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湘潭市第六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童晓轩 神经源性膀胱的诊疗进展 一 下尿道解剖 下尿道排尿与控尿要由膀胱逼尿肌 尿道括约肌 后尿道平滑肌 盆腔与尿道周围横纹肌组成 逼尿肌逼尿肌由内纵 中环和外纵三层平滑肌纤维相互交错排列而成 尿道括约肌 功能性内括约肌和解剖学外括约肌 内括约肌 可塌陷的近端尿道和膀胱颈随膀胱储尿量增加 内括约肌不断增高压力 从而使近端尿道压力高于膀胱内压力 膀胱收缩时 膀胱颈和近端尿道括约肌向上向外牵拉 使其扁平结构转变为圆形结构 阻力下降 外括约肌 横纹肌 收缩使尿道阻断 膀胱的神经支配 大脑皮质 允许 注意力 脑干 开关和协调 T11 L1 2 交感神经纤维 贮尿 S2 4 副交感神经纤维 排尿 S2 4 阴部神经 控制外括约肌 副交感神经纤维 内括约肌 外括约肌 交感神经纤维 抑制副交感的效应 Ach 躯体神经 逼尿肌 逼尿肌 括约肌 球囊和水龙头的关系 逼尿肌 储水球囊 括约肌 水龙头 贮尿膀胱内低压力括约肌关闭 排尿随意启动逼尿肌收缩括约肌开放协同能力 正常的膀胱功能 膀胱输尿管返流 残余尿及残余尿量 膀胱输尿管交界处梗阻 传统理论 不足以解释 安全膀胱压力安全膀胱容量损害性膀胱储尿阶段 安全膀胱涉及的三个基本因素 阻碍上尿路尿液输送的力 输尿管收缩无力上尿路梗阻 膀胱压力 JUrol 2008 Vol 180 1705 1708 VOL ml cmH2O 40 VOL ml cmH2O 30ml 300ml 150ml VOL 40cmH2O cmH2O 30ml 300ml 150ml VOL 分钟 ml 分钟 ml 分钟 ml 三 神经源性膀胱的定义 神经源性膀胱 Neurogenicbladder NB 是一类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导致膀胱和 或尿道功能障碍 即储尿和 或排尿功能障碍 进而产生一系列下尿路症状及并发症的疾病总称 四 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 分类 外周神经病变神经脱髓鞘病变 多发性硬化症 老年性痴呆基底节病变脑血管病变额叶脑肿瘤脊髓损伤椎间盘疾病医源性因素 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分类 神经原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分类方法很多 在以尿动力学为基础的分类中 Krane Siroky法较常用 I 逼尿肌反射亢进 括约肌协同正常 外括约肌协同失调 内括约肌协同失调 II 逼尿肌无反射 括约肌协同正常 外括约肌痉挛 去神经支配的外括约肌 内括约肌痉挛 神经源性膀胱的分型 1 逼尿肌过度活跃 括约肌过度活跃2 逼尿肌弛缓 括约肌弛缓3 逼尿肌弛缓 括约肌过度活跃4 逼尿肌过度活跃 括约肌弛缓 1234 传统分类 感觉麻痹性膀胱 充盈性尿失禁 运动麻痹性膀胱 尿急胀感但不能排尿 自主性膀胱 压力性尿失禁 反射性膀胱 反射性尿失禁 无抑制性膀胱 急迫性尿失禁 损伤位于T11和S2之间 交感神经控制丧失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逼尿肌收缩尿道括约肌收缩膀胱内压增高膀胱容量减少出现急迫性尿失禁导致肾脏返流和损害 脊髓S2 4损伤 下尿路的神经控制全部丧失逼尿肌松弛尿道外括约肌松弛膀胱颈机制存在大膀胱尿失禁 五 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目标 神经源性膀胱治疗目标包括首要和次要目标 1 首要目标为保护上尿路功能 保护肾脏功能 确保储尿期和排尿期膀胱压力处于安全范围内 2 次要目标为恢复 部分恢复下尿路功能 提高控尿 排尿能力 减少残余尿量 预防泌尿系感染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六 治疗原则 1 首先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在原发的神经系统病变未稳定以前应以保守治疗为主 2 选择治疗方式应遵循逐渐从无创 微创 再到有创的原则 3 单纯依据病史 症状和体征 神经系统损害的程度和水平不能明确尿路功能状态 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对于治疗方案的确定和治疗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4 制定治疗方案时应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5 神经源性膀胱的病情具有临床进展性 因此治疗后的定期随访应伴随终生 随病情进展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七 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 尿动力学 神经泌尿学和尿动力学检查有助于确定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类型 确定膀胱容量及膀胱安全容积 确定膀胱充盈期逼尿肌稳定性和顺应性 了解有无逼尿肌外 内 括约肌协同失调 影像尿动力学检查 除外下尿路梗阻 常用尿动力学检查设备 称重式尿流率计 转盘式尿流率计 外置压力传感器 推注泵 膀胱 直肠测压管 灌注泵 5cmSpacing 内置压力传感器 检查床 排尿日记 FrequencyVolumeChart 检查前了解患者排尿情况 八 神经源性膀胱的常用治疗方法逼尿肌过度活动的治疗 行为治疗 膀胱再训练 抗胆碱药物治疗黄酮哌酯奥昔不宁托特罗定膀胱灌注治疗间歇导尿膀胱扩大术 辣椒素 A型肉毒素 间歇导尿膀胱扩大术 辣椒素 A型肉毒素 逼尿肌活动低下的治疗 拟胆碱能药物 新斯的明 乌拉坦碱增加膀胱收缩 膀胱挤压间歇导尿神经肌肉电刺激 尿道括约肌过度活动 理论性的药物治疗 酚苄明 采用间歇导尿 A型肉毒毒素治疗 男性患者可采用经尿道括约肌切断术 括约肌功能不全的治疗 括约肌功能不全表现为神经源性压力性尿失禁 迄今为止药物治疗是无效的 度洛西汀可缓解康复训练主要为盆骶肌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外科治疗包括 括约肌增强术 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术 吊带术 尿液引流 国际尿控协会推荐的尿液引流效果顺序是 自家清洁间歇导尿 留置导尿潮式引流膀胱 留置导尿 耻骨上膀胱造瘘 间歇导尿的条件 膀胱容积要足够大逼尿肌反射亢进要被抑制方法 口服抗胆碱能制剂 如托特罗定 膀胱壁肉毒素注射 肠道膀胱扩大术或膀胱自体扩大术 DEFLUX Uroplast 1ml 尿道外括约肌肉毒素注射 降低膀胱出口阻力膀胱壁肉毒素注射 增大膀胱容积 减少逼尿肌反射亢进 肉毒毒素的注射 膀胱扩大术 膀胱扩大术可以增加膀胱容量 降低储尿期膀胱压力 减少因逼尿肌反射亢进带来的急迫性尿失禁 但多数病人术后需要间歇导尿以协助膀胱排空 若合并膀胱输尿管返流 则在手术时应同时行膀胱输尿管再吻合术 在行膀胱扩大术前应进行全面的尿动力学和上尿路功能评估 无论采用乙状结肠 升结肠或回肠作为膀胱扩大的部分 均应进行去管状化处理 只有这样才能将膀胱内压力降至理想的水平 神经电刺激术 骶前根电刺激 神经电刺激治疗SCI患者排尿功能障碍一直是人们不断探索 并颇具前景的途径 目前用于临床并以控制排尿为目的的方法主要Brindley术式 该术式的主要内容是切断S2 S4根 同时在前根安装电极和刺激器 其可以达到增加膀胱容量 控制排尿的目的 对于一些部分脊髓损伤的患者来说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骶神经调节术 SNS InterStim 为一有效方法 该方法不切断骶神经根 将电极插入S3神经孔内 植入脉冲发生器 其可持续发送低强度方波 对骶神经极其支配的膀胱尿道功能进行调节 最近有研究表明 对于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 该术式能够达到增大膀胱容积 减轻逼尿肌反射亢进的幅度的目的 该方法在不破坏患者下尿路解剖结构的情况下 从功能的角度出发进行治疗 代表了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北京市房山区燕山教育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第一批招聘教师30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高通量试验反应堆及配套产品项目建议书
- 2025年福建泉州市华侨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招聘实验技术系列人员(4月)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湖南郴州资兴市第一人民医院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河南洛阳师范学院招聘7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北京邮电大学第二批招聘3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年黄山市祁门县国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人才招聘5人模拟试卷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北石家庄市明泽职业中专学校公开招聘教师23名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广东深圳市九洲电器有限公司招聘法务专员等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广东广州市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喉科科研助理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电子制动系统》课件
- GB/T 43586-2023聚烯烃冷拉伸套管膜
- 矩阵论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哈尔滨工程大学
- 活出生命的意义课件
- 拆除废旧电缆桥架施工方案
-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 上册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酒店营销与数字化实务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二年级应用题大全800题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应用题
- YY/T 1851-2022用于增材制造的医用纯钽粉末
- GB/T 19575-2004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技术规范
- 《管理沟通实务(第四版)》课件第一章 沟通与管理沟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