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雾化吸入治疗在哮喘急性发作中的应用 章丘市中医医院李良梅呼吸内科 病史 患者 孔 女 22岁 因反复发作憋喘15年 加重1天入院 患者15年哮喘病史 近3年病情控制 未再应用药物治疗 2月前开始反复出现喘息 气急 重新吸入普米克都保 布地奈德 及万托林 硫酸沙丁胺醇 气雾剂治疗 但每天均有不同程度的发作 有时24小时吸入万托林可达20吸 1天前憋喘突然加重 活动明显受限 吸入药不能缓解 入急诊治疗 急诊给予甲强龙静推 普米克令舒 万托林雾化吸入 症状仍未得到控制而收入院 查体 T 37 2 P 135次 分R 30次 分BP112 72mmHg神志清 精神不振 言语间断 端坐位 憋喘貌 成提肩点头样呼吸 口唇轻度紫绀 气管居中 胸廓对称 双肺呼吸音低 呼气相延长 双肺满布哮鸣音 心率135次 分 律齐 心音有力 腹无异常 双下肢无浮肿 辅助检查 血常规 WBC 17 5 109 LN81 E1 2 胸部正位片 双肺过度充气 左下肺片状阴影心电图 窦性心动过速 重度顺钟向转位 T波改变血气分析 PH 7 35PaCO2 45mmHgPaO2 105mmHg 吸氧状态 诊断 哮喘急性发作 重度 急性发作期处理的基本原则 严密观察病情和治疗后的反应积极使用支气管舒张剂有指征时及时应用全身激素吸氧 呼吸困难和气促时 静脉使用茶碱类药物做好人工通气的准备 治疗 氧疗积极使用支气管舒张剂雾化吸入 2激动剂 硫酸沙丁胺醇 特布他林 抗胆碱能药物 异丙托溴胺 爱全乐 静脉应用茶碱类药物 氨茶碱 喘定 雾化吸入及全身应用激素 布地奈德 甲强龙 地塞米松 琥珀酸氢考 抗感染治疗 吸入疗法的优点 作用直接作用迅速所用药物剂量小局部药物浓度高 疗效好避免或减少全身用药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吸入疗法的现状 吸入疗法是目前最有效的哮喘预防和治疗给药方法普及率较低病人使用吸入装置错误率高 达70 80 依从性低 常用吸入装置的种类 pMDI 压力定量气雾剂 pMDI spacer 储雾罐 D P I 干粉剂 Turbuhaler 都保 普米克 奥克斯 Diskhaler 碟式 沙美特罗 氟替卡松 舒利迭 Accuhaler 准纳器 Nebulizer 雾化器 重症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 支气管痉挛气道炎症显著分泌物增加 无法配合有效的使用MDI 压力定量气雾剂 及干粉剂 气道阻力增加 肺充气过度 深吸气量减少 呼吸浅速 雾化吸入法 雾化吸入法是应用特殊的手段将溶液 液体药物制成气溶胶 由呼吸道吸入的治疗方法 可分为三种方法 氧气作动力雾化吸入法 压力作动力雾化吸入法 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雾化 Nebulizer 优点 使用方便 不需要病人的刻意配合不含刺激物能同时吸入多种药液吸入肺部的药量较高药物沉积时间长 特别适用于婴幼儿 年老体弱或急性发作的哮喘病人 雾化吸入治疗适用人群 雾化吸入分类 可分为三种方法 氧气作动力雾化吸入法 压力作动力雾化吸入法 超声波雾化吸入法 喷射雾化器工作原理 影响雾化治疗效果的因素 气溶胶颗粒大小通气方式 吸气流速气道内径经口和鼻呼吸 颗粒大小与沉降部位的关系 气溶胶内径中位数 m 沉降部位 100无法进入呼吸道5 100口 鼻和上呼吸道0 5 5支气管和细支气管 0 590 被呼出体外 吸入药物的药物沉积 94 在口咽部的沉积 在肺部的沉积 4 1 呼出 CFC BDPMDI AdaptedfromLeachCL IntJClinPractSuppl1998 使用雾化吸入时存在的问题 配置溶液过少 或雾化装置死腔容积太大 氧流量太大 治疗时间太短 给药不足吸药罐不垂直时不出雾使用氧气作动力流量不足4升 分时不出雾 迅速有效地扩张支气管最大呼气流量 PEF 与呼气阻力在吸入特布他林 沙丁胺醇雾化溶液后三分钟内即得到显著改善最大呼气流量值 PEF 在吸入特布他林 沙丁胺醇雾化溶液一小时内可有60 的增长GrogginsR C et al ArchivesofDiseaseinChilhood 1981 56 32 344FergussonR J et al Br J Dis Chest 1983 77 255 261 特布他林 沙丁胺醇雾化溶液的优势 特布他林 沙丁胺醇雾化溶液治疗的特点 疗效高起效快3 5分钟 使用方便 氧气雾化 压缩雾化均可使用 副作用少 全球超过30年使用经验 经济 选择性高而对心脏副作用低吸入后一小时心率下降超过13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由过高趋转正常 特布他林 沙丁胺醇雾化溶液 2 受体激动剂具体应用 初始治疗 每20分钟吸入1剂量 2 5 5mg 共1小时 后每1小时联合雾化吸入 2 受体激动剂加抗胆碱药物 推荐治疗1 2小时再评估 或初始治疗后每6 8小时吸入1剂量 应用 2 受体激动剂的注意事项 严重高血压 心律失常 心绞痛的患者慎用大剂量使用 2 受体激动剂可能引起严重的低钾 应及时补充钾盐 抗胆碱药 吸入 可抑制由胆碱能神经反射亢进诱发的气道平滑肌收缩反应 对中 重度哮喘发作 抗胆碱能支气管扩张剂与 2 受体兴奋剂联合雾化吸入 更为有效 安全 可以促进肺功能的恢复 避免哮喘持续状态 爱全乐 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 用法 一次0 5mg 一天2 3次 联合雾化吸入液双效合一的等渗溶液 节约雾化治疗时间 异丙托溴铵 硫酸沙丁胺醇 联合双效合一舒张气道更强 联合双效合一舒张气道更全面 联合雾化吸入溶液双效合一 全面扩张大中小气道 施焕中 主编 慢性阻塞性肺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242 268GOLD2008GINA2008 安全的原则 最低剂量的原则 最多的肺功能改善的原则 0 5mg异丙托溴铵 硫酸沙丁胺醇3 0mg 三大原则确立联合雾化吸入溶液最佳剂量比例 两种成份合二为一 35302520151050 012345678小时 起效更为迅速 更强的支气管扩张作用 作用更持久 FEV1改善率 可必特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 联合雾化吸入溶液起效迅速 支气管扩张作用强 Chest1997 112 1514 21 雾化吸入异丙托溴铵 沙丁胺醇 可必特 雾化吸入溶液 迅速改善FEV1 1小时内即可达到FEV1峰值 雾化吸入药物各产品比较 钟南山主编 支气管哮喘基础与临床 人民卫生出版社 P582 583陈新谦主编 新编药物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P570 起效迅速所用药物剂量小药物直达靶器官局部药物浓度高全身不良反应小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比全身糖皮质激素更具优势 卞如濂 唐法娣主编 呼吸管理学新论 北京 人民卫士出版社 2004 56SJSzefler etal Safetyprofileofbudesonideinhalationsuspensioninthepediatricpopulationworldwideexperience AnnAllergyAsthmaImmunol 2004 9383 90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 中华儿科杂志 2008 46 745 53 WilliamEBerger Allergy AsthmaAssociatesofSouthernCalifornia MissionViejo California USA 布地奈德是唯一获美国FDA批准的雾化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布地奈德 普米克令舒 雾化吸入治疗 吸入给药后 约10 15 在肺部吸收 但不适用于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 可用于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后 或与支气管扩张剂混合使用 用法 适当的药液容量为2 4毫升 一次1 2mg 一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PE板材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碳五正异构分离装置操作工作业指导书
- 室内装修验房师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水上救生员作业指导书
- 电视摄像员三级安全教育(车间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电线电缆拉制工工艺创新考核试卷及答案
- 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砖瓦行业产业管理办法
- 示范区停车区管理办法
- 棉花收购检验管理办法
- 单位食堂制止浪费方案
-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2024-2030年全球与中国发泡稀奶油行业竞争动态及营销动态研究报告
- 农村屋面琉璃瓦工程包工包料承包合同
- 2025届新高考政治精准突破复习 政治阅卷“感”与“悟”
- JB-T 8236-2023 滚动轴承 双列和四列圆锥滚子轴承游隙及调整方法
- SY-T 6966-2023 输油气管道工程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
-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件》
- 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印发《加快工会数字化建设工作方案》
- 争当排头兵心得体会争当排头兵
- 儿内科临床常见操作技术规范2023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