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沁园春 长沙教案师:上课!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我叫唐浩,和你们学校的一位老师同姓、同名、同字,很好记,这节课由我和大家一起学习,希望能学得愉快。我们今天学习的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板书)这是高中语文开篇第一课,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希望我们能以良好的状态,学的良好。今天这节课,我主要用追问式读书法,教会大家如何读这篇文字,就是在追问中学习知识,在朗读中体会感情,最终在理解的基础上会读这篇文字,下面我先追问)1、 沁园春 长沙的体裁是什么?词!(板书)2、 大家了解词的相关知识吗?初中是我们都学过,回忆一下,待会我找同学起来给大家温习温习,可以从概念、名称、特点、分类(板书)四个方面说一说,哪位同学先说一说“概念”?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刚才这几位同学们讲的很好,很全面,也很准确,(1)释义:词是我国传统诗歌当中的一种特殊体裁,它原本是配乐的歌词,后来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逐渐和音乐相分离,成为一种纯粹的文学样式。起源于隋唐之际,盛行于宋朝,随着金元北曲的盛行而衰亡。(2)名称:初起,人们称它为“曲子”“杂曲子”“曲子词”,后来也称作“乐府”(如东坡乐府)“长短句”(如稼轩长短句),“诗余”(如南宋何士信编的草堂诗余)等。这些称谓都是根据它的特点给他命名的,你比如“长短句”啊,“诗余”啊。(3)特点:每一首词都有一个词牌名,这个词牌名是这首词的曲调名称,起初的词牌,与词的内容有关系,后来乐曲失传,词牌和词的内容就并没有必然联系了。词牌就成了词的形式格律的标志。只起到规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的作用了。(规定你填词必须按固定的词牌来填,一个词牌之下的所有的词都有固定的句数,每个句子的字数也是确定的,就是在押韵上也有固定的要求!)这首词的词牌就是“沁园春”,沁园相传是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后来被外戚窦宪所夺,有人就作诗咏怀这个事,这个词牌就由此得名。但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词就与词牌的本意没什么关系了。当然也有个别的词人依附于词牌的本意填词的。有的词在词牌的下面还有词题和小序,它与词的内容就关系密切,你像毛泽东的卜算子下有标题“咏梅”,又有“小序”,“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用来进一步说明写作意图。还有我们这首词的词题是“长沙”,就表明这首词所写的内容就是词人在长沙时的所见所感。 (4) 分类:词根据它的长短字数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词从片数也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之分; 词从风格上也有婉约和豪放之别:婉约派的代表作家有李清照、晏殊、李煜,今后我们还将学到柳永、姜夔、周邦彥等,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我们这首词从长短来看是小令,中调,还是长调?(上阙13句56字,押四平韵(头、流、由、浮)下阙12句58字,押五平韵(游、稠、遒、侯、舟)属长调从片数上看是双调,上下两片从风格来看,是婉约还是豪放的呢?学习之后才能知道。虽然有的同学已经知道呵呵。师:好,下面我们就正式来学习这首词。刚才已经讲了:今天这节课,主要用追问式读书法,教会大家会读这首词。那么下面开始读诗,第一遍:一读 读准音 知节奏(板书)我们都知道词最初是配乐朗诵的,所以学习词绝对不可以不朗读,我们千万不要以为我们只能够通过逐字逐句的分析才能够理解一首词的内涵,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都可以用我们的声音把我们所理解到的内容传达出来,所以我说,我听大家读诗读词就知道大家对这首词理解的怎么样。因为这首词同学们已熟悉了,借助工具书先自由读,再私下交流的这个环节就简略过去了,我现在直接请一位同朗读,根据他读的具体情况,再针对性的做以处理和强调。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其他同学注意他的读音和节奏。生:读课文。师:音读的准吧?有没有读的不当的地方?不过有两个个字音我还要强调一下:(1)沁园春( ) (2)百舸争流(3 峥嵘岁月( ) (4)怅寥廓( )(5)挥斥方遒( ) (6)浪遏飞舟( 节奏把握的也还算准确,讲到节奏,在这里强调两个注意事项,第一个要注意语法上的停顿,不能把词读破了。古人读书是吟诵,有腔有调,不管意义结构,只按音节自然去读;而今人读书要求注意语法上的停顿,不能把词读破了。师:如“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应该这样读“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我们不能读成“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因为“问苍茫大地”是动宾结构,“谁主沉浮?”是主谓结构的,动宾结构的要先把动词和宾语划开读,主谓要先把主语和谓语本划开读,如果你觉得后面部分很长,不好表达感情的话,也可以根据语法结构再化成若干小节来读,如“谁主沉浮?”的谓语部分是动宾结构,也可以读成“谁/主/沉浮?”再比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这两句,不能读成“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这是纯音节的读法,因为他是个主谓句,首先应该主谓分开来读“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如果觉得谓语部分不容易表达感情,你可以再分,把谓语的动宾结构再划开:“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这是第一个注意事项。第二个注意事项是注意领字的停顿。比如上片的“看”和下片的“恰”都要稍作停顿,以突出领字的作用。知道了吗?有没有不太明确的地方,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生:自己感受,提问,先找学生试读一阕,再统一订正。师:只是读准音,通节奏,不算会读诗词,我们接下来还要继续读二读 通文意,悟感情(板书)。就是在研读课文基础上,深悟感情,然后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才能把文章读的更准确一些。下面我又要追问了。这首词分上下两阙,上阕写景,下阕写人,上阕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啊?(书中的原词是哪个?) 秋景(寒秋之景)“寒秋”是秋天的哪个阶段? 最后的阶段,已近寒冬在同学们的心中“寒秋之景”一般都是什么样的?用一些词语来概括一下。 萧瑟、肃杀、破败。(可描述)能想起描写秋景的相关诗句吗?生描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忘记天涯路。(晏殊蝶恋花)还有:“风急天高猿啸哀”“秋风秋雨愁煞人”等等。这些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充满哀伤的悲秋情调。我们这首词也是描写秋景的词,而且还是寒秋之景,我们刚才读过了,你觉得这首词有哀伤的悲秋情调了吗?生读:没有!师:没有,那它是什么情调呢?一起看看这“寒秋之景”的七句。这七句写了哪些景物?(山、林、江、舸、鹰、鱼、万类霜天)这些景物有静景,有动景,我们区分来看,哪几句是静景,哪几句是动景啊? 静景: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动景: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静景我们分析的时候,重点分析句子当中形容词、副词、数词等修饰的成分的词动景中重点分析动词,先看静景形容词:万、层、漫范围广 红、碧、白色彩绚副 词:遍、尽、透程度深根据我们简单的分析,静景给我们什么感受?赏心悦目,充满勃勃生机的!再看动景主要是看动词(有哪几个动词?)动 词:争(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 击(展翅奋发、强劲有力之状) 、 翔(自由轻快之态)、 竞(有力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生机勃勃动景给我们什么感受?也是生机勃发的,也就是说,在诗人的笔下秋景是生机勃勃的,是壮丽的,没有一点悲秋之味,相反的还让我们感觉到有一种磅礴的气势。说明它不是悲秋之作。下阕写的是人,我们也看看吧,人又这样呢?是不是也没有哀伤的悲秋情调啊?(课文中的原词):什么人同学少年!这些人又什么特点?(大声回答!)风华正茂 青春年少书生意气 才华出众挥斥方遒 热情奔放指点江山 关心国家(以天下为己任)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蔑视功名利禄到中流击水 勇敢向上的好男儿!浪遏飞舟 在诗人的笔下人也是充满豪情的,没有一点悲秋之味,相反的还让我们感觉到非常的豪迈,说明它不是悲秋之作。哦,词人笔下的景是壮丽的,人是豪迈,不但不是悲秋之作,还是景让人感觉到豪情满怀的颂秋之作!哎,人家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词人笔下的寒秋如此美好,说明了什么?是因为他的心情的喜悦的、是豪迈的!诗人的心情是喜悦的、豪迈的!那么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就是喜悦的、豪迈的,后面我们读这首词的时候,我们除了读准音、节奏,还要把这种喜悦的、豪迈的感情给他读出来。知道了吗?接着追问词人的心情为什么这么好啊?那么喜悦、那么豪迈?(知人论世)1、背景(时代)1925年,当时革命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同时,国共统一战线已经确立,革命形势一片大好。(但革命该由哪个阶级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经过长沙,重游了他在长沙读书时常去的橘子洲,回忆当年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面对日益高涨的革命形势,诗人心情好,豪情满怀,所以写出来的诗自然也就充满豪情喽。有没有其他的原因了?想想?1925年的深秋看到这样的景色应该不止毛泽东一个吧?其他人都没看到?如果都看到了,为什么他们没有这样的感受呢?这说明什么? 2、他心情好,还与他个人有关,与诗人的志向、胸襟、性格密切有关。毛泽东,他是有远大的志向的人,有主宰苍茫大地的气魄!他是有博大的胸怀的人,有改造旧社会,建立新社会的豪迈情怀!他是永不放弃的人,有着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所以看到这样的景色才有这样的感受,其他人就是看到这样的景,没有这样的志向、胸襟、性格,也写不出这样气势磅礴的诗来,甚至可能还要继续悲秋来。呵呵由此,我们能不能得到一个结论:毛泽东之所以后来能成为一代伟人,是因为(从自身的角度谈谈)1、“远大的志向”(板书),毛泽东16时的诗句:孩子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2、博大的胸怀(板书)3、坚韧的性格(板书)所以我们在做的同学,你们要想有所成就,就要少年立大志,胸怀博大,性格坚韧,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依然依然坚信,依然坚定,依然坚持,激流勇进,搏击风浪!要想有所成就,就要有青春不虚度,永远保持青春的心态,一往无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厉,即使面对肃杀的寒秋依然乐观,依然豪迈,依然向上;可不能一天到晚想着剪什么发型,着什么衣服,穿什么样的鞋子,玩什么样的手机,要向伟人一样:孩子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到这里我们音也读准了,节奏也读准了,感情也读出来了能不能说会读这首词了?基本可以了,还可以更进一步:三读 出重音,养语感(板书)师:把重音读出来,不仅抑扬顿挫,很好听,感情也会抒发地更为充分。怎么判断哪些地方要读重音,很简单,就是刚才我们研读课文时候提到的,写景的静景中的形容词、副词、数词等修饰性的词,动景中的动词,要重读。写人的,能突出人的特点,表达词人感情的字词要重读,你比如:万山红遍 静景遍:红之广层林尽染 山上一层层树林经霜变红,像染过一样漫江碧透 静景透,全都百舸争流 动景争流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重音也不要读的太夸张,突出一点就行了。下阕部分主要是写人的,主要是那些能突出人的特点,表达词人感情的字词要重读,如: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读的时候可以快一点!师:记住了吗?读到这儿了,能不能再锦上添花了呢,其实还可以,为了入情入理,我们还可以适当的加上恰当的肢体语言,比如读这首词的时候你要是一动不动,不生动,也不能这样读(低头),可以这样读(双手放在背后或叉着腰),要把自己想象成作者,想象成毛泽东,觉得此情此景,这样能够更好的体味诗歌的内容,就这么读,不仅是诗歌的诵读如此,其他的文学作品都应该是这样的剩下的时间学生们尽情的朗读吧,理解这首词,感受词人的情怀,感受激情,感受豪迈、感受喜悦。待会如果有时间,我会找学生示范性的朗读,读诗的最后一步:四读 出口诵,重积累(板书)背诵由下节课检查,课下是准备“青春”和“立志”、胸怀等话题的典型材料,准备作文。讲到这儿,这节课的内容就基本结束了,本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知道了怎么读这首词了。(其实这四读法也适合其他诗词)一读 读准音,知节奏二读 通文意,悟情感三读 出重音,养语感四读 出口诵,重积累同时也感受了伟人的情怀,我们要将伟人的情怀内化为自己的学习动力,将来自己也成为一代伟人,下节课我们学习如何考试学习炼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三年级历史备考计划
- 外研社小学英语一年级互动教学计划
- 2024-2025学年度教育信息化教研融合计划
- 潜能生情绪管理辅导计划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字词积累计划
- 四年级语文家庭作业优化计划
- 幼儿园中班体格锻炼安全计划
- 六年级科学教学班级分组计划
- 2024-2025八年级班主任班级团队激励计划
- 八年级上学期班主任班会主题设计计划
-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护理查房
- 《直埋式地下燃气调压装置》
- 社区绿化美化的措施及实施难点
- 《彩妆的库存管理》课件
- GB/T 15972.40-2024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40部分:传输特性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衰减
- 2024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考点提纲
- 四川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笔试题库
- 开封市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保健按摩师项目样题(康养照护品牌)
- 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知识培训
- 2024年第一季度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析报告
- 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2024 -2025 学年上学期 七年级数学学科期中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