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1.28】南京邮电大学微波与天线测量复习提要.doc_第1页
【原创1.28】南京邮电大学微波与天线测量复习提要.doc_第2页
【原创1.28】南京邮电大学微波与天线测量复习提要.doc_第3页
【原创1.28】南京邮电大学微波与天线测量复习提要.doc_第4页
【原创1.28】南京邮电大学微波与天线测量复习提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波与天线测量复习提纲微波与天线测量复习提纲1.微波网络S参数的定义2.常用的微波网络特性参数:电压传输系数T :输出端口接匹配负载时,输出端口反射波电压与输出入端口入射波电压之比。插入损耗L:网络输出端接匹配负载时,网络输入端的入射波功率与负载吸收功率之比值。插入相移:插入相移定义为网络输出端接匹配负载时,输出端的反射波对输入端的入射波的相移。驻波比:驻波比定义为网络输出端接匹配负载时,输入端的驻波比。3.天线特性参数有哪些?电路特性参数:输入阻抗,效率,频带宽度,驻波比辐射特性参数:方向图,增益,极化,相位4.根据S参数分析网络特性,通过S参数计算插入损耗,反射系数,驻波比。公式见2,考2端口。5.史密斯圆图的意义(特殊的点、线的物理意义)6.网络分析仪误差种类7.测量传输参数的误差源有哪些?测量传输参数的误差源有三项:(1) 隔离误差(串话误差)EXF:如果在测试装置的端口T1和T2分别接入匹配负载,而在接收机上仍测出某一传输信号,称为该系统的隔离误差(串话误差)EXF。(2) 跟踪误差ETF:如果输出振幅和两条通道的电长度随频率变化,而又不能跟踪,在传输测量中将出现明显波纹,称为跟踪误差ETF。(3) 失配误差ESF、ELF:分别是测量装置的端口T1、T2不匹配引起的测量误差。【PPT5】8.理想反射计组成与测量标量反射参数的原理【6PPT】9.根据网络分析仪组成框图简述测量器件反射和传输特性的原理。10.功率单位之间的换算分贝毫瓦:dBm, P0为1毫瓦参考功率。例:0dBm为1mW, 36dBm为4W11.功率电平划分。小功率:功率低于1mW;中功率:功率在1mW-10W;大功率:功率大于10W。12.扩展小功率计量程的方法扩展小功率计量程的方法,是把中、大功率变换到小功率计量程内,测量其微波功率(变换比已知)的方法。一般有衰减法和定向耦合器法两种。 13.测量频率时的有源比较法有哪几种?零拍法、测差法和内插法14.天线周围的场区划分,测量天线时的最小距离为多少?感应场区/2,辐射近场区r=2D/,辐射远场区15.天线辐射场区的特点。辐射远场区辐射近场区的外边界以外就是辐射远场区,范围直到无穷远处。这个区域里的特点是:场的人小与离开天线的距离成反比;场的相对角分布与离开天线的距离无关;方向图主瓣、副瓣和零点已全部形成。辐射远场区是进行天线测试的重要场区,天线辐射特性所包括的各特性参数的测量一般均需在辐射远场区内进行。辐射近场区?16天线增益单位的含义17两相同天线法测量天线增益的原理1接好电路,并将收、发天线最大辐射方向对准;2调整匹配,使收、发两端均很好匹配;3测取并记录发射天线的输入功率PinT及接收天线接收的功率Pr 4计算求得天线增益18镜像法测量天线增益的原理。1不放置金属反射板,调节匹配器,使天馈系统匹配良好;2放入金属反射板,测取驻波系数3量取天线到金属反射板之间的距离4根据测试数据,计算得到天线增益金属反射板的大小至少能挡回天线方向图的全部主瓣金属反射板到天线的距离R应大于远场的一半全部测试距离的一半金属反射板采用高导电率(如铜或铝等),并要有一定的光洁度 19三天线法测量增益原理20什么叫极化?天线有哪些极化方式?如何判断?极化:极化和场的振幅、相位一样也是表征电磁场基本特征理量。在电磁波的传播过程中,无论场的振幅、相位或极化都可以包含有信息量,因而可以用来传递信息。极化方式:线极化、圆极化、椭圆极化判断方式:21描述极化特性的三个参数极化特性的三个参数:轴比AR、倾角T、旋向22近场测试技术有哪些?近场测试技术就是在天线的近场测量得到天线远场辐射特性的技术。用以解决测试场地问题近场测试技术包括:缩距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