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母亲》精品教案.doc_第1页
《荷叶·母亲》精品教案.doc_第2页
《荷叶·母亲》精品教案.doc_第3页
《荷叶·母亲》精品教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荷叶母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品味诗歌语言,学习以物喻人的写作手法3.体会诗歌思想感情,在生活中学会感恩二、教学重点品味诗歌语言,学习以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三、教学难点体会诗歌思想感情,在生活中学会感恩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1.导入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印度作家泰戈尔的金色花,诗人以细腻温情的笔触描写了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在变成金色花之后默默关怀母亲,回报母爱的动人故事,今天,我们要把视线转回国内,来看一位中国作家谱写的母爱颂歌冰心的荷叶母亲。2.作者介绍 冰心(1900-1999),中国女作家、诗人。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小说集超人等。她的创作最显文学功底的是“冰心体”散文,它们以细腻温柔而又略带忧愁的情调写童心、母爱和自然,语言清新隽(jun)永,耐人寻味。3.字词积累蒂(d) 姊妹(z) 菡萏(hn dn) 徘徊(pi hui)攲斜(q) 荫蔽(yn b)4.学生齐读课文5.提问:标题中的荷叶与母亲是什么关系?明确:比喻的关系,以荷叶喻母亲。提问:文中还有其他的物和人构成了这样比喻的关系吗?明确:红莲与“我”。教师总结: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比喻手法的运用,以物喻人。6.提问:第3段为什么要插叙与故乡园院里的“莲花”有关的往事?明确:做铺垫,将莲花与“我”紧密联系,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7.提问:阅读第4-8段,思考作者几次写到红莲?每一次看红莲时自然环境和红莲是什么样的?作者的心情如何?可从文中划出关键词或是关键句进行回答。明确: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环境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雷声作了大雨愈下愈大雨继续下雨势并不减退雨点不住地打着红莲开满了亭亭地立着左右攲斜在大荷叶的覆盖下不摇动了心情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了深深地受了感动8.提问:“我”为什么感动?请用文中的一段话来回答。明确:“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填空下的荫蔽?”9.提问:最后一段中,“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什么?明确:人生路上的困难、挫折。10.提问:最后一段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作者把母亲比作荷叶,把自己比作红莲,就如荷叶在雨中保护红莲一般,人生路上,只有母亲保护孩子度过种种坎坷磨难,这是作者对伟大母爱的深情赞颂。11.小结: 荷叶母亲采用以物喻人、借物抒情的手法,将母亲比作荷叶,将自己比作红莲,通过描绘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联想到母亲的呵护与关怀,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依恋、感激和赞美之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时常遇到困难和挫折,比如生病了,受伤了,考试考砸了,和同学闹矛盾了这些就是我们“心中的雨点”,请同学们回想一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