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 浅论儒家思想在中医学发展中的负面影响.docx_第1页
【word】 浅论儒家思想在中医学发展中的负面影响.docx_第2页
【word】 浅论儒家思想在中医学发展中的负面影响.docx_第3页
【word】 浅论儒家思想在中医学发展中的负面影响.docx_第4页
【word】 浅论儒家思想在中医学发展中的负面影响.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论儒家思想在中医学发展中的负面影响2006年11月第6期 no.6nov.2006 河南中医学院 j0urnalofhenanuniversity【)fchinesemedicire 第21卷总第127期 vo1.21serialno.127 扩大西方科学的范围和意义的哲学家和科学家来说,始终是 个启迪的源泉.”李约瑟指出:”人类将如何来对付科学与 技术的潘多拉盒子.我再一次要说:按照东方见解行事.”_4 但这并不是说中医学没有缺陷,它必须经过批判和反思的过 程.中医学必须同各种学科相结合,特别是同现代科学和现 代科学方法相结合,将其包含的一切合理内容与现代科学衔 接起来,提高到现代认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现代科 学的一个增长点,并使中医学自身走向现代科学的轨道. 21世纪将是多元化并存与互补的世纪,随着”欧洲文化 中心论”的终结,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传统文化的价值 将被重新发现.21世纪将是东西方文化汇合的时代,将是中 国传统思想大放异彩的时代,21世纪的中医学将有希望与整 个中国文化一起回归到一个多元的世界,继续为人类的健康 奉献出自己的智慧和经验. 参考文献: 1梁华龙.中医学发展的”三大悖论”j.河南中医,2001,21(1):5. 2张宗明.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27. 3普里高津.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 4李约瑟.李约瑟文集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341. 编辑:程延安 收稿日期:20060628 作者简介:杨金长(1956一),男,河南武陟人,副教授,从事科 学技术哲学与中医哲学的教学与研究. 浅论儒家思想在中医学发展中的负面影响 discussingnegativeeffectoftheconfucianthoughto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development 周利zh0uli 河南中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8 henancolleg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zhengzhou,henan,china,450008 摘要:从儒家文化在中医学发展中的负面影响来探讨儒家文化与中医学的关系,以全面地认识儒家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主 要从四个方面来阐述:一是儒家的爱有差等的思想,在不少医家论述中表现出来;二是轻视解剖,致使人体解剖成为伦理禁 区;三是儒学的尊经复古思想客观上造成了医家的聪明才智受到压抑,遏制束缚创新;四是儒家对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多不 重视,影响了中医学的全面发展. abstract:thearticlediscussedrelationshipoftheconfuciancultureand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romnegativeeffectofthecon fuciancultureo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development.thearticlediscussedfromfouraspects.1.theconfucianthoughtofdif ferentloveareshowedinmanydoctorsdiscussion;2.neglectedanatomycaudthathumananatomybecaffleethicsrestrictedzone; 3.byrestoringanoldwayofteachingofconfucius,thedoctorsintelligentwassuppressionandnewideasw:lsconstraint;4.teach ingofconfuciusneglectednaturalscience,thatinfluenceddevelopmen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关键词:儒家思想;中医学;负面影响 keywords:theconfucianthought;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negativeeffect 中图分类号clcnumber:r一092文献标识码documentcode:a文章编号articleid:16726839(2006)06001202 儒家文化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而中医学又是中 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儒家文化与中医学的相互 关系是中医文化史研究的重要课题.此前很多文章已论述 了儒家文化对中医学发展的正面影响,且成效卓着,有目共 睹.本文拟从儒家文化在中医学发展中的负面影响来探讨 儒家文化与中医学的关系,以全面地认识儒家文化对中医学 发展的影响,正视其局限性,以促进当代中医学更好地发展. 1宣物仁爱,但”爱”有差等 “仁”学的提出,是孔子最重要的思想贡献.”仁”学不但 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孔子到孟子这一时期儒家思想的核 心,并且在整个儒学史乃至古代思想史上占据十分重要的地 位,具有深远的影响.一部论语提到”仁”的地方有一百零 ? 12- 九处之多,可见其重要性.所谓”仁”,就是”爱人”,并由近及 远,由亲及疏.早在孔子以前就有”为仁者,爱亲之谓仁” (国语?晋语一)的说法,孔子之后,孟子也提出”亲亲,仁 也.”(孟子?告子下)中庸一书强调:”仁者人也,亲亲为 大.”所谓”亲亲”,”爱亲”等,都是指在一定血缘关系范围内 人们之间的相亲相爱.血缘关系是分亲疏远近的,亲亲或爱 亲即是根据血缘关系上的远近而有差异,孔子的弟子有若对 此领会颇深,他曾经准确指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 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孝悌是为仁之本. 可见儒家的仁义思想,并非主张平等地对待一切人,而是要 分等级地处理人际关系.孔,孟及其后学,经常言及君与臣, 父与子,夫与妇,尊与卑,贵与贱,君子与小人等,一再强调其 相互差别,不准混淆,并用”礼”把人们之间的这种地位差别 2006年11月第6期 no.6nov.2006 河南中医学院journalofhenan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 浅论儒家discussingnegative周利zhouli 第21卷总第127期 vo1.21seria1no.127 和等级关系制度化,程式化,合理化.所谓”克己复礼为仁”, 就是指人的一切言行合”礼”就是行仁,仁的本义并不一概排 斥等级观念.儒家的这种爱有差等的思想在中医学发展中 产生的影响,在不少医家论述中也表现出来.医圣张仲景在 着名的伤寒杂病论序言中主张医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 以救贫贱之厄.”同样是治病救人,君亲一定在先,贫贱一定 居后,表现出爱有差等.皇甫谧在他的甲乙经序言中说: “若不精通于医道,虽有忠孝之心,仁慈之性,君父危困,赤子 涂地,无以济之.”也是把君亲,忠孝放在首位.唐代着名医 家孙思邈是一位屡荐不仕,行医于民间的着名医家,他针对 医家存在的弊病,明确指出:”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 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 亲之想.”所谓普同一等,即是指贵与贱,贫与富相等.历代 医家也一再倡导”不论贫富,施药一例”,反对”每于富者用 心,贫者忽略”的行为,表明实际上普遍存在着贫富有别,施 药不一,用心有异的现象,即使医德高尚的医生,也不能完全 做到对贫贱和君王,富贵者一视同仁.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受 了儒家爱有差等观念的影响. 神农,黄帝被称之为医门圣人,医学经典为圣人所作,不可更 改.正如徐大椿所说:”儒家不能舍至圣书求道,医家岂能外 仲师之书以治疗?”造成中医理论方面的着作,大多是对内 经,难经,伤寒论的注解和发挥,重复圣人的话,信而好 古,述而不作.即使有点见解,也是发明圣经之旨.如遇解 释不通或与己见有悖之处,宁可提出所谓错简,衍脱的解释, 也不敢自立新说.如明代着名医家张介宾对黄帝内经进 行了经久深刻的研究,历时三十年整理编着了一部类经, 可谓成就卓着,但他却在序文中自责”余何人斯,敢妄正先贤 之训.”惟恐有”擅动圣经”之嫌,惧怕遭到世人的指责.正是 由于儒家尊经复古思想的影响,历代医家都不敢违圣离经, 即使明清时期具有创新意义的温病学说,吴有性也要表白说 “温疫之症,仲景原别有方”.因为一切新说不能被允许,所 以李时珍,吴有性,王清任都被复古派猛烈抨击,同时还出现 了至今仍未完结的寒温之争.长期以来,儒学的尊经复古思 想客观上造成了医家的聪明才智受到压抑,创新受到遏制, 致使中医学的发展缓慢,始终不能突破内经,伤寒论等 古代医学经典的框架. 2崇礼教孝道,束缚解剖实践4重哲史伦理.轻自然科学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 学问,是医学科学的-i1基础学科.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 学的基本理论,在灵枢?经水篇中明确指出:”若夫八尺之 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最 早提出了解剖一词,也说明此书形成之时,对人体解剖并无 太多禁忌.书中所记人体内脏的位置,形状虽然粗疏,但都 大体有据.内经之后,关于人体解剖的记载很少,其主要 原因是汉代独尊儒术,提出以”孝”治天下,以后的孝经思 想日益盛行,致使人体解剖成为伦理禁区,”身体发肤,受之 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由己及人,他人的发肤 也不可毁伤,当然更谈不上人体的解剖了.正是由于儒家封 建礼教的束缚及诸多历史文化原因,我国人体解剖学一千多 年来没有大的进展,某些古医籍中关于人体脏器的一些错误 认识也一直没有得到纠正,后代医家只能根据内经的粗略 记载和临床经验推测人体的生理构造.直到清代的王清任 在长期行医的实践中深感掌握正确的人体解剖知识对医家 的重要性,开始对解剖学细加研究,并指出:”业医诊病,当先 明脏腑.”强调”着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 腑,何异于盲子夜行?”决心身体力行地探索解剖学知识.他 通过观察犬食之余的小儿尸体和剐刑过程,了解内脏结构, 使中国人体解剖学有了一定的发展. 3尊经复古.遏制突破创新 儒学学风以尊经崇古为传统,孔孟在世时,言必称尧, 舜,文,武,周公,向往古代圣人统治的天下.后世的儒者又 言必称孔孟,着书立说不越四书五经范畴.这一传统影响到 中医学.他们把医药学的产生归于上古圣人的创造,伏羲, 儒家的学问基本属于社会历史,政治哲学,伦理道德方 面.儒学历代传授的”六经”,即诗,书,礼,乐, 易,春秋,其内容基本是哲学,历史,政治,文学艺术方面 的.儒家对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多不重视,影响了封建社会 的统治思想,也影响了中医学说的全面发展.古代医家缺乏 进行生理,病理,药理分析所需要的物理,化学,数学等科学 知识和手段,一般只在可以直接感知的宏观层面和整体属性 上进行研究和思考.正是由于这一知识结构上的缺陷,严重 制约了中医学在理论上的发展和疗效上的进一步提高.比 如,杰出的医学家华佗早在东汉末年就发明了”麻沸散”,用 于剖开腹背,切除胃肠等外科大手术,被称为”外科鼻祖”,比 欧洲人施用麻醉剂早了一千六百多年,在世界医学史上遥遥 领先.但长期以来,由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缺乏等诸多原 因,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