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灸穴位敷贴疗法中医适宜技术的具体应用PPT课件.ppt_第1页
天灸穴位敷贴疗法中医适宜技术的具体应用PPT课件.ppt_第2页
天灸穴位敷贴疗法中医适宜技术的具体应用PPT课件.ppt_第3页
天灸穴位敷贴疗法中医适宜技术的具体应用PPT课件.ppt_第4页
天灸穴位敷贴疗法中医适宜技术的具体应用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灸防治支气管哮喘技术 冬病夏治 穴位敷贴防治慢性咳喘江油市中医院康复科唐跃富 1 2 什么是天灸 天灸 又称为自然灸 即药物敷贴疗法 也叫药物发疱 方法是把药物贴附在一定穴位上 病人感觉局部皮肤有烧灼或痛痒感时取下 此时皮肤上可产生大小不等的深黄色水疱 然后用消毒镊子将水疱挑破 局部敷以消毒敷料以保护创面 此法多用于治疗疟疾 哮喘 关节炎等病 3 4 5 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治疗手段 就是根据 春夏养阳 的理论 利用夏季气温高 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 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 使一些冬天容易反复发作的难治的一些疾病在夏天三伏天进行一些中医的内治与外治配合的一种治疗方法 包含针灸 中药敷贴 中药热敷 中药浸泡 内服中药等方法 从而达 6 什么是冬病夏治 到在冬天的时候减轻发病症状或减少发病次数 直至治愈等效果 主要治疗疾病包含 顽固性哮喘 小儿哮喘 支气管炎 各种慢性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 7 何谓 冬病 冬病 指某些好发于冬季 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 如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 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 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疾病 目前 冬病夏治疗法临床主要用于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 喘息性支气管炎及风湿性关节炎等 阳气不足 是 冬病 的最基本病机 8 冬病夏治的理论基础 一 治未病 的思想 上医治未病之病 中医治将病之病 下医治已病之病 所谓 将病之病 就是这种现在虽然未发 但却会在将来某个时候必发的疾病 那就要在未发之时 赶快去除其必发的条件 或主因 或诱因 消除主因就是要改变体质 诱因就是改变环境 冬病夏治就是以激发人体阳气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9 冬病夏治的理论基础 二 阳气在生命过程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阳气者 精则养神 柔则养精 阳气者 若天与日 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它具有温养全身组织 维护脏腑功能 抗御外邪侵袭 主持气化开合 维系阴阳平衡等多方面的功能 所以阳气在生命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阳气虚就会出现生理活动减弱和衰退 导致身体御寒能力下降 也就是说 阳气虚衰 机体的抗病能力就会下降 冬病夏治就是根据 春夏养阳 的原则派生出的一种治疗方法 10 中医养生 上古之人 其知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 食饮有节 不妄作劳 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法于阴阳 取法效仿并遵从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 和于术数 1 对阴阳 五运六气的推演 2 指练形 导引 吐纳 针灸 药饵等养生技术 技巧 11 冬病夏治的理论基础 三 冬天所发之病 大都是寒性的 寒邪侵袭在于人体阳气的不足 寒则热之 是中医的基本治则之一 扶助人体阳气 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伏天是一年中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 当阳气最旺盛的时节 对人体阳气给予激发 对于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治疗一些难治的疾病减少发病率和减轻发病症状是有帮助的 12 冬病夏治的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 冬病夏治是时间医学的一种表现形式 通过扶助人体阳气 激发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冬天易发 难治的疾病 冬病夏治 不是直接作用于疾病 而是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 13 冬病夏治的种类 一 外治法 灸法 中药热敷 中药浸泡 针灸 针刺 拔罐 药罐 推拿按摩等 二 内治法 口服中药 三 其他 饮食调理 药膳 体育锻炼 气功锻炼等 14 冬病夏治的外治法 以灸法为主 艾灸 天灸 艾灸法中又以化脓灸最传统经典 但此法痛苦大且易留下疤痕 现在已经基本不用了 天灸 又称为自然灸 亦即药物穴位敷贴 15 冬病夏治的外治法 将事先配制好的药丸或药饼贴附在一定穴位上固定 病人觉局部有烧灼或痛痒感时取下 此时皮肤上可能产生大小不等的深黄色水疱 且水疱及创面按烧烫伤处理 此法多用于治疗疟疾 哮喘 关节炎等病 16 天灸的种类 一 蒜泥灸将大蒜 以紫皮蒜为优 捣烂如泥 取3 5g涂敷于穴位上 敷灸时间为1 3小时 以局部皮肤发痒 变红起泡为度 如敷灸涌泉穴可治疗咯血 衄血 敷灸合谷穴可治扁桃体炎 敷灸鱼际穴可治喉痹等 二 斑蝥灸取斑蝥适量研为细末 使用时先取胶布一块 中间剪一小孔如黄豆大 贴在施灸穴位上 以暴露穴位并保护周围皮肤 将斑蝥粉少许置于孔中 上面再贴胶布固定 以局部发痒 变红 起泡为度 然后去除胶布与药粉 也可用适量斑蝥粉 17 天灸的种类 以甘油调和外敷 或将斑蝥浸于醋或95 酒精中 10天后擦涂患处 适用于牛皮癣 神经性皮炎 关节疼痛 黄疸 胃痛等病症 三 白芥子灸将白芥子研末 醋调为糊膏状 取5 10g敷贴穴位上 用油纸覆盖 胶布固定 或将白芥子末1g 放置于5cm直径的圆形胶布中央 直接敷贴在穴位上 敷灸时间为2 4小时 以局部充血 潮红或皮肤起泡为度 适用于风寒湿痹痛 肺结核 哮喘 口眼歪斜等病症 18 天灸的种类 四 其他如甘遂粉敷贴中极治尿潴留 马钱子粉敷贴颊车 地仓穴治面神经麻痹 吴茱萸粉用醋调后敷贴于涌泉穴治疗高血压 口腔溃疡 小儿水肿等 葱白捣烂敷贴患处治急性乳腺炎 五倍子 何首乌各等份研末用醋调成膏状 每晚睡前敷于脐中 次日晨取下 治小儿遗尿症 砂仁30g 白糖50g 明矾10g 青背鲫鱼1条 混合一 19 天灸的种类 起捣烂成膏状分成3份 每次1份 分别敷贴于神阙 至阳穴上 盖纱布 以胶布固定 一日换药1次 治黄疸的阳黄 若阴黄可用胡椒 每岁1粒 麝香1g 雄鲫鱼1条 混合捣烂成膏 敷贴神阙 肝俞 脾俞穴等 天灸疗法虽然有较好的效果 但所用中药有些为有毒之品 有些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故孕妇 年老体弱 皮肤过敏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 20 中药敷贴 天灸 所用药物对皮肤的刺激大 容易发泡 甚至遗留瘢痕 所以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上受到了限制 中药敷贴 天灸的改良版 筛选适当的药物 控制时间 达到对穴位的刺激作用 中药敷贴针对病种的不同 用药范围比较广 大都不起泡 冬病夏治中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敷贴由于应用了一些刺激大的药物 有少数患者会产生水泡 21 三伏天 三伏 是我国农历中的一段时节 是每年最热的时间 三伏的时间不固定 须根据24节气和历法的 庚日 来确定 具体说 头伏 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的10天 中伏 是夏至后第四个庚日开始的10天或20天 末伏 是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开始的10天 22 冬病夏治是我院的传统诊疗项目 冬病夏治是我院的传统诊疗项目 是针对气管炎等慢性咳喘冬季易发的特点 提前在夏季采取的预防性治疗措施 根据祖国医学 防重于治 的指导思想 未病先防 既病防变 采用穴位贴药 刺激人体经络腧穴 促进气血运行 增强免疫功能 提高抗病能力 减少发病机会 减轻发病症状 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经多年临床验证 治疗后的大多数患者抗病能力增强 发病次数减少 发病症状减轻 部分青少年 儿童经随访多年未见复发 23 适应症 本疗法主要适用于慢支炎 哮喘 肺气肿 肺心病之缓解期 以及容易感冒咳嗽的病人 治疗步骤 每年夏天 从入伏 或日平均气温高于25摄氏度 开始 共贴药三次 每次间隔7 10天 连续三年为一疗程 每次贴药至皮肤局部发红 灼热 发痒或者出现小水疱时即可取下 儿童贴至局部皮肤发红即可 24 辅助服药 治疗期间以口服补肾保肺之中成药为主 每天三次 秋凉 或国庆节 后口服药改为每天一次 直到来年春天 皮肤护理 贴药部位皮肤发热 发痒出现疹子或者水疱是药物的正常反应 少量水疱可自行吸收 大水疱请来医院处理 切忌搔抓 搓擦皮肤 以免感染 若出现水疱或并发皮肤感染 须待水疱吸收感染痊愈 掉痂后方可第二次贴药 25 饮食禁忌 患者须戒烟酒 忌食生冷 辛辣 海鲜 腊肉 卤肉 香肠 鲤鱼 魔芋等食物 26 27 28 2019 12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为何要搞冬病夏治 由上几个图片 大家应该看到冬病夏治的前景 我院开展冬病夏治的意义 1 开展特色医疗 2 有利于医院宣传 3 创收 开展冬病夏治项目成本投入低 操作方法简便 人员培训简单 容易开展 适应人群广泛 尤以儿童为主体 治疗周期为三年 远期效应可期待 46 我院如何开展冬病夏治 1 制定方案 含收费标准 2 设计路径 含敷贴穴位 口服中药 3 中药帖膏制作与口服药物定制 4 人员培训 5 做好冬病夏治的宣传与咨询工作 6 多方配合 47 开展冬病夏治的草案 1 成立项目组或挂靠在哪个科室 2 筛选中药配方 参与人员要少 便于处方的保密性 3 药品加工 a 敷贴药的加工 b 口服药物的煎煮及包装 4 敷贴用料的筛选 5 宣传方式6 参与冬病夏治工作的人员确定 7 统一培训 操作标准化 48 开展冬病夏治的草案 一 中药敷贴的研制备选中药 白芥子 附子 半夏 天南星 丹参 肉桂 丁香 山奈 细辛 甘遂 延胡索 乳香 没药 白芷 血竭 王不留行 青皮 厚朴等等根据治疗病种 分别组合成数个配方 如 1号方 2号方等 研磨成粉备用 应用时 用生姜汁和成丸用胶布敷贴于所选穴位上 记录时间 并告知病人应该贴多长时间 49 冬病夏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咳嗽 气喘 哮 喉中痰鸣如水鸡声 气急 齁喘等症 伴有 医理真传 辨一切阳虚证法 其人必面色唇口青白无神 目瞑倦卧 声低息短 少气懒言 身重畏寒 口吐清水 饮食无味 舌青滑 或黑润青白色 淡黄润滑色 满口津液 不思水饮 即饮亦喜热汤 二便自利 脉浮空 细微无力 自汗肢冷 爪甲青 腹痛囊缩 50 冬病夏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喘与哮的区别 医学正传 喘以气息言 哮以声响言 哮喘的治疗原则 丹溪心法 未发以扶正气为主 既发以攻邪气为急 51 开展冬病夏治的工作拓展 设想 中药敷贴应用广泛 1 双膝退行性骨关节病2 慢性胃炎3 慢性颈腰痛4 痛经等等 52 穴位阐释 背腧穴 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穴位募穴 脏腑经气汇集于胸腹部的穴位腧募配伍是治疗脏腑病症的重要方法 交会穴 两经以上相交的穴位 治疗功能较强 53 穴位阐释 大椎 督脉经的重要穴位 位于后正中线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与手三阳经交会 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