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写作.doc_第1页
模仿写作.doc_第2页
模仿写作.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仿写作:小学作文教学的起点 现在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通过模仿榜样,使信息加工的方法,规律内化为某种模式或图式,可大大减少尝试错误的成分,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模仿是作文之母,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是属于基础教育,而创新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知识之上,没有基础知识的储备,创新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提倡模仿和积累别人现成的具有示范性的知识和经验,在此基础上才会有突破和创新。模仿可谓是成功作文的捷径,模仿可以由有意的渐变为无意的,习惯成为自然。那么,作文教学中应从哪些方面去模仿范文呢? 一、注重语言的模仿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习作中表达不畅,病句多的现象相当普遍,每次改作文,学生语不成句的表达总是让人头疼。究其原因,这些学生身处农村,受方言土语的耳闻目染,在交往中用方言表达利索顺畅。但本地方言与书面语表达之间还有较大距离,因此,书面语表达艰涩,难以驾驭。那么,如何提高学生作文的语言表达能力呢?我觉得有效的方法便是模仿范文语言。这些作品的语言都是作者经过字斟句酌,反复锤炼的结果,语句符合语法规范,精练准确,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韵诗意,模仿这样的语言,肯定收获不小。那么,如何模仿呢?途径便是多朗读、多背诵。“口不绝吟”是我国千百年来遗传下来的读书法宝之一,其所以行之有效,就在于符合汉语言文字的特殊规律和人们对语言感知过程,出声地朗读是使书面语和感官联结起来的重要途径,在不知不觉中找到书面语的语感,表达也会自然地流畅起来,音韵也会和谐起来。古人所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即道出了熟读成诵后的不自觉的模仿的妙处。 二、注重思想条理性的模仿 平时在学生的作文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文章,有的文思混乱,条理不清,有文而无章,有的思维阻塞,思路狭窄,他们不懂得怎样去开拓思路,不会有条理地去展开思维活动,长此以往,就会对作文失去兴趣,产生畏惧感。所以,必须加强对学生思维条理性的训练,训练可采用模仿范文的方法。一篇优秀的作品,无论它的结构组织、层次顺序、详略安排上都应称得上典范,对于学生来说,最直接的范文就是教材。因此,要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可采用范文仿写。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注重每篇课文行文思路的探讨评析,然后让学生进行仿写。这样,结合教材的学习,模仿文章写作,不仅能掌握了课文的条理,而且也使自己的文章会有比较好的思路。 三、注重写作技巧的模仿 虽然文无定法,但大体规则和方法还是有的:如选材方面的以小见大,点面结合;内容方面的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结构方面的“凤头、猪肚、豹尾”;语言方面的准确、鲜明、生动;表现手法方面的想象、夸张,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衬托等等,有了这些技巧的运用,文章才会有血有肉。这些技巧都零星分布在教材中,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找出来,体味它的妙处,然后让学生模仿写作,使这些技巧真正内化为学生的写作能力。当然,写作技巧中最重要的,还是求真。要模仿别人,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的素材,这样的思想,才是活的,才是源源不断的。 要想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必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在平时的教学与生活中,我十分注重引导学生去观察,去积累,用一颗敏感的心去触摸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一方面,我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日记的要求只有一个字真:写真人;叙真事;抒真情;谱真意。不一定长篇大论,但抒发的必须是最真的情感;不一定精妙绝伦,但记录的必须是最真的生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注意引导,使那些没有观察意识、对眼前现象熟视无睹的学生,慢慢培养起观察兴趣,逐步形成观察的习惯。生活中有许多有意义的值得观察的事物,怎样使学生不错过这些宝贵的生活画面,及时捕捉住观察的对象呢?一要多引导,二要多提醒。比如要写周围熟悉的人,首先要选定目标,注意观察。这个人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在行为上有什么特征?有没有与别人特别不一样的地方?什么地方最引人注意?类似的问题教师要经常提醒。有很多观察体会,很多灵感往往是转瞬即逝的,一不留神就会溜走。时间长了,学生的日记成了一本很好的些丰富多彩的瞬间往往被我们所忽略。因此,我要求每个学生备一本笔记本,自己给笔记本起一个喜欢的名字,随心所欲地用它去记录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真善美丑;用它去表达心中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写自己的新发现,写生活中的事物,写脑中偶尔蹦出来的灵感。五彩生活手册,里面记录了许许多多生活的素材,写作时也就信手拈来。另一方面,应积极引导学生去写随笔。当然,模仿是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在模仿中有变化,在变化中有创新。很多艺术学习如绘画、书法都是先从模仿开始,最后才形成自己的风格。写作也就是一种艺术活动,愿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模仿习作,使学生迅速“入门”,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怎样突破小学作文教学的难点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都有作文训练项目。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师要面面俱到、详详细细的指导,甚至要作一些必要的板书和口述,来帮助学生理顺思维的做法。尽管每次指导写作时,教师苦心经营,讲得头头是道,但效果还是不尽人意。因为多半是命题作文,加上受到教师先声夺人的固定思维约事,所以学生写文章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撇开这一点不说,单以内容来讲就可能毛病百出:有头无尾、画蛇添足、主次不分、废话连篇、内容空洞、层次混乱、抓不住中心、不善于观察和联想,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学生提到作文就感到头痛。可以这样说,学生围绕教师转,只是按照“教师学生记”这样陈旧的模式,反反复复地进行训练。一旦离开了老师的“搀扶”,学生就会立刻感到无所适从。于是乎,小学作文教学就成为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 我们都由衷地感叹,小学作文教学难乎其难。到底难在哪里?回顾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不妨对学生稍作一下分析,就可以看出存在的问题。一是学生读得少。除了学过的课本上的文章以外,几乎不曾诵读过其它文章,作起文来无话可说也就理所当然了。二是观察得少。很少观察或不会观察导致学生对某些事物认识模糊,从而作文时不是乱形容一通,就是乱修饰一气,文不达意,不形象逼真,更没有活泼生动。三是写得少。没有养成练笔的良好习惯,单靠每学期为数不多的几次作文来有限地训练一下,怎么能“笔下生花”呢? 看来,要想学生写好作文,就必须要求学生从这三个方面努力去做。 第一,广泛阅读。蚕不吃桑叶吐不出丝,蜜蜂不采花粉酿不成蜜。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见多识广,“取左右逢其源”。可适当补充与课文有联系或相类似的篇章,作为学习语文的延续、补充。这有点像滚雪球,往往一篇带上几篇,“雪球”越滚越大。也可读报读刊,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大知识面,间接了解生活,吸收写作营养。 第二,学会观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写作素材,培养使用眼睛的习惯,对事物的形状、大小、多少、颜色等有所认识,再用“画家的手腕”,把它的形象和式样勾画出来,这样就不至似是而非,或者层出不穷的“雷同”了。 第三,勤写多练。配合阅读课中学习的写作知识,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动手写作,如描写一个肖像、一副表情、一串动作、一段对话。有课文作范文,生活中取材,难度不大,学生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因而兴趣浓,劲头大,积极性高。在写作中,有的学生刻画自己老师的肖像,用他们童稚的眼睛看大人,写得维妙维肖,使人一读便知写的是谁;有的学生描绘妈妈生气的神态,抓住脸色,眼神和动作去写,使人看了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总之,看到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