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风散不只治感冒.doc_第1页
玉屏风散不只治感冒.doc_第2页
玉屏风散不只治感冒.doc_第3页
玉屏风散不只治感冒.doc_第4页
玉屏风散不只治感冒.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玉屏风散不只治感冒 时间:2005年06月22日 玉屏风散出自丹溪心法,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组成,常用于表虚自汗,易感风邪的病症,是中医用于扶正的经典名方之一。 有人对30例体虚易感冒的小儿应用玉屏风散,经半年多随访发现,小儿呼吸道感染率大为下降,健康状况显著改善,有效率达93。4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每次口服玉屏风散10毫升,每日1次,连服1个月以上,哮喘发病次数明显减少,其作用显著优于干扰素。以本方加甘草,每日煎水200毫升分两次服,3个月为1疗程,对106例易患感冒的矽肺病人进行防治观察,3年发病率由40下降为75,血液中IgG明显升高。62例高原久咳患儿,每日1剂,连服3剂加味玉屏风散,总有效率达929。本方加味还可用于妇女经期虚寒型、虚热型、气虚型、血虚型感冒,均效果良好。以玉屏风散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255例,治愈106例,有效率达847,研究结果表明,本方能使体内环核苷酸水平恢复正常,渗出病变明显改善。 肾小球肾炎患者很容易感冒,且因感冒而使病情反复发作。24例肾炎患者在原用药基础上加服玉屏风散(丸),每日3次,每次69克,1个月为1疗程。经12个疗程后,显效23例;其中伴慢性咽炎者18人,明显好转者17人。以本方加味配合维生素E治疗隐匿性肾炎患者36例,对尿红细胞转阴有效率为909,尿蛋白转阴有效率为833。33例慢性肾炎患者服用本方加陈皮、连翘、土茯苓、羌活(共研末),每日3次,每次9克(儿童减半),每月服药1215天,可预防慢性肾炎的复发。 玉屏风散合生脉饮治疗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30例,效果显著,且患者NK细胞活性明显提高。以本方合补阳还五汤治疗面神经麻痹者49例,痊愈32例,显效15例。本方加味治疗病毒性角膜炎28例,每日1剂,服药最多者60剂,最少者10剂,治愈率达965。本方合桂枝汤加减治疗26例慢性荨麻疹,每日1剂,总有效率为847。 玉屏风散加味还可用于治疗重症失眠、口眼斜、小儿夏季热、小儿厌食、习惯性流产、不育症、慢性结肠炎、胃下垂、胃粘膜脱垂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口腔溃疡、美尼尔氏综合征、过敏性皮炎、多发性红斑、多发性疖肿、汗症等病症。妙方精选:玉屏风散屏风,是一种室内作装饰和挡风用的家具,也是一种古色古香的艺术品。有意思的是,我国古代医家创制了一剂名叫“玉屏风散”的方剂,顾名思义,它能抵挡风邪,至今仍是临床常用的防治体虚感冒的良方,有“中成药中的丙种球蛋白”之美称。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耿俊英/任天池 玉屏风散是中医的名方之一,它药味精少,配伍严密,疗效确切,在中医界无人不知。方名玉屏风散,取其有益气固表而止汗泄、御风邪之功,有如御风之屏障,而又珍贵如玉之意。来源:一般认为该方最早出自宋代张松究原方一书。方药组成:防风30克,黄芪(蜜炙)60克,白术60克。用法:研末,每日2次,每次69克,开水送服。亦可按原方用量比例酌减煎服。功能:益气固表止汗。主治:1.自汗。汗出恶风,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浮虚。2.易感冒。御风之屏障玉屏风散中的药物只有3味,非常简单,但其配伍却非常严密。它以益气固表为主,固中有疏,散中有补,补散并用,相反相成。方中黄芪味甘,性温,入肺、脾经,能益气升阳,固表止汗;白术味苦、甘,性温,能补脾益气,助黄芪以加强益气固表之功;防风味辛、甘,性微温,能走表祛风。煎药时加入大枣,以加强益气固表之力。方中黄芪、白术合用,使气旺表实,则汗不能外泄,邪不易内侵;黄芪、防风相配,固表而不留邪,祛风而不伤正。诸药相合,具有益气固表,祛风止汗作用,为补中有泻,泻中有补,补泻并用之方剂。 辨证要点:无故出汗本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汗证和多种过敏性疾病,多能取得满意疗效。应用本方以自汗恶风,面色苍白,舌淡,脉虚为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自汗症(自汗是指人体不因服用发汗药或剧烈活动、天气炎热、衣被过厚等因素而动辄自然汗出者编者注)的常用方剂。其基本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补虚,能益气固表止汗;二是祛邪,能疏散肌表风邪。所以本方所治病证的基本病机是气虚卫表不固,兼有风邪。如医宗金鉴所说,“其自汗不止者,亦以微邪在表,皮毛肌肉之不固耳。” 经常感冒者可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抑菌、抗病毒、抗变态反应、抗应激等作用。而且对机体免疫功能呈双向调整性效应。现代多用本方加减治疗或预防小儿及成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肾小球肾炎患者易感冒而诱发病情反复发作者,过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支气管哮喘等因外受风邪反复发作之过敏性疾病,以及术后、产后等因表虚腠理不固而致之自汗症。【注意事项】虚人外感,邪多虚少者,不宜;阴虚盗汗者(夜间入睡后不自觉地汗出,醒后汗止的,称为盗汗编者注),不宜。本方在临床应用时常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药物用量。玉屏风散组成:防风(30克) 黄芪(60克,蜜炙) 白术(60克)简介:编辑本段【功用】益气固表止汗。【主治】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恍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本方常用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虚不固而外感风邪者,以及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诱致病情反复者。)【用法】上为末,每服三钱(9克),用水一盏半,加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后热服。(现代用法:研末,每日2次,每次6-9克,大枣煎汤送服;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禁忌】若属外感自汗或阴虚盗汗,则不宜使用。【方论】方中黄耆益气固表止汗为君;白术补气健脾为臣;佐以防风走表而散风邪,合黄耆、白术以益气祛邪。且黄耆得防风,固表而不致留邪;防风得黄耆,祛邪而不伤正,有补中寓疏,散中寓补之意。类别:补益类编辑本段出处:医方类聚冬春交替,多发感染性疾病,有些体质虚弱的人,更免不了来几场感冒发烧。中药名方玉屏风散由我国元代医家危亦林创制,是体质虚弱者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良方,不妨一试。“玉屏风散”是中医预防体虚感冒的专方,主要提升患者的“正气”以抵御外邪,适合于健康人和亚健康人。此外,还能治疗症状轻微的早期感冒,比如伤风后出现鼻塞、怕冷等症状。中医方剂里有“玉屏组合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行”之说,意思就是玉屏风散药味组成少而精,只有黄芪、防风、白术3味药物。黄芪是健脾补气药的代表,于内,可大补脾肺之气,于外,可固表止汗,特别适合于治疗肌表卫气不固导致的体虚盗汗,是方中的主打药物;白术则能健脾益气,帮助黄芪加强益气固表的功能,为辅药;防风异名叫“屏风”,可以解表祛风。可以说,前两味药,以扶正为主,而防风则以祛邪为主,本方剂正是“标本兼治”的巧妙结合。怎样判断自己是否属于肌表卫气不固呢?一般来说,有如下情况者可“对号入座”:消瘦,容易感冒,畏风怕冷,稍微活动就出汗较多,或患有过敏性鼻炎(如遇冷风即喷嚏不断)等。用药心得自制玉屏风散玉屏风散在药店内有成药出售,可按说明书服用。不过,齐文生主任医师说,在家也可自制散剂,非常方便。1、直接服用:黄芪、白术、防风的用药比例为2:2:1,10克黄芪,10克白术,5克防风,3味药物共碾为细末(药店可以提供研磨服务)为1剂,混合均匀,早晚各1次,温开水送服,1天服完。2、煎服:上述药物放入药罐,煎汤剂当茶饮,每日煎1剂,分23次服用。编辑本段现代发展除上述治疗气虚感冒之外,玉屏风散在临床上还可以治疗小儿体虚多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口腔溃疡、慢性荨麻疹、美尼尔综合征、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慢性结肠炎、面神经麻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皮肤瘙痒症、习惯性便秘、原发性多汗症等等。在玉屏风散的实验研究中有许多新的成果。专家发现黄芪能使血液中白细胞显着增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增强,从而使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增加。黄芪能促进抗体合成,对体液免疫有促进作用,还有诱生干扰素的作用。临床药理实验结果表明,诸多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患恶性肿瘤、慢性肝炎、慢性支气管炎等),服用黄芪可使其免疫功能增强。白术是培补脾胃之要药,强身壮体之佳品,在清朝宫廷长寿方中,白术使用频率达69%,占有重要位置。新近的研究指出,白术能够提高细胞免疫功能,还能提高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故又能增强体液免疫功能。此外,对于白细胞减少症,白术还有升白作用。防风有祛风、镇痛、发汗、解热、抗菌之作用。以上三药共用,产生协同作用使疗效增强,且有病能治,无病能防,实为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中成药玉屏风散有口服液、颗粒剂、袋泡茶、散剂等制剂,均属甲类OTC药物。怕麻烦的可以选用。自制玉屏风散防感冒 2008-10-24 13:34:36 华夏经纬网玉屏风散给体质虚弱者加了一面“挡风(风邪)墙”。 体弱者预防感冒的“屏风”冬春交替,多发感染性疾病,有些体质虚弱的人,更免不了来几场感冒发烧。中药名方玉屏风散由我国元代医家危亦林创制,是体质虚弱者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良方,不妨一试。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齐文生介绍,“玉屏风散”是中医预防体虚感冒的专方,主要提升患者的“正气”以抵御外邪,适合于健康人和亚健康人。此外,还能治疗症状轻微的早期感冒,比如伤风后出现鼻塞、怕冷等症状。玉屏风散取名十分贴切形象,“玉”者,有珍贵而坚固的意思;“屏风”,室内门前挡风的家具;“散”表示该药为散剂,就是将药物研磨成粉后均匀混合而成。“玉屏风散”像是给体质虚弱的人的体内加了一面结实坚固的挡风墙,使风邪无法侵入。只有三味药物中医方剂里有“玉屏组合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行”之说,意思就是玉屏风散药味组成少而精,只有黄芪、防风、白术3味药物。黄芪是健脾补气药的代表,于内,可大补脾肺之气,于外,可固表止汗,特别适合于治疗肌表卫气不固导致的体虚盗汗,是方中的主打药物;白术则能健脾益气,帮助黄芪加强益气固表的功能,为辅药;防风异名叫“屏风”,可以解表祛风。可以说,前两味药,以扶正为主,而防风则以祛邪为主,本方剂正是“标本兼治”的巧妙结合。怎样判断自己是否属于肌表卫气不固呢?一般来说,有如下情况者可“对号入座”:消瘦,容易感冒,畏风怕冷,稍微活动就出汗较多,或患有过敏性鼻炎(如遇冷风即喷嚏不断)等。自制玉屏风散玉屏风散在药店内有成药出售,可按说明书服用。不过,齐文生主任医师说,在家也可自制散剂,非常方便。1、直接服用:黄芪、白术、防风的用药比例为2:2:1,10克黄芪,10克白术,5克防风,3味药物共碾为细末(药店可以提供研磨服务)为1剂,混合均匀,早晚各1次,温开水送服,1天服完。2、煎服:上述药物放入药罐,煎汤剂当茶饮,每日煎1剂,分23次服用。(环球时报生命周刊)玉屏风散可治哪些病 2006-08-22 09:51:54 玉屏风散由防风、黄芪、白术3味中药组成,源出丹溪心法,有益气、固表、止汗之功效,为虚人易感冒者的常用方。研究表明,玉屏风散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增加抵抗力的作用。还可用于其他一些病症。 预防体弱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黄芪40克,防风12克,生牡蛎40克,山药40克,白术25克,陈皮25克。上述药物研贮瓶备用。2岁以下儿童每次服用2克;2岁以上儿童每次服用3克;每日2次,隔日服。 顽固性荨麻疹炙黄芪13克,白术10克,防风、桂枝、赤芍、白芍各10克,地龙10克,蝉蜕6克,大枣45个,生姜3片。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7天为1个疗程。 小儿体虚多汗黄芪15克,白术5克,防风3克。自汗为主要症状者酌情加党参、首乌、龙骨、牡蛎、浮小麦;盗汗为主者酌加玉竹、熟地、当归、沙参、麦冬、鳖甲、五味子、地骨皮;自汗盗汗兼而之者配伍四君子汤。每日一剂,连服数剂便能收效。多发性疖肿本病常此起彼伏,难以治愈,用抗菌消炎药物多难以奏效,其发病机理往往与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可用黄芪12克,白术5克,防风3克,水煎服或开水冲泡代茶饮用,20天为1个疗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本病可能与自身免疫有关,常由于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毛细血管脆性增多,四肢皮肤出现紫癜、瘀斑,并常伴有黏膜及内脏出血。可服:黄芪25克,白术10克,防风5克,熟地10克,黄精10克,水煎服,2天为1个疗程。顽固性口腔溃黄芪25克,白术10克,防风5克,生地10克,金银花10克,水煎服,20天为1个疗程。慢性结肠炎黄芪25克,白术10克,防风5克,金银花10克,苍术5克,水煎服,20天为1个疗程。此外玉屏风散用于治疗肾炎、眩晕症等,都可收到良好的疗效。本方还可用于慢性过敏性鼻炎,但应用时须酌加苍耳子、辛夷花以疏风通窍。 转自湖南在线:10349/ 玉屏风散的临床应用文章发布者:宗修英 来源: 2推荐阅读 玉屏风散来源于元代医家。此后历代医家都承袭沿用,至今不衰,它药简效验,确切疗效,深得历代医家好评。 张老年逾花甲,是一位退休工程师,近一年来经常感冒,稍遇风寒即打喷嚏、流鼻涕、咽喉不适,以及食欲不振、浑身乏力、四肢酸困,平常还爱出虚汗。虽然每次感冒都治好了,但遇到风寒会再次发病,屡治屡犯,经久不愈,甚为烦恼。这次来找我求治,我询问病史之后,检查见其面色白、舌苔淡白、脉浮虚软,知其表虚卫阳不固,需要益气固表止汗,给开了 10剂玉屏风散加味,水煎服,一天1剂。10天以后,改为玉屏风散(散剂)服用,一个月后即获痊愈,以后未再复发。他对玉屏风散赞叹不绝。张老反复感冒,常出虚汗,主要原因在于气虚。气虚则卫阳不固,营阴不守,故经常感冒。治病必求于本,遇到感冒仅仅对症治疗是不行的。柯韵伯先生曾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不患无以驱之,而患无以御之;不畏风之不去,而畏风之复来。何则?发散太过,玄府不闭故也。昧者不知托里固表之法,遍试风药以驱之,去者自去,来者自来,邪气留连终无解期矣。这就是张老屡治屡发的原因,也是玉屏风散的适应证。玉屏风散来源于元代医家。此后历代医家都承袭沿用,至今不衰,它药简效验,疗效确切,深得历代医家好评。玉屏风散药物组成十分简单,仅3味:黄芪、白术、防风。黄芪为君药,归经入于脾肺,甘温益气,大补脾肺,使其本固而标荣,气足则卫充,卫气外固则汗出自止。白术为燥湿健脾之要药,可协助黄芪补中益气,是本方之臣药。表虚自汗的原因是肺虚,肺虚则卫不固,故易感受风邪而汗出不止。配合防风与黄芪同用者,寓有补中兼疏之意,使其卫邪得补而风邪得除。三药相辅相成,疗效显着,为固表疏风止汗之良剂。本方剂的名字也很有意思:防风善于驱风,得黄芪以固表,则外有所卫。得白术以固里,则内有所据,可防风邪去而复来。所以玉屏风散对于驱除风邪来讲,是倚如屏,珍如玉也,故名。除上述治疗气虚感冒之外,玉屏风散在临床上还可以治疗小儿体虚多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口腔溃疡、慢性荨麻疹、美尼尔综合征、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慢性结肠炎、面神经麻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皮肤瘙痒症、习惯性便秘、原发性多汗症等等。在玉屏风散的实验研究中有许多新的成果。专家发现黄芪能使血液中白细胞显着增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增强,从而使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增加。黄芪能促进抗体合成,对体液免疫有促进作用,还有诱生干扰素的作用。临床药理实验结果表明,诸多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患恶性肿瘤、慢性肝炎、慢性支气管炎等),服用黄芪可使其免疫功能增强。白术是培补脾胃之要药,强身壮体之佳品,在清朝宫廷长寿方中,白术使用频率达69%,占有重要位置。新近的研究指出,白术能够提高细胞免疫功能,还能提高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故又能增强体液免疫功能。此外,对于白细胞减少症,白术还有升白作用。防风有祛风、镇痛、发汗、解热、抗菌之作用。以上三药共用,产生协同作用使疗效增强,且有病能治,无病能防,实为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编者按】中成药玉屏风散有口服液、颗粒剂、袋泡茶、散剂等制剂,均属甲类OTC药物关于玉屏风散的使用玉屏风散的功效是:补气、固表、止汗。如御风的屏障,而又珍贵如玉,所以方名称为“玉屏风”。该方主治肺气虚弱,汗孔不能密固的多汗自汗,以及因汗多,抗病力下降所致的感冒风寒、短气无力、咳嗽痰稀、面色淡白、怕风畏冷、鼻流清涕等症状。凡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气管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和肾小球肾炎等疾病,见有上述症状,属于气虚者都可用玉屏风散。特别是表现为稍微运动后就较常人多汗者(中医称自汗),玉屏风散常服有卓效。方药组成;黄芪30克,防风30克,炒白术60克。服用方法;玉屏风散在古代多用散剂,即把药味打成粗末,每天取18克,加生姜6片,水煎,待沸后58分钟,药液分两次服,为成人量。现代多用汤剂,即把药物饮片放入罐中,加冷水浸泡30分钟,然后加热,沸后20分钟倒出药汁,连煎两次,合药液,分3次服用!玉屏风散治多汗古方今用 (之六 )古方来源 玉屏风散出自元代名医朱震亨所著的丹溪心法一书中。主治病症 玉屏风散的功效是 :补气、固表、止汗。如御风的屏障 ,而又珍贵如玉 ,所以方名称为“玉屏风”。该方主治肺气虚弱 ,汗孔不能密固的多汗自汗 ,以及因汗多 ,抗病力下降所致的感冒风寒、短气无力、咳嗽痰稀、面色淡白、怕风畏冷、鼻流清涕等症状。凡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气管炎、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和肾小球肾炎等疾病 ,见有上述症状 ,属于气虚者都可用玉屏风散。特别是表现为稍微运动后就较常人多汗者 (中医称自汗 ) ,玉屏风散常服有卓效。方药组成 黄芪 30克 ,防风 30克 ,炒白术 60克。服用方法 玉屏风散在古代多用散剂 ,即把药味打成粗末 ,每天取 18克 ,加生姜 6片 ,水煎 ,待沸后 5 8分钟 ,药液分两次服 ,为成人量。现代多用汤剂 ,即把药物饮片放入罐中 ,加冷水浸泡 30分钟 ,然后加热 ,沸后 20分钟倒出药汁 ,连煎两次 ,合药液 ,分 3次服用。成药介绍 玉屏风散市场上有水丸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冲剂和口服液等 ,可供选用。值得注意的是 ,对于阴虚有热的夜间睡后多汗 ,醒后汗止 (盗汗 ) ,以及感冒无汗 ,身痛者都不能服用玉屏风散。 婴幼儿多汗的治疗周岁左右的孩子特别爱出汗 ,中医称其为虚汗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