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花园小区电气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1页
毕业设计(论文)-花园小区电气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2页
毕业设计(论文)-花园小区电气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3页
毕业设计(论文)-花园小区电气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4页
毕业设计(论文)-花园小区电气设计(全套图纸).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 毕 业 设 计 花园小区电气设计说明书 院 部 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班 届 次 2015届 学生姓名 二一五年六月一日装订线. . . 目 录摘要IAbstract1 前言12 工程概述13 小区变电站的电气设计33.1电气主接线的设计23.1.1电气主接线设计的重要性23.1.2电气主接线设计的步骤23.2配电室位置和数量的设计33.2.1变电站主变压器的选择33.2.2主变压器容量的确定33.2.3主变台数的确定43.2.4主变压器型号的确定43.2.5 电气主接线方案的设计63.2.6 供电系统主接线方案的设计63.3短路电流计算73.3.1 短路计算的目的及步骤73.3.2短路电流的计算83.4电气设备的选择93.4.1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93.4.2各电气设备选择的原则123.5 10kV侧设备的选择133.6 380V侧设备的选择153.6.1 热稳定校验 153.6.2 动稳定校验153.7无功补偿方案设计163.7.1 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163.7.2 补偿装置的确定163.7.3无功补偿容量计算173.7.4无功补偿的接线图173.8 备用电源自动投入173.8.1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173.8.2 自动投入装置的运行184 照明和插座系统设计194.1照明系统的概述194.1.1照明系统的发展现状194.1.2照明计量单位204.2照度方式和种类204.2.1照明方式204.2.2照明种类204.3光源和灯具214.3.1光源种类214.3.2灯具选择和布置214.4照度计算224.4.1利用系数法224.4.2单位容量法234.5本工程的电气照明设计254.5.1电气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254.6 插座系统294.6.1插座系统的概述294.6.2一般规定(规范)294.6.3 插座的安装294.6.4本工程的插座系统设计315 单体楼低压配电系统设计315.1配电的设计概述315.1.1设计要求325.1.2设计原则325.1.3 设计一般规定325.1.4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345.1.5各负荷等级的供电措施345.2低压配电系统线路的选择355.2.1 低压线路接线方式355.2.2导线和电缆的选择365.3低压配电系统电气设备的选择375.3.1 基本要求375.3.2漏电保护375.4单体楼负荷计算的方法375.5本工程1#楼的负荷计算和导线选择386 防雷接地系统设计426.1防雷与接地系统概述426.1.1 防雷系统概述426.1.2 建筑物的防雷等级426.1.3第三级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426.1.4一般的防雷措施436.2建筑物的防雷装置436.2.1引下线43 6.2.2 接地装置43 6.2.3 接地系统概述446.3防雷设计456.4接地设计457 弱电系统设计467.1有线电视系统467.1.1系统概述467.1.2有线电视系统设计477.1.3有线电视系统的计算487.2电话通信系统517.2.1系统概述517.2.2本工程电话通信系统的设计517.3宽带网络系统517.3.1系统概述 517.3.2系统设计方案517.3.3本工程宽带网络系统设计528 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说明528.1设计依据528.2供电设计528.3消防报警及联动系统528.4.消防线路539 技术经济分析5310 结论54参考文献55致谢56ContentsAbstract1 Introduction12 Project overview13 The substation electrical design33.1The main electrical wiring design23.1.1The importance of the main electrical wiring design23.1.2The main electrical wiring design steps23.2Substation location and quantity of design33.2.1The choice of main transformer substation33.2.2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main transformer capacity33.2.3The determination of main transformer stations43.2.4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main transformer model43.2.5 The main electrical wiring scheme design63.2.6 The main power supply system wiring scheme design63.3Short circuit current calculation73.3.1 Short circuit calculation of purpose and steps73.3.2The calculation of short-circuit current83.4The choice of electrical equipment93.4.1 Electrical equipment selection of general conditions93.4.2The principle of the electrical equipment selection123.5 The choice of 10 kV side equipment133.6 The choice of 380 v side equipment153.6.1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check 153.6.2 Dynamic stability check153.7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scheme design163.7.1 The meaning of raising power factor163.7.2 The determination of compensation device163.7.3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capacity calculation173.7.4The wiring diagram of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173.8 Standby power supply automatically173.8.1Standby poWer automatic input device173.8.2 The operation of the automatic input device184 Sockets and lighting system design194.1An overview of the lighting system194.1.1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lighting system194.1.2Lighting unit of measurement204.2Illumination way and species204.2.1Lighting system204.2.2Types of lighting204.3The light source and lamps and lanterns214.3.1Light source type214.3.2Lamps and lanterns choice and layout214.4Intensity of illumination computation224.4.1Using the method of coefficient of224.4.2The unit capacity method234.5This projects electric lighting 254.5.1The basic principles of electric lighting design254.6 The socket system294.6.1An overview of the socket system294.6.2General provisions (specification)294.6.3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socket294.6.4The socket system design of this project315 Monomer building low-voltage distribution system design315.1Design overview of the distribution315.1.1The design requirements325.1.2Design principles325.1.3 Design of general provisions325.1.4Load rating and poWer requirements345.1.5The load level of poWer supply345.2The choice of low voltage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line355.2.1 LoW voltage line connection mode355.2.2The choice of Wires and cables365.3The choice of electrical equipment of loW voltage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375.3.1 The basic requirements375.3.2Electric leakage protection375.4Monomer building load calculation method375.51 # building project, load calculation and selection conductor386 Lightningproof grounding system design426.1Summary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grounding system426.1.1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overview426.1.2 The structure of the lightning protection level426.1.3The third level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lightning protection measures426.1.4Common lightning protection measures436.2The structure of the lightning protection device436.2.1Down lead436.2.2 Grounding device436.2.3 Grounding system overview446.3Lightning protection design456.4Grounding design457 Weak current system design467.1Cable TV system467.1.1System overview467.1.2Cable TV system design477.1.3The calculation of cable TV system487.2Telephone communication system517.2.1System overview517.2.2Telephone communication system design of this project517.3Broadband network system517.3.1System overview Fire control and fire alarm system517.3.2System design scheme517.3.3The broadband network system engineering design528 Fire control and fire alarm system528.1Design basis528.2Power supply design528.3Fire alarm and linkage system528.4.Fire line539 Technical and economic analysis5310 conclusion54reference55To thank56花园小区电气设计摘要:本次电气工程设计以最新智能小区的发展为背景,涉及小区的供配电设计,弱电系统设计,单体楼电气照明设计等几部分内容。小区供配电设计是根据小区规模及建筑分布情况规划变电所的位置、类型,主要包括负荷计算和相关设备的选择;单体建筑电气设计是根据国家有关规范完成一栋多层住宅楼的电气施工图设计,主要包括照明配电,防雷与接地,综合系统布线等内容。此单体楼为二类高层建筑,共11层住宅。每层有一个单元,每个单元二户。本次设计采用了康居住宅的AAA设计标准,以最新的设计规范为依据,对照明、插座系统、供配电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和防雷及安全接地系统进行了系统的设计。住宅照明系统采用了合理的照明方式,保证照明质量的前提下,还考虑到节能、方便以及实用性;通信网络系统中的有线电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电话系统采用智能化系统配线箱的配线方式。在配电系统设计中,对住宅采用了单独进线集中计量的供电方式,对公共用电负荷中的二级负荷采用双电源末端互投供电方式,保证供电的可靠性。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方式为TNCS。防雷设计采用了避雷带方式。关键词:电气设计 供配电系统 照度 消防 防雷 接地系统全套图纸加153893706IThe garden residential electrical design The electrical engineering design With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residential area as the background, involving the community power supply design, weak current system design, parts of monomer building electric lighting design content.District power supply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area size and distribution of construction planning and the location of the substation, types, mainly including the selection of load calculation and related equipment; Monomer building electrical design is done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relevant specification of a multi-storey buildings electrical construction drawing design, mainly including lighting distribution,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grounding, integrated wiring system, etc.The monomer building for 2 kinds of high-rise buildings, a total of 11 layers of residential. Each layer has a unit, each unit 2.This design adopts the comfortable housing residential AAA design standards, based on the latest design specification, lighting, socket system,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and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grounding safety system for the design of the system.Residential lighting system USES a reasonable illumination way, under the premise of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lighting, also considering the energy saving, convenient and practic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of cable TV system, computer network system, telephone system adopts intelligent systems With box wiring way.Of residential adopted in the design of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separate into line concentration measurement of power supply mode, the secondary load With double power in public power load at the end of each power supply mode, to ensure the reliability of power supply.Low voltage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grounding method for TN - C - S. Lightning protection design USES the way lightning protection zone.Keywords: electrical design;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Intensity of illumination. Lightning protection; Grounding system.II1 前言本次设计的题目是花园住宅小区电气系统设计。通过具体的实例工程设计,初步掌握高层建筑强、弱电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更好的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大学四年来所学的课程及知识应用到自己的专业中去,也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可以更加详细地学习建筑规范,提高自己独立完成工程设计的实际操作和研究能力。本工程为11层的民用普通高层建筑,为二类高层建筑,按三级负荷供电,三类防雷建筑物、二级防火进行电气系统设计。在本设计中,要求完成对某住宅10#楼强、弱电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低压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插座系统、防雷与接地系统、弱电系统等设计,其中以强电系统和弱电系统设计为主。论文针对民用高层建筑电气的设计和使用需要,在重点表述强、弱电系统设计与计算的同时,侧重于电气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设计中,总体按照民用建筑设计规范来建立设计的整体思路,并完成强、弱电系统的负荷计算、设备选型、系统构成、照度计算以及施工图的绘制,包括系统图和平面图等。本毕业设计论文共分十章。其中第1章是前言;第2章为工程概述;第3章介绍小区变电站设计;第4章为照明,照明和插座系统设计;第5章为单体楼低压配电系统设计;第6章为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第7章为弱电系统的设计;第8章为消防及报警系统的设计,第9章为技术经济分析,第10章为结论。2 工程概述本次设计具体项目为花园小区住宅1#楼项目。本设计为普通民用高层住宅,为二类高层建筑,按三级负荷供电,住宅楼梯间应急照明供电负荷等级为二级,采用集中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防火等级为二级,按三类防雷建筑物设计防雷。本设计配电系统采用三相五线制电压为,380/220伏 接地形式采用TN-C-S系统进户处设重复接地,采用综合接地方式,接地利用建筑物基础作接地极,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电源进线采用VV22 0.6/1kV铠装电缆通过电缆沟引入,埋地深度0.8米。本次电气系统设计主要包括:低压供配电系统设计,照明、插座,防雷与接地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电话系统,宽带网系统。照明设计,主要针对一般照明进行设计。设计的内容主要是选择合适的灯具使房间能够达到所要求的照度要求,设计中采用单位容量法进行照度计算。插座设计,据其功能选择合适的插座,然后进行插座的容量计算,并放在其最方便使用的位置上。防雷接地设计,根据防雷等级进行设计,对主要建筑物和电气设备采取防雷和接地措施,以保护国家财产免遭损失和保障人身安全,接地系统采用TN-S方式。有电视系统设计:根据使用户端得到清晰的图像所需电平,采用倒推法,计算出进户端电平,计算之前要先设计好系统采用的分配方式,选择合适的分配器、分支器,并查表得出其分配器、分支器的各种技术参数。并绘制每栋楼内的无源部件至用户使用端的管路。3 小区变电站的电气设计3.1电气主接线的设计3.1.1电气主接线设计的重要性 发电厂电气主接线是电力系统接线的主要组成部分。它表明了发电机、变压器、线路和断路器等电气设备的数量和连接方式及可能的运行方式,从而完成发电、变电、输配电的任务。它的设计,直接关系着全厂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确定,关系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灵活和经济运行。 3.1.2电气主接线设计的步骤()根据下达的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在分析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并依据主接线的设计原则从技术上论证各方案的优、缺点,选出23各较佳的方案。()对拟订的23个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出最好的方案。各主接线方案都应该满足系统和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最后确定何种方案,要通过经济比较,选年运行费用最小的作为最终方案,当然,还要兼顾到今后的扩容和发展。()对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主接线应满足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等要求。可靠性:为了向用户供应持续、优质的电力,主接线首先必须满足这一可靠性的要求。主接线的可靠性的衡量标准是运行实践,要充分地做好调研工作,力求避免决策失误,鉴于进行可靠的定量计算分析的基础数据尚不完善的情况,充分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显的尤为重要。为了提高主接线的可靠性,选用运行可靠性高的设备是条捷径,这就要兼顾可靠性和经济性两方面,作出切合实际的决定。灵活性: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应当在运行、热备用、冷备用和检修等各种方式下的运行要求。在调度时,可以灵活地投入或切除发电机、变压器和线路等元件,合理调配电源和负荷。在检修时,可以方便地停运路器、母线及二次设备,并方便设备的安全措施,不影响电网正常运行和对其他用户的供电。经济性:方案的经济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采用简单的接线方式,少用设备,节省设备上的投资。在投资初期回路数较少时,更有条件采用设备用量较少的简化接线。能缓装的设备,不提前采购装设;在设备型式和额定参数的选择上,要结合工程情况恰到好处,避免以大代小,以高代低;在选择接线方式时,要考虑到设备布置的占地面积大小,要力求减少占地,节省配电装置的征地费用。3.2配电室位置和数量的设计 根据原始资料及小区的地理位置,确定设计一个配电站位于小区西侧。3.2.1变电站主变压器的选择 主变压器的选择原则()主变容量一般按变电所建成后510年的规划负荷来进行选择,并适当考虑远期1020年的负荷发展。 ()根据变电所所带负荷的性质和电网结构来确定主变的容量。对于有重要负荷的变电所,应考虑一台主变停运时,其余变压器容量在计及过负荷能力后的允许时间内,保证用户的级和级负荷,对于一般变电所,当一台主变停运时,其他变压器容量应能保证全部负荷的60%-80%。 ()为了保证供电可靠性,变电所一般装设两台主变,有条件的应考虑设三台主变的可能性。3.2.2主变压器容量的确定根据小区的负荷情况,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为2500 h,日最大负荷持续时间为8 h,按照我国普遍采用的需要系数法确定小区计算负荷。本住宅小区共15栋楼,414户,根据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的有关规定,每户用电指标按6kW计算,需要系数参照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的规定,取,功率因数 则 有功计算负荷;=750.6kW无功计算负荷:kvar另外,整个小区的道路照明负荷按10kW计算。综上所述,本小区总计算负荷为:(取,)kWkvar总视在计算负荷: =908kVA计算电流: =1379.6A 功率因数: =0.79首先对某住宅小区总电量进行计算:因小区共有15座住宅楼,其中1#至9#楼均为11+1层住宅楼,10#至15#楼均为18层住宅楼,因此,计算容量时取1#楼和10#楼作为标准。每住户额定容量为6kW,带跃层顶楼住户为8kW,11层住宅楼电梯及公共照明容量为18kW,18层住宅楼为20kW,两种住宅楼均为一梯两户设置。1#楼 620+82+18=154kW10#楼 636+20=236kW考虑到住宅小区的地理位置问题及其经济效益,于是变电站设计为两侧出线。所以接下来要计算两低压测总容量。1#,3#,5#,7#,9#,11#,13#楼以及小区照明总容量为=1545+2362+12=1254kW2#,4#,6#,8#,10#,12#,14#,15#楼的总容量为kW根据原始资料得知小区的同期系数为0.5AA侧变压器的总容量:kWAB侧变压器总容量kW对装有两台变压器的变电站中,当一台变压器断开时,另一台变压器的容量一般保证70%全部负荷供电,但应满足一类及二类负荷的供电。主变压器容量选择还应考虑周围境的影响,每台变压器容量一般按下式选择: (3-1)式中:变压器额定容量; P全部负荷; n变压器的台数。10KV最大负荷之和为 kW则由公式(3-1),得 kW3.2.3主变台数的确定根据原始资料,本变电室为住宅小区专用变电室,出线多,负荷轻,所以考虑配电所配置两台主变压器。可保证断供电的可靠性,避免一处配电室或一台变压器故障或检修时影响对用户的供电。3.2.4主变压器型号的确定()相数的确定变压器的相数形式有单相和三相,主变压器是采用三相还是单相,主要考虑变压器的制造条件、可靠性要求及运输条件等因素。规程上规定,当不受运输条件限制时,容量为300MW及以下机组单元连接主变压器和330kV及以下的发电厂用变电站,一般选用三相变压器。因为单相变压器组相对来讲投资大、占地多、运行损耗也较大,而不作考虑。()绕组数的确定绕组的形式主要有双绕组、三绕组或更多绕组等型式。根据本变电所的条件,主要是把10kV电压变为380V。所以选择双绕组变压器。()绕组接线组别的确定变压器的三相绕组的接线组别必须和系统电压相位一致,否则,不能并列运行。对于10kV变电所,主变压器一般采用 常规接线。()调压方式的确定为了保证变电站的供电质量,电压必须维持在允许范围内。通过变压器的分接头开关切换,改变变压器高压部分绕组匝数,从而改变变压器高压部分绕组匝数,从而改变其变比,实现电压调整。切换方式有两种:不带电切换,称无励磁调压,调整范围通常在% 以内;另一种是带负荷切换,称为有载调压,调整范围可达30%。其结构复杂,价格较贵,主要适用接于出力变化大的发电厂的主变压器和接于时而为送端,时而为受端,要求母线电压恒定时。本变电站选用有载调压。()冷却方式电力变压器的冷却方式随变压器型式和容量不同而异,一般有自然风冷却、强迫风冷却、强迫油循环水冷却、强迫油循环风冷却、强迫油循环导向冷却。自然风冷却及强迫风冷却适用于中、小型变压器;大容量变压器一般采用强迫油循环风冷却。在水源充足的条件下,为压缩占地面积,也可采用强迫油循环水冷却方式。根据上述对变压器选择的分析,在每个配电室中装设两台主变压器,采用常规接线。由于此配电室为住宅小区的配电室,故当一台主变压器停运时,其余变压器容量应能满足全部负荷的70%,查阅电力工程电气设备手册,选择变压器为:S9-1250/10,参数如下:表3-1 变压器参数型号额定电压阻抗电压(%)空载损耗(W)短路损耗(W)空载电流(%)连接组别S9-1250/1010kV5200011000 2.5Y,d113.2.5 电气主接线方案的设计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形式有汇流母线的主接线形式包括单母线和双母线接线。单母线又分为单母线接线、单母线分段、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等形式;双母线又分为双母线接线、双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的双母线和二分之三接线的形式。无汇流母线主要有单元接线、扩大单元接线、桥形接线、角形接线。各接线的适用范围()单母线接线:适用范围:一般只适用于一台发电机或一台主变压器,出线回路数少,并且没有重要负荷的发电厂和变电站中。()单母线分段接线:适用范围:a)610kV 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为6回及以上;b)3563kV 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为48回;c)110220kV 配电装置出线回路为34回。()双母线接线适用范围:610kV配电装置,当短路电流较大,出线需要带电抗器时;3563kV配电装置,当出线回路数超过8回时,或连接的电源较多,负荷较大时;110220kV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为5回及以上时,或当110220kV配电装置在系统中居重要地位,出线回路数为4回及以上。()双母线分段接线:分段原则:当进出线回路数为1014回时,在一组母线上用断路器分段;当进出线回路数为15回及以上时,两组母线均用断路器分段。()增设旁路母线或旁路隔离开关的接线为了保证采用单母线分段或双母线的配电装置在进出线断路器检修时,不中断对用户的供电时采用。3.2.6 供电系统主接线方案的设计 配电室主接线的设计方案:10kV侧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形式。10kV母线I段接110kV变电站10kV母线I段,10kV母线II段接110kV变电站10kV母线II段。380V侧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形式。回路:1#变压器的回路数:10条,2#变压器的回路数:10条。3.3短路电流计算3.3.1 短路计算的目的及步骤() 短路电流计算的目的在发电厂和变电所的电气设计中,短路电流计算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计算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校验电气设备和载流导体时需要计算三相短路电流;整定供电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需要计算三相短路电流;在校验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度时计算不对称短路的短路电流值;校验电气设备及载流导体的力稳定和热稳定就要用到短路冲击电流、稳态短路电流、短路容量;接地装置的设计,也需用短路电流。()短路电流计算的一般规定 计算的基本情况 a)电力系统中所有电源均在额定负荷下运行; b)所有同步电机都具有自动调整励磁装置(包括强行励磁); c)短路发生在短路电流为最大值的瞬间; d)所有电源的电动势相位角相同;应考虑对短路电流值有影响的所有的元件,但不考虑短路点的电弧电阻。对异步电动机的作用,仅在确定短路电流冲击值和最大安全电流有效值时才予以考虑。接线方式:计算短路电流时所用的接线方式,应是可能发生最大短路电流的正常接线方式(即最大运行方式),而不能仅在切换过程中可能并列运行的接线方式。计算容量:按本工程设计最终容量计算,并考虑电力系统远景发展规划(一般为本工程建设后510年)短路种类 :一般按三相短路计算。若发电机出口的两相短路,或直接接地系统以及自耦变压器等回路中的单相(或两相)接地短路较三相短路情况严重时,则应按严重情况进行校验。短路计算点:在正常接线方式时,通过电气设备的短路电流为最大的地点,称为短路计算点。 ()短路电流的计算步骤在工程设计中,短路电流的计算通常采用使用曲线法。步骤如下:选择计算短路点。画等值网络(次暂态网络)图;a)首先去掉系统中的所有负荷分支、线路电容、各元件的电阻,发电机电抗用次暂态电抗;b)选取基准容量和基准电压(一般取各级的平均电压);c)将各元件电抗换算为同一基准值的标幺电抗;d)绘出等值网络图,并将各元件电抗统一编号。化简等值网络:为计算不同短路点的短路电流值,需将等值网络分别化简为以短路点为中心的辐射形等值网络,并求出各电源与短路点之间的电抗,即转移电抗。求计算电抗。(将各转移阻抗按各发电机额定功率归算)。查运算曲线查出各供给的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标幺值。计算无限大容量的电源供给的短路电流周期分量。计算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名值。3.3.2短路电流的计算()短路计算过程系统电抗: 变压器电抗: 折算到10kV等级电抗110kV变电站到短路点d1的电抗短路点d1的短路电流kA kA kA MVA 110kV变电站到短路点d2的电抗 短路点d2的短路电流kA kA kA MVA()短路电流表表3-2 短路电流表短路点短路容量17.57kA44.8 kA23.6 kA318MVA38.49 kA98.1 kA58.5kA26.6MVA()绘制系统等值阻抗网络图 图3-1 短路等值电路3.4电气设备的选择3.4.1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尽管电力系统中各种电器的作用和工作条件并不一样,具体选择方法也不完全相同,但对它们的基本要求确是一致的。电气设备要可靠地工作,必须按正常工作条件进行选择,并按短路状态来校验动、热稳定性。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额定电压电气设备所在电网的运行电压因调压或负荷的变化,有时会高于电网的额定电压,故所选的电气设备允许的最高工作电压不得低于所接电网的最高运行电压。规定一般电气设备允许的最高工作电压为设备额定电压的1.1-1.15倍,一般不超过电网额定电压的1.15倍。因此,在选择电气设备时,可按照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U不低于装置地点电网额定电压U的条件选择,即 U U (3-2)()额定电流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I是指在额定环境温度下,电气设备的长期允许电流。 应不小于该回路在各种合理运行方式下的最大持续工作电流I,即 I I (3-3)由于发电机、调相机和变压器在电压降低5%时,出力保持不变,故其相应回路的I应为发电机、调相机和变压器的额定电流的1.05倍;若变压器有可能过负荷运行时,I应按过负荷确定(1.3-2倍变压器额定电流);母联断路器回路一般可取母线上最大一台发电机或变压器的I;母线分段电抗器I应为母线上最大一台发电机跳闸时,保证该母线负荷所需的电流,或最大一台发电机额定电流的50%-80%;出线回路的I除考虑正常负荷电流外,还应考虑事故时由其他回路转移过来的负荷。()按当地环境校验当电气设备安装地点的环境条件如温度、风速、污秽等级、海拔高度、地震烈度和覆冰厚度超过一般电气设备使用条件时,应采取措施。本设计着重考虑温度对电气设备的影响。我国目前生产的电气设备的额定环境温度Q=+ 40,裸导体的额定环境温度为+25。 ()按短路情况校验短路热稳定校验短路电流通过电气设备时,电气设备各部件温度(或发热效应)应不超过允许值。即, (3-4)式中,t秒内通过的短时热电流; 短路电流产生的热效应。电动力稳定校验电动力稳定是电气承受短路电流机械效应的能力,亦称动稳定。满足动稳定的条件为 (3-5) 或 (3-6)式中,电气设备允许通过的动稳定电流幅值; 电气设备允许通过的动稳定电流有效值; 短路冲击电流幅值; 短路冲击电流有效值。下列几种情况可不校验热稳定或动稳定:a) 用熔断器保护的电气设备,其热稳定由熔断器时间保证,故可不验算热稳定;b)采用有限流电阻的熔断器保护的设备,可不校验动稳定;c)装设在电压互感器回路的裸导体和电气设备可不校验动、热稳定。 短路计算时间验算热稳定的短路计算时间 为继电保护动作时间 和相应断路器的全开断之和,即 =+ (3-7)式中:一般取保护装置的后备保护动作时间,这是考虑到主保护有死区或拒动; 是指对断路器的分闸脉冲传送到断路器操作机构的跳闸线圈时起,到各相触头分离后的电弧完全熄灭为止的时间段。显然,包括两个部分,即 = (3-8)式中,断路器固有分闸时间; 断路器开断电弧持续时间,对少油断路器为0.04-0.06s,对SF和压缩空气断路器为0.02-0.04s,真空断路器为0.015s。3.4.2各电气设备选择的原则 断路器的选择原则高压断路器是重要的电气设备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正常运行倒换运行方式,把设备或线路接入电网或退出运行,起着控制作用;当设备或线路发生故障时,能快速切除故障回路,保证无故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