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延安育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第卷(选择题 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多选、错选和不选均不得分)1.现代人们既有乘飞机、汽车、火车、轮船旅游,也有自己驾车、徒步旅游;既有随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旅游,也有单人或全家一起外出旅游,这反映出( )A. 旅游主体的扩大化B. 旅游主体的大众化C. 旅游形式的多样性D. 旅游内容的多样性【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察现代旅游的特点。【详解】是旅游主体的大众化,而不是旅游主体的扩大化,A错误;旅游主体的大众化是指旅游活动已成为普通大众的消费行为,旅游活动成为普通大众的消费行为,材料叙述的是现代旅游形式的变化,B错误;人们选择各种交通工具外出旅行是旅游方式多样性的表现,随团、个人或家庭出游也是旅游方式多样性的表现,C正确;旅游内容的多样性是指旅游资源的多样化,D错误。故选C。【点睛】现代旅游的特点是:旅游主体的大众化、旅游形式的多样化、旅游空间的扩大化、旅游目的的娱乐化。2.下列活动属于现代旅游是 ( )徒步到郊外梅花山赏梅骑车到郊外觅渡河大堤观赏春色乘车到郊外锡矿山采集矿物、岩石标本 乘船到郊外金鸡湖采集水样A. B. C. D.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旅游活动的类型。分类标准说明地域范围国际旅游是跨越国界的旅游活动,包括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入境旅游一般是指外国居民到本国的旅游活动,出境旅游一般是指本国居民到他国的旅游活动国内旅游是人们在居住国范围内的旅游活动,游客是本国公民或常住该国的外国人旅游目的观光旅游旅游者到异地观赏自然风光,探访文物古迹,领略风土人情,获得审美和愉悦体验的消遣行为度假旅游旅游者为了休养身心而利用假期到气候优越、风景优美或有独特旅游资源(例如温泉等)的地方所从事的康体休闲活动事务旅游是指以某种事务为主要目的,同时伴随着旅游行为的旅游活动,包括商务旅游、公务旅游和会议旅游等专项旅游是指以某种特定的需要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具有定向性和专题性,主要包括宗教旅游、探亲旅游、购物旅游、修学旅游、科考旅游、探险旅游等选项主要是以科考为主要目的,不具有旅游的特征。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3.旅游活动对古迹的影响是 ( )A. 根据长存性的特点,旅游活动不会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B. 只有少数不文明的旅游者会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C. 旅游规模不超过环境承载量时,不会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D. 正常的旅游活动也会给文物古迹带来间接性损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景观具有长存性的特点,但旅游活动会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 ,A错。不只是少数不文明的旅游者,所有旅游者的活动都可能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 ,B错。旅游规模不超过环境承载量时,也会对文物古迹产生损坏 ,C错。正常的旅游活动也会给文物古迹带来间接性损坏,D对。考点:旅游活动对古迹的影响。4.历史名城曲阜近几年接待的游客中,绝大部分是工薪阶层和农民,这个现象说明( )A. 旅游空间的扩大化B. 旅游主体的大众化C. 旅游形式的多样化D. 旅游内容的丰富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旅游活动。工薪阶层和农民成为旅游活动的主体,反映了旅游活动的大众化。5.我国香港和新加坡旅游业发达的条件是()A. 有闻名世界的历史文化古迹B. 多名山大川C. 有交通便捷的服务D. 交通便捷,是购物天堂【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旅游业发展的条件。我国香港和新加坡旅游业发达的条件是交通便捷,是购物天堂。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下图是一个旅游系统模型图。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我国国际旅游收入1987年和1994年有变化,如下表(单位:亿美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从空间表现形式上看,旅游系统 ()A. 旅游者离开及返回的旅游客源地空间系统B. 旅游者往返及暂停的旅游通道空间系统C. 旅游者到达及游览的旅游目的地空间系统D. 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通过通道相互作用的空间系统7. 旅游目的地必须具备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和旅游功能。下列地区不可能成为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是()A. 地中海B. 加勒比海C. 东南亚D. 喜马拉雅山8. 旅游发展中交通连接重要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没有交通把客源地和目的地连接起来,旅游资源就只有潜在的意义B. 交通旅游收入是我国旅游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C. 游客在交通过程中只是空间的移动D. 旅游线路(包括交通线路)是重要的旅游产品【答案】6. D 7. D 8. C【解析】【分析】本题考察旅游系统、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等知识点。【6题详解】由图可知,旅游系统从空间上来看,涉及到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旅游通道,因此旅游系统是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通过通道相互作用的空间系统。D正确,ABC表述均较为片面,ABC错误。故选D。【7题详解】地中海、加勒比海、东南亚具有较多的旅游资源,平地较多,利于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的建设;喜马拉雅山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陡峭,气候寒冷,自然条件比较恶劣,不具备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和旅游功能。D不可能成为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ABC可能成为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故选D。【8题详解】没有交通把客源地和目的地连接起来,旅游资源就只有潜在的意义,有待开发,A正确;交通旅游收入是我国旅游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促进作用较大,B正确;游客在交通过程中不只是空间的移动,还有一些旅游项目在其中,C错误;旅游线路包括旅游线路的设计(交通、旅游地、住宿、时间安排等等方面)是旅游产品,D正确。因此错误的选C。【点睛】旅游产品,亦称旅游服务产品。是指由实物和服务构成。包括旅行商集合景点、交通、食宿、娱乐等设施设备、项目及相应服务出售给旅游者的旅游线路类产品,旅游景区、旅游饭店等单个企业提供给旅游者的活动项目类产品。具有综合性、无形性、生产与消费同时性、不可贮存性、所有权不可转移性等特点。旅游景观欣赏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学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旅游景观欣赏位置的选择主要包括 ( )距离 角度 俯仰 时机A. B. C. D. 10. 欣赏下列哪些景观必须把握好时机 ( )吉林雾凇 峨眉“金顶佛光”钱塘江大潮 路南石林 本溪水洞A. B. C. D. 11. 下列有关旅游资源的欣赏,说法正确的是 ( )A. 观桂林山水主要是把握好时机B. 观武陵源群峰要注意近观C.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反映古代文人观景把握住了时机D.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欣赏自然景观的色彩美【答案】9. A 10. A 11. D【解析】试题分析:【9题详解】旅游景观欣赏位置的选择主要包括距离、角度和俯仰,而时机是指由于景观随季节、天气、时间变化的自然景观,要选择一定时机进行欣赏,故选A。【10题详解】吉林雾凇主要出现在冬季、四川峨眉山的佛光-特定的气象条件下出现、浙江的钱塘江大潮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都需要选择时机欣赏,故选A。【11题详解】观桂林山水主要是要置身其中,船在江上走,人在画中游,A错。武陵源群峰要注意远眺,才见其雄伟,B错。“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诗句反映以情观景的思想情,C错。色彩由树木花草、江河湖海、岩石土壤、烟岚云霞及光照构成,“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是欣赏自然景观的色彩美,D对。故选D。【考点定位】旅游景观的欣赏下面的两幅图是“西安市国内游客构成省级变化图”和“游客对西安市及周边旅游景点到访率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 关于西安市客源市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山东省客源比重增长最快B. 周边省份旅游资源客源和本省客源所占比重均下降C. 在开发客源市场方面,应稳固周边地区的客源,重点争取经济发达地区的客源D. 客源吸引半径呈标准圆状递减13. 关于西安市区及周边景点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正确的是 ( )A. 壶口瀑布的游客到访率省内高于省外,主要受景点知名度的影响B. 兵马俑的游客到访率省内外均较高,主要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C. 动物园的游客到访率省内高于省外,主要受市场距离的影响D. 省内游客的到访率与景点知名度存在正相关【答案】12. C 13. C【解析】【12题详解】从图中表示的增幅来看,宁夏客源增长最快,A错误;在各客源地中既有上升的也有下降的,B错误;据图分析旅游地的客源主要来自于周边地区,因此在开发客源市场方面,应稳固周边地区的客源,重点争取经济发达地区的客源,C正确;任何一个旅游景点的吸引半径都不可能是呈标准圆状递减,D错误。故选C。【13题详解】壶口瀑布的游客到访率省内高于省外,主要受景点交通通达度的影响,A错误;兵马俑的游客到访率省内外均较高,主要受景点的知名度的影响,B错误;各地基本都有动物园,其游客主要来自于周边地区,动物园的游客到访率省内高于省外,主要受市场距离的影响,C正确;省内游客的到访率与市场距离大致呈正相关,D错误。故选C。14.目前,许多地方提出倡导“绿色旅游”的口号,这主要是针对( )A. 旅游活动对背景环境的破坏B. 旅游活动对文物古迹的破坏C. 旅游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D. 旅游活动冲击社会秩序【答案】C【解析】试卷分析:“绿色旅游”是针对旅游发展中出现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提出的。考点:本题考查旅游活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理清旅游活动中的主要环境问题。15.对旅游区动植物资源的破坏,主要是因为 ( )A. 众多旅游交通工具排放的废气、烟尘以及各种旅游设施排出的污水、固体废弃物B. 旅游者对旅游区珍贵花草的采挖,对珍稀动物的狩猎所致C. 众多游客集中在旅游点而排放出过量的二氧化碳D. 旅游地居民为从事旅游商业活动,不适当地使用当地的动植物资源所致【答案】D【解析】【详解】旅游地生态结构失衡以至于环境功能衰退,这与人们不恰当的活动破坏旅游地生态功能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对旅游地动植物资源的破坏,因为动植物是生态系统中十分重要也最容易破坏的组成要素,D正确。ABC三项活动会对动植物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但并非是主要原因,ABC错误。故选D。16.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 5 ,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 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B. 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C. 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D. 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候变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只要掌握全球变暖对各热量带的不同影响即可正确作答,难度一般。【详解】平均气温升高,北半球热带地区气温上升增强,降水增加,不是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A错。灾害性天气频繁,温度升高,中国自然带北移B对。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会有改变 ,但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C错。北半球亚热带地区因副热带高压增强,可能降水减少,干旱加重,D错。故选B。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图中反映了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7. 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A. 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B. 随纬度的增高而递减C. 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D. 随大气CO2浓度而增加18. 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A. 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小B. 平流层气温降低C. 酸雨区面积缩小D. 地面辐射强度减弱【答案】17. C 18. B【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臭氧含量是由5060度向两侧递减;在高纬度变化大,低纬变化小故选C。臭氧减少,到达地面紫外线增加,地面辐射加强,与酸雨的形成没有关系,因平流层的臭氧减少,平流层吸取太阳辐的能量减少从而导致平流层温降低。下图世界某区域著名绿化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9. 兴建该工程最主要是为了 ( )A. 绿化美化环境B. 保持水土C. 减缓温室效应D. 防风固沙20. 该绿化工程最为广泛的树种是 ( )A. 常绿硬叶林B. 落叶阔叶林C. 常绿阔叶林D. 针叶林21. 能够监测图中绿化工程植被生长状况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GPSB. GISC. RSD. GIS和RS【答案】19. D 20. A 21. C【解析】试题分析:【19题详解】根据图示轮廓信息可知,该区域为撒哈拉荒漠地区的北部区域,所以,该区域的绿化工程目的是防风固沙、防止荒漠化向北扩展,选D。【20题详解】绿化树种应选择当地的地带性植被树种,根据图示信息,该地位于荒漠化区域的北部,属于地中海沿岸地区,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选A。【21题详解】监测图中绿化工程植被生长状况需要拍照分析,而及时获取动态照片信息需要应用RS技术,选C。考点:本题组考查区域地理、生态问题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大气污染与使用能源的种类密切相关。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22. 关于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正确的叙述是( )A. 广东省以煤炭最小B. 福建省以煤炭最大C. 江苏省以薪柴最大D. 北京市以秸秆最小23. 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是 ( )A. 发展沼气B. 开采小煤窑C. 利用潮汐发电D. 种植薪柴林【答案】22. A 23. A【解析】【22题详解】认真观察所给图片信息,可以发现广东省煤炭比重最小,A正确;福建省以薪柴为主,B错误;江苏省以秸秆最多,C错误;北京市以煤炭为主,D错误。故选A。【23题详解】发展沼气可以净化环境,减少污染,并且沼气为清洁能源,产生大气污染较小,A正确;开采小煤窑,会加重大气污染,中国现在不提倡开采小煤窑,B错误;潮汐是目前不能广泛利用的能量来源,C错误;种植薪柴林,燃烧产生大气污染多,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要改变以薪柴为主的能源结构,D错误。故选A。读若干种能源的发电成本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图,完成下面小题。24. 图中发电成本最低、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能源是 ( )A. 可再生能源B. 核能C. 天然气D. 煤25. 图中的可再生能源中,在我国开发潜力很大,且具有显著综合效益的是 ( )A. 水能B. 太阳能C. 风能D. 潮汐能26. 考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能源的发电成本,目前最受欢迎的能源应该是下列中的A. 生物能B. 煤C. 天然气D. 潮汐能【答案】24. D 25. A 26. C【解析】【24题详解】根据纵坐标可以判断出四种能源中煤的发电成本最低;根据横坐标可以看出用煤发电所排放出的二氧化碳量最大。故D正确。【25题详解】在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交界处,地势变化大,水能资源丰富,水能开发综合效益好,故A正确;我国太阳能和风能虽然也丰富,但投入成本较高,综合效益较低,故B、C错误;潮汐能的开发成本最高,且能量不稳定,综合效益最差,故D错误。【点睛】我国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利用水能可发挥发防洪、发电、灌溉、旅游、养殖、航运等综合效益。26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天然气具有发电成本低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小的双重优势,是目前最受欢迎的能源。故C正确。27.关于环境管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20世纪70年代以前,解决环境问题主要依靠环境管理B. 环境管理就是对工业生产产生的环境污染进行治理C. 实行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环境问题的产生,也能使相应的技术措施更有效D. 环境管理就是做好环境的规划与计划管理【答案】C【解析】【详解】20世纪70年代以前,对于环境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限制污染物的排放和治理污染源,以工程措施为主,A错误。产生环境污染的不只是工业部门,工业环境管理是环境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B错误。实行科学有效的环境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环境问题的产生,也能使相应的技术措施更有效,C正确;环境管理按其管理的职能和性质分为环境规划与计划管理、污染源管理、环境质量管理、环境技术管理,D错误。下图为世界地球日官方网站正式公布的由Jan Martin Will设计的某年地球日的海报:海冰消失后,一只无助的小北极熊抱着一个风力发电机的柱子。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28. 该图片反映了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环境问题 ( )性质上的差异性性质上的普遍性危害的全球性影响的单一性A. B. C. D. 29.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环境问题的过程中,我国与发达国家承担的责任A. 共同B. 不同C. 有区别D. 共同但有区别30.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环境问题中,我们可以 ( )选用绿色产品植树造林垃圾分类创建绿色家庭A. B. C. D. 【答案】28. B 29. D 30. C【解析】试题分析:【28题详解】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具有性质上的普遍性;气候变暖对全球的气候、生态、物种、传染病、农业等领域都会产生巨大危害且这种危害是全球性的而非局部的。【29题详解】面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环境问题,我国和其他国家有共同的义务采取措施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但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同时兼顾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承担与发达国家有区别的责任。【30题详解】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环境问题我们个人应采取绿色的生活方式,选用绿色产品,创建绿色家庭。同时植树造林加大对温室气体的吸收。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相关知识。点评:本题以漫画形式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相关知识,难度一般。学生应注意全球变暖的特征、以及国家和个人层面面对全球变暖应采取的措施。第卷(非选择题 共40分)二、综合题(有4小题,共40分)31. (10分)旅游地理今年来,一种不同于传统观光游的“深度游”悄然兴起,深度游是指旅游者通过徒步、自驾等方式,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获得深刻体验的旅游活动,有3位旅游者结伴拟于4月下旬自驾前往下图所示区域(湖面高程3196米),进行以观鸟为主题的深度游。指出为应对旅游地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他们需要携带的生活用品,并说明理由。【答案】海拔较高(3000米以上),氧气含量偏低,需带氧气袋(瓶)、抗缺氧药品等;(2分)气压偏低,水的沸点低,需带高压锅等;(2分)空气较稀薄,太阳辐射强,需带防晒物品;(2分)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需备防寒衣物;(2分)此时该区域多大风,需备防风帐篷等。(2分)【解析】试题分析:读图,根据图中注记分析,该地海拔较高(3000米以上),氧气含量偏低,所以需带氧气袋(瓶)、抗缺氧药品等。海拔高,气压偏低,水的沸点低,野次需带高压锅等。空气较稀薄,太阳辐射强,需带防晒物品,如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等。该地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需备防寒衣物。此时该区域多大风,需备防风帐篷等。自驾到海心山,要渡过湖泊水面,所以要携带救生衣。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旅游活动的准备工作。32. (10分)【旅游地理】近年来,滑雪、登山、徒步等户外活动渐成一种休闲和时尚的生活方式。几位户外运动爱好者拟于8月前往图所示区域进行峡谷徒步旅游。分析该时段在该地区峡谷徒步旅游可能遭遇的风险。【答案】该峡谷地形复杂、植被茂密、人烟稀少,易迷路;(2分)海拔高、缺氧,易发高原反应;(2分)8月份降水多,易遭遇洪水;(2分)山高谷深,易遭遇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2分)河谷蚊虫较多,易受蚊虫侵扰。(2分)【解析】试题分析:结合图中经纬网可判断当地为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该季节当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且多暴雨,强降雨可诱发山洪。该地山体高大,地势陡峻,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多地震,山体破碎,在强降水条件下可出现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该峡谷地形复杂、植被茂密、人烟稀少,易迷路;海拔高、缺氧,易发高原反应;8月份降水多,易遭遇洪水;山高谷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试题一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传统康复治疗技术期末通关考试题库【典型题】附答案详解
- 2024执业兽医能力检测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招聘工作笔试备考试题附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5年广东惠州市中医医院第二批招聘聘用人员22人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英语》综合提升测试卷往年题考附答案详解
- 2025公务员考试《常识》综合提升测试卷(夺冠系列)附答案详解
- 2025年广东珠海市委党校招聘合同制职员笔试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山东大学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研究院非事业编制人员招聘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智慧树知道网课《教育技术应用(宁夏大学)》课后章节测试答案
- 企业知识管理培训课件
- 机电安装安全措施方案
- 2025-2030中国日用陶瓷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林业用地审批管理办法
- 2025年湖北省武汉市【国家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含答案
- 2024法律职业资格(主观题)真题带解析
- 2024版高中同步学案优化设计思想政治必修4人教版-第三单元测评
- 2026届新高三开学考试英语模拟试卷|新高考I卷(含答案解析)
-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教学标准(高等职业教育专科)2025修订
- 2025至2030年中国中试基地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 承兑汇票转让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