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认识运动把握规律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标要求1.辨析实例,说明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2.解析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掌握的事例,印证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把握客观规律。一、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知识梳理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1)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试判断: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使事物处于显著的变化之中。()提示错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不一定是显著的变化,二者不能混淆。3静止的含义(1)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2)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4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1)区别: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2)联系: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3)错误倾向: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请思考:如何理解“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提示这句话说明了唯物辩证法的运动观,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重点突破1准确把握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关系理解强调误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侧重强调物质离不开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承担者或者叫载体。脱离物质载体的运动是不存在的侧重强调运动离不开物质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2.全面理解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静止区别含义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特点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联系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运动和静止相互依存。没有运动就无所谓静止,没有静止也无所谓运动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绝对运动中包含着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典例运用典例1有关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运动是静止的一种特殊状态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ABCD答案B解析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说法错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说法错误。典例2“五里滩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却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这首浣溪沙是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唐、五代时期多首未署名的作品之一。诗中形象地说明了()A运动和静止是相互联系的B物质与意识分不开C运动是有规律的D现象与本质相统一答案A解析这首诗体现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故选A。二、运动是有规律的知识梳理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试判断: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界的规律。()提示错误。这不是规律,这是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2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1)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2)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试判断:规律有好坏之分,是永恒不变的、无条件的。()提示错误。规律是客观的,没有好坏之分,当客观物质发生变化时,规律也会发生变化;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动中把握规律。3方法论要求(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请思考: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这是否意味着人们可以改变或创造规律?提示不是。规律的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能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客观规律是不能被改变或创造的,也不能被消灭。重点突破1理解规律要把握以下几个关系哲学上讲的规律和具体规律哲学上讲的规律,是对各领域具体规律共同特性的概括和总结,它不等同于具体规律哲学上讲的规律和具体规律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规律和现象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相对稳定、深刻的本质联系,需要借助抽象思维才能揭示现象浮于事物表面,形式多样且多变易逝,能够借助感官直接感知虽然规律总会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的背后也总会隐藏着规律,但规律不等于现象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它体现着一种“必定如此”的趋势有些事物之间的联系,并不是非如此不可的,而是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的,这种偶然联系就不是规律规律和联系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一种联系,但不是所有的联系都是规律,只有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才是规律2规律的客观性和条件性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规律具有客观性,意味着人们既不能创造本来就不存在的规律,也不能改变规律,更不能消灭规律。规律只能随着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内容和所依赖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不能由人的主观意志任意改变规律是否发挥作用,也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规律起不起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否存在条件性当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存在、具备时,规律就必然起作用;当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不存在、不具备时,规律就不起作用规律具有条件性,人们可以改变条件、创造必要条件,使规律发挥的作用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提醒:规则、规定、守则、定律、定理、公式、法律都不是规律,它们都是主观的,可以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们是规律的反映,但不是规律本身。典例运用典例3清代诗人翁格在暮春中写道:“莫怨春早归,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诗中蕴含的哲理有()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客观性物质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自然界的变化有其固有规律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所不能ABCD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规律客观性、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的知识。题目寓意自然界有着客观规律,规律是客观的,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中“无所不能”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错误。故选A。典例4历史上曾显赫一时的古楼兰人神秘消失了。考古证实,当时规模稍大的墓穴,要用掉600棵树木。等到人们认识到砍伐林木、破坏环境的恶果,再实施“严禁砍伐活动,否则罚马一匹”时,“楼兰已毁”,无力回天了。题中材料告诉我们()A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B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C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D要按客观规律办事,违背规律必受惩罚答案D解析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A错误。B、C不符合题意,排除。古楼兰现象表明,蔑视客观规律,不仅办不好事情,而且必然遭到失败,D正确。议题:把握运动规律,科学治国理政材料一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这是党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作出的重大判断。2018年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态势。(1)查阅资料:我国经济“总体平稳”主要体现在哪里?(2)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说明什么哲学道理?我国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态势,是如何体现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的?材料二科学的治国理政是有规律可循并按照规律进行的过程。探索、认识和尊重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探索和遵循规律并按规律办事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治国理政的能力,开拓治国理政新境界。(3)讨论交流:科学的治国理政为什么要按照规律进行?(4)合作探究:科学的治国理政怎样按照规律进行?答案(1)“总体平稳”主要体现在四大经济指标平稳:增长稳,上半年经济增速为6.8%,连续12个季度稳定运行在6.7%6.9%的中高速区间;就业稳,前7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880万人,实现全年计划的80%;物价稳,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1%,处于温和上涨区间;国际收支稳,7月实现贸易顺差1770亿元,外汇储备继续增加,规模超过3万亿美元。(2)说明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宇宙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存在。总体平稳、稳中向好中的“稳”,是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而“向好”,则是事物绝对运动的表现。因此,总体平稳、稳中向好,主要体现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3)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科学的治国理政也有规律可循,要按照规律进行。(4)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进行科学的治国理政。素养感悟(1)政治认同:认同党治国理政的方针政策,树立制度自信。(2)科学精神:正确理解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正确认识我党治国理政理念的科学性。(3)公共参与:积极为科学的治国理政献计献策,自觉投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一、选择题1“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这一论断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运动是物质的派生物D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承担者答案A解析B说法错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说法错误,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不是物质的派生物;D强调的是运动的载体,不符合题意。2寓言刻舟求剑的哲学寓意有()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指空间位置的移动运动与静止是辩证统一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离开物质谈运动的观点是荒谬的ABCD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懂得寓言的寓意:寓言中的主人公割裂了静止与运动的关系,其行为反映了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观点,正确;观点片面;不符合题干要求。3“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甚至简单的机械的位移能够实现,也只是因为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这个地方又在另一个地方,既在同一地方又不在同一地方。这一命题()A否认了静止的存在,是相对主义、诡辩论B否认了运动绝对性,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C夸大了相对静止,是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论D正确揭示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答案D解析机械运动中的物体在同一瞬间在这个地方,是承认相对静止的表现;机械运动中的物体在同一瞬间不在这个地方,是承认绝对运动的表现。同一瞬间既在这个地方又不在这个地方,这是强调了运动和静止是统一的,所以题中观点正确揭示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D正确。4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这是基于()A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B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人对自然的征服C只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就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D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和利用自然规律答案D解析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这是因为规律是客观的,要尊重和利用自然规律,D符合题意。A不符合题意,排除。B中“实现人对自然的征服”说法错误,排除。C表述太绝对,排除。5李敖有一首打油诗是写长江前浪后浪的,“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后浪风光能几时,转眼还不是一样”。这告诉我们()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人们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律面前无能为力ABCD答案A解析这首打油诗强调了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我们要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了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在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排除。6“规律(客观事物)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下列选项与其意思相近的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ABCD答案D解析都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的意思是说,躺下来望着天上的云纹丝不动,却不知道云和我都在向东行进着,这体现的是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7我国生物领域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中科院重离子束治癌技术进入临床治疗,云南大学人类遗传学研究中心发现三个疾病相关基因,华中农大转基因棉通过鉴定,河北省也有了首家植物分子育种中心。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规律具有普遍性B人可以超越规律存在的条件C规律是不稳定的联系D人们可以创造规律答案A解析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材料中强调了我国的生物学领域取得的成果,体现了规律的普遍性,A符合题意;B、C、D均说法错误。8随着中央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科技种植在农村广泛推广,大棚种植在农村得到广泛应用。大棚种植消除了传统种植方式的不利因素,蔬菜四季栽种,季季都能高产。这说明()A人们可以改造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B科学越发达,规律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