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ppt_第1页
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ppt_第2页
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ppt_第3页
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ppt_第4页
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向阳 前言 滋养细胞肿瘤是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肿瘤 在我国比较多见 绝大多数发生在葡萄胎 流产和正常产后 因来源于胚胎的滋养细胞而得以命名 该肿瘤破坏性极强 原发于子宫 很早就可以通过血运转移到全身 成为一种全身性疾病 自发现一系列有效化疗药物之后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治愈率可达80 90 God sfirstcancer andman sfirstcure HertigAT 1968 定义与分类 滋养细胞肿瘤 Trophoblastictumour 又称滋养细胞疾病 Trophoblasticdisease 是指胚胎的滋养细胞发生恶性变而形成的肿瘤 滋养细胞肿瘤包括 葡萄胎 侵蚀性葡萄胎 绒毛膜癌 中间型滋养细胞疾病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滋养细胞肿瘤区别于其他肿瘤的特点 组织来源 属胚外层细胞 细胞成分 具有男性成分 免疫原性 具有较强的抗原性 临床表现 亲血管性强 病情进展快 病程较清楚 几乎均继发于妊娠之后 病理特点 细胞分裂相多 增殖周期短 产生激素 特异而敏感的肿瘤标记物 hCG 对化疗极敏感 化疗是治疗的主要手段 葡萄胎妊娠 葡萄胎是指胚胎外胚层的滋养细胞发生增生 绒毛水肿变性而形成的串串水泡状物 病变局限于宫腔内 非恶性 葡萄胎的类型 完全性葡萄胎 部分性葡萄胎 葡萄胎妊娠 葡萄胎妊娠 葡萄胎妊娠镜下所见 部分性葡萄胎妊娠 部分性葡萄胎镜下所见 葡萄胎的病理变化 镜下所见 绒毛因间质水肿空泡变而肿大 间质血管稀少或消失 滋养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增生 葡萄胎的病理变化 病理分级 级 无增生或轻度增生 级 中度增生 伴轻度或中度分化不良 级 高度增生 伴中度或高度分化不良 病理形态学变化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 葡萄胎妊娠的病理80 表现为绒毛明显水肿伴中心池形成及成片状滋养细胞增生 而近10年来 出现该典型病理变化的仅占39 完全性葡萄胎常可表现为不典型形态学改变 而易将其误诊为部分性葡萄胎或自然流产 Histopothol 1996 28 101 109 葡萄胎妊娠 u葡萄胎妊娠的流行病学 总体发生率 不同的国家及地区差异较大 在日本葡萄胎的发生率为1 1000次妊娠 约三倍于北美及欧洲的发生率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曾表明 葡萄胎平均发生率为1 1290 最高为江西1 728 最低为山西1 3056 流行病学 种族因素 黑人发生率较低 犹太人发生率较高 东南亚国家发生率较高 HayashiH AmJEpidemiol 1982 115 67 年龄 英国的一项调查认为 25 29岁的妇女葡萄胎妊娠的发生率最低 15岁以下妊娠者葡萄胎发生的风险增加6倍 40 45岁妊娠者发病风险增加3倍 45 49岁则增加至26倍 年龄超过50岁时其风险可增加400倍 Bagshaweetal lancet 1986 葡萄胎妊娠的发生机制 基因印记效应 Geneimprinting 是一种依赖于配子起源的特殊等位基因的表型修饰过程 父源和母源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对胚胎正常发育具有不同和必不可少的作用 父原性遗传信息对胎盘滋养细胞的正常发育十分必要 而母源性遗传物质对胚胎的发育则很关键 发生机制 Surani于1986年报道的鼠核配子移植实验成功地解释了葡萄胎的发生机制 人工单性生殖方法 父源性或母源性早期生殖细胞核移植至不含卵原核的卵细胞 观察胚鼠发育情况 细胞遗传学起源研究 细胞遗传学研究发现完全性葡萄胎通常是二倍体核型 其中绝大部分为46 XX 且染色体核基因均为父源性 而部分性葡萄胎核型绝大部分为三倍体 多由一个卵子与两个精子同时受精而成 BreakthroughonBiologyofCM 1977年Kajii等发现CM的DNA成份全部来源于父亲 完全性葡萄胎的起源假说I 单精子空卵 空卵 23 X 23 X46 XX CHM 纯合子 75 85 空卵 23 Y 23 Y46 YY 不能存活 完全性葡萄胎的起源假说II 双精子空卵 空卵 23 X 46 XX CHM 纯或杂合子 50 50 空卵 23 Y 46 XY CHM 杂合子 15 25 23 X 23 X 完全性葡萄胎的起源假说II 双精子空卵 空卵 23 Y 46 YY 不能存活 23 Y 完全性葡萄胎的起源假说III 二倍体精子空卵 空卵 46 XY CHM 杂合子 空卵 46 XX 46 XX 46 XY M1失败 46 YY 或 M2失败 CHM 纯合子 部分性葡萄胎的起源假说I 双精子受精 23 X 69 XXX PHM 23 X 或23 Y 或69 XYY 23 X 或23 Y 或69 XXY 部分性葡萄胎的起源假说II 单精子受精 23 X 23 X 或23 Y 23 X Y 23 X 46 XX XY 69 XXX 或69 XYY PHM 部分性葡萄胎的起源假说III M1失败 23 X 69 XXY M2失败 46 XX 23 X 或46 YY 46 XX 69 XXX 或69 XYY PHM 46 XY PHM 非葡萄胎妊娠三倍体 46 XX 23 X 或23 Y 69 XXX 或69 XXY 葡萄胎发病的影响因素 饮食中胡萝卜素及动物脂肪的缺乏妊妇年龄过大葡萄胎妊娠史自然流产史 葡萄胎妊娠的临床表现 葡萄胎妊娠随着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 其临床见症状亦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20世纪60 70年代 葡萄胎妊娠诊断时子宫明显增大 贫血 妊娠剧吐以及先兆子痫的发生率分别为51 54 26 及27 随着阴道超声的应用及血hCG的精确测定使葡萄胎妊娠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 由于诊断时间的提前 典型的症状和体征并不多见 上述症状和体征的发生率仅分别为28 5 8 及1 ObstetGynecol 1995 86 775 779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HCG测定 血 或尿 内HCG的含量和体内滋养细胞活动情况有关 HCG测定 正常妊娠血清HCG测定呈双峰曲线 至妊娠70 80天达到高峰 中位数多在10万miu ml左右 最高值可达20万miu ml 达高峰后迅速下降 34周时又略上升呈小高峰 至分娩后3周转为正常 葡萄胎患者血清HCG测定值常远高于正常妊娠 有的可高达数百万 且持续不降 超声诊断 B型超声是诊断葡萄胎的重要手段之一 B超下可见子宫内充满无数小的低回声及无回声区 形如雪花纷飞 又称之为 雪花征 无胎体和胎盘反射 自采用灰阶超声后 可以看到有细小水泡结构 使葡萄胎的诊断提早到孕11 13周 近年来阴道探头的应用 可使葡萄胎的诊断提早到妊娠8周左右 葡萄胎的超声诊断 双胎之一葡萄胎妊娠的鉴别诊断 影象学检查病理组织学诊断遗传学诊断 确诊断的手段临床处理及预后 葡萄胎妊娠的处理 葡萄胎组织的清除 葡萄胎的诊断一经确定 应及时清除 清除葡萄胎时应注意预防出血过多 穿孔及感染 并应尽量减少以后恶变的机会 预防性化疗问题 对葡萄胎患者是否进行预防性化疗仍有不同的观点 对有恶变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预防性化疗是必要的 葡萄胎恶变的高危因素 存在下列高危因素时 恶变率将增加至40 56 年龄 40岁 恶变率37 50岁 恶变率56 血HCG 1000000IU L子宫体积明显大于停经月份黄素化囊肿 6cm 病理以小葡萄为主重复性葡萄胎 常用单药化疗方案 5 FU方案KSM Actinomycin D 方案MTX CVF化疗MTX静脉推注方案MTX静脉灌注 CVF方案 葡萄胎恶变的早期诊断 清宫后血HCG的监测葡萄胎清除后 血HCG滴度呈对数下降 正常情况下在清宫后12周左右恢复正常 如葡萄胎完全清除后12周血HCG仍未达正常值 或血HCG滴度呈现一平台状或升高 均应考虑到恶变的可能 而予及时治疗 清宫后血HCG变化 葡萄胎恶变的早期诊断 超声诊断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 及脉冲多普勒 PD 的应用 对早期确定滋养细胞疾病的性质判断化疗效果预测病变转归均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RI 收缩期峰值流速 舒张期峰值流速 收缩期峰值流速 正常子宫超声所见 子宫肌层病灶超声所见 子宫肌层病灶彩超所见 彩超下血管阻力指数测定 葡萄胎恶变的早期诊断 盆腔动脉造影术自50年代开始即有学者应用此技术对滋养细胞肿瘤盆腔的病灶进行评估 可以清楚地了解病灶的部位及侵蚀程度 但是具有创伤性及一定的技术难度 盆腔动脉正常造影所见 正常右子宫动脉造影所见 正常左子宫动脉造影所见 右子宫动脉造影异常所见 葡萄胎恶变的早期诊断 CT 对早期肺转移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MutchDG 1986 报道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胸片阴性者 40 肺CT可见小的转移灶 早期肺转移瘤CT所见 葡萄胎恶变的早期诊断 应用分子生物学手段预测葡萄胎恶变端粒酶RNA基因表达端粒酶活性测定金属蛋白酶 MMP 及组织抑制物 TIMP 在葡萄胎恶变转移中的预测价值 葡萄胎清宫后侵葡诊断标准 FIGO 2000 清宫后每周测定血hCG 连续3次平台 清宫后每周测定血hCG 连续2次升高10 或以上 病理组织学诊断 hCG持续阳性超过6个月 IntJGynecolCancer 2000 10 84 88 妊娠性绒癌 gestationalchoriocarcinoma 绒毛膜癌是恶变的滋养细胞失去绒毛或葡萄胎样结构而散在地侵蚀子宫肌层或转移至其他器官 造成破坏 以致病人死亡 具有高度恶性 绝大多数继发于正常或不正常妊娠之后 称为继发性绒癌或妊娠性绒癌 其病理特点为增生的滋养细胞大片侵犯子宫肌层和血管 常伴有远处转移 见不到绒毛结构 诊断 临床症状 前次妊娠性质阴道不规则出血恶液质贫血 感染转移灶的症状 诊断 体征 盆腔检查与转移瘤相关的体征 阴道外阴转移瘤 广泛肺转移伴呼吸衰竭 巨大脑转移瘤伴颅内高压 病理诊断 鉴别诊断 侵蚀性葡萄胎 临床诊断 病理诊断不全流产 产后胎盘残留 血HCG测定 诊断性刮宫 超声及其他影象学检查的价值 宋鸿钊教授提出的滋养细胞肿瘤临床分期 期别定义I病变局限于子宫II病变超出子宫但局限于生殖器官IIa转移至宫旁组织或附件IIb转移至阴道III病变转移至肺伴或不伴有生殖道转移IIIa转移瘤直径小于3厘米或片状阴影不超过一侧肺之半IIIb肺转移灶超过上述范围IV病变转移至脑肝肠肾等其他器官 滋养细胞肿瘤预后评分标准 WHO FIGO提出的滋养细胞肿瘤解剖分期 2000 期别定义I病变局限于子宫II病变超出子宫但局限于生殖器官III病变转移至肺伴或不伴有生殖道转移IV病变转移至脑肝肠肾等其他器官 FIGO滋养细胞肿瘤预后评分标准 2000 FIGO推荐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时应结合解剖分期与预后记分 如一患者为绒癌脑转移 预后评分为16分 则诊断时应标注为绒癌 16 该分期与评分系统更加客观的反映了GTT患者的实际情况 在疾病诊断的同时更加简明地指出了患者除分期之外的病情轻重及预后危险因素 一些期别较早的患者可能存在较高的高危因素 而一些期别较晚的患者可能仍属于低危组 病例举例 病例1 45岁患者 葡萄胎清宫术后10周 血hCG900miu ml 宫腔内无残留物 无转移灶 FIGO分期与评分应为 1 低分期 低评分 病例2 40岁患者 足月产后7个月 不规则阴道出血5个月 咳嗽1个月伴头痛1周 胸片提示4个转移灶 脑CT提示颅内转移瘤5cm 腹部CT提示双肾转移瘤 血hCG42000miu ml FIGO分期与评分应为 15 高分期 高评分 病例举例 病例3 44岁患者 流产后8个月伴不规则阴道出血 B超显示子宫肌层内8cm多血管占位 血hCG18000miu ml 同时发现阴道前壁5cm转移结节 曾予单药化疗失败 未发现其他脏器转移 FIGO分期与评分应为 10 低分期 高评分 绒癌的治疗 在发现有效化疗药物之前 一旦诊断为绒癌均采用子宫切除的方法治疗 但疗效极差 除少数病变局限于子宫的患者能存活外 凡有转移者几乎全部难以治愈 自50年代首先证实大剂量甲氨蝶呤能有效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以及随后发现了一系列有效化疗药物后 其治愈率得到明显提高 并开创了以化疗为主 手术及放疗为辅治疗绒癌的新纪元 化学治疗 化疗是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主要方法 药物的选择首选药物 5 Fu KSM MTX其次 VP 16 CTX AT1258 VCR VDSDDP Taxol等 化疗药物的选择 5 FU对所有病灶效果均好 KSM对各部位病灶也有显著效果 特别对肺转移效果明显 MTX适用于脑 脊髓转移或耐药者 AT1258 CTX对肺转移较好 与KSM合用能增加疗效 VCR无骨髓抑制作用 常与其他药物配合应用 DDP Taxol多用于耐药患者 化疗方案的选择 单药化疗 主要用于病灶局限于子宫及低危转移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 5 氟脲嘧啶 5 FU 甲氨喋呤 MTX 更生霉素 KSM 足叶乙甙 VP 16 化疗方案的选择 联合化疗 对肿瘤出现多处转移或FIGO预后评分为高危患者 应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化疗 5 FU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EMA CO方案VP16 KSM方案EP方案MEA方案EP方案EMA EP方案Taxol DDP方案 VCR VDS 5 FU KSM AT1258方案 5天为一疗程 疗程间隔21天 VCR VDS2mg NS30mliv第1天5 FU25 26mg kg divdrip第1 5天KSM5 6ug kg divdrip第1 5天AT12580 5 0 6mg kg div第1 5天 VCR VDS 5 FU KSM Vp16方案 5天为一疗程 疗程间隔21天 VCR VDS2mg NS30mliv第1天5 FU800 900mg m2ivdrip第1 5天KSM200ug m2ivdrip第1 5天VP16100mg m2iv第1 5天 EMA CO方案 Bagshawe于1984年首先将EMA CO用于高危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治疗后 该方案即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Newlands等分析了10年148例高危及耐药滋养细胞肿瘤患者采用EMA CO化疗的疗效 完全缓解率为80 完全缓解率后复发率为5 4 Br JObstetGynecol 1991 98 550 557 EMA CO方案具体用法 Day1Vp 16100mg m2 NS300mlivdripKSM500ug 5 GS200mlivdripMTX100mg m2 NS30mlivMTX200mg m2 NS1000mlivdripDay2Vp 16100mg m2 NS300mlivdripKSM500ug 5 GS200mlivdripCVF15mgimq12hx4Day8VCR VDS2mg NS30mlivCTX600mg m2 IFO1600mg m2 NS500mlivdripDay15重复下一周期 Day1Day2要求水化 EMA EP方案 对于晚期多发转移 特别是脑转移的患者 一旦发生耐药后 EMA CO也难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而对EMA CO发生耐药或治疗后复发者 采用EMA EP及 或联合手术治疗后仍可获得70 的完全缓解 JReprodMed 1998 43 111 118 JClinOncol 2000 18 854 859 JReprodMed 2004 inprinting EMA EP方案具体用法 Day1Vp 16100mg m2 NS300mlivdripKSM500ug 5 GS200mlivdripMTX100mg m2 NS30mlivMTX200mg m2 NS1000mlivdripDay2Vp 16100mg m2 NS300mlivdripKSM500ug 5 GS200mlivdripCVF15mgimq12hx4Day8Vp 16150mg m2 NS500mlivdripDDP75mg m2 3 Nacl300mlivdripDay15重复下一周期 化疗过程中要求水化JClinOncol2000 18 854 95 其他化疗方案 对5 FU联合 EMA CO及EMA EP均出现耐药者 即使采用以铂类为主的其他治疗方案 仍只能有20 的患者获得持续缓解 近年来临床医师也在不断寻找一些新的化疗药物及方案治疗耐药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 VanBesien等报道采用超大剂量联合化疗方案 异环磷酰氨 卡铂 足叶乙甙 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耐药患者取得满意效果 紫杉醇作为新一代植物碱类抗肿瘤药 对耐药性GTT患者的治疗也有成功的报道 其他化疗方案 EP VP 16 DDP MEATaxol DDPIFO Carbo Vp16 ICE PVBVIP Vp 16 IFO DDP GynecolOncol 2000 78 28 31 GynecolOncol 1996 61 126 130 GynecolOncol 1997 65 366 369 JReprodMed 2002 47 451 MEAregimen Day1MTX100mgivMTX300mgivinfusionover4hin1000ml5 dextroseinwaterVp 16100mgivinfusionover1hAct D500ugivinfusionover1hDay2 5Vp 16100mgivinfusionover1hAct D500ugivinfusionover1hCVF15mgimq12hX4timesstarting24haftercommencementofmethotrexate GynecolOncol 2000 78 28 31 VIPRegimen Mesnaisgivenasa120mg m2ivatthefirstdoseofIFO followedbya1 2g m212 hourivinfusiondailyaftereachIFOdose Regimensarerepeatedevery21days GynecolOncol 1995 57 254 256 ICERegimen Ifsignificantcisplatin inducedrenalorneurologictoxicityoccurs carboplatincanbesubstitutedforcisplatinintheICEprotocol MesnaisadministeredasVIPprotocol High doseVp 16andCTXregimen Vp 164200mg m260hivinfusionCTX50mg kgivinfusionfor4daysCollinsetaltreatedapatientwithrefractorydiseaseinthelungandbrainafterbothEMA COandPVBchemotherapywithaboveprotocol thehCGreturnedtonormalwithin14daysoftherapy GynecolOncol 1991 43 317 319 High doseICEandstemcellrescue Hydrationandmesnaforbladderprotectionarenecessary 72hoursafterthelastdoseofchemothrapy stemcellrescuewasstarted GynecolOncol 1997 65 366 369 VaginalMetas BeforeChemotherapy VaginalMetas DisapearedafterChemotherapy Histopathologicfeaturesoflungmetastasis Histopathologicfeaturesoflungmetastasis Hugemetast tumorinrightlung Aftertwocoursesofchemotherapy Metastasesresolvedafterfourcoursesofchemotherapy 广泛肺转移伴呼吸衰竭 化疗一个疗程后 化疗4疗程后 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及价值 原发病灶或转移瘤大出血 如子宫穿孔 肝脾转移瘤破裂出血等 如其他措施无效 常需立即手术切除出血器官 以挽救患者生命 年龄较大且无生育要求的患者 为缩短治疗时间 经几个疗程化疗 病情稳定后 可考虑进行子宫切除术 子宫或肺部病灶较大 经多疗程化疗后 血HCG已正常 而病变消退不满意者 亦可考虑手术切除 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及价值 对于年轻且尚未生育的患者 如hCG正常之后 子宫病灶仍未吸收并较局限者可行子宫病灶挖除术 对于一些耐药病灶 如果病灶局限 如局限于子宫或局限于一叶肺内 亦可考虑在化疗的同时辅以手术切除 Cervicallesionofchoriocarcinoma 绒癌复发肺内耐药病灶 1 绒癌复发肺内耐药病灶 2 肺内耐药病灶术后病理 耐药病灶 hCG免疫组化染色 巨大脑转移瘤伴颅内高压 急诊手术及多疗程化疗后 放射治疗 在应用有效化疗药物之前 放射治疗也常用来治疗绒癌的肺或阴道转移 然而随着化疗药物治疗的长足进展 放射治疗对该肿瘤的应用价值已日渐局限 但在某些情况下 放射治疗仍有一定的作用 特别是对顽固性耐药病灶的治疗 预防转移灶出血及减轻疼痛等方面效果尚可 有文献报道 对脑转移及肝转移患者 采用全脑或全肝照射 约有50 的患者可获痊愈 选择性动脉插管介入治疗的应用 1 由动脉内注入化疗药物 药物直接进入肿瘤供血动脉 肿瘤内药物浓度比一般周围静脉给药高得多 从而可明显提高疗效 尤其是对于肿瘤细胞增殖周期较快的滋养细胞肿瘤 采用保留动脉插管持续灌注的方法 能有效提高时间依从性抗代谢药物的疗效 特别是对于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疗效显著 盆腔动脉造影显示子宫弥漫病灶 绒癌治疗过程中子宫血流面积百分比的变化 选择性动脉插管介入治疗的应用 2 选择性动脉栓塞术可用于治疗滋养细胞肿瘤导致的腹腔内出血或子宫出血 动脉造影能很快明确出血部位 选择性动脉栓塞术可准确地阻断出血部位血供达到止血目的 对绒癌子宫出血患者在保守疗法无效时 可考虑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术而达到保留生育功能的目的 对肝脾转移瘤破裂大出血患者也是一种有效的应急措施 使某些无法承受手术的患者可能获得治疗机会 造影剂溢出 子宫出血造影所见 髂内动脉造影所见 子宫动脉栓塞术后 置管于左子宫动脉化疗 盆腔及阴道转移瘤患者 左髂内动脉造影所见 左子宫动脉及阴部内动脉栓塞术后 阴道动脉造影剂溢出 右髂内动脉造影所见 右阴部内动脉造影所见 右阴部内动脉栓塞术后 置管于右子宫动脉化疗 中间型滋养细胞疾病 胎盘部位过度反应 exaggeratedplacentalsite EPS 胎盘部位结节 placentalsitenodule PSN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placentalsitetrophoblastictumour PSTT 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 epithelioidtrophoblastictumour ETT 中间型滋养细胞疾病的分类 增生性 胎盘部位过渡反应 EPS 胎盘部位结节 PSN 肿瘤性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PSTT 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 ETT 胎盘部位过度反应 EPS系增生性病变 指正常胎盘部位被过多的IT侵润 与胎盘床部位的IT分化有关 可发生于正常妊娠 流产及葡萄胎之后 EPS呈局限性 缺乏核分裂活性 常与蜕膜碎片和绒毛混在一起 如病灶系IT和较多分裂相的融合肿块 应怀疑PSTT 胎盘部位结节 PSN系增生性病变 与平滑绒毛膜的IT 绒毛膜型IT 分化有关 典型的PSN仅为镜下所见 呈单个或多个边界清楚 斑块样细胞不等的结节 细胞有丰富的胞质 分裂相无或罕见 PSN无恶性行为 经诊刮可治愈 免疫组化显示hPL和hCG局部弱阳性 SP1多呈阳性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Placentalsitetrophoblastictumor PSTT 又称胎盘原位绒癌 是一种罕见的滋养细胞肿瘤 1981年Scully等首先对这一肿瘤进行了报道并予以命名 它是主要由中间型滋养细胞构成的肿瘤 通常跟随着一个良性过程 但有成为高度恶性的潜在可能 PSTT病理特点 大体标本 一般可分为息肉型和包块型两类 镜下检查 肿瘤多融合成索状或片状 且有单个单核细胞浸润子宫肌层或血管 中间型滋养细胞通常为单核 形态上从多面体到纺锤形 如大片细胞弥漫性地侵蚀子宫肌层常提示恶性程度较高 在良性PSTT中平均有丝分裂指数仅每10个高倍视野中有2个 如PSTT的有丝分裂每10个高倍视野中多于5个 则提示预后不佳 PSTT免疫组化检查 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时 PSTT的中间滋养细胞HPL呈强阳性 有时细胞显示HCG弱阳性到中等阳性 说明HPL是PSTT更为敏感的肿瘤标志 PSTT的治疗 手术治疗子宫切除是PSTT首选的治疗方法 对于年龄较轻的妇女 如术中未见卵巢转移 手术范围选择全子宫及双卵管切除即可 曾经有观点认为 刮宫可作为治疗PSTT的方法 但目前认为这一方法并不可取 即使病灶呈息肉状突向宫腔者 虽可通过刮宫去除部分病灶组织 但大多数PSTT均有中间型细胞在肌纤维索间侵蚀生长 甚至达子宫浆膜层 而这些均非通过刮宫而可治愈的 PSTT的治疗 化疗PSTT对化疗远不如绒癌和侵葡敏感 但仍应作为手术治疗后的辅助治疗 特别是对于已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 化疗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化疗方案目前多主张采用EMA CO或EMA EP方案 PSTT的化疗 JanniW GynecolOncology1999 报道用EMA CO方案治疗的9例PSTT 总反应率为75 完全有效反应率为38 Newlands JClinOncol2000 报道用EMA EP方案化疗的8例转移性PSTT 结果在PSTT发病潜伏期 2年者 化疗完全缓解率仅为20 而潜伏期 2年者 缓解率为100 总完全缓解率为50 EMA CO化疗后复发的PSTT再用EMA EP治疗 病人仍可获长期完全缓解 GynecolOncol 2000 hCG hysterectomy 5 FUcombined SpecialCase2 MetastaticPSTT EMA EPX10 PSTTwithpancreasmetastasis AorticangiographyinPSTTpatientwithpancreasmetastasis PancreasarteriographyinPSTTpatient TumorvesselembolizationwithsteelcoilinPSTTpatientwithpancreasMetas TheCTscanafterembolizationandchemotherapy Themetastesisresolvedinpancreasaftertherapy 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 ETT系赘生性疾病 与绒毛膜型IT分化有关 由平滑绒毛膜样IT组成 因有区域性坏死 钙化和岛状分布的肿瘤细胞 使病变外观常呈 地图样 ETT在细胞学和结构上有明显的上皮样表现 而需与上皮性恶性肿瘤鉴别 ETT的治疗以手术为主 其生物学行为及预后与PSTT相似 非妊娠性绒癌 non gestationalchoriocarcinoma 非妊娠性绒癌 non gestationalchoriocarcinoma 又称原发绒癌 primarychoriocarcinoma 是一种极为少见的恶性肿瘤 在男女两性中都可发生 原发灶可以在生殖器内 也可以在生殖器外 无典型临床症状 早期诊断较困难 一般认为其治疗效果 预后较妊娠性绒癌为差 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