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09第三章第4节职业肿瘤ppt课件.ppt_第1页
卫生学09第三章第4节职业肿瘤ppt课件.ppt_第2页
卫生学09第三章第4节职业肿瘤ppt课件.ppt_第3页
卫生学09第三章第4节职业肿瘤ppt课件.ppt_第4页
卫生学09第三章第4节职业肿瘤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三章生产环境与健康 第四节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 陈雪梅cxmcsz 2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职业性致癌因素的识别与判定 职业性肿瘤的预防原则 熟悉职业性致癌因素特征 常见职业性肿瘤 了解职业性肿瘤的研究历史阶段 实验性肿瘤 职业肿瘤 研究进展 3 研究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 1775年英国外科医生P Pott首先报告扫烟囱童工成年后易患阴囊癌开始 至1895年德国医生Rehn发现染料业工人的膀胱癌 发现肿瘤的职业线索 概述 4 德国的扫烟囱工人 染料可致膀胱癌 欧盟禁用22种染发成分 概述 Pott scanceranditscarcinogen1775年 英国医生P Pott发现扫烟囱童工成年后易患阴囊癌 Chimneysweeper scancer SirPercivallPott 6January1714 22December1788 5 Chimneysangularandnarrow withtheusualdimensionof9inches 23cm by14inches 36cm 6 7 ThehistoryofPAHs polycyclicaromatichydrocarbons exposedworkers Theoldestoccupationalcancer Alittleblackthingamongthesnow Cryingweep weep innotesofwoe Wherearethyfather mother say Theyarebothgoneuptothechurchtopray TheChimneySweeper SongsofExperience 1794 8 第二阶段 1915 1918年日本人山极与市川用煤焦油涂布家兔耳朵 诱发出皮肤癌 开创了实验性肿瘤研究的先例 Benzo a pyrene KatsusaburoYamagiwa山极胜三郎 1863 1930 Rabbit searwithsquamouscellcarcinomainducedbythecontinuedapplicationofcoaltartothesurface 1915 1915年 KatsusaburoYamagiwa煤焦油诱发兔耳皮肤癌1930年 ErnestKennaway发现二苯并蒽的致癌性1933年 JamesD Cook从沥青中提炼出苯并芘流行病学确认肺癌主因是吸烟 其主要成分为苯并芘 9 10 第三阶段 1945年英国医生Case通过对英国染料业的流行病学调查 表明 萘胺 联苯胺具有致癌性 开始了职业肿瘤的病因研究 Bladdercancer Dr LudwigRehn 11 12 开展大规模致癌筛选实验 建立了肿瘤发病和死亡登记制度 对肿瘤的发生过程 机制 预防和干预措施进行了研究 逐步建立了预测制度 第四阶段 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 13 我国1981年开始成立全国肿瘤协作调查组 对行业进行了大规模的肿瘤流行病学调查 到1987年提出将以下八种职业性致癌因素导致的肿瘤作为法定职业性肿瘤 苯所致的白血病联苯胺所致的膀胱癌砷所致的皮肤癌和肺癌铬酸盐所致的肺癌氯乙烯所致的肝血管肉瘤石棉所致的胸腹膜间皮瘤焦炉逸散物所致的皮肤癌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2013年 含11类职业性肿瘤1 石棉所致肺癌 间皮瘤2 联苯胺所致膀胱癌3 苯所致白血病4 氯甲醚 双氯甲醚所致肺癌5 砷及其化合物所致肺癌 皮肤癌6 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7 焦炉逸散物所致肺癌8 六价铬化合物所致肺癌9 毛沸石所致肺癌 胸膜间皮瘤10 煤焦油 煤焦油沥青 石油沥青所致皮肤癌11 萘胺所致膀胱癌 14 15 一 职业性肿瘤的特征 职业性肿瘤 occupationaltumor 指工作中长期接触致癌因素 经过较长潜伏期而患某种特定的肿瘤 概念 一 职业性致癌因素 职业性致癌因素 occupationalcarcinogen 指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的能够引起肿瘤的因素 A B C A 石棉加工厂B 矿山C 印染厂 16 17 机理 18 1 体细胞突变学说2 基因突变学说3 病毒学说 机理 19 1 病因明确 明确的致癌因素 白血病 苯 肺癌 石棉 砷 明确的接触史 相关性有显著差异 去除致癌因素 相应肿瘤发病率下降 一 职业性肿瘤的特征 20 2 潜伏期 latency 不同致癌因素有不同的潜伏期 多数职业性肿瘤的潜伏期较长 放射线致白血病 4 6年 石棉致间皮瘤 40年 一 职业性肿瘤的特征 21 职业性肿瘤的潜伏期 22 3 阈值 无阈值 一次击中学说 onehittheory 理由 一个单细胞DNA改变就可致癌 与致癌物剂量大小无关 致癌物不存在安全接触剂量 有阈值 单个致癌分子到达靶器官的可能性与剂量有关 致癌分子可被蛋白 DNA非关键部位代谢 机体免疫系统有一定修复能力 4 剂量 反应关系 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23 5 好发部位 多见皮肤和呼吸系统 与职业接触有关 也可发生在远隔部位 如膀胱癌 同一致癌物可引起不同部位肿瘤 砷致肺癌和皮肤癌 少数致癌物可引起多种肿瘤 如电离辐射致白血病 肺癌 皮肤癌等 24 职业性癌的好发部位 摘自FischmanM L 等 略有修改 25 6 病理类型 铀矿工肺癌 多见未分化小细胞癌 铬 多致鳞癌 家具工所致鼻窦癌 多见腺癌 7 年龄 职业性肿瘤发病年龄 非职业性肿瘤发病年龄 通常在 40岁 与潜伏期有关 26 二 职业性致癌因素的识别和确认 临床观察实验研究 动物实验 体外实验 流行病学调查 27 二 职业性致癌因素的识别和确认 1 临床观察 通过临床诊断和观察到的肿瘤 分析和探索其发生的环境因素 是识别和判定职业性致癌因素的重要方法之一 临床病例观察和分析是识别职业性肿瘤的第一性线索 28 用可疑致癌物作动物诱癌试验和体外实验 观察能否诱发与人类相似的肿瘤或判断是否具有致突变或诱导染色体损伤的能力 从而推断其致癌性 也是识别和判定职业性致癌因素的重要方法之一 2 实验研究 二 职业性致癌因素的识别和确认 29 用两种动物 一般为大鼠和小鼠 雌雄各半 每个实验组和相应对照组要求有足够动物数 每种性别至少50只 给药和观察时间必须能够超过该种动物的期望寿命的大部分 大鼠和小鼠一般2年 实验至少有高 低两个剂量组 高剂量组接近最大耐受剂量 MTD 条件允许最好设三个剂量组 结果的确定要源于足够数量的病理学检查 用合适的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1 动物实验 IARC对动物诱癌实验的要求 InternationalAgencyforResearchonCancer 30 多种属动物 多实验 不同途径或不同剂量 不同部位或不同肿瘤类型 或发生年龄差异 其它 存在剂量 反应关系 体外试验或化学结构提供佐证 A 证据充分 恶性肿瘤发病率增加在 1 动物实验 IARC对动物诱癌实验的要求 31 只限于一种动物或单一实验 剂量不足或接触时间不充分 同时产生自发的恶性肿瘤 显示该物质有致癌性 B 有限证据 1 动物实验 IARC对动物诱癌实验的要求 32 质量或数量限制 研究结果无法解释 实验限制结果为显示致癌作用 D 无资料 C 不充分证据 1 动物实验 IARC对动物诱癌实验的要求 33 Ames试验 检测化学物诱导基因突变 DNA修复试验 检测化学物致DNA损伤 DNA加合物 染色体结构畸变分析 检测染色体损伤 姐妹染色体互换试验 检测细胞染色体损伤 哺乳类细胞恶化试验 化学物致培养细胞转恶化能力 较常用的实验包括 短期内观察受试物致突变或染色体损伤的能力作为动物实验的先导设计一组试验而非单一试验Ames试验体外微核试验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假阳性的问题 C MicronucleusassayA ControlB C microucleus Amestest 34 2 体外实验 35 3 流行病学调查 1 流行病学调查出现的情况 出现非正常集群肿瘤病例 癌症高发年龄提前 肿瘤发病性别比例异常 肿瘤的发病均与某一共同因素有关 存在着接触水平 反应关系 出现罕见肿瘤高发现象 二 职业性致癌因素的识别和确认 36 3 流行病学调查 2 因果关系的判定依据 因果关系的强度 相对危险度 RR 与发病率 罕见肿瘤高发 因果关系的一致性 接触水平 反应关系 生物学合理性 如肺癌与污染正相关 还是与文化程度正相关 时间依存性 接触 在前 效应 在后 二 职业性致癌因素的识别和确认 37 人群流动使失访率增加 确定接触剂量难 单一暴露的研究组和对照组难以找到 长潜伏期需延长随访时间 缺乏相对敏感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导致因果判断缺乏准确性 甚至出现错误结果和结论 3 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学研究的局限性 38 4 职业性致癌因素的分类 1 按性质分为 物理性 5 化学性 90 生物性 5 二 职业性致癌因素的识别和确认 39 芳香烃多环烃高分子化合物单体氨基偶氮染料类亚硝胺类其他 2 按化学结构分为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4 职业性致癌因素的分类 40 3 按致癌需否代谢活化分为 前致癌物 中间致癌物 终致癌物 直接致癌物 间接致癌物 4 职业性致癌因素的分类 41 42 4 按致癌阶段分为 启动剂 促进剂 完全致癌物 不完全致癌物 辅助致癌物 4 职业性致癌因素的分类 43 动物实验证据充分 但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有限 灵长类动物中致癌试验阳性 但缺少对人的致癌证据 5 按资料的完整程度分为 确认致癌物 provedcarcinogen 可疑致癌物 suspectedcarcinogen 潜在致癌物 potentialcarcinogen 指在流行病学调查 已有明确证据有致癌性的物质或生产过程 动物实验中已获阳性结果 但无人群资料证实 4 职业性致癌因素的分类 44 三 常见职业性肿瘤及诊断原则 在职业性肿瘤中 呼吸道肿瘤占极高的比例 常见的致癌物质有砷 石棉 煤焦油类物质 氯甲醚类 铬 镍 芥子气 异丙油 放射性物质等 吸烟对呼吸道肿瘤有明显的影响或有相乘作用 1 职业性呼吸道肿瘤 45 砷 肺癌 皮肤癌 如比对照组高100多倍 石棉 潜伏期20年 占石棉工人总死亡率20 铬 占总死亡率20 45 绿甲醚 多为未分化小细胞肺癌 其他 放射性物质 芥子气 多环芳烃等 三 常见职业性肿瘤及诊断原则 1 职业性呼吸道肿瘤 46 是最早发现的职业肿瘤 约占人类皮肤癌的10 职业性皮肤癌与致癌物的关系最直接 最明显 常发生在暴露部位和接触局部 引起皮肤癌的主要化学物 煤焦油 沥青 蒽 木馏油 页岩油 杂酚油 蜡 氯丁二烯 砷化物等 以煤焦油类物质所致接触工人的皮肤癌最多见 无机砷化物早期可出现癌前病变 长期接触X射线致皮肤癌增多 潜伏期4 17年 2 职业性皮肤癌 47 3 职业性膀胱癌 化工行业 生产萘胺 联苯胺 和4 氨基联苯的 制造业 以萘胺 联苯胺 为原料的染料 橡胶添加剂 颜料等 电缆 电线行业 使用芳香胺衍生物作为添加剂 联苯胺致膀胱癌的发病率为3 71 此类肿瘤在职业性肿瘤中也占相当的地位 高危职业有 48 4 其他 苯致白血病多见于接触苯后数年至20年 短者仅4 6个月 长者达40年 以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最常见 也可引起红白血病 氯乙烯致血管肉瘤多见于接触氯乙烯的清釜工 潜伏期10 35年不等 49 四 预防职业性肿瘤的策略与措施 1 加强对职业性致癌因素的控制和管理 建立致癌物管理登记制度 对环境中致癌物浓度进行经常性定期监测 准确估计人体接触水平 改革工艺流程 加强卫生技术措施 50 不接触或减少接触致癌物是预防职业癌的上策 属于一级预防 其效果最好 公认的职业致癌物判明在生产环境中致癌物浓度 使其不超过容许浓度 加强工人个体防护 即可取得效果 1 加强对职业性致癌因素的控制和管理 51 致癌因素不明时 加强生产环境通风排毒和个体防护 改革生产工艺 减少粉尘烟雾 降低环境中有害物质浓度 提高自动化 机械化 密闭化的程度 生产者避免或减少直接接触已知的致癌因素 1 加强对职业性致癌因素的控制和管理 52 2 健全医学监护制度 筛检方法易行且敏感 可能检出肿瘤前期的异常改变或在早期阶段的肿瘤 备有有效的干预措施足以降低 早期 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对肿瘤高危人群进行医学监护 尿沉渣脱落细胞涂片检查对早期诊断职业性膀胱癌 53 3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处理致癌物时 应严防污染厂外环境工作服应集中清洗 去除污染 禁止穿回家许多致癌物与吸烟有协同作用 应在接触人群中宣传戒烟 54 4 建立致癌危险性预测制度 55 5 制定职业接触限值 石棉 温石棉 国家石棉纤维计数 f ml 挪威0 1瑞典0 2丹麦0 3英国 赞比亚0 5德 法 意 加1 0中国0 8 1 5 56 5 制定职业接触限值 苯 国家接触限值 TWA STEL mg m3 澳大利亚30丹麦30芬兰32德国26日本32 80荷兰30瑞典16 30美国30 75原苏联5中国40 57 5 制定职业接触限值 六种 mg m3 OccupationalExposureLimits OELs PC TWA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ermissibleconcentration timeweightedaverageMAC 最高容许浓度maximumallowableconcentrationPC STEL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ermissibleconcentrationshorttermexposurelimit 58 6 职业性肿瘤的化学预防 59 VER 美多芬 使胃癌细胞逆转 电镜 灌胃前 灌胃后 60 肝SMC 7721细胞的隧道扫描电镜图 A B A 对照 B 香豆素处理72小时 61 VER治疗 ip 裸鼠肿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