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服务贸易对比以及中国服务贸易发展.docx_第1页
中印服务贸易对比以及中国服务贸易发展.docx_第2页
中印服务贸易对比以及中国服务贸易发展.docx_第3页
中印服务贸易对比以及中国服务贸易发展.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印服务贸易现状对比以及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摘 要:中国服务贸易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存在大量逆差,整体竞争力差,并且各部门发展不均衡。因而,提升和发展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成为当务之本文对中印服务贸易进行了比较分析,判断出中国提升服务贸易的重点和方向。关键词 :服务贸易;比较竞争力;建议Chinas service trad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mparison with India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ervice trade has a certain degree, the overall level is not high, still has a lot of imbalance, poor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un even development of the department. Therefore, the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service trade has become top priority. In this paper, the China and India s trade in services has carried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judge the improve the focus and direction of the trade in services in ChinaKeywords: service trade ;comparative competitive ;proposal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世界经济结构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伴随着货物贸易的快速发展 ,如今服务业占各国经济比重越来越大。据统计,2012年世界服务贸易产值达到84526亿美元是1980年的10倍。其中服务贸易进口额4036 亿美元出口额3671 亿美元 。相较于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的勃勃生机,中国的服务贸易总量虽然逐年增加,但始终保持的逆差,并且占世界服务贸易比重很小。印度近几年服务贸易发展迅速,自2004年以来,一直维持顺差。本文从多个方面将中国与印度的服务贸易进行对比,希望从印度的发展中获取一些经验,指导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1、中印服务贸易比宏观数据比较1.1从服务贸易总额比较2001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为7193亿美元2011年服务贸易总额增长到4706亿美元,增长率为554.2;而2001年印度服务贸易总额为3659亿美元,2012年服务贸易总额2 693.8亿美元,增长率为636.2。可见在服务贸易总量上,中国要远远领先于印度,但印度的服务贸易增长率却高于中国服务贸易增长率。就出口额而言,2000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为301亿美元。2012年出口额为1904亿美元,年均增速423;2000年印度服务贸易出口额为160亿美元,2012年出口额为1 412.07亿美元,年均增速534。就进口额而言,2000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口额为359亿美元,2012年进口额为2801亿美元,年均增速39,5;2000年印度服务贸易进口额189亿美元,2012年进口额为1281.78亿美元,年均增速471。由此可见,印度服务贸易出口、进口年均增长率都快于中国。 从对经济的贡献角度,以2012年为例,中国服务贸易对占GDP比重为5.7%,相较印度是14.8%由此可以看出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对中国的GDP及就业影响较小,中国服务贸易虽然增长速度较快,但其对国民经济贡献度较低。1.2 服务贸易结构比较结构是否合理是影响对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国际服务贸易也不例外。服务贸易分为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主要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包括金融保险业、信息传输和计算机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房地产业及居民社区服务业等,传统服务业则以商贸、住宿、餐饮、仓储、交通运输等为代表。分析20092012年数据不难看出中国服务贸易在传统的运输业、旅游业以及咨询业上占优势,2012年,运输业与旅游业进出口总额占服务贸易的比重46.7% 接近一半而中国的逆差的主要来源也来自这两个领域游的逆差说明我们国人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出境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也就是出境旅游的人数大大多于入境的人数。运输方面,主要是由中国运输企业的网络、服务和一些管理模式,目前跟一些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还有差距,缺乏竞争力。印度服务贸易的主要集中在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行业,以软件业尤为突出,。2012年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占比达到33.51% , 随着服务外包的迅速发展,其他商务服务业异军突起,成为印度第二大出口部门。通过分析服务贸易的结构可得知印度服务贸易结构已基本完成了由劳动、资源密集型出口为主向知识、技术密集型出口为主的转变, 我国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但转变并未完成, 服务贸易出口仍以劳动、资源密集型为主, 存在着对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过分依赖, 印度则已逐渐摆脱了这种依赖, 服务贸易结构优于我国。1.3中日服务贸易开放度比较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可以用来衡量一国某产品或产业的的开放程度。中国虽然是近年来世界服务贸易排名前十位中少数发展中国家之一,并且排名不断上升,但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一直较低,以2012年为例,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4706亿美元为美元,出口和进口分别占世界5位和.3位但是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仅为4.4和6.8,印度的进出口排名分别是7位和6位。市场占有率 3.0% 和3.4%国相较而言,中国的服务贸易开放度高于印度。2中印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为了比较中国与印度服务贸易的总体竞争力,本文选用了2009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的TC指数。TC指数,即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是指一国进出口贸易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是分析一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常用的测度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TCi=(Xi-Mi) /(Xi+Mi) 式中TCi表示第i种商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Xi表示第i种商品的出口额;Mi表示第i种商品的进口额。TCi指数的取值范围为-1,1,其值越接近于1,表示一国在该种商品的出口上具有竞争优势;越接近于-1,表示一国在该种商品的出口上竞争力较差。表一分析了20092012年的中印各行业比较优势对比的中国和印度服务贸易各行业的TCI值。表一:中印2009-2012 TC指数印度中国项目20092010201120122009201020112012运输服务-0.52-0.55-0.53-0.55-0.33-0.3-0.39-0.38旅游服务0.090.150.120.18-0.05-0.09-0.2-0.34通讯服务0.170.140.090.2400.030.180.04建筑服务-0.14-0.31-0.15-0.080.230.480.60.54保险服务-0.45-0.47-0.4-0.48-0.75-0.8-0.73-0.72金融服务-0.02-0.08-0.140.01-0.25-0.020.06-0.01计算机和信息服务0.870.880.880.90.340.510.520.58专利特许服务-0.81-0.9-0.9-0.85-0.93-0.88-0.9-0.89其他商务服务0.240.160.160.20.140.350.280.18数据来源:中国服务贸易网站从历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在专利特许服务以及运输服务以及保险服务行业,我国和印度都具有高比较劣势。金融服务都具有低比较劣势, 在其他行业两国各有长短。在旅游业, 我国处于低比较劣势, 印度处于低比较优势。旅游业一直是我国服务贸易的强项, 也是对我国服务贸易贡献最大的行业, 近几年由于出境旅游的人数增加,旅游行业优势转为劣势。的TCI值呈稳中有升的态势。与中国相比, 印度旅游业处于低比较优势,。建筑服务的情况与旅游业恰好相反, 中国处于低比较优势, 印度处于低比较劣势.在计算机与信息服务方面, 印度的优势十分明显, 目前, 印度是计算机及信息服务的第二大出口国, 仅次于爱尔兰。2012年, 其TCI值已经达到了0.9, 具有高比较优势, 而同期我国的TCI值仅为0.58, 差距十分明显。三服务贸易新特点2008年金融危机中,全球服务贸虽然有波动,但就服务贸易本身言,其受到世界和家经济的影响程度要远远小于货物贸易,金融危机只是暂缓了各国服务业的发展,全球服务蓬勃发展的趋势没有改变。近年来服务贸易呈现出新的特点31服务贸易结构更加均衡内外诸多学者研究表明,发展服务贸易以搞活经济,增强经济的灵活性,这样能有效对外界冲击,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发展。通过危机,各国充分认识到发展服务贸易的必要和紧迫性,世界产业结构将继续作用于服务贸易,驱动其快速发展。第一,随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加快,国际产业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将持续扩大。第二,伴随着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分工更加细化,许多原本依赖于制造的服务行业逐步独立出来,使世界服务业和服贸易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第三,2009年哥哈根气候大会酶召开标志着世界能源竞争加剧,环境问题目趋严峻,这给世界贸易发展来巨大挑战。服务贸易自身低能耗、低污染、附加值、吸纳就业人数多的特点正好符合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新动力。32服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危机过后,服务贸易对经济的推作用促使发展中国家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制定有关服务业发展的宏观政策,并逐步开放各自服务市场,涉及旅游、运输、保险、咨询、金融、计算机和信息等服务市场,吸引外国资本和国际人才注入本国服务业,通过提升行业资本构成和人资本构成,全面融入全球竞争。近来,亚洲地区普遍的开放性政策为亚洲各国自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带来机会。后危机时代,无论是各国出予自身发展需要主动开放服市场,还是外部因素作用被动开放服务市场,毋庸置疑的是世界各国服务业将更加开放,各国逐步实现“服务业一货务贸易”一体的良性互动格局。伴随着服务出口市场和进口市场逐步开放市场呈现多元化态势,尽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服务业竞争力差距较大,但这种差距最终越来越小。为了扩大服务市场份额,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全球服务市场上,伴随着服务提供者逐渐增多,出现同一市场存在多个服务供给者的局面,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3.3服务贸易壁垒更加广泛当代国际贸易已经从原来传统的货物贸易展到了涵盖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更广泛的区域。服务贸易成为各国政府贸易保护的重要领域。第一,世界各国逐步开放相关服务业,服务业整体开放度不断上升,伴隧全球服务业务的开展,新的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还需要开放和扩大。在世界经济从衰退走向缓慢复苏的进程中,由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复苏进程的差异性,部分国家为提高国内就业率和保护国内市场,贸易摩擦也从货物贸易各项产品向服务贸易单个部门及整个行业扩散,这对未来产业遭受损害埋下隐患,由此进一步体现出服务贸易壁垒广泛化的趋势。4.政策建议新形势下,在世界服务贸易结构更加平衡、服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服务贸易壁垒更加广泛的背景下,中国应依据国情,加快国内相关服务业的发展,缩小中国服务贸易逆差,在提高服务业对国民经济贡献度的同时,健全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和相关法律法规,真正提升中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整体竞争力。具体由以下几个方面4.1加大开放力度 服务业拉动经济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中国服务业只有个别部门如旅游、运输、建筑等发展突出,大部分行业及部门拉动经济发展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所以。中国应以缩小服务贸易逆差为目的,积极扩大传统服务贸易出口的同时,分层次、有重点地开放中国资本、技术、智力密集型服务业,并控制服务业开放速度。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时,中国在WTO服务贸易总协定当中做出了承诺,开放12大类当中的100个部门。但实际上,开放程度和国内的规制及改革并没有达到承诺的那般,开放在实施过程当中还面临一些问题。因而,服务业的开放还有待不断深化,上海自贸区的成立无疑会推进服务贸易的发展,这也表明,我国业保持积极地开放态度。4.2加强行政管理之间协调和重视服务贸易涉及到的种类很多,从12大类的类别和现行行政体制我们可以看到,商务部门的管理仅占到很小的一部分,其实涉及到交通、旅游、金融等部门,商务部门协调管理工作不到位。服务业的细分和拓展也在不断地向产业链的两端延伸,如何加强部门之前的协调,在服务业的发展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当中处理好管理和发展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服务贸易的发展还需要落实到企业和地方,很多地方缺少积极地态度鼓励服务贸易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的综合考核,没有涉及服务贸易领域。因此加强地方对服务贸易的重视,出台相应政策措施,为服务贸易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4.3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中国服务贸易无论是出口市场,还是进口来源地都以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主,呈现市场单一化特点,一旦贸易伙伴中个别区域经济遭受严重冲击,中国服务贸易及相关服务业必定受到牵连,这将阻碍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加快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和签订的进程,有效扩大市场半径,并拓展中国服务贸易地理方向,有效地分散服务贸易市场过于集中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