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 . .京沪高速铁路站前工程施工细则之一京沪高速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实施细则铁道部京沪高速铁路建设总指挥部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二八年二月学习好帮手前 言为规范京沪高速铁路参建各方建设行为,细化施工工艺标准和操作规程,强化过程质量控制,减少质量通病,提高工程质量,做到源头把关、过程控制、精细管理,实现建设世界一流高速铁路目标,总指(公司)组织编制了京沪高速铁路七个站前主要工程施工实施细则: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实施细则;路基工程施工实施细则;隧道工程施工实施细则;桥梁桩基施工实施细则;路基CFG桩基施工实施细则;简支箱梁预制架设施工实施细则;工程质量无损检测实施细则。本细则共有6章,第一章沿线环境气候条件,第二章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考指标,第三章 混凝土原材料基本要求,第四章混凝土施工基本要求,第五章 混凝土质量检验,第六章 长江及黄河桥承墩台混凝土施工与温差控制等,另有7个附录。在执行本细则的过程中,可根据工程进展和具体情况,进行细化和补充,如与国家或行业标准矛盾之处,请以标准为准。本细则可作为参加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各级人员的自学或培训教材。本细则由总指(公司)组织编写,铁道科学研究院主编,冶金建筑研究总院、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参与编写。本细则由总指(公司)技术质量部负责解释。目 录第一章 沿线环境气候条件1 环境水及土中侵蚀离子类型和浓度2 气候状况3 主体结构物环境作用类别和等级4第二章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考指标6 桩体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考指标7 墩台体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考指标8 梁体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考指标8第三章 混凝土原材料基本要求12 水泥13 粉煤灰14 矿渣粉14 外加剂14 拌合用水15 粗骨料16 细骨料17第四章 混凝土施工工艺基本要求18 一般要求19 搅拌站设置和工艺控制26 桩基混凝土施工28 承墩台混凝土施工34 隧道衬砌混凝土施工38 涵洞混凝土施工39 无碴轨道混凝土施工40 梁体混凝土施工40 季节施工42第五章 混凝土质量检验44 混凝土施工过程质量检验45 混凝土实体结构质量检验51第六章 长江及黄河桥承墩台混凝土施工与温差控制53 混凝土施工54 温差控制54附录56 标准目录57 试验方法59 混凝土的电通量快速测定方法61 水泥或胶凝材料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快速试验方法63 矿物掺合料及外加剂抑制碱骨料反应有效性试验方法65 混凝土抗裂性试验方法67高性能混凝土参考配合比68 第一章 沿线环境气候条件 环境水及土中侵蚀离子类型和浓度 气候状况 主体结构物环境作用类别和等级本章主要包括京沪沿线不同区段环境水或土中的侵蚀离子种类和浓度、气候状况,以及根据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进行分类的不同区段混凝土主体结构物所处的环境作用类别和等级。当施工中发现本细则与设计文件所载环境类别和等级不一致时,应以设计文件的要求为准。 环境水及土中侵蚀离子类型和浓度 根据设计资料和现场检验,对京沪沿线各区段环境水及土中侵蚀离子类型、最高浓度值及其所在里程进行了归纳(见表1-1)。表1-1 侵蚀离子类型、最高浓度及所在里程序号区段pH值SO42-(mg/L)Cl-(mg/L)Mg2+(mg/L)侵蚀性CO2(mg/L)1北京南廊坊站4.25DK38+572768.48DK30+572770.07DK56+585197.6DK54+31340.7DK55+0002廊坊站华苑站6.9DK90+9573179.59DK90+9571950.17DK90+957689.39DK90+95715.4DK92+2893华苑站沧州站7.1DK148+3208875.94DK166+35015561DK166+3502016.13DK166+35022.0DK148+3204沧州站德州站6.6DK238+3233698.31DK240+4232964DK240+423632.32DK240+42325.3DK238+3235德州站济南站6.83DK358+0231471.71DK366+947946.96DK366+947252.67DK390+99949.7DK353+8366济南站泰山站7.15DK445+326175.08DK436+66634.92DK438+26921.54DK441+41776.7DK437+6477泰山站曲阜站7.0DK528+886276.65DK489+929314.89DK523+09979.09DK531+9683.88DK508+0838曲阜站枣庄站6.0DK579+6481400.2DK617+8001106.30DK576+336159.27DK617+80047.30DK582+0169枣庄站徐州站5.6DK631+950218.54DK633+897178.02DK633+89759.32DK644+22813.57DK634+47010徐州站宿州站4.8 DK723+866604.24 DK755+380407.35 DK755+38095.76 DK755+38085.8 DK684+36911宿州站蚌埠站7.06DK829+933400.59 DK776+338335.74 DK800+69493.57 DK800+69412蚌埠站滁州站7.2 DK948+871249.77 DK893+611582.44 DK913+488212.56 DK913+48823.76 DK907+94313滁州站南京南6.79 DK986+304480 DK986+304140 DK986+30461 DK986+30414南京南镇江站6.59 DK1049+058768 DK1075+695306 DK1075+69596 DK1075+60020.02 DK1064+65715镇江站常州站6.51 DK1111+444148.8 DK1107+462103.88 DK1110+69154.2 DK1091+92717.6 DK1096+928续表 1-1序号区段pH值SO42-(mg/L)Cl-(mg/L)Mg2+(mg/L)侵蚀性CO2(mg/L)16常州站无锡站5.3 DK1185+511150 DK1181+162100.32 DK1153+98438.88 DK1180+83526.4 DK1160+8217无锡站昆山站6.45DK1206+029.20229.59DK1211+993.44212.01DK1213+992.864.41DK1213+992.840.87DK1211+26018昆山站虹桥站6.7 DK1281+326213.13 DK1270+6.49192.14 DK1273+96263.8 DK1289+51229.73 DK1272+111 气候状况 京沪沿线主要城市历年温度及风速状况见表1-2表1-2 历年温度及风速状况序号城市名称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最大风速(m/s)1北京11.440.6-18.3-4.421.72天津13.539.9-16.5-2.113.03沧州12.640.5-19.5-3.313.04德州12.943.4-22.0-3.428.05济南14.240.5-16.7-1.420.06泰安12.940.5-22.4-2.924.07徐州14.240.6-22.60.015.88蚌埠15.341.3-19.41.421.39南京15.443.0-142.22510苏州15.739.2-9.83.22811上海16.239.4-10.14.318 主体结构物环境作用类别和等级 根据设计资料和现场检验,归纳出京沪沿线各区段混凝土主体结构物的环境作用类别和等级见表1-3。表1-3 混凝土主体结构物的环境作用类别和等级序号区段桩体墩台体梁体1北京南廊坊站碳化锈蚀:T1化学侵蚀:H1、H2碳化锈蚀:T2、T3冻融破坏:D2、D3化学侵蚀:H1、H2碳化锈蚀:T22廊坊站华苑站碳化锈蚀:T1化学侵蚀:H1、H2碳化锈蚀:T2、T3冻融破坏:D2、D3化学侵蚀:H1、H2、H3碳化锈蚀:T23华苑站沧州站碳化锈蚀:T1氯盐锈蚀:L1化学侵蚀:H1、H2、H3、H4碳化锈蚀:T2、T3冻融破坏:D2、D3氯盐锈蚀:L1、L2、L3化学侵蚀:H1、H2、H3、H4碳化锈蚀:T24沧州站德州站碳化锈蚀:T1氯盐锈蚀:L1化学侵蚀:H1、H2、H3碳化锈蚀:T2、T3冻融破坏:D2、D3氯盐锈蚀:L1、L2化学侵蚀:H1、H2、H3碳化锈蚀:T25德州站济南站碳化锈蚀:T1化学侵蚀:H1、H2碳化锈蚀:T2、T3冻融破坏:D2、D3化学侵蚀:H1、H2碳化锈蚀:T26济南站泰山站碳化锈蚀:T1化学侵蚀:H1碳化锈蚀:T2、T3冻融破坏:D2、D3化学侵蚀:H1碳化锈蚀:T27泰山站曲阜站碳化锈蚀:T1化学侵蚀:H1碳化锈蚀:T2、T3冻融破坏:D2、D3化学侵蚀:H1碳化锈蚀:T28曲阜站枣庄站碳化锈蚀:T1化学侵蚀:H1、H2碳化锈蚀:T2、T3冻融破坏:D2、D3化学侵蚀:H1、H2碳化锈蚀:T29枣庄站徐州站碳化锈蚀:T1化学侵蚀:H1碳化锈蚀:T2、T3冻融破坏:D1、D2化学侵蚀:H1碳化锈蚀:T2续表1-3序号区段桩体墩台体梁体10徐州站宿州站碳化锈蚀:T1化学侵蚀:H1、H2碳化锈蚀:T2、T3冻融破坏:D1、D2化学侵蚀:H1、H2碳化锈蚀:T211宿州站蚌埠站碳化锈蚀:T1化学侵蚀:H1碳化锈蚀:T2、T3冻融破坏:D1、D2化学侵蚀:H1碳化锈蚀:T212蚌埠站滁州站碳化锈蚀:T1化学侵蚀:H1碳化锈蚀:T2、T3冻融破坏:D1、D2碳化锈蚀:T213滁州站南京南碳化锈蚀:T1化学侵蚀:H1碳化锈蚀:T2、T3冻融破坏:D1、D2化学侵蚀:H1碳化锈蚀:T214南京南镇江站碳化锈蚀:T1化学侵蚀:H1、H2碳化锈蚀:T2、T3冻融破坏:D1、D2化学侵蚀:H1、H2碳化锈蚀:T215镇江站常州站碳化锈蚀:T1化学侵蚀:H1碳化锈蚀:T2、T3冻融破坏:D1、D2化学侵蚀:H1碳化锈蚀:T216常州站无锡站碳化锈蚀:T1化学侵蚀:H1、H2碳化锈蚀:T2、T3化学侵蚀:H1、H2碳化锈蚀:T217无锡站苏州站碳化锈蚀:T1碳化锈蚀:T2、T3碳化锈蚀:T218苏州站昆山站碳化锈蚀:T1碳化锈蚀:T2、T3碳化锈蚀:T219昆山站虹桥站碳化锈蚀:T1化学侵蚀:H1碳化锈蚀:T2、T3化学侵蚀:H1碳化锈蚀:T2注: 桩体包含长期处于水下(土中)或冻结线以下的桩基、涵洞基础及承台等; 墩台体包含露出地表或处于冻结线以上的桩基、承台、桥台、墩身、涵洞及其基础、隧道、路基支挡等; 梁体包含预制梁和现浇梁。第二章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考指标 桩体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考指标 墩台体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考指标 梁体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考指标根据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选择的要求和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按桩体、墩台体和梁体分别给出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参考指标。当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与本细则参照的基准不一致或设计文件提出其他要求时,应按实际情况根据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和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选择。 桩体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考指标桩体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考指标见表2-1。表2-1 桩体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考指标序号项目环境类别T1L1H1H2H3H41最大胶材用量(kg/m3)4004004004004004002最小胶材用量(kg/m3)2803203003303603603最大水胶比0.550.450.500.450.400.36456d最大电通量(C)150010001200120010001000528d最小抗蚀系数0.80.80.80.86最小含气量(%)2.02.02.02.02.02.07泌水率(%)不泌水8氯离子总含量(kg/m3)0.001B(B为胶材用量)9总碱含量(kg/m3)不限制(采用非活性骨料时)3.0(当骨料碱硅酸反应砂浆棒膨胀率在0.10%0.30%时)10抗碱骨料反应性采用非活性骨料抑制效能合格(砂浆棒膨胀率在0.20%0.30%时)11抗裂性应通过对比试验选择抗裂性相对较好的配合比注: 采用水下混凝土灌注工艺时,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提高10%; 2007年7月20日印发的“铁建设2007140号”文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表5.2.1和表5.2.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表6.3.4-1和表6.3.4-2有关指标进行了修改,请注意修改执行。其它此文中涉及两个标准的修改情况要注意对照核对。 墩台体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考指标墩台体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考指标见表2-2。表2-2 墩台体C3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考指标序号项目环境类别T2T3L1L2L3H1H2H3H4D1D2D31最大胶材用量(kg/m3)4004004004004004004004004004004004002最小胶材用量(kg/m3)3003203203403603003303603603003203403最大水胶比0.500.450.450.400.360.500.450.400.360.500.450.40456d最大电通量(C)1500150010008008001200120010001000528d最小抗蚀系数0.80.80.80.8656d抗冻等级F3007最小含气量(%)2.0根据设计确定8泌水率(%)不泌水9氯离子总含量(kg/m3)0.001B(B为胶材用量)10总碱含量(kg/m3)不限制(采用非活性骨料时)3.0(当骨料碱硅酸反应砂浆棒膨胀率在0.10%0.30%时)11抗碱骨料反应性采用非活性骨料抑制效能合格(砂浆棒膨胀率在0.20%0.30%时)12抗裂性应通过对比试验选择抗裂性相对较好的配合比 梁体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考指标梁体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考指标见表2-3。表2-3 梁体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考指标序号项 目环境类别(T2)1最大胶材用量(kg/m3)5002最小胶材用量(kg/m3)3003最大水胶比0.35456d最大电通量(C)1000556d抗渗等级P20656d抗冻等级F2007含气量(%)248泌水率(%)不泌水9氯离子总含量(kg/m3)0.0006B(B为胶材用量)10总碱含量(kg/m3)不限制(采用非活性骨料时)3.0(当骨料碱硅酸反应砂浆棒膨胀率在0.10%0.20%时)11抗碱骨料反应性采用非活性骨料抑制效能合格(砂浆棒膨胀率在0.10%0.20%时)12抗裂性应通过对比试验选择抗裂性相对较好的配合比注: 后张工艺生产的梁体预应力孔道灌浆料配合比设计参考指标见表2-4; 桥梁防水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考指标见表2-5; 支座锚固砂浆配合比设计参考指标见表2-6表2-9。表2-4 预应力孔道灌浆料配合比设计参考指标序号项目指标序号项目指标1初凝时间(h)47压力泌水率(%)3.52终凝时间(h)248充盈度合格3出机流动度(s)18497d强度(MPa)6.5(抗折)35(抗压)430min流动度(s)301028d强度(MPa)10(抗折)50(抗压)524h自由泌水率(%)01124h自由膨胀率(%)-1.0563h毛细泌水率(%)0.112对钢筋锈蚀作用无锈蚀表2-5 桥梁防水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考指标序号项 目指标序号项 目指标156d最小抗压强度(MPa)40656d最大电通量(C)1000256d最小抗折强度(MPa)3.5756d抗渗等级P203最大胶材用量(kg/m3)450856d抗冻等级F3004最小胶材用量(kg/m3)2809含气量(%)根据设计要求5最大水胶比0.6010泌水率(%)不泌水11总碱含量(kg/m3)不限制(采用非活性骨料时)3.0(当骨料砂浆棒膨胀率在0.10%0.20%时)12抗碱骨料反应性采用非活性骨料抑制效能合格(砂浆棒膨胀率在0.10%0.20%时)13抗裂性应通过对比试验选择抗裂性相对较好的配合比注: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聚丙烯腈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网的掺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聚丙烯纤维网的掺量宜为1.8kg,聚丙烯腈纤维的掺量宜为1kg。表2-6预制简支箱梁盆式橡胶支座锚固砂浆配合比设计参考指标序号项目指标序号项 目指标1最大水胶比0.34624h抗折强度(MPa)102泌水率(%)不泌水728d抗压强度(MPa)503初始流动度(mm)320828d弹性模量(MPa)30000430min流动度(mm)240990d抗压强度(MPa)28d抗压强度52h抗压强度(MPa)201028d膨胀率(%)0.020.1表2-7 预制多片式T梁盆式橡胶支座锚固砂浆配合比设计参考指标序号项目指标序号项目指标18h抗压强度(Mpa)25428d弹性模量(MPa)30000224h抗折强度(MPa)10590d抗压强度(MPa)28d抗压强度328d抗压强度(Mpa)50628d膨胀率(%)0.020.1表2-8 现浇梁桥盆式橡胶支座锚固砂浆配合比设计参考指标序号项目指标序号项目指标1泌水率(%)不泌水824h抗折强度(MPa)62初始流动度(mm)220928d抗压强度(Mpa)503初凝时间(min)301028d抗折强度(MPa)84终凝时间(h)31156d抗折强度(MPa)28d抗压强度58h抗压强度(MPa)201290d抗压强度(MPa)56d抗压强度612h抗压强度(MPa)2513收缩率(%) 2724h抗压强度(MPa)4014膨胀率(%)0.1表2-9圆柱面钢支座锚固砂浆配合比设计参考指标序号项目指标序号项目指标1流动度(mm)200624h抗折强度(MPa)62收缩率(%) 2728d抗压强度(MPa)503膨胀率(%)0.1828d抗折强度(MPa)843h抗压强度(Mpa)25956d抗压强度(MPa)28d抗压强度524h抗压强度(MPa)401056d抗折强度(MPa)10 第三章混凝土原材料基本要求 水泥 粉煤灰 矿渣粉 外加剂 拌合用水 粗骨料 细骨料本章包括混凝土用水泥、粉煤灰、矿渣粉、外加剂、拌合用水、粗骨料、 细骨料的品质指标要求,供施工企业比选原材料以及制定配合比时参考。 水泥水泥应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混合材宜为矿渣或粉煤灰。处于严重化学侵蚀环境时(硫酸盐侵蚀环境作用等级为H3或H4)应选用C3A含量不大于6%的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品质应符合表3-1的要求。表3-1 水泥的技术要求序号项目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42.5级42.5级1抗压强度(MPa)3d17.016.028d42.542.52抗折强度(MPa)3d3.53.528d6.56.53凝结时间(min)初凝4545终凝3906004安定性合格合格5比表面积(m2/kg)300350680m方孔筛筛余(%)10.07不溶物(%)0.75 I型1.50 II型8烧失量(%)3.0 I型3.5 II型5.09熟料中的C3A(%)8%10%(氯盐环境下)10三氧化硫(%)3.511氧化镁(%)5.012游离氧化钙(%)1.013氯离子(%)0.1(钢筋混凝土)0.06(预应力混凝土)14碱(%)0.8注:当骨料具有碱硅酸反应活性时,水泥的碱含量不应超过0.60%;C40及以上混凝土用水泥的碱含量不宜超过0.60%。 粉煤灰粉煤灰应选用品质稳定的产品。强度等级不大于C50的钢筋混凝土宜选用国标I级或II级粉煤灰,但应控制粉煤灰的烧失量不大于5.0%,细度不大于20%;强度等级不小于C50的预应力混凝土宜选用国标I级粉煤灰,但应控制粉煤灰的烧失量不大于3.0%。 矿渣粉矿渣粉应采用水淬矿渣的粉磨产品。矿渣粉的品质应符合表3-2的要求。表3-2 矿渣粉的技术要求序号名称技术要求1MgO含量(%)142SO3含量(%)4.03烧失量(%)3.04氯离子含量(%)0.025比表面积(m2/kg)3505006需水量比(%)1007含水率(%)1.0828d活性指数(%)95 外加剂外加剂宜积极选用聚羧酸系产品。混凝土中不得掺加诸如防腐蚀剂、抗裂剂等无标准不规范的产品。掺入混凝土中的外加剂品质应符合表3-3的要求。表3-3外加剂的技术要求序号项 目指 标备注1水泥净浆流动度(mm)2402硫酸钠含量(%)10.03氯离子含量(%)0.2 续表3-34碱含量(Na2O+0.658K2O)(%)10.05减水率(%)206含气量(%)3.0用于配制非抗冻混凝土时4.5用于配制抗冻混凝土时7坍落度保留值(30min,60min)(mm)180,150用于泵送混凝土时8常压泌水率比(%)209压力泌水率比(%)90用于泵送混凝土时10抗压强度比(3d,7d,28d)(%)130,125,12011对钢筋锈蚀作用无锈蚀12收缩率比(%)135 13相对耐久性指标(%,200次)80 拌合用水拌合用水可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来源的水时,水的品质应符合表3-4的要求。表3-4 拌合用水的技术要求项目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素混凝土pH值4.54.54.5不溶物(mg/L)200020005000可溶物(mg/L)2000500010000氯化物(以Cl-计)(mg/L)50010003500硫酸盐(以SO42-计)(mg/L)60020002700碱含量(以当量Na2O计)(mg/L)150015001500凝结时间差(min)30抗压强度比(%)90注:拌合用水不得采用海水。当混凝土处于氯盐环境时,拌合水氯离子含量应不大于200mg/L。对于使用钢丝或经热处理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拌合水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350mg/L。养护用水除不溶物、可溶物可不作要求外,其他项目应符合表3-4的规定。养护用水不得采用海水。 粗骨料粗骨料宜选用二级配碎石,掺配比例应通过试验确定。粗骨料的品质应符合表3-5的要求。表3-5 粗骨料的技术要求项目 强度等级C30C30C45C50含泥量(%)1.01.00.5泥块含量(%)0.25针、片状颗粒总含量(%)101085(预应力混凝土)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成SO3)(%)0.5氯离子含量(%)0.02碎卵石中有机质含量(用比色法试验)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当深于标准色时,应配制成混凝土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应小于0.95。紧密空隙率(%)40吸水率(%)2%(用于干湿交替或冻融循环下的混凝土应小于1%)强度(%)(岩石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1.52.0(预应力混凝土)坚固性(质量损失率)(%)85(预应力混凝土)碱活性岩相法矿物组成和类型鉴定快速砂浆棒法(碱硅酸反应)砂浆棒膨胀率小于0.30%(用于梁体时砂浆棒膨胀率小于0.20%)岩石柱法(碱碳酸岩反应)岩石柱膨胀率小于0.10%注: 施工过程在中粗骨料强度可用压碎指标值进行控制且应符合表3-6的要求。表3-6 粗骨料的压碎指标值(%)混凝土强度等级C30C30岩石种类沉积岩 (水成岩)变质岩或深成的火成岩火成岩沉积岩 (水成岩)变质岩或深成的火成岩火成岩碎石162030101213碎卵石1612注: 沉积岩(水成岩)包括石灰岩、砂岩等;变质岩包括片麻岩、石英岩等;深成的火成岩包括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和橄榄岩等;火成岩包括玄武岩和辉绿岩等。 对于压碎指标值不符合表3-6规定的粗骨料,可通过试验,建立岩石抗压强度与压碎指标值的对应关系,确认岩石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不小于1.5(预应力混凝土为2.0)且混凝土的力学及耐久性能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 用于梁体时,压碎指标不应大于10%。 细骨料细骨料应选用处于级配区的中粗河砂(用于预制梁时,砂的细度模数要求为2.63.0)。当河砂料源确有困难时,经监理和业主同意也可采用质量符合要求的人工砂。细骨料的品质应符合表3-7的要求。表3-7 细骨料的技术要求项 目质量指标C30C30C45C50人工砂石粉含量MB1.4010.07.05.0MB1.405.03.02.0含泥量(%)3.02.52.0泥块含量(%)0.5云母含量(%)0.5轻物质含量(%)0.5氯离子含量(%)0.02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折算成SO3)(%)0.5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颜色不应深于标准色,如深于标准色,则应按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进行强度对比试验,抗压强度比不应低于0.95。细度模数2.3坚固性(质量损失率)(%)8吸水率(%)2碱活性岩相法矿物组成和类型鉴定快速砂浆棒法(碱硅酸反应)砂浆棒膨胀率小于0.30%(用于梁体时砂浆棒膨胀率小于0.20%)人工砂压碎指标值(%)25第四章 混凝土施工工艺基本要求说明:1. 铁道部2007年7月20日印发的“铁建设2007140号”文对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进行了修改,混凝土结构设计使用年限见下表:混凝土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级别设计使用年限级别设计使用年限适用范围示例一 100年以上如桥梁的桩基、承台、墩台、梁以及隧道的主体结构等二60年以上如路基支挡结构、轨道结构等三30年以上如桥梁的人行道盖板等 设计单位按此表规定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保证设计质量达到规定年限;施工单位按此年限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并在此年限内对工程质量终身负责。 2. 一般要求 桩基混凝土施工 承墩台混凝土施工 隧道衬砌混凝土施工 涵洞混凝土施工 无碴轨道混凝土施工 梁体混凝土施工 季节施工 本章包括混凝土施工的一般要求、混凝土搅拌站、桩基混凝土施工、承墩台混凝土施工、隧道衬砌混凝土施工、涵洞混凝土施工、无碴轨道混凝土施工、梁体混凝土施工、季节施工等。 一般要求一、施工前准备1. 针对设计、施工工艺和施工环境条件特点等因素,制定严密的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组织设计,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和健全的施工质量检验制度,明确施工质量检验方法。2. 对设计文件进行复核,保证施工中采用的相关标准和技术指标正确无误。3. 对参建人员的资格、施工设备的完好性、原材料和配合比的适用性、工艺方法的可行性、试验检验手段的科学性等进行复查,保证混凝土工程顺利施工。4. 混凝土用原材料产地、质量等级、类型等应与试验配合比用原材料一致。应特别注重原材料的质量稳定。选料时,应充分考虑供货厂家的质量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生产能力是否满足现场需要,并保持适度储备。5. 计量设备检查。对生产系统的各计量仪器设备进行计量监督和测试,确定合理的计量参数和计量精度,制定各项保证测量、试验以及施工工艺中各种测试数据准确性的计量措施。6. 承墩台、梁体等重要混凝土结构施工前应进行混凝土试浇筑和试养护,以便对混凝土配合比、施工工艺、施工机具以及养护工艺的适应性进行检验。二、拌合混凝土拌合应在搅拌站集中进行。拌合站的基本设施和质量保障措施要求详见本章第二节。三、运输1. 混凝土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应适应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保证浇筑过程连续进行。运输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不发生离析、漏浆、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运至浇筑地点的混凝土应仍保持均匀性和良好的拌和物性能。2. 混凝土宜采用内壁平整光滑、不吸水、不渗漏的运输设备进行运输。当长距离运输混凝土时,宜采用搅拌车运输;近距离运输混凝土时,宜采用混凝土泵、混凝土料斗或皮带运输。3. 用手推车短距离运输混凝土时,道路或车道板的纵坡不宜大于15%。用机动车短距离运输混凝土时,混凝土的装载厚度不应小于40cm。用轻轨斗车短距离运输混凝土时,轻轨应铺设平整,以免混凝土拌和物因斗车振动而发生离析。手推车、机动车以及轻轨斗车不宜运输流动度较大的泵送混凝土。4. 用吊斗(罐)运输混凝土时,吊斗(罐)底部的卸料活门应开启方便,并不得漏浆。5. 采用搅拌运输车运送混凝土时,运输过程中宜以24r/min的转速搅动;当搅拌运输车到达浇灌现场时,应高速旋转2030s后再将混凝土拌和物喂入泵车受料斗或混凝土料斗中。6. 采用混凝土泵输送混凝土时,泵的型号可根据工程情况、最大泵送距离、最大输出量等选定。优先选用泵送能力强的大型泵送设备,以便尽量减小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混凝土泵的运输能力应与搅拌机械的供应能力相适应。四、浇筑1. 应预先制定浇筑工艺,明确结构分段分块的间隔浇筑顺序(尽量减少后浇带或连接缝)和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措施;明确浇筑进行方向和入模点,尽可能实行对称入模浇筑混凝土。2. 基底为非粘性土或干土时,应浇筑垫层;基底为岩石时,应加以润湿,并铺一层厚2030mm的水泥砂浆,然后于水泥砂浆凝结前浇筑第一层混凝土。3. 应预先根据结构截面尺寸、环境条件等研究确定必要的降温防裂措施。4. 混凝土入模温度宜为530,大体积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超过28。新浇混凝土与邻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之间的温差应不大于15。5. 混凝土应分层进行浇筑,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其分层厚度(指捣实后厚度)应根据搅拌机的能力、运输条件、浇筑速度、振捣能力和结构要求等条件确定,表4-1中的数值可供参考,但最大摊铺厚度不宜大于400mm,泵送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不宜大于600mm。表4-1 混凝土的浇筑层厚度振捣方法浇筑层厚度(cm)插入式振动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表面振动无筋或配筋稀疏的结构25配筋较密的结构15附着式振动30注:表列规定可根据结构物和振动器型号等情况适当调整。在新浇筑完成的下层混凝土上再浇筑新混凝土时,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上下层同时浇筑时,上层与下层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5m以上。在倾斜面上浇筑混凝土时,应从低处开始逐层扩展升高,保持水平分层。6. 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从高处直接倾卸时,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铺助下落;串筒出料口距混凝土浇筑面的高度不宜超过1m。7. 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当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对不同混凝土的允许间歇时间应根据环境温度、水泥性能、水胶比和外加剂类型等条件通过试验确定。当允许间歇时间已超过时,应按浇筑中断处理,同时应留置施工缝,并作出记录。8. 在混凝土施工缝处接续浇筑新混凝土时,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1) 凿除处理层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弱层,但凿除时,处理层混凝土须达到下列强度:用水冲洗凿毛时,须达到0.5MPa;用人工凿除时,须达到2.5MPa;用风动机凿毛时,须达到10MPa。(2) 经凿毛处理的混凝土面应用水冲洗干净,但不得存有积水。在浇筑新混凝土前,对垂直施工缝宜在旧混凝土面上刷一层水泥净浆,对水平施工缝宜在旧混凝土面上铺一层厚1020mm、水胶比比混凝土略小的12水泥砂浆,或铺一层厚约30cm的混凝土,其粗骨料宜比新浇筑混凝土减少10%。(3) 混凝土结构或钢筋稀疏的结构,应在施工缝处补插锚固钢筋。钢筋直径不小于16mm,间距不大于200mm。有抗渗要求的结构,施工缝宜做成凹形、凸形或设置止水带。(4) 施工缝为斜面时,旧混凝土应浇筑成或凿成台阶状。(5) 施工缝处理后,须待处理层达到1.2MPa后才能继续浇筑混凝土。当结构物为钢筋混凝土时,处理层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2.5MPa。混凝土到达强度的时间宜通过试验确定。9. 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的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10.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按要求及时测试混凝土的坍落度、含气量、泌水率、入模温度等拌合物性能,在浇筑地点取样制作试件,留置足够数量的混凝土试件按规定进行同条件养护或标准养护,及时填写施工记录。严禁在拌合站取样制作试件。五、振捣1.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并使其均匀密实。振捣宜采用插入式振捣棒垂直点振,也可采用插入式振捣棒和附着式振捣器联合振捣。混凝土较粘稠时(如采用斗送法浇筑的混凝土),应加密振点。2. 混凝土的捣实,一般均应使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混凝土构件顶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或其他薄层部位可用平板振捣器振捣。3. 混凝土振捣密实的一般标志是混凝土液化泛浆后,其表面基本不再下沉、气泡不持续涌出,泛浆、表面平坦。4. 不得在模板内利用振捣棒使混凝土长距离流动或运送混凝土,以致引起离析。混凝土捣实后1.524h之内,不得受到振动。5. 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避免重复振捣,防止过振。应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防止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产生漏浆。6. 应根据结构尺寸和钢筋间距情况,合理选择振捣工艺,选择不同型号的振捣工具,如振捣棒直径、频率等。为确保钢筋保护层混凝土质量,应选用小直径的振捣棒或采用人工铲对保护层混凝土进行专门振捣和铲实。7. 表层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应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或拉毛。抹面时严禁洒水,并防止过度操作影响表层混凝土的质量。尤其寒冷地区受冻融作用的混凝土和暴露于干旱地区的混凝土,更要注意施工抹面工序质量的保证。8. 插入式振捣棒操作要点(1) 振动棒一般应安放在牢固的脚手板上,不应在启动状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体育说课稿(女生800长跑测验)
- 2024秋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Section A (1a-2d)说课稿(新版)人教新目标版001
- Module 8 Unit 1教学设计-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 城市绿地管理合同
- 2025年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2.3 探究电阻、电感和电容的作用教学设计高中物理上海科教版选修3-2-沪教版2007
- 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说课稿-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
- 制定比赛应急预案
- 14 健康过冬天 教学设计-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 婚纱珠宝秀活动方案策划书
- 设计审美培训课程
- 反恐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
- T/CADBM 62-2022多元镁轻质无机板
- 销售业务外包合作协议范本7篇
- (高清版)DB11∕T1205-2024用能单位能源审计报告编制与审核技术规范
- 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路径教学的查房课件
- Unit4Lesson19MeetLiMingsFamily(教学设计)-冀教版英语五年级上册
- 《子宫腺肌症》课件
- UL498标准中文版-2019插头插座UL标准中文版
- 功能性食品市场分析
- 高考数学复习:三角函数 专项练习(原卷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