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ppt课件.pptx_第1页
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ppt课件.pptx_第2页
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ppt课件.pptx_第3页
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ppt课件.pptx_第4页
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ppt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新教科版 JK 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件 内含大量动画全真演绎教学内容 打造中学物理高效课堂的首选教学课件 1 1 力 第七章力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八年级物理 JK 教学课件 2 推土机推土 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 运动员踢足球 马拉车 请你说出在哪些地方常常提到力 导入新课 3 1 知道力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的概念 难点 2 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问题成对出现的 重点 3 会分析已知力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重点 4 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重点 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4 这些图中的内容 都能说明生活中有力的作用 马拉车 推土机推土 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 运动员踢足球 讲授新课 5 马运动员推土机运动员 拉举推踢 车杠铃泥土足球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作用 讲授新课 6 1 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吗 2 物体之间不接触 能否产生力的作用 讲授新课 施力物体 磁体受力物体 铁钉 施力物体 太阳受力物体 地球 7 对力的概念的理解 2 产生力的条件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有相互作用 可以不接触 1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小结 讲授新课 8 例 判断几个同学的想法是否正确 1 单独一个物体 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2 没有物体 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3 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讲授新课 4 至少要有两个物体才能产生力 9 小实验 将质量相等的磁体和铁块分别放在两个相同的小车上 将两个小车离开一定距离放手 观察现象 磁铁吸引铁块 铁块受力 向前运动 磁铁也向前运动 说明磁铁也受到了力 讲授新课 10 请一个同学穿上旱冰鞋推墙 观察发生的现象 人推墙 墙受力但人后退 说明人受到向后的力 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两物体之间发生力的作用时 每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 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它们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是成对出现的 讲授新课 11 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 A物体 B物体 受力物体 施力物体 讲授新课 12 一对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必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同时产生 同时消失 没有先后之分 对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的理解 讲授新课 小结 13 俗话说 以卵击石 用来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 自取灭亡 如图所示 这一现象中 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 选填 大于 等于 或 小于 鸡蛋对石头作用力的大小 练一练 等于 讲授新课 14 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演示 1 捏一下面团 2 拉伸一下弹簧 形状改变 1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讲授新课 15 2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 从静止变为运动 2 从运动变为静止 3 运动快慢变化 4 运动方向变化 运动状态改变 讲授新课 16 改变运动状态 使物体形变 力的作用效果 形状改变 拉伸 压缩或弯曲 体积改变 速度大小发生改变 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同时发生改变 小结 讲授新课 17 如图表示力的作用效果 其中甲主要是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乙主要是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练一练 形变 运动状态 讲授新课 18 课堂小结 力 力 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概念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9 1 某人拿着系着绳子的水桶从深井中打水 在把水提上来的过程中 手也感受到一个向下的拉力 对手施加拉力的物体是 A 水桶B 绳子C 手D 地球 B 随堂训练 20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相互作用的两个力是同时发生的 没有先后之分B 力的作用有时是相互的 有时不是 看在什么物体之间C 先有施力物体 后有受力物体D 磁铁能把铁钉吸过来 所以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大小不一样 随堂训练 21 3 下图中 可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是 BCE AD 随堂训练 22 4 如图所示 小球静止在和竖直墙壁相互垂直的光滑地板上并与墙壁接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与墙壁相接触 因此墙壁和小球间有力的作用B 对小球受到的支持力而言 小球既是受力物体 也是施力物体C 小球使地板接触处产生了形变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C 随堂训练 23 2 力的描述 第七章力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八年级物理 JK 教学课件 24 足球比赛中 运动员作用在足球上的力的大小 方向 位置稍有不同 就会使足球的运动大不相同 力作用于物体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与力的哪些因素有关呢 导入新课 25 1 知道力的三要素 知道力的单位和常见力的大小 重点 2 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难点 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26 请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和身边的物品设计并进行实验 研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力的大小 方向 作用点 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 进行猜想 设计并进行实验 27 力的大小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比如 大人和小孩提水 拉弹簧 坐沙发 力的方向能够影响它的作用效果 比如 拧茶杯 关门与开门 拧螺丝 讲授新课 28 推门的时候 推力作用在离门轴较远的点 比作用在离门轴较近的点易于把门推开 用扳手拧螺母的时候 手握在把的末端比握在把的中间易于把螺母拧紧 讲授新课 力的作用点也能够影响它的作用效果 29 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 力的方向 力的作用点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有三个 力的大小 方向和作用点 在物理学中 把它们称为力的三要素 小结 讲授新课 30 力的单位 力一般用字母F表示 力的单位是牛顿 N 简称牛 牛顿 讲授新课 31 常见物体力的大小 蚂蚁的拉力约为0 005N 托着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N 大型拖车的拉力约为4 104N 长征 系列火箭的推动力约为6 105N 一个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力约为500N 讲授新课 32 1 需要把力的三要素全部描述出来 2 在物理学中常采用画图的方法 怎样完整地描述一个力 讲授新课 33 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 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线段的起点 也可用终点 表示力的作用点 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 F 50N 10N 1 力的图示 O 讲授新课 34 画力的图示的步骤 例 用200N的力提起一个箱子 请画出力的图示 4 标明力的大小 3 在线段的末端画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用线段的起点 表示力的作用点 1 选定标度 F 200N 2 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 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讲授新课 35 在一般情况下分析物体受力时 常常只要在作用点画一个长度适当 沿力的方向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2 力的示意图 讲授新课 36 F 80N 力的图示 F 80N 力的示意图 讲授新课 37 1 用100N的力提水桶 4 用300N的力向右上方拉小车 3 用150N的力按图钉 2 用200N的力向右推小车 F 100N F 200N F 150N F 300N 讲授新课 例题 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 38 力的描述 力的三要素 力的单位 力的示意图 力的大小 力的方向 力的作用点 单位 牛顿符号 N 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N 课堂小结 力的示意图 力的图示 力的示意图 39 1 如图所示 将一根薄钢条下端固定 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 F1 F3 F4 F2 使之发生如图所示的形变 现分别用bcd三图与a图对照分析 其中 ab图说明 ac图说明 ad图说明 随堂练习 力的大小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方向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作用点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40 2 一只吊灯挂在天花板 请在图中画出吊灯受重力的示意图 G 随堂练习 41 3 请画出地面受到重物的压力的力的示意图 N 随堂练习 42 F 4 请画出帆船受到风力的力的示意图 随堂练习 43 3 弹力弹簧测力计 第七章力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八年级物理 JK 教学课件 44 运动员能被弯曲的撑杆弹向高空 弹紧的弓 蹦极运动中的弹力绳 人能被形变的蹦床弹起来 导入新课 45 学习目标 1 知道什么是弹力 弹力产生的条件 知道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量与外力的大小有关 难点 2 正确掌握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规则和方法 重点 3 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重点 导入新课 46 用力分别压弹簧 拉橡皮筋 挤压橡皮泥 捏面团 松手后 物体的形变有什么不同吗 恢复到原来形状 没有恢复到原来形状 做一做 讲授新课 47 弹性 受力时发生形变 不受力时 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 这种形变称弹性形变 讲授新课 48 撑竿跳的竿子是用玻璃钢做的 玻璃钢有什么性质 如果用橡皮泥做的竿子会怎么样 2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作弹力 讲授新课 物体在受力发生形变时 要恢复原状 就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施加力 这种力叫作弹力 49 弹性限度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 超过了这个限度 弹簧不能完全复原 所以 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它的弹性限度 否则会使弹簧损坏 讲授新课 50 实验说明桌面发生了微小的弹性形变 产生弹力 讲授新课 用手压桌面 桌面发生形变吗 51 书放在桌面上 书对桌面 桌面对书 压力 支持力 1 书发生形变吗 为什么 压力怎么来的 2 桌子形变了吗 为什么 支持力怎么来的 想一想 讲授新课 52 拉力 推力 压力 支持力等都是弹力 弹力的方向与形变的方向相反 作用点在接触面上 讲授新课 53 定义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作弹力 产生条件 物体间有直接接触 接触处有相互挤压或拉伸 讲授新课 小结 弹力的方向与形变的方向相反 作用点在接触面上 54 下图中哪些物体间的作用力属于弹力 讲授新课 55 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 用不同的力拉橡皮筋 观察橡皮筋的形变程度 分析橡皮筋的形变与拉力的关系 用大小不同的力拉弹簧 分析拉力大小与弹簧伸长程度的关系 结论 外力越大 物体形变的程度就越大 活动 讲授新课 56 拉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活动要求 在弹簧下挂钩码 记录钩码的个数和弹簧的伸长量 分析得到的数据 活动 结论 拉力越大 弹簧伸长量越长 讲授新课 57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作测力计 利用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 就伸得越长的道理做成的测力计 叫作弹簧测力计 讲授新课 58 讲授新课 59 2 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 弹簧的伸长量就越长 弹簧 刻度盘 指针 挂钩 1 构造 主要由刻度盘 弹簧 指针 挂钩等组成 讲授新课 弹簧测力计 60 了解量程 明确分度值 校零 测量 读数 待测力的大小在量程之内 指针与零刻度线对齐 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 所测力的方向与弹簧轴线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弹簧不靠在刻度盘上 视线与刻度盘垂直 记录时写上单位 3 正确的使用方法 讲授新课 61 1 右侧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分度值 测量值 5N 0 2N 1 4N 讲授新课 练一练 62 4 其他形式的测力计 讲授新课 63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弹力 弹簧测力计 弹性和塑性 弹力的定义 产生条件等 构造 原理 使用方法 其他测力计 讲授新课 64 1 如图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赛事图标 下列比赛情景中 没有应用到弹力的是 随堂练习 B 65 2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过程 有如下操作 轻轻来回拉动两次挂钩 把待测力加在挂钩上 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弄清其刻度值即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 调整弹簧测力计指针位置 待指针稳定后读数 上述操作 正确的顺序是 A B C D 随堂练习 D 66 3 如图展示了几位同学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情景 其中测量方法错误的是 随堂练习 D 67 4 小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时 记录了相应的实验数据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此弹簧的原长是 2 当弹簧受到的拉力为1 0N时 弹簧伸长为 3 若利用这只弹簧制作弹簧测力计 则它的测量范围是 随堂练习 6 5cm 2cm 2N 68 4 重力 第七章力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八年级物理 JK 教学课件 69 熟了的苹果向地面下落 衣服上的水落到地面上 苹果 水 人等为什么不往天上掉呢 难道地球的引力吸引着它 导入新课 70 学习目标1 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2 知道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重点 3 了解重力的大小 方向和作用点 重心 会用公式G mg对重力进行计算 重点 导入新课 71 跳高运动员 跳上去又很快落回地面 水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 抛出去的铅球 最终会落回地面 跳高运动员很快落回地面 水总是由高处流向低处 扔出的铅球最终要落回地面 这是为什么呢 讲授新课 72 1 定义 因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作重力 2 重力的符号 G 3 重力的施力物体 地球 讲授新课 73 大量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 质量不同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不同 举起他们的感受也不同 我们如何找出地球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呢 讲授新课 74 把质量均为50g的3个钩码 逐个增加 挂在弹簧测力计下 并记下示数 讲授新课 1 实验 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设计实验 75 实验记录表格 9 8 9 8 9 8 0 05 0 1 0 15 0 49 0 98 1 47 讲授新课 76 0 05 0 5 1 0 1 0 15 1 5 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图像 以质量为横坐标 重力为纵坐标描点 连接这些点 你发现什么 结论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讲授新课 77 2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1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2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大约是9 8N kg 3 如果用g表示这个比值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以写成 g 9 8N kg的物理意义 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 8N 或 讲授新课 78 1 重力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2 重力为矢量 3 重力指的是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1 质量不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2 质量为标量 3 质量指的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讲授新课 G mg 2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79 方向 竖直向下 建筑工人在砌砖时常常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来确定竖直方向 以此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竖直 应用 重垂线 讲授新课 80 重垂线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检验建筑物是否垂直与地面 讲授新课 81 不一样 正确 错误 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是哪个 G G 讲授新课 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一样吗 82 讲授新课 指向地心 83 概念 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质地均匀 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质量均匀 外形规则的光盘的重心在它的圆心上 讲授新课 84 如何确定质量不均匀 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用悬挂法寻找重心 讲授新课 85 注意 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讲授新课 86 赛车车身很低 轮子相距尽量远 在快速行驶时不易翻倒 冲浪者弓着腰 叉开腿 更有助于在惊涛骇浪中重保持平稳 重心的应用 稳度 起重机工作时 重心位置不合适 就容易翻倒 高速旋转的轮子 若重心不在转轴上 就会引起剧烈的振动 讲授新课 87 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的大小 G mg 重力的方向 重心 规则物体的重心 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竖直向下 应用 重力 随堂小结 重力与质量的区别与联系 88 1 关于g 9 8N kg的含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N的力是9 8kgB 1kg 9 8NC 质量为9 8kg的物体 受到的重力是1ND 质量为1kg的物体 受到的重力是9 8N D 随堂练习 89 2 体育课中 被推出的铅球落地后沿水平地面向前滚动 如图所示 图中能正确表示铅球所受重力的方向的是 C 随堂练习 90 3 2013年 由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 中华牌 月球车将乘坐 嫦娥三号 探月卫星 亲近 月球 实施无人登月探测 月球车在月球上的引力是它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 在地球上一个重1200N的月球车放到月球上 它受到的重力是 质量是 取g 10N kg 200N 随堂练习 120kg 91 4 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 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的实验记录如表 1 在实验过程中 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2 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可知 物体所受重力G与物体质量m的比值为N kg 3 分析表中实验数据 得出的结论 弹簧测力计 天平 9 8 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随堂练习 92 5 摩擦力第1课时摩擦力 第七章力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八年级物理 JK 教学课件 93 观察与思考 为什么滑冰车的同学停止撑冰后会停下来呢 为什么滑冰运动员不蹬冰面 就会慢慢停下来呢 从滑梯上滑下的小朋友 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 为什么会停下来 导入新课 94 1 知道摩擦力的概念和分类 2 通过实验知道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 重点 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95 将手掌平放在不同的接触面上 体会不同的感受将手掌平放在桌面上 不用力 继续用力 使手相对于桌面向前滑动 用另一只手压在手上相对于桌面滑动 将手放在平整棉布上 使手相对于棉布滑动 活动 感受滑动摩擦力 你感到滑动摩擦力是一个什么样的力 作用在哪 作用方向如何 讲授新课 96 1 定义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滑动时 在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会产生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这个力叫作滑动摩擦力 讲授新课 显微镜下的桌面 97 c 接触面不光滑 2 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a 两个物体接触且有压力 b 有相对运动 3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讲授新课 v f 98 由生活经验我们知道 当你推箱子时 箱子越重 推起来越费力 地面越粗糙 推起来越费力 我们会猜测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重 接触面粗糙程度 有关 讲授新课 99 实验需要什么研究方法 做几组实验 如何控制改变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 如何测出摩擦力大小 又用什么研究方法 两个注意点是什么 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 使其匀速直线运动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控制变量法转化法 讲授新课 100 进行实验 结论 当压力相同时 接触面越粗糙 滑动摩擦力越大 讲授新课 101 结论 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 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讲授新课 102 结论 一定范围内 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 与拉木块的速度等无关 讲授新课 103 讲授新课 静摩擦力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 当它们要发生而尚未发生相对运动时 在它们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称为静摩擦力 手握着瓶子时 手与瓶子之间有静摩擦 推石头但没有推动时 石头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静摩擦 104 滚动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作滚动摩擦力 讲授新课 注意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用滚动代替滑动 可以大大地减小摩擦 旱冰鞋与地面间的摩擦 古人利用圆木滚动来搬运巨石 105 A B 例 如图所示 物体间的接触面均是粗糙的 物体A静止在水平面上 物体B静止在斜面上 物体C被压在竖直的墙壁上处于静止 试分析A B C是否受摩擦力 物体A B C分别相对地面 斜面 墙面静止 但B C有相对运动趋势 故B C受摩擦力 A不受摩擦力 讲授新课 106 摩擦力 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压力大小 接触面粗糙程度 定义 产生条件 接触并挤压 方向 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 或趋势 相反 分类 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滚动摩擦力 有相对运动 或趋势 接触面粗糙 讲授新课 107 1 下列现象中 属于滑动摩擦的是 A 刹车时 自行车车轮与闸皮间的摩擦B 在台球桌上运动的小球与桌面的摩擦C 滑旱冰时 鞋与地面间的摩擦D 骑自行车前进时 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 随堂练习 A 108 2 一位重50kg的同学在学校体育馆做爬杆运动 请画出该同学向上爬杆时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 随堂练习 109 3 如图所示 一长方体木块 置于同一粗糙水平面上 甲图木块竖放 乙图木块平放 丙图木块平放并在其上加一重物 在甲 乙 丙三种情况下 匀速拉动长方体木块所需的水平力分别为F甲 F乙 F丙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F甲F乙 F丙C F甲 F乙 F丙D F甲 F乙 F丙 随堂练习 D 110 4 在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的实验中 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物块的三次实验如图所示 比较甲 乙两图可知 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 比较两图可知 摩擦力的大小还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随堂练习 压力大小 甲 丙 111 5 摩擦力第2课时生活中的摩擦力 第七章力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八年级物理 JK 教学课件 112 举重运动员为什么要涂防滑粉 导入新课 113 学习目标1 认识摩擦的利与弊 2 认识增大和减少摩擦的办法 重点 导入新课 114 许多情况下摩擦是有用的 如 走路 写字 传送带运送货物 用手握住杯子 讲授新课 115 涂防滑粉 瓶子盖 1 增大摩擦 1 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轮胎的花纹 讲授新课 116 2 增大压力 自行车车闸 擦黑板时用力 讲授新课 你还能举出一些生活中增大摩擦力的实例吗 117 怎样使小提琴拉得更响 涂松香 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增大摩擦 将弓重一些压弦 增大压力 增大摩擦 想一想 讲授新课 118 很多时候摩擦又是不利的 如 地面上的重物太重时会拉不动 自行车骑久后再骑会觉得吃力 缝纫机用久了要涂润滑油 讲授新课 你还知道哪些地方需要减小摩擦 119 1 减小压力 2 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 变滑动为滚动 4 使两个接触面彼此分离 a 加润滑油b 气垫船和磁悬浮式列车 2 减小摩擦 讲授新课 120 磁悬浮列车 靠强磁场把列车从轨道上微微托起 使摩擦力大大减小 气垫船 靠船体向下喷出的强气流 在船底和水之间形成空气垫 大大减小摩擦力 讲授新课 121 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时 在运送的大石块下面垫上圆形滚木 北京故宫有一整块雕龙的大石阶重30多吨 在没有大型起重工具的情况下 据说是在冬天运送的 首先在地上泼水 结冰后再推拉运送 用这两种方法 利用了什么原理 讲授新课 122 说说右图中是如何增大或减小摩擦的 讲授新课 123 摩擦的利和弊 增大摩擦 减小摩擦 增大压力 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使两个接触面彼此分离 课堂小结 124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下雪天 汽车不容易启动 是因为滑动摩擦力较大 2 鞋子底面上面有很多的凹凸不平的花纹 这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3 收紧皮带 是为了增大压力 以便增大摩擦力 随堂训练 125 2 一个重90N的铁块放在水平桌面上 小红用30N的水平拉力使它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铁块受到的摩擦力等于 N 方向向 支持力的大小是 N如果拉力变大 摩擦力 填 变大 不变 或 变小 30 向左 90 不变 随堂训练 126 3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单杠比赛时 运动员在上单杠之前 总要在手上抹些镁粉 而在单杠上做回环动作时 手握单杠又不能太紧 如图 这样做的目的是 A 前者是增大摩擦 后者是减小摩擦B 前者是减小摩擦 后者是增大摩擦C 两者都是减小摩擦D 两者都是增大摩擦 A 随堂训练 127 4 在提倡低碳环保的今天 自行车成了人们最 绿色 的交通工具 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 增大摩擦的部位是 它所采用的方法是 把手 轮胎 脚蹬子 使接触面更粗糙来增大摩擦力 随堂训练 128 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第八章力与运动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八年级物理 JK 教学课件 129 运动的小球会停下来 快速转动的陀螺会停下来 滑板车最终会停下来 导入新课 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 130 1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重点 2 知道惯性的概念 会用物体的惯性解释惯性现象 重点 3 探究摩擦力对运动的影响 经历比较 分析 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过程 重 难点 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131 自古以来 就有很多人认为 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伽利略认为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运动的物体之所以停下来 是因为受到了阻力的作用 VS 通过实验研究 讲授新课 132 实验设计目的 实验设计思路 相同条件 不同条件 实验器材 实验方法 探究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维持 以小车为例 尽量减小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看小车运动的情况 怎样使小车运动更远 相同的小车 小车开始运动速度相同 表面不同即阻力不同 木板 小车 棉布 毛巾 斜面 控制变量法 理想实验法 同一斜面 从同一高度静止开始下滑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演示实验 讲授新课 133 在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 同一小车从静止下滑 到达斜面底端速度相同 棉布表面 木板表面 比较小车滑行的距离 讲授新课 134 大 小 阻力的大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s m 小车速度减小的情况 快 慢 平面越光滑 受到的阻力越 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速度减小得越 结论 小 长 慢 更小 更慢 实验记录 讲授新课 135 进一步推测 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 速度就不会减小 它将永远运动下去 牛顿第一定律 物理学基本定律之一 讲授新课 136 1 一切 适用于所有物体 2 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是定律成立的条件 3 总 一直 不变 定律解读 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 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 讲授新课 牛顿第一定律 137 5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 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 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 4 或 指物体不受力时 原来静止的总保持静止 原来运动的就总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两种状态必有其一 不同时存在 6 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讲授新课 138 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下面的一颗 情况怎样 想想看 身体向前倾 向后仰的原因是什么 讲授新课 139 活动 物体的惯性 材料 橡皮 钢笔帽 纸条 铅笔 书本等 步骤 2 将一个小物体如钢笔帽 放在纸条边上 用钢笔猛击纸条 观察小物体的运动情况 1 取出橡皮竖直放在书上 当书突然运动或突然停止运动时 观察橡皮的运动状态 讲授新课 140 当书突然停止运动时 橡皮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会向前倾倒 活动结果 这说明物体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 讲授新课 141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这种性质叫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在杯子中盛满牛奶 突然急速向左拉动杯子 会看到什么现象 为什么 你能用惯性的知识解释下面这些现象吗 讲授新课 142 牛奶向右洒出 因为牛奶开始处于静止状态 当被子突然向左运动 牛奶因为有惯性 要保持静止状态 所以向杯子右侧洒出 在杯子中盛满牛奶 突然急速拉动杯子 会看到什么现象 为什么 讲授新课 143 惯性解读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即无论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无论物体是受力还是不受力 在任何时候 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 惯性不是力 在解答问题时 只能说 由于惯性 具有惯性 而不能说 受到惯性 由于惯性的作用 克服惯性 等 否则就将惯性和作用混为一谈 讲授新课 144 所有的物体都有惯性 但不同物体的惯性大小是不同的 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物体的质量越大 惯性越大 物体的质量越小 惯性越小 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 惯性解读 讲授新课 145 跑动中的人 脚被绊住 为什么会向前倒 跑动中的人开始向前运动 脚被绊停止 而身体有惯性 要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 继续向前运动 所以人向前摔倒 讲授新课 146 当汽车刹车时 人的脚底由于摩擦而随之静止 人的上身由于惯性 会保持继续向前运动的状态 所以刹车或减速时 人会向前倾 汽车突然刹车 讲授新课 147 当汽车从停止状态起动时 人的脚底由于摩擦而随之运动 人的上身由于惯性 仍保持原来慢速行驶的运动状态 所以加速时 人会后仰 汽车突然加速 讲授新课 148 我们常常利用惯性 掷铅球 投篮 讲授新课 149 跳远 紧固锤头 讲授新课 150 也要避免惯性带来的危害 雨雪天减速 开车系安全带 讲授新课 15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 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推理概括出来的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课堂小结 惯性 定义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惯性的大小由质量决定 惯性的应用 152 1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力才会运动B 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C 停止用力 运动的物体就会停止D 力是使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原因 B 随堂训练 153 2 下列哪些现象是利用惯性的 A 拍打衣服时 灰尘脱离衣服B 司机和前排的乘客要系安全带C 洗完手后 用力甩掉手上的水滴D 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尽力助跑 ACD 随堂训练 154 3 长直轨道上匀速行驶 坐在门窗密闭的车厢内的一人将手中的钥匙相对车竖直上抛 钥匙将落在 A 手的后方B 手的前方C 落在手中D 无法确定 C 随堂训练 155 2 力的平衡 第八章力与运动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八年级物理 JK 教学课件 156 复习提问 请说出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物体不受力时 物体受力时 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变速运动 重点研究 导入新课 157 1 知道合力的概念 重点 2 知道受力平衡 经历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探究过程 认识二力平衡的条件 重点 3 能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问题 难点 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158 概念 如果一个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与几个力同时对物体作用的效果相同 那么这个力就叫作那几个力的合力 例如 两个小孩能提起一只水桶 一个大人也能提起 那么这个大人提桶的力就是那两个小孩提桶的力的合力 讲授新课 159 实验探究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步骤 1 在水平桌面上 图a 将橡皮条一端固定 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沿同一方向 将橡皮条的活动端拉到位置A 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 2 再照图b 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沿同一方向拉橡皮条的活动端 使它的活动端仍到达位置A 记下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 3 比较F和F1 F2的大小 讲授新课 160 实验结论 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 1 如果方向相同 合力大小等于两个力的大小之和 即F合 F1 F2 2 如果方向相反 合力大小等于两个力的大小之差 即F合 F1 F2 讲授新课 161 静止的电灯 静止的轮船 匀速上浮的潜水艇 匀速降落的运动员 它们各处于怎样的状态 它们分别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讲授新课 162 1 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 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2 平衡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静止状态 讲授新课 163 二力平衡 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 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则这两个力的平衡就称为二力平衡 支持力 重力 支持力和重力是平衡力 书处于二力平衡状态 阻力 重力 阻力和重力是平衡力 跳伞人处于二力平衡状态 那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呢 讲授新课 164 两个力的大小可能要相等 两个力的方向可能要相反 两个力可能要在一条直线上 两个力应该在同一物体上 改变物体受到的两个力的三要素 当物体处于静止时 二力平衡 猜想 实验方法 讲授新课 165 装置仍如上图 但在两边的绳套上挂等重的钩码 放开塑料板后 塑料板将 如图 在两边的绳套上挂不等重的钩码 放开塑料板 塑料板 滑向一边 保持平衡 实验一 实验二 讲授新课 166 实验一 实验二 在实验一和实验二中 讲授新课 167 如图 在两边的绳套上挂等重的钩码 将塑料板稍向下移动 使两个拉力的方向成一定角度 放开塑料板 塑料板将 向上移动 实验三 讲授新课 168 如图 在两边的绳套上挂等重的钩码 并将塑料板扭转一个角度 使拉塑料板的细绳相互平行 但不在同一直线上 放开塑料板 塑料板将 转动 实验四 讲授新课 169 实验三 实验四 在实验三和实验四中 讲授新课 170 结合四个实验 讲授新课 171 二力平衡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 如果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简记 同体 等大 反向 共线 小结 讲授新课 172 下列情况 两力平衡了吗 为什么 F1 5N F2 5N A F1 3N F2 5N B F1 5N F2 5N C F1 5N F2 5N D 练一练 讲授新课 173 课堂小结 力的平衡 平衡状态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同体 等值 反向 共线 合力 几个力 一个力 174 1 判断题 对的打 错的打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 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物体不受力的作用时 运动状态一定不变 物体的速度越大 它受到的合力也一定越大 随堂训练 175 2 如图所示 用两根细绳分别系住甲 乙两个相同的物体 让它们在竖直方向上运动 甲物体以v1 2米 秒的速度匀速下降 此时绳的拉力为F1 物体乙以v2 4米 秒的速度匀速上升 绳的拉力为F2 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是 A 随堂训练 176 3 下列情况 能表示二力平衡的是 3牛 4牛 A B C D C 随堂训练 177 3 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第八章力与运动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八年级物理 JK 教学课件 178 回顾思考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怎样运动 物体在不受力的时候要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物体受平衡力时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导入新课 179 物体受到一个力或一组非平衡力的作用时 它将怎样运动呢 导入新课 180 1 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运动快慢和方向 2 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受到外力的作用 重 难点 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181 实验过程中 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通过这个实验 小结一下在什么情况下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发生怎样的变化 思考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方式 力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力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讲授新课 182 由于阻力的作用 关闭发动机后的火车越来越慢 最后停下来 弦对箭的作用力使箭飞速射出 讲授新课 183 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 或由运动变为静止 或者运动快慢发生改变 这些现象都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请大家想一想 哪些力改变了我们周围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 讲授新课 184 力的作用不仅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大小 也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用力拉住链球 链球沿圆周运动 运动方向不断变化 用球拍准确地改变乒乓球的方向 讲授新课 185 发射时的火箭运动变 因为火箭受到的作用 观察与思考 快 推力 讲授新课 186 进站时的火车运动变 因为火车受到的作用 慢 阻力 讲授新课 187 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 物体不受力作用时 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 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应用1 运动状态 根据受力情况 判断 讲授新课 188 一定受非平衡力作用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受平衡力作用 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不受力作用 应用2 根据运动状态 受力情况 判断 讲授新课 189 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静止变为运动 运动变为静止 改变运动的快慢 改变运动的方向 物体受到非平衡力 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 课堂小结 190 1 图 a b 表示力的作用效果 其中 形变 运动状态 a 主要是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b 主要是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 随堂训练 191 2 以下所给的四种现象中 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 匀速转弯的汽车B 平直铁轨上匀速前进的列车C 正在荡秋千的小孩D 守门员踢出去的足球 B 随堂训练 192 3 如果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可以断定下列情况中物体一定是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是 物体在空中匀速直线下落 火车在平直铁轨上匀速前进 掷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时 电梯匀速上升 C 随堂训练 193 4 根据力与运动的关系 下图中小明和小华的观点 解析 力既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也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而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 随堂训练 194 1 压强 第九章压强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八年级物理 JK 教学课件 195 我俩对雪地的压力差不多 我为什么会陷入雪里 她却不会 导入新课 196 1 知道与压力作用效果有关的因素 2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压强的概念 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知道流体压强 重点 3 知道减小和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应用 重点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97 F F F 这些力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讲授新课 198 F F F 1 定义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称为压力 2 作用效果 使受压物体发生形变 3 压力的方向 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 4 作用点 在所压表面上 讲授新课 199 压力不是重力 5 压力大小 等于重力大小吗 地球 某物体 某物体 接触面 可以是任何方向 竖直向下 一般和重力大小无关 G mg 讲授新课 200 只有当物体放在水平面时 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重力 即 F压 G G F压 G F压 G F压与G无关 G F压 F压 G F压 压力可以由重力产生 也可以由其他力产生 讲授新课 201 想法一 小聪陷入雪中是因为他受到的重力大 他对雪地的压力大于雪所能承受的压力 想法二 穿滑雪板的小红能在雪上行走 可能是滑雪板把压力分散到更大的面积上 减弱了压力的作用 哪种想法对 讲授新课 202 猜想 猜想1 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 有关 猜想2 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 有关 压力大小 受力面积大小 因为压力作用效果可能与多个因素有关 因此在探究过程中要使用 控制变量法 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讲授新课 203 甲乙丙图9 1 2 结论 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控制变量 受力面积相同 比较图9 1 2中 和 甲 乙 讲授新课 204 甲乙丙图9 1 2 结论 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控制变量 压力相同 比较图9 1 2中 和 乙 丙 讲授新课 205 实验记录 桌子的重力 桌子 砝码重力 桌子 砝码重力 桌脚 桌脚 桌面 明显 很明显 很不明显 甲乙丙 讲授新课 206 实验结果 当受力面积相同时 越大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当压力相同时 越小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力 受力面积 怎样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讲授新课 207 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压强 1 定义 2 公式 讲授新课 208 1Pa 1N m2 1帕 的含义 1平方米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 3 压强单位 专用名称叫帕斯卡 pascal 简称帕 符号为Pa 牛顿 N 平方米 m2 压强的单位N m2读作牛每平方米 讲授新课 209 小数据 一颗西瓜子平放在桌面上 对桌面的压强约20Pa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约0 5Pa成年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 5 104Pa 讲授新课 210 粗 细 受力面积大 受力面积小 手指受压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用力后这种感觉有何变化 与手掌接触的那部分气球的形变较小 手指顶着的那部分形变明显 用力越大形变越明显 讲授新课 感受压强 211 例 一个人的质量约为50kg 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约为175cm2 求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多少 解 地面受到的压力 F G mg 50kg 9 8N kg 490N 地面的受力面积 S 2 175cm2 0 035m2 所以人对地面的压强 讲授新课 212 不论是固体 液体还是气体 不管是由于重力作用还是其他力的作用 或是发生碰撞 只要有相互挤压 就会有压力和压强 请同学们分析上图中物体受到哪些压强 讲授新课 213 液体和气体有很强的流动性 统称为流体 流体不仅对与之接触的物体施加压强 在流体的内部也存在压强 讲授新课 214 A C B 思考 同一块砖怎样放置压强最大 压力相同 受力面积小的压强大 讲授新课 215 压力一定时 减小受力面积S 受力面积一定时 增大压力F 1 增大压强 压力一定时 增大受力面积S 受力面积一定时 减小压力F 2 减小压强 或两者同时改变 或两者同时改变 讲授新课 216 增大压强 讲授新课 217 减小压强 讲授新课 218 讨论交流 冰面救人 讲授新课 219 压力 方向 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压强 物理意义 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公式 p F S 单位 1N m2 1Pa 应用 压强 定义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压力的大小 受力面积的大小 减小压强的方法 增大压强的方法 增大受力面积 减小受力面积 增大压力 减小压力 流体的压强 对接触物体施加压强 内部存在压强 定义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课堂小结 220 G F G F G 1 画出木块对支持面的压力和木块的重力的示意图 随堂训练 221 2 形状如下图所示的实心物体放在水平面上 如果将其倒放 则物体对水平面的 A 压力 压强都改变B 压力 压强都不变C 压力不变 压强减小D 压力不变 压强增大 C 随堂训练 222 3 骆驼的体重比马大不了一倍 而它的脚掌面积是马蹄子的三倍 这为 沙漠之舟 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 答 骆驼的脚掌面积很大 对沙漠的压强相对较小 不容易陷入沙漠里 随堂训练 223 2 液体的压强 第九章压强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八年级物理 JK 教学课件 224 名称 恒压潜水服发明者 哈德休特潜水设备国际公司工作深度 约合660m价格 270万美元 为什么深水潜水 要穿特制的潜水服 导入新课 225 1 知道液体对容器底和的压强 知道液体内部存在着压强 2 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压强和哪些因素有关 重点 3 能推导液体压强大小的计算公式 并会用液体压强公式p gh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 4 知道液体压强的分布规律 并能解释 分析一些简单有关液体压强的问题 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226 液体由于具有流动性 因而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 侧面的薄膜为什么突出 实验1 讲授新课 227 液体受重力 对支撑它的容器底部有压强 下面的薄膜突出说明什么 实验2 讲授新课 228 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原因 液体受到重力的作用 并且具有流动性 所以液体内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小结 讲授新课 229 思考与讨论 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都有压强 它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液体压强的特点又是怎样的呢 讲授新课 230 实验3 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特点 橡皮管 金属盒 橡皮膜 U形管 如果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放在液体里的薄膜就会变形 U形管的两侧液面就会产生高度差 探头 实验器材 微小压强计 讲授新课 231 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 改变探头的方向 看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压强的关系 同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 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讲授新课 232 增大探头在水中的深度 看看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有什么关系 同种液体内部压强 深度越深 压强越大 讲授新课 233 换用不同液体 看看在深度相同时 液体内部的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深度相同时 液体密度越大 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讲授新课 234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处 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深度越深 压强越大 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在深度相同时 液体的密度越大 压强越大 讲授新课 235 1 大坝的横截面为什么均为上窄下宽 呈梯形状 大坝上窄下宽 是因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坝底受到水的压强大 下宽能耐压 讲授新课 236 2 为什么深海鱼类被捕捞上岸后会死亡 带鱼等深海鱼类长期生活在深海当中 内脏器官适应了深海中巨大的压强 一旦离开海洋 由于外界压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