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 十二章 1 一 作者与作品简介 孔子 前551 前479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陬邑 今山东曲阜东南 人 2 一 作者与作品简介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开创者 被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3 孔庙 4 孔林 5 孔府 6 一 作者与作品简介 论语 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共二十篇 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 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7 一 作者与作品简介 东汉时 论语 被列为 七经 之一 南宋时 朱熹把它和 大学 中庸 孟子 合为 四书 8 9 二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1 教育思想 教育的指导思想 有教无类 10 二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教育的基本方法中人以上 可以语上也 中人以下 不可以语上也 雍也 因材施教 11 二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教育的基本方法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述而 触类旁通 12 教育的基本方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 子罕 循循善诱 循序渐进 二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13 教育的基本内容不学 诗 无以言 不学礼 无以立 诗 礼是其主要课程 二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14 教育的培养目标学而优则仕 具有仁义之心的仕 君子 二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15 2 为学之道 学习的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爱学 乐学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 述而 学而不厌力不足者 中道而废 今女画 雍也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 述而 专心致志 持之以恒 二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16 2 为学之道 学习的态度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公冶长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虚心求教 不耻下问 二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17 2 为学之道 学习的方法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学而 温故知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学思结合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学而 精益求精 二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18 2 为学之道 学习的内容文 行 忠 信 述而 博学 赐也 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对曰 然 非与 曰 非也 予一以贯之 贯一 二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19 2 为学之道 学习的目的子曰 诵 诗 三百 授之以政 不达 使于四方 不能专对 虽多 亦奚以为 子路 学以致用 士志于道 朝闻道 夕死可矣 里仁 为己之学 二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20 孔子杏坛讲学 21 孔子杏坛讲学 22 三 课文解析 第一章 子曰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参考译文 孔子说 能从温习旧知中开悟出新知 就可以做老师了 本章大旨 强调新故合一 教学合一 23 三 课文解析 第二章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参考译文 孔子说 学习而不思考就迷惘 思考而不学习就危险 本章大旨 强调学与思当交修并进 互相结合 24 三 课文解析 第三章 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 参考译文 子贡问道 孔文子何以得谥为文呀 孔子说 他做事勤敏 又好学 不以问及下于他的人为耻 这就得谥为文了 本章大旨 孔子解释孔文子谥号之涵义 25 三 课文解析 第四章 子曰 君子博学于文 约之以礼 亦可以弗畔矣夫 参考译文 孔子说 君子广泛地学习文献 再用礼节来加以约束 也就可以不致于离经叛道了 本章大旨 意在说明 文 与 礼 博 与 约 兼修并进之于施行大道的重要性 26 三 课文解析 第五章 子曰 学如不及 犹恐失之 参考译文 孔子说 学习好像追赶什么一样 就怕赶不上 赶上了又怕失掉它 本章大旨 讲学习态度的问题 27 三 课文解析 第六章 子绝四 毋意 毋必 毋固 毋我 参考译文 孔子断绝四种毛病 不主观臆测 不绝对肯定 不拘泥固执 不唯我独是 本章大旨 孔子弟子记孔子平日处事立行之态度 28 三 课文解析 第七章 子曰 吾有知者乎 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 空空如也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参考译文 孔子说 我有知吗 我实是无知呀 有个庄稼汉来问于我 他心空空 一无所知 只诚悫地来问 我亦只就他所问 从他所疑的两端反过来叩问他 一步步问到穷竭处 就是了 本章大旨 记孔子教诲他人之态度与方法 亦孔子循循善诱之一例 29 三 课文解析 第八章 子曰 古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人 参考译文 孔子说 古代学者的目的在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 现代学者的目的却在装饰自己 给别人看 本章大旨 旨在倡导 为己之学 的学习目的 30 三 课文解析 第九章 子曰 赐也 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对曰 然 非与 曰 非也 予一以贯之 参考译文 孔子说 赐呀 你以为我是多学了而一一记在心的吗 子贡对道 是呀 不是吗 孔子说 不是的 我是在此多学中有个一来贯通着的 本章大旨 强调学当一以贯之 31 三 课文解析 第十章 子曰 吾尝终日不食 终夜不寝 以思 无益 不如学也 参考译文 孔子说 我曾整天不吃 整夜不睡 去思考 没有益处 不如去学习 本章大旨 强调学习对于修养的重要性 也是在进一步阐发学与思的关系问题 32 三 课文解析 第十一章 陈亢问于伯鱼曰 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 未也 尝独立 鲤趋而过庭 曰 学 诗 乎 对曰 未也 不学 诗 无以言 鲤退而学 诗 他日 又独立 鲤趋而过庭 曰 学礼乎 对曰 未也 不学礼 无以立 鲤退而学礼 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 问一得三 闻 诗 闻礼 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33 三 课文解析 参考译文 陈亢问伯鱼道 你在你父亲那里听到些特别的教诲吗 伯鱼对道 没有呀 有一次 我父亲独立在堂上 我在中庭趋过 我父亲说 你曾学过 诗 吗 我对道 没有 我父亲说 不学 诗 便不懂如何讲话 我退后便学诗 又一次 我父亲又独立在堂上 我又在中庭趋过 我父亲说 你学过礼吗 我对道 没有 我父亲说 不学礼 便不懂如何立身 我退后便学礼 我私下只听到这两番教诲 陈亢退下大喜 说 我这次问一事 听得了三事 其一是该学 诗 其二是该学礼 其三便是君子不偏爱自己的儿子 34 三 课文解析 本章大旨 陈亢和孔子之子孔鲤的一段对话 35 三 课文解析 第十二章 子曰 小子何莫学夫 诗 诗 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 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参考译文 孔子说 后生们 为何没有人学 诗 呀 学 诗 可以感发兴起你自己 可以懂得如何博观风俗天地 可以懂得如何合群相处 可以懂得如何讽刺政治 批评社会 抒发怨情 近处讲 懂得如何事奉父母 远处讲 懂得如何事奉君上 小言之 也可使你多认识一些鸟兽草木的名称 本章大旨 强调 诗 之重要作用 36 四 论语 的语言特点与文学色彩 1 语录体散文语录体散文是 论语 文体的基本特征 它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 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 都比较短小简约 还没有构成单篇的 形式完整的篇章 但文字隽永 言近旨远 辞约意丰 37 四 论语 的语言特点与文学色彩 2 文学色彩刻画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 性格 言简意赅 含蓄隽永的语言 38 研习与思考 一 填空题1 子曰 君子 约之以礼 亦可以弗畔矣夫 2 子曰 吾有知乎哉 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欢乐周末团队历奇小组(计划书)
- 项目管理制度 (二)
- 襄阳枣阳市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型分子筛系列产品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玻璃、陶瓷制品生产专用设备合作协议书
- 2025年邮政专用机械及器材项目建议书
- 2025年高纯度丙烯酰胺及聚丙烯酰胺项目建议书
- 学习动力与教育环境的互动关系
- 教育创新论坛国际在线教育平台的挑战与机遇
- 教育国际合作打破教育壁垒的实践研究
- 霍尔果斯人才集团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2024年中级咖啡师技能认证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新课标(水平三)体育与健康《篮球》大单元教学计划及配套教案(18课时)
- GB/T 44910-2024琥珀分级
- 应急文化守护万家
- 临时施工出入口交通疏导方案
- 医疗设备器材供货安装、调试及售后服务方案
- 汽车内饰件及材料气味评价标准解析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创新创业课程)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解读大单元集体备课
- 《论语十二章》挖空练习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