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教学总结.doc_第1页
水彩教学总结.doc_第2页
水彩教学总结.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教学总结授课名称:水彩授课教师:陈密授课时间:20092010第二学期授课专业:动漫专业授课学时:48课程教学总结: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和训练学生观察对象与表现对象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分析造型、理解造型的能力是对设计理念的初步导入,为后续专业课程提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何使水彩的教学更加科学合理,为以后的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是我探索的重要目的。本课程主要放在风景写生上从高校教学实践中发现,绝大部分学生考前没有画过风景画,更谈不上有风景写生的经验,因此,画出来的东西不甚理想,画面结构松散,色彩关系不正确,出现脏、燥等现象,不少同学只有依靠临摹、抄照片来完成作业,在没有达到风景写生要求的情况下,不了了之。针对这些情况,在本课程的教学工作中,有如下侧重:其一,做好风景写生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让学生自己去选静物,参与设计静物组合,亲自动手水彩肌理的试验。 一般情况下,在风景写生课之前都有较多课时的静物写生练习。静物写生对于初学水彩的学生来说,在造型、色彩,特别是对水彩性能的了解、熟悉上很有作用。但常常是老师摆好静物后,学生就开始画。殊不知,老师从选择静物、衬布时,就已经开始了构思:整个画面的结构,主体物与陪衬物之间形成的关系、色彩的关系,虚实、穿插关系等等都是考虑再三、左右衡量以后才做出决定。而学生当中少有能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他们中的大多数只做了一半的工作描绘,而另一半组织、取舍的工作实际上由老师做了。长此以往,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就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在对实景写生时,这种不足就显而易见。因此,在静物写生课的后期,我有意让学生们自己去挑选静物,自己组合,并告诉他们现在你们的作画过程已经开始了。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从被动地接受向主观地参予过渡。 为了更好地放开手脚,活跃思路,增加趣味性,在正式外出写生之前,安排一定的课时,作专门的水彩肌理试验以改变学生在较长时间的静物写生时易形成的拘谨,同时也为今后的风景创作积累素材。其二,正式外出写生时仍要降低要求,先分后和,循序渐进。 通常情况下,写生刚开始时,学生们情绪高涨,但不久,就会因受“挫折”而低落。所以首先要保持学生们的自信心,不让其“降温”;要求分阶段性按学生们易于达到的难度来进行。具体说来是以色块、形状来观察对象,不要看到具体的一棵树、一块石头或者一片房;要看到色块色彩的搭配,把纷繁零乱的对象,尽量地概括成一些形状,即使树、草这样参差不齐的对象也要尽力用一些合理、简单的形状概括出来,并以不同的色块把它们分出层次。幅不要大,且有时间限制,一般不要超过两小时,防止过长时间使学生陷入琐碎的细节里,与此同时,向学生系统介绍印象派室外写生的体会,对光与色的理解和分析,在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下,又通过具体实践来加深对理论的深入理解,每隔1-2天,要求在画室集中点评。 其三,选择具体对象仔细察,入刻画。风景中树的表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对不同树种的枝、叶、根进行仔细观察,比较异同,色、形、质地的不同,找出树木的生长规律,以及以石头为主题,以草地等等为主题的描绘,把握客观对象的实质,做到心中有数。一般来说有一定基础的同学都能较好地完成任务。在尺幅和时间上不作特别要求。 其四,结合前面的练习,如何将色块、形状的练习与细节描绘有机的结合,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的表现,是一幅水彩画走向完整的关键一步。前几步是分,这一步是总。同时分析大量的优秀风景作品,寻找其中的奥妙。 其五,在学习过程中,还要结合中、西、美学思想的讲解,让学生在认识上能有一个高度。如塞尚如何在他的风景画中体现次序;凡高如何利用色彩来表现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烈之情,以及后来的现代派艺术家们如何创造出强烈的形式感。东方艺术家如何借景抒情,中国水墨山水中的精神取向,以及如何体现水彩的民族性等等。这样一来,就把单纯的风景写生课上升到了一个具有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的创作高度。 通过教学认识到自己在专业上的不足,以及在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教学上的欠缺。水彩画传入中国已有百年历史,能形成今天多元并存、蓬勃发展的局面是来之不易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