钾引入到火焰中,激发出钾的特征谱线根据钾特征谱线的强度,采用直接比较法测定复合肥中钾的含量;4、仪器与试剂:4.1 HG-3型火焰光度计4.2 氯化钾标准溶液: C(KCl)=1.2510-2mol/L4.3 氯化钾工作液: C(KCl)=5.010-4mol/L . 取C(KCL)=1.25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