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氢站设备运行操作规程.doc_第1页
制氢站设备运行操作规程.doc_第2页
制氢站设备运行操作规程.doc_第3页
制氢站设备运行操作规程.doc_第4页
制氢站设备运行操作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制氢站设备运行操作规程1总则1. 1制氢岗位的任务和要求1.1. 1制备纯度、露点合格,数量充足的氢气,为发电机安全经济运行提供条件;1.1.2熟练地掌握制氢系统设备构造和微机操作技术,正确分析设备异常及故障,并能及时排除;1.1.3配合做好氢冷发电机气体置换及化验工作,监控发电机氢气露点,督促有关单位保证其经常合格;1.1.4氢系统及氢区动火时做好微氢测量工作;1.1.5及时、认真、清楚地填写报表及日志。1.2系统概况制氢站选用河北电力设备厂DQ10/3.2型中压水电解制氢装置两套,供二期4210MW及三期2300MW氢冷发电机用。电解过程是在碱性溶液中通以直流电使水电解为氢气和氧气。主要反应为:水的解离:2H2O2H+2OH- 阳极:4OH-4e2H2O+O2 阴极:4H+4e2H2设备主要包括整流柜、电解槽、氢分离洗涤器、氧分离器、捕滴器、氢气干燥装置、储氢罐、碱液循环泵、柱塞补水泵、闭式除盐水冷却装置、压缩空气罐等。每套电解制氢装置由微机自动化控制,即人工开机、自动停机及压力、差压、温度的自动调节,同时能够根据氢母管压力自动补氢、氢气干燥装置能够自动切换,事故报警齐全且智能处理。1.3设备规范1.3.1 系统参数 制氢装置型号 DQ10/3.2 数量 两套氢气产量 10Nm3/h(20,0.1013MPa)氧气产量 5Nm3/h氢、氧分离器液位差 5mm氢气纯度 99.8%氧气纯度 99.2%氢气湿度 4g/ Nm3/H2 系统工作压力 3.14Mpa(可在0.83.14Mpa之间压力下运行)1.3.2 电解槽型号 DQ-10-DC-00 数量 2台电解小室 62个分电流 370A电解槽额定电压 62-72V电解槽直流电耗 4.8KWh/Nm3 H2 电解槽总电流 734A电解槽工作温度 90电解槽工作压力 3.2MPa电解液 26%NaOH或30%KOH氢气产量 10Nm3/h 氧气产量 5Nm3/h设备重量 1700Kg1.3.3 氢分离器 数量 2台 容积 0.06m3设计压力 3.34Mpa最高工作压力 3.14Mpa设计温度 90试验压力 4.2Mpa净重 127Kg1.3.4 氧分离器 数量 2台 容积 0.06m3设计压力 3.34Mpa最高工作压力 3.14Mpa设计温度 90试验压力 4.2Mpa净重 122Kg1.3.5 氢气干燥装置型号 DQ10-QF数量 两套,每套包括冷凝器1台,吸附器2台氢气干燥量 10 Nm3设计压力 3.2MPa设计温度 250试验压力 4.8MPa工作温度 (1)干燥:室温 (2)再生:160230系统工作压力降 0.1MPa干燥后氢气湿度 露点-50,绝对湿度0.0291 g/m3工作周期 24h吸附材料 分子筛操作方式 自动电源 AC220V 50Hz 使用功率2.2KW气动电磁阀气源 压缩空气,压力0.14MPa,含油量5mg/ Nm3, 露点比环境最低温度低10设备重量 2吨1.3.6 控制用气源压力 0.40.7MPa耗量 4Nm3/h含油量 5mg/Nm3空气储罐 2台,V=5m3设计压力 1.05MPa工作压力 0.95MPa试验压力 1.31MPa设计温度 -38设备重量 1.6吨1.3.7 除盐冷却水装置(共用) 型号 CLZ型1套水箱1台 V=1.4m3离心泵(2台) IH50-32-160型 Q=12.5m3/h 扬程:32m 电机N=4KW r=2900rpm螺旋板式换热器 2台 工作压力:0.20.6MPa 换热面积:6m2系统冷却用水 温度:30 压力:0.150.3MPa水质要求:电阻率2500cmPH=6-9 Q=5m3/h整流柜用冷却水 温度:535 压力:0.050.2MPa 水质要求同上,用量约1.5m3/h1.3.8 储氢罐 类型 立式数量 6台设计压力 3.26MPa最高工作压力 3.1MPa设计温度 -35工作温度 -3550容积 13.9m3重量 6.2吨1.3.9 氮气瓶 数量 8台容积 0.04m3最高工作压力 15MPa工作温度 -3645重量 0.1吨1.3.10 碱液箱 数量 2台容积 0.219m3重量 0.2吨1.3.11 碱液循环泵型号 F84-216H4BM流量 1.5m3hr扬程 20m数量 2台额定电压 380V电机功率 1.5kW1.3.12 除盐水补水箱数量 2台容积 0.219m3重量 0.2吨1.3.13 柱塞补水泵 数量 2台型号 JZ200/40,耐腐流量 Q=200L/h出口压力 3.92MPa电机型号 YB90L-4,N=1.5KW1.3.14 氢气排水水封外径 219mm总高度 1000mm数量 2台重量 0.1吨1.3.15 电源 制氢站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交流电压380V和220V,50Hz,功率100KVA,制氢站进线电源为两路,一路工作,一路备用。1.3.16 微机:CONTEC IPC88D,256M 40G PHLIPS22”纯平1.3.17 打印机:HP A4激光2 监督项目及控制指标2.1 微机自动检测与控制调节及报警功能的参数表序号参数名称调节范围检测点联锁点设置上限报警下限报警1槽压(MPa)03.143.302液位差(mm)20+203氧液位(mm)400650350 5004803804水箱液位(mm)3008002004005氢液位(mm)400650350 5006803806循环碱温()60707碱液循环量(L/h)6009004008氧槽温()9095909氢槽温()90959010气源压力(MPa)0.50.70.40.511氢气纯度99.8%99.5%12氧气纯度99.2%99.1%13供氢母管压力(MPa)0.40.60.60.414漏氢量(%)0.21.01.215再生温度A()18025016再生温度A()18025017整流柜电压(V)687218整流柜电流(A)7402. 2控制标准2.2.1制氢站氢气纯度99.8%;2.2.2制氢站氧气纯度99.2%;2.2.3制氢站氢气的湿度0.0291g/m3;2.2.4制氢站充氮时,排气处取样分析O2含量96%;2.2.8现场动火处附近H2含量3%;2.2.9油中H2含量3%;2.2.10发电机附近H2含量3%;2.2.11瓶中CO2的纯度95%;2.2.12瓶中N2的纯度95%;2.2.13制H2室空气的含H2量应1%。3 氢系统的运行操作3.1 开机前的准备3.1.1电解液配制:配制重量浓度26%的NaOH水溶液180Kg,配制方法:在塑料桶内盛133Kg凝结水,将47KgNaOH粉末慢慢倒入,搅拌至完全溶解,待温度降至室温后即可倒入碱液箱备用,( 30 比重1.28),待NaOH完全溶解后向溶液加入千分之二V2O5 。注意:NaOH为强碱,有极强的腐蚀性,所以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戴好防护眼睛及穿上防护服装。3.2 开机前的检查3.2.1检查系统各阀门处于关闭状态;3.2.2联系电气检查所有泵的电机绝缘合格;3.2.3检查控制柜、整流柜仪表已送电;3.2.4打开工艺控制柜的G阀门和控制各气动阀门的截止阀; 3.2.5接通控制盘及框架的气源,使压力在0.40.7Mpa。检查所有压缩空气管路是否畅通,有无泄漏,气动阀门开闭是否动作正常。将工艺控制柜上控制电气转换器的空气过滤减压器的输出调整在0.14 Mpa左右;3.2.6检查纯水箱高液位; 3.2.7检查闭式除盐冷却水装置系统,工业冷却水、除盐冷却水系统是否正常;3.2.8打开各冷却水入口门,投运除盐水冷却装置,检查冷却水畅通,压力正常; 3.2.9检查消防安全器材是否能正常工作;3.2.10检查电解槽各极板之间有无金属导体或电解液漏、滴现象;3.2.11氢、氧分离器碱液在最低液位。3.3 开机操作3.3.1接通MCC柜电源,控制柜电源,整流柜电源。检查每一路信号,确认每路信号正确无误,同时从上位机手动给定信号,确认调节阀阀位正确;3.3.2打开冷却水系统阀门冷却水*/进(S*04A)、冷却水*/旁路(S*01B)、整流柜*/冷进(S*17A)、整流柜*/冷出(S*18A)、水封*/进水(S*21B)(水封灌满水后关闭);3.3.3接通气源,打开控制柜上控制氢发生处理器各气动管路阀门;3.3.4检查所有阀门:应处于关闭的阀门:氧事故*/排(Y*01C)、氢事故*/排(Q *02C)、干燥器*/排(Q*03C)、过滤器*/排(J*02B)、电解槽*/退碱(J*03B)、系统*/进(J*04B)、系统*/出(J*05B)、电解槽*/排(J*06B)、洗涤器*/补水(S*08 B)、干燥器*/旁路(Q*10B)、水封*/进水(S*21B)、氧分析仪*/进(Y*01D)、氧侧*/排(Y*02D)、氢侧*/排(Q*03D)、氢分析仪*/进(Q*04D)、氧变送器*/排(Y*05D)、框*/置换(Q*06D)、捕滴器*/排(Q*07D)、排污器*/出(Q*10D)、手动*/补水(S*07A)、补水箱*/至碱泵入(S*08A)、补水箱*/至碱泵出(S*09A)、补水箱*/排(S*11A)、碱箱*/进水(J*12A)、碱箱*/至补水泵入(J*13A)、碱泵*/至碱箱入(J*14A)、碱箱*/至碱泵入(J*15A)、碱箱*/排(J*16A)。应处于开启的阀门: 框*/切换阀(Q*01Q)、碱滤*/进(J*01A)、碱泵*/出(J*02A)、碱泵*/流量调节(J*03A)、冷却水*/进(S*04A)、手动*/进水(S*05A)、补水箱*/至补水泵入(S*10A)、整流柜*/冷进(S*17A)、整流柜*/冷出(S*18A)、系统*/补水(S*07B)、氧调*/出氧(Y*09B)、干燥器*/出氢(Q*11B)、冷却水*/旁路(S*01B)、排污器*/进(Q*09D)以及氢发生处理器氢、氧分离器液位计上下阀门 (注: 框*/切换阀(Q*01Q)开启由微机控制);3.3.5启动循环泵,调节碱泵*/流量调节(J*03A),使其流量达600800L/h左右;3.3.6调节整流柜*/冷进(S*17A)、整流柜*/冷出(S*18A),使压力在0.15Mpa左右,将柜内切换开关至自动,工作方式选择:中间位置;接通交流电源,启动控制电路,此时设备进行微机自检,待数码显示后进行下一步操作;启动主回路,给开工信号此时数码显示“2” (升电流、升电压微机自动控制)。3.3.7自动运行3.3.7.1启动整流柜后系统进入自动升压阶段。在温度未达到50前,系统使槽压自动稳定在0.8 Mpa以下,当槽温升到50后,槽压自动控制在设定值;3.3.7.2升电流过程由微机自动完成;3.3.7.3系统正常运行时,屏幕显示制氢流程图,同时不断循环监测实时运行参数,并在流程图相应部位数字显示当前状态值,系统还可以直方图方式直观的显示当前状态,同时还可以单变量的趋势图进行显示;3.3.7.4当氢气纯度99.5%,槽压与氢管压之差大于其设定值且槽压达50以上的压力设定值,整流柜正常运行时,微机自动关闭氢处理器框*/切换阀(Q*01Q),开始充氢至吸附器(吸附器的工作状态见表一)。打开框*/进气(Q*12B),框架二及储罐相应阀门,纯度、湿度合格的氢气充入氢罐,直至充满。当吸附器有问题,需处理时,可将控制气体进入吸附器的两位三通阀*-1(Q*02Q)设在手动状态,并让该阀门得电,且立即打开干燥器*/旁路(Q*10B),使氢气不通过两个吸附器直接进入框架二,当问题处理完后,可将两位三通阀*-1(Q*02Q)设回自动状态,关闭干燥器*/旁路(Q*10B),气体按原流程运行;3.3.7.5可设定时间,打印机自动打印运行记录;3.3.7.6当系统运行稳定后,值班人员可以在上微机时时监控和进行部分操作;3.3.7.7开机40分钟后就可进行气体纯度分析,打开氧分析仪*/进(Y*01D)、氢分析仪*/进(Y*04D),调节氢处理器耐腐蚀减压器,将氢气、氧气分别通入各自的分析仪,实现在线监测。3.4 氢罐充氢3.4.1打开框架II上的储氢进口总门、氢罐入口门、当框架II上氢罐压力至1.0MPa,开升氢罐就地入口门,保持充氢过程中氢罐压力表逐渐升高;3.4.2氢罐充氢升压至2.5MPa,关闭储氢罐入口门,就地入口门。3.5运行巡视与维护正常运行时,应该时时监视微机的屏幕,还要定时巡视现场。定期巡视及维护过程应注意如下几点:3.5.1当有报警出现时,应及时判断报警位置,找出原因并进行处理;3.5.2注意空气过滤减压器的压力指示,如有偏差及时调整,使其输出保持在0.14Mpa左右;3.5.3对所有管路接头阀门等经常巡视,注意有无泄漏现象;3.5.4氢、氧分析仪气路箱气体流量是否在规定刻度上。当氧气纯度低于98.5%,或氢气纯度低于99.4%时需要检查原因,必要时应停机,查明原因并排除后才能开机; 3.5.5每班定期排放氢发生处理器排污罐的污水和集水器的冷凝水(在停机状态排放)。排污罐带压力排污时一定注意先关闭排污器*/进(Q*09D),再缓缓打开排污器*/出(Q*10D)。排完后,关闭排污器*/出(Q*10D),再缓缓打开排污器*/进(Q*09D)。集水器的冷凝水在停机时排,打开氧变送器*/排(Y*05D)、氢变送器*/排(Y*08D)排掉冷凝水后,关紧氧变送器*/排(Y*05D)、氢变送器*/排(Y*08D)再开机;3.5.6注意循环泵的运转,调节3A使循环流量控制在600-900L/h之间的某一最佳值;3.5.7当氢发生处理器的碱液流量计流量持续慢慢下降时,说明碱液过滤器脏了,需要清洗过滤器。在停机状态下,先拆开顶盖,取出滤芯,用凝结水冲洗干净后应重新装好,紧固顶盖,使过滤器重新投入工作;3.5.8补水箱、氢发生处理器自动补水是否正常;3.5.9观察就地仪表有无异常;3.5.10检查冷却水泵运行是否正常;3.5.11设备每次开机前,打开洗涤器*/补水(S*08B),关闭系统*/补水(S*07B),手动开补水泵,使凝结水通过洗涤器进入氢分离器,当液位到分离器中部时,停补水泵。然后再打开系统*/补水(S*07B),关闭洗涤器*/补水(S*08B);3.5.12设备正常运行期间每2个月测定一次碱液浓度,如设备搁置较长时间后重新开机也应测量碱液浓度,使其保持在正常值。当碱液浓度低,需补碱时,应在碱箱配好碱液后,关闭补水箱*/至补水泵入(S*10A),打开碱箱*/至补水泵入(J*13A),由补水泵从系统*/补水(S*07B)打入系统内(可手动控制补水泵开、关或在自动控制补水泵时根据液位高低补碱)。3.6停机操作3.6.1正常停机3.6.1.1将氢发生处理器上氢、氧分析仪及湿度仪取样减压器关闭;3.6.1.2在上微机上,用鼠标单击“系统降压”,断开整流柜电源,这时系统根据程序自动降压到0.8Mpa,系统稳定在0.8Mpa,当槽温降为50以下时,系统压力自动降为零;3.6.1.3关闭整流柜和系统冷却水;3.6.1.4关闭气源;3.6.1.5在上微机上,退出应用程序,关微机,关掉控制柜电源。注:若框架二往发电机自动补氢,停机操作到3.6.1.4即可;3.6.2非正常停机3.6.2.1当氢发生处理器设备出现带压部分突然泄漏或当微机正常运行时,联锁保护起作用时,微机均会依据正常程序将设备停运泄压,并记录当时各数据供检修分析;3.6.2.2当微机自身故障时,PLC继续工作,检修微机或关闭整流柜冷却水阀门;3.6.2.3当设备突然停电,自控失灵,制氢机需要紧急卸压时,关闭氧分析仪*/进(Y*01D)、氧侧*/排Y*02D),密切注意氢氧分离器液位计指示,慢慢打开氧事故*/排(Y*01C)、氢事故*/排(Y*02C),在保持液位平衡的情况下,将系统压力排泄;3.6.2.4非正常情况下停机后,应对整个设备进行检查,确认设备良好后方可开机。4闭式冷却水系统操作4.1闭式冷却水系统的投运 4.1.1打开工业水进1(S001)、工业水进2(S002)、工业水进/自(S004)(或工业水旁路进(S003),换热器*/冷进(S*01)、换热器*/冷出(S*02)及换热器*/纯水出(C*03); 4.1.2检查除盐水箱处于高液位;4.1.3打开冷却泵*/进(C*01),启动除盐冷却水泵,压力稳定后,缓慢开启冷却泵*/出(C*02)。 4.2闭式冷却水系统的停运 4.2.1关换热器的冷却泵*/出(C*02)、换热器*/纯水出(C*03); 4.2.2停泵,关冷却泵*/进(C*01); 4.2.3关换热器*/冷进(S*01)、换热器*/冷出(S*02)及工业水进1(S001)、工业水进2(S002)、工业水进/自(S004)(或工业水旁路进(S003)。5发电机的充氢及补氢制氢系统框架二A向漳电二期4210MW发电机供氢,框架二B向漳山2300MW发电机供氢。5.1向发电机充氢 5.1.1充氢前三天应通知制氢站负责人,以保证氢罐内有足够的氢气及各氢罐氢压均在2.5Mpa; 5.1.2补氢时,应通知制氢站值班员,约定补氢开始的准确时间; 5.1.3送氢前5min,应重复确定送氢开始的准确时间。5.2 手动充氢、补氢 5.2.1接通知充氢后首先确定准确开始时间,打开其中一个氢罐出口门、框架二上与其相对应供氢手动门(或供氢旁路门)、减压器进出口门,使减压器后的压力维持0.6Mpa向发电机供氢; 5.2.2当接到汽机房已补满的通知后,立即关闭氢罐出口门和框架二供氢进口门; 5.2.3充氢或补氢后,值班人员应做详细记录,内容为充氢时间、前后压力等。 注:储氢罐的进、出口门为同一个门,即是氢罐进口门,也是出口门。5.3 自动充氢、补氢 5.3.1自动充罐当电解槽产生的氢气满足充罐要求后,由微机控制氢发生处理器上自动充氢阀门1Q关闭,氢气由氢发生处理器出来到框架二。通过框架二的阀门进入氢气储罐,完成氢气的存储。 注:框架二上的框*/进气(Q*12B)、框架二至储氢罐*/进气(Q*13B)对应储氢罐*/进、出气门(Q*19B)应打开; 5.3.2自动充氢当发电机侧压力低于0.4Mpa时,框架二上发电机侧压力开关(或压力变送器)将压力信号传送到控制柜上的PLC,控制框架二相应的气动阀门打开,氢储罐中的氢气通过框架二开始往发电机补氢。 当发电机侧压力达到0.6Mpa时,压力开关(或压力变送器)上限接点接通,PLC发出信号, 气动阀门关闭,系统停止往发电机补氢。6 发电机氢气监督及置换操作6.1发电机氢气运行监督项 目单位指标间隔时间备注氢气纯度%96.1624小时含氧量每天早班化验,不合格时及时通知排污并补充新氢复测合格含氧量%0.824小时露点0 -256小时氢压Mpa0.260.326小时6.2发电机退氢置换准备工作:接值长发电机退氢或充氢的命令后,应填写使用置换操作票,联系汽机运行就位CO220瓶(退氢)或25瓶(充氢)左右,并用专用高压胶带连接好。专用工具及分析仪器放置现场。6.2.1退氢气开启发电机*/氢气进2(Q*55),发电机*/氢气进3(Q*56),发电机*/退氢气总(Q*57),并联系汽机司机油压跟踪,控制氢气进3使压力降至0.05Mpa保持。(关氢干燥器进口门(Q*24),氢干燥器出口门(Q*26),关氢露点仪电源,拆空气管路中所加堵板);6.2.2进CO2气开启发电机*/CO2进1(Q*62),CO2进2(Q*63),CO2进3(Q*64),CO2进4(Q*65),仍用发电机*/氢气进3(Q*56)来控制使保持压力在0.05Mpa,取样化验机内CO2含量达85%以上时,关发电机*/退氢气总(Q*57);6.2.3退CO2气开发电机*/CO2退总(Q*66),关发电机*/CO2进1(Q*62),CO2进2(Q*63);6.2.4进空气开启发电机*/空气1(Q*58),发电机*/空气进2(Q*59)及压缩空气至#*机氢盘一次门,1.52小时,关发电机*/空气1,空气进2,及发电机*/氢气进2,氢气进3,发电机*/CO2进3,CO2进4,及发电机*/退CO2总(开氢干燥器进口门,出口门,并从取样门处排气23分钟)。6.3发电机充氢置换6.3.1风压检查氢盘所有阀门在关闭位置。开启压缩空气至氢盘一次门及发电机*/空气1(Q*58)空气进2(Q*59),发电机*/氢气进2(Q*55),氢气进3(Q*56)压力升至0.05MPa时,联系汽机值班司机启动密封油泵跟踪,风压至0.4MPa,关发电机空气1,空气进2,发电机*/氢气进2,氢气进3及压缩空气至氢盘一次门。风压每昼夜泄漏量不超过额定压力下发电机内空气容积的1.7%(压降0.0072MPa及7.2千帕);6.3.2退空气风压合格后,开启发电机*氢气进3(Q*56),氢气进2(Q*55),发电机*/退氢总(Q*57),用氢气进3来控制压降(速度不能太快),期间联系值班汽机司机油压跟踪,降至0.05MPa(关氢干燥器进口门、出口门、补充空气的管路加堵);6.3.3进CO2气排空气开启发电机*/ CO2进1(Q*62),CO2进2(Q*63),CO2进3(Q*64),CO2进4(Q*65),其过程仍由氢气进3来控制以保持压力在0.05MPa,取样化验机内CO2,含量达85%以上时,关发电机*/ CO2进1,CO2进2及发电机*/退氢总;6.3.4充氢气排CO2气开启发电机*/补氢总(Q*53),补氢1(Q*51),补氢2(Q*52),发电机*氢气进1(Q*54),发电机*/ CO2退总(Q*66)及储氢罐的出氢门,向发电机充氢,由控制发电机*/补氢总来保持压力在0.05MPa,取样化验机内氢气含量达96%以上时,关发电机*/ CO2退总,CO2进3,CO2进4,联系司机油压跟踪,开始升压,升压操作不易过快,升压升至0.25 MPa时,关发电机*/补氢总,补氢1,补氢2,发电机*/氢气进1、氢气进2、氢气进3(开启氢干燥器进口门,出口门,并从取样门处排气23分钟)。检查氢盘所有阀门在关闭位置。通知司机充氢结束。发电机氢置换(氢盘系统简图)(“*”表示设备序列号)发电机 来自空压机 至排烟风机压缩空气/至氢盘 发电机/氢气进3发电机/ CO2进4 发电机/空气 发电机 /氢气进2 发电机 / CO2进3 发电机/空气进2发电机/退CO2总发电机/退氢总 发电机/氢气进1 发电机 / CO2进2 发电机/补氢总 发电机/ CO2进1发电机/补氢1 发电机/补氢2 来自氢站 接CO2气瓶 7 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7.1 设备突然停机故障原因 故障原因排除方法1.供电系统停电检查MCC开关柜2.整流柜跳闸1).冷却水压力偏低或停止2).过流或断路.3).快熔烧断4).脉充信号缺相或硅元件击穿引起主回路不平衡检查冷却水系统,加大冷却水量;联系电气处理。5).自控参数超限联锁整流柜跳闸找出联锁原因,排除,重新启机。7.2.总电压过高1.电解液太脏,致使电解小室进液孔或出气孔堵塞,小室电阻增大,小室电压升高.1. 测量小室电压,用急剧改变电流及流量的方法将堵物充开.2. 停机,充洗电解槽,清洗滤网.3. 换新碱液.2.槽温控制偏低升高槽温至85-903.碱液浓度偏高或偏低调整碱液浓度至26%左右4.碱液循环量偏低加大碱液循环量5.未加添加剂加入V2O5.7.3.自动加水失灵1.送水泵故障1.停泵修复2.电气控制故障2.查线检修3.水箱电磁阀损换3.修复或更换7.4.气体纯度下降1.分离器液位太低或太高补水至液位在分离器中央部位或停机排出部分碱液2.碱液循环量过大或过小调整流量在最佳数值3.碱液浓度过低或过高调整碱液浓度4.原料水或碱不合格分析后选用合格原料5.电解槽隔膜损坏停机进行电解槽大修6.分析仪不准校准分析仪零位和量程7.碱液太脏换新碱液并清洗电解槽和过滤器7.5.槽压波动偏大或达不到额定值1.调节参数不合理.调整参数2.气动薄膜调节阀阀芯磨损或薄膜漏将阀芯下调或更换3.气动管路泄漏排除漏点7.6.槽温过高或波动较大1.冷却水温度偏高或水量不足增加冷却水量,降低冷却水温度2.冷却水水管结垢用锅炉清洗剂清除,换用合格的冷却水(软水)3.槽温自控失灵检查冷却水调节阀、电气转换器等自控仪表,排除故障.4.碱液循环量不足调节循环量5.电流不稳定调整整流柜稳流部分7.7.电解槽漏碱液1.带氟塑料垫片的石棉布隔膜,其垫片部分因压缩变薄,密封压力下降.专业人员用扳手紧槽体拉紧螺母2.碟型弹簧破碎或弹性下降更换碟形弹簧8、气体分析8.1一般规定:8.1.1气体取样总则:8.1.1.1气体取样应使用专用采样器具,保持其清洁,干燥,不粘有油污;8.1.1.2取样器具应严密不漏气;8.1.1.3取样时打开采样门缓慢放气23分钟,使所取气体具有代表性;8.1.1.4取样器具一般用球行胶袋,每次取样应进行充气排气23次,直至取样袋内空气置换完备。 注:1.取氢气样时,置换排放的方法是出气管口向下排气,取二氧化碳气体样品时,置换排放的方法是出气管口向上排气。2.取气时球形胶袋不能吹的过大,尤其是氢气样品,因为吹的过大,胶袋膨胀而过薄,氢气渗透性很强会漏掉一部分,从而使样品失去代表性。8.1.2分析仪器:奥氏气体分析仪。8.1.3准备工作:8.1.3.1检查奥氏气体分析仪各部件应严密不漏,所有截门在关闭位置;8.1.3.2吸收液充足可用(用吸收空气法检验是否失效,如O2%低于20.5%即应更换);8.1.4吸收液的配制测定项目CO2O2吸收液40%KOH焦性没食子酸 8.1.4.1 40%KOH溶液的配制:称取60g氢氧化钾(分析纯)溶于100ml纯水中,稀释至150ml。8.1.4.2 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的配制:8.1.4.2.1用分析天平称取固体分析纯KOH60g;8.1.4.2.2将60 gKOH缓慢地边搅拌边加入盛有180ml纯水的烧杯中,待KOH完全溶解、冷却后,置于塑料瓶中备用;8.1.4.2.3用分析天平称取固体分析纯焦性没食子酸60g;8.1.4.2.4将60g固体分析纯焦性没食子酸,倒入溶解冷却的KOH溶液中,加入5mm高的液体石蜡;8.1.4.2.5将奥氏分析仪内的试剂倒掉,用纯水冲洗干净、吹干待用;8.1.4.2.6将KOH与焦性没食子酸混合溶液放置24小时后注入吸收瓶中;8.1.4.2.7要求:a)量筒与烧杯必须清洗干净,称取方法正确;b)气体分析平衡瓶应注满饱和酸性食盐溶液。8.2 CO2的测定:8.2.1将所取气体胶球袋与分析仪入口接通;8.2.2进排气34次将仪器系统内空气全部排出;8.2.3关排气门,开启仪器人口门,放下水准瓶,准确量取100ml气体样品,关仪器入口门;8.2.4开KOH吸收瓶入口门,进行气体吸收34次,关吸收瓶入口门(吸收瓶内碱液最高位至活塞,不能进入梳形管内);8.2.5使水准瓶内液面与量管内外液位在同一水平位,记下量管刻度A;8.2.6则CO2的含量为A%。8.3氢气纯度的测定8.3.1氢中氧含量的测定:8.3.1.1将所取气体胶球袋与奥氏气体分析仪入口接通;8.3.1.2进排气34次使仪器内空气排净;8.3.1.3准确量取气样100ml;8.3.1.4开启焦性没食子酸吸收瓶入口门,进行气体吸收34次,记下读数V8.3.1.5重复吸收,若两次读数相等,则说明氧气已被全部吸收;8.3.1.6则该氢样中氧含量为V%。8.3.2氢气纯度计算:8.3.2.1制氢系统氢气纯度为:H2(%)=100-O2(%);8.3.2.2发电机内氢气纯度为:H2(%)=100-(O24.8)(%)式中: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