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龙岩学院龙岩学院 资源工程学院毕业论文资源工程学院毕业论文 题 目 电子水准仪在道路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专 业 测绘工程 班 级 2011 级测绘 2 班 学 号 2011092620 姓 名 黄曦 指导教师 贾秀丽 职称 讲师 资源工程学院资源工程学院 开题报告开题报告 2014 年 4 月 11 日 论文 设计 题目 论文 设计 题目 电子水准仪在道路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姓名姓名黄曦年级年级2011 级所在院系所在院系资源工程学院 专业专业测绘工程指导教师指导教师贾秀丽 开展本课题的意义及工作内容 开展本课题的意义及工作内容 意义 近年来 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的大规模建设 许多交通线路如高速 高铁逐 渐建设和使用 但是 由于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 这些线路或者边坡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沉降 特别是道路的沉降 道路沉降不仅会导致交通运输的无法运行 严重的还会造成人员的伤亡 以及经济的损失 所以为了保证道路安全运营 避免异常情况的发生 就必须进行沉降观测 工作内容 首先在监测对象中选定监测点 然后利用一定的监测方法对控制点进行周期性的 监测和数据采集 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计算及道路安全分析 制作成果报告 总体安排及进度 总体安排及进度 12 月 01 日 12 月 11 日 整理收集资料 确定论文题目 完成开题报告 12 月 12 日 01 月 11 日 撰写论文提纲 完成论文初稿 1 月 12 日 1 月 30 日 修改完善论文 3 月 8 日 3 月 15 日 完成论文正稿 准备毕业答辩 课题预期达到的效果 课题预期达到的效果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 掌握了如何快速而精确获得道路沉降的数据 并进行安全分析 将高精 度的电子水准仪应用于道路沉降监测中 获得高精度 低陈本的效果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签名 电子水准仪在道路沉降监测中的应用电子水准仪在道路沉降监测中的应用 资源工程学院资源工程学院 测绘工程专业测绘工程专业 20110926202011092620 黄曦黄曦 指导老师指导老师 贾秀丽贾秀丽 摘要摘要 道路沉降监测是变形测量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测量项目 那么 我们要探索的就是快速获得精准的数据道路沉降监测是变形测量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测量项目 那么 我们要探索的就是快速获得精准的数据 并进行处理和安全分析 高精度的电子水准仪在这方面既有高效且成本低的优势 下面就电子水准仪的原理特点及其并进行处理和安全分析 高精度的电子水准仪在这方面既有高效且成本低的优势 下面就电子水准仪的原理特点及其 在龙岩学院道路沉降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和分析 在龙岩学院道路沉降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关键词 道路沉降 道路沉降 高精度 电子水准仪 数据处理高精度 电子水准仪 数据处理 目录 1 绪论 1 1 1 电子水准仪的发展 1 1 2DL 201 电子水准仪的基本原理 1 1 3 仪器参数 1 1 4DL 201 电子水准仪的特点 1 2 传统测量方法 2 2 1 道路沉降 2 2 1 1 道路沉降的原因 2 2 1 2 道路沉降监测的意义 2 2 2 几何水准测量 2 2 3 三角高程测量 2 3 瑞德 DL 201 电子水准仪在龙岩学院道路沉降监测举例 2 3 1 测区状况 2 3 2 已有资料 3 3 3 精度要求 3 3 4 实测内容 4 3 4 1 原始数据 4 3 4 2 数据处理 6 3 4 3 成果分析 7 4 结论 8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1 1 绪论 1 1 电子水准仪的发展 随着微电子技术以及传感器工艺的发展 带来了测量仪器在设计和制造的技术革新 在高程测量 仪器中 1987 年瑞士 leica 公司推出了世界第一台电子水准仪 NA2000 NA200 经数字图像技术应用于 水准仪标尺的影像 使得测量员不需要使用双眼而是用 CCD 阵列传感器来读数 效率显著 1 之后 蔡司 拓普康 索佳等测量公司也先后推出了各自的电子水准仪 到目前 电子水准仪已有了第二 第三代产品 其测量的精度也已达到了一等 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 1 2DL 201 电子水准仪的基本原理 电子水准仪识别编码的原理是码相关的原理 2 代表水准尺读数的编码 已储存在了电子 水准仪的程序里 在测量时 接受来自标尺的信号 对比CCD 上的影像信息 从而获得比较 也就是按照一定的距离将参考信号进行移动 并对测量信号与参考信号进行相关性的计算 直到 这两个 有最大的相关系数 这样就得到标尺的读数和视距 1 3 仪器参数 瑞德仪器公司生产的 DL 201 型号仪器 相关参数如下 表 1 1 仪器参数 仪器型号 技术指标 D DL L 2 20 01 1 电子读数 1 1 0 0m mm m 高程测量精度 每 公里往返测标准差 光学读数 2 2 0 0m mm m 距离测量精度电子读数 D D 1 10 0m m 1 10 0m mm m D D 1 10 0m m D D 0 0 0 00 01 1 测程电子读数1 1 8 8m m 1 10 05 5m m 高差 1 1m mm m 0 0 1 1m mm m 最小显示 距离 0 0 1 1 1 1c cm m 1 4DL 201 电子水准仪的特点 1 读数客观 它消除了由于人为因素产生的误差 所以不存在读数错误 记录错误的问题 2 精度 高 观测的距离和高度是把很多的影像通过系统的取平均值的计算获得的 所以 水准标尺的分划误差变得十分小 3 速度快 因为不需要人工读数 记录 现场计算以及由于出错的重测 时间大大缩 短 4 效率高 测量时只需要调焦和按测量键即可得出数据 减轻了劳动量 5 操作简单 由于仪器大部分都是自动化记录 处理 并且有内置程序可以实时检查是 否超限 因此不需要太复杂的操作量 3 2 2 传统测量方法 2 1 道路沉降 2 1 1 道路沉降的原因 近年来 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的大规模建设 许多交通线路如高速 高铁逐渐建设和 使用 但是 由于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 这些线路或者边坡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沉降 汽车或火车 在其面上行驶 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和压力会使得路基 桥梁等产生形变 特别是道路的沉降 2 1 2 道路沉降监测的意义 道路沉降不仅会导致交通运输的无法运行 严重的还会造成人员的伤亡以及经济的损失 4 所以为了保证道路安全运营 避免异常情况的发生 就必须进行沉降观测 2 2 几何水准测量 几何水准测量是经典高差测量方法 使用的仪器是水准仪 其原理是借助于水平视线 由水 准器获得 获取竖立在两点上的标尺读数 从而测定两立尺间的高差 5 光学水准仪长久以 来都是水准测量的主要仪器 因而传统的道路监测是使用精密的光学水准仪和铟瓦水准尺 用光 学测微法读数进行往返观测 光学水准仪有可靠的精度保证 但人工观测记录时作业强度大 6 又受到观测时观测误差 及人员记录错误的影响 满足不了数字化和自动化的测量要求 2 3 三角高程测量 三角高程测量是根据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经纬仪观测的垂直角 应用三角公式计算出两点之 间的高差 7 一般是使用全站仪测角 测距后得到两点之间的高差 叫做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 量 可以代替二 三 四等的几何水准测量 8 设地面上的两点为 A B 在点 A 安置经纬仪 在点 B 设置觇标 测得垂直角 AB 若又量的仪器高 iA和觇标高 jB 并已知 A B 两点间的 水平距离 DAB 则可确定出高差 hAB 9 三角高程的计算公式为 hAB DAB tan AB iA JB 2 1 目前一般采用全站仪进行三角高程测量 设测出的斜距为SAB 三角高程的计算公式为 hAB SAB tan AB iA JB 2 2 当 A B 两点较远时 三角高程需顾及地球曲率和大气垂直折光的影响 加球气差改正后的公式 为 hAB D AB tan AB iA JB D AB 2R 1 k 10 2 3 式中 R 为地球半径 k 为大气折光系数 可由对向观测得到 也可以在两已知高程点之间 由三角高程观测求得 虽然三角高程测量相对于水准测量来说显得灵活方便 但其精度较低 其中垂直角观测误差以及 大气垂直折光影响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很难准确进行量化计算 3 瑞德 DL 201 电子水准仪在龙岩学院道路沉降监测 举例 3 1 测区状况 我小组是以龙岩学院外围道路的一周为监测路段 以行政楼 D64 高程为 378 2800m 3 点为水准点沿着经福煤楼 逸夫楼到四组团与三组团交界的S1 点再经二组团到文虎楼门口的 S2 点 接着继续沿同心路 到其与奇迈大道的交会处 直到体育馆出口的S3 点 最后闭合回 D64 点 形成一闭合二等水准路线对龙岩学院道路周围的4 个点实施观测 其中 D64 为一等 水准测量要求所得的工作 基点 S1 S2 S3 为沉降监测 点 采用 后前前后 的观测顺序 每个星期进行观测两次 D64 S2 S3 S1 图 3 1 监测点示意图 龙岩学院地势 不平缓 高差有时较大 因此要缩短观测距离 不过标尺与仪器之间通视较 好 作业环境优 良 交通便利 因观测期间有学生来往 所以应选择周末或者学生上课期间为 好 测量一圈闭合环时 最好是当天完成 减少因不同时段观测时产生的误差 3 2 已有资料 由龙岩市测绘局测得得D64 点高程 378 2800m 以及监测点 S1 S2 S3 的具体位置 国家一 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7 2006 工程测量规范 GB0026 93 3 3 精度要求 水准测量应按照 国家一 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11 GB12897 2006 的要求 表 3 1 一 二等水准测量限差规定 项目 等 级 视线长度 前后 视距 差 M 前后 视距 累计 差 m 视线高 度下丝 读数 m 基辅分 划所得 高差之 差 mm 上下丝读数平均 值与中丝读数之 差 检测间 歇点高 差之差 mm 水准路线 测段往返 高差不符 值 mm 4 仪器 类型 视 距 M 0 5cm 分 划标尺 mm 1cm 分 划标 尺 mm 一 等 S05 3 5 0 5 1 5 0 5 0 4 1 5 3 0 0 7 2 K S1 5 0 二 等 S05 6 0 1 0 3 0 0 3 0 6 1 5 3 0 1 0 4 K 注 K 测段 区段或路线长度 km 3 4 实测内容 3 4 1 原始数据 数据是由外业测量获得 并储存于SD 卡中 由于数据量较大 在此 只列出了第一次观测 的数据 其中 第一列为对应的前后标尺读数 单位为米 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 第二列为对应 的前后视距 单位为米 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 第三列为站点的高程读数 单位为米 精确到小 数点后四位 第四列为测站数 第五列为测站点 第六列为前后视的标记 表 3 2 原始数据表 1 6126m 9 086m 378 2800m 1 D64 B1 1 1307m 9 099m 378 7619m 1 P01 F1 1 1306m 9 111m 378 7619m 1 P01 F2 1 6124m 9 094m 378 2800m 1 D64 B2 0 8477m 24 95m 379 7372m 2 P02 F1 1 8242m 25 22m 378 7619m 2 P01 B1 1 8220m 25 21m 378 7619m 2 P01 B2 0 8479m 24 94m 379 7372m 2 P02 F2 1 7201m 24 92m 379 7372m 3 P02 B1 0 5550m 25 03m 380 9022m 3 P03 F1 0 5554m 25 04m 380 9022m 3 P03 F2 1 7203m 24 94m 379 7372m 3 P02 B2 0 8765m 16 800m 381 8923m 4 P04 F1 1 8667m 16 936m 380 9022m 4 P03 B1 1 8668m 16 931m 380 9022m 4 P03 B2 0 8768m 16 798m 381 8923m 4 P04 F2 1 8285m 14 950m 381 8923m 5 P04 B1 0 4077m 15 039m 383 3130m 5 P05 F1 0 4077m 15 035m 383 3130m 5 P05 F2 1 8283m 14 956m 381 8923m 5 P04 B2 0 4237m 15 183m 384 7600m 6 P06 F1 1 8705m 15 008m 383 3130m 6 P05 B1 1 8709m 15 010m 383 3130m 6 P05 B2 0 4237m 15 185m 384 7600m 6 P06 F2 1 8651m 15 035m 384 7600m 7 P06 B1 0 3473m 15 062m 386 2778m 7 P07 F1 0 3474m 15 069m 386 2778m 7 P07 F2 1 8653m 15 013m 384 7600m 7 P06 B2 1 3419m 24 89m 386 7705m 8 P08 F1 1 8352m 25 03m 386 2778m 8 P07 B1 1 8347m 25 02m 386 2778m 8 P07 B2 1 3427m 24 90m 386 7705m 8 P08 F2 0 5244m 25 01m 386 7705m 9 P08 B1 1 7283m 24 92m 385 5667m 9 P09 F1 1 7281m 24 93m 385 5667m 9 P09 F2 0 5244m 25 01m 386 7705m 9 P08 B2 1 2801m 24 91m 384 8450m 10 P10 F1 0 5580m 24 96m 385 5667m 10 P09 B1 0 5582m 24 96m 385 5667m 10 P09 B2 1 2794m 24 92m 384 8450m 10 P10 F2 1 5994m 34 97m 384 8450m 11 P10 B1 0 6984m 34 79m 385 7452m 11 P11 F1 0 6994m 34 75m 385 7452m 11 P11 F2 1 5987m 34 96m 384 8450m 11 P10 B2 0 6089m 4 928m 386 6903m 12 P12 F1 1 5539m 4 834m 385 7452m 12 P11 B1 1 5540m 4 832m 385 7452m 12 P11 B2 0 6088m 4 927m 386 6903m 12 P12 F2 1 7386m 6 807m 386 6903m 13 P12 B1 0 7816m 7 079m 387 6472m 13 P13 F1 5 0 7814m 7 082m 387 6472m 13 P13 F2 1 7382m 6 826m 386 6903m 13 P12 B2 0 5298m 13 065m 386 6920m 37 P36 B1 1 8522m 12 998m 385 3694m 37 P37 F1 1 8527m 13 015m 385 3694m 37 P37 F2 0 5300m 13 042m 386 6920m 37 P36 B2 1 9478m 12 818m 383 9547m 38 P38 F1 0 5333m 13 004m 385 3694m 38 P37 B1 0 5337m 12 995m 385 3694m 38 P37 B2 1 9487m 12 872m 383 9547m 38 P38 F2 0 5125m 12 928m 383 9547m 39 P38 B1 1 8150m 12 930m 382 6509m 39 P39 F1 1 8176m 13 095m 382 6509m 39 P39 F2 0 5126m 12 930m 383 9547m 39 P38 B2 1 7561m 11 133m 381 3575m 40 P40 F1 0 4630m 10 823m 382 6509m 40 P39 B1 0 4630m 10 830m 382 6509m 40 P39 B2 1 7567m 11 143m 381 3575m 40 P40 F2 0 6011m 5 440m 381 3575m 41 P40 B1 1 7677m 5 586m 380 1909m 41 P41 F1 1 7680m 5 591m 380 1909m 41 P41 F2 0 6013m 5 431m 381 3575m 41 P40 B2 1 8724m 9 965m 378 9367m 42 P42 F1 0 6182m 9 918m 380 1909m 42 P41 B1 0 6182m 9 925m 380 1909m 42 P41 B2 1 8723m 9 972m 378 9367m 42 P42 F2 0 4274m 17 982m 378 9367m 43 P42 B1 1 8433m 18 026m 377 5208m 43 P43 F1 1 8433m 18 043m 377 5208m 43 P43 F2 0 4274m 17 984m 378 9367m 43 P42 B2 1 8427m 17 971m 376 2119m 44 P44 F1 0 5338m 18 038m 377 5208m 44 P43 B1 0 5341m 18 041m 377 5208m 44 P43 B2 1 8430m 17 988m 376 2119m 44 P44 F2 0 4973m 18 030m 376 2119m 45 P44 B1 1 7903m 17 982m 374 9190m 45 P45 F1 1 7903m 17 987m 374 9190m 45 P45 F2 0 4975m 18 027m 376 2119m 45 P44 B2 1 9035m 17 991m 373 5246m 46 P46 F1 0 5091m 17 973m 374 9190m 46 P45 B1 0 5088m 17 980m 374 9190m 46 P45 B2 1 9033m 17 997m 373 5246m 46 P46 F2 0 3564m 17 997m 373 5246m 47 P46 B1 1 9245m 17 983m 371 9564m 47 P47 F1 1 9247m 17 976m 371 9564m 47 P47 F2 0 3565m 17 997m 373 5246m 47 P46 B2 1 9174m 16 890m 370 5203m 48 P48 F1 0 4814m 17 002m 371 9564m 48 P47 B1 0 4813m 17 001m 371 9564m 48 P47 B2 1 9176m 16 896m 370 5203m 48 P48 F2 0 8826m 9 502m 370 5203m 49 P48 B1 1 6763m 9 431m 369 7265m 49 P49 F1 1 6764m 9 444m 369 7265m 49 P49 F2 0 8825m 9 493m 370 5203m 49 P48 B2 1 6169m 12 899m 368 5758m 50 P50 F2 1 7635m 17 014m 368 5758m 51 P50 B1 0 4227m 16 973m 369 9165m 51 P51 F1 0 4226m 16 975m 369 9165m 51 P51 F2 1 7633m 17 012m 368 5758m 51 P50 B2 0 3748m 17 179m 371 3828m 52 P52 F1 1 8409m 16 789m 369 9165m 52 P51 B1 1 8411m 16 778m 369 9165m 52 P51 B2 0 3746m 17 187m 371 3828m 52 P52 F2 1 8527m 14 001m 371 3828m 53 P52 B1 0 6886m 13 988m 372 5467m 53 P53 F1 0 6889m 13 977m 372 5467m 53 P53 F2 1 8525m 13 983m 371 3828m 53 P52 B2 0 7274m 12 945m 373 5113m 54 P54 F1 1 6923m 13 080m 372 5467m 54 P53 B1 1 6915m 13 041m 372 5467m 54 P53 B2 0 7271m 12 945m 373 5113m 54 P54 F2 1 7540m 14 882m 373 5113m 55 P54 B1 0 5376m 15 016m 374 7278m 55 P55 F1 0 5376m 15 017m 374 7278m 55 P55 F2 1 7542m 14 877m 373 5113m 55 P54 B2 0 3967m 11 977m 376 2451m 56 P56 F1 1 9141m 11 906m 374 7278m 56 P55 B1 1 9140m 11 900m 374 7278m 56 P55 B2 0 3968m 11 968m 376 2451m 56 P56 F2 1 9290m 13 325m 376 2451m 57 P56 B1 0 6101m 12 583m 377 5640m 57 P57 F1 0 6104m 12 580m 377 5640m 57 P57 F2 1 9293m 13 335m 376 2451m 57 P56 B2 0 8251m 20 30m 378 2823m 58 P58 F1 1 5433m 20 62m 377 5640m 58 P57 B1 1 5431m 20 64m 377 5640m 58 P57 B2 0 8247m 20 30m 378 2823m 58 P58 F2 6 在原始数据中 把原先标记的S1 S2 S3 各测量点的高程提取出来 然后以各个时期为列 制成表格 下表格为 S1 S2 S3 各监测点的高程数据 单位 米 表 3 3 高程数据 12345678910 S 1 391 37 34m 391 37 25m 391 37 39m 391 37 49m 391 37 57m 391 55 6m 391 37 48m 391 37 45m 391 37 41m 391 3 740m S 2 395 51 48m 395 51 52m 395 51 53m 395 51 60m 395 51 62m 395 51 61m 395 51 56m 395 51 56m 395 51 53m 395 5 151m S 3 370 52 03m 370 51 96m 370 51 94m 370 51 88m 370 51 84m 370 51 77m 370 51 74m 370 51 71m 370 51 69m 370 5 168m 3 4 2 数据处理 闭合差采用 DL 201 电子水准仪内部的程序计算获得 根据观测的结果对各个时期的变形量 以及闭合差和每个测站高差中数中误差计算 各项允许限差都满足规范的要求 闭合差和每测站 高差中数中误差的计算如下 并且把各个时期的计算结果都以表格的形式表达 如下表 闭合差 Wh h 测 3 1 式中 h 测为实测高差的代数和 每测站高差中数中误差 M w n 12 3 2 式中 n 为测站数 通过以上公式 可以得出实测闭合差以及每测站高差中数中误差 并根据 允许闭合差 0 7 n 公式算出对应的允许闭合差 通过比较可以得出实测闭合差都在允许的范围内 为合 格的数据 并将结果制成表格 见下表 表 3 4 中误差计算 观测次数时间允许闭合 差 实测闭合差 mm 测站数每测站高差中数中 误差 Mw mm 7 0 7 n 12014 09 10 5 33 2 3580 302005 22014 09 13 5 23 1 9560 253898 32014 09 17 5 86 2 5700 298807 42014 09 21 5 51 2 2620 279400 52014 09 24 5 42 2 6600 335659 62014 09 28 5 33 2 3580 302005 72014 09 30 5 33 2 4580 315135 82014 10 08 5 60 1 5640 187500 92014 10 11 5 42 1 9600 245289 102014 10 15 5 23 2 1560 280624 现将 S1 S2 S3 各个时期的高程与第一次监测得到的各监测点的高程进行相减 于是就 得到了各个时期的沉降量 表 3 5 各点各时期沉降量 12345678910 S10 0 90 51 52 32 21 41 10 70 6 S200 40 51 21 41 30 80 80 50 3 S30 0 7 0 9 1 5 1 9 2 6 2 9 3 2 3 4 3 5 单位 mm 3 4 3 成果分析 由上面的表格计算可得 允许闭合差与每测站高差中数中误差 的精度要求已完全符合测量 规范允许的误差 各个误差所得值差值较小 可以得出DL 201 电子水准仪 其精度具有一定的 可靠性和 一定的 稳定性 13 从而让我们对于 DL 201 电子水准仪在 地面沉降观测及 精度要求 较高的 测量作业更加信赖 为了使观测计算的结果更加直观易懂 现将得到的数据绘制成折线图 其中 圆点表示 S1 点的沉降曲线 三角形表示S2 点的沉降曲线图 正方形表示S3 点的沉降曲线图 横轴表 示观测次数 纵轴表示沉降量 单位为mm 下图为根据 S1 S2 S3 各点的沉降数值绘制而成的沉降曲线 8 S1 S2 S3点沉降曲线 4 3 2 1 0 1 2 3 12345678910 t mm S1S2S3 图 3 2 沉降曲线 从曲线可以看出来 S1 S2 具有相似的沉降趋势 都是地面高度先上升 之后又趋于平衡 经分析后得知 在 9 月 21 日至 28 日期间连续降雨 导致地面土地松软 最大隆起量为 2 3mm 而最大变化率为 0 4mm d 小于警戒值 2mm d 因而属于正常的现象 没有安 全隐患 S3 的曲线呈缓慢下降趋势 说明地势有下沉 在下沉的过程中受到降雨的影响 下降趋势变 缓 因为龙岩学院这段时间经常有工程车在S3 所在的路段行驶 导致S3 路段地面下降 下 降至 3 5mm 后逐渐趋于稳定 所以也属于正常现象 该路段为安全路段 应采取的措施 首先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各点的沉降量在允许的安全范围内 并都已 分析出了沉降的原因 如果沉降量超出了允许的范围 那么应该及时向学校的后勤处作出反应 描述具体沉降情况 并以监测的结果为依据 4 结论 在工程中 高效率与低成本一直是我们所追求的 而目前在道路沉降监测方面 高精度的 电子水准仪就能满足我们的要求 电子水准仪不仅读数客观 真实 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人工记 录 读数等方面的误差 14 而且它精度高 速度快 减轻了劳动强度 同样的劳动量 效率则 提高了 30 50 当然 电子水准仪也有其不足之处 例如电磁场的影响 CCD 成像质量 标 尺及光照变化的影响 15 我们应在这些反面加以专研 消除或减弱这些误差 使电子水准仪在 道路沉降监测方面发挥地更加完美 致谢 大学生活一晃而过 回首走过的岁月 心中倍感充实 当我写完这篇毕业论文的时候 有一种如 释重负的感觉 感慨良多 首先感谢龙岩学院资源工程学院测绘专业的全体老师及领导 在你们 四年来的 悉心的教授下 我熟练的掌握了测绘专业的知识与技能 另外 我还要特别感谢我的论 文指导老师贾秀丽老师 她孜孜不倦的指导着我们 对我们的疑问悉心讲解 以至于我能顺利 地完成我的毕业论文 感谢四年中陪伴在我身的同学 朋友 老师 感谢他们为我提出的有意的建 议和意见 有了他们的支持 鼓励和帮助 我才能充实的度过了四年的学习生活 9 参考文献 1 张正禄 等 工程测量学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45 2 潘正风 等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3 张凤举 等 控制测量学 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 2011 4 周祖渊 电子数字式水准仪的性能及测量原理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j 2005 6 2 5 尤宝平 聂 群 DINI12 电子水准仪及其使用 j 海洋测绘 2004 7 4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运输搬运合同(标准版)
- 货车运货合同(标准版)
- 供应链数字化协同下的2025年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创新研究报告
- 2025年乡村文化旅游项目资金申请政策环境与产业布局分析报告
- 2026届江苏省盐城市东台三仓中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答案
- 湖北省汉川市第二中学2026届化学高二上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
- 2026届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平川中学、信丰中学化学高一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酒类销售合同
- 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2026届化学高三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共享单车语音广告协议
- 现代海洋管理 知到智慧树网课答案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五大名校2024年高考化学必刷试卷含解析
- GB/T 43680-2024生态系统评估陆地生态退化评估方法
- 应急救援基础知识
- 无人机实训室建设方案
- 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个案查房培训课件
- 2023年中级经济师章节练习题汇总(1-26章)
- TGSC 006-2024 二氧化碳陆地封存工程选址指南
- 丙肝病人护理查房
- 食材验收标准培训课件
- 新建茶厂策划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