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报告.doc_第1页
工程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报告.doc_第2页
工程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报告.doc_第3页
工程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报告.doc_第4页
工程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73 1总则总则 1 1 任务来源及评价目的任务来源及评价目的 1 1 1 任务来源 汉江平川段位于汉江干流上游 西起勉县武侯镇 东到洋县小峡 口 东西长 105km 南北宽 5 25km 汉江平川段防洪工程建设始于 建国后 五十年代修建了 38 4km 砌石护岸 有效地控制了局部河段 的河岸坍塌 六十年代初 提出 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 的 治理方法 在干支流两岸筑堤 73 5km 造林 4 万多亩 新建 加固 了一些险工段 1974 年以后 按照 向汉江要地 的错误精神指导 下 筑堤 83 8km 由于过度缩窄河道 导致所修筑的大堤大部分毁 于 81 8 90 7 洪水 1991 1994 年 一期工程新修堤防 52 02km 1998 年开始续建 到 2000 年底完成新修堤防 12 97km 加高培厚 16 16km 截止 2001 年 4 月底 汉江干流两岸共建有堤防 工程 171143m 其中左岸堤防工程 20 段长 93935m 右岸堤防工程 21 段 长 77208m 各类坝垛 228 座 其中左岸 81 座 右岸 147 座 涵闸 洞 管 138 座 其中左岸 61 座 右岸 77 座 但仍存在城防 段防洪标准偏低 部分地段堤线布置不合理 排涝设施不健全 尚 未构成完整的堤防防护体系等防洪问题 继 1998 年 三江大水 之 后 为汲取大灾之后的经验教训 水利部及所属各大流域机构发出 通知 要求各地按新的技术规范重新编制河流防洪规划 为此 汉 2 73 中市河道管理处委托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在原防洪 一期工程 和 续建工程 基础上完成汉江平川段防洪续建工程 可行性研究 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998 年国务院 第 253 号令 要求 汉中市河道管理处于 2002 年 3 月 21 日委托我 院进行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1 1 2 评价目的 通过环境现状调查和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预测 评价工程建设可 能对当地环境产生的影响 从环境角度论述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并 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将不利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 使经济建设 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1 2 评价依据评价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12 2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998 年国务院第 253 号令 3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范 SDJ302 88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1991 6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J T2 1 2 3 1993 7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水利部 SL204 98 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 T 2 4 95 1995 年 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 HJ T 19 1997 3 73 10 汉江平川段防洪续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1 汉中市河道管理处汉江平川段防洪续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 作的委托书 1 3 评价范围和评价重点评价范围和评价重点 评价范围西起勉县武侯镇 东到洋县小峡口 东西长 105km 南 北宽 5 25km 涉及勉县 汉台 城固 南郑 洋县等 5 个县 区 250 个乡镇 评价重点为生态环境影响和水土流失 1 4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 1 4 1 环境质量标准 本次评价执行汉中市环保局下达的评价标准如下 a 环境空气质量应执行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1996 二 级标准及国家环保局关于发布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修改单的通知 b 地表水环境质量应执行 陕西省汉江水系 陕西段 地面水域功 能区划分方案 DB61 262 1997 及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HZBl 1999 中 类水域标准 1 4 2 三废排放标准 a 施工中废水排放应符合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 1996 4 73 中表 4 中一级排放标准 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方能排放 生活污水和 清洗设备的废水不得直接排入汉江 b 土石方的开挖 填方要有保护措施 取土场要有恢复植被的工 程设计 防止水土流失 弃渣要有专门堆场 c 施工中的噪声应参照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 90 各施工点 段 的标准执行 在城区段施工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时段进行 并参照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 1993 二类区执行 d 要有水土保持方案 搞好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 1 4 3 参考标准 a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SL190 96 b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SL204 98 c 汽油车怠速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761 5 93 d 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标准 GB14761 6 93 1 5 环境保护目标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保护目标见表 1 1 表 1 1 环境保护目标表环境保护目标表 保护要素保护目标 地表水不降低汉江现有水质功能 5 73 生态环境 1 保护朱鹮保护区 2 不降低沿江湿地功能 3 尽量减少对 天然湿地资源的破坏 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4 不降低植 被覆盖率 水土流失不增加人为水土流失量 环境空气 减少施工废气排放 控制环境空气质量达到 GB3095 1996 二级标准 水量 水沙控制水土流失 保持水沙平衡 防洪堤 100m 范围内的学校 医院 村庄的声环境不超标 6 73 2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2 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2 1 1 地理位置 汉江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 属长江的一级支流 自西向东依次流 经我省汉中 安康 湖北十堰 襄樊等地 在武汉汇入长江 汉江 干流全长 1577km 流域面积 59119km2 其中我省境内流长 652km 流域面积 54783km2 分别占干流全长的 41 流域总面积的 92 7 汉江平川段位于汉江干流上游 西起勉县武侯镇 东至洋县 小峡口 河流中心线长约 120km 区间流域面积 11100km2 防洪工 程涉及东西长 105km 南北宽 5 25km 工程地理位置见图 1 1 2 2 工程建设任务工程建设任务 工程建设任务主要是农防 城防工程建设及河道的整治工程 2 3 工程布置及规模工程布置及规模 2 3 1 工程总规模 该防洪工程设计基准年为 2000 年 设计水平年为 2010 年 防洪 标准为农防 20 年一遇 城防 汉中市区段 100 年一遇 勉县 城固 县城段 50 年一遇 洋县 30 年一遇 治理河段长 120km 新修 改 建堤防 30 55km 其中农防段 27 64km 城防段 2 91 km 工程永久 占地 148 36hm2 临时占地 394 52 hm2 加高培厚 25 98 km 对城区 原有堤防做加高处理 从而达到相应的防洪标准 工程总投资 6 1 亿 7 73 元人民币 设计工期 4 年 工程实施后 可保护农田 76 7 万亩 保 护人口 41 97 万人 工程平面布置见图 2 1 2 3 2 堤防工程 堤防工程包括农防和城防部分 本次拟建农防工程 16 段 总长 度 27 64 km 见表 2 1 城防包括勉县 汉台 城固和洋县 4 域区 段 新修堤防 2 91 km 加高培厚 25 98 km 城防工程见表 2 2 农农 防防 工工 程程 表表 表 2 1 岸别序号堤防名称断面桩号 堤防长度 m 1南郑窖坪拟建堤防34 620 34 900280 2南郑将军庙拟建堤防61 800 62 590290 右3城固曹河坝改线段71 580 72 6001020 8 73 4城固向日寺拟建堤防74 190 76 3002110 5城固江湾滩改线段81 000 84 8003800 6洋县园林场拟建堤防94 840 97 0202180 7洋县河坎村拟建堤防 98 250 101 0002750 8洋县旋家湾拟建堤防 109 990 110 520530 9洋县黄安坝拟建堤防 117 712 120 4142702 岸 小计16162 1勉县华阳河改线段31 840 33 5001660 2汉台肖家巷拟建堤防50 663 51 146483 3汉台杨家庵拟建堤防60 480 62 4902010 4城固桃花庙拟建堤防68 947 69 528581 5洋县六陵渡拟建堤防 101 230 103 6802450 6洋县谢家园拟建堤防 106 370 106 890520 7洋县黄家村拟建堤防 116 150 119 9203770 左 岸 小计11474 左右岸合计27636 表 2 2 城防工程表城防工程表 岸 别城防位置新修堤防 m 加高培后堤防 m 勉 县12003719 右汉 台7473 9 73 城 固 洋 县514岸 小 计171411192 勉 县11958848 汉 台5938 城 固 洋 县 左 岸 小 计119514786 合 计290925978 本次拟建农防高度一般为 5m 城防堤段高度一般为 6m 最大高 度达 8m 堤顶宽度 5m 内堤坡比 1 2 5 外堤坡比 1 3 0 堤高 超过 6m 者 背水侧设置宽为 1 5m 的戗台 2 3 3 河道整治工程 河道整治工程包括丁坝 顺坝 锁坝 护基坝等控导工程 护岸 工程及河道疏浚等工程 2 3 3 1 控导工程 拟在汉江两岸 30m 处险工段兴建丁坝 19 座 兴建锁坝 2 座 兴 建顺坝 2 座 兴建护基坝 175 座 各控导工程名称及规模见表 2 3 主要控导工程结构设计如下 10 73 丁坝 坝长 20 40m 坝轴线与水流夹角 45 度 干砌块石护坡 厚 50cm 坝顶宽 2m 坝身上 下游边坡均采用 1 2 坝头部分坡比 采用 1 3 顺坝 设计采用淹没式抛石顺坝 坝顶宽度 1 5 3m 外边坡系数取 1 2 内边坡系数为 1 1 5 坝头边坡 1 3 长度与所堵串沟或汉 道相等 锁坝 设计采用抛石锁坝 迎流坡的边坡系数为 1 2 背流坡的饿边坡 系数采用 1 3 11 73 控控 导导 工工 程程 统统 计计 表表 表 2 3 工 程 规 模 岸 别工 程 名 称位 置 类 型 数量 座 勉县陈家营险工段15 500 16 000丁 坝4 勉县墓下险工段20 615 20 815护基坝7 勉县水泥厂险工段22 360 22 750护基坝5 勉县拥新险工段28 100 28 500护基坝5 南郑梁西险工段34 920 35 500锁 坝2 南郑梁西险工段34 920 35 500护基坝6 南郑中疙瘩险工段38 930 39 270护基坝2 右 岸 南郑中所银沟桥险工 段 47 550 48 300护基坝13 12 73 南郑姚家湾险工段65 530 62 770护基坝5 南郑郝家坝险工段63 700 64 200护基坝7 南郑石马险工段65 300 66 000丁 坝10 洋县颜家河险工段97 070 97 820护基坝13 洋县朱刘险工段102 500 103 000护基坝6 勉县坡树营险工段3 500 3 650护基坝2 勉县四方街险工段6 520 7 520护基坝10 勉县四方街险工段6 520 7 520丁 坝3 勉县许家庄险工段8 260 8 742护基坝5 勉县驸马寨险工段11 800 12 300护基坝10 汉台梁家营险工段38 800 39 100护基坝3 汉台大桥口险工段48 350 50 270护基坝7 汉台梁肖家巷工段51 050 51 570护基坝8 汉台横家坝险工段59 440 60 480护基坝7 城固周家滩险工段73 500 74 000丁 坝2 城固周家滩险工段73 500 74 000顺 坝2 城固闫家村险工段85 000 86 100护基坝8 洋县秤钩湾险工段94 340 94 900护基坝11 洋县智果寺险工段95 900 96 390护基坝9 左 岸 洋县谢家园险工段105 800 106 550护基坝16 13 73 洋县南坎险工段110 040 110 540护基坝5 洋县闫坎险工段116 650 116 910护基坝5 护基坝 护基坝顶宽 2m 长度为 10m 边坡 1 3 坝顶纵向比一般为 1 10 1 6 采用铅丝笼护角 2 3 3 2 护岸工程 护岸工程主要布置在主流顶冲的湾道凹岸及河岸崩塌严重地段 以抵抗水流对岸的冲蚀 本次拟建护岸工程 12 处 总长度 12357m 具体位置见表 2 4 护护 岸岸 工工 程程 表表 表 2 4 岸 别工程名称岸坡位置岸坡长度 m 肖寨护岸8 680 9 180500 石马护岸65 300 66 000700 陈丁护岸91 000 91 230230 小江坎护岸99 340 100 000660 蒙家渡护岸111 850 113 9252075 右 岸 小 计4165 左桃花庙护岸69 528 71 0701542 14 73 秤钩湾护岸94 100 94 900800 谢家园护岸105 040 106 3701330 双庙护岸106 890 108 0901200 大桥护岸109 100 110 020920 南坎护岸110 040 111 2401200 龙阳护岸119 800 121 0001200 岸 小 计8192 合 计12357 护岸工程边坡缓于 1 1 5 坡面采用干砌块石砌护 砌护采用顶 部 0 3m 坡角 0 5m 的变厚度断面 下垫 0 15m 后沙砾石层 坡角防 护采用浆砌石截渗墙 深度一般为 2m 2 3 3 3 河道疏浚 汉江平川段河道局部河段冲淤变化比较剧烈 形成了一些影响行 洪的心滩和边滩 恶化了水流的平面形态 应进行疏浚 本次规划 疏浚工程共 26 处 疏浚面积为 2 927km2 需移动沙土 585 万 m3 河 道疏浚工程的具体位置见表 2 5 15 73 河道疏浚工程表河道疏浚工程表 表 2 5 序号位 置桩 号清障面积 km2 1四沟3 0000 139 2板桥12 0000 107 3堰河口13 2700 126 4黄沙河口20 0000 125 5杨家碥30 0000 09 6孤山大桥37 0000 175 7中圪塔38 0000 151 8黎家台39 0000 051 9岳家滩40 0000 071 10岳家滩40 0000 062 11上河坝41 0000 077 12中家营44 0000 047 16 73 序号位 置桩 号清障面积 km2 13水渡河坝45 6600 02 14陈家营45 0000 038 15濂水河口46 0000 068 16上水渡47 0000 068 17汉江新桥48 0000 035 18大桥口48 3500 027 2 4 工程施工工程施工 2 4 1 施工总布置 2 4 1 1 施工交通 阳安铁路和 108 国道横贯汉江平川段 且临近汉江 城乡公路四 通八达 对外交通可以满足施工运输要求 不需修建主要施工道路 施工时只需修建场内临时施工道路 即可满足施工需要 2 4 1 2 临时设施 本工程需建办公及住宿用房 6000m2 仓库 5000m2 料棚 5000m2 根据施工场地状况 上述建筑物可沿堤线施工分级布设 2 4 2 施工总进度 从 2002 年开始施工准备 工期为 4 年 2 4 2 1 施工准备期 第一年 7 9 月为施工准备期 完成三通一平及临建工程建设 17 73 2 4 2 2 主体工程施工期 a 城防工程进度 第一年 9 月初至第二年 3 月底进行清基及基础开挖 开挖进行 3 个月后即第一年 12 月初进行土方回填 至第二年 4 月底完成 砂砾 石填筑安排在第二年 3 月初至第四年 5 月底完成 同时进行砂砾石 反滤层填筑 第四年 3 月底完成 浆砌块石安排在第二年 9 月初至 第四年 8 月底完成 沥青路面铺设安排在第四年 6 月初至第五年 5 月底完成 b 农防工程进度 从第一年至第三年每年 9 月初至 10 月底清基 11 月初至 12 月底 开挖基础 次年 1 月至 2 月底回填基础 砂砾石填筑安排在次年 1 月初至 6 月底完成 土工膜铺设与干砌石护坡安排在次年 2 月初至 8 月底完成 浆砌石次年 3 月至 8 月完成 泥结石路面安排在第四年 9 月初至第五年 5 月底完成 c 护岸工程进度 护岸工程安排 4 个枯水期完成 每年 9 月初至 11 月底完成削坡 和基础开挖 12 月初至次年 1 月底完成基础及砂卵石回填 次年 2 月初至 4 月底完成土工膜铺设和干砌石护坡 铅丝笼块石安排在每 年 12 月初至次年 3 月底进行 d 控导工程进度 18 73 控导工程安排三个枯水期进行 每年 9 月初至 11 月底完成基础 开挖 12 月初至次年 2 月底完成砂砾石填筑 次年 2 月初至 3 月底 完成干砌石护坡 铅丝笼块石和水中抛石安排在 13 月初至次年 3 月 进行 2 4 2 3 工程验收期 主体工程施工结束后 留一个月时间 进行检查验收及修补完善 2 5 主要建筑材料主要建筑材料 工程建筑材料用量见表 2 6 工程所需块石石料 627064m3 砂子 7688 全部在当地石料场外购 碎石 沙土用料根据河床淤积情况 就近采取 土方工程运输采用 1t 翻斗车 碾压采用 80Hp 型履带式 拖拉机配合羊角碾施工 表 2 6 工程主要材料量汇总表工程主要材料量汇总表 材料名称单位用量材料名称单位用量 19 73 水泥t1343 5沥青t1068 钢筋t174 8碎石m3786532 块石m3627064汽油t2 5 砂子m37688柴油t3 8 沙土m3148865粘土m315300 2 6 工程占地工程占地 工程永久占地 148 36 hm2 临时占地 394 52 hm2 占地类型为河 滩地 所占土地管理权属于河道管理部门 永久占地用于新修和改 建堤防 临时占地用于施工工区 施工道路和取料场 各类工程占 地面积见表 2 7 防洪工程建设占地面积表防洪工程建设占地面积表 表 2 7 单位 hm2 工程类型占地面积占地类型占地期限 新建农防地段99 63河滩地永久占地 新建城防地段11 00河滩地永久占地 加高培厚城防 段 33 77河滩地永久占地 取料场98 80河滩地临时占地 施工道路2 30河滩地临时占地 施工作业区2 80河滩地临时占地 20 73 控导工程3 96河滩地永久占地 河道疏浚工程290河滩地临时占地 护岸工程0 62河滩地临时占地 合计542 88 3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 3 1 自然环境自然环境 3 1 1 地貌 汉中市北依秦岭 南屏巴山 地势南北高 中间低 属断陷盆地 从秦岭 巴山脊部到汉江平坝之间 坡面相向倾斜 呈阶梯状 依 21 73 次逐级下降 排列着山地 丘陵 平川三个地貌单元 汉江以北属 秦岭南坡 坡缓 地势起伏不大 汉江以南为巴山山脉 其向平地 少丘陵多 地势较为陡峭 盆地主要有山前冲 洪 积扇 冲积平原 河床滩地等地貌单元 组成 冲 洪 积扇地貌主要分布于盆地北缘山前地带 范围较小 冲积平原主要沿汉江北岸分布 宽度在 5 20m 沿江有一 二级阶 地 分别多出河床 3 5m 和 10 15m 防洪堤及建筑物主要位于高 低漫滩 一级阶地前缘 局部地段 堤线位于二级阶地前缘的陡坎或基岩形成的高岸 3 1 2 地质 汉中盆地位于秦岭东西褶皱带与大巴山台褶皱带之间 区内区内 元古界至新生界地层均有出露 盆地内以第四系松散覆盖层为主 第四系以前地层零星出露 防洪堤及建筑物主要位于高低漫滩和一级阶地前缘 一级阶地下 部为砂卵石层 厚度 11 22m 中部为含粗砾 细沙层 厚度 1 5 2m 上部为壤土 砂壤土 厚度 1 5 5 5m 高漫滩下部为卵石 层 局部夹透镜体细砂层 上部为壤土 粉细砂层为主 局部夹粗 细砂层 潜水位埋深在河漫滩及一级阶地一般为 4 10m 由于一级阶地从 漫滩得冲积砂 砂卵石透水性强 对于堤外农田排水较为有利 22 73 根据陕西省建设厅 关于使用的 通知 1992 年 12 月 4 日陕建抗发 19920719 号 汉台 南郑 勉县 城固 洋县处于 6 度地震区 3 1 3 河流水文 汉江发源于陕西省宁强县 属长江的一级支流 自西向东依次流 经我省汉中 安康 湖北十堰 襄樊等地 在武汉汇入长江 汉江 干流全长 1577km 流域面积 59119km2 其中我省境内流长 652km 流域面积 54783km2 汉江平川段西起勉县武侯镇 东至洋县小峡口 干流全长 120 洋县小峡口以上流域面积 14192km2 洋县至武侯镇 区间流域面积 11100km2 汉江在洋县小峡口以上 属雨源型河流 径流变化规律与降水基 本一致 据干流武侯 汉中 洋县水文站多年实测资料统计 其径 流特征值见表 3 1 各站不同频率洪峰流量计算成果见表 3 2 表 3 1 汉江干流各站径流特征值表汉江干流各站径流特征值表 多年平均历年最大历年最小 站名 控制面 积 km2 资料 年限 流量 m3 s 径流量 亿 m3 径流模 数 万 m3 km2 径流量 亿 m3 年份 径流量 亿 m3 年份 武侯3092 1953 99 38 412 139 134 719813 061997 23 73 汉中9329 1972 99 10332 534 892 519818 631997 洋县 14192 1954 99 19862 444 0141 8198118 31997 表 3 2 汉江干流水文站不同频率洪峰流量计算成果表汉江干流水文站不同频率洪峰流量计算成果表 洪峰流量 m3 s 站名 集水面积 km2 1 2 3 3 5 10 20 武侯3092626054804900443036302810 汉中932911600101009200817067005180 洋县141921700014900134001200098607630 汉江每年 7 10 月为洪水期 洪水水位变幅约为 6 4 8 5m 洪水 猛涨猛落 每次洪水历时为 5 7 天 11 月到翌年 6 月为枯水期 流 量变化较小 有利于防洪堤及建筑物施工 3 1 4 气候 拟建工程地处汉江平川段 属北亚热带气候 区内气候具有冬无 严寒 夏无酷暑 温暖湿润 雨热同季 四季分明的特点 多年平 均气温 14 3 极端最高气温 38 极端最低气温 10 1 多年平 均降水量为 868mm 最大年降水量 1196 1mm 1938 年 最小年 降水量为 404mm 1941 年 7 9 月份降水量集中 降雨量占全年 24 73 的 60 左右 汉中站实测多年平均风速为 1 0m s 风向多为 W SW 和 NE 方向 3 2 社会环境概况社会环境概况 汉江平川段涉及勉县 汉台 南郑 城固 洋县等 5 个县 区 5 县 区 地域面积 11282km2 2000 年人口 237 31 万人 平均人口 密度 210 人 km2 粮食总产量 80 42 万 t 农业人口平均粮食 423kg 近年来 这些县 区 工业发展较快 主要工业行业有冶金 机械 建材 烟酒等 2000 年工业总产值达 47 4 亿元 其中勉县工业总产 值 3 7 亿元 汉台区工业总产值 18 1 亿元 南郑县工业总产值 8 6 亿 元 城固县工业总产值 14 4 亿元 洋县工业总产值 2 6 亿元 拟建防洪工程位于汉中平坝区 与西安的综合运输网主要由铁路 公路 民航三种运输方式构成 此外境内还有少量的水运航道 其 中西安与汉中之间通过陇海 宝成 阳安 西康铁路迂回相接 汉 中市境内目前有三条国道 G108 G210 G316 通过 公路总里程 6021km2 公路密度 22 1km 100km2 汉中市城区西南部 距市中心 距离 2km 为民航机场 目前空中航线已达 100 多条 汉中市境内的 汉江及其支流通航里程 158km 汉江平川段干流防洪工程保护区面积 511 6km2 工业产值 8 4 亿 元 农业产值 6 7 亿元 人口 41 97 万人 按照干流沿岸 5 县 区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 预计到 2010 年保护区人口将增 25 73 至 46 万人 工农业总产值将达到 30 亿元 因此 尽快实施本次防 洪工程是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也是保障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 产安全的需要 汉中市教育 科技事业发展迅速 全市有高等院校 1 所 成人高 校 2 所 中等专业学校 8 所 科研单位 14 个 专业技术人才 7 万余 人 汉中市现有完全中学 48 所 高级中学 7 所 初级中学 195 所 职业中学 28 所 小学 3653 所 幼儿园 168 所 聋哑学校 4 所 高 中在校学生 25985 人 初中在校学生 138867 人 职业中学在校学生 15419 人 小学在校学生 403082 人 幼儿园在留学生 38106 人 聋 哑学校在校学生 283 人 汉中市是汉王朝发祥地 有 天汉 之美称 历史悠久 文化 灿烂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为世人瞩目 吸引着国内外游人纷纭踏 至 有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古迹褒斜栈道及石门摩崖石刻 石门十三 品被誉为 国之瑰宝 书法宝库 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汉 台和净明寺东塔 有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12 处 另有兴元湖 莲花池 天台山森林公园等游乐景点 工程区沿江两岸 100m 范围内不存在受保护的文物景点 3 3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 3 3 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根据调查 沿江各县环境空气质量统计结果见表 3 1 表 3 2 表 26 73 3 3 从表中可以看出 沿江各县环境空气质量相对较好 和 环境 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1996 中的二级标准相比 N02小时浓度 日均浓度均未超标 TSP 日均浓度有部分超标 主要是勉县和汉台 区段超标比较严重 总体来看 工程区内沿江各县的近江地区 环 境空气质量受污染较轻 TSP 受人为活动及自然扬尘影响明显 体 现在监测值的随即离散性较大 N02监测结果统计监测结果统计 表3 1 单位 mg Nm3 超标率 范围标准值 小时浓度 变化范围 日均浓度范围 小时日均 洋县段0 011 0 03l0 017 0 02900 城固段0 020 0 1010 029 0 06300 南郑段0 010 0 0580 011 0 04200 勉县段0 015 0 0590 021 0 06600 汉台区 日均值 0 12 小时值 0 24 0 022 0 0650 023 0 07100 TSP 监测结果统计监测结果统计 表3 3 单位 mg Nm3 范围标准值日均浓度范围 日均值 超标率 27 73 洋县段0 203 0 2650 城固段0 149 0 2110 南郑段0 150 0 2800 勉县段0 148 0 39360 汉台区 日均值 0 30 0 258 0 75380 3 3 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 水质监测结果见表 3 4 根据 汉江水系 陕西段 地面水域功能 区划分方案 DB61 262 1997 1 监测点执行 地表水环境质量 标准 GHZBl 1999 III 类水质标准 其余监测点执行 类水质标准 从表 3 4 可以看出 1 洋县汉江大桥 2 城固南沙河大桥 3 南郑冷 水河大桥 4 南郑大河坎水源地监测结果和标准值相比均不超标 说明该江段水环境质量良好 水质监测结果表水质监测结果表 表 3 4 单位 mg L 监测断面监测时间CODCr油类 28 73 2001 年 3 月 6 日2 00 05 1 洋县汉江大桥 2001 年 3 月 7 日2 00 02 2001 年 3 月 6 日 60 02 2 城固南沙河大桥 2001 年 3 月 7 日1 70 02 2001 年 3 月 6 日1 80 02 3 南郑冷水河大桥 2001 年 3 月 7 日1 80 05 2001 年 3 月 6 日1 00 02 4 南郑大河坎水源地 2001 年 3 月 7 日1 00 02 评价标准值15 20 1 0 05 3 3 3 声环境现状监测及评价 现场调查时 我们把距江岸 150 米以内 并布置有堤防工程的江 段的村 镇和企事业单位作为噪声敏感点 进行了噪声监测 敏感 单位名称及噪声监测统计结果见表 3 5 和 GB3096 1993 中 2 类标准 相比 只有武侯镇 大河坎两段噪声超标 其中武侯镇昼间超标 2dB A 夜间超标 1dB A 大河坎昼间超标 1dB A 夜间 超标 2dB A 29 73 噪声监测点位置噪声监测点位置 表 3 5 监测结果 dB A 监测点 位置 桩号时段 L10L50L90等效声级 备注 昼间5560666 62 2 武侯镇K3 夜间4149535 51 1 距堤岸 150m 新建 1195 m 昼间51555957九冶 公司 K7 夜间42485149 距堤岸 70m 西端 起新建 1200m 昼间52566058 南堰村K48 夜间40475149 距堤岸 100m 新建 1910m 昼间48555856刘家 营村 K46 夜间41435047 距堤岸 130m 加固 堤防 864m 30 73 昼间47525956 上水渡K49 夜间42465148 距堤岸 100m 加固 堤防 5074m 昼间5457636 61 1 大河坎K50 夜间4346555 52 2 距堤岸 100m 控道 工程 清障 昼间46515955油坊 渡村 K59 夜间40424745 石河东 距堤岸 100m 丁坝 7 座 昼间51556157 竹刘村K95 夜间41455148 距堤岸 100m 修护 基坝 6 座 加固护 基坝 54 座 昼昼间间6 60 0 评评价价标标准准 夜夜间间5 50 0 G GB B3 30 09 96 6 1 19 99 93 3 中中 的的 2 2 类类标标准准 3 3 4 水土流失现状调查及评价 3 3 4 1 水土流失分级标准 执行 SL190 96 土壤侵蚀强度分类分级标准 见表 3 6 土壤侵蚀强度分类分级标准土壤侵蚀强度分类分级标准 表 3 6 31 73 级 别平均侵蚀模数 t km2 a 微度侵蚀15000 3 3 4 2 工程地区水土流失现状 该工程涉及 5 个县区 勉县有水土流失面积 1273km2 占全县总 面积的 53 全县平均土壤侵蚀模数 1250t km2 a 南郑县有水土流 失面积 1721km2 占全县总面积的 61 全县平均土壤侵蚀模数 1009 t km2 a 汉台区有水土流失面积 352 km2 占全区总面积的 65 全区平均土壤侵蚀模数 2117 t km2 a 城固县有水土流失面积 1294km2 占全县总面积的 56 全县平均土壤侵蚀模数 982 t km2 a 洋县有水土流失面积 1957km2 占全县总面积的 61 全 县平均土壤侵蚀模数 826 t km2 a 工程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分布 分级 情况见表 3 7 水土流失分级面积统计表水土流失分级面积统计表 表 3 7 单位 km2 32 73 县 别 微 度 侵 蚀 轻 度 侵 蚀 中 度 侵 蚀 强 度 侵 蚀 极强 度侵 蚀 剧 烈 侵 蚀 合 计 勉县11811551273 南郑10966251721 汉城洋县8138982461957 3 4 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现状 3 4 1 土壤 洋县主要土壤类型有水稻土 黄棕壤 棕壤 淤土 潮土五类 其中以水稻土 黄棕壤 棕壤为主 水稻土分布在平川和丘陵区的 河谷地带 占总土地面积的 747 黄棕壤分布在低山丘陵区 占总 土地面积的 76 94 棕壤分布在华阳 茅坪 坪堵 铁河的天然林 区 占总土地面积的 11 39 潮土 淤土分布在汉江河漫滩 分别 占总面积的 0 09 和 0 5 城固县土壤主要有水稻土 占 16 64 潮土 占 1 19 黄 褐土 占 32 29 黄棕壤 占 20 56 棕壤 占 4 25 石 渣土 占 21 93 淤土 占 0 14 33 73 南郑县土壤主要有水稻土 黄棕壤 棕壤 黄泥土 山地渣石土 淤泥土等六大类 水稻土多分布在川道河谷和部分丘陵谷地 黄棕 壤是亚热带向温带过渡土壤 多分布于浅山丘陵 棕壤主要分布在 元 碑二坝及部分浅山向高山过渡的天然林区 黄泥土零星分布于 丘陵梁顶坡面 山地石渣土主要分布于巴山山区的元碑二坝 汉中市土壤共分七个土类 十一个亚类 二十二个土属 四十八 个土种 从汉江向北 随地形升高而呈东西水平条带分布 水稻土 主要分布在平坝区 淤泥土主要分布在沿汉江北岸的河漫滩 黄泥 巴土主要分布在丘陵区 山地石渣士主要分布在山区和零星丘陵地 区 勉县土壤主要有水稻土 淤泥土 黄泥巴土 山地石渣土 水稻 土主要分布在平坝区 淤泥土主要分布在沿汉江两岸的河漫滩 低 阶地以及涧地 黄泥巴土主要分布在南北丘陵与西部低山 丘陵区 山地石渣土主要分布在秦巴山地 并零星分布于丘陵地区 3 4 2 生物资源 项目所在区域地处内陆东亚季风气候区 自汉江河谷到秦巴山地 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 可分属三种不同气候类 型 北亚热带气候 暖温带气候 中温带气候 形成了该区冬无严 寒 夏无酷暑 温暖湿润 雨热同季 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 适合 多种动植物生长 繁殖 生物资源较为丰富 34 73 3 4 2 1 地表植被 洋县水 光 热资源丰富 植物种类繁多 生长茂盛 既有亚热 带植物 又有温带 暖湿带植物 主要用材林有松 杉 杨 桦 柏等 经济林有漆树 油桐 桑 花椒 竹子等 果树主要有柑桔 梨 苹果 柿子 核桃 板栗 枇杷 葡萄 猕猴桃等 比较名贵 的中药材有天麻 黄连 枣皮 杜仲 茯苓等 全县林地面积 305 13 万亩 其中用材林 162 16 万亩 灌木林 96 52 万亩 疏林地 40 25 万亩 造林未成林地 6 17 万亩 苗圃 0 03 万亩 草地 59 13 万 亩 其中天然草地 21 72 万亩 人工草地 2 31 万亩 末利用草地 35 1 万亩 林草覆盖率达 75 7 城固县境内暖温带落叶林和亚热带常绿林树种约 90 多种 秦岭 大部分乔灌混生林 巴山区多为针叶林和阔叶混生林 林业用地面 积约占全县总面积 64 82 草地 13 28 万亩 森林覆盖率 52 57 林草覆盖率 56 53 南郑县浅山丘陵区形成了以马尾松 油桐 杉树为主的长约 30 公里的人工林带 元 碑二坝高山区有天然林 166 万亩 经济林木 以漆树 油桐 油橄榄 茶 桑 竹为主 果树以柑桔 梨 核桃 板栗 枇杷为主 同时也是天麻 杜仲 党参 茯苓的主要产区之 一 全县有林地 236 84 万亩 占全县总面积的 56 08 加上牧草地 49 14 万亩 全县林草覆盖率为 67 71 35 73 汉中市林地面积 22 69 万亩 乔木林 90987 亩 灌木林 76743 亩 疏林地 22651 亩 幼林地 22458 亩 经济林 14048 亩 苗圃 126 亩 植被覆盖率 28 09 勉县林地面积 222 88 万亩 其中用材林 93 03 万亩 占林地总面 积的 41 7 防护林 21 87 万亩 占 9 8 经济林 8 89 万亩 占 4 薪炭林 23 42 万亩 占 10 5 杂灌林 32 76 万亩 占 14 7 疏林与未成林地 42 91 万亩 占 19 3 全县林草覆盖率为 61 9 未发现列为被保护的植物物种 3 4 2 2 动物资源 除家畜 家禽和鱼类外 沿线地区 如洋县 城固县等 珍稀野 生动物资源丰富 列入国家保护的第一类野生珍贵动物有朱鹮 大 熊猫 金丝猴 羚牛等 第二类有豹 鬣羚 猕猴 水獭 猞猁 大天鹅 金鸡 毛冠鹿 红腹角雉 白冠长尾雉 大鲵等 第三类 有林麝 石貂 勺鸡 岩羊 大灵猫 云豹 鸢鸡 血雉 大鸨 红角鸮等 3 4 3 自然保护区 根据 汉中市林业局关于呈报建立 汉江湿地自然保护区 的报 告 2001 年 4 月 汉中拟建省级汉江湿地自然保护区 范围是 从勉县至洋县汉江沿岸两侧各 1 公里范围内 以小峡口区段为主 地跨勉县城关镇 温泉 黄沙 杜寨 金泉 老道寺 长林 南郑 36 73 的梁山 石拱 大河坎 冷水 红光 汉台区的龙江 梧风 沙沿 汉水 金华 新铺 城固县的柳林 沙河营 上元观 董家营 堀 关 三合 洋县的马畅 谢村 城关 磨子桥 黄安 龙亭 黄金 峡等 5 县 32 个乡 镇 面积约 250km2 本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以沿江流域河道为中心的草地 滩涂 浅山 河谷 塘库等自然生态环境及各类水禽水鸟 特别是朱鹮经 常出没的觅食地 游荡地 防洪工程的城固以东至洋县段沿江 28km 范围 桩号 81 108 为朱鹮自然保护区外围的实验区 3 4 4 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途经的洋县 城固县 南郑县 汉中市 汉台区 勉县横 贯汉中盆地 五县区地域面积 11282 平方公里 平均人口密度 213 人 平方公里 土地开发历史悠久 利用程度较高 主要为林地 耕 地 及草地等生态系统 具有综合发展农 林 牧 鱼的良好条件 沿线耕地面积 278 5 万亩 占土地总面积的 16 62 沿线土地利 用现状见表 3 8 沿线土地利用现状沿线土地利用现状 表 3 8 单位 万亩 37 73 地区 分 类 洋县城固县 南郑县 汉中市勉县 土地总面积480 9331 59 422 3380 79359 84 耕地面积55 8889 8638 3538 3558 88 占总面积比例 11 6218 0547 4747 4716 16耕 地 人均耕地面积 亩 人 1 391 350 940 941 50 面 积305 13 214 9522 6922 69222 88林 地占总面积比例 63 4564 8228 0928 0961 9 面积59 1313 282 82 83 99草 地占总面积比例 12 304 013 473 471 1 人口密度 人 km2 128199164755164 防洪工程施工范围内的土地类型是堤内河滩地和堤外 10 米护堤 地 由于按 陕西省河道管理条例 要求 背河 10 米为护堤地 所 以本项目不需要征地 38 73 4 防洪工程环境影响分析防洪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4 1 环境影响分析环境影响分析 4 1 1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4 1 1 1 对植被的影响 a 施工期 施工期由于新修 加固堤防 护岸及临时道路等 将使沿江两岸 植被受到破坏 破坏范围为布置工程的江段 沿江邻水侧 20 米 背 水侧 10 米 影响面积见表 4 1 受破坏的植被类型为河滩杂草和刺 槐 柳 水杉 桑 油桐 乌柏等树种 无受保护的植物种类 施 工期对植被的影响为短期可恢复性影响 39 73 防洪工程破坏植被面积表防洪工程破坏植被面积表 表 4 1 工程类型工程量破坏植被 km2 新建农防地段27 636km0 898 新建城防地段2 909 km0 095 加高培厚城防段2 598 km0 089 取料场0 99 km20 99 施工道路19 17 km0 150 施工作业区0 016km20 016 控导工程201 座3 02 河道疏浚工程1 477 km21 477 护岸工程12 387 km0 167 合计6 902 b 运营期 防洪工程在运营期不排污 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以及建成后 因 施工受到破坏的植被将逐渐恢复 此外 工程还规划了 909700m2的 草皮护坡和 1129600 m2的防护林带 也将大幅度提高沿江两岸的植 被覆盖度 4 1 1 2 对湿地的影响 40 73 对湿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运营期 根据 汉中市林业局关于呈报建立 汉江湿地自然保护区 的报 告 2001 年 4 月 汉中市拟建陕西省汉江湿地自然保护区 拟建范 围是 从勉县到洋县汉江沿岸两侧各 1 公里内 该范围是本次防洪 工程的施工区 实地调查表明 该区堤外大部分为基本农田 水稻 为主 堤内湿地以河口 漫滩为主 由于防洪堤的建设 洪水将沿江而下 失去在该区滞留的机会 不仅使该区的湿地功能进一步下降 而且可能导致该区潜水水位有 所下降 从而使该区成为 湿地保护区 的可能进一步下降 所以 评价建议工程设计中 在该区堤防段每隔 2km 设一个泄洪闸 有计 划的在该区泄洪 一是部分滞留洪水资源 二是恢复湿地功能 三 是减轻防洪压力 4 1 1 3 对朱鹮的影响 对朱鹮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施工期 防洪工程的城固以东至洋县段沿江 28km 范围 桩号 81 108 为朱鹮自然保护区外围的实验区 其他施工段属于朱鹮游荡区 施 工中由于人为活动频繁 机械噪声较强 对朱鹮的生活习性将会产 生一定不利影响 但由于河滩面积很大 施工是分段进行 这种影 响将不会十分明显 重要的是要加强对施工施工人员的管理和爱鸟 护鸟教育 严禁偷猎行为出现 41 73 4 2 水土流失影响水土流失影响 4 2 1 预测范围 本方案的预测范围主要包括堤防建设的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两 部分 预测的重点为沿线河滩开挖 填筑的滩面及建设过程中的弃 土 弃渣等 4 2 2 预测时段 预测时段分为施工期和植被恢复期两个时段 依据 汉江平川 段防洪续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反映 该项工程计划建设工期 4 年 按照植被恢复期和现场踏勘调查 在施工结束后 所形成的裸 露土质地表 主要以植草皮和栽种乔木为主 在自然恢复的条件下 2 年可望达到施工之前的地面植被覆盖度 故植恢复期按 2 年考虑 因此 本项目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取用 6 年 4 2 3 预测的内容和方法 4 2 3 1 造成加速侵蚀的面积的确定 通过对汉江平川段防洪工程施工工艺的全面了解和对正在施工 的堤段现场踏勘和调研 在此基础上 分析计算该工程在建设过程 中可能造成的加速侵蚀面积详见表 4 2 42 73 防洪工程建设造成加速侵蚀面积统计表防洪工程建设造成加速侵蚀面积统计表 表 4 2 单位 hm2 项 目加速侵蚀面积侵蚀区域 堤防建设11 30河滩地 取 料 场98 80河滩地 施工道路2 30河滩地 施工作业区2 80河滩地 控导工程1 08河滩地 护岸工程2 47河滩地 合 计118 75 4 2 3 2 弃渣量及其分布 防洪工程就近取料筑堤 施工工艺相对单一 施工过程也不复 杂 经现场调查了解及工程设计文件资料提供 该工程弃渣主要来 自堤防基础开挖 控导工程基础开挖 河道疏浚工程和护岸工程基 础开挖 弃渣数量详见表 4 3 防洪工程弃渣量汇总表防洪工程弃渣量汇总表 表 4 3 单位 万 m3 43 73 开 挖 项 目开挖量利用量弃渣量备 注 堤防内坡角基础 开挖 77 6655 0622 60利用量为基础回填 控导工程基础开 挖 5 941 983 96利用量为基础回填 河道疏浚工程585 00390 00195 00 利用量为 筑堤用 一 部分 低洼平整一 部分 护岸工程基础开 挖 11 596 644 95利用量为基础回填 合 计680 19453 68226 51 折合 104t 339 77 从表 4 3 可以看出 合计以上各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弃渣量 为 226 51 万 m3 折合 339 77 万 t 依据弃渣总量分析 小于堤防填筑总量 因此不需规划专门的 弃渣场地 取料之后的取料坑完全可满足弃渣量的堆放 4 2 4 可能造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