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4 4金属材料扭转时的力学性能 4 3金属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4 2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4 1概述 4 1概述 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的诸如强度 塑性 弹性等等力学特性称为材料的力学性能 而衡量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指标统称为力学 机械 性能指标 这些指标是通过实验来确定的 本章就依据国家标准来讨论这些指标的意义及测定方法 4 2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拉伸实验室是测定材料力学性能的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按国标GB6397 86 金属材料试验试样 规定 拉伸试样分为比例试样和定标距试样两种 一 拉伸试样 其中为试样标距 为试样横截面面积 比例系数 一般取5 65或11 3 前者称短试样 后者称长试样 1 比例计算 1 比例计算的标距和横截面面积之间存在如下比例关系 即 4 2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2 对于圆截面试样 短长比例试样的标距分别取和 工作部分长度 一般不小于 3 圆截面试样的形状如图所示 它分为三个部分 4 2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定标距试样的原始标距与横截面间无比例关系 一般取 2 定标距试样 4 2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由于而均为常量 故两图形形状相同 二 拉伸图及应力 应变图 下图为低碳钢的拉伸图和应力 应变图 4 2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三 力学性能测试 1 具有物理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 其拉伸曲线的类型有如下一些情况 一 物理屈服性能指标 4 2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 一般只测量屈服点或下屈服点 3 下屈服点 2 上屈服点 1 屈服点 2 各项物理屈服性能指标定义如下 4 2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二 规定微量塑性伸长应力指标 2 逐级施力法 1 图解法 的两种测试方法 定义 试样标距部分的非比例伸长达到规定的原始百分比时的应力 这种应力是在试样受力的条件下测定的 它反映材料在拉力作用下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抗力 1 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 4 2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2 规定残余伸长应力 的测试方法 定义 试样卸力后 其标距部分的残余伸长达到规定的原始标距百分比时的应力 这种应力是在卸力后测定的 4 2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3 关于和的几点说明 1 一般可将 或 作为条件比例极限 将 或 作为屈服强度 4 2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2 对于同一试样而言 在规定伸长率相同的条件下 和一般并不相同 前者是在试验力作用下测定的 其非比例伸长包括滞弹性伸长和塑性伸长两部分 而后者是在卸力之后测定的 滞弹性伸长已随试验力卸除而消失 甚至随着时间的延长 其塑性伸长由于加力时的不均匀塑性变形所产生的残余应力的反作用 也消失一部分 在拉伸曲线上为卸力线不平行于加力线的线弹性段 而是朝向原点方向微弯 4 2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4 2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3 若材料的 差别不大 或对测试法无要求时 此时也就不必区分和而统一成 4 规定总伸长应力 2 引伸计法 1 图解法 2 测试方法 1 定义 试样标距部分的总伸长达到规定的原始标距百分比时的应力 规定总伸长与规定非比例伸长之间相差弹性比例伸长 4 2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2 一般中 低强度钢可用等效 1 规定总伸长与规定非比例伸长之间相差弹性比例伸长 3 关于的几点说明 4 2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式中 试样断后标距长度 mm 三 材料的塑性指标及其测定 试样原始标距长度 1 定义 试样拉断后 其标距部分的伸长与原始标距的百分比 1 断后伸长率 4 2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2 移位法 1 直测法 2 的测定方法 4 2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3 试样尺寸对的影响说明 对于塑性材料 断裂前变形集中在缩颈处 距离断口位置越远 变形越小 因此 断口在标距间的位置对延伸率是有影响的 也就是说试样断裂后的塑性变形可分为两部分 1 颈缩出现前的均匀伸长 2 颈缩出现后的局部伸长 其中与原始的标距长度有关 与原始横截面面积有关 4 2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矩形试样的短试样 矩形试样的长试样 圆试样的短试样 圆试样的长试样 因此为了同材料得到相同的断后伸长率必须使常数 因此有 有关系式 4 2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1 的定义 试样拉断后 颈缩处横截面面积的最大缩减量与原始横截面面积的百分比 2 断后收缩率 2 的测定 为试样断裂后 颈缩处最细部分的横截面面积 式中 为试样原始横截面面积 4 2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1 的定义 指材料拉伸时 应力应变在线形比例范围内 应力与应变之比 即 2 的测定方法 四 材料的弹性指标及其测定 2 拟合法 1 作图法 1 弹性模量 又称杨氏模量 4 2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2 弦线模量与切线模量 对于拉伸过程中无明显线弹性变形阶段的材料 无法用弹性直线段的斜率来确定 这时一般可采用弦线模量或切线模量 即用材料弹性变形曲线的割线或切线的斜率来表达其弹性模量 参见GB8653 88 4 2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3 泊松比 2 拟合法 1 作图法 2 的测定 为轴向应变 式中 为横向应变 1 定义 材料在轴向拉伸过程中 在线弹性变形范围内横向应变与轴向应变之比 4 2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五 拉伸时的断口分析 低碳钢 铸铁 4 2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4 3金属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材料压缩与拉伸的主要差别在于载荷 变形曲线 塑性及断裂形式等 图为金属材料的压缩曲线 一 压缩与拉伸的比较 曲线1为脆性材料压缩曲线 断裂点的应力即为抗压强度极限 脆性材料压缩断裂形状如图 曲线2为塑性材料的压缩曲线 可见随着载荷的加大 压缩变形加大 但不断裂 因此得不到其抗压强度 压缩破坏形式为 4 3金属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二 压缩试样 用于测 用于测 用于测 压缩试样常采用圆柱形或正方形 图为圆柱形试样 4 3金属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三 压缩力学性能测试 定义 规定非比例压缩应力为压缩时 非比例压缩变形达到规定的原始标距百分比时的应力 一 规定非比例压缩应力 4 3金属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逐次逼近法 若力 变形曲线无明显的弹性直线段 则采用逐次逼近法 参见国标 作图法 测定方法 4 3金属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二 规定总压缩应力的测定 定义 试样压缩时 其标距的总压缩变形 弹性和塑性变形之和 达到规定的原始标距百分比时的应力 即为规定总压缩应力 4 3金属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在绘制的力 变形图上 自原点起 在变形轴上取段 过点作与力轴平行的线交曲线于点 其对应的力即为所测定的规定总压缩应力 作图法 测定方法 4 3金属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作图法 在力 变形图上判读 则 测试方法 定义 试样压缩时 当达到力不再增加而仍然继续变形所对应的应力即为压缩屈服点 三 压缩屈服点的测定 4 3金属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将试样压至破坏 从力 变形图上确定最大实际压缩力 或从测力盘上读取最大值 按公式计算 四 抗压强度的测定 的测定 定义 试样压缩至破坏过程中的最大应力即抗压强度 4 3金属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五 压缩弹性模量的测定 定义 压缩时 应力 应变呈线性挂稀释的应力与应变的比值即为 4 3金属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若无弹性直线段 在没有其他规定的条件下 采用逐级逼近法 参见国标GB7314 87 作图法 测定方法 在力 变形曲线图上 取弹性直线段上的两点 按公式计算 4 3金属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4 4金属材料扭转时的力学性能 试样主要采用圆形截面 推荐直径为 标距分别为 平行长度相应为 若为其他尺寸的直径则 一 扭转试件 3 试样外表面变形均匀且相等 2 塑性变形沿试样的径向由小至大连续分布 1 试样的长度和横截面直径保持不变 试样在开始变形直至破坏 有以下特点 二 试验过程分析 4 4金属材料扭转时的力学性能 1 定义 试样扭转时 其标距部分外表面上的非比例剪应变达到规定数值时 按弹性扭转公式计算的剪应力即为规定非比例扭转应力 例如 一般用分别作为 条件扭转比例极限 和 扭转屈服强度 逐级加载法 图解法 测试方法 三 扭转力学性能测试 一 规定非比例扭转应力的测定 4 4金属材料扭转时的力学性能 屈服点 在扭转曲线上出现屈服平台时对应的应力扭矩 按弹性扭转应力公式计算的切应力 二 扭转屈服性能指标 定义 4 4金属材料扭转时的力学性能 4 4金属材料扭转时的力学性能 2 上屈服点 扭转曲线上首次发生下降的最大扭矩 按弹性扭转应力公式计算剪应力 3 下屈服点 扭转曲线上的屈服阶段中最小扭矩 按弹性扭转应力公式计算的剪应力 2 测试方法 2 指针法 1 图解法 4 4金属材料扭转时的力学性能 三 扭转强度的测定 2 测定方法 按定义做即可 1 定义 试样扭断前承受的最大扭矩 按弹性扭转公式计算的试样表面最大切应力 4 4金属材料扭转时的力学性能 四 最大非比例剪应变 1 定义 试样扭断时 其外表面上的最大非比例剪应变 即为最大非比例剪应变以表示 4 4金属材料扭转时的力学性能 公式中 为试样直径 为试样标距范围的最大扭转角 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 29167-11: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apture techniques - Part 11: Crypto suite PRESENT-80 security services for air interface
- 2025年生物技术行业生物医药新药研发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家电维修行业维修服务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医疗器械行业智能医疗机器人技术前景报告
- 2025年智能电子行业智能化电子产品发展趋势与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生物科技行业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网约车行业共享出行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 崇阳县2025年湖北咸宁崇阳县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97人(含医疗岗4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中央民族乐团应届毕业生招聘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招聘应届毕业生(硕士岗)拟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土地变更调查讲义》课件
- 财务整账合同模板
- 2020年水利水电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
- 《农产品安全与质量检测》课件-3.2.食品中的灰分的测定
- 钢结构厂房排水系统安装方案
- 对新员工保密基本培训
- 口耳目手足课件
- 2024-2025学年湖北省武汉二中广雅中学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 箱式变电站技术规范应答
- 2024年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第三章 整式及其加减 1 代数式 第1课时 代数式
- 2024 年甘肃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公共管理与服务类人力资源服务赛项竞赛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