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粉加工扩建项目环评报告书_第1页
石膏粉加工扩建项目环评报告书_第2页
石膏粉加工扩建项目环评报告书_第3页
石膏粉加工扩建项目环评报告书_第4页
石膏粉加工扩建项目环评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陆县三门吉兴石膏粉厂石膏粉加工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技术审查意见修改说明序号技术审查意见修改说明1细化项目厂区现状介绍,完善与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平陆县生态功能规划及生态经济区划等分析相关规范的符合性细化了项目厂区现状介绍,见P9-P12。对比山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平陆县生态功能规划及生态经济区划等分析相关规范的符合性,见P2、P19-P212在现场踏勘基础上细化完善现有工程情况介绍,结合现有工程原有监测数据分析现有工程存在的环境问题,给出整改要求及“以新带老”措施。明确改造后原料场及环保措施,核实三本帐问题,进一步分析项目的可行性细化完善了现有工程情况介绍,见P9-P12;经与企业核实,未收集到现有污染源监测数据,本次评价根据验收合格证和环评中数据分析了现有工程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和措施,明确了改造后原料场及环保措施,见P9-P12;核实了三本帐,见P52;进一步分析了项目建设的可行性,见P33细化工程组成表和设备表,完善与现有工程的衔接关系;核准环保工程建设内容;细化平面布置图。按导则要求核实评价等级、规范大气影响评价内容细化了工程组成表和设备表,完善了与现有工程的衔接关系,核准了环保工程建设内容,见P4-P6;细化了平面布置图,见P8;按导则要求核实了大气评价等级,规范了大气影响评价内容,见P40-P42。4按照山西省及运城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汾渭平原污染防治攻坚战等完善施工期及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按照山西省及运城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汾渭平原污染防治攻坚战等完善了施工期及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见P37、P405核实工艺流程,细化破碎磨粉等工序采取的粉尘集尘除尘措施,核实除尘设施风量、布袋除尘器规格参数及污染物排放情况核实了工艺流程,见P33;细化了破碎磨粉等工序的集尘除尘措施,核实了环保设施风量,布袋除尘器规格参数及污染物排放情况,见P39-P40。6完善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细化“三线一单”的符合性分析。完善细化环保措施内容、环评审批基础信息登记表的内容。核实环保投资。完善了环境敏感保护目标,见P26;细化了“三线一单”的符合性分析,见P3;完善了环保措施内容,核实了环保投资,见P59、P54-P55,审批信息表见附表。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石膏粉加工扩建项目建设单位平陆县三门吉兴石膏粉厂法人代表梁拴柱联系人梁俊芳通讯地址平陆县三门镇过村联系电真/邮政编码044304建设地点平陆县三门镇过村北侧约100m的现有厂区内立项审批部门平陆县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平发改备案201922号 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C3012 石灰和石膏制造 占地面积(平方米)1228绿化面积(平方米)0总投资(万元)5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70.2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4.04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20年4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1 项目由来平陆县三门吉兴石膏粉厂(以下简称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始建于2004年,主要从事生石膏粉的制造与销售,厂区现有员工12人,其中管理人员3人,生产工人9人。2006年8月,公司委托丹东轻化工研究院编制了平陆县三门吉兴石膏粉厂年产20000t石膏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石膏粉和熟石膏粉生产线各1条),平陆县环境保护局于2007年7月23日对该项目出具了审批意见。在公司后续发展历程中,由于市场原因,熟石膏生产线已停产并拆除。2008年6月12日,平陆县环境保护局对现有生石膏粉生产线组织进行了验收,并颁发了企业环境保护达标排放验收合格证。近年来,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石膏的需求量也日渐增多,正是在此背景下,平陆县三门吉兴石膏粉厂决定在平陆县三门镇过村北侧约100m处的现有厂区内实施石膏粉加工扩建项目,项目原料石膏矿全部为外购,运营期可实现年销售收入400万元,年利润60万元,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环保法规,本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依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生态环境部令部令第1号),本项目类别为“十九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51、石灰和石膏制造、石材加工、人造石制造、砖瓦制造”, 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2019年8月,平陆县三门吉兴石膏粉厂委托山西运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接受委托后,环评单位组织环评组成员进行了现场踏勘、调研,对建设工程进行了全面调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有关要求,编制完成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建设单位呈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1.2 分析判定相关情况1.2.1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1号令),项目不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限制类或淘汰类的范围,属于允许类,符合国家当前的产业政策。1.2.2 土地利用政策符合性分析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平陆县三门镇过村北约100m处的现有厂区内,无新增占地。根据三门国土资源管理所出具的厂区地类证明文件,项目占地类型为建设用地,符合土地利用政策要求。1.2.3 规划符合性分析根据山西省平陆县县城总体规划(2010-2030),本项目不在平陆县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内,项目建设不违背城市规划发展要求。根据山西省主体功能区划、平陆县生态功能区划和平陆县生态经济区划,项目占地不属于禁止开发区,且本项目不新增占地,项目建设不违背山西省主体功能区划、平陆县生态功能区划和平陆县生态经济区划要求。1.2.4 “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项目“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见表1-1。表1-1 “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生态保护红线经过现场踏勘,本项目不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以及其他要求禁止建设的环境敏感区内,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原则。资源利用上线本项目运营过程中消耗一定量的石膏原料和水电资源,项目石膏原料来源充足,水电消耗较少,项目生产不涉及稀有短缺资源利用,生产用水循环利用不外排,项目建设不违背资源利用上线要求。环境质量底线本次评价收集到2018年平陆县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资料,从监测结果看,2018年PM10、PM2.5、O3年均值超标,为不达标区,本项目针对粉尘采取了严格的环保措施,各项污染物可实现达标排放,并通过对原料库的封闭改造减少现有工程无组织粉尘排放0.584t/a,对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项目不新增生活废水排放,生产废水沉淀后回用,不会对周围水环境造成明显影响,项目建设基本符合环境质量底线的要求。 负面清单根据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9年版),本项目不属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内禁止和许可类,符合负面清单要求。由表1-1可以看出,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选址、规模和性质均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范以及相关规划的要求,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符合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的要求。1.3 扩建工程基本情况1.3.1 项目名称、地点、建设单位及性质项目名称:石膏粉加工扩建项目建设单位:平陆县三门吉兴石膏粉厂建设地点:平陆县三门镇过村北侧约100m的现有厂区内建设性质:扩建1.3.2 建设内容、规模和资金来源建设内容:新建彩钢生产车间1座,总建筑面积375m2;建设晾晒棚1个,160m2;建设封闭式彩钢原料库1个,500m2。新增年产5000吨石膏粉生产线1条及其它附属设施。建设规模:新增年产生石膏粉5000吨。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为500万元,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1.3.3 产品方案本项目产品为生石膏粉,设计产能为5000t/a。一般产品规格为600目,具体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产品包装方式为编织袋。1.3.4 项目组成本工程由主体工程、公用工程、辅助工程及环保工程等组成,具体建设内容及与现有工程衔接关系见表1-2。表1-2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与现有工程衔接关系一览表工程名称建设内容与现有工程衔接关系主体工程新建彩钢生产车间1座,总建筑面积375m2,建设晾晒棚1个,160m2;新增年产5000吨石膏粉生产线1条及其它附属设施;扩建辅助工程地磅布置于厂区南侧空地,1台利用现有门房砖混结构、1F、20m2利用现有办公室砖混结构、1F、30m2利用现有贮运工程原料库建设封闭式彩钢原料库1个,总建筑面积500m2扩建成品库在新建的生产车间内分割而成,总面积50m2扩建运输工程由社会车辆承担/公用工程供电接自三门供电所,利用现有1台50KVA变压器利用现有供水接自过村自来水(水源来自三门水源地)利用现有排水雨污分流制,初期雨水沉淀后回用,项目不新增劳动定员,生产废水沉淀后回用,不外排。改扩建供暖制冷生产车间不供暖,办公区采用分体式空调利用现有环保工程废气原料堆场建设封闭式原料库1个(500m2),并在出入口设置可升降帆布帘,配套设置雾炮1个新建投料、破碎、磨粉及包装机建设封闭投料和颚式破碎机作业间1座,建设封闭地下锤式破碎机作业间1座,设置封闭溜槽,物料跌落点全封闭,并在颚式破碎机作业间安装集尘罩1个(集气效率90%),在锤式破碎机作业间安装集尘罩1个(集气效率90%),除此以外,环评要求除加料作业外,破碎作业过程要全封闭;建设封闭包装间1个,并安装集尘罩1个(集气效率90%),各工段收集的粉尘全部引入磨粉系统,磨粉机自带脉冲布袋收尘器1套,评价要求在收尘器后加装布袋除尘器1台,净化后的废气经加装消声器的排气筒排放。新建废水石膏清洗废水利用现有沉淀池(6m3)沉淀后回用于石膏清洗利用现有车辆清洗废水新建沉淀池1座,废水沉淀后回用于车辆清洗新建初期雨水建设36 m3 的初期雨水收集池1座新建噪声磨粉机安装隔音室1座,风机加装消声器,设备加装减震基础新建固体废物废润滑油包装物新建1座5m2危险废物暂存间(防风、防雨、防晒、防渗漏)新建 项目主体工程、贮运工程均为扩建,辅助工程主要利用现有用房进行办公,公用工程均依托原有。通过调查了解,依托的现有工程均可正常运行,并足以满足本项目新增需求。1.3.5 主要原辅材料消耗情况 本项目所用原材料为纤维石膏矿石,全部外购。项目原辅材料消耗见表1-3,物料平衡见表1-4。表1-3 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一览表类别名称单位数量产地原料纤维石膏矿石t/a5002.923平陆县及周边辅料黄油L/a50平陆县包装袋万个/年12.5平陆县能源电万kwh/a12平陆县水m3/a273.6过村表1-4 物料平衡表序号投入产出名称数量(t/a)名称数量(t/a)1纤维石膏矿石5002.923石膏粉50002/粉尘0.1553/沉淀池底泥24/损耗(地面沉降)0.768合计/5002.923/5002.9231.3.6 主要设备项目新增设备配置情况见表1-5。表1-5 项目新增主要设备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技术参数单位数量1铲车/28马力辆12颚式破碎机PE-250400功率15kw台13锤式破碎机/功率15kw台14密闭斗式提升机/台15料仓/10t个1序号设备名称型号技术参数单位数量6传送带/宽0.3m个17超细磨粉设备HGM80平均工作直径800mm、环道数量3层、成品粒度范围(574m)。包括磨粉机、选粉机以及脉冲布袋收粉器,设计风量12000m3/h套18螺旋提升机/台19自动包装机/台11.3.7 公用工程(1)给水项目用水接自过村自来水(水源来自三门水源地)。(2)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初期雨水沉淀后回用;本项目不新增劳动定员,生产废水沉淀后回用,不外排。(3)供电项目用电接自三门供电所,利用现有1台50KVA变压器。(4)供暖项目办公区供暖采用分体式空调。1.3.8 项目总平面布置与外环境关系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平陆县三门镇过村北侧约100m的现有厂区内。厂区东侧为乡道,其余三面均与耕地相邻。 厂区南北长,东西窄,大门布置在厂区东南侧。厂区南侧为空地,已全部硬化,地磅布置于大门西侧。北侧生产区自南向北主要分区为仓库、现有生产车间、扩建工程生产车间,布局紧凑,功能分区明确,平面布置基本合理。项目平面布置及四至关系见图1-1。1.3.9 项目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本项目劳动定员3人,均从现有人员中调配,不新增劳动定员。项目实行年工作300天,每天8小时工作制,夜间不生产。1.3.10 建设进度项目拟于2019年12月开工建设,工期5个月,预计2020年4月投产运行。1.3.1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6。表1-6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及规格备注一产品方案1生石膏粉t/a5000一般产品规格为600目,具体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包装方式为编织袋。二建设规模1生石膏粉生产线条1三建设内容1项目占地m212282新增建筑面积m210352.1生产车间m23752.2晾晒棚m21602.3原料库m2500四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1劳动定员人3从现有人员调配,不新增2工作制度天300每天8h,夜间不生产五动力消耗1水m3/a273.62电万kwh/a12六经济指标1总投资万元5002销售收入万元4003利润万元604投资回收期年8.3备注:颚式破碎间;锤式破碎机;料仓;磨粉机;脉冲布袋收粉器;自动包装机;排气筒 ;布袋除尘器 :厂区占地范围; :本工程范围(包括原料库改造) 地磅门房办公室原房库房料房厕房所房原料库沉淀池破碎间磨粉间闲置车间沉淀池晾晒棚成品区1234567耕地耕地耕地乡道入口沉淀池初期雨水收集池间废危图1-1 项目平面布置及四至关系图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2.1现有工程概况及环保手续履行情况平陆县三门吉兴石膏粉厂(以下简称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始建于2004年。2006年8月,公司委托丹东轻化工研究院编制了平陆县三门吉兴石膏粉厂年产20000t石膏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石膏粉和熟石膏粉生产线各1条),平陆县环境保护局于2007年7月23日对该项目出具了审批意见。在公司后续发展历程中,由于市场原因,熟石膏生产线已停产并拆除。2008年6月12日,平陆县环境保护局对现有生石膏粉生产线组织进行了验收,并颁发了企业环境保护达标排放验收合格证。2.2主要建设内容现有工程主要建设内容见表1-7。表1-7 现有工程主要建设内容类型建设内容主体工程生产车间破碎车间总建筑面积30m2、1F、封闭彩钢结构;安装颚式破碎机1台、锤式破碎机1台,并配套设有投料口、密闭溜槽等辅助设备磨粉车间总建筑面积160m2、1F、砖混结构; 安装雷蒙磨1台、配有旋风收粉器和除尘器辅助工程沉淀池1.5m2m2m,1个地磅布置于厂区南侧空地,1台门房砖混结构、1F、20m2办公室砖混结构、1F、30m2闲置车间砖混结构、1F、30m2贮运工程原料库砖混结构、1F、80m2成品仓利用车间分割而成,砖混结构、1F、60m2运输工程由社会车辆承担公用工程供电接自三门供电所,设1台50KVA变压器供水接自过村自来水排水雨污分流系统。雨水散排出厂区,项目无生产废水排放,职工清洗废水沉淀后洒水抑尘,生活污水入化粪池,定期外运农田施肥供暖制冷生产车间不供暖,办公区采用分体式空调环保工程废气原料库安装防风抑尘网破碎工序密闭车间作业,颚式破碎机上方安装集气罩1个,锤式破碎机在封闭的地下作业间工作,破碎工序废气全部收集进入1个布袋除尘器处理并经1个排气筒排放磨粉工序在车间作业,废气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排放废水建设6m3的沉淀池1座,清洗废水沉淀后回用,不外排2.3 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G、N现有工程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1-2。无杂质石膏矿石有杂质沉淀池清 洗晾 干铲车G、N进料口密闭溜槽G、N颚式破碎机密闭溜槽G、N锤式破碎机G、N雷蒙磨G旋风收粉器包装入库说明:G:废气;N:噪声图1-2 现有工程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2.4 主要污染物产排情况现有工程主要污染物产排情况见表1-8。表1-8 现有工程污染物产排情况一览表类型污染源名称污染物治理措施排放情况标准值达标排放情况排放方式数据来源及依据排放浓度排放量废气装卸、堆放粉尘安装防风抑尘网0.53mg/m30.59t/a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mg/m3达标无组织排放量来自已批复的环评表;浓度来自验收合格证破碎废气量密闭车间作业,颚式破碎机上方安装集气罩1个,锤式破碎机在封闭的地下作业间工作,破碎工序废气全部收集进入1个布袋除尘器处理并经1个排气筒排放864万m3/a/有组织已批复的环评表粉尘65mg/m30.56t/a120mg/m33.5kg/h达标雷蒙磨废气量在车间作业,废气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排放435万m3/a/无组织已批复的环评表粉尘68mg/m30.30t/a120mg/m33.5kg/h达标废水职工生活废水量洗漱废水沉淀后用于洒水抑尘,如厕废水进入化粪池,全部用于农田施肥172.8m3/a/不外排已批复的环评表COD00/综合利用,不外排NH3-N00/噪声破碎机、雷蒙磨等设备运转噪声基础减震、隔声、消声等昼间:42 dB(A)夜间:35.5dB(A)昼间:60 dB(A)夜间:50 dB(A)达标/验收合格证固体废物职工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2.88t/a/妥善处理/已批复的环评表沉淀池底泥晾干后用于填坑铺路或填埋处理/0/妥善处理/根据企业运行经验核算2.5 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现有工程存在的环境问题及整改措施见表1-9。表1-9 现有工程存在的环境问题及整改措施汇总表环境要素环境问题整改措施完成时限废气入厂原料中混有粉状原料,堆场周围安装防风抑尘网不符合现行环保要求建设封闭式原料库1个2020年2月破碎工序排气筒高度不足15m加高排气筒高度至15m2020年4月雷蒙磨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的废气无排气筒,无组织排放于车间对布袋除尘器进行整改,处理后的废气收集后经1个15m高的排气筒排放2020年4月未配备车轮和车身清洗装置,不符合无组织粉尘排放管理政策要求在出入口建设洗车平台1个2020年4月固体废物设备保养过程会产生危险废物,厂区现未建危险废物暂存间建设危险废物暂存间1座(5m2)(防风、防雨、防晒、防渗漏)2020年4月为进一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环评建议对破碎和雷蒙磨的布袋除尘器进行升级改造,使得粉尘出口浓度10mg/m3。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2.1 地理位置平陆县地处黄河中游,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的最南端。北依中条山,南临黄河,西临芮城。以沟为界,北面和东北面隔山与运城、夏县接壤,南面和东南面隔河与河南陕县、灵宝、渑池三县相对。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2471113742,北纬344120350059之间。县境周长216km。东西直线长67.5km,南北直线宽34.5km,平陆县国土面积为1173.5km2。本项目位于平陆县三门镇过村北侧约100m的现有厂区内,地理位置中心坐标为北纬34.868663,东经111.343785,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2.2 地形、地貌、地质平陆县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复杂,沟壑纵横,向有“平陆不平沟三千”之称,县境的地貌由山地、塬地、沟壑、滩地组成。北部中条山,依县界呈东西走向,县境内长约120km。莲花台、锥子山为主峰,山险坡陡,森林茂密,海拔1787.3m,为县境内最高点。塬地主要分布在三门乡以西的乡镇,介于沿山和沿河的中间地带为黄土台塬区海拔500700m。塬面由北向南倾斜,黄土覆盖深厚,地势比较平坦;境内沟壑多呈V字型以南北向和北西、南东向发育,多数深达百米以上给交通带来诸多不便。滩地在县境的南边,紧靠黄河北岸,从三门峡库区以上动延村一带至西接芮城界为黄河阶地区。河流除黄河流经县境南部外还有涧河23条均发育于中条山向南注入黄河。2.3 气象特征平陆县地处山水之阳,在全国气候区划上是北温带亚湿润气候区中的渭河气候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地形特殊,北高南低,构成了一个从中条山顶到黄河边的向阳斜面,有极其优越的日照条件。年平均气温为13.7,七月份最热,平均温度为26.3;一月份最冷,平均温度为-0.4。平均年降水量为554.9mm。该县四季最多风频为东风。历年平均风速2.0m/s,历年出现8级以上的大风(风速17m/s)日数平均19.4天。一年中,随时出现大风,但主要发生在春、夏、冬三季,尤以春季风最多。因北部中条山对气流的阻隔,太阳的直射,县境春季气温上升快,秋季气温下降快,无霜期相对较长。全年平均无霜期为238.4天,最多300天,最少189天。2.4 地表水平陆县水域面积为79235.2亩,占全县总面积的4.5%,其中河流面积为13987亩,小型水库面积2983.6亩,黄河三门峡水库区面积59925.4亩,其他坑塘、苇地、沟渠、堤坝水工建筑面积233.92亩。全县地表水清水流量为1.56m3/s,多年平均河川径流为9470万m3/年。县境的河流为黄河及涧河(主要23条)。(1)黄河 黄河自西由芮城县小沟南村至平陆县常乐镇大坪村入境,绕县境南部流经常乐、老城、城关、南村、三门、坡底、曹川、下坪8个乡镇。东至夏坪乡老鸦石出境入夏县,县境全长85.2km。黄河的基本特征是夏秋季水多、沙多;冬春季水少、沙少;汛期洪峰迅猛水位陡涨陡落并挟带大量的泥沙。黄河的河水平均流速为2.2m/s。雨季最大流量15400m3/s,干旱季节有时流量仅数百、数十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在1305m3/s左右。水最深处40.3m,茅津断面平均水深30.4m(海拔326295.6m处)。初冰期12月上旬,终冰期来年2月下旬,冰结面厚度0.17m。输下游水量上半年少,下半年多。多年上半年最大输水量185.2亿m3,最小输水量75.5亿m3,多年平均上半年输水量125.3亿m3。历年全年输水量也有较大差异,最多年为685.3亿m3,最少年为207亿m3,多年平均输水量401.5亿m3。多年平均年输沙量为16.2亿吨,平均每立方米水含沙量38kg。(2)三门峡水库三门峡水库位于三门乡南境中段的三门峡是黄河中游的著名峡谷之一。旧时河床中有两个坚硬的闪长玢岩岩岛将水道分成三股急流:北为“人门”、中为“神门”、南为“鬼门”故名“三门峡”。古称“三门天险”,是汉、唐时代大河槽运的滞节点。三门之下复有一小石岛,挺立河中迎惊涛骇浪而巍然不动即著名的“中流砥柱”。据都穆游砥柱记载:“三门之广约二十丈,其东百五十步即砥柱,崇约三丈,周数丈,相传上有唐太宗碑铭,今不存”。工程设计水位350m,最大坝高106m,主坝全长713.2m,总库容96亿m3。库区平陆段河道基本特征值:主流摆动宽度最大1.2km,一般0.6km。曲折系数1.11.73。历史自然弯道曲度半径1.75.0km,中心角度565度。洪水比降为0.28,枯水比降为0.12。平滩流量为8000m3/s。滩槽高差为2.05.7m。库区平陆段大坝以上流长47.2km,河道最宽3750m,最窄500m,平均宽1200m,有弯道6处、卡口4个、节点5个。落差46m,比降0.4。大坝以下流长38km,河道最宽550m,最窄110m,平均宽330m,有弯道4个、卡口6处、节点5个。落差58.8m,比降1.50。(3)涧河涧河为季节性河流,在县境内呈梳状分布,发源于中条山南麓,南流入黄河。夏秋季水多,冬春季水少。雨季河水含泥砂量大,冬季有结冰期。自西向东入黄河的主要涧河有16条。黄河位于项目南侧约3.2km,区域地表水系图见附图3。2.5 水文地质平陆塬高沟深,坡度大,有利于地表水排泄,不利于地下水储存,故造成县境内地下水贫乏,分布不均,水位埋藏很深。加之构造繁多,水文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对地下水开发极为不利。境内地下水矿化度较低,均在1g/L以下。水质类型重碳酸钙镁、重碳酸钙、重碳酸钠镁型水,分布的比较杂乱。水的流向由北向南,局部地区为北西、南东向。水文地质条件按地下水的成因类型可划分为基岩裂隙岩溶水区、丘陵裂隙水区、黄土台塬孔隙水区及浅埋和中埋中等富水区。(1)基岩裂隙岩溶水区为接受大气降雨补给区,根据不同时代含水层富水情况可分为:岩溶裂隙水区:分布在靖家山、苏家沟和黄龙寨一带,主要含水层为中寒武、中奥陶系灰岩。地下水多以下降泉的形式流出地表;风化裂隙水区:主要是元古界变质岩的风化裂隙水,季节性变化比较明显,水量大小不一。主要分布在晴岚乡上吉村庙沟和张店镇李铁沟等地;层间裂隙水区:分布在县东北角张家底、曹家河一带。为石炭、二叠纪地层,含水层为长石石英砂和灰岩,杂色页岩为隔水层,涌水量不大。(2)丘陵裂隙水区分布在县东部。上部主要为新老三系含石膏红色粘土及沙砾岩;下部为石炭、二叠系地层。属于裂隙水,富水性比较差。大部分井泉涌水量季节性变化比较明显。地下水流向由北向南,埋深3080m。(3)黄土台塬孔隙水区分布县西半部,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中条山前,主要含水层更新统节理比较发育的红色亚粘土及坡洪积层。另一种是在黄河沿岸一带,上部地层为中更新统红色、土黄色亚粘土、亚砂土含钙质结核;下部为下更新统砂砾石层夹粘土亚砂土,其含水层位在中更新统底和下更新统的砂砾石、卵石层,富水性和水质都比较好。黄河水的升降对这一带的井水有影响。黄土台塬区为西半部的径流区,条件变化比较大。根据地下水埋藏条件可分为五个小区:中、深埋富水区:分布于常乐镇南边黄河岸边,面积约12km2。浅埋富水区:分布在常乐、洪池、西侯一带。其北半部为中更新统红色、土黄色亚粘土,含钙质结核层的裂隙水。浅埋弱富水区:分布在张店镇北部侯王一代,约30km2的面积。深埋弱富水区:位于常乐、留史、张村、杜马、部官南半部。区内大部分冲沟底部为下更新统地层,上部为中更新统亚粘土、亚砂土,含钙质结核及坡洪积砾卵石透镜体,个别地方新第三系红色粘土出露,在城关镇北边富水性比较好。尚待研究区:分布于张村,部官北部及张店南半部的中条山前地带。上部为中更新统、上更新统亚粘土、亚砂土含钙质结核地层,下部为下更新统、新第三系地层和基岩。(4)浅埋和中埋中等富水区分布在县南边黄河沿岸的阶地上。主要含水层为下更新统砂砾石层。水位埋深是随着阶地的升高而加深,随黄河水的变化而变化。在城关一带的富水性比张村、杜马、留史南边的富水性好。综合上述情况,县内从北到南,从东到西,砂子颗粒由粗变细,水质类型含钠的离子量也逐渐增高。水文地质条件,西半部黄河沿岸比较好:黄河阶地后缘和黄土台塬区交接部位次之;台塬区和县东部丘陵区的富水性比较差些;在基岩山区中寒武、中奥陶及大理岩地层的富水性比较好。2.6 平陆县集中水源地根据平陆县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结果,平陆县有中条山矿泉、张店镇1号供水井、张村镇水源地、常乐镇水源地、三门镇水源地、曹川镇水源地等6个水源地保护区。距离本项目最近的乡镇水源地为三门镇集中供水水源地,水源地位于项目西北侧2.8km。三门镇集中供水水源地位于三门镇西北4km处,地理坐标东经1111942.0,北纬345326.7。一级保护区a.水域范围:水库正常水位以下的全部水域面积b.陆域范围:水库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200m范围内陆域二级保护区a.水域范围:水库一级保护区边界外的水域面积b.陆域范围:水库上游整个流域(一级保护区陆域外区域)准保护区同二级保护区陆域范围本项目不在三门镇集中供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与水源地位置关系见附图2。2.7 矿产资源平陆北部为涑水群、中条群隆起带,南端为黄河断谷,整体形成一个由北向南倾斜的山前阶地。变质岩系,沉积岩系十分发育,第三纪红土列为地质遗迹,地下矿藏极为丰富,总储量达20亿吨以上,经勘查的资源种类有26种,分别是:煤、铝、铁、金、石膏、大理石、铜、蛭石、石英石、重晶石、石灰石、石墨石、耐火粘土、磷矿、钾长石、水磨石、水晶石、硫酸钡、硫铁矿、铝矾土及银、钛、铀、锌、玉石等,其中平陆煤田(包括夏县、垣曲各一部)是山西探明的八大煤田之一,主要分布在三门、坡底、曹川等地,储煤共有11层,预获储量8.4108亿吨;石膏总储量为300万吨,CaSO42H2O含量高达98.5%,已采挖100万吨,以纤维状、雪花状石膏为上乘,主要分布在三门镇和坡底乡等地;铝矾土总储量在1.16亿吨以上,是山西四大铝矿基地之一,铝硅比值平均7.5,Al2O3含量平均在55%78%之间,现已开采约400万吨,主要分布在三门、坡底、曹川、下坪等地;大理石总储量约5亿m3,品种多样,尤以墨玉、汉白玉、蛇纹石、松香黄、孔雀石等大理石中之上等品为主。2.8 地震裂度根据山西省地震局颁布的山西省地震基本烈度区划图可知,本区地震烈度为度。2.9 自然生物环境2.9.1 土壤平陆县的土壤分为褐土、草甸土(潮土)两个土类,淋溶褐土、山地褐土、褐土性土、碳酸盐土、浅色草甸土5个亚类,22个土属,53个土种。褐土是平陆的土类代表,面积168. 11万亩;草甸土4.93万亩。平陆县的土壤肥力属中下等水平,有机质含量低,氮少磷缺钾不足,各元素比例失调。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0.93%,大多在0.71%之间;全氮含量一般为0.060.08%,平均为0.074%。有机质及全氮的含量趋势是沿山大于中塬,中塬大于沿河。 通过收集资料,项目所在区域土壤类型为褐土性土。2.9.2 农业平陆县农作物种植业,在整个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作物种植业内部,以粮食生产为主。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约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76.95%,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占12.89%,其它作物占10.1%。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杂粮有玉米、谷子、红薯、糜、黍、豆类等。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其次为油菜、花生、麻类、药材、芝麻、苹果、桃,烟草亦有少量种植。2.9.2 动植物平陆有160种树种,其中天然次生林树种有灌木、腾木、侧柏、茅栗、乔木、五味子等23个种,33个属;人工树种主要有侧柏、油松、刺槐、元宝枫等25个种,29个属;四旁树主要有泡桐、毛白杨、国槐、梧桐、水杉、雪松、女贞、火炬等15种;经济林主要有核桃、枣树、杏树、桃树、苹果、花椒、樱桃等。平陆县动物除一般的家养牲畜外,还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金钱豹、羚羊、梅花鹿等,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林麝、天鹅、短耳鹗等。经现场调查,评价区域内植被主要以人工植被为主,未发现有国家及省级保护的植物分布。项目所在区域内无国家保护动物。2.10 山西省主体功能区划根据山西省主体功能区划,区域主体功能区划分为国家级和省级两个层级, 分别包括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禁止开发区域四类区域。平陆县属于山西省省级限制开发区的重点生态功能区。(1)功能定位全省森林、草地、湿地等自然、人工生态系统保护的关键区域,维持全省及周边省区可持续淡水资源供给系统的重要区域,山西省水土流失控制的主要区域。(2)规划目标湿地、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功能大幅度提高,生态系统的持续供给能力显著提升。水土流失、风沙、盐渍化等生态环境灾害的蔓延局面得到有效控制,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黄河与海河主要支流上游水源涵养区植被覆盖面积扩大,水源涵养功能和生态屏障功能显著增强。形成小片集聚、点状开发、保有大片开敞生态空间的空间结构,农村居民点用地大幅度减少。(3)发展方向稳步提高林草覆盖率,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工程,扩大林地面积,修复特有的植被生态系统,加大对吕梁山、太行山、五台山、中条山等重要山区的土壤侵蚀治理力度。浅山丘陵地区因地制宜发展以经济林、草食牧业为主的特色产业,河谷盆地地区适度发展以特色农产品为主的集约、节水农业。有序引导人口转移转化,选择区位条件比较好、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小城镇适度聚集人口,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型农林牧产品生产和加工、观光农业、休闲旅游产业。建设生态廊道,加强以区域内县城和中心城镇为依托的生态型社区建设,保障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禁止过渡开垦、无序放牧、无序开采能矿资源等行为,严格监管吕梁山、太行山、中条山等重要山区的能矿资源开发和相关建设项目。严格控制矿区生产和新增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对必须新建的工程项目,要做好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实施完备的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规划,实行严格的采空区生态恢复和治理措施。严格控制主要水库上游及三门峡、小浪底水库汇水区域的点源污染,减少面源污染,治理并保护干流及主要支流河流河道。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严格控制开发强度,禁止不符合生态功能保护要求的工业发展;控制各类居民点规模,禁止成片蔓延时扩张。厂区所在区域不属于禁止开发区,且本项目不新增占地,项目建设不违背山西省主体功能区划要求。2.11 平陆县生态功能规划根据平陆县生态功能区划,平陆县全县属于中条山西部山地丘陵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生态功能亚区、中条山西部山地有色金属开发与生态功能亚区、中条山南麓黄土丘陵农牧业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亚区和黄河滩涂河漫滩湿地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亚区。项目所在区域属于中条山南麓黄土丘陵农牧业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亚区中的2中部黄土台地与丘陵土壤保持生态功能小区。该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1、水土流失量主要来自坡耕地水力侵蚀和道沟重力侵蚀,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功能较差;2、水资源缺乏,土壤肥力差,生态环境恶化;3、存在施肥不当问题,土壤、经济作物的农药残留问题严重,恶化生态环境,降低土地生产力,造成土壤结构恶化,养分失衡。该区域的主要发展方向为: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种植条件,发展粮棉瓜果种植业和农副产业加工工业。生态系统的主要服务功能是水源涵养、土壤保持。2.12 平陆县生态经济规划根据平陆县生态经济区划报告,本项目位于限制开发区中的B-2东部工矿业发展生态经济区。2.13 运城湿地自然保护区(1)简介2001年5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立运城湿地自然保护区。运城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将原运城天鹅自然保护区、河津灰鹤自然保护区合并而成,保护区面积79830公顷。是山西省目前最大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现有鸟类238种,兽类28种,两栖爬行动物38种,植物641种、鱼类52种。保护区中游地区是我国候鸟的重要越冬地之一。(2)地理位置运城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东经1101511205,北纬34363539,包括山西省河津、万荣、临猗、永济、芮城、平陆、夏县、垣曲8县沿黄河的滩涂、水域和盐湖区硝池、盐池及永济市的伍姓湖。运城湿地自然保护区分布见附图4。据调查,运城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本项目南侧3.2km,项目不在运城湿地自然保护区范围内。三、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3.1环境空气本次评价收集到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关于2018年度全省各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的通报(晋气防办函201911号)中平陆县2018年度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数据,监测因子为PM10、PM2.5、SO2、NO2、O3、CO六项基本污染物,监测统计结果见表3-1。表3-1 区域空气质量现状评价表污染物年评价指标现状浓度(g/m3)标准值(g/m3)占标率/%达标情况PM10年平均质量浓度9870140.0不达标PM2.5年平均质量浓度5835165.7不达标SO2年平均质量浓度246040.0达标NO2年平均质量浓度254062.5达标O3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值的第90百分位数164160102.5不达标CO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3200400080.0达标由表3-1监测数据可以看出,监测因子中PM10、PM2.5、O3浓度监测值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及其修改单要求,其他各监测因子监测结果达标,判定项目所处区域为不达标区。3.2 地表水环境黄河位于项目南侧3.2km。本项目无废水排放,不对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分析。3.3 声环境本次评价委托山西北冠辰环境检验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对项目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监测。(1)监测布点在项目边界四周布设4个监测点,在敏感点过村布设1个监测点。(2)监测时间和频率2019年9月15日,昼夜各监测一次。(3)监测因子Leq、 L10、L50、 L90(4)监测结果监测结果见表3-2。表3-2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表 单位:dB(A)监测日期监测点位时间Leq(A)L10L50L90标准值达标分析2019.9.151#北侧边界昼间50.851.449.749.060夜间42.142.340.137.6502#东侧边界昼间54.155.653.650.860夜间43.344.342.039.4503#西侧边界昼间43.144.342.340.060夜间37.538.836.935.1504#南侧边界昼间51.852.451.751.060夜间40.64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