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免疫预防工作新进展徐爱强卫生部免疫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 委员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任医师一、有关专业术语(一)疫苗n 传统疫苗是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脱毒、灭活等方法制成,用于预防疾病的自动免疫制剂。p 过去曾习惯将病毒类制剂称为“疫苗”,细菌类制剂称为“菌苗”,细菌外毒素经脱毒的制剂称为“类毒素”。p 近年来由于现代生命科学促进了疫苗的发展,如果仍沿用以往的名称,就很难准确地、完整地概括各种形式免疫制剂的本质。同时,WHO把自动免疫制剂统称为“疫苗(Vaccine)”。p 为避免名词和概念上的混乱,对于各种预防性生物制品统称为疫苗。n 目前疫苗的定义有所延伸,它是指针对疾病的病原微生物或其蛋白质(多肽、肽)、多糖或核酸,以单一实体或通过载体经预防接种进入人体后,能诱导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从而使机体获得预防该疾病的免疫力。n 疫苗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p 广义的概念是指所有的免疫制剂,即包括用于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p 狭义的概念正如条例中所规定的,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n 我国疫苗的分类:根据疫苗流通与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规定,将疫苗分为两类:p 第一类疫苗: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p 第二类疫苗: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二)预防接种:预防接种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n 广义的概念是指利用人工制备的抗原或抗体通过适宜的途径对机体进行接种,使机体获得对某种传染病的特异免疫力,以提高个体或群体的免疫水平,预防和控制针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它包括:p 主动免疫:使用含有已知抗原成份的疫苗接种于机体,以抵御针对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起到防病作用,如注射麻疹疫苗、脊灰疫苗预防麻疹、脊灰的发病;p 被动免疫:使用含有已知抗体成分的免疫球蛋白(或抗血清)接种于机体,使机体被动地获得免疫力,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如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白喉抗毒素,预防乙肝、白喉的发生。n 狭义的概念指的是仅接种疫苗,使个体或群体获得对某种传染病的免疫力。(三)计划免疫n 计划免疫是指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水平分析,按照国家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针对传染病的目的。n 实施计划免疫必须具备几个基本要素:p 一是要明确控制乃至消灭的针对传染病;p 二是要选择安全、有效的疫苗,并制定科学的免疫规划和免疫策略;p 三是要达到高水平的预防接种率和免疫成功率;p 四是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组织实施系统及制定科学的技术措施来加以保证;p 五是要建立有效的接种率和针对传染病监测、评价系统。n 随着我国预防接种工作发展到免疫规划时期,计划免疫的概念逐步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免疫规划。 (四)免疫规划n 国家免疫规划是指按照国家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称省)确定的疫苗品种、免疫程序或者接种方案,在人群中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和控制特定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p 原来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及白破疫苗、麻疹疫苗;p 有些省级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根据本行政区域的传染病流行情况、人群免疫状况等因素,将乙脑疫苗、A群流脑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免费向公民提供预防接种。n 免疫规划是计划免疫工作的发展,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计划免疫业已取得的成果,提高和维持接种率,扩大预防接种服务人群,积极推广新疫苗应用,也有利于在我国预防接种工作领域与国际接轨。n 它是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疫苗的不断开发和应用,为更加合理地使用疫苗和开展预防接种工作,以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针对传染病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五)免疫预防的主要策略n 免疫(Immunization)p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提高并维持高水平的免疫覆盖率p 其他疫苗:逐步扩大和规范免疫服务n 监测(Surveillance)p 监测已经成为当今公共卫生的重要技术和工作内容p 建立起快速、灵敏、高效的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监测系统n 管理(Management)p 全面加强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信息化、现代化的管理p 向管理要效益(六)疫苗接种与人类健康n 有效疫苗接种覆盖率达到85%-95%,可控制、消除乃至消灭相关疾病p 一类疫苗:依法接种,覆盖率较高,效果较明显p 二类疫苗:自愿接种,覆盖率取决于多种因素,疾病控制效果与覆盖率直接相关n 根据疾病流行情况和资源,逐步将某些二类疫苗纳入计划免疫,是控制相关疾病最理想的方法二、我国免疫预防工作回顾(一)第一阶段:计划免疫前期n 时间:新中国成立-1977年,是免疫预防工作的初期阶段n 形式:突击接种n 内容:普种牛痘等烈性传染病疫苗及试用“四苗”n 管理:1963年首次发布预防接种工作实施办法p 提出计划接种的概念n 主要成绩p 消灭天花;(二)第二阶段:计划免疫时期n 时间:1978-2000年,是将WHO的扩大免疫规划(EPI)与我国免疫预防工作相结合(计划免疫),并迅猛发展的阶段p 第1阶段(19781985年) :主要任务是加强计划免疫的基础工作。 p 第2阶段(19861990年):主要任务是实现普及儿童免疫目标。 p 第3阶段(19912000年) :主要任务是在巩固和保持高接种率的基础上,控制和消灭针对传染病。 n 形式:免疫服务形式发生重大转变p 常规免疫、强化免疫、应急免疫等n 内容:除“四苗”外,免疫服务内容不断扩大p 乙肝、破类、风疹、麻-腮-风、甲肝等新疫苗n 主要成绩p 实现了3个85的目标p 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发病率达到历史最低水平p 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三)第三阶段:免疫规划时期n 时间:2001年n 形式:与计划免疫时期基本相同,强调规范化和法制化管理n 内容:以提高免疫接种率,控制、消除或消灭疫苗可预防疾病为目的,巩固成绩、扩大内容、提高质量,保证免疫预防工作可持续性发展n 主要成绩:p 2002年开始国家将乙肝疫苗纳入到儿童计划免疫p 2005年国务院出台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开始实行免费接种p 2007年国务院决定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三、我国计划免疫工作进展(一)总体成就n 计划免疫针对疾病发病率达到历史最低水平n 传染病总发病率显著下降n 疾病谱发生重大变化n 无脊灰证实工作已完成n 其它(二)重点工作n 维持无脊灰状态n 消除麻疹p 卫生部于2006年11月10日下发关于印发20062012年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的通知(卫疾控发2006441号)n 加强乙肝控制n 其它疫苗针对传染病的控制工作四、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简介(一)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报告中的要求n 今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在免费救治艾滋病、血吸虫病等传染病患者的基础上,扩大免费救治病种。为此,中央财政增加支出28亿元。(二)全国扩大免疫规划预防病种调整思路n 将国家统一实施免疫规划所预防疾病的种类,由目前的7种增加到14种,中央财政统一支付疫苗和注射器费用p 目前全国统一实施的免疫规划所针对疾病:7种 结核、脊灰、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乙肝p 计划增加的疾病:8 种 通过儿童常规免疫预防的病种:5 种F 流脑、乙脑、风疹、腮腺炎、甲肝 针对高危人群接种预防的疾病:3 种F 流行性出血热、炭疽、钩端螺旋体(三)新的国家免疫规划免疫程序表(见附表)五、结束语n 新中国免疫预防事业走过了近60年的历程,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p 2008年是中国实施儿童计划免疫30周年n 实践证明:免疫预防是控制、消灭传染病最科学、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n 随着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免疫预防的工作领域在不断拓展,必将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p 传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肿瘤 n 携手临床疾控,共创免疫预防事业的未来p 中国的免疫预防事业 靠您,靠我,靠大家!附表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疫 苗接 种 对 象月(年)龄接种剂次接 种 部 位接种途径接 种 剂 量/剂次备 注乙肝疫苗0、1、6月龄3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酵母苗5g/0.5ml,CHO苗10g/1ml、20g/1ml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剂次,第1、2剂次间隔28天卡介苗出生时1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处皮内注射0.1ml脊灰疫苗2、3、4月龄,4周岁4口服1粒第1、2剂次,第2、3剂次间隔均28天百白破疫苗3、4、5月龄,1824月龄4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注射0.5ml第1、2剂次,第2、3剂次间隔均28天白破疫苗6周岁1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0.5ml麻风疫苗(麻疹疫苗)8月龄1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麻疹疫苗)1824月龄1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乙脑减毒活疫苗8月龄,2周岁2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A群流脑疫苗618月龄2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30g/0.5ml第1、2剂次间隔3个月A+C流脑疫苗3周岁,6周岁2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100g/0.5ml2剂次间隔3年;第1剂次与A群流脑疫苗第2剂次间隔12个月甲肝减毒活疫苗18月龄1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1ml出血热疫苗(双价)1660周岁3上臂外侧三角肌肌内注射1ml接种第1剂次后14天接种第2剂次,第3剂次在第1剂次接种后6个月接种炭疽疫苗炭疽疫情发生时,病例或病畜间接接触者及疫点周围高危人群1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上划痕0.05ml(2滴)病例或病畜的直接接触者不能接种钩体疫苗流行地区可能接触疫水的760岁高危人群2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成人第1剂0.5ml, 第2剂1.0ml713岁剂量减半,必要时7岁以下儿童依据年龄、体重酌量注射,不超过成人剂量1/4接种第1剂次后710天接种第2剂次乙脑灭活疫苗8月龄(2剂次),2周岁,6周岁4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第1、2剂次间隔710天甲肝灭活疫苗18月龄,2430月龄2上臂三角肌附着处肌内注射0.5ml2剂次间隔6个月注:1. CHO疫苗用于新生儿母婴阻断的剂量为20g/ml。 2. 未收入药典的疫苗,其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参见疫苗使用说明书。简介徐爱强,男,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德州十中住宿班考试题及答案
- 天然药物学实操考试题及答案
- 期末数量关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 2025年公需科目人工智能与健康考试题(附答案)
- 2025年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高速监测员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高级钳工试题题库及答案
- 读章程及运行管理办法
- 计量标签化管理办法
- 苏州青青菜管理办法
- CT检查的课件教学课件
- 电动汽车原理与构造- 课件全套 第1-9章 绪论 -电动汽车的智能化技术
- 医院防疫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皮肤炎症修复管理办法
- 车辆检测与维修驾驶员聘用合同
- 腹部血管超声诊断
- 2025年安全生产考试题库: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实操技能试题汇编
- PCR基本知识课件
- 员工烧烤联谊活动方案
- 草原安全管护方案(3篇)
- 中国鱼腥草素钠栓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4-203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