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检测G试卷.doc_第1页
消防检测G试卷.doc_第2页
消防检测G试卷.doc_第3页
消防检测G试卷.doc_第4页
消防检测G试卷.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防检测G部分 姓名: 得分: 一、单选题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建筑物的耐火极限分为 级。 A甲 B乙 C三 D四2高架仓库是指货架高度超过 m的机械化操作或自动化控制的货架库房。 A7 B10 C12 D243房间地坪面低于室外地坪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 ,且不超过 者称为半地下室。 A1/3,1/4 B1/3,1/2 C1/2,1/4 D1/3,2/5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二级耐火等级建筑防火墙的耐火极限不低于 h。 A1 B2 C3 D45除规范另有规定外,甲类工业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 。 A甲级 B一级 C二级 D三级6二级耐火等级的高层民用建筑,其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h。 A0.1 B0.25 C0.15 D0.27高层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分为 。 A三级 B二级 C一、二级 D五级8除规范另有规定外,一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楼板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h。 A0.8 B1 C1.5 D1.29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门均应为 。 A防火卷帘门 B乙级防火门 D丙级防火门 C普通门10在设有车间或者仓库的建筑物内, 设置员工集体宿舍。 A不得 B不宜 C允许 D可以11高层民用建筑不宜布置在火灾危险性为 厂(库)房附近。 A丁类 B戊类 C丙类 D甲、乙类12多层建筑周围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 米。 A3.5 B4 C4.5 D513高层民用建筑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m。 A2 B4 C5 D1014高层民用建筑的类别按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分为 。 A三类 B四类 C一类 D一、二类15木工厂房的火灾危险性应划为 。 A乙类 B丙类 C丁类 D甲类16饲料加工厂房的火灾危险性应划为 。 A丁类 B戊类 C乙类 D丙类17面粉厂的碾磨工段火灾危险性应划为 。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丁类18储存61度以上的白酒库房的火灾危险性应划为 。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丁类19使用或生产下列物质的生产,其火灾危险性属于乙类的是 。 A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的粉尘、纤维、闪点60度的液体雾滴。 B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等于或超过物质本身自燃点和生产。 C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他用的各种生产。 D闪点60度的液体。20丙类生产厂房不应超过 层。 A一 B二 C三 D四21一般情况下,高层民用建筑裙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米。 A3 B4 C5 D622建筑中的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除规范另有规定外,应采用 材料制作。 A易燃 B可燃 C难燃 D不燃23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由组成建筑物的建筑构件的 决定的。 A燃烧性能 B耐火等级 C支座条件 D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24一般情况下,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多层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米。 A4 B6 C5 D325建筑高度超过 米的两层或两层以上的厂房、库房称为高层工业建筑。 A23 B24 C22 D.2126除规范另有规定外,高层厂房与甲类物品库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米。 A12 B10 C13 D1127一般情况下,未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的丙类二级耐火等级的多层厂房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占地面积为 平方米。 A4000 B4500 C6000 D500028未设自动灭火系统的砖混结构单层棉织品库房防火墙间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 平方米。 A3000 B1500 C2500 D200029建筑高度31米的框架结构高级旅馆,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 平方米。 A2000 B3000 C4000 D500030未设自动灭火系统的高层民用建筑地下室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 平方米。 A1000 B500 C600 D200031未设自动灭火系统的地下木材库房防火墙间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 平方米。 A400 B600 C300 D50032未设自动灭火系统的地下柴油库,柴油闪点60度时,其防火墙间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 平方米。 A300 B150 C400 D60033建筑高度小于100米的建筑,竖向管道井至少应每隔 层进行防火分隔。 A2-4 B2-3 C2-5 D2-634防火墙的材料必须是 。 A难燃材料 B不燃材料 C可燃材料 D不燃或可燃材料35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低于 kg。 A1000 B800 C500 D150036一类高层民用建筑自备发电设备,应设有自动启动装置,并能在 s内供电。 A20 B30 C45 D6037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其配电设备应设有明显标志。其配电线路和控制线路宜按 划分。 A防火分区 B防烟分区 C楼层 D供电级别3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剧院、电影院、礼堂的观众厅容纳人数不超过2000人时,每个安全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 人。 A200 B250 C400 D70039防烟分区可以利用从顶棚突出不小于 m的梁划分。 A0.5 B0.4 C0.2 D0.340当防烟楼梯间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并采用自然排烟时,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 。 A3m2 B2m2 C前室面积的5% D前室面积的2%41高层民用建筑内长度不超过60m的内走道采用自然排烟时,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 。 A10% B5% C3% D2%42消防电梯和行驶速度应按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不超过 s计算。 A60 B120 C80 D4543多层民用建筑闷顶内有可燃物时,其配电线路应 。 A穿金属管保护 B穿PVC管保护 C采用阻燃电缆 D穿阻燃套管44除规范另有规定外,建筑物内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量一般不应少于 个。 A1 B2 C3 D445我国现行规范选择 作为确定耐火等级的基准。 A承重墙 B梁 C楼板 D柱46通风管道穿过防火墙两侧各 cm范围内风管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保温材料。 A80 B100 C150 D20047设在顶棚上的机械排烟口,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 m。 A1 B2 C3 D448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距最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 m。 A20 B30 C40 D6049安装在吊顶内的排烟管道,其隔热层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并应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 cm的距离。 A10 B15 C20 D3050设置机械排烟的地下室,应同时设置送风系统,且送风量不宜小于排烟量的 %。 A50 B60 C70 D10051当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时,净空高度小于12m的中庭可开启的天窗或高侧窗的面积不应小于该中庭面积的 %。 A2 B5 C8 D1052层数超过 层的高层民用建筑,其机械防烟加压送风系统及送风量应分段设计。 A20 B22 C30 D3253卤钨灯和超过 W的白炽灯泡的吸顶灯、槽灯、嵌入式灯的引入线应采用耐热线或其他可靠的隔热保护措施。 A60 B100 C200 D30054两座高层民用建筑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 。 A不宜小于4米 B不宜小于3.5米 C不宜小于2米 D可不限55高层民用建筑应设有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通道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 米。 A150 B220 C80 D16056录像厅、放映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该场所的建筑面积按 人/m2计算。 A0.5 B0.8 C1.0 D1.257高层民用建筑周围所设环形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 m。 A4 B5 C6 D858甲、乙类厂房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m。 A25 B30 C40 D5059高层居住建筑每个外门的净宽不应小于 m。 A1.3 B1.1 C1.2 D1.560按安全度的高低顺序排序,下列各项中安全度最低的是 。 A楼梯间 B合用前室 C疏散走道 D避难层61高层医院病房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不应小于 m。 A1.3 B1.1 C1.2 D1.062高层居住建筑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其合用前室面积不应小于 平方米。 A4.5 B6 C10 D1563高层居住建筑的户门不应直接开向前室,当确有困难时,部分开向前室的户门均应为 。 A双向弹簧门 B甲级防火门 C乙级防火门 D丙级防火门64高层建筑地下室、半地下室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但房间面积不超过 平方米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 人的房间,可设一个门。 A60、5 B75、20 C50、15 D60、1065高层民用建筑的电梯井 独立设置,井内 敷设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 敷设与电梯无关的电缆、电线。 A必须,不应,不宜 B必须,严禁,不宜 C应,严禁,不应 D宜,不应,不宜66对非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热或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强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属于 类。 A甲 B乙 C丙 D丁67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当其建筑面积不大于 m2时可设置一个疏散出口。 A50 B60 C75 D8068挡烟垂壁是指用不燃材料制成,从顶棚下垂不小于 mm的固定或活动的挡烟设施。 A400 B500 C800 D10006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防火墙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 h。 A4、4 B3、3 C4、3 D3、470未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的18层普通住宅的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 平方米。 A1000 B1500 C2000 D300071对建筑构件进行耐火试验,如试件背火面的平均温升超过试件表面初始温度 度,表明试件失去隔热性。 A100 B140 C160 D20072耐火等级为一级的高层民用建筑其防火墙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 h。 A2.5 B3 C3.5 D473甲类库房的最多允许建筑层数是 层。 A1 B2 C3 D474建筑高度超过 m的教学楼是一类高层建筑。 A24 B32 C50 D4575设置在地下一层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 平方米。 A200 B300 C400 D50076高层民用建筑用的丙类液体储罐总储量不应超过 立方米。 A5 B10 C15 D2077,20立方米的地下直埋汽油罐与高层民用建筑裙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米。 A13 B15 C25 D3078两座厂房相邻较高的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但甲类厂房之间不应小于 米。 A4 B5 C7 D1079甲、乙类厂房与普通的单层、多层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米。 A20 B25 C35 D5080建筑物封闭内院,如其短边长度超过 m时,宜设有进入内院的消防车道。 A15 B24 C12 D1881高层民用建筑防烟分区的面积不宜大于 平方米。 A500 B1000 C1500 D200082耐火极限不低于 h的门为甲级防火门。 A0.9 B1.2 C0.5 D0.683三级耐火等级的民用建筑物,最多允许层数是 层。 A3 B5 C6 D884建筑物中管道井的检查门应采用 。 A甲级防火门 B乙级防火门 C丙级防火门 D普通门85建筑物内燃气锅炉房的门应采用 。 A甲级防火门 B乙级防火门 C丙级防火门 D普通门86高层住宅疏散楼梯最小净宽为 米。 A1.0 B1.1 C1.2 D1.387高层医院内双面布房的走道净宽应以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 米。 A1.2 B1.3 C1.4 D1.588建筑物公共疏散出口处内、外 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A1.2 B1.3 C1.4 D1.589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 m的二类高层民用建筑应设防烟楼梯间。 A24 B28 C32 D3090一般情况下,高层民用建筑中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 个。 A1 B2 C3 D491单层公共建筑(托儿所、幼儿园除外)如面积不超过 平方米且人数不超过 人时,可设一个直通室外的出口。 A250、50 B150、70 C200、50 D200、7092剧院、礼堂的观众厅安全出口的数目应以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 个。 A2 B3 C4 D593建筑高度超过 米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应设消防电梯。 A24 B32 C28 D3094建筑高度超过 m的公共建筑应设避难层。 A50 B80 C90 D10095高层民用建筑内长度超过 米的无直接自然通风内走道应设机械排烟系统。 A15 B20 C10 D1896高层民用建筑内虽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 米的内走道应设机械排烟系统。 A30 B40 C50 D6097室外疏散楼梯栏杆扶手高度不应小于 米。 A0.9 B1.0 C1.1 D1.298高层民用建筑内的营业厅,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 米。 A15 B20 C30 D2599除规范规定另有规定外,疏散用的应急照明,其地面最低照度不应低于 Lx。 A0.3 B0.5 C1.0 D2.0100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楼梯间的余压应为 Pa。 A20-30 B30-40 C40-50 D50-60101机械加压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 m/s。 A5 B6 C7 D8102机械排烟口与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m。 A1.0 B1.2 C1.5 D2.0103机械排烟口的风速不宜大于 m/s。 A7 B8 C9 D10104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应穿管保护,当暗敷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其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mm。 A15 B20 C30 D50105除规范另有规定外,二级耐火等级建筑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 h。 A3.0 B2.0 C1.5 D1.0106靠外墙的采用自然排烟的防烟楼梯间,每 层内可开启的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 m2。 A三、2 B五、3 C五、2 D三、3107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防烟设施。 A高层建筑的地下水泵房 B消防电梯井 C消防控制室 D封闭避难层(间)108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的楼梯间宜 设一个加压送风口,前室的加压送风口应 设一个。 A每隔三至五层、每层 B每隔二至三层、每层 C每隔二至三层、每隔二至三层 D每层、每二层109高层民用建筑中防火墙的耐火级限应为 。 A3h B4h C3.5h D2.5h110甲类单层厂房、耐火等级为二级,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占地面积为 。 A2000m2 B3000m2 C4000m2 D5000m2111玻璃幕墙与每层楼板、隔墙处的缝隙应采用 填塞密实。 A不燃烧材料 B难燃烧材料 C可燃烧材料 D易燃烧材料112水泵接合器的位置应该在距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 m范围内。 A15-40 B25-50 C10-25 D5-151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 ,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 欧姆。 A20欧姆、5欧姆 B8欧姆、2欧姆 C4欧姆、1欧姆 D16欧姆、4欧姆11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高位水箱的储水量一、二类公共建筑分别不应小于 。 A12m3、9m3 B24m3、18m3 C18m3、12m3 D36m3、24m3115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水泵房,应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的不燃烧体墙和楼板与其它部门隔开。 A0.5h B1.0h C1.5h D2.0h116某商住楼,建筑高度48m,每层建筑面积1490m2,其地上部分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不应超过 m2。 A1000 B1500 C2000 D3000117某综合楼,建筑高度28.7m,每层建筑面积1260m2,其地上部分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不应超过 m2。 A500 B1000 C1500 D2000118设有自动灭火的系统的库房,其防火墙间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在相应规定基础上增加 倍。 A1 B2 C3 D4119采用挡烟垂壁、隔壁或从顶棚下突出不小于 cm的梁来划分的防烟空间区域称为防烟分区。 A30 B40 C50 D60120高层民用建筑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 m2。 A400 B500 C1000 D1500121设有机械排烟系统的汽车库,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 m2 A1000 B1500 C2000 D3000122甲类物品库房与重要的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m。 A25 B30 C50 D80123丙类液体储罐按规定采取防火措施后,与高层的民用建筑、厂房防火间距可不限,但储罐总储量不应大于 m3。 A1 B5 C12 D15124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汽的甲类厂房与明火或散发火花的地点不应小于 m。 A25 B30 C50 D80125类生产除工艺要求必须采用多层厂房外,宜采用单层厂房。 A甲,乙,丙 B甲,乙 C甲 D乙126高层民用建筑的柴油发电机房应设储油间,其储量不应超过 h的需要量。 A2 B4 C8 D24127高层民用建筑的垃圾道 设在楼梯间内。 A不宜 B不应 C严禁 D宜128供甲、乙类厂房专用的 Kv及以下的变、配电所,按规定采取防火措施后,可一面贴邻甲、乙类厂房。 A5 B10 C12 D15129高层民用建筑设置瓶装液化石油气间时,总储量不超过 m3时,可与裙房贴邻建造。 A0.5 B1 C3 D5130高层民用建筑与与其裙房之间没有防火墙等防火分隔设施并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裙房的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达 m2。 A1000 B2500 C4000 D5000131防火分区内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除规范另有规定者外,其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在相关规定基础上增加 倍。 A1 B2 C3 D4132甲、乙类生产 设在建筑物的地下室或在半地下室。 A可以 B严禁 C不应 D不宜133厂房内设置甲、乙类物品的中间仓库时,其储量不宜超过 h的需要量。 A8 B16 C24 D48134甲、乙、丙类厂房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可在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增加 倍。 A1 B2 C3 D4135建筑高度超过 m的两层及两层以上的厂房、库房称高层工业建筑。 A50 B32 C24 D21136甲、乙类生产厂房的耐火等级,应根据层数和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占地面积确定,但不应低于 级。 A1 B2 C3 D4137一类高层民用建筑地上部分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超过 m2。 A1000 B2000 C3000 D4000138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其电缆井、管道井应在每层楼板处用 做防火分隔。 A非燃材料 B难燃材料 C相当楼板耐火等级的非燃材料 D相当楼板耐火等级的难燃材料139高层建筑和高层工业建筑内的管道井、电缆井应每隔二至三层,在楼板处用 封隔。 A耐火极限不低于0.25h的非燃烧体 B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难燃烧体 C耐火极限不低于0.5h的非燃烧体 D耐火极限不低于0.5h难燃烧体140建筑物内的管道井、电缆井,井壁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 h的 。 A0.5,不燃烧体 B1,难燃烧体 C2,难燃烧体 D1,不燃烧体141多层住宅的底层设商业网点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h的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 h的非燃烧体楼板与住宅隔开。A4,1 B3,1 C2,1 D1,1142汽车库按停放汽车的数量,防火分类分为 类。 A1 B2 C3 D4143高层民用建筑不宜布置在 厂(库房)附近。 A严重危险级 B中危险级 C丙类 D甲、乙类144根据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闪点为 度液体的生产属于甲类生产。 A小于28 B大于28,小于60 C在于或等于60145公共娱乐场所观众厅的太平门应采用 。 A卷帘门 B转门 C侧拉门 D推闩式外开门146闪点大于或等于60度的液体属 液体。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丁类147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属 类气体。 A甲 B乙 C丙 D丁148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多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最大允许长度为 米,每层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为 平方米。 A100,1500 B150,2000 C100,2000 D150,2500149高层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米。 A6 B7 C8 D13150甲类物品库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米。 A13 B15 C20 D25151甲、乙类物品运输车的车库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米,与重要公共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米。 A10,25 B25,50 C15,20 D25,25152当建筑物的沿街部分长度超过 米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A120 B150 C200 D220153当建筑物总长度超过 米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A120 B150 C200 D220154无窗间墙和窗槛墙的玻璃幕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 h,高度不小于 m的不燃体实体裙墙。A1,0.6 B0.5,0.8 C1.0,0.9 D1,0.8155高层民用建筑的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 不应布置高度大于 米,进深大于 米的裙房,且在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 A4,5 B5,4 C3,4 D4,4 156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首或回车场,高层民用建筑设回车场不宜小于 ,大型消防车通过,则不宜小于 。 A12m12m,12m15m B15m15m,18m18m C12m18m,15m15m D12m12m,18m18m157高层民用建筑内的商业营业厅、展览厅等,当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且采用不燃烧或难燃烧的材料装修时,地上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 平方米,地下部分防火分区的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 平方米。 A4000,2000 B2000,4000 C2000,2000 D4000,4000158防烟楼梯间前室的面积,对于公共建筑不应小于 平方米,对于居住建筑不应小于 平方米。 A4.5,6 B6,4.5 C6,6 D6,10159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门应为 。 A甲级防火门 B乙级防火门 C丙级防火门 D推闩式普通门160疏散用的应急照明,其地面最低照度不应低于 Lx。 A0.3 B0.4 C0.5 D1.0161疏散走道的指示标志宜设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 m以下的墙面上,走道疏散指示灯的间距不应大于 m。 A1.5,20 B1.2,20 C1.0,20 D1.0,10 E1.0,25162一类高层民用建筑的供电负荷等级应为 级。 A一 B二 C三 D四163根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规定,建筑内部装修材料性能等级分为 级。 A二 B三 C四 D五164集中报警控制器的容量不宜小于其保护范围内 总数。 A火灾探测器 B探测区域 C报警区域 D火灾探测器和火灾报警按钮165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温度适用范围为 度。 A4-70 B0-68 C大于70 D小于416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最不利点喷头最低工作压力不应小于 kg/cm2,管网内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 kg/cm2。 A1,12 B0.5,10 C0.5,12 D0.5,10167采用闭式喷头的湿式自动喷水灭水系统每个报警阀控制喷头数不宜超过 个。 A1000 B1200 C80 D600168消防控制、通信和警报线路采用暗敷设时,宜采用金属管或经阻燃处理的硬质塑料管保护,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的结构层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宜 mm.。 A大于50 B小于50 C大于30 D小于30169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距离,不应大于 m。 A20 B25 C30 D40170火灾应急广播应设备用扩音机,其容量不应小于火灾需要同时广播的范围内的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最大容量总和的 倍。 A1.2 B1.5 C2 D2.517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电源应采用 。 A消防电源 B动力电源 C照明电源 D直流电流172消防控制室内设备的布置,当设备面盘的排列长度大于 m时,其两端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通道。 A2 B3 C3.5 D4173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设置在明显和便于操作的部位,当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高度宜为 m,且应有明显的标志。 A1.01.1 B1.11.2 C1.21.3 D1.31.5174当采用穿管敷设铜芯绝缘导线时,按机械强度要求选择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传输线路的线芯最小截面积应不小于 mm2。 A0.5 B0.75 C1.0 D2.0175根据房间高度选择感温火灾探测器的灵敏度,当房间高度在7m时,应选择 感温火灾探测器。 A 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176居中设置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的感温探测器,其安装间距不应超过 m。 A5 B7.5 C10 D15177火灾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 度。 A15。 B30。 C45 D60178火灾探测器布置时,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超过 mm时,被梁隔断的每个梁间区域至少应设置一只探测器。 A200 B400 C600 D500179当地面面积大于30m2、房间高度小于等于8m、房顶坡度小于等于15度时,一只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分别为 。 A20m2、3.6m B20m2、4.4m C30m2、3.6m D30m2、4.4m180相邻两组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 m。 A7 B10 C14 D20181民用建筑内火灾应急广播扬声器设置在走道和大厅等公共场所时,每个扬声器的额定功率不应小于3W,其数量应能保证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距离不大于 m。 A15 B20 C25 D30182火灾探测器的布置,当房间被书架、设备或隔断等分隔,其顶部至顶棚或梁的距离小于房间净高的 时,每个被隔开的部分至少应安装一只探测器。 A5 B10 C15 D2018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专用接地干线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其线芯截面面积不应小于 mm2。 A4 B16 C25 D1018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玻璃球洒水喷头公称动作温度68时,工作液色标为 色。 A橙 B红 C黄 D绿185湿式喷水灭火系统中一个湿式报警阀组控制的喷头数不宜超过个。 A800 B700 C600 D500186供消防车取水的消防水池,其水深应保证消防车的消防水泵吸水高度不超过 m。 A7 B6 C5 D4187设在高层民用建筑内的消防水泵房的门应为 。 A普通门 B甲级防火门 C乙级防火门 D丙级防火门188水泵接合器应设在室外便于消防车使用的地点,距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距离宜为 m。 A150 B60 C1540 D120189一类高层居住建筑高位消防水箱的消防储水量不应小于 m3。 A18 B12 C6 D319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应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当某段损坏时,停止使用的消火栓在一层中不应超过 个。 A10 B8 C6 D5191装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建筑物,净空高度大于 cm的闷顶和技术夹层有可燃物时,应设置喷头。 A50 B70 C80 D60192超过1500个座位的剧院和超过2000个座位的会堂舞台的葡萄架下部,应设 喷水灭火系统。 A水喷雾 B雨淋 C水幕 D干式193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启动消防泵的方式首选应为 。 A自动启动 B消防控制室远程启动 C水泵房手动启动 D任选19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持续喷水时间应按火灾延续时间不小于 。 A3h B2h C1h D10min195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喷头,其公称动作温度宜高于环境最高温度 度。 A50 B45 C40 D30196室内消火栓的间距应由计算确定。高层工业建筑,高架库房,甲、乙类厂房不应超过30m,多层民用建筑不应超过 m。 A50 B40 C30 D2019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短立管及末端试水装置的连接管,其管径不应小于 mm。 A 15 B25 C30 D50198中危险级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配水管两侧每根配水支管控制的标准喷头数不应超过 只。 A6 B7 C8 D15199每个水泵接合器的流量宜按 。 A510L/s B1520L/s C20L/s D1015L/s200按喷头流量系数分类,流量系数K= 的洒水喷头称为标准喷头。 A55 B80 C115 D155201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中危险级工级的建筑物,标准喷头与端墙的最大距离是 m。 A2.3 B1.8 C1.4 D3.6202室内消火栓的间距应由计算确定,其中高层民用建筑不应大于 m,裙房不应大于 m。 A20、30 B30、50 C20、50 D30、30203同一建筑物内应采用统一规格的消火栓、水枪和水带。每根水带的长度不应超过 m。 A10 B15 C20 D25204室外消火栓间距不应超过 m。 A60 B100 C120 D150205高层民用建筑玻璃幕墙的窗间墙、窗槛墙,当其外墙面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的非燃烧体时,其墙内填充材料可采用 材料。 A1h,难燃 B0.75h,难燃 C2h,可燃 D0.5h,难燃206除规范另有规定外,防火阀安装在 管道上,动作温度宜为 。 A排烟系统,280 B通风空调系统,70 C排烟系统,70 D通风空调系统,280207排烟防火阀安装在 系统的管道上,动作温度为 。 A通风,70 B通风空调,70 C排烟,280 D排烟,70208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一类公共建筑高位消防水箱的消防储水量不应小于 m3。 A6 B9 C12 D18209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置场所的火灾危险等级划分为 。 A轻危险级、中危险级、严重危险级 B轻危险级、中危险级 C次危险级、中危险级、严重危险级 D轻危险级、中危险级、严重危险级、仓库危险级210在设有空调系统的房间内,火灾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m。 A3.0 B2.5 C2.0 D1.5211火灾探测器周围 m内不应有遮挡物。 A2.0 B3.0 C0.5 D1.0212消防控制室应设置火灾警报装置与应急广播的控制装置,首层发生火灾,其控制程序应先接通 。 A本层、地下各层 B本层、二层 C本层、二层及地下各层 D所有层213供消防车取水的消防水池,保护半径不应大于 m。 A150 B120 C60 D40214民用建筑和工业厂房的中危险级场所,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基本参数中的作用面积为 m2。 A160 B100 C300 D180215高层民用建筑高位消防水箱的设置高度应保证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除规范另有规定外,当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时,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力不应低于 Mpa。 A0.05 B0.07 C0.10 D0.15216装设网格、栅板类通透性吊顶的场所,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喷水强度应按规范规定值的 倍确定。 A1.1 B1.5 C1.2 D1.3217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配水管道的工作压力不应大于 Mpa。 A0.80 B1.40 C1.20 D1.50218高层民用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