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肝纤维化的基本概念 类似于其他器官的 创伤一愈合 反应 具有 修复一损伤 的双重性肝结缔组织成分相互作用 ECM 及沉积多种临床疾病谱 如 慢性肝炎 肝硬化 门高压 纤维增生性肝病及肝脏囊性纤维性疾病 肝纤维化发生机理 肝脏内细胞 基质 介质间的相互作用 构成了复杂的网络系统 参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及进展 细胞因子化学因子介质肝纤维化细胞外基质细胞实质细胞非实质细胞肝纤维化形成基本成分的相互作用 参与肝纤维化的细胞成分 窦周的肝细胞 HC 肝星状细胞 HSC 内皮细胞 SEC 库普细胞 KC 肝间质的成纤维细胞 胆管细胞 平滑肌细胞血循环移入肝内的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中性白细胞 肥大细胞 血小板 PLT HSC的增生和激活是肝纤维形成的中心环节 各种致肝纤维化因素通过此决定性途径 把HSC细胞作为最终靶细胞 肝星状细胞简介 1879年Kupffer发现 1952年Ito将其与枯否及内皮细胞区分1971年WaKe证实其VitA储存能力为窦周细胞 位于Disse腔内皮细胞层下 占1 4 的肝容积 HC HSC 20 1具有双重显型表达能力 由静止型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 肝星状细胞主要功能 摄取 储存Retinoid 占全肝80 的VitA 及释放调节肝窦血流合成I Ill IV V VI胶原 FN LN tenascin Undulin HA及其它蛋白多糖合成 降解ECM的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 及其组织抑制物 TIMPs 合成细胞因子 肝星状细胞转化的影响因素 静止星状细胞Retinoid反应性 细胞因子 膜接触抑制 化学因子 周围ECM物理环境增生星状细胞 肌成纤维细胞 肝纤维化形成的级联反应 KC和HSC的激活HSC的增生和移行ECM的合成和沉着疤痕组织的再塑创伤的收缩HSC的凋亡 HSC的激活 启动阶段 炎症前期 HSC邻近细胞旁分泌作用 介质改变 HSC基因表达的改变 转录或转录后水平 膜接触抑制 及对介质敏感性 免疫反应 肝细胞膜抗原及LPS持续阶段 炎症期 炎症后期 细胞增生 表型及趋化性改变 自分泌的作用整合素受体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表达 MMPs TIMPs失衡及ECM环境改变破坏正负性调节襻系统免疫反应 变性基质及许多内 外源性抗原 变异的FN 即早期ECM的改变 肝内皮细胞无活性TGF 1活化型TGF 1损枯否细胞PDGF启动HSC的活化 转录活化 如NF B 伤诱导HSC产生PDGF R信号分子活化 酪氨酸激酶诱导早期结构基因表达 产生如CK GF受体表达 肝细胞及脂质过氧化炎症细胞产生血小板PDGF TGF 1 EGF图HSC活化启动阶段的旁分泌作用 肝纤维化时作用于HSC的细胞因子 1 作用细胞来源增殖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DGF HSC KC PLT内皮素 1 ET 1 SEC HSC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 HSC EC KC成纤维生长因子 FG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 1 HC血栓素 Thrombin H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SEC HC 基质细胞 肿瘤细胞收缩内皮素 1SEC HSC一氧化氮 NO HSC SEC HC KC血管加压素 adrenomedullin eicosanoids 纤维形成转化生长因子 1 TGF 1 HSC KC HC SEC肿瘤坏死因子 TNF KC抗纤维化因子 IL 10 HSC 肝纤维化时作用于HSC的细胞因子 2 作用细胞来源基质降解肿瘤坏死因子 TNF KC白介素 10 IL 10 HSC抑制性降解 转化生长因子 1 TGF 1 HSC KC HC SEC PLT趋化性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DGF HSC KC PLT单核细胞趋化因子 1 MCP 1 HSC维生素丢失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DGF HSC KC PLT 参与肝纤维化的介质因子 细胞因子直接刺激因子EGF TGF TGF 1 PDGF FGF IGF 1间接刺激因子TGF IL l IL 4 IL8 PAF M CSF抑制因子IL 10 HGF非肽类化学因子乙醛 乳酸 花生四烯酸衍生物 活性氧中间产物 活性氮中间产物 如NO 铁 游离脯氨酸 TGF 1在肝纤维化形成所起的中心作用 刺激ECM合成增加I III IV型胶原 FN 蛋白聚精的mRNA水平诱致HSC合成胶原呈基质依赖性I型胶原 TGF 敏感性 I III型胶原 调节细胞增生抑制HSC增生 但刺激其转化抑制基质降解减少MMPS合成增加TIMPS的合成并调节自身活性型的改变受体表达增强TGF 辅助受体合成 刺激其他生长因子受体 PDGF TGF 表达 及整合素家族受体 ECM的组成及主要功能 组成 蛋白质 胶原 弹力纤维 糖蛋白及蛋白多糖功能 1 支撑及维持组织结构 形态与修复2 细胞接触面及半选择性弥散屏障3 调节细胞分化 增殖 移行及信息传递4 参与调节微循环 代谢及免疫反应 ECM的胶原蛋白质 间质性胶原 纤维形成胶原 I III型 为肝内主要胶原成分 各占33 I III比例为1 1 V型 分布于血窦周围和门脉区 作为核心使I III型胶原形成粗大的纤维 VI型 分布于I III V型胶原形成的纤维素之间起粘附作用 基底膜胶原 非纤维形成胶原 IV型 主要分布于肝血窦内皮下 为肝细胞和内皮细胞功能性基底膜的主要成分 ECM的非胶原糖蛋白 纤维连接素 FN 在肝纤维化早期时增多 作为以后胶原沉积的支架 层粘素 LN 和IV型胶原一起构成基底膜的主要成分 对于维持细胞的分化状态有重要意义 粗纤维调节素 undulin 主要分布于紧密排列的I III型胶原纤维中 对于维持胶原的超分子结构起重要作用 副层粘蛋白 entactin nidogen 主要分布于基底膜 调节层粘蛋白与其受体的结合 细胞粘合素 tenascins 分布于窦周间隙 肝窦 可能在早期ECM的沉积中起作用玻璃体连接素 vitronectin 具有结合胶原的功能 血浆VN水平和肝纤维化程度有一定相关性血栓粘合素 thrombinspond 能结合肝素 V型胶原 FN等 防止细胞扩散 ECM的蛋白多糖 糖胺多糖 透明质酸 硫酸肝素 硫酸皮肤素 硫酸软骨素等 与细胞膜相关的蛋白多糖 Syndecan Thrombommodulin Betaglycan 与ECM相关的蛋白多糖 Fibromodulin Perlecan Decorin Biglycan Verdicsn 肝纤维化时ECM发生4方面改变 总体ECM增加3 8倍ECM亚群不相称增高形成微异质性ECM分子结构ECM局部解剖重分布早期主要在Disse内皮下沉积形成窦周纤维化 肝内各型胶原的分布 Glison束肝实质胶原纤维动脉支门脉支细胆管肝血中心型别组织周围周围周围窦静脉域纤维隔I III IV V 影响ECM降解的因素 细胞内细胞坏死 炎症及肝内循环紊乱可影响组织蛋白酶降解细胞外MMPs 胶原酶 明胶酶及基质分解素 的产生 异质性及敏感性改变TIMPs表达上调降解酶活性 2M TGF 1 雌激素 巯基阻断剂 铁 铜 维甲酸 胶原 血清蛋白复合物 变性基质 糖蛋白 疤痕组织 肿瘤衍生因子等 肝纤维化形成的反馈调节 肝实质细胞损坏炎症细胞增生与再生ECM的产生与重组细胞坏死 调亡炎症细胞再生ECM形成fibrogeniccircle 肝纤维化形成的基本动力学改变 肝细胞坏死 损坏炎症KC激活释放介质HSC激活ECM的合成 及降解 ECM过度沉积 肝纤维化形成机制模式图 肝损害因子炎症 免疫反应细胞 细胞及细胞 基质的相互作用交联凝聚改变酶合成 酶原激活 酶抑制物 细胞复制基质改变胶原合成 敏感性 胶原降解 细胞外基质积聚沉着 纤维化 肝纤维化诊断评估内容 病原学临床评估血清生化学非创伤性诊断影像学综合诊断组织病理学创伤性诊断 组织病理学诊断 肝活检标本组织学检查是纤维化诊断的金标准常规组织形态学评估特殊的组织学检查肝纤维化组织学半定量评估系统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 常规组织形态学评估 HE 网状纤维 Masson三色染色判断结构 炎症和纤维化改变病变分为轻 中 重度 几种肝纤维化分期半定量评估系统 评分KnodellIshakScheuerMETAVIR0无纤维化无纤维化无纤维化无纤维化1汇管区扩大有些PF 短纤维隔汇管区扩大PF无纤维隔2多数PF 短纤维隔PF 纤维隔形成PF 少量间隔3桥接纤维化多数PF 偶有P P纤维隔伴小叶间隔纤维化P P P C结构紊乱4肝硬化PF伴明显P P和P C可能或肯定肝硬化肝硬化5明显P P P C偶有结节6可能或肯定肝硬化注 PF为汇管区纤维化 P P汇管桥接纤维化 P C为汇管 中央桥接纤维化 组织病理学诊断的局限性 创伤性 有一定严重合并症 难反复活检病变不均匀性影响 如NASH 血色病 胆道系统病变等半定量分期系统可误差1 2期 难区分F2 F1及F2 F3标本错误长度不够 20mm 含 10个汇管区易出现低估标本破碎及肝包膜下纤维化假象观察者差异 观察者内一致性约60 90 观察者间为70 90 分期或肝硬化的正确诊断率约80 肝硬化漏诊率约15 30 病原学评估 感染酒精药物和毒物自身免疫性胆汁淤积性代谢和先天性淤血性原因不明 病原学诊断及其评估 相关病因窦前性肝纤维化 慢性血吸虫病 特发性门脉高压窦后性肝纤维化 静脉闭塞性病变弥漫性 细胞周围 窦周 汇管区及汇管周围 纤维化 感染性 化学毒物性 自身免疫性 胆汁淤积性 代谢性 先天性等因素隐原性肝炎及隐原性肝硬化隐原性肝炎 病因隐匿 肝组织学特征不明显 如 NASH AIH 药物性肝损害 wilson病 其他嗜肝病毒感染等NASH是最常见隐原性肝硬化病因 表现 非活动性非脂肪性肝硬化 临床评估 性别年龄病程和病种饮酒状况BMI病毒载量和基因型抗病毒药治疗应答反应伴代谢综合征的组分和程度 临床评估 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进展的临床相关因素男性 感染时年龄 40岁 感染年限 长期饮酒 50g d 长期免疫抑制 BMI 脂肪肝 病毒载量 混合感染 铁负荷 对抗病毒药无应答ALD肝纤维进展的临床相关因素饮酒量男 80g d 女 40g d 饮酒年限 5年 铁负荷 BMI 血糖 45 伴有的代谢综合征的组分及其程度NASH肝纤维进展的临床相关因素女性 年龄 4 岁 肥胖史 年 糖尿病史 15年 BMI 45 伴有代谢综合征的组分及其程度 Poynand的肝纤维化进展速率预测公式 每年肝纤维化进展速率 METAVIR 0 4 感染期限 年 感染8年 F3 则每年肝纤维化进展速率 3F 8年 0 375单位预测肝硬化时间 F4 4 0 375 10 67年如不能知道感染时间 可通过不同时间的两次肝活检予以测算 慢性肝病肝纤维化速率比较 CHC初次肝活检后约1 3患者平均30个月表现CSF 每年肝纤维化进展速率为0 Ishak单位NASH初次肝活检后约1 3患者平均 年表现CSF 每年肝纤维化进展速率为0 059Ishak单位Poynand对4852例不同病因CLD纤维化进展速率比较男性肝纤维化进展速率 女性 HCV HBV 血色病 PBC女性筛查肝纤维化危险年龄 HBV HCV及ALD为40岁 PBC为45岁 血色病为60岁男性筛查肝纤维化危险年龄是 HBV HCV ALD 血色病均为35 40岁 理想的血清指标应具备 肝脏特异性 与其他组织器官无明确相关性不受肝肾及网状内皮系统细胞廓清影响明确是病变肝组织中何种细胞产生具有明确的代谢半衰期及分泌途径能反映ECM沉着和降解助于诊断CSF 监视进程及治疗反应检测方法敏感 快速 简便 如ELASA由参考实验室作标化并有室间和室内质控 以保证结果的可比性 用于评估CSF的血液学指标 Bloodmarkers 血常规及血清生化学指标血小板计数 PLT 凝血酶原时间 PT 球蛋白 A G 总胆红素 ALT AST GGT APOA1 胆固醇 甘油三酯 胰岛素抵抗 IR 指数 铁蛋白 肝珠蛋白 HPT 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III型前胶原蛋白 PIIINP IV型胶原 CIV 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 及其抑制物 TIMPS 透明质酸 HA 层粘素 CN 转化生长因子 TGF 1 YKL 40 38KD糖蛋白 N Glycan蛋白 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的诊断价值 HA是现有血肝纤维化标志物中最具临床实用价值指标Tran HA水平与肝内胶原沉积量的相关系数约0 6HA PIIINP CIV LN其相关系数0 93Marawaki HA MMP 2预测CSFHA CIV预测F4CIV 7S PIIINP比值 示降解占优势 示沉积占优势 两者都 示病变稳定YKL 40 早期纤维化可见 YKL 40 PIIINP用于预测ALD的CSFN Glycan 对F4诊断的AUC可达0 87 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诊断的局限性 非肝脏特异性主要反映基质更新而非其沉积肝内外炎症活动影响其水平肝窦内皮细胞功能不全及胆道排泄受阻可影响其清除率单一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的诊断意义有限 B超 CT MRI的诊断评估 辅助诊断作用 此三项检查对提高肝硬化诊断准确性有互补价值超声总积分陈煜等 肝实质 肝表面 肝边缘 肝静脉 脾面积 每项以1 3积分 10分诊断肝硬化的Sens为86 Spec为95 Nishura等 低频 2 5MHz 和高频 5 12MHz 探头测定肝表面 肝边缘 肝实质评分 6 5分诊断肝硬化Sens为100 血小板计数 脾直径比值预测ALD食管静脉曲张 EV 的存在 Gut2003 2004 有EV者比值平均537 无EV者平均2229 比值 909预测EV的Sens和Spec可达100 Fibroscan FS 超声瞬时弹性测定 transientelastrography FS为用于对肝脏硬度测定 LSM 的专用超声仪FS判别各期纤维化 METAVIR系统 LSM的Kpa中位数F0 1为5 5 F2为6 6 F3为10 3 F4为30 8诊断F2的Cutoff值为8 7 F4为14 5AUC在F2为0 79 F4为0 97肝硬化并发症NPV 90 的cutoff值中位数2 3度EV为27 5 出血性EV为62 7Child Turcotte PughB C肝硬化为37 5过去存在腹水者49 1 Fibroscan诊断的评估 准确性高重复性好 操作相对容易整个检查不到5分钟和其他AUC 0 8非创伤性诊断方法比较有很好的一致性探查的肝内范围相当于肝活检标本大小100倍以上需进一步探查的相关问题各期kpa值重叠 cutoff值划分不一肥胖 肋间隙狭小 腹水可导致检查失败需进一步提供病种 年龄 性别等相关资料肝内实质的大血管改变 坏死炎症的影响和其他非创伤性检测方法的联合应用前景 非创伤性诊断预测模型的评估 非创伤性综合指标诊断模型具备的优势特点 有多变量回归分析所获取的函数判别式AUC 0 8指标易从临床实践中获取先后经临床 病理验证有一致性较高的DA Sens Spec PPV NPV对判别CSF和肝硬化有较好的评估价值 非创伤性诊断预测模型 FibrotestForns指数APRIFibrospect纤维化可能性指数 FPI 欧洲肝纤维化组模型 ELFG Fibrometer模型Hui等预测模型上海肝纤维化组模型 Fibrotest 参数 2巨球蛋白 2MA 肝珠蛋白 HPT ApoA1 GGT 胆红素 年龄 性别FT 4 467 log 2MA 1 357 log HPT 1 017 log GGT 0 0281 log 年龄 1 737 log 胆红素 1 184 ApoA1 0 301 性别 女 0 男 1 5 540FT ALT FT AT病理诊断 METAVIR标准AUC 建模组为0 827 验证组为0 851 Lancet2001 357 1069 75 Forns指数 参数 年龄 GGT 胆固醇 血小板评分公式 7 811 3 131 ln 血小板 0 781 ln GGT 3 467 ln 年龄 0 014 胆固醇 病理诊断 METAVIR标准AUC 建模组0 86 验证组0 81 Hepatology2002 36 986 992 APRI 参数有 AST 血小板预测明显纤维化危险评分 2 318 0 274ln AST 0 375ln 血小板 预测肝硬化危险评分 2 411 0 100ln AST 0 436ln 血小板 APRI AST 血小板 100病理诊断 Ishak标准AUC 肝纤维化建模组0 80 验证组0 88肝硬化建模组0 89 验证组0 94 Hepatology2003 38 518 526 纤维化可能性指数 FPI 参数 AST 年龄 HOMA IR 饮酒史 6月 胆固醇FPI e 1 e e 10 929 1 827 LnAST 0 081 年龄 0 768 饮酒史级别0 2 0 385 HOMA IR 0 447 胆固醇 病理诊断 Scheuer s标准 Hepatology2004 39 1239 1247 Fibrospect 参数 透明质酸 TIMP 1和 2巨球蛋白病理诊断 METAVIR标准AUC 建模组0 831 验证组0 823 JHepatol2004 41 935 942 欧洲肝纤维化组 ELFG 模型 参数有 年龄 HA PIIINP TIMP 1病理诊断 Scheuer s标准AUC 0 773 Gastroenterology2004 127 1704 1713 Fibrometer 参数有 血小板 凝血酶原指数 AST A2M 透明质酸 尿素氮 年龄病理诊断 METAVIR标准AUC 建模组0 88 验证组0 89 Hepatology2005 42 1373 1381 Fibrometer ALD 参数 凝血酶原指数 A2M 透明质酸 年龄病理诊断 METAVIR标准AUC 建模组0 88 验证组0 96 Hepatology2005 42 1373 1381 上海肝纤维化组 SLFG 模型 参数 A2M 年龄 GGT HA预测模型 13 995 3 220log 2MA 3 096log 年龄 2 254log GGT 2 437log HA 病理诊断 Scheuer s标准AUC 建模组0 84 验证组0 77 Hepatology2005 42 1437 1445 Hui等预测模型 参数 胆红素 BMI 白蛋白 血小板病理诊断 Ishak标准AUC 建模组0 80 验证组0 76 AmJGastroenterol2005 100 616 623 FS FT APRI及其联合应用的AUC 方法F 2F 3F 4FS0 830 900 95FT0 850 900 87APRI0 780 840 83FS APRI0 840 910 95FS FT0 880 950 95FS FT APRI0 880 950 95 依据METAVIR系统评估 Gastroenterology2005 128 343 350 非创伤性诊断模型的临床合理应用 病因差异的影响对单一病因引起的肝纤维化预测准确性优于复合病因引起的肝纤维化对ALD肝纤维化的预测价值优于病毒相关CLD肝纤维化实验室差异的影响检测标准化及ULN值不一 尤为PT及PLT差异较大基因依赖性检测指标 如HCV基因3型的胆固醇水平改变生理因素 尤为BMI对多种生化指标水平的影响与组织学检查不一致性的影响因素肝活检标本太小 血标本溶血 脂肪肝 男性 年龄 炎症活动 肾衰竭 Fibroscan与非创伤性诊断模型的联合检查 目前非创伤性诊断模型仍不能代替组织病理学诊断 模型建立的判别值难与组织学各分期诊断有等价效应模型可使1 3 半数CLD患者避免或减少肝活检的次数联合应用2个模型的有关指标或Fibroscan联合1或2个模型的指标可进一步减少肝活检的需要 并提高对F 3及肝硬化的诊断价值 肝纤维化的治疗 1 治疗目的 减轻肝纤维化的程度 延缓其发展或使肝纤维化逆转 防止进一步向肝硬化发展 治疗原则 去除原发病因 抗肝纤维化和对症治疗 治疗策略 由以前的抗炎为主 转变为抗HSC活化 促进胶原降解 药物靶向治疗等新思路 肝纤维化的治疗 2 去除病因 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酒精性肝病患者戒除乙醇摄入血色病患者静脉放血治疗Wilson s病患者的祛铜治疗保护肝细胞 抗氧化剂 谷胱苷肽 S 腺苷蛋氨酸 vitminE和西利马林 silymarin 脂氧酶抑制剂 PGE1 PGE2和其类似物 米索前列醇 二甲基PGE2 enisoprost PGI2 钙通道阻断剂 尼群地平等其它 甘草甜素和UDCA等 减轻肝脏炎症 IL 1受体拮抗剂 可溶性TNF 抗体 IL 10 肝纤维化的治疗 3 抑制肝星状细胞 HSC 活化 拮抗细胞因子及其受体 TGF 1抗体或可溶性受体 IL 10抗氧化剂 槲皮黄酮 N乙酰半胱氨酸 腺苷干扰素 IFN IFN 肝细胞生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只猴子课件图谱
- 三句半科普课件
- 医药行业高级面试题库:医药领域人才招聘题目与答案分享
- 高级导购电商岗位求职实战模拟题库
- 社区心理学家面试常见问题及答案
- 如何制定寒假学习计划
- 夫妻分居协议书
- 大学生餐厅服务员实习总结 -管理资料
- 大学生法院实习心得体会
- 求职技能提升计划:面试必 备:阳光国际面试题目的求职技巧
- 煤矿项目部管理制度
- 小红书种草营销师(初级)认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GB/T 45089-20240~3岁婴幼儿居家照护服务规范
- 康复治疗颈椎病
- DB36T+2031-2024高弹沥青超薄罩面施工技术规范
- 2024桥式门式起重机大修项目及其技术标准
-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知识点总结梳理
- 电动汽车V2G技术
- 2023风光互补路灯设计方案
- jgj592023安全检查标准完整版
- 2022年临沧市市级单位遴选(选调)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