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方法培训教程.doc_第1页
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方法培训教程.doc_第2页
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方法培训教程.doc_第3页
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方法培训教程.doc_第4页
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方法培训教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 安 全一、 在电力生产中,安全有哪几个方面的含义?在电力生产中,安全有三个方面的含义:1. 确保人身安全2. 确保设备安全3. 确保电网安全 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障职工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安全第一”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企业要时刻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通过采取一切有效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保护人身和设备安全。当生产和安全发生矛盾时,首先要服从安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预防为主是落实安全措施的关键,安全生产要居安思危,制定切实可行的安措和技措,平时做好实验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施工时小心谨慎,防患于未然。三、做到“三不”伤害 1.不伤害自己 2.不伤害他人 3.不被别人伤害 首先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才能顾及他人和设备安全,有责任和义务提示他人注意安全,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四、在电气预防性试验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1.试验设备可靠接地、被测试物(比如盘柜、互感器二次侧、变压器和电机外壳、电缆非被测试相和接地小辫)接地点必须可靠接地,放电棒必须可靠接地,以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试验时必须先接接地,试验完毕后最后拆除接地线,以保障安全。 2.实验时设置安全警戒带和醒目的警示标志,必要时派专人看守。(悬挂标识牌、装设遮栏) 3.必须按规程操作。如实验时电压等级、加压时间、操作方法和顺序等必须按规程操作。 4.会使用电气安全用具。电气安全用具分为绝缘安全用具和一般防护安全用具。 5.检查:试验前先检查试验设备正常,方可开始试验。 6.验电:对不确定是否带电设备必须验电,验电时三相都必须验,以防发生意外。 7.在变电所等要害部门调试时,负责人按有关规定填写工作票,工作结束后清理现场人员撤出后消票。 8.试验时必须至少两人,一人监护一人操作。 9.多人同时工作时,应统一听从作业负责人指挥,不得单独擅自操作。 10.会简单的急救和使用消防用具。 11.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穿戴工作服和绝缘鞋。特别提示:试验设备的电压等级,以免烧坏设备。第二讲 预防性试验项目及注意事项一、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的项目1测量绝缘电阻 是一种最常用而又最简单的试验方法,通常用兆欧表进行测量。根据测得的试品在1分钟时的绝缘电阻的大小,可以检测出绝缘是否有贯通的集中性缺陷、整体受潮或贯通性受潮,但不能检测出绝缘的局部缺陷。 2测量泄漏电流 :与测量绝缘电阻的原理基本上是相同的,而且检出缺陷的性质也大致相同。但由于泄漏电流测量中所用的电源一般均由高压整流设备提供,并用微安表直接读取泄漏电流。因此,它与绝缘电阻测量相比又有自己以下的特点:第一,试验电压高,并且可随意调节;第二,泄漏电流可由微安表随时监视,灵敏度高,测量重复性也较好;第三,根据泄漏电流测量值可以换算出绝缘电阻值,而用兆欧表测出的绝缘电阻值则不可换算出泄漏电流值;第四,可以用i=f(u)或i=f(t)的关系曲线测量吸收比来判断绝缘缺陷。 3测量介质损失角 :是一项灵敏度很高的试验项目,它可以发现电气设备绝缘整体受潮、劣化、变质以及小体积被试设备贯通或未贯通的局部缺陷。例如,对绝缘油而言,一般在耐压试验时,好油的击穿场强可达250kv/cm,坏油为25kv/cm,好油和坏油的击穿场强在数值上的差别是101。但是测量其介质损失角时,好油的很小,其tg=0.0001,而坏油则大到tg=0.1,二者之间的差别是11000,也就是说,后一试验的灵敏度较前者提高100倍。 由于介质损失角测量具有很高的灵敏度。所以在电工制造和电气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当被试品体积较大,而缺陷所占的体积又较小时,用这种方法就难以发现了。 4交流耐压试验 :是破坏性试验中的一种,它能进一步诊断出电气设备的绝缘缺陷。交流耐压试验是鉴定电气设备绝缘强度的最严格、最有效和最直接的试验方法,它对判断电气设备能否继续投入运行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也是保证设备绝缘水平、避免发生绝缘事故的重要手段。 5直流耐压试验 :除能发现设备绝缘受潮、劣化外,对发现绝缘的某些局部缺陷具有特殊的作用,往往这些局部缺陷在交流耐压试验中是不能被发现的。6 交、直流耐压比较:直流耐压试验能够发现某些交流耐压试验所不能发现的缺陷。但交流耐压试验对绝缘的作用更近于运行情况,因而能检出绝缘在正常运行时的最弱点。因此这两种试验不能互相代替,必须同时应用于预防性试验中。 7 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分类: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通常按其对被试品绝缘的危险性可分为两类,即非破坏性试验和破坏性试验。其中测量绝缘电阻、泄漏电流和介质损失角等试验项目是在较低电压下进行的试验称为非破坏性试验。其目的是判断绝缘状态,及时发现可能的劣化现象。直流耐压试验和交流耐压试验则是在高于工作电压下所进行的试验,故称为破坏性试验。此两项试验进行时在设备绝缘上加上规定的试验电压,考验绝缘对此电压的耐受能力。由于这类试验所加电压较高,考验比较直接和严格,在试验中有可能会给绝缘造成一定损伤。 应当指出,这两类试验是有一定顺序的,应首先进行非破坏性试验,然后再进行破坏性试验,这样可避免不应有的击穿事故。例如进行变压器预防性试验时,当用非破坏性试验检测出其受潮后,应当先进行干燥,然后再进行破坏性试验,这样可以避免变压器维修困难和不应有的损失。了解了预防性试验的项目,那么对那些电气设备要做预防性试验呢?二、高压电气设备1.学会看单线图在这里我们就10kv系统举例,要知道一个10kv系统具体有那些电气设备及其型号,首先要看电气单线图。从单线图可以很快看出这个系统的基本配置和电压等级,知道这个系统都有哪些设备,以及所需要做的试验项目及相应试验设备。2.了解单线途中各符号所代表的电气设备和试验项目我们就以上面的系统图为例,认识一些基本的电气设备。比如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零序电流互感器、熔断器、避雷器、电缆、电机、变压器等。a. 了解和掌握各电气符号所代表的电气设备。b. 查看设备表,对照实际设备检查设计与实际是否一致。这里要强调一点的是,各设备的容量、电压等级、型号等要详细核对,不能有差错。c. 熟悉对各电气设备要做的预防性试验以及相应的试验设备。具体试验项目及方法,将在以后的分部分项中逐一讲到。d. 熟知各电气设备的预防性试验所需试验设备及接线方法。e. 熟知各项预防性试验的规定数据。根据甲方不同要求,要熟悉国标规范和华北电网规范,对不同要求、不同地区设备按相应要求和规范进行试验。f. 掌握各项试验的操作方法和要领,牢记各项注意事项,以免发生人身和设备安全事故。g. 严格按规程操作,不违章作业。3. 按先非破坏性试验后破坏性试验进行逐项试验。4. 如果非破坏性试验不合格,应先做相应的处理,然后重新做非破坏性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破坏性试验;否则进行破坏性试验毫无意义,而且很有可能损坏设备。5. 及时发现和提出并处理设备存在的相关问题。6. 及时准确记录试验数据和环境温度、天气状况等信息,以便对判断被测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是否合格。7. 预防性试验合格后,如实填写试验记录,并存档封存、上报公司总工备份。8. 会正确使用各试验设备。注意试验设备的电源电压等级,以免烧坏试验设备。爱惜和保护好试验设备,每次使用前检查是否正常,使用完毕进行清扫和维护。搬运时切勿倒置,轻拿轻放,不要风吹、日晒、雨淋。 9. 试设备使用前应擦拭干净。检查变压器内的油是否足够,不够应补充合格的变压器油,在注油后应静止足够的时间,以排除变压器内空气,并用2500v兆欧表检查各绕组对外壳及地的绝缘电阻。下面我们将分项讲解各电气设备项预防性试验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第三讲 变压器、电抗器、电容器电力变压器是变电所中最关键的一次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电力系统中的电能电压升高或降低,以利于电能的合理输送、分配和使用。变压器的预防性试验的目的,是检查变压器的导电、导磁、绝缘和机械坚固系统的质量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条件规定;制造是否存在缺陷,如短路、断路、放电、局部过热等。变压器的试验可分为出厂试验、交接试验和预防性试验等,各种试验的项目和标准不同,但其试验方法基本相同,现介绍一些变压器的基本常识和试验方法,供大家参考。一、 变压器1. 外观检查: (1) 检查变压器油箱、油枕有无明显漏油痕迹。(2) 检查变压器油是否充足。(3) 检查变压器瓷瓶有无破损痕迹(4) 检查干式变压器线圈有无明显破损痕迹。(5) 检查分接开关和套管引线螺丝是否拧紧。(6) 变压器接地点接地是否良好。 2. 绕组直流电阻测量 图1-1 变压器直流电阻测量直流电阻试验,可以检查出绕组内部导线的焊接质量,引线与绕组的焊接质量,绕组所用导线的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分接开关、引线与套管等载流部分的接触是否良好,三相电阻是否平衡等。直流电阻试验的现场实测中,发现了诸如变压器接头松动、分接开关接触不良、档位错误等许多缺陷,对保证变压器安全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电机变压器电桥测直阻,不能时时出现数据,应先充电,等检流计稳定后调节读取数据。测量前先用万用表预测被测物阻值,充电前档位尽量放置高档,当检流计出现变化时,停g钮,一次减档测量,直至最后稳定。)(1)测量仪器选用测量仪器的准确度等级、接线的方法、电流稳定情况等均会影响测量的准确度。测量前应对这些因素加以考虑,以减小或避免可能产生的测量误差,而得到较为准确的测量电阻值。直流电阻的测量可以用双臂电桥,也可以用感性直阻测试仪。(2)测量方法测量时双臂电桥的四根线(c1、p1、c2、p2)应分别连接,c1、c2引线应接在被测绕组外侧,p1、p2接在被测绕组的内侧,以避免将c1、c2与绕组连接处的接触电阻测量在内。感性直阻测试仪的接线是电流线在被测绕组的内侧,电压线在被测绕组的外侧。接线完毕时,参照仪器说明书进行测量。(3)测量的一般要求1.6mva以上变压器,各相绕组电阻相互间的差别,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无中性点引出的绕组,线间差别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1%。1.6mva以下变压器,相间差别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4%;线间差别一般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为了便于与出厂和历次测量的数值比较,应将不同温度下测得的绕组电阻值换算至75时的阻值。换算公式为r75=rt(t+75)/(t+t)式中:r7575时的电阻值rt实测温度下的电阻值t常数,铜导线为235,铝导线为225t测试时绕组温度,(4)测量中注意事项a.测量仪表的准确度应不低于0.5级;b.导线与仪表及测试绕组端子的连接必须良好;c.准确记录被试绕组的温度或环境温度;d.测量大型高压变压器绕组的直流电阻时,测量绕组及其他非被测的各电压等级的绕组应与其他设备断开(如避雷器、电缆等),绕组不能接地,禁止有其它人在变压器上工作,以防止直流电流投入或断开时可能产生的感应高压危及安全,且非被测绕组接地会导致产生较大的测量误差;e.有中性点引出的变压器,只测量相电阻,不测线电阻。f.双臂电桥读数是应该从正上方垂直读数,不应该斜视。g.及时准确记录测试结果,并表明单位是或m。(5)错误的测量接线及试验方法a.充电时间不够,电流未稳定时即读取测量值;图1-2 无中性点引出的星接绕组 b.测量接线与变压器接头连接位置不对,即测量时电压引线在电流引线的外侧或与电流引线同一位置,致使接触处电阻也包括在测量值之内;c.测量某一绕组时,未将其他绕组与接地体断开,造成充电不稳定。(6)试验结果的分析判断a.测得的电阻值与出厂值或历次测得值相比,其变化不超过2%的认为是合格。b. 接线的变压器所测得的电阻比设计值大,两线电阻比正常值大1.5倍,一线电阻比正常大3倍,则说明变压器有一相断线。3.绕组变比、极性、组别检查变压器的变比试验是验证变压器能否达到规定的电压变换效果,变比是否符合变压器技术条件或铭牌所规定的数值的一项试验。其目的是检查各绕组的匝数、引线装配、分接开关指示位置是否符合要求,以及在运行中匝间是否发生短路等;是提供变压器能否与其他变压器并列运行的依据。变压器的联结组标号是代表变压器各相绕组的连接方式和电动势相量关系的符号,亦是变压器技术参数中很重要的一个参数。(1)用测试仪测量变比、接线组别图1-3 变压器绕组接线、极性检查接线图做该项试验可选用全自动变压器变比组别测试仪,其基本原理是将较高的电信号加载到高压绕组端,从低压绕组端取样信号,通过单片机的管理运算,从而获取所需数据。该仪器具有良好的人机对话界面和操作平台,使用非常方便。能自动测试、打印、显示变压器绕组的变比、组别和极性等参数。没有上述设备时,可以在变压器高压侧加一电压,在低压侧测量,极性可以用校线器和微安表来检查。各相应分接的电压比顺序应与铭牌相同;电压35kv以下,电压比小于3的变压器电压比允许偏差为1%,其他所有变压器的额定分接电压比允许偏差为0.5%,其他分接的偏差在变压器阻抗值(%)的1/10以内,但不得超过1%。 (2)用三相电源法测量变比三相电源法的做法是把三相电源加到变压器高压侧,从低压侧测量,计算高低压侧电压值之商,从而得到变比,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可靠。 (3)用感应法测定接线组别图1-4 感应法测量接线组别的接线图采用感应法测变压器的接线组别时,如图所示,当电池在一次侧a、c端接通的瞬间,同时在二次侧a、c相间将感应出电势,其电流的方向与一次线圈的相反,如在一次侧,由a流向x、由b流向y、由z流向c,在二次侧则是由x流向a、由y流向b、由c流向z,接在ab间的毫伏表,通过仪表的电流相互抵消,故指示为“零”,记录为“0”;接在bc间的毫伏表电流方向从表的正进负出,故记做“+”;接在ac间的毫伏表电流方向从表的正进负出,故记做“+”。同样,轮换加压于a、b及b、c间进行测量,所测的“+”“ -”“0”共九个数列于表1-1中,这时按d,yn11接线的变压器进行测量的,同理可测出另外11种接线组别的变压器的极性规律。表1-1 3相双线圈变压器接线组别的极性规律级别及接线加压线间+ -测量(二次侧)级别及接线加压线间+ -测量(二次侧)a+b-b+c-a+c-a+b-b+c-a+c-y,y0d,d6(0o)a bb ca c+*-+-+*+*d,y6y,d6(180o)a bb ca c -*+-+-*-*y,d1d,y1(30o)a bb ca c+0+-+00+y,d7d,y7(210o)a bb ca c -0-+-00-y,y2d,d2(60o)a bb ca c +*-*+-+*+y,y8d,d8(240o)a bb ca c -*+*-+-*-y,d3d,y3(90o)a bb ca c 0+-0-+0y,d9d,y9(270o)a bb ca c 0-+0+-0y,y4d,d4(120o)a bb ca c -+*+-*-*+-y,y10d,y10(300o)a bb ca c +-*-+*+*-+y,d5d,y5(150o)a bb ca c-+00-0-y,d11d,y11(330o)a bb ca c+-00+0+在测量单数组别变压器极性时,3相中有1 相的指示为零,但实际不为零,主要是由于3相线圈的阻抗不完全相同造成的。为了正确地判断“正、负、零”,应当把仪表指示值的大小记录下来,它们的区别是:正负数值大小有差别,而应指零的却指示1个小的正数或负数(约为正负数的一半)。但所测的9个数中包括了大小数,而大小数的分配有一定的规律,常属单数组别的变压器有3个小数、6个大数;属双数组别的则有6个小数、3个大数(表中有*者)。4. 交流工频耐压试验交流耐压试验是检验变压器绝缘强度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对发现变压器主绝缘的局部缺陷,如绕组主绝缘受潮、开裂或者在运输过程中引起的绕组松动,引线距离不够,油中有杂质、气泡以及绕组绝缘上附着有脏物等缺陷十分有效。变压器交流耐压试验必须在变压器充满合格的绝缘油,并静止一定时间且其他绝缘试验均合格后才能进行。充油电力设备在注油后应有足够的静置时间才可进行耐压试验。图1-5 变压器交流耐压试验原理图静置时间如无制造厂规定,则应依据设备的额定电压满足以下要求:图1-6 变压器交流耐压试验接线图500kv 72h220及330kv 48h110kv及以下 24h(1)高压试验变压器(耐压器)的选择高压试验变压器的选择无外乎两个方面,即容量大小和电压高低。高压试验变压器的容量一般按被试品额定容量的千分之五来选择,电压的选择则必须严格按照试验规程所要求的电压来选取。比如额定电压为35kv的电力变压器规程要求必须做到85kv左右,因此,我们可以选择最高输出电压为100kv的高压试验变压器。对于容量太大的被试品相应地我们要选择的试验变压器的容量也会增大,这就意味着试验设备将会无比笨重,现场电源也难以满足试验要求。配套测量设备(比如微安表、毫安表、交直流两用分器)、放电设备(比如放电棒)等不可或缺,我们在选择试验设备时,根据不同的试验项目合理地选择试验设备。表1-2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工频耐压试验电压标准变压器额定电压(kv)610351min工频耐压有效值建设部规范(kv)212872华北电网规范(kv)213072(17)(24)注:括号内为低电阻接地系统。表1-3 干式电力变压器工频耐压试验电压标准变压器额定电压(kv)610351min工频耐压有效值建设部规范(kv)172460华北电网规范(kv)172460(2)试验前应注意事项a.核算试验设备和电源容量是否满足试验要求。当被试设备较多,而试验变压器容量较小时,可分批进行试验;b.拆除与耐压设备相关联的电子线路部件及其它不能承受此试验电压的设备部件,将被试设备的外壳和非被试设备可靠接地;c.试验变压器(耐压器)使用前应擦拭干净,检查变压器内的油是否足够,不够应补充合格的变压器油,在注油后应静止足够的时间,以排除升压变压器内空气,并用2500v兆欧表检查各绕组对外壳及地的绝缘电阻;d.在进行交流耐压试验前,必须先进行各项非破坏性试验,如测量绝缘电阻、吸收比、介质损失角等,对各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如发现受潮或有绝缘缺陷时,应设法消除后再进行耐压试验,以免在交流耐压试验中,发生绝缘击穿,扩大绝缘缺陷,延长检修时间,增加检修工作量;e.试验仪器联线正确,高压输出部分与被试品的连接应可靠。g.测试绕阻应可靠短接,非被试绕组可靠短接后应接地。(3).试验过程中应注意事项a.由于交流耐压试验是一种破坏性试验,试验所采用的试验电压往往比运行电压高得多,过高的电压会使绝缘介质损失增大、发热、放电,会回速绝缘缺陷的发展,故在对设备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时应根据绝缘介质的不同及设备的运行状况的不同,按照有关规程及试验标准选取相应的试验电压;b.耐压试验过程中,升压应当从零开始,禁止在30%试验电压以上冲击合闸。当试验电压升到40%以上时,应均匀升压,升压速度为每秒3%试验电压左右。升压过程中应监视电流的变化,当保护动作后,应查明原因,消除后再进行试验;c.交流耐压试验中,加至试验标准电压后,为了便于观察被试品的情况,同时也为了使已经开始击穿的缺陷来得及暴露出来,要求持续1min的耐压时间。耐压时间不应过长,以免引起不应有的绝缘损伤,甚至使本来合格的绝缘发生热击穿。耐压时间一到,应速将电压降至输出电压的25%以下,再切断电源,严禁在试验电压下切断电源,否则可能产生使试品放电或击穿的操作过电压;d.在试验过程中,若由于空气的湿度、设备表面脏污等影响,引起试品表面闪络放电或空气击穿,应不能认为不合格,应处理后再试验。(4).耐压结束后应注意事项a.试品为有机绝缘材料时,试验结束,切断电源并使试品接地后,用手触摸,如出现普遍或局部发热,则认为绝缘不良,需作处理;对夹层绝缘或有机绝缘材料的设备,在耐压后应测量绝缘电阻,如耐压后绝缘电阻比耐压前下降30%,应查明原因;b.对在耐压试验中击穿的绝缘物,应在试验结束后破坏掉或作好明显的长久记号。5. 直流泄漏试验(1).试验方法:当变压器电压等级为35kv及以上,且容量在10000kva及以上时,应测量直流泄漏电流,试验电压标准参照表a。当施加电压达到1min时,在高压端读取泄漏电流。直流泄露电流参考值参见表b.表a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直流泄漏试验电压标准变压器额定电压(kv)3610203566220500直流试验电压510204060注:当绕组额定电压为13.8kv及15.75kv时,按10kv级标准;18kv时,按20kv级标准。封闭式电缆出线变压器的电缆出线绕组泄漏电流由中性点套管处测量。表b 油浸电力变压器绕组直流泄漏电流参考值额定电压(kv)试验电压峰值(kv)在下列温度时的绕组泄漏电流值(a)1020304050607080235111725395583125178651222335077112166250356203520335074111167250400570110220403350741111672504005705006020304567100150235330 (2).试验注意事项 a.加压、降压应缓慢操作 b.试验后一定要放电,放电必须经放电棒放电。 c.试验后端接铁线以及接地铁线一定要清理干净。6. 绕组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图1-10 变压器绝缘电阻测量测量绕组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能有效地检查出变压器绝缘整体受潮,部件表面受潮或脏污,以及贯穿性的集中性缺陷,如瓷件破裂、引线接壳、器身内有金属接地等缺陷。(1).绝缘电阻测量测量前被试绕组应充分放电,然后用2500v及以上兆欧表来测量变压器的绝缘电阻。表c 测量变压器绝缘电阻的项目序号双绕组变压器三绕组变压器被试部位接地部位被试部位接地部位1低压地(外壳)低压地(外壳)2高压地(外壳)中压地(外壳)3高压低压高压地(外壳)4高压低压5高压中压6中压低压由于温度对绝缘电阻影响很大,测量时要记录测量时的天气、环境温度。为了便于对比分析,把测得的数值按表d换算为出厂试验的温度数值。当测时的温度比预换算到的温度低时换算公式为:rt2=rt1/k当测时的温度比预换算到的温度高时换算公式为:rt2=krt1式中rt2转换到t2温度时的绝缘值;rt1t1温度时的测量值。表d 绝缘电阻温度换算系数表温度差|t2t1|51015202530354045505560换算系数k1.231.51.842.252.753.44.155.16.27.59.211.2表中t1试验时测得的温度; t2换算到的温度。如果制造厂记录中载有该变压器每个绕组绝缘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则温度换算应按该关系进行。换算后的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产品出厂试验的70%。对于干燥的产品,因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小,故可不进行换算。在每次试验中,由于条件不同,试验结果也就不会相同。为了准确发现绝缘缺陷,必须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绝缘电阻以r60为准,在各种温度下不应低于表e所列数值。表e 变压器绝缘电阻值参考值阻值 温度 m额定电压1015202530354045506070800.5kv及以下22016011580604433231710164310kv90062045032022515012084643619122060kv120085060042030021016011082502715运行中的变压器绝缘电阻值,可按上表的标准降低1/3。(2).吸收比和极化指数在测量绝缘电阻的同时应测量变压器的吸收比或极化指数,即测量加压15s与60s时的绝缘电阻,60s与15s时的绝缘电阻之比,即吸收比。关于吸收比(r60/r15),一般应在1030范围内测量。变压器电压等级为35kv及以上,且容量在4000kva及以上时,应测量吸收比。吸收比与产品出厂值相比应无明显差别,在常温下不应小于1.3。变压器电压等级为220kv及以上且容量为120mva及以上时,宜测量极化指数。极化指数是在同一次试验中,10min时的绝缘电阻与1min时的绝缘电阻之比。测得值与产品出厂值相比,应无明显差别。绝缘电阻大于10000m时,可不测吸收比或极化指数。(3).测量时注意事项a.摇表的火线与地线不能靠在一起,否则会影响测量的准确度;b.读数完毕后在拿掉测试笔后再停止摇动兆欧表;c.做工频耐压试验前后,都要测量绝缘电阻;d.每次测量后都要进行放电。二、 电抗器电抗器的种类很多,按材料分:有油浸式和干式两种;按用途分:有并联电抗器、限流电抗器、中心点电抗器、阻尼电抗器、滤波电抗器等,不同用处的电抗器在出厂试验中的项目不完全相同。油浸电抗器试验项目与相应的油浸变压器的试验相同。干式电抗器是免维护设备,在现场交接试验时做相应电压等级的交接耐压试验。三、电容器电容器是一种能储存电荷的容器,它是由两片靠得较近的金属片,中间再隔以绝缘物质而组成的。按绝缘材料不同,可制成各种各样的电容器,如:云母瓷介纸介,电解电容器等。电容器对直流电阻力无穷大,即电容器具有隔直流作用.电容器对交流电的阻力受交流电频率影响,即相同容量的电容器对不同频率的交流电呈现不同的容抗。 1.电容器的分类: a.按电容器安装方式分为户内式和户外式 b.按电容器电压等级分为高压(1kv以上)和低压(220v) c.按电容器外壳材质分为金属外壳、瓷绝缘外壳、胶木圆筒外壳 d.按电容器内部浸渍液体分为矿物油、氯化联苯、蓖麻油、硅油等。2.测量绝缘电阻值 对并联电容器应在电极对外壳之间进行测量,并采用1000v兆欧表测量小套管对地的绝缘电阻。所测值无明确规定,可相互比较无明显差别,与出厂无明显差别为宜。3.电容器的电容测量及检测(1)测量方法对电容器通过电容量的测量可以有效的反映电容器内部状态。当介质受潮、元件击穿短路时,电容器的电容值比正常值增大。当存在严重缺油等其它缺陷时,电容值可能减小。在做耐压试验前后都应测量电容值,两次测量结果应无明显差别。将数字万用表打到测量电容挡,将待测电容器两极直接插到测试槽里进行测量,从液晶显示屏上直接读出所测电容器的读数,即为所测电容器的容值.不过数字万用表一般只能测0.02微法到20微法之间的电容器的容值.(2)电容的检测a. 检测10pf以下的小电容。因10pf以下的固定电容器容量太小,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只能定性的检查其是否有漏电,内部短路或击穿现象。测量时,可选用万用表r10k档,用两表笔分别任意接电容的两个引脚,阻值应为无穷大。若测出阻值(指针向右摆动)为零,则说明电容漏电损坏或内部击穿。 b.检测10pf0 01f固定电容器是否有充电现象,进而判断其好坏。万用表选用r1k挡。两只三极管的值均为100以上,且穿透电流要小。可选用3dg6等型号硅三极管组成复合管。万用表的红和黑表笔分别与复合管的发射极e和集电极c相接。由于复合三极管的放大作用,把被测电容的充放电过程予以放大,使万用表指针摆幅度加大,从而便于观察。应注意的是:在测试操作时,特别是在测较小容量的电容时,要反复调换被测电容引脚接触a、b两点,才能明显地看到万用表指针的摆动。c.对于0 01f以上的固定电容,可用万用表的r10k档直接测试电容器有无充电过程以及有无内部短路或漏电.4.电容器的交流耐压试验并联电容器电极对外壳的交流耐压试验应符合表d的规定。如果出厂试验值不符合表d的规定,交接试验按出厂值的75%进行耐压试验。表d 并联电容器交流耐压标准额定电压/kv113510152035出厂试验值/kv35182535455585交接试验值/kv2.23.81419263441635.注意事项a.电容器测完绝缘一定要对地放电,放电持续时间应较长。 b.做交流耐压试验时电容器两极应该短接接耐压器,外壳接地必须可靠。c.高压电力电容器容量较大,若耐交流耐压试验变压器容量不够,可用直流耐压,直流耐压值为交流耐压值的2倍,且只进行引出线对外壳的耐压。极间耐压一般不进行。d. 直流耐压后一定要经放电棒放电,放电棒电阻在2-10k, 放电时电流和响声很大,要预防耳膜受振。e.侧另的各相电容器电容量应无明显差别。f. 搬运时不得将电容器倒置。g.及时准确记录试验结果,所测电容值应表明单位:uf、pf第四讲 高压电机实验交流电动机的试验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 二、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 三、定子绕组的直流耐压试验和泄漏电流测量; 四、定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 五、绕线式电动机转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 六、同步电动机转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 七、测量可变电阻器、起动电阻器、灭磁电阻器的绝缘电阻; 八、测量可变电阻器、起动电阻器、灭磁电阻器的直流电阻; 九、测量电动机轴承的绝缘电阻; 十、检查定子绕组极性及其连接的正确性; 十一、电动机空载转动检查和空载电流测量。 注:电压1000v以下,容量100kw以下的电动机,可按本条第一、七、十、十一款进行试验。 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额定电压为1000v以下,常温下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0.5m;额定电压为1000v及以上,在运行温度时的绝缘电阻值,定子绕组不应低于每千伏1m,转子绕组不应低于每千伏0.5m。 二、1000v及以上的电动机应测量吸收比。吸收比不应低于1.2,中性点可拆开的应分相测量。 注: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时,绕组的绝缘应满足本条第一、二款的要求。 交流耐压试验合格的电动机,当其绝缘电阻值在接近运行温度、环氧粉云母绝缘的电动机则在常温下不低于其额定电压每千伏1m时,可以投入运行。但在投运前不应再拆开端盖进行内部作业。 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应符合下述规定: 1000v以上或容量100kw以上的电动机各相绕组直流电阻值相互差别不应超过其最小值的2%,中性点未引出的电动机可测量线间直流电阻,其相互差别不应超过其最小值的1%。 定子绕组直流耐压试验和泄漏电流测量,应符合下述规定: 1000v以上及1000kw以上、中性点连线已引出至出线端子板的定子绕组应分相进行直流耐压试验。试验电压为定子绕组额定电压的3倍。在规定的试验电压下,各相泄漏电流的值不应大于最小值的100%;当最大泄漏电流在20a以下时,各相间应无明显差别。定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应符合下表规定。 电动机定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 额定电压(kv)3610试验电压(kv)51016绕线式电动机的转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应符合下表规定。绕线式电动机转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 转子工况试验电压(v)不可逆的1.5uk+750可逆的3.0uk+750 注:uk为转子静止时,在定子绕组上施加额定电压,转子绕组开路时测得的电压。 注意事项:a.同步电动机转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值为额定励磁电压的7.5倍,且不应低于1200v,但不应高于出厂试验电压值的75%。 b. 可变电阻器、起动电阻器、灭磁电阻器的绝缘电阻,当与回路一起测量时,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0.5m。 c. 测量可变电阻器、起动电阻器、灭磁电阻器的直流电阻值,与产品出厂数值比较,其差值不应超过10%;调节过程中应接触良好,无开路现象,电阻值的变化应有规律性。 d. 测量电动机轴承的绝缘电阻,当有油管路连接时,应在油管安装后,采用10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0.5m。 e.检查定子绕组的极性及其连接应正确。中性点未引出者可不检查极性。 f.电动机空载转动检查的运行时间可为2h,并记录电动机的空载电流。当电动机与其机械部分的连接不易拆开时,可连在一起进行空载转动检查试验。 g.及时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并表明数据单位和当天环境温度及天气情况,以便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第五讲 微机型继电保护实验一继电保护装置由在电气或机械方面有密切联系的一些继电器和(或)电子元器件组成的装置,它综合各元件自身功能而完成的特定功能,对电力系统或电气设备起保护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电力系统二次回路及电力系统自动化方面除了电磁型、整流型、晶体管型和集成电路型产品外,还涌现出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微机型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检测技术在不断发展,检验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因此,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的检验 工作也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新的方法。二、 继电保护系统为完成基于某一原理的特定保护功能所要求的保护装置与其它电气设备组成的整个系统。注:保护系统包括全部的设备,不仅包括保护装置,还包括必要的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通讯联系设备、跳闸电路、辅助电源、甚至可能包括自动生命闸等。主保护装置:优先启动、并以最短时限切除保护范围内故障,或制止并结束异常情况的继电保护装置。1.主保护装置:优先启动、并以最短时限切除保护范围内故障,或制止并结束异常情况的继电保护装置。2、后备保护装置:当保护范围内的主保护装置或相邻设备保护装置(或断路器)末能动作时,自动并以一定时限切除故障的继电器保护装置。3、其他保护装置:变压器发电机母线保护装置、距离保护装置、自动重合闸装置、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按频率减(负)载装置、同期装置等。4继电保护常用名词a. 继电保护: 检测电力系统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从而切除故障或发出报警信号的设施。b. 保护动作时间: 从电力系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发生的瞬间起,至保护装置动作的瞬间止的全部时间间隔。c. 制动电流: 抑制继电器工作的电流,防止继电器在某种条件下误动。d. 制动系数: 对有制动的继电器,为工作电流与制动电流之比。以百分数表示的制动系数称制动百分比。e. 差动电流: 在差动继电器中,规定的流入电流与流出电流的矢量差为差动电流。f. 死区: 由于构成原理或其他原因所致,在应保护范围内,保护装置无法反应的区域。g.定时限电流保护:指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不随短路电流的大小而变化的保护。 h. 反时限过电流保护:指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随短路电流的增大而自动减小的保护。三、 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设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电力系统二次回路及电力系统自动化方面除了电磁型、整流型、晶体管型和集成电路型产品外,还涌现出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微机型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检测技术在不断发展,检验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因此,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的检验工作也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新的方法。我们在施工现场也越来越频繁地接触到微机型的继电保护装置。现在我介绍一下微机型的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调试方法和步骤。1. 时间的整定:因各厂家微机型的继电保护装置结构、键盘、屏幕显示、菜单调阅等不尽相同,因此存在个体差异。具体参照说明书先进入主菜单,调出时间调整子菜单,修改年、月、日以及小时和分,确定保存。2. 保护的投退:一般的微机型的继电保护装置选择菜单和定值菜单是单独的。首先进入选择菜单,选择要投入或退出的保护名称,比如:过流保护、速断保护、反时限保护、低电压保护、过电压保护、瓦斯保护、温度保护、零序电压保护、零序电流保护等。然后选择投入或退出,确定保存。3. 定值的整定:进入定值菜单,依次进入要投入的保护名称,按整定值单输入整定值,要输入完整,比如电流电压大小、时限等,输入完毕确定保存。4. 保护的选择:有的微机型的继电保护装置为了用户方便设定了保护选择跳闸和报警。根据定值单,选择相应的保护状态。举个例子,比如变压器保护,重瓦斯和温度超高一般都作用于跳闸,亲瓦斯和温度高多用于报警。5. 输入、输出通道定义:一般情况下成型的微机型的继电保护装置厂家对输入、输出通道都是程序固化了的。比如入口第一通道定义为断路器常开状态监控,第二通道是断路器常闭状态监控,第三、四通道是轻、重瓦斯保护信号动作入口,第五、六通道时高温、超高温保护信号动作入口,第七通道是隔离刀状态监控,第八通道是接地刀状态监控;而相应的出口则定义为第一通道断路器状态显示,第二通道留给计算机做断路器状态监控,第三、四通道为轻、重瓦斯保护动作出口,第五、六为高温和超高温动作出口,第七通道为隔离刀状态显示出口,第八通道为接地刀状态显示出口,第九通道为电流保护动作出口。有的厂家出入口都可以由用户自定义。个别厂家入口定义已经固化,出口可以自定义。在定义时要做必要的记录,以免混淆。6. 显示界面设定:显示界面可以根据用户要求设定。比如在正常可以设定为显示监控三相电流、三相电压,在保护动作或报警时显示动作数据或报参数。在确认恢复后回归正常。7. 设置一次装置的变比:比如设定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的变比,以便微机型的继电保护装置在运行时显示实际电流、电压,在保护动作或报警时显示相应的电压、电流。四、 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检验与调试 继电保护测试仪 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1. 检查二次回路接线是否正确:根据所设定的保护参数、动作出入口参数以及保护选择参数检查二次回路接线是否正确。2. 再次检查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的参数设定是否与定值一致。3. 用综合继电保护测试仪依次对各定值加相应的电压电流进行校验,检测保护出口是否动作,看动作或报警电流值、电压值、时间是否与定值相同。4. 具体方法现场实际讲解。五、注意事项1.继电保护测试仪电源电压等级一定要注意,防止烧毁设备。2.试验时交流、直流一定要分清楚。3.实验时电压、电流线不要混用,以免混淆。4.实验时继电保护测试仪电压端口及其所接设备和继电器等不能接地。第六讲 系统及其它试验一、系统工频交流耐压试验系统工频交流耐压试验是考验电气设备的绝缘承受各种过电压能力的有效方法,对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工频交流耐压试验在电机制造、安装、检修、交接和运行以及预防性交接试验中得到了广泛的采用,是高压试验必做项目。系统交流耐压试验前应注意:(1)核算试验设备和电源容量是否满足试验要求。我公司试验变压器的容量等级有:15、25、50、100kva等。当电气设备较多,而试验变压器容量较小时,可分批进行试验。例如对母线可进行分段、分相进行试验。 (2)拆除与耐压设备相关联的电子线路部件及其它不能承受此试验电压的设备部件(如避雷器、带点显示器、冷凝器等),将被试设备的外壳和非被试设备可靠接地。 (3)试验变压器使用前应擦拭干净,检查变压器内的油是否足够,不够应补充合格的变压器油,在注油后应静止足够的时间,以排除变压器内空气,并用2500v兆欧表检查各绕组对外壳及地的绝缘电阻。 (4)在进行交流耐压试验前,必须先进行各项非破坏性试验,如测量绝缘电阻、吸收比、介质损失角tg、直流泄漏电流等,对各项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如发现受潮或有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