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然气化工 2007 年第 33 卷 甲醇制备二甲醚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梁煜武 张震 华南理工大学化学科学学院 广州 510640 摘要 综述了甲醇制备二甲醚的研究新进展 也对甲醇气相脱水制备二甲醚可能的反应机理作了简介 关键词 甲醇 二甲醚合成 催化剂 机理 中图分类号 TQ 426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 1 9219 2008 0 1 64 06 二甲醚 D M E 作为一种新 型的清洁燃料 和化 工原料已受到了广泛 的重视 其合 成和应用研究 已 成为当前的一大热点 J 二甲醚最大的潜在用途 是作 为城市煤气和液化石油气的代用 品 更具战略 意义的是补充替代柴油作为汽车燃料 二甲醚具有 很好的燃烧效果 目前二甲醚是仅次于氢燃料的清 洁燃料 有望成为重要 的石油替代 产品 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内外对二 甲醚的需求不断 增长 对于它的重要用途已经有很多文献报道 4 以甲醇为原料制备二甲醚是 目前工业上采用的 主要方法 催化剂则是其 中的关键 本文对该法所 用的催化剂进行 了介绍和评述 1 甲醇液相脱水催化剂 甲醇液相催化脱水是 目前制备二甲醚主要的生 产方法之一 甲醇液相脱水催化剂的研究 比较早 比 较成熟 其优点是催化剂 为液态 工艺简单 易与反 应物充分接触 有利于反应 的进行 甲醇液相脱水 最常用的催化剂为硫酸 该法存在腐蚀性大等缺点 因此也在探索研究一些新的催化体系 阳离子型液体催化反应法是近几年的一项专利 技术 J 它采用 液一 液 气 工艺路线 甲醇分子与催 化剂分子接触充分 因而转化率高 二甲醚气体极易 脱离液相 该工艺路线 二甲醚气体极易脱离液相 所以易于分离提纯 一 种超酸液相合成二甲醚的方 法 J 催化剂采 用含氟双磺酸 甲醇经过流量计均速加入 保持反应 温度在 100 150oC 反应压力在 0 05 0 15M Pa 之 司 快 劈 垂 7联 07 系30人 f g囊 Eg9 速 搅 拌 男 硕 士 生 联 系 人 张 震 副 教 授 话 02033017558 电邮 c hzzhang sc tlt edu c a 甲醇和 催化剂的混合物料 二甲醚和水迅速汽化挥发 经过 冷凝器冷凝使 出料 口汽温为 50 60 水蒸气被冷 凝分离 二甲醚气体再经过干燥和压缩 可得到液态 二甲醚产品 该方法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设备 投资和运转成本高 工艺复杂 黑色有毒废水污染环 境 生产能力低 的问题 采用硫酸 磷酸液体复合酸作为脱水催化剂 由 甲醇合成二甲醚 J 能量消耗低 设备腐蚀小 生产 流程短 设备投资省 生产成本低 具有明显的经济 效益 复合 液 体 酸 在 120 200 压 力 0 0 05M Pa 下和甲醇进行酯化脱水 反应是液液接触进 行反应 破坏水和催化剂共沸的现象 使水分能够稳 定均衡地蒸发出来 达到连续生产 二 甲醚 的 目的 这项技术已在山东久泰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 应用 引 丁百全 房鼎业等发明了一种混相法甲醇脱水 制二甲醚的方法 引 包括如下步骤 将甲醇通入混 相液体 脱水转化成 Ep醚 然后从反应产物中收集 二甲醚 所说的混相液体包括 甲醇 磷酸 硫酸 硫 酸氢钠 采用 本发明的方法 甲醇转 化率 80 90 二甲醚选择性 99 流程简单 投资小 反应 过程的转化率与收率均较高 产品分离容易 操作条 件温和 2 甲醇气相脱水催化剂 自 从 1965 年 美国 Mobi l公司开展以分子筛为 催化剂甲醇脱水生成二甲醚 的研究 日本三井东压 化学公司开展 A1 0 催化剂 的研 究以来 对于 甲醇 气相催化剂的研究越来越多 甲醇气相催化脱水也 是目前制备二甲醚主要的生产方法之一 它操作简 便 可连续运转 污染少 其催化剂主要有如下几种 维普资讯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1 期 梁煜武等 甲醇制备二 甲醚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65 类 型 2 1 一 A 120 3 系列 高 占笙 研究表 明 表面积为 220m g 左右 的 一A 1 0 催化剂 在反应温度为 330 C 反应压力为 1M Pa 空速为 3000h 的条 件下 甲醇转 化率 只有 75 80 而且最 主要的问题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 大约 1 2 月之后 其活性便 大大降低 甲醇转化 率降为65 70 为保持较高的甲醇转化率 不 得不提高反应温度 其升温速率大约是 每个月提高 10 C 原因是随着催化剂的长期使用 在催化剂的 表面及细孔 内产生了焦化现象 另一方面 在较高的 反应温度下 甲烷 乙烯 丙烯等碳氢化合物和 CO CO 等副产物增加 降低了生成二 甲醚的选择性 和 甲醇的利用率 增加了分离精制的难度 K i m 等 研究 也 表 明 甲醇 在 A 1 0 催 化剂 温 度 高 于 37Oc I 上脱水反应 会生成副产 物例如 甲烷 乙烯 CO 氢气等 使副产物选择性超过 1 Li 等u 以偏铝酸钠为原料制备氢氧化铝 在不 同温度下焙烧得到氧 化铝 对它们 的表 面积 相组 成 脱水活性进行 比较 发现其表 面积和脱水活性 随焙烧温度升高而改变 在 55Oc I 达到最大值 R i naldo 等u 研究 多孔 A 120 3 对 甲醇脱水的 影响 温度在 200 350 C 范围 有 比较好的转化率 当温度高于 280 C 时 反 应开始接 近平衡 对于具 有特定表面积 特定 的细孔分布 以及特定 的平均细 孔半径 的多孔性 A 1 0 催化剂 其 活性具有 长期 稳定的特性 x u 等 考察了温度对 一 AI 0 催化剂 活性 的 影响 当温度为 150 C 可 以实现 6 3 的转化率 温 度在 150 200 C 范围 转化率一直增加 由于是放 热反应 在较高的温度下 转化率会受到热力学平衡 的限制 温度上升 会降低二甲醚的平衡产率 温度 为250oC 反应产物是二甲醚和水 没有 副产物 而 且还发现 在 一 A 120 3 中添加 1 的 Ti O2 可提高其 催化甲醇脱水反应的活性和稳定性 林仲倩等u副 研究表明 在 300 oC 空速 4 5h 的条件下 对氧化铝催化剂进行 1000h 的寿命试验 考核 不断检测催化剂的活性 结果表明 催化剂性 能稳定 二 甲醚选择性 99 甲醇转化率基本不 变 这表 明此催化剂可长期运转 以氧化铝为载体 添加第 1V 副族元素 甲醇转 化率有明显提高 这 可 能与第 1V 副族元素的某些化合物具有很强的吸湿 性 有关 慈志敏等 以活性氧化铝为前体 加入特殊助 剂进行化学修饰 再经 500 C 焙烧 而制得改性氧化 铝 GSAL 108 考察催化剂 甲醇液体空速 反应温 度 反应时间等因素对 甲醇转化率的影响 确定了最 佳工 艺条件 反应 温度为 300 C 甲醇液体空速 为 8m l g h 此 时转 化率和选择性 分别达 92 和 98 毛东森等 副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经硼 磷和硫的 含氧酸根阴离子改性的 一 A I 0 结果表明 SO 改 性可以显著提高 一 A I 0 的甲醇脱水 活性 从 而提 高产物 中二 甲醚的选择 性 此 外 还详细研 究 了 SO 一 改性条件如 SO 一 含量 焙烧温度及 SO 前 驱物种类的影 响 结果表明 当 SO 含量为 10 焙烧温度为 55Oc I 时 二 甲醚 的选择性提 高 磷 酸 改性的 一 A1 0 比未改性的 A1 0 具有较好的性 能 引 在磷酸改性 一 A 1 0 的催化剂 中 考察摩尔 比 A L P 1 2 3 其中 A L P 2 的 P O 卜 y A 1203 催化剂表现出最好转变率且没有任何 的副产物 2 2 ZSM 5 或者 H ZSM 5 系列 对于 ZSM 5 型沸石 刘 志坚等 考察 了不 同 Si O A 1 0 摩尔比对甲醇转化率 的影响 如果硅铝 摩尔比为250 催化剂不起催化作用 合适的硅铝摩 尔 比为 8O 沸石的酸性可通过 Si O A 1 0 摩尔 比 改性及焙烧温度来调变 从而调变其活性 N a 易 造成酸性中心的中毒 显著影响沸石催化剂 的催化 活性 沸石晶粒越小 越有利于甲醇脱水生成二甲 醚反应 的进行 杨斌等 研究表明 ZSM 一 5 沸石分子筛催化剂 活性稳定 在常压 反应温度 210 240 2 液相空速 2 0 4 0m l g h 范围 内 甲醇的转化率达 80 以上 气相 中二 甲醚含量接近 100 ZSM 一 5 沸石 分子筛是甲醇脱水制二甲醚反应较理想的催化剂 K i m 等 副 研究表 明 以 N a40一 H ZSM 一 5 含 70 一 A1 0 作为催化剂 甲醇脱水制备二 甲醚 具有活 性高 稳定性好等优点 NaHZ 5 7O 催化剂具有稳 定性高和减少积炭等优点 在 270 C 持续 15 天反 应 二甲醚产率仍然为 80 V i shw anathan 等 报告应 用一 种高 效率 的耐 水性 Na 型改性 H ZSM 5 催 化剂 实现 甲醇脱 水 从催化剂的酸度值表明 温度在 230 340 C 范围 型 H ZSM 5 凡 Si n A 1 20 催化剂表现很 维普资讯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天然 气化 工 2007 年 第 33 卷 高的催 化 活 性 选 择 性 和稳 定 性 其 中 N a80一 H ZSM 分子筛催化剂脱水 最理想 因为它 显示最 佳 的甲醇转 化率 二 甲醚选择 性 为 100 通过 TPD 和 IR 分析表 明 N a 型改性 的催化剂有利于增 加催化剂表面的酸性 Li u 等 发 现 si G a zsM 5 沸 石 具 有 BrCnsted 酸性 si G a 一 zsM 5 与 si A I 一 ZSM 一 5 具 有同样的转化步骤 甲醇一二 甲醚一烯烃 丙烯为 主 一烷烃和芳烃 Cadson 等 研究 C 甲醇在沸 石 H ZSM 6 上脱水 通过 M A S N M R 检测 反应的产 物 当温度在 300c 以下 二甲醚是唯一的产物 当 温度超过 315 c 二甲醚就会转化成碳氢化合物 M ao 等 研究表明 甲醇脱水取决 于催化剂 的 酸性和碱性 如果催化剂碱性太强 甲醇不能有效地 转化为二甲醚 氧化镁可分散在 H ZSM 一 5 分子筛 的 表面和内部孔隙 适合的氧化镁形 成通过羟基连接 的 M g O H 会增强 Brc nsted 酸中心和 Lew i s 酸 中心 通过氧化镁改性 H ZSM 一 5 分子筛可以大大增 加二甲醚的选择性 有效地抑制不 良副反应 2 3 杂多酸系列 王守 国等 研究 表 明 H 4Si W 12 O柏 一 La2O 3 y A I O 复合体系催化剂在甲醇脱水制备二甲醚的反 应中具有很高 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催化剂 的最佳 制备条件是 H Si W O 柏 负载量为 10 16 浸渍 时间为 6h 在 常压 下最 佳 反 应 条件 是 反 应 温 度 300 C 质量空速为 1 Oh 在 此条件下 甲醇转 化 率达 85 二甲醚的选择性为 99 9 在甲醇转化 反应中 杂多酸催化剂的初始活性很高 但随着反应 的进行 催化剂表面的积炭而活性迅速下降 通过 试验发现加入少量的 La O 3 5 后 催化剂 表面积炭减少 故 O 具有抗积炭的作用 华瑞年等 研究表 明 在常压 反应温度 260 4 c 甲醇重量空速为 1 16h 杂多酸负载量为 14 的条件下 对催化剂进行了近 100h 的稳定性考 察 甲醇转化率始终大于 90 二 甲醚选择性 大于 99 0 由此可见 用浸渍法制备 的负载型复合催 化剂 H TLA 在 甲醇缩合制备二 甲醚的反应 中 具有 高活性 高选择性及优 良的抗积炭能力和高稳定性 对设备无腐蚀 对环境无污染和无毒性 是一种新型 优良的甲醇脱水制备二甲醚的催化剂 从总酸量和催化活性关联考察 在甲醇脱水 成二 甲醚 的反 应 中 H Si W 12 O 一 Ti SO 4 2一 La2O 3一 H ZSM 一 5 复合负载催化剂 的催化 活性 要 比 H ZSM 一 5 好得多 甲醇转化率在 150 180 C 间上升很快 而 在 l80c 以后 甲醇转化率 变化不大 活性数据 表 明 总酸性与转化率有关 酸强度大 其催化 活性就 大 二甲醚的选择性始终大于99 对于杂多酸的 活性和酸性 文献 29 提到 甲醇合成二 甲醚反应 的催化活性高低顺序为 磷钨酸 硅钨酸 磷钼酸 H am m ett酸性滴定法测定 3 种杂多酸的酸强度函数 范围均为 一8 2 一3 7 2 4 ZrO 2 系列 ZrO 的化学稳定性好 表 面同时具有酸性 和碱 性及氧化性和还原性 它对一系列催化反应表现 出 独特的活性和选择性 而甲醇脱水生成二甲醚的反 应曾被认为可能由邻近 的酸 碱 中心的协 同催化作 用 而致 o 但研究却发现 ZrO 对 甲醇脱水 的催化活性很低 经 Ti O 改性后 活性 比纯 ZrO 和 Ti O 都高 说明它们之间发生了很强的相互作用 X u 等 研究表明 氧化锆具有稍弱 的酸性 中 心和稍强 的碱性 中心 其酸性 比 y A 1 O 弱 ZrO 对甲醇脱水的催化活性不如 y A 1 O 在 325 C 下 甲 醇转化率只有 4 l 二甲醚选择性大于 99 存在 微量 CO 和甲烷副产物 纯 Ti O 的活性 比氧化锆 还要低 然而 50 m ol一 Ti O ZrO 催化剂活性 比单 一 组分 ZrO 强 增加表面活性 酸度 因而提高 甲醇 的转化 率 2 5 硅酸 铝 系列 Y afi pour 等 考察不 同含量 的二氧 化硅和 氧 化铝对甲醇脱水性 能的比较 W Si O 为 6 的 Si O y A I O 催化剂 表面的酸性 和催化活性较好 表现出较高的转化率 催化剂上积炭现象和副产 物 均减少 Si O 为 l5 的 Si O y A I O 3 的性能 与未改性 的 y A I O 几乎相同 X u 等 纠研究 表明 定形 硅酸铝 具有 B rc n ed 酸 中心和 Le w i s酸 中心 甲醇在全部定形硅铝酸催 化剂上脱水消耗的活化能为 105 8 kJ m ol 通过 增加 Si A 1 比例可以增加催化剂的活性 其一 Le w i s 酸中心减少 由于 Le wi s 酸 中心 向 Brc nsted 酸 中心 转化 其二 碱性中心 的减少可能导致 酸性 的增加 Ri naldo 等 也提到添加 l 5 的 Si O2 可以提 高 y A1 O 的稳定性 Si O 可能增加催化剂的酸性 2 6 其他催化剂系列 Si O 一 Ti O 催化剂通过 N H 一 TPD 分析表 明 维普资讯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1 期 梁煜武等 甲醇制备二 甲醚催化剂的研 究进展 67 其酸性中心较低 不适合作 为甲醇脱 水的催化剂 Si O 一 Ti O 催化 剂 其酸性 随 Si O 含量 的增加 而增 加 这种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都较小 Salehi rad 等 研究表明 甲醇在 H ZSM 一 23 H SAPO 1 1 和 H SA PO 5 催化剂上会转化为碳氢化合 物 其成分通过核磁共振和气相色谱分析 发现这些 催化剂对二 甲醚选择性不高 容易形成副产 物 房鼎业等 研究 表明 CM 一 3 1 催 化剂对 甲醇 脱水生成二 甲醚有很好 的活性与很高的选择性 在 240 380oC 液空速 0 42 7 96 m l g h 的广泛 操作范围内 二甲醚选择性在 99 以上 郑净植等 叫研究表明 高岭土经过适当酸处理 后 即可明显提高其催化活性 其对设备无腐蚀无 污 染 且可充 分利用天然资源 考察 了酸处理量 反 应温度和空速对样品催化性能的影响 同时还考察 了催化活性与样品比表面积 铝含量的关系 充分说 明催化剂具有稳定性 良好 和对二甲醚有 良好的选择 性等优点 膜分离技术是近年来 日益受到重视的新型分离 技术 渗透汽化是膜分离技术的重要分支 多用 于从有机溶剂 中除去少量水或从水 中除去少量有机 溶剂 它利用高分子聚合物膜对有机溶剂与水的选 择性的不同 来达到二者分离的目的 用渗透汽化 法脱除 甲醇中的少量水 正是基于这一原理 经过 专 门处理 的 PV A PA N 复合膜对 甲醇 水体系有较 好的分离性能 具有较好 的稳定性 为分离 甲醇 水 体系提供 了一条新的工艺路线 膜拥有比较好 的水渗透作用率 引 甲醇转化过 程中生成的水如果能从反应 区尽快 的移 出 这造成 一 个较好的平衡 改变 能有效的提高产率 在一定 的反应温度 230 C 和气体空速 0 36h 条件下 甲 醇在氧化铝一 氧化硅膜反应器和传统的固定 床反应 器上 转化率分别是 82 5 和 68 0 X u 等 研 究表 明 在 W Pd 为 10 的 Pd Cab O Si l催化剂 温度 300 C 条件下 甲醇转化率为 27 9 二 甲醚的选择性为 78 5 而且容易产 生 副产物 CO 和 CH 等 随着温度升高 二 甲醚的选 择性降低 在反应器中用氢气作为流动的气体控制 反应 的压力 会降低催化剂的活性 但是可减少催化 剂表面积炭的形成 从而提高了催化稳定性 Jun 等 加 将 H Y 型分子筛用于甲醇脱水制二甲 醚反应时 发现 H Y 失活很快 原 因是 Y 型分子筛 超笼中的强酸中心积炭所致 Cam pelo 等 则考察 了 SA PO 分 子筛催 化 甲醇脱水 反应 发 现 SA PO 一 11 SAPO 一 31 和 SA PO 4 1 上 DM E 的选择性较高 而 SA PO 5 和 SAPO 34 上 的碳氢产 物很多 这是 由于 SA PO 5 和 SA PO 一 34 表面有强酸中心所致 3 甲醇气相脱水的机理 研究者提出许多甲醇脱水机理 但 目前仍然没 有得到一致的观点 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 1 甲醇是解离 吸附 还是非解离 吸附 2 是 吸附态的甲醇分子 同气相 甲醇分子反应 的 R E 机 理 还是两个 吸附态 的甲醇分子反应 的 L H 机理 3 起 催 化作 用 的是 表 面 Lew i s 酸 碱 中心 还 是 Brc nsted 酸碱中心 关于二甲醚形成 Bandi era 等L4 提出甲醇的反 应在 Bronsted 酸中心和它相邻的 Lew i s 碱 中心 形 成两种物质 CH OH 和 CH3O 一 冷凝后生成 二甲醚和水 属 于两个 吸附态 的 甲醇分子反应 的 L H 机理 Kubelkov6 等 提 出 一个 甲醇首先 吸 附在沸石上 由分子筛上质子迁移形成 H CO H 然后 这些表面的含 甲氧基 的物质 和另外一个 甲醇 分子反应形成二甲醚 属于吸附态的甲醇分子同气 相甲醇分子反应的 R E 机理 胡惠民等 列认 为 甲醇首先被 吸附在 Lewi s 酸 中心 解离后产生 甲氧基 C H O 生成 的甲氧基再 与气相 中甲醇分子生成二 甲醚 二 甲醚脱附后 表 面上相邻羟基结合成水而脱附 其中 甲氧基与 甲 醇分子间的反应为速率控制步骤 R i naldo 等 1 研究表 明 二 甲醚和水不是 同时 形成 水的生成相对落后于二甲醚 二甲醚生成包括 两个反应路径 甲醇在氧化铝催化剂脱水的动力学 模型如下 CH 3O H g CH 3O H a 1 O CH 3O H a CH 3O a OH 2 CH 3O H a CH 3O a c H 3O CH 3 g O H 3 CH 3O a CH 3O a C H 3OC H 3 g O 4 2O H H 2O g O 5 O 代表表面氧化物 a 代表甲醇脱水催化剂 中的酸 位 Lu 等 依据有机化学理 论 认 为甲醇通 过吸 附在催化剂上 脱水产生碳正离子 表 面 CH 会进 一 步与甲醇分子反应生产二甲醚 H X 代表 HZSM 维普资讯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天 然气化 工 2007 年 第 33 卷 5 反应机理如下 C H 3OH a H X H X C H 3OH 1 H XC H 3OH C H 3 X 一 H 20 a 2 C I H CH 3 X 一 H X C H 3O H H X C H 3一 H x一 3 H X C H 3 H H X C H 3 H 4 C l H 3 H X C H 3 o H H XC H 3一 一 c H 3 H 5 H X CH 3一 CH 3 CH 3O CH 3 H X 6 H X 一 一 H X 7 甲醇在 M gO H ZSM 5 分子筛上脱水机理如下 CH 3O H S CH 3O H S 1 CH 3O H SB CH 3O H SB 2a CH 3O H SB SB C H 3O 一 SB H SB 2b C H 3O H 2SB CH 30 一 SB H SB 2c C H 3O H S C H 30 一 S B C H 3O C H 3 S B O H 一 S 3 H SB O H 一 S H 20 SB S 4 CH3OCH3 SB c H OCH3 SB 5 H 20 SB H 20 SB 6 S 和 S 分别代表 了酸性和碱性 中心 2a 和 2b 表示 甲醇分 子 的 B 型 吸附 2c 为 2a 和 2b 式的总反应 总结 1 一 6 不包括 2a 及 2b 则在整体上发生均相反应 2C H 3O H C H 3O C H 3 H 2O 甲醇气相脱水生成二甲醚的一种机理认为 首先 甲醇分子吸附在沸石上 吸附的甲醇与酸中心 上质子反应生成 C H 3O H 然后 CH 3OH 2 迅速脱 水生成 C H 最后 表面 C H 进一步和另外一个 甲醇分子反应形成二 甲醚 Zeo 表示沸石 反应机 理 如下 C H 3OH H Zeo c H O H 2 Zeo 1 C H 3OH 2 Zeo CH 3 Zeo H 2O 2 C H 3 Zeo C H 3O H CH 3 2O H Zeo 3 CH 3 2O H Zeo c H O CH 3 H Zeo 4 4 结语 二 甲醚优 良的物化特性赋予其作为未来车用燃 料 民用燃料和基础化工原料的巨大潜力 甲醇制备 二甲醚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重要的理论意义 近年 来 以分子筛 杂多酸和固体超强酸作为催化剂 对 醚化反应催化作用 的研究非 常活跃 也取得 了许 多 满意的成果 有些 已经应用到 了工业生产中 这些 催化剂都存在一定的优缺点 取长补短 进一步改 进和完善是将来研究 的重点 对于催化剂的失活 减少积炭和寿命问题仍然是将来的改性制备研究中 需要跨越的壁垒 甲醇气相反应机理及催化剂的开 发仍然是研究 的核心 2 3 4 5 6 7 8 9 1O 11 12 13 参考文献 Ion M S i vebaek Jc rgen Jakobsen T he vi sc osi ty of di m ethyl ether J Tri bology Internati onal 2007 40 652 658 M oradi G R N osrati S Y ari po r F E ff ec t of the hybrid c atalysts preparati on m ethod u pon di rec t synth esi s of di m ethyl ether from synthesi s gas J C atal Com m un 2oo7 8 3 598 606 Fei J H T ang X J H uo Z Y et a 1 E ff ec t of c opper c on tent on C u M n Z n zeoli te Y c atal ysts fo r the synthe si s of di m ethyl ether from syn gas J Catal Com m un 200 6 7 8 27 I83 1 唐庆杰 刘海平 袁光耀 等 二甲醚的研发现状和应 用前景 J 中国煤炭 2006 32 7 49 54 杨立新 徐红燕 二甲醚生产技术及应用前景 J 化 工进 展 2003 22 2 204 207 刘鸿逵 张桂荣 陈文 二甲醚的生产方法 P CN 11800 64 199 8 常建明 张利果 宁建国 超强酸液相合成二甲醚的 方法 P CN 1580023 2005 李奇 复合酸法脱水 催化生产 二 甲醚 P C N 1322 704 200 3 李继进 二甲醚的工业化生产及其应用 J 化工技 术经济 2005 23 12 12 丁百全 房鼎业 孙岩 等 一种混相法甲醇脱水制二 甲醚的方法 P CN 200410053836 4 2005 高占笙 甲醇脱水制二甲醚及其分离精制 J 化肥 工业 1993 5 58 6 1 K i m S D Bac k S C Lee Y J et a1 Eff ec t of y alum i na c on tent o n c atal yti c perform an c e of m od i fi ed Z SM 5 fo r dehydrati on of c m de m ethanol to di m ethyl ether J A pp l C atal A 200 6 309 13 9 14 3 L i J L Z h ang X G In ui T Im provem ent i n th e c atal yst ac ti vi ty for di rec t synthesi s of di m ethy l ether from syn th esi s gas through en hanc i ng the di spersi on of C uO ZnO A12 03 i n hybri d c atalysts J Appli ed Catal ysi s A G eneral 1996 14 7 23 33 维普资讯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1 期 梁煜武等 甲醇制备二 甲醚催化剂的研 究进展 69 14 Sc hi flqm o R S M erri ll R P A m ec hani sti c study of the m eth an ol dehyd rati on reac ti on on y alum i na c atal yst J J Phys Ckem 1993 97 6425 6435 15 X u M T Lunsfo rd J H Goodm an D W et a1 Synthesi s of di m ethyl ether DM E from m ethanol over soli d ac i d c atal ysts J A ppl Catal A 1997 149 289 301 16 林仲倩 高耀鹏 赵思远 等 甲醇制二甲醚用铝基催 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J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 术 1998 19 2 15 17 17 慈志敏 储伟 戴晓雁 等 气相催化法甲醇脱水合 成二甲醚的工艺和催化剂研究 J 四川 I 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 2004 36 1 28 31 18 毛东森 杨为民 张斌 等 氧化铝的改性及其在合成 气直接制二甲醚反应中的应用 J 催化学报 2006 27 6 515 521 19 Y ari pour F Baghaei F Sc hm i dt I et a1 Synthesi s of di m ethyl eth er from m ethanol over al u m i ni u m phosphate and si hc a ti tan i a c atal ysts J C atal Com m un 2005 6 5 42 549 2O 刘志坚 廖建军 谭经品 等 甲醇脱水生成二甲醚的 沸石催化剂 J 石油化工 1999 28 4 236 240 21 杨 斌 房鼎业 甲醇催化脱水制二甲醚 J 化学工 程 1995 33 5 9 14 22 V i shwanathan V Jun K W Ki m J W et a1 V apour p hase dehydrati on of c rude m eth an ol to di m eth yl ether o ver N a m odi fi ed H ZSM 5 c atal ysts J A ppl Catal A 200 4 27 6 2 5 1 2 55 23 Lali k E Li u X S K li nowski J The role of galli um i n the c atalyti c ac ti vi ty of zeoli te si G a 一 ZSM 5 for m eth an ol c onversi on J J Phys Chem 1992 96 805 809 24 C arlson L K Isbester P K M unson E J Study of the c onvers i on of m eth an o l to d i m ethyl ether on zeoli te H ZSM 一 5 usi ng i n si tu flow M A S N M R J Soli d State N uc l M agn R eso n 20 00 16 93 102 25 M ao D S Y an g W M X i a J C et a1 H i ghly effec ti ve hybrid c atal yst fo r the di rec t synthesi s of di m ethyl eth er from syn gas w i th m agn esi u m oxi de m odi fi ed H Z SM 5 as a dehydrati on c om ponent J J Catal 2005 230 140 149 26 王守 国 王元鸿 邵 允 等 H Si W 2O柏一La2O 3 一 A I O 催化甲醇脱水制备二甲醚 J 分子科学学报 2001 17 2 99 104 27 华瑞年 龚 剑 王东仁 等 y A120 负载杂多酸催化 合成二甲醚 J 东北师范学报 自然科学版 1997 4 37 39 28 29 3O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J0 4 1 42 华瑞年 瞿伦玉 刘勤 等 负载杂多 酸的表面 酸性质 和甲醇脱水成醚的催化作用研究 J 第四军医大学 吉林军医学院学报 1996 18 2 78 82 刘俊峰 刘 源 李学忠 杂多酸催化甲醇液相合成二 甲醚 J 石油化工 2006 35 10 924 92 K u pelkova L N ovakova J N edo m ova K R eac ti vi ty of surfac e spec i es on zeoli tes i n methan ol c onversi on J J C atal 1990 124 2 441 450 T anable k Y am agn c h i T A c i d b ase b i func ti onal c atal y si s by ZrO 2 an d i ts m i xed oxi des J Catal Tod ay 199 4 2 0 185 197 Y am agu c h i T A pp li c ati on of Z rO 2 as a c atal yst an d a c atal yst support J Catal Tod ay 1994 20 199 217 Y ari pour F B aghaei F Sc hm i dt I et a 1 C atal yt i c de hydrati on of m ethanol to di m ethyl ether D M E over sol i d ac i d c atal ysts J Catal C om m un 2005 6 147 152 Sal ehi rad F A nders on M W So li d state N M R stud y of m eth an ol c onvers i on over Z S M 23 SA P O 一 1 1 an d SA P O 一 5 m olec ular si eves J Chem Soc Far aday Trans 19 9 8 94 2 857 286 6 房鼎业 薛从军 林 荆 等 甲醇在 CM 一 3 1催化剂上 脱水生成二甲醚的本征动力学 J 燃料化学学报 1997 25 3 271 276 郑净植 毛丽秋 尹笃林 等 改性高岭土催化甲醇脱 水制二甲醚 J 湖南化工 2000 30 1 9 1O 张立平 严 军 蒋维钧 甲醇脱水新工艺研究 J 现代化工 1994 10 24 26 S ea B L ee K H Synth esi s of di m ethyl ether from m eth anol usi ng al um i na si hc a m em brane reac tor J D esal i n ati on 2 006 2 00 6 89 69 1 X u M T G ood m an D W B hattac h aryya A C atal yti c dehydrati on of m ethanol to di m ethyl ether D M E over Pd Cab O Si l c atal ysts J A ppl Catal A 1997 149 303 3 09 Jun K W Le e H S R oh H S et a1 H i ghly w ater en han c ed H Z S M 5 c atal ysts fo r dehydr ati on of m ethan ol to di m ethyl ether J B ul l K orean Chem Soc 2003 24 1 104 108 C am p elo J M L afont F M ari nas J M et a1 S tud i es of c atal yst deac ti v ati on i n m eth anol c onvers i on w i th hi sh m edi um and sm all pore si li c oal um i nophosphates J A p pl C atal A 200 0 192 85 96 B an di era J N ac c ac he C K i neti c s of m ethan ol dehydr a ti on o n d eal um i nated H m o rd eni te M odel with ac i d and basi c ac ti ve c entres J A ppl Catal 199 1 69 139 148 下转第 74 页 维普资讯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74 天然气化工 2007 年第 33 卷 6 7 8 9 马沛生 化工数据 M 北京 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3 王松汉 石油化工设计手册 M 北京 化学工业出 版社 20o2 187 胡英 吕瑞东 刘国杰 等 物理化学 M 第四版 北 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Steele W V C hi ri c o R D K ni pm eyer S E T herm ody nam i c p roperti es an d i deal gas enth alpi es of form ati on for d i eyc lohexyl su lfide d i eth ylene tri am i ne d i n oc tyl sulfid e di m eth yl c arbonate p i pe razi ne hexa c oro pro pl ene tetraki s di m ethylam i no ethylene N N Bi s 2 hydroxyethy1 ethylene di am i ne and 1 2 4 Tri azolo 1 5 a pyri m i di ne J J C hem Eng D ata 1997 42 6 1037 1052 T h erm od yn am i c A nalysi s of M eth yl N ph en yl C arba m ate Sy nth esi sfrom D i m ethy l C arb on ate a nd A ni li ne W A N G H e li ng W A N G G ao H E X i n ka i T IA N 一 sh ui Sc hool of Chem i eM Engi neeri ng East Chi na Uni versi ty of Sc i enc e and Tec hnology Shanghai 200237 Chi na A bstrac t M eth yl N phenyl c arbam ate i s an i m portan t m aterial for the synthesi s of m ethylene di phenyl di i soc y anate by non phosgene route an d i t i s one o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服装鞋帽品牌推广项目计划
- 厂家销售厂房合同范本
- 公司转让用协议还合同
- 合伙开酒店易合同范本
- 厂区行车维修合同范本
- 农村电车销售合同范本
- 合同增项协议模板模板
- 制冰工厂转让合同范本
- 债务转让协议书的范本
- 劳务合伙经营合同范本
- 项目合同条款审查清单模板
- 2025辽宁沈阳市汇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面向社会招聘1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3卷合一)
- 引车员岗位考试试题及答案
- 厦门信息技术技能测试题目及答案
- 2025江苏宿迁市泗阳县县属国有企业招聘2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6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提前批校园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子宫发育畸形课件
- 复盘:将经验转化为能力
- 2025年财富管理市场客户需求与服务升级下的行业品牌建设报告
- 肺癌心包积液的护理查房
- 广东省幼儿园课程建设指导纲要(试行)202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