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_资料综合整理培训内容_第1页
企业培训_资料综合整理培训内容_第2页
企业培训_资料综合整理培训内容_第3页
企业培训_资料综合整理培训内容_第4页
企业培训_资料综合整理培训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资料的综合整理及综合图件编制 李潘华2012年2月 一 资料的综合整理二 资料综合整理的工作内容三 综合图件的绘制四 测井要求及资料应用 汇报内容 一 资料的综合整理 一 资料的综合整理是地质勘查工作中所取得各项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综合研究工作 原始资料 编制综合图表 提出研究成果 指导地质勘查工作 编制地质报告 科研报告 野外和实验室所获得的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二 资料的综合整理是地质队的一项经常性工作 它贯穿于整个勘查工作的始终 按资料整理的程序 工作性质和时间要求可分为 当日资料整理阶段性资料整理年度资料整理野外验收前的资料整理报告编制前的资料整理 二 资料综合整理的工作内容 一 标本和样品分析 鉴定 测试结果的资料整理1 标本 岩石 矿石 矿物 化石和表示构造等现象的标本 采集标本应在原始资料上 采集人采集位置编号 标本采集后 应立即填写标签和进行登记 并在标本上编号以防混乱 2 各种标本要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类 并进行观察和描述 对有重要意义的标本应编制素描图或照相 根据标本的试验 鉴定资料 建立地层 含矿层带 矿石 矿物 柱状 确定其时代 层序 含矿特征 蚀变类型及找矿标志等 2 样品 矿石 矿化或含矿样品 1 样品采集后 要仔细检查 整理采样原始资料 在送样前要确认采样目的达到设计和有关规定要求 样品具有代表性 能反映客观实际 采样原则 方法和规格符合要求 各项编录资料齐全准确 确定合理的分析测试项目 样品的包装 运送方法符合要求 2 收到各种分析 鉴定或其它测试结果后 先作综合核对 注意成果是否齐全 号码有无错乱 分析 鉴定 测试结果与实际情况是否符合 如发现有缺项 则要测试单位尽快补齐 如出现错乱或与实际不符等情况 应及时补救或纠正 有时须重采或补采样品 再作分析或鉴定 在确认资料无误后 才登入有关图表 交付使用 a 采样登记表 b 采样质量验收表 c 分析结果及矿体品位 真厚度计算表 3 对分析 鉴定的成果资料要按类别 项目进行整理 一般先进行单项的分析研究 找出其具体的特征 再进行项目的综合分析 相互关系的研究 编制相应的图件和表格 光谱分析 确定有用 有害元素 共伴生元素 基本分析 物相分析 组合分析 全分析 内 外检分析 4 内 外检分析结果应按有关规定及时进行计算 分期分批次 编制误差计算对照表 以便即时了解加工 分析质量 如发现偶然误差超限或有系统误差时 即应向有关单位反映 同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内检 偶然误差 外检 系统误差 二 地质填图的资料整理 1 资料整理研究的一般程序是 在充分利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 根据实测剖面成果 编制地层柱状图 通过不同地段的地层柱状的剖面对比 确定地层单位 并尽可能地找出全区性或局部性的标志层 通过侵入岩的剖面资料研究 确定相带划分原则 2 地质填图过程中的日常性资料整理主要是检查 完善 整饰野外记录和校对原始图件 整理分析路线剖面图 素描图 地质图和野外图的着墨 对各种地质现象进行综合研究 并进行必要的小结 根据各项实际材料 编制实际材料图 并逐步完善 1 在全面核对各类探矿工程和测量资料的基础上 编制矿区勘探工程分布图 工程数量较少的矿区 可将其有关内容合并到矿区地质图上 但以不造成地质图的图面负担过重为原则 三 探矿工程资料整理 2 钻孔的方位角和弯曲度测量资料 要及时检查核对 确认符合质量要求后 用电子表格计算 孔斜影响计算结果表 对主要分层界线 编号煤层 可采煤层顶或底板 标志层 主要构造线位置和终孔位置等的高程 坐标进行校正计算 将计算结果和钻孔实际弯曲情况如实地投影在有关的平 剖图上 分析研究其对矿区控制程度的影响 并提出处理解决的意见 3 钻探工程和测井工作见煤情况的对比 要编制主要煤层综合成果表 根据矿区所采集样品的煤质化学分析结果 编制可采煤层化学分析成果表和灰分成分化验分析成果表 详查 最终 阶段要全面研究矿区可采煤层的煤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四 煤质的研究 2 St ad含量 总结出本区煤质特征对比法 1 Hdaf含量 3 煤灰成分中Al2O3含量 总结本区煤的化学特征 1 挥发分产率 Vdaf 灰分产率 Aad 2 元素分析 煤中元素以Cdaf含量最高 达到92 以上 Hdaf Odaf Ndaf的含量仅占少数 特低灰 10低灰10 15中灰15 25富灰25 40高灰 40 3 煤灰中Al2O3含量 4 煤中全硫 St d 含量 特低硫 0 5低硫0 5 0 9中硫0 91 1 50中高硫1 51 3 00高硫 3 00 总结本区煤的工艺性能 1 发热量 Qnet d 评价可采煤层的发热量等级 2 洗选后的精煤 经洗选后的精煤 FCd比原煤高 Ad比原煤降低 Qnet d比原煤提高 从低硫降为特低硫 可见洗选后的精煤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 3 煤灰熔融性 ST 高热值 29 26MJ Kg中高热值25 06 29 26中等热值18 81 25 26低热值12 54 18 81劣质煤 12 54 难熔灰分 1500高熔灰分1250 1500低熔灰分1100 1250易熔灰分 1100 合理划分煤类及评价煤的工业用途 对于无烟煤 应根据Hdaf Vdaf等指标将其划分为一 二 三号无烟煤 有的用二分法 矿区无烟煤可作为动力 制氨 发电 水泥的燃料用煤 五 地质报告 矿区勘查报告是资料综合整理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 应按有关规范或规定的要求编写 一般报告的编写内容包括 封面 扉页 正文摘要 400字左右 正文目录 附图目录 附表目录和附件目录 正文 附表 附图 附件 图册 三 综合图件的绘制 煤田勘查中的综合图件主要有 区域地质图矿区实际材料图矿区地形地质图矿区综合地层柱状图煤层对比图勘探线剖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量估算图测井曲线对比图测井曲线定厚图测井综合曲线图等 一 区域地质图说明 比例尺 一般为1 5万或1 2 5万 校正后的标准图框 地质界线 地质代号 产状 地理类 地形 80坐标系 河流 铁路 矿区范围 拐点号 坐标 二 矿区实际材料图说明 比例尺 一般为1 1万或1 5千 校正后的标准图框 矿区范围 拐点号 坐标 地质界线 地质代号 地质路线 地质点 产状 地理类 地形 80坐标系 河流 铁路 村 镇 V 字法则 三 矿区地形地质图说明 矿区地层综合柱状图 代表性的勘探线剖面图 四 矿区地层综合柱状图说明 化石用拉丁文斜体 Lingelasp 五 矿区地层煤层对比图说明 六 矿区勘探线剖面图说明 七 矿区资源量估算图说明 52线地质剖面示意图 52 河流保护带 四 测井要求及资料应用 一 测井工作任务当矿区内的见煤钻孔终孔后 项目人员要及时填写测井通知书和绘制1 200钻孔假厚度柱状图一并交给测井组 通知其进行测井工作 测井工作任务一般为 1 寻找钻探打丢打薄的煤层 确定其深度 厚度及结构 提供煤层 煤质有关定量分析结果 2 配合地质编录 试划分钻孔地质剖面 进行岩 煤 地层对比 3 寻找天然放射性异常 按设计任务进行简易井温 井径等参数测量 4 测定钻孔的顶角及方位角 二 测井要求 1 矿区内每个见煤钻孔必须进行电测井 按 煤田地质勘查规范 以下简称 规范 要求 未经电测井的见煤钻孔视为报废孔 2 根据规范要求 钻孔测井质量等级的好坏直接影响该孔质量验收的评定 每个见煤钻孔必须有4条解释曲线进行定性 定厚解释 方可评为甲级孔 只有3条的 最高只能评为乙级孔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井径曲线不是解释曲线 只是伽玛 伽玛曲线解释时的辅助曲线 GG GGL GGS DNL DNS只能视为一种解释曲线 似煤异常 似煤异常 3 钻探煤层质量评级对钻孔见煤与测井见煤的深度差和厚度均有要求 1 孔深在500m以内的钻孔 深度差不超过0 5m 大于500m的钻孔 深度差不超过孔深的1 1000 2 厚度差要求见下表 4 单孔测井资料解释的一般要求 1 测井钻孔必须进行全孔地质解释 2 解释原则应合理 依据须充分 3 煤层及夹矸的解释符合下述要求 a 必须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定性 定厚物性参数 b 各物性参数方法 应按各自的解释原则解释 确定成果采用各解释结果的平均值 c 确定成果与单一方法解释结果比较 相差应符合下表要求 5 测井资料的解释 1 岩性部面的解释应在1 200或1 500图上进行 目的层的定厚解释在1 50曲线图上进行 2 单孔解释应提出以下主要成果 a 煤层成果表 b 岩层 标志层 破碎带 含水层及其他有益矿层成果表 c 测斜成果表 d 测温成果表 简易测温孔应在测量其它参数前 后各测一次 e 测井综合成果表 f 测井设计要求提交的其他成果 如 井径曲线 可采煤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