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子之心的完好保全.doc_第1页
赤子之心的完好保全.doc_第2页
赤子之心的完好保全.doc_第3页
赤子之心的完好保全.doc_第4页
赤子之心的完好保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 等 教 育 自 学 考 试毕 业 论 文论文题目: 赤子之心的完好保全 剖析红楼梦妙玉的性格中的真实面作者姓名: 专 业: 汉 语 言 文 学 主考学校: 兰 州 大 学 文 学 院 准考证号: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印制年 月 日汉语言文学专业 本科论文XX专业 论文标题(中文)赤子之心的完好保全 剖析红楼梦妙玉的性格中的真实面 论文标题(英文) 论文作者(中文) 论文作者(拼音)目 录内容摘要()正文目录()注 释()参考文献()后 记(致谢)()赤子之心的完好保全 剖析红楼梦中妙玉性格中的真实面 内容摘要:妙玉是红楼梦中一个比较另类的人物形象.她的所作所为是别人无法理解的.她孤僻,清高,厌世将这一切人性的阴暗面都做到了极致,并且大胆地表现出来。然而这一切都是常人所极力掩饰的方面。常人的掩饰表现出来的是虚伪,不真实。而她将这一切都大胆地展现出来,往往就显得比较真实。是人性真实自然的一面。本文一方面对她那种极端的洁癖进行分析说明;另一方面从她这种性格的形成原因进行说明。再一方面就从她和黛玉、湘云聊诗这一片段分析说明。 关键词:妙玉 人性 真实自然 赤子之心 红楼梦 妙玉在红楼梦前八十回中出现地次数极其有限。但仅有的几次就能让人深刻地记住这个人。这足以看出曹公对这一人物形象所下的功夫。她位列“金陵十二钗”正册中排第六位;另一个显示其重要性的证据是她的名字中居然被赋予了“玉”字,我们千万要注意在红楼梦中“玉”字是不能随便被命名的。“此中暗藏玄机在于红楼梦作者对角色命名“玉”字决不轻易赋予,小红本名红玉,因犯了宝玉之名而更改,这便是一例。玉是红楼梦中最重要的象征。而妙玉却偏偏成为贾府中三玉之一。可见曹公对这人物形象的珍爱。但是她出现的次数还不如一个普通丫鬟的多。为什么曹公对这一形象这样惜墨呢?也许是曹公准备在后三十回中重点写这个人物,也许是曹公用最少的语言寄寓更多的内涵。所以通过前八十回中仅有的几次描写进行挖掘就很有必要了。然而篇幅和正面描写数量上的少,并不影响讨论妙玉在书中的重要性。 妙玉出身低微,(虽在以前可能地位高,但在贾府中只是大观园中的一个装饰品而已。)比起书中的其他女主角来说简直不能并肩而论,但偏偏她又被赋予高傲的性格和盛气凌人的作风。这都是人性中的真实面。然而更奇怪的是书中的社会、人群、居然能够承认和尊重她这种玉出身不相适宜的性格和作风。例如:妙玉在宝玉心目中的特殊地位。(妙玉招待众人喝茶的排场。);宝玉、邢蚰嫣眼中的妙玉(第六十三回)。 桐凤阁陈其泰先生在第三回之回评中,有一段话: 孔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又曰:“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愿乎!乡愿惩之贼也。”夫世安得有中行?貌为中行者,皆乡愿1耳。红楼梦中所传宝玉、黛玉、晴雯、妙玉诸人,虽非中道,而率其天真,濯然泥而不滓。2他从孔子主张“中道”而假使中道难有,则宁取狂狷,深恶乡愿这层意思说起,指出宝玉、黛玉、晴雯、妙玉诸人虽非中道,而率其天真,濯然而不滓,所谓不屑不洁之士者非耶!其不肯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卓然自立,百折不回,不可谓非圣贤之徒也。(中论某某似中道而实为乡愿,其可恶更甚于邪慝,略。)读是书谬以中道许宝钗,以宝玉、黛玉、晴雯、妙玉诸人为:“怪癖者”,吾知其心之陷溺于阉媚也深矣!3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率其天真”就是脂砚斋所说的“任性”。陈先生提出了“本性人”,那性指的就是“孩提之性”,而“不脱孩提之性”。也就是“不失赤子之心”。完全一致。我认为他们率其真而保其性,也就是说他们的赤子之心保全的很完整。而妙玉表现的更突出。赤子之心,人人皆有,不过大都很难长保不失。因为人生阅历中要受到大量的强加来的束缚和浸染。诸如礼法规矩,道德观念,教看准则,社会习尚,等等一切要改变那一颗赤子之心的东西。一般人在这些强大的传统习惯的观念教养下成长,逐渐失去了赤子之天真,或失去其大部分。幸而未全失的那一点剩余,也只能心里暗自思索感想,也难得机会表达,那当然谈不上畅所欲言,实表所感。妙玉的特点就在于她在“清灯古佛,清规戒律”的束缚之下也能将她的赤子之心保得全说得亮,行的出,能够做到“率”、“任”、“真”。首先,从人类进化的历程来看,随着身体和思维的逐渐进化,人也越来越变得含蓄。从光着身子到用树叶做衣服再到用布料做衣服,这也说明了人类含蓄的历程。也许含蓄有含蓄的美,然而人世间两全其美的事毕竟很少,在得到一件东西的时候,必定会丧失另外一些东西。所以人性中含蓄的产生就掩饰了人的自然的与生俱来的一些本性。所以就由含蓄引申出了虚伪等一些字眼。渐渐的人类的一些阴暗的与生俱来的本性都被隐藏起来了。外在表现出来的都是一些含蓄掩饰下的东西。洁癖在医学中是一种病。是一种心理疾病。洁癖,就是过分干净的癖好。干净可以说普遍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有人对食物的洁净要求比较高;有人不喜欢别人用自己的东西。还有人对爱情、性有洁癖。过分的干净,极端化的干净就是洁癖。面对诸多洁癖由于程度的不同而表现得或明显或不明显。而妙玉把诸洁癖高度极端化集于一身,并大胆地表现出来。这是她与生俱来的一种特殊的自然本性。从这一点上来看她的一些过激的行为是可以理解和原谅的。从下面一段中我们可以看出她的洁净程度。红楼梦第四十一回中这样写道:黛玉因问:“这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个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我五年前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宝玉接了,又道:“等我们出去了,我叫几个小幺儿来河里打几桶水来洗地如何?”妙玉笑道:“这更好了,只是你嘱咐他们,抬了水只搁在山门外头墙下,别进门来。”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喝的水是采集梅花上的雪水。这是古今往来谁曾敢做的事。并且说这话时一点情面都不讲。这种率直又有几人能及。在客人都没走就说等走了以后要洗地。这是谁人敢说,谁人敢做的事。但这一切别人不敢说的不敢做的,她说了她做了。这些极端的事情反而透出了一种人性的真实。有些物极必反的效果。历来在妙玉对待刘姥姥和宝玉喝茶的不同态度上颇具争议。有人说这是看不起劳动人民,但我认为这是更本谈不上的。第十八回中曾这样写道: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所以带发修行,今年才十八岁,法名妙玉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妙玉也是官宦家之女,从小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而刘姥姥呢,一个风尘仆仆来自乡下的老婆子。这种悬殊,这种社会所赋予她们的悬殊,年龄的悬殊就使她们拉开了一大截的距离。可以说在那样一个大家庭中的人对刘姥姥的嫌那是很正常的,并不仅限于妙玉一人。我们还记得有这样一个细节:“刘姥姥醉卧怡红院”从这一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袭人也有一些嫌弃刘姥姥。贾府中的一个丫鬟都嫌,更不用说别人了。所以说这是正常的心态。只是有些人表现的含蓄,有些人直白。袭人的忙悄悄地笑道:“不相干有我呢,你随我来”与妙玉的直接要将茶杯扔掉。这就是两种不同的表现。从这一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妙玉真实自然地对自己喜好、厌恶情感地流露。对于妙玉给宝玉自己经常吃茶的绿玉斗这一点的解释。首先妙玉她的遁世并不是自愿的,只是自幼体弱多病,要寄身空门,始能免于病祸,因此才与佛有缘。所以她归依佛门仅仅是一种摆脱病祸缠身的形式而已。况且她自小就带发修行,到贾府时才十八岁,所以根本谈不上什么看破红尘,四大皆空。她仅仅是十八岁的妙龄少女,尽管她孤僻、清高。但她也有正常少女的情感。况且宝玉本来是个“女孩儿般”的人品,不比那些须眉浊物,他懂得尊重女性谦卑,他了解妙玉。且看第四十一回中这样写道:宝玉接了,又道:“等我们出去了,我叫几个小幺儿来河里打几桶水来洗地如何”妙玉笑道:“这更好了,这是你嘱咐他们抬了水只搁在山门外头墙跟下,别进门来”从上面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宝玉才知道妙玉怎么想的,只有宝玉才能为妙玉想得这样周到。况且对待性别的差异自然也不可避免(这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因而妙玉对宝玉有段不同与他人的感情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妙玉与宝玉交心毋须拘谨于庸俗世礼。马洛斯的自我实现的人中这样写道:报告表明,与被爱着相处,能够使人感到自由自在。“我可以不拘礼数。”这种坦率还包括让伴侣自由地看到自己的缺陷、弱点、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缺点,我们可以将自我实现这的这一特征加以概括,得出一个普通的结论,这就是健康的爱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意味着防卫的解除。4从上面这段文字我们看到爱情双方会解除防卫。从这一点上我们看,虽然妙玉和宝玉的情感不能完全归结为爱情,但至少也有一些爱情得成分在内。所以在这一基础上,妙玉对宝玉肯定有一些防卫的解除。因而妙玉给宝玉自己常吃茶的绿玉斗可以看作是妙玉对自己洁癖的一些解除。这样妙玉的这一做法不但不做作而且毫不掩饰地在黛玉、湘云面前表露出来更有了一些真实表露情感的成分。所以妙玉这种人天生性情就不与常人尽同,所谓偶秉此气而生者,上则不能为仁人为君子,下一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千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千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千万人之下。5文本中作者列了这样一个名单: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温飞卿、米南宫、石曼卿、柳()卿、秦少游、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山、李龟年、黄幡绰、敬新磨、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朝云。曹公借书中人之口表示,这些人是一“流”,是“异地则同”之人。也就是说这一群人虽然隔着朝代,在他看来。他们是连成一气的,不管是帝王隐逸,不管是学士文人,不管是技艺倡优,不分地位、性别,都具共同点。这共同点似乎包括着:薄名利、鄙流俗、重性情、爱艺术、不务正业、落拓不羁、敢触礼教、风流脱尘、佯狂避世这么些方面的巨大特点,因此才构成了那所谓的“乖僻邪谬,不近人情”的独特品格。我们拿这些共同点和妙玉相比,妙玉也具备了不少。所以妙玉也可以看作是曹雪芹所刻画的这样一个理想人物。用极其平常的心态刻画人性中的真实面,使其透露出人之真实的本性。 注释:1辞海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