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卢沟桥烽火说课稿苏教版.docx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卢沟桥烽火说课稿苏教版.docx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卢沟桥烽火说课稿苏教版.docx_第3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5卢沟桥烽火说课稿苏教版.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卢沟桥烽火说课稿一、说教材卢沟桥烽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再现了那段令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怀的历史,叙述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这是一篇学生感悟祖国优秀语言文字,受到精神陶冶的佳作,同时,也是训练学生朗读能力的好材料。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实际以及对教材的分析理解,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我的教学目标共有3个。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认清日寇侵略的罪行,激发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为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教学难点: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尽量用上课文中的词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说教法学法自主朗读感悟法:要用好课文这个“例”,少分析,多揣摩,多感受,多体验。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深入到文本的语言中,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借鉴语言。情境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提供相应图片,通过语言渲染等途径,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感受文章内容,理解重点语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四、说教学过程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安排两课时来引导学生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课时一分为3个环节:环节一:揭题导入,质疑问难上课伊始,我会出示诗歌卢沟桥怀古,出示相关图片,使学生犹如回到了当日的枪林弹雨的激战情景。组织学生交流“卢沟桥事变”的相关资料。今天,我们一起穿越历史的风雨沧桑,翻开那段不堪回首的篇章。揭题质疑,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卢沟桥事变”是怎样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如何?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放声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凌”是后鼻音 。2. 指名分节读。在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分节再读课文。帮助学生读通全文。3. 快速浏览读。在读通顺全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带着上课伊始提出的问题,了解文章大意,把握主要内容,相机理清文章脉络。【理念】“不读通课文不开讲”,我力求学生对课文有全面、清晰的了解,读通课文是下文开讲的铺垫,根据语文学习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先行与文本对话,同时重视训练,扎实打好语文基础。环节三:感悟“卢沟桥事变”的起因1.学生自读第1自然段,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抓住“侵占,蚕食,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引导学生了解日寇急于吞灭我国的狼子野心和“卢沟桥事变”的起因。2.扣住“咽喉要道”引导学生体会卢沟桥的重要地位,为感悟后文所描写的中国军民同仇敌忾奋力守桥的英勇精神做好铺垫。3.指导学生感情读好这段话。环节四:布置作业,指导书写根据先正字音、教师示范、学生描红、仿写的步骤指导书写。注意“妄”字的写法。下面,我着重说一说我第二课时的教学思路课时二分为4个环节:环节一:复习导入,再现情景1.教师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2. 通过桥面的坑坑洼洼,引导学生想象当年战斗的激烈和守桥士兵的英勇顽强。以此再现文章的主要情景,让学生回忆起该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环节二:品词析句,读中悟情感悟“卢沟桥事变”的经过1.学生默读25自然段,请学生用笔圈画出描述敌我双方举动的关键词,并说说课文是如何通过具体的描述来表现日军的险恶用心和中国军民誓死卫国的抗争精神的?做好旁注。2.在引导学生通过敌我双方言行的对比的基础上重点品味日本侵略军:抓住“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偷偷地、摸、蓄谋已久”等词句引导学生理解事件的发生是日本侵略者早就预谋的,感悟日本军队的险恶用心和卑鄙行径。抓住“全副武装、恼羞成怒,首先,开起火来”等词句引导学生体会日本侵略军蛮横无理、不可一世的狰狞面目,从而感悟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抓住“哭爹喊娘、狼狈而逃、鬼哭狼嚎、抱头鼠窜、全部被歼”等词句引导学生体会在威武不屈的正义面前,侵略者遭到惨败的可耻下场。重点品味我国守军:抓住“严词拒绝、开枪还击、同仇敌忾、奋起还击、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引导学生体会我国守军不畏强敌,奋勇抗击侵略者的英雄气概。扣住“队员们齐声呐喊:小鬼子,看刀!”请学生模仿这一呐喊,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守军誓死卫国的抗争精神。关注“悄悄地,进发”引导学生体会我国守军的足智多谋、英勇善战。2.出示课文第二幅插图,教师范读第4自然段,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中国守军不畏强敌,奋勇抗击侵略者的英雄气概。3.教师播放一段“卢沟桥事变”的纪录片,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愤慨之情。4.指导学生读好25自然段。【理念】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这部分我给予学生阅读的空间,进行个性阅读,让学生动动手动动脑,将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形象化,增强学生的感悟能力。感悟“卢沟桥事变”的结果。1.教师引读78自然段,扣住“生死存亡”,结合“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大声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危急!”,联系课文第一自然段中日本侵略者的狼子野心,引导学生具体理解卢沟桥事变后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进而感受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巨大作用。2.教师引发质疑:人们是怎么来保卫国家的呢?抓住“全国人民迅速行动起来,成群结队地前往部队慰劳,夜以继日地帮助军队修筑工事”,引导学生体会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3.感情读好68自然段。感悟“卢沟桥事变”的历史意义学生齐读第9自然段,抓住“拉开了,序幕”结合资料引导学生体会“卢沟桥事变”的重大历史意义。总结全文:感情朗读课文,请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时间的词:“九一八事变后,1937年7月7日深夜,第二天凌晨,当天晚上,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复述课文。环节三:拓展延伸,升华感情交流课前搜集的抗战中的感人事迹。环节四:布置作业,巩固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