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技术研究(论文) .pdf_第1页
靖安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技术研究(论文) .pdf_第2页
靖安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技术研究(论文) .pdf_第3页
靖安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技术研究(论文) .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3 3卷第 1 o期 2 0 1 4年 1 0月 石 油 化 工 应 用 p etrochemi cal i ndus try appli cat1 0n vo 1 3 3 no 1 0 0c t 20l 4 靖安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技术研究 刘 磊 一 孟艳青 马春晖 1 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西安7 1 0 0 6 5 2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四采油厂 宁夏银川 7 5 0 0 0 6 摘要 靖安油田大路沟三区属低渗透油藏 经过 l 0余年的注水开发 目前综合含水 7 8 7 已进入高含水采油期 剩 余油高度分散 措施挖潜难度越来越大 通过动态分析法 数值模拟法 油藏工程法 动态测试等方法研究剩余油分布规 律 为下步油藏剩余油挖潜提供依据 同时开展加密调整挖潜技术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 剩余 油 采 出程度 分布规律 加密井 d o i 1 0 3 9 6 9 j i s s n 1 6 7 3 5 2 8 5 2 0 1 4 1 0 0 0 9 中图分类号 t e 3 2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3 5 2 8 5 2 0 1 4l 1 0 0 0 3 6 0 4 s t u d y o n t h e l a w o f t h e r e ma i n i n g o i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a n d p o t e n t i a l t a p p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j i n g a n o i l fi e l d l i u le i 一 meng ya n q i n g ma ch u n h u i 1 x i a n s h iy o u u n i v e r c i t y x i a n s h a n x i 7 1 0 0 6 5 c h i n a 2 o i l p r o d u c t i o n p l a n t 4 o f p e t r o c h i n a c h a n g q i n g o i lfie l d c o m p a n y y i n c h u a n n i n g x i a 7 5 0 0 0 6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j i n g a n o i l fi e l d da l u g o u a r e a t h r e e i s fl l o w p e r me a b i l i t y r e s e r v o i r a f t e r mo r e t h a n 1 0 y e a r s o f w a t e r fl o o d i n g d e v e l o p me n t c u r r e n t l y 7 8 7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wa t e r c u t h a s e n t e r e d h i g h wa t e r c u t p r o d u c t i o n p e r i o d h i g h d i s p e r s i o n o f r e ma i n i n g o i l me a s u r e s t h u s mo r e a n d mo r e d i f f i c u l t t h r o u g h d y n a mi c a n a l y s i s n u me r i c a l s i mu l a t i o n a n d r e s e r v o i r e n g i n e e r i n g me t h o d t he d y n a mi c t e s t i n g me t ho d o f r e ma i n i n g o i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a t t h e r e s e a r c h p r o v i d e t h e b a s i s f o r t h e n e x t s t e p o f r e s e r v o i r r e ma i n i n g o i l p o t e n t i a l i n at t h e s a me t i me t o c a r r y o u t c e r t a i n a c h i e v e me n t s h a v e b e e n ma d e i n t h e p o t e n t i a l i t i e s o f t h e i n fi l l e d a d j u s t m e n t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ke y wo r d s r e ma i n i n g o i l r e c o v e r y d e g r e e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l a w i n fil l we l l s 靖安油田大路沟三区为三叠系长 2油藏 属于三 角洲平原沉积环境 沉积了以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 河 间洼地相为主的砂岩 与泥岩互层 砂体呈北东向展布 为构造一 岩性油藏 原始驱动类型为弹性弱水压驱动 渗透率 饱和压力 原始气油比低 自然能量有限 采取 注水开发 该区 自2 0 0 1 年注水开发 按照开发 阶段 分为勘 探发现 储量评价试采 上产阶段 稳产阶段等 4个阶 段 目前该区综合含水 7 8 7 累计产油 1 8 9 7 8 x 1 0 4 t 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前期 加强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为 收稿 日期 2 0 1 4 0 9 2 3 作者简介 刘磊 男 1 9 8 2 一 油气田开发工程师 西安石油大学在职研究生 从事油田开发管理工作 第 l 0期 刘 磊等靖安油 1 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技术研究 3 7 开发凋悭提供依 确保油 j 稳产 l 剩余油影响 因素及分布规律 1 1 剩余油影响因素 f f l 1 难 葭 进 入高含水阶段后 地下油水关系复杂 剩余 油分 既零 散又有相对富集部位 从总体上说 剩余油 的分布一力 面受油藏地质特征的控制 如油藏构造产 状 几何形态 流动单元展布 砂体连续性 渗透率非均 质等控制因素 另一 方面也受开采 t 艺技术水平 如井 r 舣 j 分布 层 系划分 调整措施等因素的控制 现 日内外对于剩余油的研究可分成 3大项 宏 观剩余油分布研究 微观剩余油分布研究和剩余油饱 和度研究 前两者是对剩余油分布的定性描述 而饱和 度的研究是针对剩余油的定量表征 1 2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主要从油藏 i 程 数值模拟 动态监测 三 个方面进 平面和剖面剩余油分布规律分析 1 2 1 油藏工程分析法确定剩余油分布根据相渗曲 线 分流 厅程等 将油井地面含水转化为地层条件下的 含水饱 和度 p 手 结合地质特征 动态监测资料等综合 研究剩余油饱和度分 根 分流 方 程 一 1 q l q l k h k t x 结合相渗 抖 1 线 得到大路沟 三 区含水饱和度与油 水相埘渗透率关系式 见 1 4 0 3 0 2 0 1 0 0 0 一1 0 2 0 3 0 一 藕曩圈 1 3 o 4 0 5 o 0 7 0 图 l 大路沟三 区 l g 与 s 关系曲线 图 2 三区合水饱和度分布等值线图 由拟合公式 分别得到以下关 系式 大路沟i区 l g k k 1 2 6 3 5 s 7 6 2 l 5 将 油井地 面含 水转化 为地层条件 下的 含水饱 币 度 根据计算结果 作 出大路沟j区 日前 含水饱和度分 布网 见冈 2 另一种量化剩余油的方法是应用单井原始 含f f 饱 和度和有效厚度参数 计算出单井控制储量 根据单仆 累积产量 计算出单井控制剩余储量 大路沟 i 区剩余 储量分布图 见图 3 由图 3可以看出 大路沟j区剩余油富集区主 在 a类和 b类流动单元内富集区一是在离物源较 近 顺河道分布的区域 另外是在边水较活跃 的南 部区域 1 2 2 数值 模拟方法确 定剩余 油分布规律 长 2 剩余油从 2 0 0 7 年到 2 0 l 4年表明水驱较均匀 2 0 0 7 4 t 剩余油饱 和度集 中在 3 0 4 0 4 0 5 0 零 分 布 2 0 l 1 年剩余油饱 和度集 中在 2 5 3 5 至 2 0 1 4 年剩余油饱 和度集 中在 2 0 3 0 4 0 5 范 l 明显缩小 见图 4 长 2 平 面 卜剩余油 主要受砂体展布影响 北 东一 南西分布 2 0 0 7 年剩余油饱和度以 3 0 4 0 为 主 4 0 5 0 零 星分布 2 0 1 1 年剩余油饱和度 3 o 4 0 范围明显缩小 至 2 0 1 4年剩余油 饱和度 3 4 o 范围零星分布 以 2 o 3 o 为主 见 5 1 2 3 动态监测技术确定剩余油分布规律动态 l i k e 则 技 术主要 是动态该 区的过套管 电阻率测试单井剩 余 油 分析油层纵 向 匕的剩余油分布规律 水驱 前缘洲 试 评价平面水驱状况 分析平面剩余油分 规律 通过水驱前缘测试成果显示 路 3 7 2 4 路 3 9 2 2 平 面水驱较 为均 匀 平均 水驱 波及长度为 6 0 8 0 n 平 均水驱波及宽长度为 4 l 0 0 i l l 平均水驱波及 百 f 积 0 1 2 ki n 综上所述 该区剩余油主要分布 平面分布在局部 井网不完善的部位或局部储量失控 的地方 有较多的 图 3 单井控 制剩余储 量等值线 图 石油化 工应用2 0 1 4年 第 3 3卷 图4 大路 沟三区长 2 层 2 0 0 7 2 01 i 2 0 1 4年剩余油分 布图区 图 5 大路沟三 区长 2 层 2 0 0 7 2 0 1 1 2 0 1 4年剩余油分布图 剩余油 剖面上整体水驱不均 剩余油饱和度较高 仅高 采出程度较低 区域 根据周围油井生产动态 结合 局部层段水洗 剩余油 分布研 究 避开见效见水 方向距老井 8 o m 2 调整挖潜措施及效 果 刽 量 6 埘大路沟 区油藏中部油层厚度大 初期 含水 8 l 7 2 7 3 5 4 0 42 5 6 6 0 6 6 图 7 加 密调 整井生产曲线 1 2 0 1 i 处部署加密调整井 l 6口 投产初期井均 日产油 3 2 t 综合含水 5 6 2 目前井均 日产油 1 5 t 含水 7 7 9 周围老井加 密前平均单井 日产油 0 8 t 综 合 含水 8 7 5 截止 2 0 1 4年 8月 加密井 井均 累产 油 4 9 3 9 t 实施效果一 全 区采收率提高 1 4 加密井投产 后 日产油由 4 5 5 t 上升到 4 9 5 t 目前 日产油南 2 2 8 t 上 升到 2 5 1 t 动态预计大路沟三区采收率从 2 7 1 提高 到 2 8 5 实施效果二 加密后对周围邻井无干扰 通过对 比 加密井与周围油井的生产情况及开发指标 可以看 出 加密后加密井对周围邻井的生产无干扰 是 6 2 e三三三三三互 差 一 t 十 h 叶 一 r h 一 l 图 8 加密调整井邻井生产曲线 第 1 0期 刘 磊等靖安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技术研究 3 9 3结论 及 认 识 1 油藏开发进入中高含水期后 储层非均质性是 造成剩余油分布 的主要原 因 是下步挖潜的重点对象 2 剩余油研究只有动态分析法与数值模拟法 油 藏工程法相结合 才能更准确的描述剩余油的分布 制 定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 改善油藏开发效果 3 油藏剩余油 的分布规律体现 了高含水期 油藏 剩余油分布特点 即总体零散又相对集中 平面上剩余 油主要分布在油藏微构造高部位 4 开展浅部调剖 周期注水等方式充分挖潜层内 剩余油 上接第 3 3页 工和优化钻井设计的前提 复杂工况下 应考虑水泥环 缺失下的套管安全 确保井筒完整性 保证后续作业安 全进行 4 结论与建议 1 在均匀地应力条件 下 增大水泥环 的弹性模 量 套管内壁应力会先增大后减小 但增大的幅度较大 而降低的幅度较小 从保护套管的角度来讲 低弹性模 量对保护套管有益 2 随地应力非均匀性的加剧 套管内应力分布非 均匀性也将加剧 非均匀地应力条件下 水泥环弹性模 量对套管内壁应力的影响存在一个临界点 将水泥环 弹性模量值控制在临界点值 以下 可有效减缓套管 内 壁应力分布的非均匀性 3 水泥环沿周向缺失与沿径 向缺失对套 管内壁 应力的影响规律基本相似 水泥环的缺失会导致套管 产生应力集中破坏 所以现场应竭力保证水泥环的几 何完整性 参考文献 1 李军 陈勉 张辉 等 不同地应力条件下水泥环形状对套 参考文献 f 1 尹楠 鑫 鄂 尔多斯 盆地 五里湾油藏剩余 油分布 中控地 因素 分析 j 西北大学学报 2 0 1 4 4 4 2 2 5 6 2 6 3 2 石鲁豫 马岭油田中一区延 1 0储层分类及剩余油分布规 律研究 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 0 1 1 5 5 3 5 7 3 付焱鑫 高含水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分析 j 钻采工艺 2 0 1 0 3 3 6 6 1 6 3 4 胡书永 张列辉 等 三低 油田中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研 究及综合调整挖潜技术 j 钻采工艺 2 0 0 5 2 8 2 2 8 3 0 5 崔玉婷 单广昊 等 低渗透油田采收率评价方法研究 j 中外能源 2 0 0 7 1 2 1 4 9 5 5 管应力的影响 j 天然气工业 2 0 0 4 2 4 8 5 0 5 2 2 郭文才 刘绘新 水泥石性能对套管外挤载荷的影响 j 天 然气工业 2 0 0 1 2 1 4 5 3 5 4 1 3 j e d g l e r e c t s u p e r c e n t f o r a n n u l a r s e a l a n d l o n g t e r m i n t e g r i t y i n d e e p ho t we l l s de e p t r e k p h r a s e 1 1 an n u a l re p o r t cs i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2 0 0 5 4 陈勇 练章华 唐玉宏 等 地层空隙对套管抗挤强度的影 响 j 石油机械 2 0 0 7 3 5 7 1 4 1 5 5 李茂华 徐守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