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学生PPT课件.ppt_第1页
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学生PPT课件.ppt_第2页
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学生PPT课件.ppt_第3页
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学生PPT课件.ppt_第4页
园林树木的生态习性学生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本概念1 植物的环境 指植物所生活的空间叫植物的环境 包括气候因子 土壤因子 地形地势因子 生物因子 人类生活等方面 2 生态因子 对植物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称生态因子 3 生存条件 生态因子中对植物必不可少的因素称植物生存条件 绿色植物的生存条件是指氧气 二氧化碳 光 热 水及无机盐六个因素 4 综合作用 环境中的各生态因子间是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的 它们组合成综合的总体 对植物的生长生存起着综合的生态 生理作用 1 5 主导因子 在生态因子对植物的生态 生理综合影响中 处于主导地位的生态因子称主导因子 在植物生命周期中 主导因子不是固定不变的 6 生存条件的不可代替性 生态因子虽互有影响 紧密联系 但生存条件是不可代替的 缺乏某一条件不可能用另一条件来代替 7 生存条件的可调性 指某一生存条件在量上不足 则在其他生存条件量的增加而得到调剂并收到相近的生态效应 这一现象称生存条件的可调性 但这种调剂是有限度的 8 生态幅 植物对生态条件及生态因子变化强度的适应范围 超过这个限度植物则死亡 这一范围叫生态幅 2 9 日较差 一日中大气温度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日较差 P6110 温周期 植物对昼夜温度变化的适应性称温周期 11 寒害 指气温在物理零度以上时使植物受害甚至死亡的情况 P6212 霜害 当气温降至00C时 空气中过饱和的水汽在物体表面就凝结成霜 这时植物的受害称霜害 13 冻害 气温降至00C以下使植物体温亦降至零下 细胞间隙出现结冰现象 严重时导致质壁分离 细胞膜或壁破裂就会导致植物死亡 3 14 冻拔 在高纬度的寒冷地区 当土壤含水量过高时 由于土壤结冻膨胀而升起 连带将草本植物抬起 至春季解冻时土壤下沉而植物留在原位造成根部裸露死亡 这种现象称冻拔 15 冻裂 在寒冷地区的阳坡或树干的阳面由于阳光照晒 使树干内部的温度与干皮表面温度相差数十度 对某些树种而言 就会形成裂缝 这一现象称冻裂 16 生长期积温 植物在生长期中高于某温度数值以上的昼夜平均温度的总和称该植物的生长期积温 17 有效积温 指植物开始生长活动的某一段时期内的温度总值 4 第一节温度因子任何植物都是生活在具有一定温度的外界环境中并受着温度变化的影响 一 温度的变化规律 一 温度在空间上的变化 纬度海拔一般纬度和海拔越低 温度越高 二 温度在时间上的变化 1 一年有四季温度变化 1 候 5天 平均温度10 22 属春季或秋季 2 候平均温度 22 属夏季 3 候平均温度 10 属冬季 5 2 一天有昼夜变化 一天中的温度昼高于夜 最低值发生在将近日出时 最高值一般在13 14时左右 植物属于变温类型 植物体温度通常接近气温 或土温 并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并有一滞后效应 二 昼夜变温对植物的影响 1 种子发芽 变温比恒温好 2 植物生长 变温比恒温生长好 3 开花结实 一定温差条件下 花较多 果较大 品质较好 这是因为白天高温有利于光合作用 夜间适当低温使呼吸作用减弱 光合产物消耗减少 净积累增多 6 三 突变温度对植物的影响1 突然低温 引起寒害 霜害 冻害 冻拔 冻裂 2 突然高温 高于最高点就会植物造成伤害直至死亡 被子植物约50 裸子植物46 四 温度与植物分布表1温度与植物的水平分布 7 垂直分布 海拔每升高100米 温度降低0 55 山地随海拔高度的上升 更替着不同的植被带 形成植被的垂直分布 模拟热带高山 冰川 终年积雪带 寒温带 高山寒荒漠带 高山草甸带温带 高山灌丛带 亚高山针叶林带暖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 热带亚热带雨林带热带海洋 图1植被垂直分布模式图 8 五 生长期积温 有效积温 活动积温的计算通式 S Ti To n 一 生长期积温STi 某一植物生长期的日平均温度To 为生物学零度 温带5oC 亚热带10oC 热带18oC 低于此温度 不能生长活动n 某一植物生长活动天数 二 有效积温STi 某一发育阶段的日平均温度To 为生物学零度n 生长期某一发育阶段的天数 三 活动积温STi 某一时期的日平均温度To 为物理零度n 某一时期的天数 9 第二节水分因子 一 基本概念1 旱生植物 在干旱的环境中能长期忍受干旱而正常生长发育的植物类型 2 中生植物 不能忍受过干或过湿的环境条件的植物类型 3 湿生植物 在潮湿环境中才能正常生长的植物类型 4 水生植物 在水中才能正常生长发育的植物类型 5 耐旱植物 在干旱环境中能正常生长的植物类型 6 耐淹植物 在一段时间内淹没后还能正常生长的旱生植物类型 10 二 水分起主导作用而形成的植物生态类型1 旱生植物特点 根系比较发达 细胞液浓度大 渗透压高 叶面有角质层或被有绒毛 叶片小而厚 气孔小 气孔下陷 叶色较淡 树皮厚 木栓组织发达 如 马尾松 黑松 侧柏 栎属 臭椿 刺槐 黄连木 山柿 2 中生植物长期生长在中等湿润地区 其抗旱与耐水能力介于两者之间的树种 大多乔木属此类 如 云杉 冷杉 桑 悬铃木 板栗 重阳木 毛白杨 11 3 湿生植物 特点 根毛较少 细胞液浓度低 渗透压小 根茎组织疏松 叶片大而薄 比较耐荫 阳性湿生植物 如落羽杉 池杉 水松 阴性湿生植物 如秋海棠 蕨类 4 水生植物 挺水植物 芦苇 香蒲 浮水植物 睡莲 浮萍 凤眼莲 沉水植物 金鱼草 苦草 12 2019 12 28 13 三 耐旱 耐涝树种1 常见耐旱 耐湿树种 以南方地区为主 1 耐旱较强的树种 臭椿 黄檀 黄连木 麻栎 栓皮栎 桑 马尾松 黑松 杏 火炬松 侧柏 榔榆 夹竹桃 海棠 紫薇 石楠 楝树 雪松 构树 栾树 山楂等 2 耐湿能力很强 枫杨 水杉 水松 大叶柳 薄核山核桃 落羽杉 桅子 重阳木 池杉等 3 怕水湿 雪松 桃 梅 美国鹅掌秋 樱花 石榴 白花泡桐 4 既耐旱又耐湿 乌桕 垂柳 小意杨 豆梨 化香 拐枣等 14 2 树木耐旱 耐湿的特点 1 耐湿性强的阔叶树种 其耐旱性也较强 如 柳类 桑 榆 豆梨 乌桕等 2 深根性树种大多耐旱 如 松类 栎类 臭椿 樟树 浅根不耐旱 如 杉木 刺槐 柳杉 3 乡土树种大都表现为具有耐旱性 如 构树 银杏 乌桕 紫藤 榆 臭椿 4 在针叶树类 属于大科大属的树木比较耐旱如 松科 柏科 小科小属的树木耐旱力比较弱如 银杏科 红豆杉科 15 第三节光照因子光照对园林树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光照强度 光照时间和光质三个方面 16 一 光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1 植物生长离不开光 光合作用 2 光的性质 可见光 380 760nm之间 不可见光 波长大于760nm 红外光 和小于380nm 紫外光 3 可见光的作用 青蓝紫光 抑制植物加长生长 促进芽的形成与细胞分化 加速花青素形成 使花朵艳丽 紫外线 抑制节间伸长 使花色艳丽 红光和不可见红外线 促进茎的加长 种子和孢子的萌发 17 二 日照时数与植物类型1 光周期现象 每日的光照时数与黑暗时数的交替对植物开花的影响 2 分类 长日照植物 14h 如 唐菖莆短日照植物 12h 秋冬季开花的植物中日照植物 12h 中间性植物 长短均能开花 月季 扶桑 天竺葵 三 光强与植物类型1 阳性树种 落叶松 水杉 杨 柳 木棉 椰子2 阴性树种 木本植物中很少3 中性树种 耐荫植物 1 中性偏阳的树种 山桃 月季 木槿 石榴 黄刺玫 2 中性稍耐荫的树种 圆柏 七叶树 丁香 锦带花 3 耐荫性较强的树种 云杉 冷杉 粗榧 罗汉松 金银木 珍珠梅 绣线菊 常春藤等 18 四 树木耐荫性的标准1 生理指标法 测定光补偿点和饱和点 补偿点 植物吸收CO2与放出O2相等 即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正好抵偿呼吸作用的消耗 补偿点越低的植物越耐荫 饱和点 光强达到某一值时 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 耐荫性强的树种 光照补偿点较低 光饱和点也较低 19 2 形态指标法 树冠 伞形者多阳性树 圆锥形枝紧密者多耐荫树 树干下部侧枝 早枯落者为阳性树 不易脱落而繁茂者为耐荫树 常绿树 叶幕区稀疏透光 叶片色浅且叶薄寿命短者为阳性树 否则为耐荫树 常绿针叶树 叶针状多阳性树 叶扁平或鳞片状且表 背区别明显者为耐荫树 阔叶树 常绿阔叶树多为耐荫树 落叶阔叶树多为阳性树或中性树 20 第四节空气因子 一 空气中对植物起主要作用的成分1 O2和CO2 提高CO2浓度可明显提高收获量 2 N2 固氮微生物和蓝绿藻可吸收和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 二 空气中的污染物质1 污染源 二氧化硫 光化学烟雾 硫酸烟雾 氯 聚氯乙烯塑料厂 及氯化氢 氟化物等 2 分类 1 氧化性 2 还原性 3 酸性 4 碱性 5 有机毒害性 6 粉尘类型 21 三 各种树木对有毒气体与烟害的抗性特点1 木本植物比草本植物抗性强2 阔叶植物比针叶植物抗性强3 常绿阔叶植物比落叶植物抗性强4 幼年树与新生叶片比二龄树与成熟叶强5 叶片厚 具有角质层 单位面积内气孔数少比小型叶或羽状复叶且叶面很小的强 6 具有乳汁或特殊汁液的桑科 夹竹桃科等抗性强 22 四 空气的流动与抗风树种1 空气流动的利弊 1 有利方面 A 有利于传播花粉 如银杏 云杉 山核桃 传播种子 尤其是翅果类或带毛的种子 B 消除小气候中水蒸气的积累 增强蒸腾作用 促进根系对水分的吸收与输导 2 不利方面 A 经常向一个方向吹袭的强风 使树干弯曲树冠偏斜 B 大风加剧了地面蒸发与树体的蒸腾 树木缺水与失水 凋萎现象 23 C 树枝被吹动时树液流动与同化作用受到阻碍如 风速达10米 秒时 蔽荫处的树叶同化作用几乎停止 D 花期的大风妨碍蜜蜂等昆虫的传粉活动 吹干柱头 或吹起尘埃沾满柱头 影响授粉 E 风速 10米 秒时 常使新梢折断 叶片磨擦受伤在时连根拔起 2 抗风树种等级划分强 如马尾松 黑松中等 如侧柏 龙柏弱 大叶桉 榕树 雪松 24 第五节土壤因子 一 基本概念1 酸性植物 在pH值小于6 5的土壤中生长最好的植物称酸性植物 2 中性植物 在pH值在6 5 7 5之间的土壤中生长最佳的植物称中性植物 3 碱性植物 在pH值大于7 5的土壤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