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策略.doc_第1页
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策略.doc_第2页
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策略.doc_第3页
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策略.doc_第4页
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策略.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策略高瑞【专题名称】中学外语教与学【专 题 号】G381【复印期号】2012年03期【原文出处】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京)2011年11期第1317页【作者简介】高瑞,陕西省杨凌高新中学。一、引言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言素养培养的重要手段。好的阅读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几项重要阅读技能(概括主旨大意能力、推理判断能力、词义猜测能力、查找细节信息能力)的考查都要通过问题的设计和解答来实现。因此,必须讲求阅读问题的设计策略。目前的阅读教学中,阅读问题的设计存在一些值得改进之处。比如,有些教师只备教材,不备学生,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具体的学情和教学环境,照搬教材中的Warming-up部分、Pre-reading部分和Comprehending部分的习题,没有有效整合问题或重新设计有效的阅读问题,导致阅读课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的阅读技能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有些教师设计的阅读问题趋于模式化,不同体裁、题材的阅读课文的问题设计模式雷同,缺乏新意,总是问一些以who,when,where,what,why和how等引导的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则照本宣科,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有效的训练。有些教师逐段翻译文章,整篇文章被拆得支离破碎,根本谈不上阅读能力的培养、思维的训练和人文素养的提高。有些教师设计的阅读问题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使他们学习动机减弱,思维僵硬。还有些教师设计的阅读问题甚至让学生产生不愉快的学习体验,进而对英语产生厌学情绪(沈惠君,2011)。以上这些做法都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影响到学生阅读技能的提高、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学习能力的形成。二、阅读问题设计的理念、原则与策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从具体学情出发,调整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阅读问题的设计在内容上应由表及里,抓住本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由单一到发散,拓宽学生思维(沈惠君,2011)。在形式上应遵循题型多样化原则,避免因题型单一而引起学生的厌倦心理。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每单元的阅读部分主要包括Warming-up,Pre-reading,Reading和Comprehending四部分。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将Warming-up部分和Pre-reading部分整合为读前活动,将Reading部分和Comprehending部分整合为读中活动,Comprehending部分的个别问题和教师自己设计的问题整合为读后活动。教师可以将这三个阶段活动的问题进行删减、增补或替换,以达到适应学情的目的。1.读前活动读前活动的问题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为课文阅读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例如,英语3(必修)Unit 2 Healthy Eating的 Warming-up部分和Pre-reading部分虽然给出了三幅食物的图片,但涉及的问题较多,也较繁琐,如 Warming-up部分有六个问题,分别是:(1)Everybody has to eat, but do you eat a healthy diet?(2)Do you know that the food you eat helps you grow in different ways?(3)Which groups of food do you like best?(4)Which do you eat most often?(5)Do you eat the three kinds of food each day?(6)What will happen to you if you dont eat a balanced diet?还有一个关于食物分类(energy-giving food,body-building food,protective food)的图表。Pre-reading部分有三个问题:(1)What do you think should go into a good meal?(2)Imagine you and your partner are going to invite some friends for dinner. What special food of your place would you offer them? Plan a menu.(3)Look at the title of the reading passage and the pictures. Predict what the passage is about. Then read it quickly to see if you were right.如果逐项处理上述问题会费时较多,因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未必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有些学校没有多媒体设施,学生无法看到漂亮的食物图片,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有些学生由于生活条件所限,对图中给出的食物不一定了解,无法激活其背景知识。笔者在教学时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一些增删和整合,使读前活动的问题设计更紧凑。比如,先从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设问:What did you have for breakfast? What do you want to have for lunch?根据学生的回答继续设问:Do you think you have a healthy diet? Do you know the food you eat helps you grow in different ways?然后删掉Warming-up中的(3)、(4)、(5)和(6)这四个问题,过渡到Warming-up部分的图表,引出energy-giving food,body-building food和protective food的概念,同时让学生根据这个食物图表说一说自己的饮食是否均衡和健康,初步了解健康食品的概念。之后设置情景:Suppose your friend comes to visit you, what kind of food will you treat him to? I have a friend called Yong Hui, whose restaurant offers all kinds of healthy food. Please treat your friend to a meal there.这段话整合了Pre-reading部分的问题(1)和(2),自然引出课文的标题Come and Eat Here,结合文章插图让学生预测课文内容。设计意图本部分以“健康食品”为切入点,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过渡到阅读环节,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为课文的阅读做了必要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2.读中活动读中活动是整个阅读过程的重点,其中的略读(Skimming)、寻读(Scanning)和细读(Detailed Reading)活动可以分别训练学生快速获取文章大意、快速查找具体信息、仔细寻找细节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各个环节设计的问题应相互关联,层层深入。(1)略读问题的设计关于略读问题的设计,人教版教材有的阅读部分没有涉及,有的与寻读问题在一起。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重新设计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快速获取文章大意的能力。问题的形式应力求多样,可采用提问、填空、匹配、自主归纳、找段落主题句等。让学生自主概括文章大意时,要关注学生体验,给他们独立思考的机会。当学生给出不同答案时,教师要及时肯定其中的闪光点,之后再给出参考答案。例如,英语3(必修)Unit 5的阅读文章A Trip on “the True North”是一篇游记,Comprehending部分只给出了两个训练学生查找细节信息的题目。在学生还没有弄清文章中涉及的人物、目的地、旅行方式的情况下,要求他们完成教材中设置的此项任务有较大的难度,因此需要设计一些略读任务,并以此作为阅读环节的第一步,帮助学生大致了解文章的基本信息。笔者针对教材中的这一任务设计了两个问题。通过问题1 What does The True North refer to?让学生弄清课文标题的含义,为后面的阅读扫清障碍。通过问题2 This passage is about a that two girls took to The True North and it tells us some information about.”(画线部 分是让学生填空的词),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概括文章大意,抓住关键信息。设计意图通过略读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后,学生对课文的线索就了然于胸,处理Comprehending部分的细节性问题就很顺利了。由问题2很自然地过渡到下一步寻读的问题,再到细读的问题,使问题的呈现水到渠成,层层深入,各个环节间的衔接也更加顺畅。再如,英语8(选修)Unit 2的阅读文章Cloning是一篇科普说明文,介绍了克隆技术,理解难度较大。教师可以设计找段落主题句的问题,帮助学生快速获取文章的大意,理清文章的脉络。设计意图只要找出每段的主题句,就能很容易地抓住文章的主线,文章的脉络就能清晰呈现,下一步的寻读和细读就能快速找到目标信息。而且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建构相关文体的写作知识。(2)寻读问题的设计训练寻读技能的题目教材中涉及的较多,多以提问、填表、正误判断等形式出现。但有些题目的设计较难,需要写出较长的答案。教师应以教材的问题设计为基础,补充排序、多项选择、完成句子等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快速查找具体信息的能力。例如,英语7(选修)Unit 3的阅读文章Old Tom the Killer Whale是叙事类文章,主要讲述虎鲸帮助捕鲸人捕猎须鲸以及虎鲸救人的故事。对于这类文章,首先要弄清主要事物之间的关系,以who,what等进行设问;然后了解故事的主线和事件发生顺序,为其他环节的有效进行提供铺垫。教材中Comprehending部分的第一题是细节性问题,其中的图表对中下水平的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因此可以用一个排序题替换该题,如:仔细阅读课文,请根据课文内容给下列句子排序,写在横线上:_Clancy jumped into the boat with the whalers.The killers ate the lips and tongue of the baleen whale.The killer whale guided the team to the hunt. Clancy heard a huge noise coming from the bay.Clancy saw a huge animal in the water, which was Old Tom.Clancy and his man killed the baleen whale with the help of the killers.Clancy arrived at the whaling station.The men returned for the baleen whale the next day.设计意图快速浏览题干,可以发现其主要是关于Clancy和the killer whale的句子,然而原文中相关信息很多,此时根据题干中出现的jumped,ate等8个动词可快速筛选出相关信息,迅速了解故事的发生顺序。该问题的设计不仅降低了原题的难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快速查找具体信息的能力。(3)细读问题的设计一方面可以改编来自Comprehending部分的细节性问题,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和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巩固重点词汇;另一方面为了与高考阅读题型接轨,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可以设计一些单项选择题,题目涉及概括主旨大意、判断细节信息、词义猜测/词语替换、推测文章来源/出处等,以达到培养学生获取细节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加工的能力。例如,英语7(选修)Unit 3的阅读文章Old Tom the Killer Whale的Comprehending部分第二大题包括5个小题,这些问题比较零散,其中的第1、3、5小题分别是关于捕猎前、捕猎中和虎鲸救人的细节问题,第2小题是对虎鲸捕猎的评价,第4小题是捕猎后捕鲸人对于虎鲸的态度。教师可以设计如下一个填表题来替换第二大题的第1、3小题:设计意图完成这个练习后,整个捕猎过程和救人过程就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并为下一步读后环节中的复述活动提供了提纲,以巩固所学的重点词汇。再如,英语6(选修)Unit 4 Global Warming部分的阅读文章是一篇科普说明文,生涩难懂,缺乏趣味性。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判断文章来源的问题:Where does this passage come from?A. Magazine.B. Newspaper.C. Web page.D. Novel.针对英语8(选修)Unit 2 Cloning的阅读文章,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判断作者对克隆技术所持态度的选择题。设计意图判断文章出处和作者态度的题目是高考试题中阅读理解部分常见的两类题目。根据不同的文章体裁和题材适当地设计此类题目,有利于学生了解不同类别文章的特点,积累阅读经验。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对于阐述新生事物的说明文,一定要把握作者的观点或态度,以及不同人群的态度。3.读后活动读后活动的目的在于语言的输出和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读后活动主要分为小结和拓展巩固两部分。(1)小结部分的问题设计这部分主要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加工处理信息等能力,可采用补全关键词小结文章大意、根据提纲复述课文等形式,达到让学生深化理解和综合运用整篇课文的内容及词汇的目的。例如,针对英语7(选修)Unit 4 Sharing的Using Language部分的阅读文章可以设计如下填空练习:If youd like to _ an unusual gift, there is a _ for you from an Internet page. The gift you give is a _ contribution towards the lives of people who really need it. When you _ a gift, the organization will send you an _ card for you to send to your special person. You can use the card for any special _ weddings, births, birthdays, Christmas or _, etc.The gifts in the _ are listed from the cheapest to the _. You can choose any item to help those _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hich will make a _ to the worlds poorest.设计意图除了attractive,occasions,dearest,difference之外,其余词汇均为本课的目标词汇,其中划线部分的词汇为本课的黑体词汇。这个练习既训练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又巩固了本课的目标词汇和重点词汇,还操练了单词的拼写,一举多得。(2)拓展巩固部分的问题设计这部分主要培养学生说和写的能力,完成语言的输出,实现阅读的情感目标,使阅读学习效果得以升华,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全面提高人文素养(教育部,2003)。问题的设计应贴近学生生活,目标具体;应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有话可说,有话可写,体会成就感;应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应及时给予公正、多褒避贬的评价,必要时提供一些重点词汇,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说和写的任务。形式上可采用小组讨论、大组辩论、写作等形式。讨论的问题设计应避免大而空,要选准切入点,小而实在,有针对性,这样学生在参与讨论时思考会更加严密,语言表达也更加精准(梁美珍,2011)。设计意图通过这个讨论环节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对志愿者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思想境界也上升到了更高的层面,同时完成了口头的语言输出。又如,针对英语3(必修)Unit 5的阅读文章A Trip on“the True North”,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写作任务,即根据文中信息写一篇介绍加拿大的文章(100词左右);也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求其仿写一篇介绍中国的短文。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