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总复习补上一课5教案北师大版.docx_第1页
2020版高考生物总复习补上一课5教案北师大版.docx_第2页
2020版高考生物总复习补上一课5教案北师大版.docx_第3页
2020版高考生物总复习补上一课5教案北师大版.docx_第4页
2020版高考生物总复习补上一课5教案北师大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补上一课5构建调节模型,理清调节途径,把握实验处理方法,掌握实验流程重点题型1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模型及分析【典例】 (2016天津卷,8)哺乳动物的生殖活动与光照周期有着密切联系。下图表示了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1)光暗信号调节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_,图中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的过程中伴随着_信号到_信号的转变。(2)褪黑素通过影响HPG轴发挥调节作用,该过程属于_调节,在HPG轴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运输到_,促使其分泌黄体生成素(LH,一种促激素);LH随血液运输到睾丸,促使其增加雄激素的合成和分泌。(3)若给正常雄性哺乳动物个体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LH,随后其血液中GnRH水平会_,原因是_。慧眼识图获取信息答案(1)松果体电化学(2)体液(或激素)垂体(3)降低LH促进雄激素的分泌,雄激素抑制下丘脑分泌GnRH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类型(模型)及实例(1)神经调节仅涉及电信号及“递质”这种信号分子(2)体液调节仅涉及“激素”、CO2、H等化学物质。仅由“体液”传送不涉及“电信号”转化(3)既有神经系统调节,又有相关激素或其他化学物质的参与,涉及“神经递质”与“激素(CO2、H等化学物质)”两类信号分子神经体液调节模型:举例:血糖降低(升高),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使胰岛A细胞(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使血糖升高(降低)。模型:举例:日照长短变化刺激鸟类的神经系统,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性激素分泌增加,促使鸟类产卵。1.(2019四川雅安三诊)春天日照逐渐延长时,鸟类大多进入繁殖季节。调节鸟类繁殖活动的图解如下:请回答:(1)鸟类的繁殖活动是通过机体的_调节完成;激素调节的特点是_。(2)鸟类接受日照延长的信息进入繁殖季节,体现了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有利于_。(3)据图判断,若要验证B的生理作用,不能用去除性腺的鸟作为实验动物,其原因是_。有同学提出了以下设计思路,请完善。取发育状况一致的雌鸟均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不破坏垂体,并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乙组破坏垂体,并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丙组破坏垂体,并注射等量且适宜浓度的激素B。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测定_。审题指导(1)据图分析,鸟类的繁殖有传入神经的参与,说明有神经调节;与性腺相关,说明有性激素的参与,说明有体液调节;激素调节具有微量、高效、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等特点。(2)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如鸟类接受日照延长的信息进入繁殖季节。(3)若去除了鸟的性腺,则失去了促性腺激素(B)作用的器官,无法验证该激素的生理作用,因此不能用去除性腺的鸟作为实验动物来验证B的生理作用。激素B是促性腺激素,可以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C),因此根据实验设计过程,对实验组进行处理后,应该分别检测三组实验动物的激素C含量。答案(1)神经体液微量、高效、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2)生物种群的繁衍(3)若去掉性腺,激素B没有靶器官,无法验证该激素的生理作用三组实验动物的激素C含量2.瘦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可作用于下丘脑,调节人的食欲。如图是有关瘦素的神经体液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瘦素是在_(细胞器)上合成的;瘦素作用于靶细胞需要通过_运输才能完成。(2)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瘦素释放量增加,引起图中兴奋,进而使大脑皮层产生饱腹感,从而减少饮食,这属于_调节。(3)若要使用瘦素来治疗某些人的肥胖症,能否直接口服?请说明理由_。(4)瘦素与血糖调节也有一定的关系,图中a应该是_(填激素名称)。(5)某些肥胖患者是由自身抗体攻击神经元细胞上的瘦素受体造成的,这种病在免疫学上称为_。审题指导(1)根据题干信息,瘦素是蛋白质类物质,因此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瘦素是激素,激素通过体液进行运输。(2)瘦素是一种激素,因此其参与的调节方式属于体液调节;为下丘脑,是神经中枢,下丘脑兴奋使大脑皮层产生饱腹感从而减少饮食,该调节过程属于神经调节。因此瘦素发挥作用的调节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3)据题干信息,瘦素为蛋白质类激素,口服会被消化道中的蛋白酶分解,因此不能直接口服。(4)分析题图,a激素作用的结果是糖原分解加强,因此a为胰高血糖素。(5)自身的抗体攻击自身细胞上的瘦素受体引起的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答案(1)核糖体体液(2)神经体液(3)不能,因为瘦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口服时经消化道消化而失效(4)胰高血糖素(5)自身免疫病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模型综述1.若该图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则a、b、c、d、e分别表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2.若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则a、b、c、d、e分别表示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3.若该图表示人体内水平衡的调节,则a表示下丘脑,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的变化,可促使c(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通过d(体液)运输后,作用于靶器官e(肾小管和集合管)。4.若该图表示血糖的神经调节途径,则a表示下丘脑,b、c、d、e分别表示有关神经、胰岛、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靶器官或靶细胞。重点题型2激素调节相关生理实验【典例】 (经典高考题)胰高血糖素对小白鼠和人具有相同的生理作用。为了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请以小白鼠为实验对象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和解释实验应出现的结果,并写出实验结论。(一)实验材料和用具:正常实验小白鼠2只,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配制的适宜浓度的胰高血糖素溶液,斐林试剂,注射器,试管,烧杯等。(二)实验步骤:(实验提示:采用腹腔注射给药,给药剂量不作实验设计要求;给药1小时后,用注射器在小鼠膀胱处穿刺取尿液)(三)实验结果的预测、解释和结论。审题指导信息:此实验为验证性实验,预期结果和结论是确定的。信息:提供了两只小白鼠、两种溶液,从而确定应分两组进行,一组注射生理盐水,一组注射用生理盐水配制的适宜浓度的胰高血糖素溶液。信息:斐林试剂用来检验还原糖,需要水浴加热。信息:联系血糖过高导致出现糖尿的知识,取尿液的目的是用斐林试剂来验证尿液中含有还原糖,从而判断血糖是否升高。答案(二)实验步骤:(1)确定1只鼠为实验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配制的适宜浓度的胰高血糖素溶液;另一只鼠为对照鼠,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2)将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号和2号,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3)给药1小时后,对两只小白鼠膀胱穿刺取尿液,取实验鼠尿液加入1号试管内,取等量的对照鼠尿液加入2号试管内。(4)将两支试管摇匀后,水浴加热,待冷却后,观察两支试管溶液颜色的变化。(三)实验结果的预测、解释和结论:1号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表明实验鼠尿液中有葡萄糖;2号试管中仍为蓝色溶液,表明对照鼠尿液中无葡萄糖。实验结论: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导致实验鼠血糖升高,超过一定数值而出现糖尿。1.一般思路2.激素功能的3种常用实验研究方法3.动物激素调节生理实验案例(1)针对小分子激素及其分泌器官如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性腺和性激素。常用实验方法:切除法、饲喂法、注射法。a.饲喂法b.切除法和注射法(2)针对大分子激素(非跨膜运输的激素)及其分泌器官,如生长激素和垂体,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胰岛(胰腺)常用实验方法是:切除法、注射法。实例:探究胰岛素对血糖调节的影响组别实验动物实验处理观察指标实验组饥饿处理的小鼠连续注射一定量胰岛素小鼠生活状况对照组A连续注射一定量胰岛素出现低血糖症状补充糖类B不注射胰岛素,定期补充糖类(1)根据激素的化学本质,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下丘脑、垂体和胰岛分泌的激素多为肽类或蛋白质类,肽类、蛋白质类激素易被消化酶所分解,故一般采用注射法,不宜口服。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等固醇类激素和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都可以口服,也可以注射。(2)实验设计时要注意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变量个数,保证单一变量。(3)进行注射实验时空白对照组应注射生理盐水(不可用蒸馏水),进行饲喂实验时,空白对照组可添加蒸馏水。1.(2019广东茂名联考)内环境中性激素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主要与性激素的负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有关。为探究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对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是否存在负反馈调节,下列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小白鼠的处理恰当的是()注射适量的促性腺激素进行手术并切除性腺不手术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进行手术不切除性腺不注射A.实验组:;对照组: B.实验组:,对照组:C.实验组:;对照组: D.实验组:;对照组:解析根据实验目的“探究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对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是否存在负反馈调节”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是否注射促性腺激素为自变量,因变量是测定小鼠体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为了排除小鼠体内产生的性激素对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负反馈调节作用,所以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都应切除性腺,只是实验组小鼠要注射适量促性腺激素,对照组小鼠只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综上分析可知,实验组处理为,对照组处理为,所以选B。答案B2.(2019重庆名校一诊)为研究甲状腺激素的功能,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善实验思路并回答问题:(1)实验思路:将若干只_的成年小鼠随机分成数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组;待小鼠安静后,测定甲、乙、丙三组每只小鼠的耗氧速率,分别计算甲、乙、丙三组小鼠的耗氧速率平均值;用灌胃器给甲组的每只小鼠灌喂适量的_,给乙组的每只小鼠灌喂等量的蒸馏水,给丙组的每只小鼠灌喂等量的甲状腺抑制剂。在适宜条件下饲养,每隔一段时间,重复步骤。对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_(填器官名称)的分级调节。(3)该实验为什么采用耗氧速率作为检测指标?_。预测该实验的结果中_组小鼠的平均耗氧速率最高。(4)寒冷环境下,在产热方面与甲状腺激素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_。解析(1)实验设计时应选择年龄相同、发育状况相似、性别相同的健康成年小鼠。由乙组和丙组的灌喂试剂可知甲组应灌喂适量的甲状腺激素制剂。(2)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分级调节。(3)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成年小鼠的代谢能力,而小鼠的代谢强度可以用耗氧速率来衡量,故甲组小鼠的平均耗氧速率最高。(4)在产热方面与甲状腺激素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肾上腺素。答案(1)年龄相同、发育状况相似、性别相同、健康(合理即可) 甲状腺激素制剂(2)下丘脑和垂体(3)甲状腺激素能提高成年小鼠的代谢能力,小鼠的代谢强度可以用耗氧速率来衡量(合理即可)甲(4)肾上腺素技法必备1.两种实验的比较比较项目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概念指实验者在不知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自己进行实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种认知活动指实验者针对已知的实验结果而进行的以验证实验结果、巩固和加强有关知识内容、培养实验操作能力为目的的重复性实验实验目的探索研究对象的未知属性、特征以及与其他因素的关系验证已知对象的已知属性、特征以及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实验假设假设一般采用“如果A,则B”的形式表达,是根据现有的科学理论、事实,对所要研究的对象设想出一种或几种可能的答案、解释因结论是已知的,故不存在假设问题2.实验探究题的答题“五步曲”技能展示(2019四川广元诊断)垂体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GH)的化学本质是_,它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影响脂肪分解等生理功能。人在应激状态下,GH分泌增多会刺激肝细胞释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进而降低GH的分泌,这种调节机制称为_,其生物学意义是_。(2)资料表明,GH过多会使人患“垂体性糖尿病”,欲利用小鼠验证长期使用生长激素对胰岛B细胞的功能有抑制作用,写出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步骤:第一步:选取生理状况相似、性别相同的健康小鼠若干只,分别测定记录每只健康小鼠空腹时的血糖浓度和血清胰岛素浓度。第二步:每只小鼠均正常进食、进水, _。第三步:连续给药两周后,_。预测实验结果:血糖浓度、血清胰岛素浓度分别较实验前_。分析与讨论:实验不另设对照组的原因是_。(3)研究人员同时还发现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从免疫角度看,这是一种_病。胰岛B细胞的损伤是机体通过_免疫导致的。答案(1)蛋白质负反馈调节维持人体内GH含量相对稳定(2)每天同时注射适量且等量的生长激素制剂测定记录每只小鼠空腹时的血糖浓度和血清胰岛素浓度增高、降低实验过程中已经形成前后自身对照(3)自身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或特异性)亮剑高考17动物激素生理功能相关实验探究(时间:15分钟)规律方法动物激素功能的研究方法与实验探究激素方法实验探究甲状腺激素饲喂法含有甲状腺激素的饲料饲喂蝌蚪,蝌蚪迅速发育成小青蛙摘除法手术摘除小狗甲状腺,小狗发育停止;摘除成年狗的甲状腺,狗出现行动呆笨、精神萎靡、代谢中耗氧量显著降低、产热量减少等现象生长激素切除法切除小狗的垂体后,小狗的生长立即停滞注射法对其每天注射适量的生长激素,可逐渐恢复生长胰岛素注射法给饥饿处理的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不久小白鼠出现惊厥等低血糖症状,皮下注射5%葡萄糖溶液,则可以恢复正常方法体验1.(2018河南新乡一中质检)病人甲甲状腺全部切除,病人乙患甲减(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不足,促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下列对他们所需补充激素的建议,正确的是()A.甲病人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乙病人需要补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B.甲病人需要补充TRH,乙病人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C.甲、乙两人均需要补充TRH和促甲状腺激素(TSH)D.甲、乙两人均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不需要补充TRH和TSH解析病人甲的甲状腺全部被切除,不能合成甲状腺激素,必须补充甲状腺激素;病人乙促进激素含量已经过高,但仍不能合成足量的甲状腺激素,故应补充甲状腺激素而不需要补充TRH和TSH。答案D2.(2019贵阳市摸底考试)下图是健康成人进食后血糖和某种相关激素变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据图,b表示_(填名称)变化曲线。(2)糖尿病人的饮食受到严格的限制,受限制的并不仅仅是甜味食品,米饭和馒头等主食都需定量摄取,其原因是_。(3)健康人血糖偏低时,可口服葡萄糖,也可通过静脉注射葡萄糖来补充。蔗糖_(填“可以”或“不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来补充,请简述理由:_。解析(1)分析题干信息,曲线图是健康成人进食后血糖和某种相关激素的变化,a曲线含量明显上升后下降为正常,则a表示血糖浓度变化,血糖升高后某激素含量稍微下降后恢复正常,则可知b代表胰高血糖素变化。(2)米饭和馒头中富含淀粉,淀粉在消化酶的作用下水解可产生葡萄糖,被吸收后也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3)蔗糖为二糖,不能进行静脉注射,口服后经消化酶分解为单糖后才能被细胞吸收。答案(1)胰高血糖素(2)米饭和馒头富含淀粉,淀粉经消化分解后生成的葡萄糖进入血液使血糖浓度升高(合理即可)(3)不可以蔗糖只能口服而不可以静脉注射,因为蔗糖是二糖,必须经过消化作用分解成两分子单糖后才能进入细胞(或蔗糖经口服后,可以在消化道内消化分解,变成单糖后被细胞吸收)(合理即可)3.(2018山东潍坊市统考)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的范畴,在素问奇病论中就有论述:“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请回答相关问题:(1)从古籍论述中可看出,_的饮食习惯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们发现这类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的含量比正常人偏高,但肝脏细胞对血糖的利用率不高。从肝细胞结构角度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2)中医自古就有“药食同源”之说,有人发现野菜马齿苋对某些糖尿病患者有一定治疗作用,科研人员为探究其机理,用小鼠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得到了如下结果:组别处理方式实验开始时血糖浓度/(mmolL1)7天后血糖浓度/(mmolL1)7天后胰岛素浓度/(IumL1)正常组不处理8.808.8734.19患病组1不处理16.4120.1122.98患病组2马齿苋低剂量17.0019.2626.98患病组3马齿苋中剂量16.7918.8728.86患病组4马齿苋高剂量17.2518.4033.18请分析回答: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组别是_。从实验结果看疗效比较好的处理组别是_。利用马齿苋治疗(1)题所述类型的糖尿病,从发现机理看效果_(填“好”或“不好”),理由是_。解析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分析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生物核心素养为社会责任和科学思维。(1)据题干信息“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甘美”即为糖,“肥”即为脂,古籍认为糖尿病是高糖高脂饮食导致的。据题干“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的含量比正常人偏高,但肝脏细胞对血糖的利用率不高”,推断这类糖尿病是患者的肝脏细胞膜上胰岛素的受体异常或少于正常人导致的。(2)实验目的是“探究马齿苋对某些糖尿病患者的作用机理”,正常组为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患病组l没有用马齿苋处理,因此也为对照组。分析表中数据,将患病组2、3、4实验开始的血糖浓度与7天后的血糖浓度、胰岛素浓度与患病组1对照分析,患病组4实验前血糖浓度最高,而实验后血糖浓度最低,且同时胰岛素的含量最高,说明疗效比较好的处理组是患病组4。分析表中数据,马齿苋是通过增加胰岛素的浓度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的,而(1)题中糖尿病是患者胰岛素受体异常引起的,因此无法通过马齿苋治疗。答案(1)高糖高脂肝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减少(或部分胰岛素受体被破坏或部分胰岛素受体结构异常)(2)正常组、患病组1患病组4不好实验能证明马齿苋对胰岛素缺乏引起的糖尿病有疗效,而(1)题类型的糖尿病不是胰岛素缺乏引起的(其他合理答案也可)4.(2019昆明市质检)为探究亲代小鼠长期摄入高碘对子鼠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影响及硒的干预作用,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取若干生理状态相同的亲代小鼠随机分为3组,进行不同的处理,饲养四个月后雌雄交配,子鼠出生后测定血清中T4的含量。处理方法及结果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组别正常对照组高碘组高碘加硒组T4(nmolL1)100.8568.7893.15注:(T4的含量变化与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呈正相关)(1)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_(答出一点即可)。(2)该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_。为确保实验的严谨性,还需要增加_处理组。(3)研究小组还测定了子鼠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结果是高碘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原因是_。解析本题考查动物激素的作用及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应用所学知识,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并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1)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的一种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其能促进体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还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等。(2)T4的含量变化与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呈正相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碘组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明显减少,而高碘补硒组甲状腺激素的含量略少于正常对照组,根据该实验结果可得:补硒能缓解高碘所致子鼠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减少。为确保实验的严谨性,还需要增加单独补硒的处理组。(3)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高碘组子鼠血清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从而使垂体合成和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多于正常对照组。答案(1)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其他答案酌情给分)(2)补硒能缓解高碘所致子鼠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减少单独补硒(3)高碘组子鼠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对下丘脑、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垂体合成和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多于正常对照组亮剑高考18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信息分子”(时间:15分钟) 规律方法信息分子主要包括“激素”、“神经递质”和“淋巴因子”等。掌握信息分子的“特殊”之处,是解决难度较大或易错的调节类试题的关键。(1)信息分子并不都是有机物。如NO属于神经递质,其化学本质为无机物。(2)受体未必都位于靶细胞的细胞膜上:如特殊的激素性激素等固醇类激素、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小分子)的受体在细胞质或细胞核中。(3)注意有些激素也可以作为神经递质。如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它们既属于激素,又属于神经递质。(4)真正理解淋巴因子的作用:淋巴因子是体液免疫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具体地说,当B细胞识别抗原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才能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方法体验1.(2019安徽省皖江名校联考)细胞间的传递主要是通过信息分子完成的,下列有关人体相关信息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激素均经过合成、分泌、运输后,被靶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识别B.在生命活动调节中,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去向相同,发挥作用后就会被灭活C.淋巴因子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由T细胞合成、分泌,可促进浆细胞的产生D.神经递质、动物激素和淋巴因子,这三种信息分子的化学本质均为含碳有机物解析并非所有激素的受体都位于靶细胞膜上,性激素的受体在细胞质中,A错误;某些神经递质还可以被突触前膜重新吸收利用,B错误;据教材知识可知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淋巴因子由T细胞合成、分泌,其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正确;掌握特例即可高效判断,如NO(无机物)属于神经递质的一种,但不是含碳有机物,D错误。答案C2.(2018天一大联考)如图表示当人进食时,胰液的分泌过程,图中激素Y是一种由2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胰腺细胞膜上含有物质X、激素Y的受体B.物质X可引起胰腺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C.图中物质X和激素Y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D.激素Y为促胰液素,其分泌方式与物质X不同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胰液分泌过程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图中物质X为神经递质,激素Y为促胰液素,胰腺细胞膜上含有物质X、激素Y的受体,A正确;神经递质与胰腺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后,可引起胰腺细胞膜产生兴奋即动作电位,B正确;图中神经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C正确;物质X(神经递质)以胞吐方式排出细胞,激素Y(促胰激素)也以胞吐方式排出细胞,D错误。答案D3.(2019全国名校联盟联考)干扰素主要是由pDC细胞产生的具有抗病毒、抗肿瘤作用的蛋白质,在HIV感染人体的早期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当pDC细胞遇到携带了HIV的细胞(靶细胞)时,靶细胞表面的BST2蛋白能与pDC细胞表面的ILT7受体结合并抑制干扰素的合成,阻滞pDC细胞发挥免疫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pDC细胞中有多种细胞器参与干扰素的合成过程B.HIV侵染人体后能抑制感染者合成分泌干扰素C.pDC细胞的防御功能对人体的特异性免疫无影响D.HIV携带者比健康人群更易患乙型肝炎等疾病解析本题考查免疫调节和艾滋病病毒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pDC细胞合成分泌干扰素的过程中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参与,A正确;根据“当pDC细胞遇到携带了HIV的细胞(靶细胞)时,靶细胞表面的BST2蛋白能与pDC细胞表面的ILT7受体结合并抑制干扰素的合成”可知,HIV侵染人体后能抑制感染者合成分泌干扰素,B正确;pDC细胞产生的干扰素在HIV感染人体的早期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但HIV侵染人体后会阻滞pDC细胞发挥免疫防御功能,而HIV主要感染T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发挥着重要作用,故pDC细胞的防御功能对人体的特异性免疫有影响,C错误;HIV携带者的干扰素合成和分泌受到抑制,抗病毒、抗肿瘤的能力下降,与健康人群相比,更易患乙型肝炎等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D正确。答案C4.(2019河北百校联盟联考)图1表示某运动员在运动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图2表示信号分子A对靶细胞发挥作用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cd段血糖升高是肝糖原和肌糖原水解成葡萄糖所致B.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会维持在1.0 g/L左右,主要与具有协同关系的两种激素有关C.若图2所示细胞为垂体细胞,则信号分子A可能是抗利尿激素或甲状腺激素等D.若信号分子A为淋巴因子,则图2所示细胞可能是能产生浆细胞的B细胞解析人体肌细胞内的肌糖原不能直接水解成葡萄糖,A错误;血糖浓度保持相对稳定,主要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有关,而两者为拮抗关系,B错误;含有抗利尿激素受体的细胞是肾小管细胞和集合管细胞,C错误;淋巴因子可以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因此若信号分子A为淋巴因子,则图2所示细胞可能是能产生浆细胞的B细胞,D正确。答案D5.(2018九江一中质检)下图是机体生理调节的三种方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