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状二小第一学期数学教研组总结.doc_第1页
元状二小第一学期数学教研组总结.doc_第2页
元状二小第一学期数学教研组总结.doc_第3页
元状二小第一学期数学教研组总结.doc_第4页
元状二小第一学期数学教研组总结.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元状二小第一学期数学教研组总结 元状二小第一学期 -精心设计核心任务,有效落实学本课堂 一个学期转眼就结束了,回顾这马不停蹄的一学期,我们数学组一共开展了以下活动: 序号活动名称活动负责人时间参加人数地点学时 1制定教研组周舒9.118研训室1 2学本课堂研讨课(一)z9.178教室研训室1 3学本课堂研讨课(二)z9.178教室研训室1 4学本课堂研讨课(三)z9.228教室研训室1 5学本课堂研讨课(四)z10.138教室研训室1 6备课-核心任务设计z10.268书吧1 7集体备课-说课展示z11.38研训室1 8集体备课-观察物体教学片段设计z11.108研训室1 9家长开放日磨课活动z11.188教室研训室1 10学本课堂课改展示z12.88教室研训室1 11命题设计评比z12.158研训室1 12交流z1.68书吧1 13教研组学期工作总结z1.138研训室1 这其实只是我们本学期教研活动的一部分,还有许多活动隐藏在这张表格中,如:在本学期开学初,我组为配合的听课活动,组内的每位老师都开了一次学本课堂展示课。 为准备区团队赛课而开展的集体磨课活动,我们在一个月内光磨课次数就达到了9次,平均每周2次,全组成员全程参与。每次在听课前,每位老师都积极调课安排好或的工作,并在每次听课之后,都认真地参与了评课讨论。 在这一个月中,每位成员都面临着换课、调课、听课的考验。听一节课不难,可要听9次同一节课并且在每次听课后都给出修改意见那就太难了,而且是要赶往不同的学校去借班听课那就难上加难。我们就这样从穿短袖磨到了穿长袖、穿外套。不光如此,这还只是本学期我们磨课活动中的一堂。 在团队赛课后,我们马上就迎来了作为学本课堂试点校展示的活动。由张海丹老师所执教的展示课三角形的面积,在两个星期内共磨了6次课。与磨课同时进行的还有试点校展示的其他活动,在这期间,我组全体成员各司其职,刘温飞老师负责说课展示,侯淑贞、张艾蔓、游晓丹等老师负责学本论坛,林铃老师负责拍照记录,陈月初老师负责点评及活动的整体把关。 除了以上两项大型活动外,我们组的老师还完成了浙江省教师信息提升工程的50学时培训、家长开放日活动以及常规的。更难能可贵的是,在那一段忙碌到连续加班的日子里,我们组的成员内没有一个人抱怨累与苦,反而很能苦中作乐,不得不感叹,我们真的是一个很棒的团队! 当然辛苦之后,也有了回报。这是我们组的情况:周舒、侯淑贞、刘温飞老师在龙湾区团队赛课中获一等奖;周舒获课堂教学一等奖、侯淑贞获说课评比一等奖、刘温飞或评课评比三等奖、侯淑贞、周舒在区级12学时培训中作课例的说课、上课展示。总的来说,本学期的教研组活动有这么几个特点: 1.与以往相比,活动中的教研味道更浓了。少了弄虚作假,多了踏踏实实。 2.在活动中培养了成员间的团队意识与革命情感,加班干活时有使不完的劲儿。 3.除踏踏实实的教研之外,还需活动的调剂。绷紧的弦需要放松,才能不会断,我们也一样。正因为在每次大型活动结束后,我们都以聚餐等形式加以庆祝与放松,才能一路坚持下来。让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们一帮平均年龄为32岁的成年人在万达晏虹玩黑白配,跟大家在一起很幸福,就算是吃苦,大家一起吃也是甜的。这也让我认识到组织活动的重要性,在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