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派旗袍”造型与结构的变迁庄立新(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 院 服装系 ,江 苏 常 州 213000)摘 要 :通 过 比 较 20 世纪初各个时期 “海 派 旗 袍 ”的 典 型 款 式 ,分 析 了 “海 派 旗 袍 ”的 造 型 、结 构 、工 艺装饰等因素的 源 流 与 变 迁 。 揭示了以此为代表的中国近代女装 “融 合 中 西 ”的改良方 式以及从平面结构逐渐走向立体组合的成型过程 ,不 仅 是 对 中 国近代女装发展历程的探讨 ,更希望成为中国现代女装造型设计与结构创新的借鉴 。关 键 词 :旗 袍 ;改 良 ;造 型 ;结 构中 图 分 类 号 :ts941.717.87文 献 标 识 码 :b文 章 编 号 :1001-7003(2008)09-0050-03人 类的日常生活见证了服饰文化的发展历程 ,20世纪初产生于上海并随之风靡全国的 “海 派 旗 袍 ”就 是 近代中 国 服 装 史 上 “西 风 东 渐 ”的 一 个 见 证 。 它 的 产 生与发展 ,不单是一个地域性的服饰文化现象 ,更 是 近 代中国女装造型 、结构发生根本变化的重要标志 。 它由因 袭 而 改 良 ,最终彻底突破了 “平 面 装 饰 ”这 一 延 续 数 千 年 的 服 饰 形 制 ,为近代中国女装完全走向 “立 体 造 型 ” 奠定了基础 。 分析、比较、研究旗袍的造型与结构变迁 ,别于传统式样的上海旗袍 。 一般把这种成型于上海 、有 别 于 传 统 、 以上海风格为基调 、 流 行 于 20 世 纪 近 四 十 年 , 并且现在仍有延续的民国 改 良 “ 旗 袍 ” 称 之 为 “海 派 旗 袍 ”。2 “海派旗袍”的造型变迁旗 袍 源 于 清 代 “旗 女 之 袍 ”的 衬 衣 和 氅 衣2。 “海 派 旗 袍 ” 的成型过程是对 “ 旗 女 之 袍 ” 的 造 型 、 结 构 以 及装饰风格逐渐改良的过程 。 20 世 纪 的 第 一 个 10 年 是 清末向民初的转折期 , 当 时 受 留日女学生的影响 ,在上海出现了新式女装 ,这 种 以 窄而修长的高领衫袄搭 配 黑 色 长 裙 ,不 施 质 纹 、 不 戴 首 饰 、 上 衣 配 下 裙 的 “ 文 明 新 装 ”一度成为最流行的服装 。 20 世 纪 20 年 代 ,因 受西式服装形态的影响 ,上 海 新潮女性的时尚装束日 趋 华 丽 矫 饰 , 海 上 风 俗 大 观 中对当时所谓的 “ 奇 装 异 服 ”作了很形象的记载3。 此时正当是民国新旗袍改 良 成 型 的 初 始 期 , 从 形 态 方 面 看 , 旗袍之所以从原来 “旗 女 之 袍 ”的 “宽 松 直 身 ”向 着 “称 身 合 体 ”转 变 ,无 疑 是受到了西洋服装造型和结构 的 影 响 ,只 是 碍 于 传 统 习俗和道德观念的制约 ,着 装 的审美取向在短期内难 于 接 受 。“海 派 旗 袍 ”的最初样式是以无袖长马甲的形式出 不仅有助于当代服装设计师借鉴其形制 ,构思、结构创意的领域里鉴古拓今 。更 能 在 造 型1 “海派旗袍”的产生旗袍原为满族人的袍服 。 清 代 称 编 入 “八 旗 ”之 人 为“旗 人 ”,因而旗人之袍被称为 “旗 袍 ”。 其 中 “旗 女 之袍”一直以北京为中心延续着宽大繁缛的形态 ,尤 其 在 嘉、道之 后 ,“旗 女 之 袍 ”的形制开始被汉族女性接受并 改 进 ,形成了结构简单 、 装 饰 复 杂 、 造 型 宽 松 、 腰 身 平直 、袖 长 至 腕 、衣 长 至 踝 ,锦 缎 衣 料 、重 镶 复 滚 的 特 征 , 这种特征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1。 辛 亥 革 命 后 ,在 国 民 政 府 “新 生 活 运 动 ”的 倡 导 下 ,传 统 “旗 袍 ”样 式 逐 渐 被抛弃 ,中国女性的形象伴随着精神面貌一起得到了解 放,改变了长期以来束胸裹臀的装扮 ,着装上表现自然 体态曲线美的观念得到推崇 。“ 首 开 风 气 之 先 ” 使 20 世纪初的上海成为中国 流行时尚的最前沿 , 特定的地域文化和崇 洋 风 尚 对 民众的着装观念产生极大影响 , 尤 其 30 年 代 之 后 , 上 海 已 经成为中国电影业和新生活运动的中心 , “ 标现 的 ,1926 年 ,长马甲同短袄合 并就产生了民国时期 的上海 新 旗 袍 样 式 。 “海 派 旗 袍 ”的早期形制与传统区 别不 大 , 除了衣身装饰上删繁就简外 , 造 型 窄 长 而 修 身 ;结构上则沿用平面裁剪 ,但 细 节 处 理 略 显 着 意 ,表现在 : 在直线造型基础上 ,将腋下与腰身部位略微收 新 立 异 ”的审美取向很自然地促使人们对 传 统 旗 袍进、下摆 略 放 、侧 缝 略 微 外 斜 、收 腰 则 不 明 显 、通 常 配 以倒大袖 ,整体呈现修长而平直的形态 。 由于时世风尚的 趋 同 现 象 ,这种旗袍与同时期的 “文 明 新 装 ”在 外 轮 廓 造型 上 非 常 接 近 , 只是在上下装结构上存在分与合的 差异(图 1)。1930 年 之 后 ,“海 派 旗 袍 ”除 了肩袖部分仍大多采 的 造 型 、 结构以及穿着方式进行改良 , 由 此 成 就 了 有收 稿 日 期 :2008-05-05;修 回 日 期 :2008-07-17作 者 简 介 : 庄 立 新 (1967 ), 男 , 讲 师 , 主要从事服装造 型设计与成衣品牌策划研究 。- 50-图 1 20 世 纪 “海 派 旗 袍 ”的造型变迁之一 图 2 20 世 纪 “海 派 旗 袍 ”的造型变迁之二 图 3 20 世 纪 “海 派 旗 袍 ”的结构变迁与比较 至 膝 与 踝 中 点 ,与 裤 下 端 齐 ,袖 长 至 肘 与 手 脉 中 点 ,色蓝,纽扣六 ”,确定了典型的旗袍式样4。 这 一 服 制 条 例 的颁布确立了民国新旗袍式样的基本形制 , 在 世 风 观 念的导向上给予了新兴着装方式以肯定 。30、40 年 代 是 旗 袍 的 全 盛 期 ,其基本廓形已臻于 成熟。 30 年代后期人们参照西式裁剪方法对旗袍的结构 进 行 了 改 良 ,从 现 存 实 物 看 ,更 多 出 现 在 长 袖 的 呢 、 棉、夹等秋冬装旗袍结构上 ,为了解决腋下褶皱量问题 而采用 了 斜 肩 分 片 、腋下收量或分片配袖 ;为 了 更 加 突出胸、腰 、臀三围的立体感而将前后腰身适度收取省量 用连身平直结构外 , 身片处理则大量开始女装洋服连 衣裙的 造 型 方 法 ,出现了前后身片的省道 、长 袖 旗 袍 的 腋 下 分 割 (开 刀 )等处理余缺的结构 ,这些造型修正使 旗袍更 加 称 身 合 体 。 此 后 ,“海 派 旗 袍 ” 的 形 态 基 本 稳 定 ,细节则不断随流行而变化着 ,直 至 1950 年 初 ,“海 派旗 袍 ” 一直是我国城市女性和乡村知识阶层女性的 常、礼服的基本形制 (图 2)。 20 世纪 50 年代中后期 ,受 意识形态导向的变化影响 , 旗袍被归为资产阶级生活 方式而遭唾弃并迅速消亡 ,直 至 80 年 代 ,随 着 改 革 开 放,“海 派 旗 袍 ”得 到 再 度 复 兴 ,成为当今中国女性礼仪 服装中的重要类别 。等种种新式结构设计 ,使传统的一块布式的平面裁剪 走向了分体 组 合5。 此 后 ,这种改良结构被广泛衍用到 短袖和无袖旗袍的结构设计中 ,身合体 。使旗袍的造型愈加称 从 “海 派 旗 袍 ”的 造 型 变 迁 可 见 ,由掩盖人体的宽 松的直线造型转向表现人体的半紧身 、紧 身 的 曲 线 造型6正是它在保持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 ,逐 渐 吸 收西方服饰的审美观念和制衣技巧 ,融合东西文化的表 征。 “海派旗袍 ”融合中西的结构改良 ,可以说是中国女装结束延续数千年平面结构历史的一种标志 ,是 中 国服装迈向立体造型的第一步 , 它的成型为中国服装的 结构设计和技术创新开辟了一条新思路(图 3)。3 “海派旗袍”的结构改良20 世 纪 早 期 ,作为开风气之先的时尚中心 , 上 海女性的着装主要混合着三种倾向 。其 一 是 洋 装 化 倾向 ,洋 装是随着西方列强而进入上海的舶来品 , 从 造型 、 结 构到装饰完全按照当时西洋服装的程式复制 。 其二是延续古制的传统倾向 , 延 续 古 制 的 女 装 则 主 要分布在中老年女性和劳动妇女这一阶层中 , 由 于4 “海派旗袍”的工艺与装饰从造型特征来看 ,清代旗女的氅衣应是旗袍 的 原着装观念的定式作用 ,她们的服装造型与 结 构 难 以型 。 但 氅 衣 是 外 套 ,松 直 而 宽 大 ,两侧对称开叉高至腋 下 ;旗袍则内穿不多 ,且追求称身合体 ,两 侧 叉 位 必 然 降 低 。 从传世实物来看 ,1940 年 以 前的旗袍通常较为 宽 松 ,开叉也很少有高过膝盖的 ,据 旗 袍 老 技 师 回 忆 , 因为紧身程度和开叉高低通常被视为判别某种职业和 身 份 的 标 志 , 旗 袍 无 论 长 短 , 开叉位置一般在膝盖上 下 一 寸 处 变 化 ,良家妇女决不 会穿过于紧身和开高叉 的 旗 袍 , 大家闺秀的长旗袍开 叉甚至只有三寸左右 , 只求便于行走即可 。 1940 年 以 后 ,随 着观念和潮流的 改 变 。 其三是受欧美服装造型和西洋裁缝 技 术 影 响的 以 新 式旗袍为代表的改良倾向 , “ 海 派 旗 袍 ”的总体特征正是以这种改良旗袍为前提的 。结 构上海女学生是旗袍流行的始作俑者 。当 时 象 征 着知识女性的女学生 ,她 们 文 明 、时 尚 ,成为民国新女性 的理想 形 象 ,以至于社会名流 、青楼女子等时髦人物纷 纷扮作女学生模样 。 1929 年 ,当 时 的 国民政府颁布了 服饰制度 的 条 例 ,其中规定旗袍为 “齐 领 ,前 襟 右 掩 ,长- 51 -图 4 20 世 纪 “海 派 旗 袍 ”的边饰与工艺的变迁 变 化 ,旗袍的合体程度提高 ,两 侧 开 叉 也 随 之 上 移 ,有些新潮人士甚至开叉至大腿中 段 上 下 ,而 一 般 民 众 所 穿旗袍的开叉仍然定位在膝盖上下一寸左右 。限 于 服 制 , 传统旗女之袍 原 无 配 领 , 清 末 民 初 时 立领逐渐在服 装 上 得 到 普 及 , 造型多根据季节 、 品 种 、 流行等因素在宽窄 、 方圆之间进行变化 。 “ 海 派 旗袍 ” 的配领工艺与清末女装袄衫上的衣领 工 艺 完 全 一 致 ,与西式女装衣领缝制工艺不同的是 , 旗 袍 工 艺大量使用并适时地流行着(图 4)。是 后 配 领 ,也就是领子和衣身分别制作好 之 后 再 用手工撬针连接而成 , 这样不仅解决了一次 成 型 后 领窝 与 领 子处由于镶绲饰边引起的厚 、 硬 的 弊 病 , 而 且 方 便 破 损 更 换 , 有些旗袍则配有多个造型 不 同 的 领 子 , 使 一 衣 多 样 , 常 换 常 新 。 但 1940 年 以 后 , 这 种 方 式 则 逐 渐 消 失 。作为中国最大的 现代纺织产业和商业的中心 ,5结语“海 派 旗 袍 ”的改良是传统女装形制形式继承与结 上海一直是国内外面料商们的必争之地 。而 占 尽 天构变革的有机结合 ,无论从其外型塑造还是内部结构 时 地 利 的 “ 海 派 旗 袍 ”, 选料上却奢俭自由 , 可 塑 性 极强 。 自 始 至 终 ,大 量 的 洋 绸 、 洋 布 、 洋 呢 、 蕾 丝 等 新 型 面料都被用于旗袍中 , 由于机织面料图案新 、 色 彩 艳 、 质 料 细 、 牢 度 强 、 价 格 低 , 深受社会各阶层女性的 喜 爱 。 1930 年 开 始 ,随着西方时尚潮流的影响 ,世 俗 风尚愈加趋利务实 、追 新 逐 异 。 有些夏装旗袍选用薄 而 透 的 洋 纱 、 烂 花 绸 , 面 料 轻 柔 , 花 色 精 巧 , 衣 内 还 要 穿着同色或撞色衬裙 , 身 动 而 色 变 , 充 满 幻 彩 效 果 。来看,无不蕴含着东西方服饰风格的双重特点 ,旗 袍 的基础形制源自中国传统服饰 , 而紧身的外形则昭示着 立体 的 存 在 ,这种适体的造型又引发了相应的结构创 意。 特别是不同时期对于胸 、腰 、臀三围部分不同的放 松取 值 处 理 方 式 ,袖片与身片部分的合片与分片的结 构造 型 , 更是针对了不同时期东方女性的体态特点和 审美观 念 而 设 置 的 。 这种中西结合的裁剪技巧 ,使 “海 派 旗 袍 ”在改良过程中循序渐进 、日 臻 完 美 ,在 东 方 女 性的柔美曲线与含蓄典雅的传统文化品位之间达到了 高度和谐 。参 考 文 献 :1 包 铭 新.20 世纪上半叶的海派旗袍j.装 饰 ,2000(5):11.2 黄 能 馥 .中 国 服 饰 通 史 m.北 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7:240-245.3 华 梅.中 国 服 装 史m.天 津 :天津美术出版社 ,2003:125-128. 4 邢 声 远.旗袍的起源与发展 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 报 ,2006(4):42-44.5 陈 媛 媛 , 张 晓 帆 . 旗 袍 造 型形式积淀因素初探 j. 丝 绸 ,2004(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六章 几何图形初步提能集训(含答案)2025-2026学年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 1.3.3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2024)生物学七年级上册
- 用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效果
- 《ABB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技术》(1+X) 课件 任务5.2 动态输送链参数设置
- 生物制药安全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腹痛护理查房
- 2025年英语四六级考试翻译真题解析模拟试卷
- 2025年秋季初级经济师职业资格考试 经济基础知识核心考点深度解析
- 2025至2030中国医疗保健期间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酒体设计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2025年上海中考英语真题及答案解析
- 人教版小学数学2年级下册课时练无答案+单元测试题+期中期末检测卷(含答案)
- 西南大学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 督灸技术课件
- 护理查房及病例讨论
-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培训
- 人力资源顾问服务合同范本正规范本(通用版)
- 电土施表1-6 专业绿色施工、节能减排管理措施和实施记录
- 幼儿园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第2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应知应会参考题库300题(含答案)
-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中国民间故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