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罐与管道强度设计课程设计.doc_第1页
油罐与管道强度设计课程设计.doc_第2页
油罐与管道强度设计课程设计.doc_第3页
油罐与管道强度设计课程设计.doc_第4页
油罐与管道强度设计课程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油油罐罐与与管管道道强强度度设设计计 课课程程设设计计 题 目 所在院 系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II 目 录 1 设计总说明 1 1 1 1 1 2 2 计算说明书 2 2 1 设计原始数据 2 2 2 油罐尺寸确定 2 2 3 油罐罐壁的设计计算 4 2 3 1 油罐罐壁钢板的尺寸和排板确定 4 2 3 2 罐壁各层钢板厚度的计算 5 2 4 油罐罐底的设计计算 6 2 5 罐顶的设计计算 6 2 5 1 计算载荷 设计压力 的确定 9 2 5 2 油罐罐顶的校核 参考文献 37 附录 38 3 1 设计说明书设计说明书 2 设计计算书设计计算书 2 1 设计的基本参数设计的基本参数 设计压力 P 0 1MPa 设计温度 T 200C 介 质 汽油 焊缝系数 1 腐蚀裕量 C2 2mm 筒体内径 Di1 2600mm 筒体长度 L 8400mm 封头内径 Di2 2600mm 主体材料 16MnR 其设计温度下许用应力 MPa t 170 水压试验压力 PT 0 125MPa 钢板厚度负偏差 C1 0 25mm 2 2 壳体壁厚计算壳体壁厚计算 2 2 1 筒体壁厚计算筒体壁厚计算 由设计书中的公式 2 1 计算筒体壁厚 mm P PD t i 764 0 1 011702 26001 0 2 1 壁厚附加量 C C1 C2 2 0 25 2 25mm 由于最小壁厚规定并且mm3 min mm Di 2 5 1000 2 1 min 所以 C 5 2 2 25 7 45mm min 圆整后 实选壁厚mm7 5 n 4 2 2 2 封头壁厚计算封头壁厚计算 由设计书中的公式 2 2 计算封头壁厚 mm P PD t i 765 0 1 05 011702 26001 0 5 02 2 由于最小壁厚规定并且mm3 min mm Di 2 5 1000 2 1 min 壁厚附加量 C C1 C2 C3 0 25 2 2 4 25mm C 5 2 4 25 9 45mm min 圆整后实选壁厚 10mm n 2 2 3 许用外压力许用外压力 P 许用外压力 P 是根据油罐内压强度得到有效壁厚 再据 GB150 1998 钢 制压力容器 按外压圆筒和外压椭圆形封头进行确定 2 2 3 1 设计外压 Py 地下油罐的设计外压 Py 由覆土外压 P1 决定 土是由土粒 水和气所组成的非连续介质 若把土体简化为连续体 而应 用连续体力学来研究土中应力的分布时 应注意到 土中任意截面上都包括有 骨架和孔隙的面积在内 所以在计算土中自重应力时只考虑土中某单位面积上 的平均应力 在计算土中自重应力时 假设天然地面是一个无限大的水平面 因此在任意竖直面和水平面上均无剪应力存在 设地下罐筒体内半径为 R 则 在天然地面下任意深度 H 处 如图 1 作用于筒体外表面上竖向混土自重应力 为 CH 式中一混土的浮容重 KN m3 17000KN m3 1 1 5 图图 3 1 任意深度任意深度 H 处 圆筒上任一点处 圆筒上任一点 M 的静压力分析图的静压力分析图 竖直面上还作用有水平向的侧向自重应力 由于沿任意水平面均 CX CH 匀地分布 所以混土在自重下只能产生竖向变形 而不能有侧向变形和剪切变 形 从这一条件出发 在天然地面下任意深度 H 处除有作用于水平面上的竖向 混土自重应力外 在根据弹性力学理论 作用在圆筒外表面的侧向混土自 CH 重应力应与成正比 而剪应力均为零 即 CX CH 式中 K0 土的侧压力系数 其中碎石土 K0 0 18 0 25 砂石土 K 0 25 0 33 粘土 K 0 33 取 K0 0 25 则在任意深度 H 处 圆筒上任一点 M 的静 压力 P1为 圆筒最大静压力在 X X 剖面上 但此点与圆筒外表面相切 不存在混 CH 土对圆筒产生静压力 而只有侧向静压力 因此根据华南理工大学等合编的 地基及基础 中计算挡土墙的土压力的方法 圆筒最大静压力的作用点假设 在距离圆心 1 3R 处 即 MPa kHRP 036193 0 25 0 12 13 1 3 2 17000 1 3 2 2 2 0011 则 MPa136193 0 036193 0 1 0 1 PPPY 式中 Ho 地面距罐体顶部表面的距离 m H0 1 2m 2 4 0 1362MPa 外压校核外压校核 2 4 1 筒体筒体 0 1362MPa 外压校核外压校核 已知 mmmm n 5 7 25 5 25 2 5 7 C ne 6 筒体计算长度 mm8913650 3 1 24028400 L 圆筒外径 D0 2600 15 2615mm 所以 095 498 25 5 2615 0 e D 41 3 2615 8913 0 D L 查 GB150 98 中图 4 2 内差法求得 A 0 0000345 用 A 值查 GB150 98 中图 4 5 知 A 落在设计温度下材料线的左方 所以许 用外压力用 GB150 98 中 4 2 式计算 e D AE P 0 3 2 式中 E 材料弹性模量 由 GB150 98 中表 I5 内差法得 E 2 049 106MPa 则MPa 0931 0 25 5 2620 3 10049 2 0000345 0 2 3 2 6 0 e D AE P 因为 PY 0 136193MPa MPaP0931 0 所以圆筒选 10mm 的壁厚不满足要求 2 4 2 封头封头 0 136193MPa 外压校核外压校核 已知 10mm mm n 75 5 25 4 10 C ne 其当量半径 Ri 0 9Di 0 9mm23402600 则 96 406 75 5 2340 e i R 由 GB150 98 中 4 6 式得 000307 0 96 406 125 0 125 0 e i R A 查 GB150 98 中图 4 5 内差法求得 B 565 由 GB150 98 中 4 7 式计算许用外压力MPa 1559 0 1081 9 4 0 i R B P 因为 PY 0 136193MPa MPaP1559 0 所以封头壁厚选 10mm 的钢板满足条件 2 7 筒体加强圈的设计计算筒体加强圈的设计计算 假设筒体壁厚取mm 圆筒计算壁厚mm10 n 7 75e 7 圆筒计算长度 L 8913mm 2 7 1 加强圈数的确定计算加强圈数的确定计算 设 3 个加强圈后 计算长度 Ls mm 8913 2971 33 L 则 134 1 2620 2971 0 D Ls 065 338 75 7 2620 0 e D 查 GB150 98 中图 4 2 内差法求得 A 0 00035 用 A 值查 GB150 98 中图 4 5 知 A 落在设计温度下材料线的右方 则有 内差法求得 B 475 按下式计算许用外压力 MPa 44 0 475 9 81 109 81 100 13784 338 065 e B P D 因为 MPaPMPaP Y 136193 013784 0 所以该筒体采用 10mm 厚的 16MnR 钢板制造 设置 3 个加强圈 其结果 满足外压强度要求 2 7 2 加强圈尺寸的设计加强圈尺寸的设计 2 7 2 1 加强圈的选择 选择加强圈的尺寸规格为 100 20mm 的扁钢 加强圈两侧的腐蚀裕量为 2mm 加强圈的计算尺寸为 100 16mm 2 7 2 2 计算加强全横截面积 As 即组合截面的惯性矩 加强圈的和截面积 As 100 16 1600mm2 加强圈的惯性矩 m4 3 1 16 100 2064516 129 7 75 I 加强圈两侧起加强作用的宽度 mm 0 0 550 55 2600 7 7578 1 e bD 筒体起加强作用部分的截面积 mm2 2 22 7 75 88 11365 55 e Ab 筒体起加强作用部分的惯性矩 mm4 3 2 2 78 1 7 75 9381 76 7 75 I 形心离筒壁厚中心线的距离 a 8 mm 2 7 757 75 50160050 22 29 1 1600 1365 55 As a AsA 计算加强圈与壳体组合段的惯性矩 Is 44 2 2 2 22 2 1 10212 4 1 2955 136576 9381 1 29 2 75 7 501600129 2064516 2 75 7 45 mm aAIaAII SS 2 7 2 3 由下式计算参数 B 97 403 5 1485 1600 75 7 2620361 1 0 SSe Y LA DP B 式中 PY 设计外压 PY 0 1361MPa 1 361kgf cm2 根据 B 值查 GB150 98 图 4 4 得系数 A 0 00028 计算加强圈与壳体组合截面所需的惯性矩 I 46 2 2 0 1052 2 00028 0 9 10 5 1485 1600 75 7 5 14852620 9 10 mm A L A LD I S S eS 因为 IS 4 212mm4 646 1052 2 10 Imm 所以满足要求 最后确定加强圈采用 10020mm 的 A3 扁钢 2 8 鞍座的选择计算鞍座的选择计算 储罐的总重 Q Q1 Q2 Q3 Q4 式中 Q1 罐体重 Q2 封头重 Q3 汽油重 Q4 附件重 2 8 1 罐体重罐体重 Q1 Dg 2600mm 的筒节 每米设备重量 q1 1050kg mmm10 所以 Q1 Kg88204 81050 1 Lq 9 2 8 2 封头重封头重 Q2 Dg 2600mm 直边高度 h 40mm 的标准椭圆形封头 其重量mm10 q2 850kg 所以 Q1 2q2 1700kg 2 8 3 汽油重汽油重 Q3 Q3 V 其中 充料系数 取 0 8 V 储罐体积 V V封 V筒 47 85 5 03 52 88m3 汽油在 200C 时的比重为 840Kg m3 于是Kg36 3553584088 528 0 3 VQ 2 8 4 附件重附件重 Q4 两个人孔约重 150kg 其接管重总和按 300kg 计 于是 Q4 450kg 所以设 备总重 Q Q1 Q2 Q3 Q4 8820 1700 35535 36 450 45 66 吨 每个支座需承受约 22 83 吨重 负荷相当大 所以选公称直径为 2600mm 的重型鞍座 2 9 鞍座作用下筒体应力计算鞍座作用下筒体应力计算 2 9 1 筒体轴向弯矩计算筒体轴向弯矩计算 双支座支撑的的卧式容器壳视为双支点的外伸梁 在容器轴向存在两个最 大弯矩 一个在鞍座处 一个在容器两支座间跨距中点处 跨距中点处的弯矩按下式计算 M1 F C1L A 支座处的弯矩按下式计算 23 2 2 1C A R C L A C FA M i 式中 Ri 筒体内半径 m A 支座中心线至封头切线的距离 m 选取 A 1 8m C2 系数 10 1 84003 6504 1 3 4 1 2 L H C C3 系数 058 0 130084002 6501300 2 222 2 3 i i LR HR C 10 C1 系数 296 0 10 1 1300058 0 25 0 25 0 2 3 1 C RC C i 所以 M1 F C1L A 223 734 Nm 3 1039 27426 1 4 8296 0 Nm C A R C L A C FA M i 3 3 23 2 2 10744 48 10 1 26 1 3 1 058 0 4 8 26 1 1 10 1 26 1 10734 223 1 2 9 2 筒体轴向应力计算筒体轴向应力计算 在跨距中点处横截面上 由压力及弯矩所引起的轴向应力之和见下图 图图 3 2 筒体轴向应力分析图筒体轴向应力分析图 2 9 2 1 在横截面的最高点处 MPa 1 1 22 0 1 1300274 39 1 715 22 7 753 14 1 37 75 i eie PRM R 2 9 2 2 在横截面的最低点处 MPa 1 1 22 0 1 1300274 39 15 059 22 7 753 14 1 37 75 i eie PRM R 以上两式中 P 设计压力 MPa 容器壁厚 mm 不计附加壁厚 e 2 9 2 3 在支座处的轴向应力 此应力取决于支承面上筒体的局部刚性 当在载荷作用下筒体不能保持圆形 时 其横截面上部的一部分对承受轴向弯矩不起作用 当筒体有加强圈时 在筒体最高点处的轴向应力用下式计算 11 MPa 2 3 22 1 0 1 130048 744 19 465 22 7 750 107 3 14 1 37 75 i eie PRM KR 在筒体横截面的最低点处的轴向应力用下式计算 MPa 2 3 22 2 0 1 130048 744 2 214 22 7 750 192 3 14 1 37 75 i eie PRM KR K1 K2为参数 查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表 7 6 得 K1 0 107 K2 0 192 2 9 5 筒体周向应力计算筒体周向应力计算 2 9 5 1 周向弯矩计算 因鞍座截面处无加强圈 且 A 0 5Rn 所以按 化工容器 中公式 5 55 M K6FRn计算 式中 K6 系数 由 化工容器 中图 5 55 查得 K6 0 055 其它参数同上 则 M K6FRn mN 1012 16131010734 223055 0 33 2 9 5 2 周向压缩应力计算 因鞍座截面处无加强圈 且 A 0 5Rn 所以按 化工容器 中公式 5 57 Tmax K5F 计算 式中 K5 系数 由 化工容器 中查得 鞍座包角 时120 K5 0 760 则 Tmax K5FN 33 1004 17010734 223760 0 而在鞍座轴边角处的周向压缩应力 T 值为 T F 4 223 734 4 55 93 3 10 N 3 10 2 9 5 3 周向总应力的计算和校核 该设计圆筒的鞍座界面上无加强圈 但在鞍座两侧的圆筒上有加强圈 而 且鞍座上不设置衬垫板 则圆筒横截面最低处周向压缩应力按下式计算 e b FkK 2 5 5 其中 k 计及圆筒和鞍座是否相焊的系数 本设计中不相焊 k 1 0 K5 系数 K5 0 760 b 圆筒的有效长度 mm 2 1 56300 1 56 1310 7 75457 7 ne bbR 所以MPa 3 5 5 2 1 0 0 76 223 734 10 48 0 457 1 7 75 e kK F b 鞍座边角处的周向总应力 12 因为647 6 1310 8480 n R L 则 MPa 33 6 6 22 2 3223 734 103 0 0109 223 734 10 45 11 424 457 1 7 752 7 75 e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