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农业产业化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1页
黑龙江农业产业化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2页
黑龙江农业产业化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3页
黑龙江农业产业化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4页
黑龙江农业产业化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农业产业化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11卷第4期2009年7月科技与管理sciencetechnologyandmanagementvoi.11no.4july,2009文章编号:10087133(2009)04009403黑龙江农业产业化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梁静溪,夏俊根(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摘要:在分析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融资存在问题及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政府投资与政策性金融机构融资的长效机制;完善农业信贷;允许农民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权;发展农业政策性保险以及拓宽资本市场股权融资等解决农业产业化融资困境的对策.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村金融;融资方式中图分类号:f323.9文献标志码:afinancingproblemsandsolutionsofagriculturalindustrializationinheilongjiangprovinceliangjingxi,xiajungen(schoolofeconomics,harbi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harbin150040,china.)abstract:basedontheanalysisoffinancingproblemsofagricultureindustrializationofheilongjiangprovinceandtheircauses,thistextbringupsomedecisionmakingoptionstosolvetheplightofthefinancingofagricultureindustrialization:toestablishalongtermmechanismofgovernmentinvestmentandpolicy-orientedfinancialinstitutionsinfinancing;toimprovetheagrlculturalcredit;toallowfarmerstherighttothelandcontractcirculationinvariousforms;todevelopagriculturalinsurancepolicy,tobroadtheequityfinancingoncapitalmarketsandsoon.keywords:agricultureindustrialization;rura1finance;financemodes1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融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1财政支农现状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种新的农业生产与经营模式,完全依靠商业性信贷资金的投入是不够的,必要的财政资金支持不但是补充商业性资金的不足,而且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保障.发达国家对农业的财政资金投入主要集中在农业补贴和农业科技投入方面.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投融资体制的变革,国家财政支农比重,地方财政支农比重均呈逐年下降趋势,且财收稿日期:20090106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2006gxq3d119);黑龙江省科技厅攻关软科学项目(gc06d233)作者简介:梁静溪(1962一),女,副院长,教授;夏俊根(1988一),男,硕士研究生.政支农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黑龙江省财政支农比例,如表1所示_1.表1黑龙江省财政支农比例注:2007年账目调整,不具有可比性,故不列入表内.表1分析了黑龙江省财政支农资金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总体上看,在黑龙江省的财政支出中,用于农业方面的支出总额不断增长,由2003年的206589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366294万元,年均增幅达到25.77%.从财政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看,总体上比较平稳,所占比重不高.总的来说,有限的财政第4期梁静溪等:黑龙江农业产业化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95缺乏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1.2农业信贷现状黑龙江省各金融机构在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大对农业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信贷支持方面采取积极的信贷政策措施,尽力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合理资金需求,黑龙江省农业信贷的总体情况,如表2所示.表2黑龙江省农业信贷情况年份耋存罴2oo23624.oll2.410.3720033981.3128.ol3.8820o44038.9l62.927.272oo53658.5221.736.1020o63971.9259.617.102o074256.4319.923.233.104236.7316.37.473.224810.0371.77.734.035313.9386.57.276.o66i35.1452.47.376.536923.4496.17.177.527559.7632.18.36表2反映了黑龙江省农业贷款占贷款总额比重和农村存款占当年存款总额比重的变化趋势.尽管农业贷款占贷款总额比例逐年增长,但农业贷款在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始终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农业信贷的上述特点总的来说是一种信贷不足的表现.信贷不足制约着农业的发展,也制约产业化经营的步伐.农业产业化自身的脆弱性和农业龙头企业融资的内在弱质性,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信贷投入.1.3农业上市公司现状近年来,黑龙江省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推进项目建设,加工潜能有效扩大.但是,我国的资本市场,无论是股票市场还是债券市场,都主要面向国有企业及大型企业,农业利用资本市场实施证券融资非常困难.农业龙头企业无论是通过争取额度直接上市,或通过股权转让间接上市,还是发行企业债券,都比较困难.另外,农业企业从资本市场上融资的数量也有限.深沪两市上市企业已逾千家.而农林牧渔板块企业尚不足70家.对大多数中国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受企业规模,股权结构,经营业绩等上市条件的限制,很难通过股市融资来获取企业发展资金.黑龙江省26家上市公司中只有2家经营农林牧渔产业.1.4民间金融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功能的逐步完善,企业融资呈现多渠道,多元化发展趋势,民间融资日趋活跃,已成为地方中小企业重要的融资方式.通过调查发现,黑龙江省在农业领域民间融资主要有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纯粹的农村模式;另一种是农业经济经营化模式.两种主要融资形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其大量的资金游离于正规的金融体系之外,其自行的资本运作方式属于非正规的金融制度安排,以地下,半地下的形式存在于民间,形成了各种投资,投机和资金的借贷活动.但近年来,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农村资金外流现象日益严重,这己严重阻碍流出地经济的发展步伐,并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邮政储蓄机构虽部分改组成邮政储蓄银行,但其大部分存款流出农村,成为农村资金外流的主渠道;农业银行在县级以下的网点存多贷少,导致大量农村资金流出;农村合作银行以及未改组的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资金净流出的重要渠道_2.农村资金的严重外流,不仅是当前我国农业投融资体制存在弊端的集中体现,也是形成农村资金缺口的直接原因,是抑制农业及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2黑龙江农业产业化融资对策建议2.1建立政府投资与政策性金融机构融资的长效机制发达国家农业的发展历程表明,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然而,由于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单纯靠财政性投入是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投入力度.鉴于农业自身的特点,应建立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应根据当前农业发展状况,适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商业化取向,正式金融会淡化对农业的信贷支持.因此要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作用.另外,应充分发挥农业发展银行的作用,拓展农业发展银行信贷支农力度和效益;农业银行必须兼顾支持三农的服务及其商业化的经营取向,发挥其在农村的优势;农村合作银行在政府的支持下应继续完善小额信贷机制,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等行之有效的服务方式,不断加大资金投放力度,进一步支持农业产业化建设口.政府在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融资的连续性,长效性,切实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三农问题早日解决.2.2完善担保机制.建立农业产业化合作经济组织商业银行之所以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在于银行经营成本过高,银行与农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严重,贷款违约率高.建立农业产业化合作经济组织,由合作经济组织出面申请贷款,当贷款不能归还时由合作经济组织追缴,还款的来源可以是农户下一年的收益,也可以建立一个违约还贷基金.这样不仅解决了农户贷款难的问题,而且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风险,能有效的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关于农业产业化合作经济组织的形式,可以建立公司+农户+金融机构,型组织公司与农户之间的信科技与管理第11卷息一般是对称的,同时银行与公司之间的信息也是相对对称的.这样以公司为信用中介,可降低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从而避免银行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不向农户发放贷款的困境.此外,公司代替银行发放和回收贷款,也可降低了银行经营农户贷款的成本r4.政府应建立有关政策,鼓励农户采取规范的互相担保,联合担保,贷款保险等多种担保形式,尤其是积极探索由政府加农户多元出资建立的专业化的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建立和完善中小涉农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和担保基金,为其提供系统的金融和非金融服务,降低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2.3允许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从金融机构融资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人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合作性,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加大对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引导更多信贷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2.4允许农民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权农村拥有规模庞大的土地资产,可以通过它来进行融资.实行土地流转,能够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能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对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三农问题具有积极的影响.一是通过合理的土地流转,使土地集中,有利于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效益;二是通过合理土地流转,使放弃土地使用权的农户从土地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三是通过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可以拓宽农民收入渠道,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2.5发展农业政策性保险由于农业的天然弱质性,农业保险开展效果一直不理想,农业产业化融资困难.发展农业保险,单纯靠商业性保险公司的力量是不够的,政府必须介入,给予资金支持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发展农业政策性保险,应探索高效,合理的农业保险发展模式.鼓励发展多种组织经营形式,如国家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公司和互助合作性质的保险组织,而且更应鼓励现有的商业保险公司开发农业保险业务,同时引进擅长农业保险的外资保险公司,既带来了有效供给,又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进而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农业保险体系.农业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离不开农业保险.只有解决了后顾之忧,农业才能真正发展壮大.2.6拓宽资本市场融资渠道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转向资本市场融资是解决农业产业化融资问题的重要途径.首先应该强化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的利益联结机制,将企业做大做强,推行多种方式的的合作制.资本市场是加快龙头企业发展的助推器,所以应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为龙头企业上市公司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应加大股份制改革力度,加快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专业中介组织,积极引导和帮助龙头企业多渠道地进入证券市场m.中国农业作为一个巨大的投资市场,已经引起国际资本的关注,但目前缺乏有效投资载体,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形成中国农业概念,即挑选优质项目加以包装,推向国际资本市场.同时应鼓励和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走向国际资本市场,优先安排农业龙头企业走到国际资本市场上发行股票和证券.同时,考虑建立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吸收更多的社会资金.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应更多地利用海外资本市场,培育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去海外上市,发行证券等.因此,应建立多渠道的资本市场融资体系,拓宽资本市场融资途径,更好的为农业产业化服务.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如何促进农业产化经营发展己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从黑龙江农业产业化的实际情况看,财政支农资金不足,农业信贷投放量少,资本市场融资能力不强已经成为黑龙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因此,本文提出解决黑龙江农业产业化融资困境的对策建议:建立政府投资与政策性金融机构融资的长效机制;完善担保机制,建立农业产业化合作经济组织;允许农村小型组织从金融机构融资;允许农民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权;发展农业政策性保险以及拓宽资本市场融资渠道.参考文献: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ga,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2肖玉珍,张雪绸.控制农村资金外流是加快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举措j.现代商业,2009(3):2122.3闵秀珍.提高我国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