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监狱管理局网络项目设计方案.doc_第1页
云南省监狱管理局网络项目设计方案.doc_第2页
云南省监狱管理局网络项目设计方案.doc_第3页
云南省监狱管理局网络项目设计方案.doc_第4页
云南省监狱管理局网络项目设计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云南省监狱管理局网云南省监狱管理局网 络络项目设计方案项目设计方案 前前 言言 一 一 校园网络建设工程概述及简介校园网络建设工程概述及简介 一 组织 规模及建设原则 1 组织机构 2 建设原则 网络总体设计方案的选择及论证网络总体设计方案的选择及论证 1 官渡区政府办公信息网络系统的设计原则 2 网络建设规划 网络设计方案网络设计方案 1 网络平台建设 2 软件平台建设 3 关键技术分析 网络系统结构设计网络系统结构设计 1 网络结构设计 2 设计方案说明 软件应用系统设计方案软件应用系统设计方案 1 软件应用系统功能设计 2 软件应用系统开发计划 视频点播系统方案视频点播系统方案 1 前言 2 2 VOD 的技术标准 3 目标的选择 4 3CX IXJET 流式服务器软件介绍 5 系统方案 主要设备参考报价主要设备参考报价 1 3Com 网络设备投资预算 2 应用软件产品推荐投资预算 3 各部门子网 信息管理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预算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及报价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及报价 1 系统要求 2 方案设计 3 所需物料及系统报价 4 所需物料及系统保证体系 技术支持及培训计划技术支持及培训计划 优惠政策优惠政策 服务体系服务体系 结束语结束语 二 校园网络系统的条件与需求分析二 校园网络系统的条件与需求分析 3 1 网络环境与条件 2 系统业务需求及目标 3 网络功能 三 校园网络总体设计方案的选择及论证三 校园网络总体设计方案的选择及论证 一 网络系统总体设计思想和原则 1 集成开放 2 Intrnet 和 C S 模式 3 结构化设计 4 安全可靠 5 先进性与实用性 6 标准化 7 虚拟专网 二 方案设计说明 三 校园网总体结构设计 1 校园网总体结构方案 2 云南省旅游学校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拓扑图 3 校园网络方案说明 四 数据网络中心与网络设备选型考虑 1 主服务器系统 2 通信主干网 3 网络连接设备 4 交换设备 5 路由设备 6 远程访问设备 7 集线设备 7 网卡等 8 工作站及其它 五 软件系统 数据库系统 1 开发应用平台的选择 2 操作系统平台的选择 3 应用软件系统平台 六 Internet 系统 CERNET 系统 1 国内外信息资源共享 2 信息发布 文件传输 3 网上教育 4 远程个人入网 七 院校 MIS 系统设计建设开发 1 办公自动化系统 2 教学科研管理信息系统 3 总务后勤管理系统 4 人事 财务 档案管理系统 7 学生管理信息系统 8 校园一卡通 IC 卡 管理信息系统 4 八 多媒体校园网教学管理系统 四 四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及报价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及报价 一 综合布线系统要求 二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设计 三 所需物料及系统报价 四 所需物料及系统保证体系 五 五 校园网络系统的投资预算校园网络系统的投资预算 一 第一期校园网络投资预算 二 软件产品推荐投资预算 三 各部门子网 信息管理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预算 六 校园网络建设步骤及实施方案六 校园网络建设步骤及实施方案 1 网络信息管理中心组织机构的建立 2 前期技术准备及调研 3 业务需求的详细明确化 制定阶段目标 4 各分组中心网络的逐步建立 5 应用软件的开发和移植 七 七 校园网络基础建设投资建议校园网络基础建设投资建议 1 网络管理中心计算中心的环境建设 2 网络地线的要求及规范 八 八 技术支持及培训计划技术支持及培训计划 一 人员培训计划 二 技术支持计划 九 优惠政策九 优惠政策 十 服务体系十 服务体系 结束语结束语 5 前前 言言 今天的社会已不同于以往的年代 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 我们每天面对 接触和处理的是信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信息的扩展几乎是以几何级数发 展的 各种各样的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们的生活 和工作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我们的工作无时 无处 无所不在收集 管理 分析 处理 储存信息 我们办公桌上堆积的包含各种信息的文件资料 越来越多 其种类也越来越复杂 要求处理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我们的领导决 策者们每天在这信息的海洋里穿梭航行 查找 答复 处理各式各样的信息 同时要在具有充分依据的基础上根据现实的变化情况作出周密 全面 及时的 决断 以谋求单位企业的生存 发展 壮大 信息技术 IT 的发展和应用已 成为当今最重要科技技术 管理手段和工具而广泛应用 因此 九十年代是信 息社会的年代 之说已被人们所共识和体会 并在积极的寻找各种有效的方式 和手段以解决在这信息社会里所遇到的各种新的问题 计算机在处理信息工作中的优势和地位已是不容否认 目前人们关心的 仅是如何使计算机在信息处理工作中的优势和作用能更充分的发挥出来 随着 信息社会的发展 单台计算机在今天的工作环境中已显得如此的孤立无助 无 能为力了 面对浩如海洋的信息和单位企业里个部门之间的千丝万娄的联系以 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日益增多的信息交流 单台计算机也只能 心有余而不足 了 幸运的是在这一二十年 人们在研究如何提高单台计算机的各种性能的同 时 也在研究如何把众多的计算机有机地联合起来 以发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更 大作用 目前 计算机网络技术已发展成种类繁多 技术成熟的现代化技术 在计算机网络里 各工作站 计算机 之间可以快速地传送各种信息 如数字 文字 图象 声音等 同时各种信息资源可以共享 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这样 一个网络里的各台计算机的效率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利用 充分发挥了 计算机在处理信息工作中的作用和优势 极大的提高了单位企业里资源的利用 率工作效率 今天 计算机网络已不仅局限于某部门 某单位内部 而是可以 6 伸展分布到全国 全世界各地 著名的国际互联网 Internet 已把世界各国的许 多网络互联起来 使得信息在世界各地之间的传送变成了相当容易的 瞬间完 成的事情 在国内 国家信息高速公路的积极建设 中国公用数据网 CHINAPAC DDN 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络 CERNET 的开通 已为计算机广 域网的建设提供了充分的环境 近年来我省全省范围内开通的程控电话 去年 初开通 X 25 DDN 分组交换网等 为建设全省乃至全国范围的数据通信网络提 供了良好的条件及环境 一 一 网络总体设计方案的选择及论证网络总体设计方案的选择及论证 一 一 用户需求分析用户需求分析 1 需求的提出 计算机在企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始于六十年代初的美国 著名的 微软公司最初就是为城市交通规划开发应用软件的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 现 在在我国各级政府机关 企事业单位 计算机已得到了广泛应用 云南省监狱管理局是云南省监狱管理工作的主管单位 目前正担负着云南 省监狱管理 劳教系统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日常工作涉及面广 信息量大 为及时 全面地了解 处理工作中各方面的信息 搞好监管工作 引入计算机 信息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局里原有一些局部单机应用 在财务 狱侦 文档和计划等方面有初步的 应用 应用软件及其数据库软件限于当时开发条件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没有 采用网络技术和系统的开发出适应于不断发展的办公自动化及计算机信息管理 系统 现在已完全不能适应目前的发展和工作需要 为此云南省监狱管理局有 关领导高度重视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本单位的具体应用 采用先进的高科技 管理手段引进建立起高速主干网络系统和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顺应社会和历 史发展的需要 基于以上的要求 我们给出以下需求分析整理及进一步设计方案 限于交 流与沟通和理解方式的不同 方案中可能会有不详或不到之处 供请各位领导 参考并给以指正 三 系统需求分析 一 建立网络的总线系统结构改造为星型结构 并在办公大楼 5 18 共 14 层 内实施计算机综合布线系统 7 二 建立一个 1000M 主干以太网络系统 并一个以 IBM 小型计算 机系统为核心的 10M 100M 自适应交换到桌面的局域网络系统 三 建立一个以昆明云南省监狱管理局网络管理中心为核心的面向 全省 17 个地州的监狱劳教系统的广域网络系统 四 五 升级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到 WINDOWS NT 平台 六 升级现有计算机设备 保护现有投资 七 设计 开发和移植整套包括项目管理 资金管理 文档资料管 理 综合查询功能模块在内的操作界面直观 简便实用的专用办公自 动化应用软件系统 八 建立与 INTERNET 的连接系统 建立与政府有关信息中心的网 络互连系统 8 八 网络系统总体设计思想和原则 三 网络总体设计方案的选择及论证三 网络总体设计方案的选择及论证 一 网络系统总体设计思想和原则 1 集成开放性原则 网络系统应具有良好的系统开放性 网络系统的开放性主要包括系统及结 构的开放性 易扩充性 易重组性 系统开发平台的开发性以及系统设计的标 准化 规范化等许多方面 集成 开放是网络系统的基本特征 只有具有良好 的集成 开放性 才能保证系统的先进性 灵活性 实用性 1 通信介质的集成 网络系统应支持局域网及拨号线 双绞线 光纤等多 种介质连接方式 2 操作系统的集成 网络系统应具有良好的操作系统集成特性 可允许网 络建设依据自身的需要选择一种或多种基于应用和网络的操作系统 例 Novell Windows Windows95 Windows NT Unix 系统等 1 开放性 网络系统应有良好的开放性 网络系统的开放特性主要包括系 统及结构的开放性 易扩充 易重组性 系统开发平台的开放性以及系 统设计的标准化 规范化等许多方面 集成 开放是网络系统的基本特性 只有具有良好的集成 开放性 才能保证系统的先进性 灵活性 实用性 2 Intranet 和 C S 模式 Intranet 模型基于 Internet 的 Wed 模型 因此可以将这一模型称为 Browser Server 模型 浏览器 服务器模型 它是 Client Server 的一种高度 扩展 被称为三层结构 C S 目前业界有人提出 客户 服务器将要被基于 Internet 的体系结构所取代 而更多的人则认为两者的关系必然是 我中有你 你中有我 在 C S 模型中所 有的客户端需要配置的几层软件 如操作系统 网络协议软件 客户机软件 开发工具及应用程序等等 因而变得很肥 被称为肥客户机 而在服务器端则 是单纯的数据库服务器 称为瘦服务器 Brower Server 模型则简化以 C S 中 的客户端 只需装上操作系统 网络协议软件及浏览器即可 这时的客户机被 称为瘦客户机 而服务器则集中了所有的应用逻辑 开发 维护等几乎所有工 作也都集中在服务器端 3 结构设计原则 云南省监狱管理局网络是一数据处理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网络系统 Internet 模式 各级子网和中心可以根据需要建立局域网或单机工作站 9 以这种结构为基础 上连下扩各级中心内网点的膨胀 可形成一个覆盖整 个校园 并能包括多个工作站 多种业务的复杂的网络系统 建议采用星型的 网络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 这种基于星型为主的网络结构清晰合理 易于管 理和维护 以中心为基本模块积木式构成网络系统 这样不仅扩充容易 而且 具有较好的易重组性 易变更性 4 安全可靠性原则 系统包括 网络设备的可靠性 网络系统应选择工作可靠性好 应用成熟的网络设备产品 网络结构的可靠性 网络结构设计应考虑合理布局 合理分配系统负载 以避免 瓶颈 现象 和个别网段信道堵塞等而影响全网工作可靠性 中心数据的安全可靠性 服务器考虑备份系统 保证重要数据的安全性 安装网络防病毒软件 杜 绝病毒侵拢网络 网络管理的安全措施 在全网络范围内为各工作站 信息点 及工作站上的各用户设置操作权限 访问权限 并安装 3COM 的网络管理软件 并为跨网段操作选择合适的路由系 统方式 网络的安全性是必不可少的 尤其是在和公共网络相连的情况下显得特别 重要 因此采取以下策略 在内外网间设置防火墙 保护脆弱的服务 控制对系统的访问 集中 的安全管理 增强的保密性 以及记录和统计网络利用数据及非法使用数据 对敏感数据的传输采用不对称加密 确保敏感数据在传输期间被非授权 用户存取 操作系统的存取控制 保证只允许访问授权资源 数据库的存取控制 保证只允许访问授权数据 对应用程序的存取控制 保证只允许授权使用 日常的病毒扫描 5 先进性与实用性原则 网络设备的平台软件应选用目前较为先进且成熟的 以免将来重复设备投 资 在考虑先进性的同时 也应考虑实用性 以免造成投资的无形扩大 表现 在网络通讯设备的先进性 服务器的先进性和应用系统的先进性上 校园网络 的主干网络都采用世界名牌厂家 3COM 公司和 Intel 公司的产品 服务器依据不 同子网应用系统的需求和以后的发展选用 HP 公司不同当次的机型 面对公共主 10 要文件服务器可以考虑选用 HP LH 系列或者高档次的 HP PC 服务器 其余子网 选 HP 不同档次的服务器 在网络带宽方面 直接使用 DDN 专线和云南 CERNET 网管中心相接 内部主干采用 100M 快速以太网和或 10M 以太网 办公自动化数据库系统选用 Louts 的 Domino Notes 系列 信息管理系统数 据库系统选用 Microsoft SQL Server 7 0 系统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先进性 保证了整个校园网络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6 标准化与安全性 云南省监狱管理局计算机网络采用 Internet 的 TCP IP 网际体系结构 其 方案设计遵循 OSI ISO 标准 7 虚拟专网 VLAN 网络交换是建立虚拟网络的基础 而虚拟是交换的灵魂 虚拟技术的关键 是在一个公共的或独占的大交换网络上 用软件的方法 建立起一个又一个各 自分隔 相互不通的小交换网 在这些小网上运行的计算机和服务器都与物理 位置和地理位置无关 甚至横跨地球两端连接在一起 不论期间通过多少个集 线器 交换机或路由器 仍然如同在一个房间里工作 虚拟 的精髓在于只需要用软件的方式来配置和改变 虚拟专网 因此 网络管理员可很方便地进行网络节点的增加 删除和修改 不需要做实际的 物理的 地理的接线修改 网络建造只需要一次工程设计和施工 一旦结构化 布线工程完成 就不需要翻动和更改 因而延长了布线和设备的寿命 由于 虚拟网 之间是分隔的 同处在一个虚拟专网上的电脑有着最好的安全性和 保密性 二 方案设计说明 二 方案设计说明 2 12 1 网络技术选型网络技术选型 在过去几年里 计算机工业发生了令人振奋的革命 计算机技术取得了令 人瞩目的进步 计算机本身的处理能力不断提高 而日益扩展的应用范围要求 这种计算能力通过网络来最大地发挥其效力 因此 在大公司内部 繁忙的信 息流通使网络变得比计算能力还要重要 换句话 网络即计算机 传统的网络技术通常 采用共享访问链路的方式进行操作 即网络上所有 站 点共享一条公共的通道 在多个站点同时请求发送数据而导致冲突时 遵 循 CSMA CD 多路载波侦听 冲突检测 协议 传统的网络技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 性 极大地限制了计算机处 理能力的发挥 由此 产生了多种先进的网络技 术 基本上是按两种方向发展 即以 改良 方式 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 提高网络性能 以交换以太网 快速以太网 FDDI 和千兆以太网方式为代表 或以 改革 方式彻底改变网络方式 如 ATM 技术 下面主要介绍交换式以太网及快速以太网技术 千兆以太网 ATM 技术 2 1 12 1 1 交换以太网技术交换以太网技术 交换以太网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先进网络技术 它在保证与以太网协议兼容 的前提下 提高网络利用率 减少网络资源争夺造成的冲突 使网络性能大幅 度提高 以满足各类数据信息传输的要求 交换以太网从产生发展到今天在技术上分为两种 静态交换和动态交换 静态交换静态交换 将网络划分为多个网段 网络管理员可以通过网管平台分配各 个网段的负载 即网络管理员可以只利用鼠标就可将工作站从资源争夺紧张的 网段移到其它冲突较少的网段上 静态交换使得网络管理员不必到现场接插线路 而是在网管平台面前轻松 11 地改变网络配置 以调整各网段间的负载 静态交换需要网络管理员的监测才 能进行被动地调整 而且每个网段上 网段之间的介质访问机制没有改变 网 络性能没有根本地提高 动态交换 动态交换 动态交换是在高速总线上支持多对传输的同时进行 它不需人 工干预实时地将独占带宽分配给一对节点 而其它节点间也可同时进行数据传 输 动态交换在总线内部改变了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机制 使得网上的数据传输 以独占的 10Mbps 进行 就好象在两个有数据传输的节点之间有独立的传输电 缆一样 使网络效率大大提高 动态交换分为端口交换和网段交换两种 端口交换适用于高速节点如服务 器 多媒体工作站的连接 它连接节点个数不多 每个节点都有很高的传输速 率 网段交换适用于没有特别速率要求的工作站网段 交换的高性能体现在网 段之间 网段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上 同时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 动态交换被不断加进新的性能 如对虚网的支持和对数据优先级的支持等 2 1 22 1 2 快速以太网技术快速以太网技术 快速以太网实际上是 10Mbps 以太网的 100Mbps 版本 所以它的运行速度要 比 10Mbps 以太网快十倍 在用户已经很熟悉传统以太网的情况下 快速以太网 相对其他高速网络技术更容易被掌握和接受 它可以应用在共享式和主干环境 下 提供高带宽的共享式网络或主干连接 同时也可以应用在交换式环境下 提供优异的服务质量 QOS 快速以太网与传统的以太网技术相似 毋庸赘言 此外它还具备以下优点 1 快速以太网和普通以太网同样遵循 CSMA CD 协议 现有的 10BaseT 网络设备 可以相当简便地升级到快速以太网 保护用户原有的投资 与其它新型网络技 术相比 更方便地使现有的 10Mbps LAN 无缝连接到 100MbpsLAN 上 2 100BaseT 集线器和网络接口卡 只需要比 10BaseT 同样的设备多花少量费 用就可提供比普通以太网高 10 倍的性能 因此 100BaseT 具备较高的性能价 格比 3 快速以太网 100BaseT 已得到 IEEE 任命标准为 802 3u 并得到了所有的主 流网络厂商的支持 2 1 32 1 3 千兆以太网技术千兆以太网技术 千兆以太网方案主要利用 5 个技术来保证服务质量 a 高速度和高带宽 第一方案采用 1000Mbps 以太网作为骨干 桌面直接采 用交换的 10 100Mbps 连接 且骨干采用多链路冗余 网络的带宽远超过一般多 媒体应用所需的带宽 b 低延时 千兆以太网交换机的延时是极低的 一般不超过 15 s 本方案 采用 2 级园区网结构 即桌面交换机直接连至骨干交换机 使累积的延时保持 在足够低的水平 c 流量优先化处理 IEEE802 1p 为以太网帧定义了 8 个优先级别 不同类 别的应用被赋予不同的优先级别 支持 802 1p 的交换机在每个端口都设置多个 输入 输出队列 这些队列的优先级别是不同的 网络管理员根据各种网络应用 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为这些应用制定基于 802 1p 的优先级别 交换式路由器与第 2 层交换机相比 除了能辨认数据包中的 802 1p 位 而且能够辨认出各种应用 的信息流 并根据网管人员制定的有关服务质量的策略将这些信息流送入不同 级别的队列中 交换式路由器通过复杂的队列管理机制来保证对时间敏感的应 用 其数据流一般也是高优先级别的 优先被转发出目的端口 好的队列管理 12 机制也可进行流量控制和流量整形 TrafficShaping 以保证数据流不会拥塞 交换机 以及获得平稳的数据流输出 这对话音和视频会议这样的多媒体应用 是非常重要的 d 带宽预留 透过 RSVP 资源保留协议 交换式路由器可以动态地为特定 的应用保留所需的带宽 另外 交换式路由器具有对应用层信息流进行控制的 能力 可以分辨出不同的信息流并为它们提供服务质量保证 e 利用 IPMulticast 技术可以使视频会议 视频点播等应用的信息流只流向 需接收这些数据流的站点 而不会漫延到整个网络 并且每个 Multicast 组之 间可以互不干扰 从而保证多媒体应用的运行更加畅通无阻 以上技术配合使用 虽还不能实现严格意义上的服务质量保证 但实际效果却 足以满足绝大多数多媒体应用的质量要求 千兆以太网是相当成功的 10Mbps 以太网和 100Mbps 快速以太网连接标准的 扩展 IEEE 已批准千兆位以太网工程 IEEE 802E TaskForce 千兆位以太网和已充分建立的以太网与快速以太网的节点完全匹配 最初 的以太网规范由侦格式定义 且支持 CSMD CD 协议 全双工 流控制和由 IEEE802 3 标准定义的管理项目 千兆位以太网将使用所有这些规范 总之 千兆位以太网和管理员以前使用和了解的以太网相同 所不同的仅 仅是比快速以太网快十倍与当前的高带宽需求应用程序相协调的额外特性 而 且和日益增强的服务器和台式计算机的功能相匹配 2 1 42 1 4 ATMATM 技术技术 在飞跃的数据通讯工业领域 新技术的引进往往十分迅速 最新技术的代 表就是 ATM 异步传输模式 ATM 是在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的宽带 ISDN 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 它是一种与在今天市场上流行的所有其它 LAN 技术大相径庭的 新技术 以太网 FDDI 都使用可变长的包从源点到终点传送数据 而 ATM 使用 定长的信元交换 按不同的速率传输数据 图像 语音 无论在局域网领域或 是在广域网领域 ATM 都具有极强的优越性 同时 由于 ATM 与今天的 LAN 又有着天壤之别 它的许多概念需要几年时 间才能标准化 自 1991 年建立 ATM 论坛以来 在 ATM 的标准化方面已经做了很 多年的工作 由于该论坛是一个很民主的组织 因此进展很慢 有时政治性问 题超过了技术性问题 通过对用户需求的详细分析 和目前成熟网络技术的发展应用以及我们对 目前网络技术发展的认识 应用集成经验 在本方案中 我们为云南省监狱管 理局网络系统方案考虑选用千兆以太网技术作为主干网技术 各节点则采用快 速以太网技术和交换式快速以太网技术 2 22 2 主要产品选型主要产品选型 2 2 12 2 1 网络设备网络设备 本方案网络设备根据客户要求选用 3Com 网络产品 2 2 1 12 2 1 1 主干千兆交换机主干千兆交换机 选用 SuperStack Switch 9300 作为主干千兆交换机 SuperStack Switch 9300 千兆交换机 特特 点点优优 点点 不间断的 10 100 1000 交换即使在最大的千兆位以太网信息流负载 下也不会丢失数据包或出现延迟 为多条千兆位以太网和 Fast Ethemet 链用户可以选择交换机之间的链路的性能 13 路提供中继等级 还提供冗余链路以防线缆出故障 IGMP 探测使 IP 多址联播信息流向需要的端口 从而节省了网络带宽 支持工业标准的 IEEE 802 1Q VLAN在整个网络中自动配送基于标准的 VLAN 信息 支持工业标准的 IEEE 802 1P 服务类别 等级制 优先传输多媒体信息六和 或关键应用 的信息流 优先级队列改善高优先级应用的响应时间 标准功能包含内置的 RMON 管理与 3COM 公司的 Transcend 网络管理软 件配合进行全面管理 便于提前进行网 络管理 为千兆位以太网和 Fast Ethemet 提供 漫游分析端口 可使用外部的协议分析器来进行先进管 理和检修 标准功能包括集成的基于 Web 的管理 SNMP 和 Telnet 控制台的管理 网络管理的灵活性最大 可用 WEB 浏览 器 控制台或 3Com 公司的 Transcend 管理软件进行管理 属于 SuperStack 系列的成员全套产品适于组成高性能的网络解决方 案 2 2 1 22 2 1 2 3COM3COM SuperStackSuperStack IIII 33003300 工作组级工作组级 10M 100M10M 100M 自适应交换机自适应交换机 局域网的交换技术同传统的 CSMA CD 载波冲突检测 技术有着本质的区 别 CSMA CD 是共享总线 在一个传统的 Hub 集线器 内 某一端口有信息传 输到集线器 集线器通过广播方式将该信息广播到所有端口 各端口根据信息 包头部的目的地址 MAC 地址 判断该信息包是否是传输给自己 再决定接受 该信息包否 如图 1 应用交换技术的交换机 在某一端口有信息包传输到交 换机时 交换机内处理器首先根据信息包头部的目的地址 MAC 地址 在交换 机内的一个 MAC 地址和端口对应表 中查找该 MAC 地址是连接在那一个端口 然后在两端口之间建立一条虚拟链路 信息包沿虚拟链路到达目的端口 如图 2 交换机内部的 MAC 地址和端口对应表 通过自学习的过程来建立和维护 这样可以看出 共享式 Hub 某一时刻只有一个信息包在广播 而交换机由于内 部总线可以足够宽 某一时刻可以有多条虚链路 既多对端口在通信 效率和 速度极大的得到提高 交换技术还根据其在查找目的地址的时刻不同分成三种 方式 直通 Cut through 存储转发 Store and Forward 去碎片 Segment Free 其中 直通 方式 信息包头部的目的地址一传到交换机的 缓冲区 因信息包是分字节顺序传输 交换机根据其地址查表 将信息包交换 到目的端口 不作任何检验工作 其特点是速度快 效率高 但是由于不作检 验 误码率较高 尤其是线路质量不太好时 存储转发 方式是交换机将整 个信息包收到后存储在缓存里 并作校验和检查 确定无错误后再交换到目的 端口 其特点是可靠性好 误码率低 但传输速度慢效率低 去碎片 方式 交换机是在接收信息包时 一直到接收了前 64 个字节后在交换到目的端口 这 样少于 64 个字节的碎片 最小以太网包长度为 64 个字节 将不会被交换和传 输 提高效率 交换机一般支持一种或多种交换方式 14 3COM 公司 SuperStack II 系列交换机能支持以上三种交换方式 SuperStack II 系列交换机中的智能交换 Intelligent Switch 同时可以预先 设置为 直通 交换方式 以提高交换效率 同时设置一个 误码率 阀值 当由于某些原因引起误码率超过预先设置的阀值时自动切换为 存储转发 交 换方式 当低于阀值时又切换为 直通 交换方式 10 Mbps 10 Mbps 1010 Mbps 10 Mbps 10 Mbps 10 Mbps 100 Mbps Client A Client B Server X Client C Client D Server Z 10 Mbps 图二 交换式 Hub 10 Mbps Client C Server Y 图一 共享式 Hub A to E B C D EFGH I A 3COM3COM SUPERSTACKSUPERSTACK IIIISWITCHSWITCH 33003300 特点特点 在同一叠堆中有 10 和 10 100Mbps 交换机且每个端口的价格很低 高性能的 SuperStack SwitchMatrix Module 最多可堆叠 4 个设备 标准功能包括基于 Web 的管理支持叠堆管理而不是只限于单机管理 标准功能包括 SNMP 和 RMON 管理 不久将有千兆位以太网和 ATM 模块 内有 PACETM 技术和多址联播过滤器 由 3Com 公司的 Transcend 网络管理软件进行管理 属于 SuperStackr 系列的成员 3COM3COM SUPERSTACKSUPERSTACK IIIISWITCHSWITCH 33003300 优点 优点 提供兼有 10 和 10 100Mbps 端口的廉价 可扩展的交换机解决方案 可组装能混用和搭配 10 和 10 100Mbps 端口的叠堆 最多有 104 个端口 以满足任何网络的要求 可以利用网络上任何一个节点的任何 Web 浏览器迅速发现和 消除各种网络问题 15 把您的所有交换机作为一个叠堆进行管理 而不是当成各个单机的集合 进行管理 这就减少了管理负担 与 3Com 公司的 Transcend 配合进行全面管理 便于提前进行网络管理 可连接高速的千兆位以太网或 ATM 主干 能够支持多媒体应用 又不会妨碍网络的正常运作 易于使用的 系统级的 图形界面的管理解决方案 全套产品适于组成高性能的网络解决方案 产品规格产品规格 3C169803C16980 SSIISSII SwitchSwitch 33003300 2424 10 100M10 100M PortPort 3C169813C16981 SSIISSII SwitchSwitch 33003300 1212 10 100M10 100M PortPort 24 个或 12 个交换 10 100M 自适应端口 1 个 1 Gbps Matrix 堆叠端口 1 个高速主干插槽 1 个 RS 232 控制端口 堆叠方法 1 通过 Matrix Module 堆叠模块 和 Matrix Cable 堆叠线 堆叠 可同时 4 台 Switch 3300 提供 96 个交换 10 100M 自适应端口 4 台 Switch 之间的连接速度皆为 1 Gbps 2 通过 Matrix Cable 堆叠线 堆叠 可实现二台 Switch 的 back to back 堆叠 两台 Switch 3300 提供 48 个 10 100M 自适应端口 Switch 之间的连接速度为 1Gbps DOWNLINK 123456789101112 232414151617181920212213 123456789101112 232414151617181920212213 25 25 STATUS100Base TX MDIX 26x 26 Packet 26 Status Power MGMT yellow cascade present green enabled link OK flashing green disabled link OK off link OK fail TCVR 12x 24x 1x 13x SuperStack II Switch 1000 R 12x 1x Switch 3000 green enabled link OK Flashing green disabled link OK off link OK fail Packet Status 123456 7 123456 7 89101112 89101112 STATUSMODULE Status PacketPacket Status Power MGMT SuperStack II Switch 3000 R LinkSwitch 3000 DOWNLINK Power MGMT green enabled link OK flashing green disabled link OK Packet Status 123456 9 1234569 STATUS TX 1x TX 3x TX 4x TX 5x TX 6x TX 8x TX 7x TX 2x 7 7 8 8 SuperStack II Switch 3000 R DOWNLINK Power MGMT 100Base TX green enabled link OK flashing green disabled link OK MDIX 8x Packet Status 1234567 1234567 TCVR 10mb s STATUS Tx RxTx Rx 1 Tx RxTx Rx 2345 Tx Rx SuperStack II Switch 3000 FX R 2 2 1 32 2 1 3 3COM3COM 网卡网卡 3Com FastEtherLink XL 10 100 3C905B 3Com 快速以太网 10 100 自适应网卡 3Com 新一代 10 100 网卡 Fast EtherLink XL 具有第二代并行处理 能力 超级能量 举世难寻 16 3Com 针对您的高速网络需求 特别推出新一代 Fast EtherLink XL Fast EtherLink XL 在 10 100Mbps 具有超级性能 再加上其独特的灵活性 使您在原有的 10Mbps 费用基础上即可随时升至 100Mbps 3Com 最新的 10 100Mbps 网卡具有第二代并行处理能力 突破性的第二代 并行任务处理技术为您获得最佳的桌面应用性能提供更高的吞吐量和更低的 CPU 占有时间 除灵活性及实用价值之外 Fast EtherLink XL 还有更多优越性能 首先 它的动态访问软件 DynamicAcessTM 将使您获得最佳的网络管理及网络控制 等性能 并可免费升级 同时其标准数据优先级处理能力可大大提高关键应用 程序的性能 更有 d RMON Smart Agent 软件 为您提供价格适宜的高水平网络 管理 作为 3Com 可管理 PC 方案的一部分 新网卡还具有远端唤醒功能 网络管 理人员尽可在工作以外时间远程启动 PC DMI 2 0 的支持可确保与当前主流的 桌面管理程序相兼容 使其从开机到关机始终具备超级控制能力 其结果当然 是将您的用户总成本降至最低 强大的性能 Parallel Tasking II 流量控制 802 3X TCP IP 校验和打破网 卡传统设计方式 减轻 CPU 负荷 以全新的体系结构提供高速网络数据的传输 与处理 全面的管理 Full ACPI Support 远程唤醒 主要启动协议的支持 代理的软件免费升级 DMI2 0 全部的 RMON 的支持使网卡的管理轻松自如 极大减轻网络管理员的工作 量 先进的智能 数据优先级 Fast IP DynamicAccess 使网卡由被动元件变为主动元件 2 2 1 42 2 1 4 3Com3Com 网络管理网络管理 3Com 公司有基于 PC 和基于 UNIX 的网络管理解决方案 为您提供了端对端 的网络管理 Transcend EnterPrise Manager for Windows 为最高级网络除外的所有网 络提供全面的管理 它有 HP Open View Windows 的特点 是可靠的管理平台 工作在基于 Windows 95 的系统上 这个解决方案提供全面的核心管理功能 其中包括 用一个应用软件管理集线器 交换机和其它的网络设备 自动发现网络设备和自动设定网络设备配置 显示多层次的网络图 利用色码设备图标 声音告警和连通性测试进行故障诊断 获得网络事件的详细历史记录 利用口令和访问级别来防止非法访问 17 利用 SuperStack 把所有堆叠的产品作为一个 SuperStack 系统进行管 理 而不是作为许多单独的设备进行管理 利用类别为先导的 RMON 管理工具如数据包捕获和协议分析等来进行监控 分析和故障诊断建立 配置和管理成对的冗余集线器端口 以便在客户机 服务 器 LAN 中实现容错 一个操作便可对多个设备配置同样的参数迅速有效地把新的设备代理软件分 发到整个网络各处 接收 SuperStack 先进冗余电源系统 RPS 或不间断电源系统 UPS 自 动发来的故障通知 控制和配置 ATM 和 VLAN 网络 访问在线库 其中包括管理应用软件和 3Com 硬件文档 Transcend WorkGroup Manager 为工作组和初级网络管理人员提供经济高 效的初级管理能力 它配上节点锁定型 HP OperView Windows 有能力管理 100 个或更少的节点 因此 这个工作组解决方案不提供 ATM VLAN 和 RMON 能 力 Transcend 系列为高级网络提供两个高级的企业管理解决方案 transcend Enterprise Manager for Windows NT 和 Transcend Enterprise Manager for UNIX 这两个网络管理软件提供多种先进管理能力 其中包括基于网络设计的 图形界面的 ATM 管理和 VLAN 管理 先进的状态查询和 RMON 管理 此外 Transcend EnterPrise Manager for Windows NT 还有基于 Web 的网络故障诊 断功能 它用一个灵活的 可由 Web 浏览器访问的界面提供配置 监控和报告 能力 Transcend Enterprise Manager for Windows NT 和 Transcend Enterprise Manager for UNIX 都可与用户提供的开放管理平台配合工作 对 于 Windows NT 可配用 HP OpenView Network Node Manager for Windows NT 对于 UNIX 可配用 Solstice SunNet Manager HP OpenView 和 NetView for AIX 这个全面的图形界面软件对 3Com 企业产品提供网络管理 主要的优点包括 全面实现 Ethernet SNMP RMON 远程监控和分析 MIB 其中包括网络数 据包捕获 全色码的状态显示 便于一目了然进行故障诊断 上下文敏感的点击式配置 易于学习和使用 图示统计有助于在问题发生之前发现潜在的问题 历史统计的收集便于进行网络趋势分析 易于使用的告警管理器 能控制和配置 ATM 网络和 VLAN 网络 包括使用先进的 基于策略的 VLAN 服务 2 2 1 52 2 1 5 主文件服务器主文件服务器 服务器是整个网络的中心乃至整个信息网的数据存储与处理的关键设备 要求具有较大存储容量 较高的数据处理能力和较好的数据存储安全可靠性 根据网络应用具体需求采用 IBM 小型机作为中心服务器 IBMIBM RS 6000RS 6000 MODELMODEL H70H70 企业级服务器企业级服务器 IBM RS 6000 MODEL H70 企业级服务器是广泛使有的 MODEL H50 企业级服 务器的更新换代产品 它在中型 RS 6000 对称多处理器 SMP 服务器中首次引 入增强型 64 位处理器 RS64 II 可满足不断增长的商业需求 18 功能强大的 MODEL H70 服务器是高效的计算平台 可满足大多数商业应用 需求 包括电子商务 在线事务处理 如 ERP 商业智能化和基于网络的应用 程序以及数据库服务等 性能性能 MODEL H70 系统带有 1 到 4 路 64 位 340MHz 处理器 高达 8GB 的 SDRAM 内 存 在与 64 位数据库和应用程序配合使用时 或与传统的 32 位应用程序配合 使用时 都可获得显著的性能收益 与当前的 MODEL H50 相比 MODEL H70 的 功能得到显著增强 更快速的 I O 子系统 集成了 10 100 以太网适配器 集成 了 ULTRA SCSI 和附加的 L2 高速缓存 从而对 32 位和 64 位应用程序提供了卓 越的性能和杰出的性能价格比 该系统可并行运行 64 位和 32 位应用程序 不 必重新启动操作系统 使得应用程序的调度灵活自如 对于要求大量高速缓存的应用程序 MODEL H70 为每个处理器都提供了 4MB 的 L2 高速缓存 比 MODEL H50 速度提高了 16 倍 极大增强了 64 位和 32 位应 用程序的性能 可用内存高达 8GB 比 MODEL H50 的 8GB 提高了 2 7 倍 更大 的内存使得 64 位和 32 位应用程序的运行速度更快 对于某些应用程序速度的 提高更加显著 由于应用程序可使用大于 4GB 的内存 使得 MODEL H70 成为一 种优化的 64 位系统 另外 对于 I O 性能敏感的应用程序 MODEL H70 在 I O 数据带宽方面比 MODEL H50 提高了 30 使峰值性能超过 500MB 秒 关键性的交互式应用程序 和面向事务的应用程序运行速度更快 包括基于 WEB 对电子商务处理数据库访 问的应用程序 可处理更多的用户 多方面的改进使 MODEL H70 在商务事务处理方面的性能比 MODEL H50 提高 了大约 50 与 MODEL H50 相比 MODEL H70 具有更杰出的性能价格比 可靠性和可用性可靠性和可用性 MODEL H50 的可靠性 可用性 安全性 RAS 功能在 MODEL H70 上得到继 承和改进 对于关键任务应用程序 也许需要达到全天候的可用性 MODEL H70 可提供热插拔式磁盘 制冷和电源 内存和高速缓存纠错等功能 同时还提供 了领导工业潮流的软件 HACMP MODEL H70 附加的 RAS 增强功能包括 ECC 一 级缓存 减少了软内存出错率 系统引导时可重新配置而使失效处理器自动离 线等 硬件特性和可用软件的这种组合 使得 MODEL H70 完全胜任于当今商业 运作至关重要的时间要求 封装封装 MODEL H70 采用 8x16 8 个 I O 插槽和多达 16 个磁盘 介质托架 8 EIA 高 框架式封装技术 像其他最新的 RS 6000 框架式安装系统一样 MODEL H70 也 采用黑色框架 框架特别采用黑色的 7014 MODEL S00 但它也可以安装任何在 已有的 RS 6000 框架上 框架式封装的便利性使这一功能强大的系统更加可靠 占有空间更加节省 MODEL H70 既可以使用 220 伏交流电 AC 在电信业领域的特殊条件下也 可使用 48 伏直流电 DC 可选用备用电源以备不测 两种电源都是热插拔式 的 保证了关键操作的不间断性 2 2 1 62 2 1 6 路由设备路由设备 考虑选用 Cisco 2600 系列中 2610 访问路由器 在网络技术不断创新和网 络应用日趋多样化的今天 Cisco 2600 系列模块化访问路由器为网络管理人员 和网络服务供应商提供了性能价格比优异并且能适应这个潮流的网络解决方案 19 Cisco 2600 系列产品的模块化结构 在全面支持 Cisco IOS 的基础上 更支 持当今膨胀的企业和服务供应商网络所需求的先进的服务品质 QOS 安全性 和网络集成特性 Cisco 1600 Cisco 2600 和 Cisco 3600 系列路由器所使用的广域网接口 卡支持各种串行口 综合业务数字网基本速率接口 ISDN BRI 以及服务设备 CSU DSU 等可选项 以实现主 备广域网连接 Cisco 2600 和 Cisco 3600 系列使用的模块支持高密度串行口 拨号池以及多业务话音 数据集成等多种可 选项 Cisco 2600 路由器适用于中小型网络的远程访问 快速的网络配置 简单 的网络管理 低廉的网络建设成本 优秀的网络性能 CiscoCisco 26002600 系列具有以下优点 系列具有以下优点 多业务集成作为对业界领先的 CISCO 2500 系列的补充 CISCO 2600 系列 将 CISCO 3600 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