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央视春晚推荐相声《新文字研究》.doc_第1页
20XX央视春晚推荐相声《新文字研究》.doc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其他范文/相声小品剧本 20xx央视春晚推荐相声新文字研究 甲:今天我在这里要宣读一篇论文。 乙:这不是刚哥吗? 甲:是你呀,你好呀? 乙:我挺好的,不过你可是瘦多了,最近你忙什么哪? 甲:现在时代进步了,科技发展了,出现了诸多新的文化现象。让我着了不小的急。 乙: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事物在进化,应当高兴,没有什么急可着。 甲:我想不通,一些人文化知识学了不少,可是字不会写了。另一些人,文化造诣很高,可是越来越不认字了。 乙:不会吧? 甲:为此,我正在赶写一篇论文,有时候饭吃不下,觉睡不好,不过我认为值得。 乙:哟,你什么时候长学问了?你正写什么论文,能不能先跟我说说? 甲:跟你说说?你什么水平?是研究生是博士后? 乙:研究生、博士生倒不是,不过好歹也上过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甲:我告诉你,现在出现了一些新的语言文字,在网络上流行起来。“表情文字、图画文字”你听说过吗?特别是最近在网络上流行起了“火星文”。 乙:是有这种说法,看不懂,不认识。 甲:经过我的初步研究,对现在流行的一些新文字进行简单归类分析,提出了我的关于新文字研究的系列论文成果。其中我的一篇论文,一旦发表会轰动整个学术界,这篇论文,选题独到,论点新颖,论据充足,论证严谨。 乙:你这篇论文的题目是什么? 甲:论一种新型密码文字的创生与流行。 乙:现在的文字只是出现了一些异化,让人看不懂,不认识了。学问越高,越看不明白。 甲:火星文嘛,只有九零后才写得出,看得懂,行得通。我想要是将来打起第三次世界大战,用它当李玉和用生命保护的密电码传递信息,很可能用得着。这可算得上本世纪最伟大的发明。 乙:是怎么写的? 甲:像什么“1切斗4幻,倒挖!(逐字解读)其实写的是“一切都是幻觉,吓不倒我的!”。 乙:依我看是一些半大孩子打字出现差错后,发现还有点搞笑效果,干脆以错就错。谈不到发明。在早这叫“拼音夹字”。像什么“青蛙de一生、大公鸡de故事”等,适合低年级小学生看的。 甲:根据我的考证,这种文字表意最强,传达的信息量最大,是当今所有文字中最简捷的一种。最有发展前途,最值得研究。像“酱”字,酱油的酱字,代表什么字,你知道吗? 乙:酱油?大酱?黄酱? 甲:你不懂吧,它代表“这样”两个字。(“这样”两个字含混着念) 乙:哪两个字? 甲:“这样”两个字。 乙:哪两个字? 甲:就代表“这样”两个字!(“这样”两个字分开重读)多简捷,一个字代表俩字。你把这样两个字快速连读,“这样”就变成“酱”了。学问多深! 乙:咳,我当有多神密呢,还火星文?这早就有。比如,“甭”字,就当“不用”讲。还有表示不好的“孬“字,再比如围棋术语,“只要”吃,(写成上面一个只字,下面一个要字的合体字)就是“就要吃”! 甲:要不说是伟大的发明呢,早就有,为什么早没有流行?伟大就伟大在这儿,对伟大的发现,进行伟大的发扬,最后成就了伟大的发明。这种对文字的简化,就是伟大的发明。 乙:谈不到伟大的发明,文革后期,我国曾推行过一套汉字简化方案,后来被废止了。像“发展”的展字,尸字下只写一横;农业学大寨的“寨”字写成宝盖头下一个“在”字,没有生命力的东西长不了。中国的汉字基本上是从图画文字到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应是重义文字,硬要进行形声改造是行不通的。 甲:通过我的研究,不这么看,这种文字既象形又表意还仿声,打破了语种的界限,将文字的表达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比如,现在网络上流行的火星文最典型的一句话:“3q得orz”,是多么地美妙,多么地完美! 乙:什么意思? 甲:这段文字一般人是看不懂的。“3q得orz”,据说它的意思是“感激、佩服得五体投地”。特别是“orz”这三个英文字母,组合在一起,产生了奇特的象形效果:“o”代表一个人的头部,“r”代表一个人的俯下上半身,双上肢撑地状,“z”代表一个人的双下肢跪在地上的整个人仆俯在地的侧面像。 乙:原来如此,怎么想得出。 甲:要不怎么可以称得上伟大的发明呢。 乙:这样的写法谁看得懂呀? 甲:大错特错,用不着你看得懂。这种文字只需要有少数人看得懂就行。只有专业学术团体的人能看得懂。这种文字具有加密功能。要都看得懂,逃学的事不就让家长知道了。 乙:敢情是为了胡弄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呀? 甲:也有专为一个人创造的文字。我对这种文字的研究最有专长。 乙:是一种什么文字? 甲:这种文字的初级阶段,是以一种图形夹字的形式出现。在“对疙瘩”聊天中最流行。这一伟大的发明权属于我女朋友。专利号同“对疙瘩”。 乙:什么? 甲:你连这都不懂,“对疙瘩”嘛。咱俩人往这并排一站,(打量乙头) 乙:你这是干什么? 甲:我看你脑袋圆不圆。 乙:你怎么不看你脑袋? 甲:我脑袋圆,大家公认。我上学时有一次没带圆规,把脑袋往纸上一按,用笔围着脑门一画就画出一个r等于10厘米的正圆来。 乙:画圆用脑袋?不对呀,有脖子挡着,画不出圆,顶多画半拉圆。 甲:你这么死性呢,把纸调一个,再画一次不就行了。 乙:你还真行。你脑袋是够圆的。 甲:脑袋圆吃香、沾光,要不有这么一句话:“看你脑袋长圆了没有?”。 乙:脑袋圆跟对你说的“对疙瘩”有什么关系? 甲:咱俩往这一站,把舌头往外一伸,(舌头往左面伸)这就是一谜面。谜底就是“对疙瘩”,网络语言的高级阶段:语言的“行为艺术” 乙:你光知道打扑克吧,还对疙瘩,哪叫qq,你真懂假懂?还是装不懂? 甲:倒是也听说过叫qq的。我怕你不懂。 乙:那是腾讯qq网,经常上网的人都知道。 甲:qq聊天知道吧,在聊天输入文字栏中,有一qq表情窗口。我女朋友在与我聊天时就发明了用qq表情与我交流。 乙:怎么交流? 甲:在表情窗口中有许多不同的人的表情和代表一定含义的形象符号,像在人的面部表情中,有的是笑脸,有的是哭相;在形象符号中,有的是钱袋,有的是玫瑰、有的是爱心、有的是拥抱、有的是飞吻、有的是太阳、有的是月亮、有的是咖啡、有的是蛋糕、有的是音乐、有的是礼物等等。在聊天中使用一些汉字加上若干个符号,就能进行交流、聊天。 乙:那怎么聊天? 甲:比如,下面一段话:“你一个月亮、请我一碗饭、喝一杯咖啡、送一盒礼物、听一个五线谱音符,你好一个红脸蛋儿,我一个红嘴唇、又一个红嘴唇、又一个红嘴唇。 乙:什么意思? 甲:这是说:“你晚上请我吃饭、喝咖啡、送礼物、听音乐,你好可爱,我吻、吻、吻,一连三个红红的吻。这语言是多么地简洁、表达的情感是多么地热烈,丰富。 乙:够热烈的。 甲:这是网络语言的中级阶段。 乙:这才是中级阶段?那么高级阶段呢? 甲:高级阶段一般人就更看不懂了。 乙:你能不能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 甲:那不就泄密了吗?这是在两个人之间产生、发展起来的语言。 乙:有什么特点? 甲:这种文字已经脱离了网络,在文字返祖现象中加进了现代网络语言的元素,完全由图形和符号组成,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组成图画文字来表达意思。 乙:由写字变成画画了,可不语言返祖了。 甲:为此我正在赶写论文,好好研究一下,出一回成果,为中国人拿一回诺贝尔奖。省得一些人老为这事儿着急。 乙:谁着急了,我看就你着急。 甲:我论文的题目是关于新型象形文字唇文的研究。 乙:什么叫唇文呀? 甲:就是用嘴唇作笔写的一种文字,是我女朋友发明的,我只不过是在研究唇文上有所成就罢了。 乙:我当怎么回事那,原来是小孩过假家,瞎胡闹。还什么写论文,要发表呢。 甲:一听你就是没研究,这是目前世界上表达能力最强的一种活文字。我发现最近女同志化妆用品有了新的用途,变色唇膏本来是化妆用的,在我女朋友手里就变成了一种表达爱意、交流感情、吟诗作画书写象形文字的一种工具。刚开始时,就用唇膏搽嘴上,(作呶嘴状)给我写信。说是这才可以表达少女纯真的感情。 乙:好家伙,你说说,你的怎么研究的。 甲:行,这种象形文字的产生和发展是伴随着我和女朋友的爱情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乙:好嘛,你给我们具体谈一谈。 甲:我的女朋友是一位又俊俏又美丽的姑娘,长得楚楚动人。特别是一张白净的脸上长着两片不薄不厚、不大不小的嘴唇。嘴唇上搽得唇膏红得像血,红得像火,总之第一面的印象最深的是她那红红的嘴唇,不知为什么我就喜欢上了。 乙:这就爱上了。现在的姑娘都爱打扮,化一下妆,是好看。 甲:第一次跟网友见面,女朋友跟我说,以后见面前我给你在“对疙瘩”上写信,不过信的内容是图画,你要看得懂才行。我在信纸上画好了信,用数码相机拍照后,“ps”一下,在网上传给你。 甲:你不知道,凡事她就喜欢赶时髦。要不怎么能看懂火星文,发明唇文呢。 乙:真够复杂的。你怎么说? 甲:你写什么我都能看得懂。 乙:她给你写信了没有? 甲:第二天早上,我打开我的“对疙瘩”邮箱就收到了她寄来的一封信。 乙:信是怎么写的? 甲:我打开附件一看,一个字没有。 乙:一个字没有呀,让人怎么看呀。 甲:字是没有,可是在word文档上画着一棵歪脖树,树的右上角有一个圆圆的红嘴唇印的一个吻。 乙:寄来一个口红印呀。 甲:这是什么意思? 乙:那是向你表示爱哪。 甲:我想初次见面不好意思面对面接吻,她把红觜唇画在了纸上,让我打印出来再亲吻红觜唇印,来一个间接接吻不成? 乙:亏你想得出。 甲:我一看寄给我一个吻,这内容太丰富了,太凝炼了,我拿着这封信足足看了两小时。 乙:看懂了吗?什么时间约会? 甲:经过我仔细地研究之后得出圆满的结论:这是一种新型的象形文字,俗话说,“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信上这个吻不就象一轮圆月挂在信纸上吗? 乙:不对呀,月亮一般都是银色的,你这可是红色的? 甲:这是我破译唇文的关键所在,红月亮只有在月全食时出现,过三天正是农历初一,电视上预报当晚七点一刻将发生月全食。 乙:有点道理,看来要看懂弄通,还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甲:月全食那天晚上黄昏的时候,在水上的唯一一棵歪脖树下果然找到了她。第二封信,信上印有一个两头向上翘的吻。下面有一组用上下嘴唇分别印上的“波浪”。 乙:这是什么意思呀? 甲:这还不明白吗?这个吻像一叶扁舟,“波浪”就是水面,这是说在水上公园的小船上见。 乙:你还真有两下子! 甲:第三封信下赶上农历七月初七,我打开信一看,好么,好多个吻,形成一串葡萄的形状,有浅红色的,有紫红色的。 乙:不会画点别的。 甲:我拿着信就挨个吻,吻一下就好像吃了一颗葡萄,又甜又美。 乙:别光顾吻,看看是什么意思吧。 甲:这天是七月初七,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也是中国的情人节,对了,这是说在葡萄架下约会。还有一封,信纸上三个一组,一共两组,整整齐齐地印有六个通红地吻。 乙:这是什么意思呀? 甲:这六个吻,是多么地含蓄,多么地简炼,用得简直恰到好处,多一个吻太浪费,少一个吻则过于简单。经过我仔细地推敲,严密地考证,这是省略号,上次没谈完,这次接着老地方谈。 乙:咳,还是歪脖树。 甲:她寄来的每一吻,组合成的每一幅画,都像是一首诗,充满着诗情画意。她的吻,有时像天空中两片红云,那么轻柔飘;有时像一颗红樱桃,那么香甜可口;有时像一颗跳动的心,那么地纯情执着;有时像耀眼的宝石,那么地绚丽多彩。每一个吻载着姑娘的深情厚意,寄到了我的面前。这样丰富地内涵是任何文字也表达不了的。 乙:有没有不好理解的信? 甲:有呀,有一次,给我寄来这样一封信,在信纸中央画有一个张着嘴印的吻,可是中间还有一个点。中间一个“流汗”的qq表情,下面画的是木地板。 乙:这是什么意思呀? 甲:我想,接吻就接吻吧,干嘛舌头也伸出来?我想了大半天也没想出来。后来我翻书查典才弄清这是一个甲骨文的“日”字。印在信纸正中央,我一想,这是说让我去她们家干活去。 乙:这是怎么回事? 甲:你想呀,有一首古诗写道:“除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土是没有了,她们家铺木地板了,那还不是让我上她们家干活去吗? 乙:就这么解释呀,有没有没有读懂的吻? 甲:最近有一次,给我寄来一封信,信上的右下角,用嘴印了一个大红圆圈的吻。我看了三个白天俩晚上楞没看懂。 乙:不至于吧? 甲:我想红圆圈像红气球,不好,气球爱破呀,象征着感情破裂?不能那么想,;像句号,句号意味着结束,象征着我们的关系终结,不行,左想右想没有好的解释。索性我在qq聊天上给她也回了一幅qq表情画,先是我送她一朵“玫瑰”,在qq表情中找到“玫瑰”粘上,接着我在后面把qq表情中的“礼物”、“蛋糕”、“白酒”、“酒杯”、“咖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